上肢矫形器1
上肢矫形器的适应证

上肢矫形器的适应证
一神经损伤
1、中枢神经损伤如瘫痪:四肢瘫引起的手部畸形,偏瘫后肩关节脱位和上肢痉挛,脑瘫后引起的上肢痉挛等。
2、周围神经损伤上肢周围神经损伤,如臂丛神经:尺神经、挠神经、正中神经、腋神经等损伤引起的上肢畸形。
二炎症
如类风湿关节炎、肩周炎、网球肘、腕管综合症用矫形器。
三关节损伤
上肢的骨与关节损伤是康复治疗中的常见疾病,如上肢的骨折、脱位及术后固定等。
四外伤等
如烧伤,深度烧伤会造成瘢痕挛缩。
上肢矫形器可以预防或矫正由于皮肤瘢痕,关节囊、肌肉、肌腱等软组织挛缩引起的关节畸形,并能减轻疼痛。
矫形器_精品文档

自七十年代起,国际上统一称为 ORTHOSIS
国内从九十年代起,统一称为矫形器
3
矫形器的处方
矫形器是医疗用品,使用是否恰当对治
疗效果有直接影响,所有的矫形器必 须有医生处方才能使用。医生处方内 容 包括病人的基本信息、诊断、矫形 器名称、固定的部位,佩戴的时间及 注意事项。必要时可与矫形技师交换 意见 再作决定。
矫形技师提出要求定制
18
脑血管意外 高位脊髓损伤 脑瘫
在脑血管意外及高位脊髓损伤急性期时,保持肢 体功能位,预防和治疗屈曲挛缩对功能恢复有重 要意义
19
下肢矫形器
髋矫形器 膝踝足矫形器 KAFO(长腿支具) 膝矫形器 踝足矫形器 AFO(小腿支具) 足矫形器
20
下肢矫形器 髋矫形器
髋外展矫形器
51
硬质腰骶矫形器
奈特 Knight
威廉姆斯 Wiliams
52
软式腰骶矫形器
适应症: 急性腰扭伤、 退行性脊椎病变、 腰椎肩盘突出、脊椎滑脱等引起 的腰痛
53
软式腰骶矫形器
骨盆固定带 作用:稳定骨盆,促
进耻骨联 合复位,常用 于产后恢复。
包容型托腹带 作用:防止腰椎过分前
凸而致腰痛,减轻腰椎负 荷。
大腿免荷 29
膝矫形器 -2
胫骨结节疼痛及髌骨半脱位 患者用矫形器
膝部韧带轻度损伤、膝关节不稳、髌 骨半脱位、石膏后功能恢复期等
30
下肢矫形器 膝运动性矫形器
高强度合金及碳纤树脂等合成材料 制作 多用于运动时穿戴
适应症 膝十字交叉韧带 侧副韧带损伤 康复期间使用 运动中使用防止再次受伤
邵加一
31
15
动态腕掌矫形器
上、下肢矫形器的测量方法

下肢矫形器的测量方法1.大腿支架:(取模订制)○1大转子至膝间隙的距离。
○2膝间隙至踝外髁上缘的距离。
○3踝外髁上缘至脚底的距离。
○4会阴至膝间隙的距离。
○5会阴部的水平围度(大腿最粗部围度)。
○6股骨内外髁上缘的水平围度(大腿最细部的围度)。
○7小腿肚最粗处水平围度(小腿最粗部围度)。
○8踝内外髁上缘的水平围度(小腿最细部围度)。
○9脚板最长处的长度及最宽处的宽度。
2.膝关节矫形器(取模订制)○1会阴至膝间隙的距离。
○2膝间隙至踝髁上缘的距离。
③大腿最粗部的围度(会阴部水平围度)④大腿最细部的围度(股骨内髁上缘的水平围度)。
⑤小腿最粗部的围度(小腿肚的水平围度)。
⑥小腿最细部的围度(踝髁上缘的水平围度)。
3.托足板:(取模订制)○1足底到腓骨大头下方2.5cm处的高度、围度及厚度。
○2足底到内踝下缘的距离。
○3踝关节轴的水平宽度。
○4小腿肚围度,额状面水平宽度。
○5脚板最长处的长度及最宽处的宽度。
○6小腿最细处围度及水平宽度。
4.鞋垫:(取模订制)○1脚板最长处的长度及最宽处的宽度。
○2踩印并分析受力情况。
踩印方法:○1踩印板上均匀涂上印油,放入白纸。
○2患者必须脱下袜子后踩印。
○3一只脚放在离踩印板5~10cm的距离,然后另一只脚平放在踩印板上,保持脚板不移动做下蹲动作,起来后马上把踩印板上的脚拿开。
