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 蝶恋花
欧阳修《蝶恋花-越女采莲秋水畔》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欧阳修《蝶恋花-越女采莲秋水畔》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原文】《蝶恋花-越女采莲秋水畔》越女采莲秋水畔。
①窄袖轻罗,暗露双金钏②照影摘花花似面。
芳心只共丝争乱。
鸂滩头风浪晚。
③雾重烟轻,不见来时伴。
隐隐歌声归棹远。
离愁引著江南岸。
【注释】①越女:越地少女,泛指江南水乡的姑娘。
越本为古国名,国都在会稽(今浙江绍兴)。
②金钏(chuan串):金手镯。
③鸂鶒(xi chi西斥):水鸟,类似鸳鸯,而色多紫,俗称紫鸳鸯。
【译文】俊俏的水乡姑娘,正在秋水江畔采莲。
罗衣轻软,衫袖紧窄,服饰那么可体雅淡。
一双手镯忽上忽下,象对小鸟在袖里时隐时现。
手摘花枝临流照影,只见水中人面似花,花似人面。
蓦然心动,思绪就象那拗断莲梗拉出千丝般纷乱。
一对紫鸳鸯相依相偎栖歇在河滩,风浪骤起天色已经昏暗。
夜雾渐渐加重,远处飘着轻轻的炊烟。
环顾四周。
同来的伙伴一个都不见。
只听到隐约的歌声随着归船越行越远。
一片离别的愁思无端涌起,迷漫在黄昏的江水南岸。
【赏析】这首采莲词以采莲女为描绘中心,写她的美好,写她的情思,很耐人寻味。
她和女伴们一起划船去采莲。
穿着窄袖的罗衫,显得身姿婀娜又矫健。
采莲时灵巧的双手上下翻飞,象舞蹈一样富有韵律,引人入胜。
一对手镯也在衣袖中闪闪烁烁,忽隐急露,更显得活泼多姿,美妙难言。
她又是那样敏锐善感,对着江流倒影,看到自己娇美如莲的姿容,情不自禁心有所动。
她想了些什么呢?词人没有明说,但从词中所言“芳心”、“鸂鶒”来看,我们猜测可能与她的恋情有关。
而我们所能确知的,是她一定呆呆地、默默地沉思了很久。
忘了摘莲,忘了时间,忘了周围的一切……直到同伴失散,天色昏暗,风浪骤起,涌动小船,她才蓦然惊醒。
这才发现小船随波逐流已经漂得很远,而女伴们早已满载而返,只有她们无忧无虑的歌声还隐隐约约能够听见。
在这苍茫的暮色中,隐秘的心事再加上离群的孤独,她那份愁思不禁更加浓重,以至溢出身心,迷漫充斥了整个江岸。
美丽的姑娘去采美丽的荷花,这本来就是个意境无比美好的诗题,而词人又挑选了一个与众不同的格外温婉多情的姑娘来突出表现。
《蝶恋花》原文赏析欧阳修

《蝶恋花》原文赏析欧阳修《蝶恋花》原文赏析欧阳修《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是欧阳修的一篇词作。
下面我们为你带来《蝶恋花》原文赏析,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原文】蝶恋花欧阳修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玉勒雕鞍游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译文】庭院深深,不知有多深?杨柳依依,飞扬起片片烟雾,一重重帘幕不知有多少层。
豪华的车马停在贵族公子寻欢作乐的地方,她登楼向远处望去,却看不见那通向章台的大路。
春已至暮,三月的雨伴随着狂风大作,再是重门将黄昏景色掩闭,也无法留住春意。
泪眼汪汪问落花可知道我的心意,落花默默不语,纷乱的,零零落落一点一点飞到秋千外。
【赏析】这首词以生动的形象、清浅的语言,含蓄委婉、深沉细腻地表现了闺中思妇复杂的内心感受,是闺怨词中传诵千古的名作。
此词首句“深深深”三字,其用叠字之工,致使全词的景写得深,情写得深,由此而生深远之意境。
词人首先对女主人公的居处作了精心的描绘。
