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煤工作面端头及两巷超前支护管理规定
超前支护检查要点(1)

二、回采工作面两巷超前支护形式
1、《煤矿安全规程》第五十条规定:采煤工作面所有安全出口 与巷道连接处20m范围内,必须加强支护;综合机械化采煤工作 面,此范围内的巷道高度不得低于1.8m,其他采煤工作面,此 范围内的巷道高度不得低于1.6m。安全出口必须设专人维护, 发生支架断梁折柱、巷道底鼓变形时,必须及时更换、清挖。 2、端头架与煤柱间距较大时在切顶线处支设密集柱,柱距不大 于0.2米,间距小于0.5时支设一根戗柱;间距大于0.5米时,支 设两根戗柱。 3、从煤壁向外超前30米加强支护,从工作面煤壁向外在木棚梁 (或金属棚)下紧靠两帮倾斜支设一排单体柱,支设距离不低 于20米,保证一梁四柱;接着再向外靠煤帮侧支设一排单体柱 ,长度不小于10米,保证一梁三柱。
4、密集柱上方采用板梁与顶板接顶,当最后一个支架与煤 柱间空顶宽度小于0.8米时至少支一根戗柱,大于0.8米时至 少支两根戗柱。 5、在破碎机大轮护罩处,若支护过程中无法满足一梁四柱 时,需架设两根4.5mπ型钢梁交错前进,移动步距1.2m, 其操作方法为机组割透机头后,将滞后的一根钢梁取下, 移过两次机头后,将这根钢梁再超前架上,从而保证两架 π型钢梁交错迈步前进。 6、在回采过程中,若机头压力较大,可在以上基础上加长 超前支护的距离,架棚至开关架外,每架棚下支两根单体 柱,棚距视压力大小情况而定。 7、最后一个支架和煤柱间的空顶用单体柱点柱进行支护, 成三四排管理,柱距0.3-0.7米,排距0.7—1.0米;切顶 线一排支成密集柱,柱距为0.3米;
5、安全出口宽度是否符合规定,是否畅通,工溜是否前窜。
四、安全检查要点
1、在同一采煤工作面中,是否存在使用不同类型和不同性 能的支柱。在地质条件复杂的采煤工作面中必须使用不同类 型的支柱时,是否制定安全措施。
采煤工作面端头及两巷超前支护管理规定

采煤工作面端头及两巷超前支护管理规定以下是关于采煤工作面端头及两巷超前支护管理的一般规定:
1. 工作面端头设置
a. 采煤工作面端头的位置应在煤壁的坚硬煤层上,并与煤巷的开口对齐。
b. 工作面端头的高度应根据矿井的煤层厚度和采煤设备的要求来确定
c. 工作面端头的宽度应符合矿井设计的要求,并能满足采煤设备进出的要求。
2. 两巷超前支护管理
a. 两巷超前支护应由专业的支护队进行,并按照矿井的规定和要求进行操作。
b. 两巷的超前支护应根据工作面的进度进行调整和安排,以确保工作面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c. 超前支护的操作人员应经过相关的培训和资质认证,并具备相关的工作经验。
3. 工作面端头及两巷超前支护管理的要求
a. 工作面端头和两巷的超前支护应按照矿井设计的要求进行设计和施工。
b. 工作面端头和两巷的超前支护应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并及时修补和更换受损的支护材料。
c. 工作面端头和两巷的超前支护应符合相关的安全标准和规范,并进行安全评估和风险评估。
4. 相关措施
a. 工作面端头和两巷的超前支护应配备足够的支护材料和设备,以确保施工的质量和安全。
b. 工作面端头和两巷的超前支护应有专人负责管理和监督,并建立相应的记录和档案。
c. 工作面端头和两巷的超前支护应定期组织培训和演练,提高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应急反应能力。
总之,采煤工作面端头及两巷超前支护管理规定的目的是为了确保工作面的安全和顺利进行,减少事故发生的风险,并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采煤工作面端头及两巷超前支护管理规定