5.髋膝踝足矫形器:(HKAFO):(取模订制)○1髂嵴上缘至大转子的距离。
○2髂嵴上缘腰部最细处的围度。
○3经髂前上棘处围度。
○4大转子至膝间隙的距离。
○5膝间隙至踝外髁上缘的距离。
○6踝外髁上缘至脚底的距离。
○7会阴至膝间隙的距离。
○8会阴部的水平围度(大腿最粗部围度)。
○9股骨内外髁上缘的水平围度(大腿最细部的围度)。
○10小腿肚最粗处水平围度(小腿最粗部围度)。
○11踝内外髁上缘的水平围度(小腿最细部围度)。
○12脚板最长处的长度及最宽处的宽度。
6.小儿髋外展支架:○1髂嵴上缘腰部最细处围度。
康复科三基简答题

1.封闭治疗的禁忌证:①注射局部感染或皮肤破损;②全身感染未控制;③明显出血倾向;④病情危重或不稳定;⑤肾上腺皮质激素应用的禁忌情况;⑥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慎用。
2.手杖步行训练的方法:(1)手杖三点步行:患者使用手杖时先伸出手杖,再迈患侧足,最后迈健侧足。
此种步行方式因迈健侧足时有手杖和患足两点起支撑作用,因此稳定性较好,除一些下肢运动障碍的患者常采用外,大部分偏瘫患者习惯采用此种步态。
根据患者的基本情况,练习时按健侧足迈步的大小,又可分为后型、并列型和前型三种。
(2)手杖二点步行:手杖和患足同时伸出并支撑体重,再迈出健足。
手杖与患足作为一点,健侧足作为一点,交替支撑体重,称为两点步行。
此种步行速度快,有较好的实用价值,当患者具有一定的平衡功能或是较好地掌握三点步行后,可进行两点步行练习。
3.针对参与摄食-吞咽活动有关的器官进行功能训练。
(1)口腔周围肌肉训练:包括口唇闭锁训练、下颌开合训练、舌部运动训练等。
(2)颈部放松训练:前后左右放松颈部或者颈部左右旋转、提肩沉肩。
(3)寒冷刺激法:提高软腭和咽部的敏感度,并且可以减少流涎。
(4)屏气发声练习:训练声门闭锁功能,强化软腭肌力,有助于除去残留在咽部的食物。
(5)咳嗽训练:促进声门闭锁。
(6)屏气吞咽练习:有利于声门闭锁,防止食物误咽入气道。
4.肥胖是指人体摄入热量多于消耗热量时,多余的热量以脂肪的形式贮存于体内,导致体重超常的一种营养不良状态,也可以认为是一种能量代谢的紊乱。
(1)单纯性肥胖:无明显内分泌、代谢病病因。
①体质性肥胖:幼年起病,营养过度,脂肪分布于全身,脂肪细胞增生和肥大并存,限制饮食和加强运动疗效差,对胰岛素不敏感。
②获得性肥胖症:成年起病,营养过度和体力活动减少,脂肪分布于躯干、四肢,脂肪细胞以肥大为主,饮食控制和运动的疗效较好,胰岛素的敏感性经治疗可改善。
(2)继发性肥胖症:继发于神经一内分泌一代谢紊乱基础上的肥胖。
有中枢性、内分泌性、遗传性、药物性。
《上肢矫形器》

2012年12月
指间关节助屈矫形器示意图
2012年12月
二、手矫形器
• 手矫形器(Hand Orthosis-HO)也有静态和 动态手矫形器之分。 • 手静态矫形器也称手固定矫形器。将全部手指固 定在一定肢体位(手的功能位:通常是MP关节 20°~30°、PIP关节20°、DIP关节20°的 屈曲位,拇指外展、对掌,其他手指略分开,相 当于握小球的体位。 • 手动态矫形器又称功能性手矫形器,一般采用弹 簧、橡皮筋或钢丝的形式,抵抗手部痉挛、矫正 手部畸形和辅助手部运动。
上肢矫形器
肖晓鸿
第一部分 上肢矫形器概述 一、上肢矫形器概述
