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花鼓戏产生著名唱段

合集下载

《我定要让铁牛奔驰在田头》

《我定要让铁牛奔驰在田头》
湖南花鼓戏新编反神调
《我定要让铁牛奔驰在田头》 我定要让铁牛奔驰在田头》
——选自湖南花鼓戏《野鸭洲》中柳正刚唱段 选自湖南花鼓戏《野鸭洲》 选自湖南花鼓戏
主讲教师
欧阳驹里
剧情介绍
七十年代,洞庭湖边某公社野鸭洲大队, 七十年代,洞庭湖边某公社野鸭洲大队,社员们亟待拖拉机翻耕抢 插,可是大队的拖拉机手李双桂在投机倒把分子涂八的利诱下搞非法运 杨队长心里十分恼火,但觉得不能得罪拖拉机手。 输。杨队长心里十分恼火,但觉得不能得罪拖拉机手。 青年积极分子柳正刚主动承担了修理被双桂在外跑运输时撞坏了的 拖拉机的任务。最后涂八的非法活动被群众揭发,双桂终于认识了错误。 拖拉机的任务。最后涂八的非法活动被群众揭发,双桂终于认识了错误。 柳正刚和李双桂兄弟俩驾驶着拖拉机,前进在农业机械化的光明大道上。 柳正刚和李双桂兄弟俩驾驶着拖拉机,前进在农业机械化的光明大道上。 此段唱腔就是在柳正刚与李双桂围绕是给队里插秧还是跑运输展开 激烈争辩后、李双桂扬长而去时演唱的一段唱腔。 激烈争辩后、李双桂扬长而去时演唱的一段唱腔。
1、以字行腔,突出《神 以字行腔,突出《 本身“圆韵流畅” 调》本身“圆韵流畅”的旋 律特征。 律特征。 前面一段“气振音” 2、前面一段“气振音” 颤音” 和“颤音”的演唱要平和圆 突出表现旋律阴柔之美; 韵,突出表现旋律阴柔之美; 后面一段的快板要演唱得高 亢激昂, 亢激昂,突出表现旋律阳刚 之美。 之美。
演 唱 要 点
3、把握好人物情感的抒发,整体唱段要情真意切。 把握好人物情感的抒发,整体唱段要情真意切。 4、注意把握好节奏的变化,做到慢而不拖,快而不乱。 注意把握好节奏的变化,做到慢而不拖,快而不乱。
演唱要点
示范模唱
演 唱 提

此曲由《神调》改编, 神调》通过《四六调》 此曲由《神调》改编,《神调》通过《四六调》 “改尾巴”变化而来,由原曲的商调式改变为宫调式,湘 改尾巴” 改尾巴 变化而来,由原曲的商调式改变为宫调式, 中一带比较流行。曲调婉转流畅, 中一带比较流行。曲调婉转流畅,可用来表现欣喜或轻 松的情绪。 松的情绪。 但此段唱腔曲调旋律在原《神调》平缓流畅的基 但此段唱腔曲调旋律在原《神调》 础上作了较大的改动,特别是板式结构的变化, 础上作了较大的改动,特别是板式结构的变化,更加突 出了柳正刚为建设家乡甘洒一腔热血的优秀品质。 出了柳正刚为建设家乡甘洒一腔热血的优秀品质。演唱 时要求前半部分平实婉转, 时要求前半部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平实婉转,表现出他对双桂所作所为的 困惑、失望、不满的复杂情感, 困惑、失望、不满的复杂情感,后半部分要演唱得激昂 奔放,表现他坚定的信念和对前景美好憧憬。 奔放,表现他坚定的信念和对前景美好憧憬。

论湖南花鼓戏《刘海戏金蟾》的艺术特色

论湖南花鼓戏《刘海戏金蟾》的艺术特色

论湖南花鼓戏《刘海戏金蟾》的艺术特色作者:梁欣来源:《音乐生活》2022年第12期《刘海戏金蟾》是湖南花鼓戏的传统剧目,故事取材于古代民间传说“刘海戏蟾”,花鼓戏艺人何冬保将传统情节中糟粕部分删改调整成情节简单、篇幅短小的《刘海砍樵》,后由银汉光、王方之、陈芜参照传统情节与《刘海砍樵》吸收、融合成为篇幅更长、情节更完整的整本戏,名为《刘海戏金蟾》,在湖南地区广泛流传。