采煤工作面端头及两巷超前支护管理规定一、总则为确保采煤工作面端头及两巷的安全和稳定运行,保障矿山生产的顺利进行,规范端头与两巷的超前支护管理,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司内部管理要求,订立本规定。
二、管理标准1. 工作面端头及两巷超前支护计划1.1 采煤工作面端头及两巷超前支护计划应由专业技术人员编制,必需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
1.2 超前支护计划应包含支护方案、支承料子、工作面进度要求、支护设备和机具的准备、支护料子的质量掌控等内容。
1.3 超前支护计划一经编制完成,需报送矿山安全监察部门进行审批,并随时保持与实际施工的全都性。
2. 工作面端头及两巷超前支护施工2.1 采煤工作面端头及两巷超前支护施工必需由经过培训合格的工人进行,且必需持有有效的安全生产作业证。
2.2 超前支护施工期间,必需严格依照支护计划进行,不得擅自更改。
2.3 施工过程中,必需确保使用的支护设备和料子符合国家安全要求,质量可靠。
2.4 超前支护施工中,要严格依照施工工序,渐渐完成超前支护任务,确保工作面端头及两巷的支护坚固可靠。
2.5 施工完成后,必需进行验收,并将验收结果报告提交矿山安全监察部门备案。
3. 工作面端头及两巷超前支护质量掌控3.1 施工过程中,必需依照支护计划要求和操作规程进行施工,并保证质量。
3.2 施工过程中,要随时检查超前支护的料子质量,不得显现质量不合格的情况。
3.3 在进行超前支护的过程中,必需时要对支护效果进行检测和评估,并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进。
3.4 严禁使用超前支护中显现的质量不合格的支护料子或设备。
3.5 施工完成后,应进行超前支护的综合评估,确保超前支护质量实现标准要求。
三、考核标准1. 工作面端头及两巷超前支护计划的编制及审批1.1 采煤工作面端头及两巷超前支护计划的编制要求满足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计划内容详尽,包含支护方案、支承料子、工作面进度要求、支护设备和机具的准备等方面。
超前支护措施

回采工作面超前支护专项安全技术措施一、工作面顶板管理措施工作面下端头支护用DZ30-25/110Q型支柱配L=3.2mπ型钢梁支护,工作面上端头支护占巷宽的2/3,用DZ30-25/110Q型支柱配L=3.2mπ型钢梁支护,柱距不大于1.0米。
在开采过程中,对两顺槽进行超前支护,超前支护长度为20米。
支护两排液压支柱,选用L=3.2mπ型钢梁配DZ30-25/110Q支柱支护,一梁两柱,柱距1.2米,排距以不影响设备移动、运送材料确定。
两巷超前支护随推进而前进。
以保证顺槽压力增高后的维护与安全。
柱型:DZ30—25/100Q型单体液压支柱柱帽:L=3.2mπ型钢梁支设时,柱帽平行工作面方向,三用阀的出液口指向古塘侧;初撑力不小于14.5Mpa。
<一>、顶板管理措施1、在顺槽支设“一梁三柱” 或“一梁二柱”前,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
敲帮问顶工作应由当班组长具体负责,并由当班组长和一名有经验的老工人担任,先顶后帮,一人找顶(使用长度不小于2.0m的钎杆),一人观察顶板,敲帮问顶人员必须站在安全地点,观察顶板的人站在找顶人的侧后方,两人要保证后退路线的畅通。
2、巷道两帮煤壁有片帮迹象时,人员必须站在片帮煤斜上方,用长柄工具将其撬下,严禁用手搬或站在片帮煤中部或下方处理片帮煤。
3、超前支护单体支柱必须支在实底上且支柱柱头用8#铅丝与顶板金属网和钢梁捆绑牢固。
升柱前,若因巷道超高,必须在支柱柱跟下垫柱鞋或道木,垫实,垫稳,严禁支在浮煤、浮矸上,严禁超高使用支柱。
4、所有支设的支柱必须完好。