“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这两句,似乎是一组电影摇动镜头,由远而近,逐步推移,逐步深入。
随着镜头所指,先是看到一丛丛杨柳从眼前移过。
“杨柳堆烟”,说的是早晨杨柳笼上层层雾气的景象。
着一“堆”字,则杨柳之密,雾气之浓,宛如一幅水墨画。
随着这一丛丛杨柳过去,词人又把镜头摇向庭院,摇向帘幕。
这帘幕不是一重,而是过了一重又一重。
究竟多少重,他不作琐屑的交代,一言以蔽之曰“无重数”。
“无重数”,即无数重。
一句“无重数”,令人感到这座庭院简直是无比幽深。
至此,作者用一句“玉勒雕鞍游冶处”,宕开一笔,把视线引向她丈夫那里;然后折过笔来写道:“楼高不见章台路”。
原来这词中女子正独处高楼,她的目光正透过重重帘幕、堆堆柳烟,向丈夫经常游冶的地方凝神远望。
词的上片着重写景,但“一切景语,皆情语也”(王国维《人间词话》),深深庭院中,已宛然见到一颗被禁锢的与世隔绝的心灵。
欧阳修《蝶恋花》译文及赏析

欧阳修《蝶恋花》译文及赏析欧阳修《蝶恋花》译文及赏析《蝶恋花》这是一首深闺佳人的伤春词。
本文就来分享一篇欧阳修《蝶恋花》译文及赏析,欢迎大家阅读!《蝶恋花》宋代:欧阳修画阁归来春又晚。
燕子双飞,柳软桃花浅。
细雨满天风满院,愁眉敛尽无人见。
独倚阑干心绪乱。
芳草芊绵,尚忆江南岸。
风月无情人暗换,旧游如梦空肠断。
译文从楼阁归来,才发现今年的春天又迟到了。
燕子双双齐飞,垂柳低软,桃花已经凋零残败。
落花像撩人的细雨洒满了半空,和风习习充满了庭院。
独自皱眉,满怀的愁苦没有人能感受。
一个人孤独地靠着栏杆,心思如麻又烦乱。
芳草萋萋,回忆了一番江南岸。
清风明月没有感情,暗将人的模样改变,昔日的游览如梦一样,哪里经受得起重提?我这里白白地极度悲痛。
注释①蝶恋花:唐教坊曲名。
本名《鹊踏枝》。
晏殊词改今名。
调名取梁简文帝萧纲诗句“翻阶蛱蝶恋花情”中的三字。
双调,六十字,十句,上下片各五句四仄韵。
一般用来填写多愁善感和缠绵悱恻的'内容。
②画阁:华美的楼阁。
③桃花浅:是说春晚桃花开残,树上的花朵显得稀薄了。
④细雨:小雨。
⑤愁眉:发愁时皱着的眉头。
唐白居易《晚春沽酒》:“不如贫贱日,随分开愁眉。
”敛尽:收拾、整理干净。
⑥心绪:心思,心情。
⑦芊(qiān)绵:草木茂密繁盛。
刘禹锡《省试风光草际浮》:“乍疑芊绵里,稍动丰茸际。
”⑧暗换:不知不觉地更换。
⑨旧游:昔日的游览赏析上片侧重描写女主人公从画阁归来所见的晚春景象。
首句一声“春又晚”的叹息,惜春之情溢于言表。
“燕子双飞,柳软桃花浅。
”从这两句可见归者是独归,所以用此景反衬孤独。
“细雨满天风满院”此句既是写景,又衬托出女主人公哀婉绵密的情感。
“柳软”、“细雨”两句,具体描写晚春时节令人伤心的风雨落花景象。
“愁眉敛尽无人见”将女主人公的形象画进了这幅残春风景图中,人景交融,凸显了他的忧愁孤独之状。
此片情景交融,将人的哀婉之情融进残春风雨中。
下片主要写主人公的伤离怨别之情。
欧阳修蝶恋花原文及赏析

欧阳修蝶恋花原文及赏析欧阳修(10071072),字元稹,号五瘟神,洛阳人,湖南醴陵(今湖南衡阳)人,是一位著名的唐代文学家,也是继李白、杜甫之后最受人尊敬的文学家。
欧阳修擅长诗文写作,尤以词作不及诗,擅长《五绝》,最出名的诗是《蝶恋花》。
《蝶恋花》发表在《唐诗三百首》中,充分表现了欧阳修的绝笔写意,文采灵动,语言清新,犹如一幅美妙的画卷,令读者回味无穷。
《蝶恋花》原文如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风吹又生,千山鸟飞绝。
这首诗写的是一场蝶和花之间的恋情,是一段温馨又自然的浪漫故事。
这首诗的构思独特,浓郁的温情和自然之美包含在诗中。