其中,[比古调]“我这里将海哥好有一比”唱段曾以《刘海砍樵》为名在春晚播出,由艺术家李谷一、姜昆二人合作演唱,受到全国观众的广泛喜爱,湖南花鼓戏进入更多人的视野。

“刘海砍樵”成为大部分人心中湖南花鼓戏的代名词。

[比古调]以其跳动欢快的旋律、生动活泼灵动的舞台表现、独特鲜明的风格特点抓住了观众的心,但这并非《刘海戏金蟾》的全部内涵。

纵观全本,故事情节浪漫、曲折,角色丰富、完整,唱功富有技巧、细腻多变,念白角色个性突出、地域风格明朗,做工构思精巧、功力深厚,打戏精巧、动静皆宜,皆有值得深挖之处。

本文将进一步从精神内涵、风格特点、演唱特色对《刘海戏金蟾》进行剖析、探视。

浪漫的想象与朴素的情感是其精神内蕴。

《刘海戏金蟾》剧情主要表述:山中丝瓜井旁住着一只金蟾怪,半仙之体,一直想要修炼成仙。

同样住在山上的还有九位狐仙,她们中最小的九妹妹炼成了宝丹。

金蟾怪一心想要夺取宝丹,炼成仙体,于是化身成石罗汉施计骗取,但未成功。

山下有一樵夫名叫刘海(生扮)为谋生计常去山中砍柴,九妹妹对其心生爱慕,于是在众姐妹的帮助下化作人形,名为胡秀英(旦扮)与刘海巧遇并表明心迹,二人结为夫妻,婚后二人夫妻和睦、生活幸福。

刘海的母亲患有眼疾不能视物,胡秀英用其修仙的宝丹为刘母治病,刘母视力恢复,重见光明。

金蟾怪得知后,假扮盲人到刘家骗取刘母同情让秀英为它治眼,宝丹被金蟾骗去,胡秀英失去宝丹不能维持人形,恐现原形吓坏刘海,于是躲回山林。

刘海不舍妻子,追至山中,表示仍愿意與秀英为夫妇,不会因秀英是异类而嫌弃。

湖南花鼓戏的曲目

湖南花鼓戏的曲目

湖南花鼓戏的曲目湖南花鼓戏的曲目及简介如下:1. 《刘海砍樵》《刘海砍樵》是湖南花鼓戏中的经典剧目之一。

该剧以刘海和胡秀英的爱情故事为主线,通过刘海砍樵、胡秀英下凡等情节,表现了两人真挚的爱情和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该剧以欢快的曲调和生动的表演赢得了观众的喜爱。

2. 《打铜锣》《打铜锣》是湖南花鼓戏的传统剧目之一。

该剧讲述了蔡九和林十娘之间的故事,通过生动的表演和欢快的曲调,展现了湖南人民的生活和情感。

该剧以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浓郁的地方特色深受观众喜爱。

3. 《补锅》《补锅》是湖南花鼓戏中另一部著名的剧目。

该剧以李小聪和兰英的爱情故事为主线,通过补锅匠和顾客之间的互动,展现了湖南人民的生活和情感。

该剧以优美的曲调和生动的表演赢得了观众的喜爱,同时也展现了湖南花鼓戏独特的艺术魅力。

4. 《八百里洞庭》《八百里洞庭》是湖南花鼓戏的传统剧目之一。

该剧以洞庭湖为背景,通过渔民的生活和爱情故事,展现了湖南人民的生活和情感。

该剧以优美的曲调和生动的表演展现了湖南花鼓戏的艺术魅力,同时也体现了湖南人民对洞庭湖的热爱和向往。

5. 《小槐荫》《小槐荫》是湖南花鼓戏中的经典剧目之一。

该剧讲述了张生和莺莺之间的爱情故事,通过生动的表演和优美的曲调,展现了两人真挚的爱情和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该剧以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浓郁的地方特色深受观众喜爱,同时也体现了湖南花鼓戏的艺术魅力。

