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刚构桥挂篮施工与监控

连续刚构桥挂篮施工与监控
连续刚构桥挂篮施工与监控

浅谈连续刚构桥挂篮施工与监控

摘要:根据腊八斤特大桥连续刚构的施工控制流程,对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的主要构造设计进行了介绍,阐述了大桥线形和应力的监控方法及其施工要点,论述了监控测量的主要内容,最后对施工控制过程提出了建议,以供类似工程参考。

关键词: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挂篮施工;施工监控

1 工程概况

北京至昆明高速公路四川省境内雅安经石棉至泸沽高速公路上

的腊八斤特大桥和黑石沟特大桥为大跨连续刚构钢管混凝土组合

高墩混凝土工程,所采用的分幅式钢管混凝土叠合柱开此类桥梁之先河。

腊八斤特大桥,主桥为105+2×200+105米连续刚构桥,主桥最高墩高为182.5米。主桥箱梁采用单箱单室箱型截面,为三向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箱梁混凝土设计为c60混凝土。

桥梁位于四川西南山岭地区,地形起伏较大,地质复杂,施工场地狭窄。腊八斤特大桥除一个主墩略低于百米,其余都高于140米,其中10#主墩墩高182.5米,居世界同类桥梁墩高之首。

2 主要构造设计

腊八斤特大桥箱梁跨中及边跨现浇段高3.80米,箱梁根部断面和墩顶0#块梁段高为12.75米,顶板宽12.1m,底板宽6.8m,厚2.5m,翼板宽2.65m。悬臂浇注梁段以0#块箱梁为中心,两边对称布置,每边各1#~26#梁段。1#~26#梁段梁高变化:12.75~3.8m。

连续刚构桥设计几点体会

连续刚构桥设计几点体会 摘要:近几年来,我国的连续桥取得了长足发展,不论数量上还是单孔跨径上都进入了世界前列,连续刚构桥梁在桥梁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以某管线桥工程为例,介绍连续刚构桥的设计过程及注意事项,望同行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连续刚构设计结构分析 在钢筋混凝土梁式桥中,简支梁、悬臂梁与连续梁是三种古老的梁式结构体系,早为人们所采用。20世纪20年代末,预应力技术的成功,极大地改善和加强了混凝土结构,而20世纪50年代后,由于在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的施工方法中引入了传统钢桥的悬臂拼装施工法,并针对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的一些特点,对之加以改进和发展,促使预应力混凝土梁式桥中的悬臂体系得到了迅猛发展,并形成了T型桥。连续桥是由T型桥演变而来的,T型桥不仅发挥了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受力特点,更使得悬臂施工技术在预应力混凝土梁式桥中的应用得到了新的推广与创新。近几年来,我国的桥梁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不论在数量上还是在单孔跨径上都进入了世界前列,连续刚构桥梁在桥梁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桥梁计算,从建模、受力计算、各阶段工况荷载分析详细介绍连续刚构桥的设计过p桥位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地区小气候差异较大。根据多年气象资料统计,年均气温16.6℃,月均气温最高27.0℃(8月),最低5.7℃(1月)。 桥位区地势高差悬殊,地形复杂,建设工程范围内最高点高程407.95m,最低点高程314.66m(河床),相对高差93.29m。建设区域位于平直段河谷两侧,河流沿西北→东南向发育,管线桥跨越走向40°,近垂直于河岸布设,河左侧地形坡高18~24m,右侧地形坡高20~24m。河宽约150~170m,深约8.00~15.00m,两侧岸坡均为第四系覆盖土层岸坡,场地地貌为侵蚀~剥蚀低山和河谷地貌。 桥位区在勘察深度范围内的地层由上而下为第四系坡残积成因(Q4el+dl)的低液限粘土、第四系冲洪积成因(Q4al+pl)的中砂土、夹砂土低液限粘土、漂卵石土,下伏侏罗系上统遂宁组(J3s)紫红色粉砂质泥岩。 4、计算参数和荷载组合 4.1 计算参数 主桥挂蓝及施工荷载重量按800kN进行结构计算,吊架自重500kN计算; 主桥温度内力:整体温升25℃、整体温降20℃,顶、底温差按《公桥规》规定[2]第4.2.10条规定进行温度梯度效应的计算; 主桥支座不均匀沉降:按1cm考虑; 主桥合拢温度按15℃考虑; 风荷载:风速27.5m/s,风压0.45kN/m2,《公桥规》规定[2]第4.3.7条规定进行计算。 4.2 活载 公路-Ⅰ级:横向分配系数为1.15×1.05=1.20。 汽车制动力:按《公桥规》规定[2]取用。 4.3 荷载组合 (1)施工阶段考虑以下组合:

6010060m连续刚构桥监控方案

沪通长江大桥工程陆域铁路南引桥(60+100+60)m连续刚构桥 施工监控方案 山东广信工程试验检测集团有限公司二0一五年六月

目录 1.工程概况 (1) 2.施工监控的依据 (2) 3.施工监控概述 (3) 3.1 施工监控的目的 (3) 3.2 施工监控的意义 (3) 3.3 施工监控一般原则 (4) 3.4 施工监控控制方法 (5) 4.施工监控主要内容 (8) 5.施工监控实施细则 (9) 5.1 施工仿真计算 (9) 5.2 施工监控有关的基础资料试验数据的收集 (11) 5.3 施工监控测量参数 (11) 5.4 施工监控测试工况 (18) 6.施工控制的精度、原则与总体要求 (19) 6.1控制精度和原则 (19) 6.2实施中的总体要求 (20) 7.施工监控数据管理程序 (21) 附录:施工控制表格样本 (22)

1.工程概况 沪通铁路是我国铁路网沿海通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鲁东、苏北与苏南、上海、浙东地区间最便捷的铁路运输通道,也是长三角地区快速轨道交通网的重要组成部分。线路北起江苏省南通市平东站,经过南通西站,在通沙汽渡处越过长江,向南经过张家港、常熟、太仓站后接入京沪铁路安亭站,全长137km。 沪通长江大桥为沪通铁路的控制性工程,位于江阴长江大桥下游45km、苏通长江大桥上游40km,与通苏嘉城际铁路、锡通高速公路共通道建设。 项目地理位置如图1.1所示。 图1.1 沪通长江大桥地理位置 沪通长江大桥全长11.072km,大桥北岸为南通市,南岸为张家港。其中,陆域铁路南引桥(60+100+60)m连续刚构为跨越沿江公路的三跨连续刚构梁桥。具体桥型布置示意如图1.2所示。 此连续刚构桥采用直腹板单箱单室箱型截面,梁体下缘按圆曲线变化。箱梁跨中梁高4m,支点梁高8m。主梁顶宽12.2m,顶板厚0.3m;底宽6.2m,底板厚0.5m~0.9m;腹板厚分为0.5m~1.0m。全联梁共设7道横隔板,边支点横隔板厚1.5m,中支点横隔板厚2×1.3m,中跨跨中横隔板厚0.8m。主梁0号块梁段长14m,中跨合龙段长2m,边跨现浇直线