• 上肢矫形器:是用于整体或部分上肢的矫形器。 主要用于保持或固定上肢肢体于功能位,提供牵 引力以防止挛缩,预防或矫正上肢肢体畸形以及 补偿失去的肌力,支持麻痹的上肢肢体等。近年 随着矫形外科的发展,特别是手外科专门化而得 到了较快的发展,上肢矫形器成为上肢功能恢复 工作的重要手段。 • 一般上肢矫形器要求轻便易穿戴、结构简单,所 以多用低温板材制作。
2012年12月
三、上肢矫形器分类
上肢矫形器按部位分类示意图
2012年12月
三、上肢矫形器分类
• 2. 上肢矫形器按功能分类 具体如下: • (1)固定性矫形器:用于固定、支持、制动,没有 运动装置。主要适用于关节的炎症和促进骨折愈合等 。 • (2)矫正性矫形器:通过三点力矫正原理进行畸形 矫正,主要适用于矫正上肢的挛缩畸形。 • (3)功能性矫形器:有运动装置,允许肢体活动, 或能控制、帮助肢体运动,促进运动功能的恢复。主 要适用于稳定上肢松弛的关节,代偿麻痹的肌肉功能 ,辅助病人恢复部分生活自理和劳动功能。
二、手矫形定矫形器 • 固定拇指于对掌位。适用于正中神经损伤、风湿 病引起的疼痛、肌力变弱等。注意矫形器不应超 过远端手掌的屈曲皱褶线。
上肢矫形器在四肢瘫康复中的应用

lim b orthosis.
Application of Upper Limb Orthosis for Tetraplegia(review) YAO Shen—si,CAO Xue-jun.Rehabilitation Engineering Research Insti— tute,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 School ofRehabilitation Medicine,China Rehabilitation Research Centre,Beijing 1 00068,China
它 能 为 力 弱 的 上 肢 肌 肉 ,尤 其 是 肩 部 和 肘 部 ,提 供 支 持 。 利 用 两 个 滚 珠 轴 承 和 轴 ,依 靠 肩 胛 带 的上 举 或 抑 制 来 代 偿 肩 、 肘 及前 臂 的 功 能 ,安 装 在 轮 椅 上 使 用 ,可 辅 助 用餐 、刷 牙 、翻 书 、玩 桌 面 游 戏 等 。适 应 症 为 肩 屈 曲 、肘 伸 展 肌 的 肌 力 I~Ⅱ 级 ,能 稳 定 地保 持 坐 位 者 。 2.2.2 Ratchet腕 手 矫 形 器 可 帮 助 腕 伸 肌 肌 力 低 于 Ⅲ级 的残 疾 人 完 成 抓 握 。 Ratchet腕 手 矫 形 器 最 初 是 为 颈 5损 伤 者 设 计 , 而 后 发 现 一 些 颈 4损 伤 者 和 BFO一 起 使 用 也 会 受 益 。
上肢矫形器配合强化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

【 关键词 】 上肢矫形器 ;强化训练 ;脑卒 中;上肢功能 ;日常生活活 动能力
一
根据资料表 明 ,脑卒 中后 约有 8 % 的患者会 出现 疗 意 愿 者 。 5 将 4 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2 例和对照组 2 例 , 9 5 4 侧上肢 功能 障碍 …,其 中有 5 % ~7 % 的患者在 发 5 5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 1 年 第 1 卷 第 1 期 01 7 3
I H N, uy2 1 ,V 1 7 N .3 M G Jl 0 1 o 1 01 .