总的来说,湖南花鼓戏的曲目涵盖了历史传说、民间故事、现实生活等多个方面,通过优美的曲调和生动的表演,展现了湖南人民的生活和情感,同时也体现了湖南花鼓戏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

《采莲船调(选自湖南花鼓戏《刘海砍樵》)》歌词 刘一祯

《采莲船调(选自湖南花鼓戏《刘海砍樵》)》歌词 刘一祯

采莲船调(选自湖南花鼓戏《刘海砍樵》)
采莲船调
演唱:刘一祯
选自湖南花鼓戏
music
风和日暖好春光依嘛啦子哟,
(伴)好春光依嘛啦子哟;
桃红柳绿百草香啦唆啦依子啷当,
(伴)百是百草香啦依嘛啦嗬嗨~
music
九妹修行五百载依嘛啦子哟,
(伴)五百载依嘛啦子哟;
练成宝珠放红光啦唆啦依子啷当,
(伴)放呀放红光啦依嘛啦嗬嗨~
music
今朝姐妹齐欢庆依嘛啦子哟,
(伴)齐欢庆依嘛啦子哟;
轻歌曼舞喜洋洋啦唆啦依子啷当,
(伴)喜呀喜洋洋啦依嘛啦嗬嗨~
music
八罗神仙我不爱依嘛啦子哟,
(伴)我不爱依嘛啦子哟;
要学织女~
music
(伴)织女~
music
配牛郎啦唆啦依子啷当,
(伴)配是配牛郎啦,
依嘛啦嗬~嗨~
本LRC歌词由changshalxy编辑
以上就是关于采莲船调(选自湖南花鼓戏《刘海砍樵》)的歌词,感谢您的阅读!。