此诗歌题即为“蝶恋花”,诗中以“春蚕到死丝方尽”作为引子,形象描绘出一只春蚕丝绵绵不休地织着自己的宿命,直至死亡,又象征着蝴蝶与花之间的不朽之爱,表达出蝴蝶“无心恋花”的奋不顾身的爱情。
“蜡炬成灰泪始干”紧接其后,把蝴蝶的牺牲性爱情描绘的表达的淋漓尽致。
“晓风吹又生,千山鸟飞绝”则是对蝴蝶生命的淡然象征。
从理解来看,这首诗凝重、深沉,它表达了爱情永恒不变的理念,同时暗指了人生一去不复返的真理。
这首诗象征了爱情的倔强与牺牲,深沉而又能激起读者的深思,使读者极其感动和体悟。
欧阳修的词字里有一种现实的情思铺陈,歌颂的形式中既有生活的运用,也有宗教崇拜的寄想。
他的词赋用一种抒情的语汇,表现了一种自然的意境,贴近实际,而又有着抽象的精神境界,令人倍受感动和激发思考。
可以说,他的文学思想比他的作品更加深远,受到大家的喜爱。
总而言之,欧阳修的《蝶恋花》凸显了他深邃的文学思想,同时表达出对爱情真挚的热爱,无不能感动和触动每一个读者的心灵,犹如一首优美的老歌,洋溢着爱情永恒不变的美好精神,让人深深被所感受到的神秘魅力所吸引。
《蝶恋花·谁道闲情抛弃久》欧阳修宋词注释翻译赏析

《蝶恋花·谁道闲情抛弃久》欧阳修宋词注释翻译赏析词的上阕开篇即以反问的形式抒发了主人公的愁绪。
他问道:“谁道闲情抛弃久?”意思是,谁说我已经把闲情逸致抛弃了很久?接下来,词人通过描写自己的行为和感受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愁绪。
“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
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
”这几句词的意思是,每当春天来临,我的惆怅之情依然如故。
我每天在花前饮酒,沉醉其中,甚至不惜身体消瘦,对着镜子看着自己日益憔悴的容颜。
在这里,“病酒”一词形象地表达了主人公因忧愁而借酒消愁的状态,“不辞镜里朱颜瘦”则表现了他对忧愁的执着和无奈。
词的下阕进一步深化了主人公的愁绪。
“河畔青芜堤上柳,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这几句词的意思是,河岸边的青草和堤岸上的柳树,你们可知道,我的新愁为何年年都有?这里的“新愁”既指春天的景色依旧,而自己的忧愁却没有减轻,也暗指时光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
“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两句词描绘了一个孤独的画面。
主人公独自站立在小桥上,风吹满袖,周围是平林和新月,人们已经归家,而他却还在独自承受着忧愁。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表达了主人公对人生的感慨和对忧愁的无奈。
词中的“闲情”并非真的闲适之情,而是一种无法言说的忧愁和烦闷。
欧阳修以其细腻的笔触和真挚的情感,将这种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使读者能够感同身受。
在艺术手法上,这首词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
例如,上阕中的“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以花和酒的意象来烘托主人公的忧愁;下阕中的“河畔青芜堤上柳,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则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青芜和堤柳以人的情感,使它们成为主人公忧愁的象征。