上肢矫形器 配合强化训 练对脑卒 中患者
上 肢 功 能及 日常生 活 活 动 能力 的影 响
叶正茂 潘翠环 苏久龙 范茂华
【 要 】 目的 摘
病 程在 5~1 5天 。
’
法 完 成拉 回附 件 的 动作 ,以免 引 起 肩胛 部 的 后 缩痉
一 排 除标 准 :①病 情恶化 ,出现新 的脑梗 死灶或 脑 挛 。当患者无 法主动 保持 肘关节 伸直位 时 ,可 使用肘
出血灶 ;②合 并心肌 梗死 、心绞痛 发作 、严 重肺气 肿 伸展位 固定矫 形器 。对 Bunt m V期 以上 的患者 , . rn s o I r 等 其它 限制活 动的合并 症 ;③ 存在严 重认知及 交流 障 主要进行肩肘手的整体训练 ,包括肩关节在各个角度 碍 ,如视 理解 、听理解 障碍 而不能进行 训练 ;④无 治 的悬空放 置 、肘 关节 的主动屈 及手 部抓握训 练 。对对
为 (6 5. 3±1.) ; 1 分 两组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和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在治疗后 4 9 周与治疗前 比较 ,差异均
有 统计 学意义 (D .5 ;治疗后 4周组间 比较 ,治疗组 各项 功能改善更 明显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 |<00 , P
矫形器临床常识

矫形器临床常识1.上肢矫形器的主要适应症有哪些?上肢矫形器的适应症按病症产生的时间可分为二大类:(1)先天性上肢疾病,又可分为:a.畸形、b.发育期的影响;(2)后天性上肢疾病,又可分为:a.外伤、b.炎症、c.瘫痪、d.新陈代谢的影响、e.老化。
2.下肢矫形器的主要适应症有哪些?(1)下肢矫形器主要适应于各种神经肌肉疾患如小儿麻痹症后遗症,脑瘫、偏瘫、截肢,周缘神经损伤引起的肌肉瘫痪和痉挛性瘫痪、及继发的膝内翻、外翻、膝反屈。
(2)下肢矫形器还适应于各种骨关节功能障碍如下肢骨折、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先天性马蹄内翻足、股骨头骨骺骨软骨病等。
3.脊柱矫形器的主要适应症有哪些?脊柱矫形器的适应症很广泛,主要有:(1)下腰部疼痛、坐骨神经痛、坐骨神经根炎、腰椎间盘突出症;(2)脊柱手术前后、脊柱融合术后、椎间盘手术后;(3)脊柱骨折;(4)脊柱关节炎,如类风湿性脊柱炎;(5)脊柱骨骶骨软骨病;(6)脊柱结核;(7)麻痹性病变,如小儿麻痹后遗症、脊髓发育不良;(8)截瘫;(9)脊柱裂;(10)脊椎滑脱;(11)颈椎扭伤、颈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先天性斜颈、颈椎骨折、脱位等。
4.上肢矫形器的适用范围是什么?上肢矫形器按其功能分为固定性、矫正性和功能性三种。
固定性矫形器主要适用于腱鞘的炎症,促进骨折愈合。