湖南花鼓戏词

湖南花鼓戏词

十字调小刘海(走哇!)小刘海在茅棚别了娘亲肩扦担往山林去走一程家不幸老爹爹早年丧命丢下了母子们苦度光阴叹老母眼失明无人侍奉心只想讨房亲撑持门庭怎奈我家贫穷无衣无食谁愿意来与我定下婚姻一路上胡乱想神魂不定到山林见干樵真爱人放下这扦担把樵砍挑起这柴担转回程============吴三宝游春今乃是三月三清明佳节还需要到荒郊前去游春将身儿我且把书房来进换头巾和蓝衫前去游春头带着公子巾齐眉盖顶身穿着兰衫打扮色色新打扮了我且把书房来出返手儿带关了两扇柴门吴三保出门来抬头观看青的山绿的水真可爱人有青山和绿水年年还在人老了又何能再转少年一路上只觉得精神爽快一心想到荒郊游玩散心============今乃是三月三清明大节还须要到荒郊前去散心哪将身儿我且把梳妆台上巧梳妆巧打扮前去游春哪头梳着青丝发乌云盖顶哪插一对美翠花两下相映上穿着红凌祆不长不短下系着水罗裙四角挖云梳罢妆我且把梳妆台下用手儿带关了两扇柴门哪赵翠花出门来抬头观望又只见紫燕儿比翼长空哪乳燕来紫燕去空中呜叫哪只叫得赵翠花心如火焚哪一路上好美景无心观赏哪还须要到荒郊游玩散心哪============今乃是三月三清明佳节还需要到荒郊前去游春将身儿我且把上房来进调头巾换蓝衫前去游春且迈步我这里书房走出青的山绿的水真可爱人这青山和绿水年年还在人老了又何能转过少年一路上只觉得精神爽快一心想到荒郊游玩散心============丫环调*湘子渡药湖南花鼓戏《湘子与林英》选段小姐她染上了相思重病梅香我到长街去请郎中走出飞檐韩府外呀好一比画眉鸟飞到山林哪韩府琐事且不也表湘子姑爷出走隐穴中自从韩姑爷修行去呃丢下我家小姐绣房之中红罗账内鸳鸯枕上梳妆台旁菱花镜前朝也思夜也想朝思暮想想想思思思思想想思来想去想成一个子单哪得儿单哪单得儿单单溜子单相思呀小姐的相思情与我明晓引起了对我的张青哥哥思念情小梅香离开家另谋生留下我家张青哥哥孤孤单单守家中独自一人起得早凉亭内面两室三厅杨柳树下也是一个子单哪得儿单哪单得儿单单溜子单哪丢下我家张青哥哥且不哇表想起了小梅香我的出身哪爹妈生我三姊妹两个姐姐早嫁人大姐名叫兰英翠二姐名叫翠兰英大姐嫁到王家去二姐嫁到李家哟中唯有我梅香命最苦哟卖到韩家作佣喽人(啊呵)心慌乱走走了意差点子忘了请郎中甩开大步往哪前走哇来此已是十呀里亭十里凉亭歇歇脚只见白发老啊公公野外贪睡怕生病叫醒公公睡梦中哪嗬咿嗬嗨哪咿哪嗬嗨嗬嗨哪嗬咿嗬嗨============阳雀调*相敬如宾结同心湖南花鼓戏《斩蔡鸣凤》胡二姐唱段晚风轻吹凉阵阵清波池边飞流萤遥望九天银河影牛郎织女各西东世上多少痴男女盼月老牵红线永不离分卖钣女也算是三生有幸结识了蔡鸣凤多情之人虽然未曾行大礼此后也算蔡家人今夜与他来商定从今往后莫远行华阳镇上立根本同把客店来经营举案齐眉永相爱相敬如宾结同心============渔鼓调*变得歹来变得歪湖南花鼓戏《湘子化斋》丑和尚唱段变得歹来变得歪韩湘子变出个十不全的和尚来头也变得大足又变得摆手又变得瘸背心里背个老南瓜鼻子高头起宝塔眼睛又生萝卜花扯开口是个咧嘴巴满口的龅牙齿好吃西瓜满脑壳的癞子冒得头发脸上一脸的铁石麻摆摆跛跛跛摆摆摆跛跛跛跛摆摆把花园进满园的花草色色新将身打坐在花台上等候林英到此来============韩湘子:我韩湘子深山把药采香烟渺渺上天台拔开云雾来观看我的妻林英女烧香来本当乘风归家转又恐现出仙体来我不将身来呀化变韩湘子:变一个十不全的和尚去化钵仙斋脑壳化得斗桶大化一脸的铁石麻眼睛化一个姜瘤子外带还化打一个咧嘴巴脚也化得跛手又化得瘸背上化只驼子酽像背只南瓜一跛一瘸朝前走来此就是韩府门我将身且把花呀园进我的妻在绣房怎得知情我不免将木鱼敲三下轻轻惊动小林英。

湖南花鼓戏经典曲目

湖南花鼓戏经典曲目

湖南花鼓戏经典曲目湖南花鼓戏是中国传统戏曲的一种,起源于湖南平江。

它以充满活力和独特特色的唱腔、表演技巧和舞台布景,赢得了观众的喜爱。

湖南花鼓戏自诞生以来,创作了许多经典曲目,今天我们就来介绍一些其中的代表作品。

《红灯记》是湖南花鼓戏中的经典之作。

该剧以晚清时期江湖恩怨为背景,讲述了英雄霍元甲与大恶人李大山的斗争故事。

剧中的主要角色扮演者需要展示出男子汉的英勇和机智,女主角也要活波可爱而不失娇媚。

剧中的唱段如《争雄天下冠华夏》、《江山逐浪演英豪》等,既舒展了歌喉的瑰丽,又彰显了戏曲艺术的精髓。

《白蛇传》是湖南花鼓戏中的另一部经典之作。

该剧以中国传统的民间传说为基础,讲述了一个仙蛇为了复仇而化身成人并陷入人类世界的故事。

剧中的唱段如《情系客中传白蛇》、《信任同乡游六合》等,展示了湖南花鼓戏独特的音乐美感和表演风格。

剧中还有着精美的布景和精湛的舞蹈,使得观众仿佛置身于一个奇幻的世界。

除了以上两部,湖南花鼓戏还有其他许多经典曲目,比如《窦娥冤》、《关公巴山夜雨愁》等。

这些曲目不仅包含了湖南花鼓戏独特的唱腔和表演技巧,还融入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故事情节。