此外,词中还运用了对仗、借景抒情等手法,使整首词更加富有韵律美和意境美。
欧阳修的《蝶恋花·谁道闲情抛弃久》是一首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的词作。
它通过对闲情、忧愁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对时光的感慨。
欧阳修的诗词蝶恋花的全文

欧阳修的诗词蝶恋花的全文【年代】:宋【作者】:欧阳修——《蝶恋花》【内容】:庭院深深深几许。
杨柳堆烟。
帘幕无重数。
玉勒雕鞍游冶处。
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
门掩黄昏。
无计留春住。
泪眼问花花不语。
乱红飞过秋千去。
【作者】: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庐陵(今江西吉安)人。
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进士,累擢知制诰、翰林学士。
英宗时,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
神宗朝,迁兵部尚书,以太子少师致仕。
卒谥文忠。
他在政治与文学方面都主张革新,既是范仲淹庆历新政的支持者,也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导者。
创作实绩亦灿然可观,诗、词、散文均为一时之冠。
又喜奖掖后进,苏轼父子及曾巩、王安石皆出其门下。
他的词主要写恋情游宴,伤春怨别,表现出深婉而清丽的风格。
词集有《六一词》、《欧阳文忠公近体乐府》、《醉翁琴趣外编》。
【注释】:游冶处:指歌楼妓院。
章台:妓女居住处的代称。
雨横:雨势猛烈。
【赏析】:这首词写一位住在深宅大院中的上层妇女的苦闷。
丈夫冶游不归,少妇如处囚笼,愁怨无人可倾诉,只有问花,而“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女主人公就像“乱红”一样,不能把握自己的命运。
用意千回百转,而用语浑然天成宝琢珊瑚山样瘦。
缓髻轻拢,一朵云生袖。
昨夜佳人初命偶。
论情旋旋移相就。
几叠鸳衾红浪皱。
暗觉金钗,磔磔声相扣。
一自楚台人梦后。
凄凉暮雨沾裀绣。
诗词作品:蝶恋花(咏枕儿)诗词作者:【宋代】欧阳修。
《蝶恋花·谁道闲情抛弃久》欧阳修

《蝶恋花·谁道闲情抛弃久》欧阳修《蝶恋花·谁道闲情抛弃久》欧阳修 《蝶恋花·谁道闲情抛弃久》的词作全⽂是怎样的呢?《蝶恋花·谁道闲情抛弃久》是著名的宋代诗⼈、⽂学家欧阳修的代表作。
下⾯是⼩编分享的'《蝶恋花·谁道闲情抛弃久》全⽂,欢迎阅读! 《蝶恋花·谁道闲情抛弃久》 年代: 宋作者: 欧阳修 谁道闲情抛弃久。
每到春来, 惆怅还依旧。
⽇⽇花前常病酒。
不辞镜裹朱颜瘦。
河畔青芜堤上柳。
为问新愁, 何事年年有。
独⽴⼩桥风满袖。
平林新⽉⼈归后。
作者简介 欧阳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六⼀居⼠,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北宋政治家、⽂学家,在政治上负有盛名。
天圣⼋年进⼠。
以翰林学⼠修《新唐书》。
英宗时,官⾄枢密副使参知政事。
谥⽂忠。
有《欧阳⽂忠公近体乐府》、《醉翁琴趣外篇》。
汲古阁本有《六⼀词》,略同《近体乐府》。