支柱时调整好柱子迎山角,均匀注液缓慢升起,确保支柱支撑有力,支柱迎山角为2º—30,支柱迎塘角为3º—50 ,支柱的初撑力达到50KN。
如出现底板松软,支柱钻底现象时,支柱必须穿底鞋。
<二>、“一梁二柱”具体措施1、清理缺口柱位的浮煤、浮矸,准备好支柱和背料。
2、在溜子道(刮板机)靠煤壁侧成对的另一根钢梁上,挂上移梁器,托住被移钢梁。
采煤工作面端头及两巷超前支护管理规定(5篇)

采煤工作面端头及两巷超前支护管理规定为切实加强采煤工作面上、下端头及两巷超前支护管理,进一步提高和巩固采煤工作面安全质量标准化水平,确保安全生产,结合焦煤公司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一条本规定适用于焦煤公司除采用充填开采、沿空留巷开采或有其它特殊要求以外的所有采煤工作面。
第二条采煤工作面端头管理应遵守以下规定。
1、采用单体柱铰接梁支护的炮采工作面,使用单体柱π型钢梁迈步对棚支护端头,端头对棚迈步步距与工作面循环进度一致。
2、采用单体柱π型钢梁对棚支护的炮采工作面,使用单体柱π型钢梁迈步对棚支护端头,端头对棚迈步步距与工作面π型钢梁一致。
3、采用悬移支架支护的采煤工作面,优先使用端头支架加强支护,使用单体柱π型钢梁迈步对棚支护端头时,端头π型钢梁迈步对棚与排头架间距不超过____毫米,超过____毫米时要增加一对棚,够一架悬移支架宽度时,要及时加架。
端头对棚迈步步距与工作面循环进度一致。
4、采用综采(放)工艺的采煤工作面(设计采高≤____米),端头支护必须使用端头架。
端头π型钢梁对棚与排头架间距不超过____毫米,超过____毫米时要增加对棚,够一支架宽度时,要及时换成综采(放)支架。
端头对棚迈步步距为600±____毫米。
5、采用大采高综采工艺的采煤工作面(设计采高>____米),端头支护必须使用端头架或过渡架。
端头π型钢梁对棚与排头架间距不超过____毫米,超过____毫米时要增加对棚,够一支架宽度时,要及时换成综采支架。
端头对棚迈步步距为600±____毫米。
6、端头π型钢梁长度为____米,一梁不少于4柱,柱间距(中-中)为1100±____毫米(可以适应机头及安全口宽度进行调整梁长、柱间距),两端单体柱距梁端100±____毫米,端头对棚同步梁间距(中-中)为600±____毫米,并对梁间距为(中-中)200±____毫米。
采煤工作面端头及两巷超前支护管理规定

采煤工作面端头及两巷超前支护管理规定随着我国工业快速发展,采煤工业成为了国民经济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然而,采煤过程中存在着种种安全隐患,其中工作面端头及两巷超前支护安全问题更是备受关注。
因此,制定并严格执行相关管理规定,对于保障采煤工人的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采煤工作面端头及两巷超前支护定义1. 采煤工作面端头:是指每块煤层的开采前端。
采煤工作面端头煤体应均匀,无大煤柱和大裂隙,煤层与顶板、底板之间无明显的断层。
2. 两巷超前支护:是指在两条巷道之间的空间中进行的支护工作。
两巷超前支护是关乎采煤工人安全的重要工作之一,其支护强度应与工作面支护相同,以保障员工的安全。
二、采煤工作面端头及两巷超前支护管理规定1. 管理年限:采煤工作面端头和两巷超前支护的管理年限为开采本层次煤炭储量的2/3,但不超过3年。
开采顺序为先矮巷后高巷,先进四五巷,后进三巷。
2. 采煤工作面端头的支护方式:用锚索定位+压杆支护加帮板(锚强150KN,单支撑间距1m,帮板厚度不小于12mm)。
当发现端头煤体质量变差,煤与岩石交界明显或端头突增时,立即停止采煤,加强支护。
3. 两巷超前支护规定:•超前支护开始时,应先选用高强度锚杆和优质预应力螺栓进行固结。
•两巷间保持一定距离埋设带步骤放置,厚度应不小于8mm。
•在超前掘进的同时应进行支护,超前掘进到一定长度时,应先进行支护固结,再进行下一步的超前作业。