矫正性矫形器主要适用于矫正上肢特别是手部关节或软组织的挛缩畸形。
功能性矫形器主要用于稳定上肢关节的松弛,代偿麻痹的肌肉功能,辅助恢复病人的部分生活和劳动功能。
5.下肢矫形器的适用范围是什么?下肢矫形器:(1)适用于下肢无力;(2)适用于下肢骨骼关节畸形;(3)适用于下肢骨骼及关节不全;(4)适用于足部、踝关节的变形,马蹄足、外翻足、外翻扁平足;(5)适用于末梢神经麻痹;(6)适用于膝部疾患;(7)适用于髋部疾患;(8)适用于下肢骨折;(9)适用于截瘫。
6.脊柱矫形器的矫正原理是什么?(1)通过提供躯干的支持力使腹内压增加,从而减少脊柱及其肌肉、韧带的纵向负荷;(2)通过对躯干运动的限制,即依靠矫形器的“三点力”的作用,随时提醒患者注意而减少脊柱的运动;(3)通过被动和主动的矫正力来改变脊柱的对线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二、装配上肢矫形器注意事项1.矫形器要依照手和臂的轮廓造型,尽可能要使矫形器与手臂相接近。
2.腕矫形器的前臂部分长度要向上延长至前臂长度之2/3处,以不影响肘关节的活动为限,其宽度为前臂外侧中线至内侧中线之间,以保持矫形器的稳定。
3.腕部保持中间位或背侧屈15。
30。
4.骨隆突处要避免受压。
5.掌侧手矫形器的末端止于掌侧远端折痕处,以不妨碍掌指关节屈曲卯为限。
6.制作背侧手矫形器时,掌骨及肌船可用垫物加以保护。
7.手矫形器的理想长度为从手背远端腕折痕处至掌指关节近端处,相当于掌侧折痕之末端连线处为止,如此可以避免妨碍腕与掌指关节的活动。
8.手指要处于功能位,矫形器在手指与拇指处要有足够的长度给以适当的支持,但又不要影响手指的捏夹功能。
9.拇指要在功能位即外展和对指的位置。
10.矫形器应勿限制手大鱼际及小鱼际的活动。
11.带上矫形器半小时后,再移去矫形器,20分钟后察看皮肤,肢体皮肤应无红色受压的征象。
一、手指矫形器[FO)又称作手指夹板。
包括治疗IP(指间)关节伸展或屈曲挛缩、变形及固定用的矫形器,和治疗MP(掌指)关节伸展或屈曲挛缩及固定用的矫形器。
治疗IP关节的可分为屈指器、栈状指矫形器和伸指器;治疗MP关节的可分为屈指器、伸指器和固定型矫形器。
手指矫形器有静态与动态之分,带橡皮筋或弹簧辅助屈伸的为动态矫形器,单纯用于固定的为静态矫形器。
1.治疗IP关节用指间关节屈曲辅助矫形器(评屈指器):利用橡皮筋辅助IP关节屈曲活动的矫形器。
主要用于矫治U关节伸展挛缩引起的鹅颈变形。
指间关节伸展辅助矫形器(涩伸指器):利用弹簧或橡皮筋,辅助IP关节伸展活动的矫形器。
主要用于矫治IP关节屈曲挛缩引起的槐状指和扣眼变形。
指问关节固定型矫形器(1P固定器):采用低温热塑板材或手指小夹板,使指间关节固定在伸展位。
用于矫治IP关节屈曲挛缩和槐状指、扣眼指变形。
U伸指器2.治疗MP关节掌指关节屈曲辅助矫形器(bD屈指器):利用橡皮筋辅助MP关节保持屈曲的矫形器。
用于矫治MP关节伸展挛缩。
掌指关节伸展辅助矫形器(财D伸指器):利用橡皮筋辅助MP关节保持伸展位的矫形器。