欧阳修⾃幼喜爱读书,常从城南李家借书抄读,他天资聪颖,⼜刻苦勤奋,往往书不待抄完,已能成诵;少年习作诗赋⽂章,⽂笔⽼练,有如成⼈,其叔由此看到了家族振兴的希望,曾对欧阳修的母亲说:“嫂⼦不必担忧家贫⼦幼,你的孩⼦有奇才!不仅可以创业光宗耀祖,他⽇必然闻名天下。
”欧阳修的散⽂内容充实,形式多样。
⽆论是议论,还是叙事,都是有为⽽作,有感⽽发。
作者科举之路 欧阳修的科举之路可谓坎坷。
天圣元年(1023年)和天圣四年(1026年)两次参加科举都意外落榜。
天圣七年(1029年)春天,由胥偃保举,欧阳修就试开封府最⾼学府国⼦监。
同年秋天,欧阳修参加了国⼦监的解试。
欧阳修在国⼦学的⼴⽂馆试、国学解试中均获第⼀名,成为监元和解元,⼜在第⼆年的礼部省试中再获第⼀,成为省元,也算是“连中三元”。
欧阳修觉得,在即将到来的殿试中,⾃⼰肯定也能夺得状元,于是特意做了⼀⾝新⾐服,准备到时候穿。
欧阳修在⼴⽂馆有个同学,叫王拱⾠,才19岁,也获得了殿试资格。
欧阳修蝶恋花翻译

欧阳修蝶恋花翻译 导语: 此词写暮春闺怨, 一起一结颇受推赏。
“庭院”深深, “帘幕”重重, 更兼“杨柳堆烟”,既浓且密——生活在这种内外隔绝的阴森、幽遂环境中,女 主人公身心两方面都受到压抑与禁锢。
下面由小编为您整理出的欧阳修蝶恋花 翻译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作品原文 蝶恋花 庭院深深深几许⑴,杨柳堆烟⑵,帘幕无重数。
玉勒雕鞍游冶处⑶,楼高不 见章台路⑷。
雨横风狂三月暮⑸,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 千去⑹。
注释译文 作品注释 ⑴几许:多少。
许,估计数量之词。
⑵堆烟:意思是形容杨柳浓密。
⑶玉勒雕鞍:极言车马的豪华。
玉勒:玉制的马衔。
雕鞍:精雕的马鞍。
游 冶处:指歌楼妓院。
⑷章台: 汉长安街名。
《汉书·张敞传》 有“走马章台街”语。
唐许尧佐 《章 台柳传》,记 ji 女柳氏事。
后因以章台为歌妓聚居之地。
⑸雨横:指急雨、骤雨。
⑹乱红:这里形容各种花片纷纷飘落的样子。
作品译文 深深的庭院不知有多深?一排排杨柳堆起绿色的云, 一重重帘幕多得难以计 数。
华车骏马如今在哪里游冶,我登上高楼也不见章台路。
风狂雨骤的暮春三月,时近黄昏掩起门户,却没有办法把春光留住。
我泪眼 汪汪问花,花默默不语,只见散乱的落花飞过秋千去。
文学 赏析这首词亦见于冯延巳的《阳春集》。
清人刘熙载说:“冯延巳词,晏同叔得 其俊,欧阳永叔得其深。
”(《艺概·词曲概》)在词的发展史上,宋初词风承 南唐,没有太大的变化,而欧与冯俱仕至宰执,政治地位与文化素养基本相似。
因此他们两人的词风大同小异,有些作品,时常混淆在一起。
此词据李清照 《临江仙》词序云:“欧阳公作《蝶恋花》,有‘深深深几许’之句,予酷 爱之,用其语作‘庭院深深’数阕。
”李清照去欧阳修未远,所云当不误。
此词写闺怨。
词风深稳妙雅。
所谓深者,就是含蓄蕴藉,婉曲幽深,耐人寻 味。
此词首句“深深深”三字,前人尝叹其用叠字之工;兹特拈出,用以说明全 词特色之所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欧阳修蝶恋花
欧阳修蝶恋花
欧阳修《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
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词作欣赏】
这首词以生动的形象、清浅的语言,含蓄委婉、深沉细腻地表现了闺中思妇复杂的内心感受,是闺怨词中传诵千古的名作。
此词首句“深深深”三字,其用叠字之工,致使全词的景写得深,情写得深,由此而生深远之意境。
词人首先对女主人公的居处作了精心的描绘。