•当发现支护在超前作业过程中出现类型转换、变形、松动等现象时,应立即加固,确保支护质量。
4. 保障措施:严格执行采煤工作面端头及两巷超前支护管理规定,抓好日常检查,确保作业人员实时掌握煤层变化情况,遇有危险苗头立即停工并进行加固处理。
5. 安全教育:培训更多的专业技术人才,提高员工科学发展意识,密切关注一线检查员与作业人员的交流情况,加强员工安全意识教育,做好安全检查管理,为采煤工人的安全提供全方位保障。
三、总结采煤行业是一个特殊的行业,其工作面端头和两巷超前支护问题始终备受关注,是影响采煤安全的重要因素。
采煤工作面端头及两巷超前支护管理规定(4篇)

采煤工作面端头及两巷超前支护管理规定一、引言为了确保采煤工作面的安全生产和工作效率,有效管理和规范工作面端头及两巷超前支护操作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旨在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管理规定,对采煤工作面端头及两巷超前支护进行规范。
二、采煤工作面端头管理规定1. 端头施工前,必须由矿长或技术负责人成立端头会议,确定施工方案和人员配置,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并将相关信息及时通知到位于工作面的矿工。
2. 施工前,必须对端头进行全面检测,确保端头无松动、无裂缝、无渗水等现象,并对可能存在的危险进行排查和预警。
3. 每日施工前,必须对端头进行仔细检查,检查内容包括端头的稳定性、煤层的结构和地质条件等,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并采取必要的措施予以处理。
4. 施工期间,严禁私自更改或调整施工方案,必须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施工,任何问题需及时向上级汇报,不得隐瞒或掩饰。
5. 施工结束后,必须对端头进行验收,并做好相关档案记录,包括端头的施工日期、施工方案、验收结果等。
三、两巷超前支护管理规定1. 两巷超前支护前,必须进行相关技术交底,明确施工方案和要求,确保施工人员对超前支护的操作流程和安全注意事项有明确的了解。
2. 超前支护前,必须对支护材料、工具设备等进行检查,确保其质量合格、数量充足,并做好相应记录。
3. 在超前支护过程中,必须按照施工方案和要求进行操作,禁止擅自更改支护方式或使用不合格的支护材料。
4. 超前支护结束后,必须进行验收,确保支护质量合格,同时做好相关档案记录,包括支护施工日期、验收结果等。
5. 在施工过程中,如发现任何问题或异常情况,必须及时上报,采取紧急措施并停止施工,直到问题得到解决并获得继续施工的指令。
四、总结有效管理和规范采煤工作面端头及两巷超前支护操作是保障采煤工作面安全生产和工作效率的关键。
通过制定并严格执行管理规定,可以提高工作面端头和两巷超前支护的施工质量和安全保障水平,减少事故的发生,确保采煤工作面的正常运行。
关于采掘工作面顶板管理的规定

关于进一步加强顶板管理的规定为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进一步加强顶板管理,规范现场管理,提高工程质量和技术管理水平,保障职工生命财产和安全,杜绝顶板事故的发生,切实提高工作效率,顺利攀登第二个百日安全台阶,实现高煤公司安全生产年。
根据早调度会上提出的关于顶板管理的要求,特制定本管理规定。
采煤工作面管理规定一、工作面材料巷、运输巷的顶板管理(一)两巷超前支护长度、方式根据《采煤作业规程》规定,超前支护从工作面煤壁起,往外不小于25m。
在巷道压力大、巷道变形明显的范围内,要增加支护长度,提前控制巷道变形。
支护布置方式按《工作面作业规程》要求;单体、支架必须接实顶板并达到初撑力;铰接顶梁间按要求插齐带防飞链的水平销,并保证防飞有效,铰接率达到100%。