湖南花鼓戏的表演形式多样,除了唱腔和表演,还常常会配以精美的舞台布景、服装和道具。

表演者会利用特殊的音响效果和台词,使观众可以更好地理解剧情发展和角色性格,增加戏曲的艺术魅力。

湖南花鼓戏经典曲目的演绎要求演员具备高超的技艺和演技。

他们需要具备良好的音乐素养和对角色扮演的理解,能够准确地把握节奏和情感。

此外,他们还需要具备灵活的身体和卓越的表演技巧,才能够恰到好处地展现角色的魅力和特点。

湖南花鼓戏作为中国传统戏曲的一种,不仅展示了湖南地区的文化特色,也承载着历史的厚重和传统的底蕴。

经典曲目的传承和演绎,是对这一戏曲艺术的发扬和延续。

通过这些传统的演出,我们可以欣赏到湖南花鼓戏的独特魅力,并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总而言之,湖南花鼓戏通过其独特的唱腔和表演风格,以及精美的舞台布景和服装,吸引了众多观众的喜爱。

花鼓戏剧目

花鼓戏剧目

花鼓戏剧目1. 《嫦娥奔月》2. 《梁祝》3. 《牡丹亭》4. 《雁门关》5. 《红楼梦》6. 《西施》7. 《红灯记》8. 《秦香莲》9. 《锁麟囊》10. 《汉宫秋》11. 《南柯太守传》12. 《月下老人》13. 《西厢记》14. 《四季歌》15. 《碧玉簪》以上剧目都是著名花鼓戏剧目,且每一出作品都有传奇的故事背景或美丽动人的爱情故事,深受观众喜爱。

在这些剧目中,既有以历史故事为背景,宏大壮观的戏曲剧目,又有以细腻动人的爱情故事为主的剧目,电影和电视剧的拍摄也不断搬上舞台。

1. 《嫦娥奔月》是花鼓戏中的经典剧目之一,其故事背景源自中国神话《嫦娥奔月》。

讲述了后羿射下太阳后,为了彻底消灭天空中的四个妖怪,使用了神箭羽毛,将三个妖怪消灭,但最后一个妖怪在嫦娥的帮助下逃脱。

此后,后羿为了获得永生,毒箭射向嫦娥,嫦娥身躯飘然而起变成了月亮,并且成了今天我们夜空中看得到的令人美丽的月亮。

这个故事既有神话故事的神秘气息,又有人性和爱情的衬托,其情节剧情曲折生动,受到了广大观众的高度评价。

2. 《梁祝》,更是中国戏曲中最具代表性的爱情故事之一,花鼓戏中也有其翻唱表演。

它的故事情节自宋代流传至今,经过不断丰富和发展,现在已经成为一个完整、精彩的爱情传说。

故事讲述了梁山伯与祝英台之间的爱情故事。

两人是地位不同的青年男女,但通过善良的本性和坚定的爱情信仰,化解了尘世间隔阂,终成眷属。

剧目的音乐和唱腔都有独特之处,尤其是该剧的花鼓戏表演,曲调婉转动听,叙述了情节的高潮迭起,令人心猿意马。

3. 《牡丹亭》是元曲中的经典之一,花鼓戏剧目中也有其演出。

《牡丹亭》故事背景源自唐代的“梁山伯与祝英台”故事,但是在元曲中进行了大幅度的改编,将故事情节搬到了南边的苏州,突出了其地方色彩。

故事情节曲折动人,涵盖了人间爱情和超凡脱俗的境界,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符号之一。

该剧音乐和唱腔具有独特魅力,具体表现在序幕、引子和终曲等方面,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和魅力。