“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这两句,似乎是一组电影摇动镜头,由远而近,逐步推移,逐步深入。
随着镜头所指,先是看到一丛丛杨柳从眼前移过。
“杨柳堆烟”,说的是早晨杨柳笼上层层雾气的景象。
“堆”字,则杨柳之密,雾气之浓,宛如一幅水墨画。
随着这一丛丛杨柳过去,词人又把镜头摇向庭院,摇向帘幕。
这帘幕不是一重,而是过了一重又一重。
究竟多少重,他不作琐屑的交代,一言以蔽之曰“无重数”。
“无重数”,即无数重。
一句“无重数”,令人感到这座庭院简直是无比幽深。
至此,作者用一句“玉勒雕鞍游冶处”,宕开一笔,把视线引向她丈夫那里;然后折过笔来写道:“楼高不见章台路”。
原来这词中女子正独处高楼,她的目光正透过重重帘幕、堆堆柳烟,向丈夫经常游冶的地方凝神远望。
词的上片着重写景,但“一切景语,皆情语也”(王国维《人间词话》),在深深庭院中,已宛然见到一颗被禁锢的与世隔绝的心灵。
词的下片着重写情,雨横风狂,催送着残春,也催送女主人公的芳年。
她想挽留住春天,但风雨无情,留春不住。
于是她感到无奈:“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只好把感情寄托到命运同她一样的花上。
这两句包含着无限的伤春之感。
清人毛先舒评曰:“‘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此可谓层深而浑成。
”(王又华《古今词论》引)他的意思是说语言浑成与情意层深往往是难以兼具的,但欧词这两句却把它统一起来。
这两句情感层次如下:第一层写女主人公因花而有泪。
见花落泪,对月伤情,是古代女子常有的感触。
此刻女子正在忆念走马章台(汉长安章台街,后世借以指游冶之处)的丈夫,可是望而不可见,眼中唯有在狂风暴雨中横遭摧残的花儿,由此联想到自己的命运,不禁伤心泪下。
第二层是写因泪而问花。
泪因愁苦而致,势必要找个发泄的对象。
这个对象此刻已幻化为花,或者说花已幻化为人。
于是女主人公向着花儿痴情地发问。
第三层是花儿在一旁缄默,无言以对。
紧接着词人写第四层:花儿不但不语,反而象故意抛舍她似地纷纷飞过秋千而去。
人儿走马章台,花儿飞过秋千,有情之人、无情之物对她都报以冷漠,怎能不让人伤心!这种借客观景物的反应来烘托、反衬人物主观感情的写法,正是为了深化感情。
词人一层一层深挖感情,并非刻意雕琢,而是象竹笋有苞有节一样,自然生成,逐次展开,在自然浑成、浅显易晓的语言中,蕴藏着深挚真切的感情。
这首词意境深远。
词中写景写情,而景与情又是那样的’融合无间,浑然天成,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意境。
词人刻画意境也是有层次的。
从环境来说,它是由外景到内景,以深邃的居室烘托深邃的感情,以灰暗凄惨的色彩渲染孤独伤感的心情。
从时间来说,上片是写浓雾弥漫的早晨,下片是写风狂雨
暴的黄昏,由早及晚,逐次打开人物的心扉。
过片三句,近人俞平伯评曰:“‘三月暮’点季节,‘风雨’点气候,‘黄昏’点时刻,三层渲染,才逼出‘无计’句来。
”(《唐宋词选释》)暮春时节,风雨黄昏;闭门深坐,情尤怛恻。
个中意境,仿佛是诗,但诗不能写其貌;是画,但画不能传其神;唯有通过这种婉曲的词笔才能恰到好处地勾画出来。
尤其是结句,近人王国维认为这是一种“有我之境”。
所谓“有我之境”,便是“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人间词话》)。
也就是说,花儿含悲不语,反映了词中女子难言的苦痛;乱红飞过秋千,烘托了女子终鲜同情之侣、怅然若失的神态。
而情思之绵邈,意境之深远,尤令人神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