(二)支护要求1、工作面材料巷超前采用单体液压支柱(支柱排距1.0m,柱距0.6m)配合两排1000×600mm十字顶梁、一排0.6m一字梁(或三排1000×600㎜十字粱)进行支护,其中两排十字梁布置在巷道上帮、一字梁布置下帮,柱距为0.6m,上帮排与中间排排距为1.0m,下帮排与中间排排距为0.7m;受断层影响,煤岩层破碎、易冒落、回采时应加强顶板管理,加强支护。
2、工作面运输巷超前支护方式:①巷道压力小,顶板条件好时,采用端头和巷道支架支护。
②巷道压力大,变形量大时,采用单体液压支柱配合两排1000×600mm 十字梁配合一排1000mm一字梁铰接跨转载机两排支护;受断层影响,煤岩层破碎、易冒落,回采时应加强顶板管理,加强支护。
超前支护从工作面煤壁起,往外不小于25m。
在巷道压力大、巷道变形明显的情况下,采取加长支护的方式。
3、单体液压支柱2/3以上高度必须拴好安全绳(或防倒绳)。
绳的始、末端应固定在顶网或其它可靠物体上,形成有效的整体。
4、当巷道压力大、顶帮破碎,断面大、原支护形式不能满足支护要求时,超前支护应根据现场情况适当延长维护的长度、增加支护的排数,加大支护的密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仅供参考[整理] 安全管理文书
采煤工作面端头及两巷超前支护管理规定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第1 页共6 页
采煤工作面端头及两巷超前支护管理规定为切实加强采煤工作面上、下端头及两巷超前支护管理,进一步提高和巩固采煤工作面安全质量标准化水平,确保安全生产,结合焦煤公司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一条本规定适用于焦煤公司除采用充填开采、沿空留巷开采或有其它特殊要求以外的所有采煤工作面。
第二条采煤工作面端头管理应遵守以下规定。
1、采用单体柱铰接梁支护的炮采工作面,使用单体柱型钢梁迈步对棚支护端头,端头对棚迈步步距与工作面循环进度一致。
2、采用单体柱型钢梁对棚支护的炮采工作面,使用单体柱型钢梁迈步对棚支护端头,端头对棚迈步步距与工作面型钢梁一致。
3、采用悬移支架支护的采煤工作面,优先使用端头支架加强支护,使用单体柱型钢梁迈步对棚支护端头时,端头型钢梁迈步对棚与排头架间距不超过500毫米,超过500毫米时要增加一对棚,够一架悬移支架宽度时,要及时加架。
端头对棚迈步步距与工作面循环进度一致。
4、采用综采(放)工艺的采煤工作面(设计采高3.5米),端头支护必须使用端头架。
端头型钢梁对棚与排头架间距不超过500毫米,超过500毫米时要增加对棚,够一支架宽度时,要及时换成综采(放)支架。
端头对棚迈步步距为600100毫米。
5、采用大采高综采工艺的采煤工作面(设计采高3.5米),端头支护必须使用端头架或过渡架。
端头型钢梁对棚与排头架间距不超过500毫米,超过500毫米时要增加对棚,够一支架宽度时,要及时换成综采支架。
端头对棚迈步步距为600100毫米。
6、端头型钢梁长度为3.6米,一梁不少于4柱,柱间距(中-中)
第 2 页共 6 页
为1100100毫米(可以适应机头及安全口宽度进行调整梁长、柱间距),两端单体柱距梁端100100毫米,端头对棚同步梁间距(中-中)为600100毫米,并对梁间距为(中-中)20050毫米。
7、顺槽采用U型钢棚支护,或采用工钢棚支护时矿压显现明显,必须采用单体柱型钢梁进行超前换棚,型钢梁长度与巷宽相适应。
如工钢棚矿压显现不明显,只把原工钢棚工钢柱腿替换成单体柱。
端头第一对单体柱型钢梁迈步对棚必须完全托住超前替棚梁或工钢梁的梁头。
8、顺槽采用锚网支护时,排头架与非回采侧巷帮间距不大于2米,排头架与非回采侧巷帮之间必须使用单体柱型钢梁架设迈步对棚加强
支护顶板,同步梁间距(中-中)为600100毫米,并对梁间距为(中-中)20050毫米。