长沙花鼓戏经典曲目

长沙花鼓戏经典曲目

长沙花鼓戏经典曲目长沙花鼓戏经典曲目(一)《天姥山》《天姥山》是明朝初期的作品,为中国古典舞蹈的代表作之一。

作曲家林德、司马鲁、白宽三人把《天姥山》改编成了长沙花鼓戏形式,令人印象深刻,极具感染力。

这首曲子朴实抒情,信手拈来,笔力饱满,节奏活泼,歌词雅致,陈述旷古,歌唱优美,风格独特,使得舞蹈更加生动宏伟。

(二)《一江清水》《一江清水》是湖南长沙花鼓戏的经典曲目之一。

这首曲子总体上用长沙花鼓的形式表达,抒情感人,朴实无华。

歌词节奏很活泼,叙事连贯,内容贴近生活,非常符合长沙花鼓戏的风格,使舞蹈更加生动,充满朝气。

(三)《桃花菩提》《桃花菩提》是一首清新抒情的曲子,反映出对自然风光的感悟。

歌曲内容描述了自然风光中春日冰雪,继而苍黄的桃花,再到最后日暮时分景色宁静,诠释出丰富的自然色彩。

作曲家林建贤、朱孝真以长沙花鼓的形式改编了这首曲子,使舞蹈更加生动突出,变得更加优美传神。

(四)《树古江边》《树古江边》是一首朴实无华的曲子,反映出对乡野的怀念之情。

歌曲内容描述了晨光笼罩山谷,江水微茫,周围芳草绿浓,树古倚碧波,雷雨在横山上洒淋,群烟交织,诠释出乡野清新古雅。

作曲家黄英以长沙花鼓的形式改编了这首曲子,使舞蹈更加宽广恢宏,每个动作都充满活力饱满的滋味。

(五)《月牙湾》《月牙湾》是一首清新宁静的曲子,反映出对大自然的感受。

歌曲内容描述了远眺碧波荡漾,白沙平铺,山势叠翠,洞庭湖月牙分明映衬着宁静的山水,令人心旷神怡,诠释出宁静自然的美丽。

作曲家黄文志以长沙花鼓的形式改编了这首曲子,使舞蹈更加生动珠玑,每个动作加以表现出丰富的感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南花鼓戏产生了著名的歌曲
欧阳觉文
湖南花鼓戏是国内著名剧种之一,除了它的演出剧目欢愉观众外,还有那些唱段闻名全国,用它的音调谱写出歌曲在全国或世界流行呢?
原只说黄梅戏的唱段出名,动不动就是“树上的鸟二成双对”,“对花”“夫妻观灯”,豫剧的唱段“刘大哥讲话理太偏”,越剧的唱段“天上掉下个林妹妹”,或者是它的“梁祝”小提琴协奏曲等等。

过细想想,我们湖南花鼓戏也出不少好戏和好曲。

花鼓戏《双送粮》就出了一首好曲调,名叫《浏阳河》,它唱遍全国,走向了世界。

很早以前,我们国家刚解放,通过土地革命,农民的积极性很高,争先恐后去送公粮。

我们团的作家徐叔华,在榔犁乡深入生活,按捺不住自己激动的心情,挥笔写了一个短剧《双送粮》,并且自己写的花鼓戏音乐,“打起啰嗬嗬土车呀子,依呀呀子依呀呀子往前赶……”中间一段插曲也是他写的,但大家认为这段曲子不行,由朱立奇、齐芝田参照唐璧光《田寡妇看瓜》的一首花鼓戏曲子改编,就是“浏阳河,弯过了几道弯”这首著名的唱曲。