用于矫治MP关节屈曲挛缩。
掌指关节固定型矫形器(kD固定器):用热塑板材制成,使MP关节固定在屈曲位的矫形器。
用于矫治MP关节伸展挛缩。
二、腕手矫形器(WHO)与手矫形器(HO)腕手矫形器是一种手功能康复辅助治疗器具,也叫手文具。
适用于腕骨骨折及术后固定、挠骨下端骨折及术后固定、偏瘫引起的肮部下垂、正中神经麻痹、臂丛神经麻痹等。
主要由固定型腕手矫形器、对掌矫形器和夹持矫形器。
其中,对掌矫形器中的短对掌矫形器属于手矫形器(HO)。
它们主要起到以下两方面的作用:①固定和纠偏作用:把腕手部固定于某种特定的姿势,合和功能的发挥。
以利于损伤组织的愈②牵引作用:利用动力性支具的弹力牵引作用,可位相关部位的肌力提高及相关的关节活动范围增加。
1.固定型腕手矫形器用热塑板材和固定带制成,可根据病情需要采取腕掌固定、腕拇指固定、腕手指固定等多种形式。
主要用于腕手部骨折和术后固定。
2.对掌矫形器是一种为保持拇指与其他指(尤其是食指、中指)的对掌位而使用的矫形器。
腕关节能够控制时,采用短对掌矫形器;腕关节不能控制时,需采用长对掌矫形器。
(1)长对掌矫形器:在腕关节失去控制时,使腕关节固定,保持拇指与其他四指处于对掌位而使用的矫形器。
适用于正中神经高位型麻痹、C7颈椎损伤、臂丛神经麻痹。
兰乔型长对掌矫形器:由对掌挡片、掌弓支条、前臂支条加固定带组成,使拇指保持在对掌位,腕关节保持在背屈位。
硬质长对掌矫形器:用塑料板材制作的对掌矫形器。
在能使拇指保持对掌位的同时,腕关节保持背屈位。
动态长对掌矫形器:根据伴有手指屈曲挛缩的病情,增加了U伸展辅助装置;还可同时采用MP伸展辅助装置,用以保持MP关节的背屈位。
当MP关节伸展挛缩时,可以增加MP屈曲辅助装置。
(2)短对掌矫形器:在腕关节能够控制时,腕关节无需固定,保持拇指与其他四指处于对掌位而使用的矫形器。
短对掌矫形器属于手矫形器(HO),适用于正中神经低位型麻痹。
兰乔型短对掌矫形器:除去长对掌矫形器(兰乔型)的前臂固定部分,保持手部形状的矫形器。
用于腕关节不需固定的情况。
硕质短对掌矫形器:用塑料板材制作,使拇指保持对掌位。
3.夹持矫形器这是一种将拇指固定在对掌位,用带轴的支杆对第2、3指进行支撑的同时保持MF关节的可动性,再利用驱动装置带动2、3指与拇指闭合,从而实现三指捏取、夹持动作的矫形器。
它可看作是一种功能性对掌矫形器。
临床中应用最多的是腕关节驱动式,如恩根型矫形器。
思根型矫形器:拇指固定在对掌位,第2、3指文杆轴的另一端与固定在腕部的驱动杆相连;在MP关节和肮关节处装有铰链,利用腕关节的背屈运动来完成捏取动作。
三、腕矫形器(WO 3用于保持、固定和矫治腕关节疾患,或辅助腕关节伸展(背屈)的矫形4可分为静态腕矫形器和动态腕矫形器两种。
1.静态腕矫形器使腕关节保持于轻度背屈的矫形器。
用于伸腕肌群麻痹(臂丛神经下位型痹、挠神经麻痹)或肌力低下,使腕关节不能保持于伸展(背伸)位的情况;时也用于屈肌膜裂术后和挠骨末端骨折造成的指伸肌膜粘连。