第三条采煤工作面上下缺口管理应遵守以下规定。
1、炮采工作面机头处开缺口,机尾处不开缺口。
缺口处采用单体柱型钢梁对棚支护。
2、悬移支架机采工作面机头、机尾处开缺口。
缺口处选用端头架或单体柱型钢梁对棚支护,采用单体柱型钢梁对棚支护时,梁柱数量不少于四对八根。
3、缺口处单体柱型钢梁对棚与端头支护形式一致。
4、综采(放)工作面不得超前采缺口,如确需采缺口时,必须将安全技术措施报生产技术部备案。
第四条采煤工作面超前加强支护应遵守以下规定。
1、顺槽超前支护必须用单体支柱型钢梁叉子棚加强支护,超前距离应根据超前压力的实测数据确定,支护强度应与巷道压力相适应,确保断面满足通风、运输、行人等安全要求。
最低要求为超前距离不少于
第 3 页共 6 页
20米范围内叉子棚不少于两排,20-100米范围内叉子棚不少于一排。
顺槽采用U型钢棚支护的,采用单体支柱托梁(一梁不少于两柱)加强超前支护。
2、综采(放)工作面及悬移支架机采工作面超前加强支护具备条件的应优先选用超前架支护,长度不少于20米,20米以外叉子棚加强支护长度不少于80米。
3、顺槽采用U型钢棚支护的,换棚段必须用单体支柱型钢梁叉子棚加强支护,沿巷道中心线方向必须至少打设三排叉子棚加强支护,上、下帮各一排,中间(或靠转载机)一排,一梁不少于四柱,柱间距900100毫米(可根据梁长及矿压情况变更支柱数量及柱间距)。
超前换棚以外采用单体柱U型钢托梁加强支护,换棚段与单体柱U型钢托梁加强支护段总长度不少于100米。
4、顺槽采用锚网支护的,超前不少于20米范围内沿巷道中心线方向必须至少打设三排单体支柱型钢梁叉子棚加强支护,棚向与巷道平行,上、下帮各一排,中间(或靠转载机)一排,一梁不少于四柱,柱间距900100毫米(可根据梁长及矿压情况变更支柱数量及柱间距);棚向与巷道中心线方向垂直时棚间距不得大于800毫米,一梁不少于三柱,梁长与巷宽相适应,柱间净距离不少于800毫米。
4、顺槽采用锚网支护的大采高综采工作面(设计采高3.5米)超前不少于40米范围内,采用单体支柱型钢梁叉子棚加强支护,棚向与巷道中心线方向垂直时棚间距不得大于600毫米,一梁不少于三柱(因设备原因打不上的,作业规程中要有说明,并采用其它方式加强支护),梁长与巷宽相适应,柱间净距离不少于800毫米,以外单排叉子棚支护长度不少于60m,一梁不少于四柱,柱间距900100毫米(可根据梁长及
第 4 页共 6 页
矿压情况变更支柱数量及柱间距)。
5、顺槽超前支护以外巷道顶板下沉掉兜、两帮收缩严重时,要及时维修补强,确保巷道断面满足通风、运输、行人等安全要求。
第五条其它规定
1、采煤工作面两端头及安全出口处单体支柱初撑力不得小于90kN (11.5MPa),超前支护单体柱初撑力不得小于50kN(6.4MPa),并采取防倒措施,对于软岩条件下初撑力达不到要求的,在制定措施、满足安全条件下,必须经企业技术负责人审批。
工作面端头及超前矿压显现不明显的,单体柱可以不穿柱鞋、不加底梁。
2、采煤工作面上下隅角顶板垮落不充分时必须采取强制措施放顶,严禁使用风障、风帘导风处理瓦斯。
3、工作面端头、顺槽超前支护及超前换棚、换柱支护形式、规格参数、超前支护及换棚长度等必须在作业规程及施工图板上图示说明,标明架间距、棚距、最大、最小控顶距、支柱间、排距,且与现场保持一致。
4、顺槽超前100米以外叉子棚可用工钢梁、柱替代型钢、单体柱,但单体柱柱头必须垫扣板,防止单体柱柱牙承受压力。
顺槽坡度达到或超过10度时,打叉子棚必须使用型钢梁、单体柱。
5、顺槽超前支护用铰接梁替代型钢时,铰接梁应铰接,不得出现丁字棚。
第六条本规定自下发之日起执行。
附:工作面端头及超前支护示意图
第 5 页共 6 页
仅供参考[整理] 安全管理文书
整理范文,仅供参考!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第6 页共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