后来到北京演出,毛主席看了,大加赞赏,第二天就到中央广播电台录音,在全国播放,一下子,全国都在唱《双送粮》,中间的《浏阳河》脱
颖而出,更多的人在演唱。

后来,这些作曲家都被打成右派,别说曙名,命都难保,很长一段时期,出版物都写成浏阳河为湖南民歌,直到二十世纪末才解决。

《采槟榔》这首家喻户晓的曲目,但很少有人知道是用湖南花鼓戏曲调写的。

这首曲的是大音乐家湘潭人黎锦辉的弟弟黎锦光作曲,这首歌最初写于一九三八年春末,是专为周璇而作。

为什么要为周璇创作呢?一九三六年春,上海的电台曾主办歌星大赛,比赛结束,白虹评上了第一名,是黎锦光写的湖南民歌《闹五更》,周璇仅比白虹少几票,得了第二名。

事后,周璇总觉得自己没能在比赛中夺魁,主要是所唱的歌不如《闹五更》好听,为此,她向黎锦光请求,也为她写一首好听的。

黎锦光虽然爽快地答应了,但一直拖到一九三八年春末,才根据湖南花鼓戏的双川调改编了曲子,然后自己填上了词,写成了《采槟榔》的初稿。

当时他反反复复看,总觉得歌词填得不理想,想改,又改不好,便只好把这首歌暂搁起来。

有天晚上,在梅花歌舞团供职的殷忆秋登门拜访黎锦光,谈到团里经济拮据,发不出工资,问黎锦光有没有什么可以给他做的事。

黎锦光知道殷忆秋会写歌词,就把《采槟榔》的初稿拿出来,请他帮助改词,殷忆秋欣然答应。

回去后对原词作了较多的改动,就是现在传唱的歌词。

黎锦光见歌词改动较多,就不记较自己是原词作者,干脆让殷忆秋作
为唯一署名的词作者了。

新歌既成,深得周璇的喜爱。

一九三九年春。

周璇在百代唱片公司首次灌录了《采槟榔》唱片。

唱片出版后,黎锦光和殷忆秋各得了十五元光洋的稿酬。

而周璇首唱的这首《采槟榔》便开始走红,先是上海电台、香港电台反复播唱,后来又在东南亚各地传唱,成为一首名副其实的流行歌曲。

你再听听黎锦光写的《五月的风》,无不充满着浓郁的湖南花鼓戏音调。

有一个音乐家叫巩志伟,1962年到湖南省花鼓戏剧院,每天找搞音乐的人谈话,听演员唱花鼓戏曲调,还坐在乐池里看我们的演出,大概搞了近20天。

后来才知道他是八一电影制片厂搞音乐的,是为写《湘江怒潮》来花鼓戏剧院深入生活,搜集素材。

等《湘江怒潮》放映,里面的插曲《送别》非常感人,后来,许多歌手唱了这个歌,《送别》红遍了全国。

就其曲调来说,它是《打鸟》中毛姑娘绣花唱的“毛姑娘手把针线拿”那首曲调,只是某些音符作了少量调整。

还是这位作曲家有本事,他就知道把这首曲调装进去,定会传遍全国。

我们再听听长征组歌中的《农友歌》,“霹雳一声震乾坤……”十足的湖南花鼓戏味,只要歌一出现,就知道这是湖南的。

这首歌本身它描写的是湖南的农民运动如火如荼,火爆,韵味足,典型湖南人的性格。

作曲家宋扬,四川人,在湖南工作过许多年,他写的作品好多都有湖南花鼓戏味。

如《天上太阳红彤彤》、《一根竹竿容易弯》等等。

这些歌都传唱了,对新中国的诞生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湖南省歌舞剧院著名作曲家白诚仁,用湖南音调写了许多作品,其中“挑担茶叶进北京”、“洞庭鱼米香”非常出名,作者在署名位置上,一直都是写的编曲,可见离原始曲调并不远。

就是在文革中,劫夫用湖南音调写的毛泽东语录歌:“我们共产党员好比种子……”我们这些老人至今还有印象。

李谷一和姜昆唱出名的《刘海砍樵》唱段“我这里将大姐好有一比”。

它是花鼓戏中老的唱腔,被唱得现代人都会唱,所以说一段唱腔的出名,要有天时地利人和。

有一次花鼓戏剧院的李小佳找我,要《刘海砍樵》中的比古调,搞好后直接寄李谷一,这些人都是花鼓戏剧院的同事,当然就寄去了,没想到后来在春节晚会出现了,而且变成了全国人民都知晓的一个唱段,我作为一名花鼓人额外的高兴,也特别感谢李谷一。

有一次,我听到邓丽君唱湖南花鼓戏的《望郎调》,唱得甜甜的,非常好听,可惜当时没有录音或下载工具,以后就再也找不到了。

写了这么多,要证明一个道理,湖南花鼓戏是了不起的,
用它的音调产生了许多歌曲,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有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