文撑型护腕:采用柔软的弹性织物制作护腕,内侧夹层中装有可塑性的金属或塑料支条,腕部用环形带加强,对腕关节起支撑作用,或将腕关节保持于功能位。
适用于腕关节周围肌膜组织损伤、腕关节轻度扭伤、脱臼等症。
固定型腕矫形器:采用塑料板材制成的非活动性前翘式腕矫形器,使肮关节处于轻度背屈的功能位。
主要用于挠骨神经麻痹引起的手掌下垂和术后需要限制腕关节活动者。
邦内尔型:保持腕关节背屈位的矫形器,又称为前翅式矫形器。
在腕关节部位使用弹簧片,使腕关节有活动余地。
2.动态腕矫形器利用钢丝、橡皮筋或弹簧的弹性,辅助腕关节伸展(背屈),同时,腕关节和手置换可以屈曲(掌屈)。
适用于腕伸肌及指伸肌麻痹(挠侧神经麻痹)。
故也叫挠侧神经麻痹用腕矫形器。
托马斯型:采用安装在前臂背侧面的弹簧片和橡皮筋的弹力,辅助MP关节的伸展运动,并且使腕关节保持在背屈状态又可活动的矫形器。
奥本海默型:活动性前翘式矫形器。
固定在前臂半月箍上、另一端与掌弓支杆相连的弹簧钢丝在腕关节处形成一个环,利用弹簧丝的弹性使腕关节保持在背屈位。
四肘矫形器(EO)用于预防、矫正肘关节的变形,保持、固定肘关节功能位的矫形器。
支条式肘矫形器:用两侧支条和环带,使肘关节保持固定位。
肘铰链可选用固定式或角度可调式的单轴铰链。
用于肘关节挛缩,肌力低下,肘关节不稳定等病症。
采用定位盘锁定式铰链的肘矫形器:为了矫正肘关节屈曲挛缩或伸展挛缩变形,采用只能在改善挛缩方向可动,反方向限制的定位盘锁定式肘铰链。
固定式肘矫形器;用热塑板材制作腔体,用环带固定于前臂和上臂。
适用于肘关节手术后的固定、保护和功能位的保持。
五、肩矫形器[SO)使肩关节保持固定及稳定的矫形器。
可分为肩外展矫形器、肩肿骨保持矫形器、习惯性肩关节脱位用矫形器、肩锁关节脱位用矫形器和臂吊。
护肩:对肩关节周围组织提供支持、稳定、保温和缓解疼痛的作用,适用于肩关节退行性病变及周围软组织损伤引起的急、慢性疼痛和炎症和偏瘫所致的肩关节半脱位。
肩外展矫形器:又称作肩外展支架、肩外展飞机架。
适用于肩关节手术后固定、肪骨骨折合并挽树经损伤、三角肌麻痹、棘上肌腰QF裂、肩关节部位骨折、脱位整复后、臂丛神经麻痹或拉伤,也用于急伯肩周炎、肩关节化脓性关节炎、庐关节结核等。
其特点是可将肩关千固定在外展、前屈、内旋和肘关节屈曲、腕关节功能位;并在患者勿立或卧床时,可使患肢处于抬高61位置,以利于消肿、消炎、止痛。
肩锁关节脱位用矫形器:由5E托板、肩带、胸廓带组成,以使后肿骨抬起(整个锁骨下降)为目61的矫形器。
适用于肩锁关节脱位至复后的固定。
为了限制肩外展,要使肩带尽可能悬挂在外侧。
肩肿骨保持矫形器:适用于盲锯肌麻痹。
霍曼型矫形器:一种有名的习惯性肩关节脱位用矫形器。
它是用胸廓带将肩峰前面压垫、后面压垫以及上臂环带连接而成。
其作用是在肩外展、外旋运动时,避免肩关节向前脱位。
桑代克型矫形器:一种简单的习惯性肩关节脱位用矫形器,在上臂环带与胸廓带之间用有伸缩性的拉带连接。
该矫形器比霍曼型的结构简单,便于运动选手和术前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