大跨径连续刚构桥施工监控管理办法

大跨径连续刚构桥施工监控管理办法

大跨径连续刚构桥施工监控管理办法 1、监控的目的、原则与方法 1.1监控目的 为确保连续刚构桥主桥在施工过程中,结构受力和变形始终处于安全可控范围内,且成桥后主梁线形符合设计要求,结构恒载内力状态接近设计期望,在主桥施工过程中应进行监控。 施工监控是根据施工监测所得的结构参数真实值,进行施工阶段模拟仿真计算、确定每个悬浇节段的立模标高,并在施工过程中根据施工监测的成果对误差进行分析、预测和对下一立模标高进行调整,以此来保证成桥后桥面线形、合拢段两悬臂端标高的相对偏差不大于规定值以及结构内力状态符合设计要求。 在大跨径桥梁的悬臂施工中,累计挠度的计算和分析处理是极为重要的一环,它不仅影响到桥梁合拢的精度,而且影响到成桥线形与设计线形的吻合程度。一般来讲,箱梁悬臂施工中影响挠度大小的因素主要有混凝土容重、弹性模量、收缩徐变、日照和温度变化、预应力大小、结构体系转换、挂篮变形、施工荷载和桥墩变位等因素。 设计中各项参数的设定值与实际施工状态值不可能一致,加上计算理论的不完善(主要指混凝土收缩徐变)导致箱梁计算挠度与实测挠度有较大偏差,而且对挠度偏差的控制随悬臂跨径增大,难度也越大。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对箱梁挠度实施监控,预测分析、实时调整,以达到大桥实际合拢线形尽可能地吻合目标线形,这是施工监测的主要目的。 通过施工过程的数据采集、分析和严格控制,确保结构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可控性,保证结构受力合理和线形平顺,减小施工误差的影响,尽可能减少调整工作量,为大桥安全顺利建成和正常运营提供技术保障。 1.2 监控原则

监控是要对成桥目标进行有效控制,修正在施工过程中各种影响成桥目标的参数误差,确保成桥后结构受力和线形满足设计要求。 (1)受力要求 反映连续刚构桥受力的因素主要是主梁的截面内力(或应力)状况。通常起控制作用的是主梁的上、下缘正应力。不论是在成桥状态还是在施工状态,要确保各截面应力的最大值在允许范围之内。 应力监控监测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桥墩结构的应力监测和上部箱梁结构的应力监测。应力监控监测的目的是保证大桥安全施工,并为今后运营阶段的长期健康监测提供基础资料。 (2)线形要求 施工线形监控监测主要指箱梁高程线形和箱梁平面线形的监控监测。线形监控监测的目的是通过数据处理、预测分析和实时调整,以达到大桥实际成桥线形尽可能地吻合目标线形。线形监控监测中高程线形监控监测是重点。 (3)调控手段 监控要采用预测控制法。 对于主梁内力(或应力)的调整,通过严格控制预应力束张拉力实现。 对于主梁线形的调整,通过调整立模标高实现。将参数误差以及其他因素引起的主梁标高的变化通过立模标高的调整予以修正。 1.3 控制方法 为了消除因设计参数取值的不确切所引起的施工中设计与实际的不一致性,在施工过程中对参数应进行识别和预测。对于重大的设计参数误差,提请设计单位进行理论设计值的修改,对于常规的参数误差,通过优化进行调整。 (1)设计参数识别 通过在典型施工状态下对状态变量(位移和应力应变)实测值与理论值的比较,以及设计参数影响分析,识别出设计参数误差量。

连续刚构桥设计方法

连续刚构桥设计方法 一、连续刚构桥的特点 作为梁桥的一种,连续梁桥有着结构刚度大、变形小;动力性能好;无伸缩缝、行车平顺的优点。而连续刚构桥是由t型刚构桥演变而来的,其结构特点是梁体连续、梁墩固结。这样既保持了连续梁无伸缩缝、行车平顺的优点,又保持了t型刚构不设支座、不需转换体系的优点。且有很大的顺桥向抗弯刚度和横向抗扭刚度,能满足大跨度桥梁的受力要求。二、连续刚构桥的适用范围 连续刚构桥上部主梁的受力与连续梁桥基本相似;下部桥墩由于结构的整体性,温度和收缩徐变造成的内力十分显著。因此其桥墩应该有一定的柔度。使用高强度、轻质混凝土是大跨度梁桥的发展方向之一。 目前世界上已建成的连续刚构桥最大单跨为挪威斯托尔马桥(stolma),主跨301米,国内最大单跨为虎门大桥辅航道桥,主跨270

米。三、设计时需收集的基础资料 设计时应围绕桥位选择、桥墩位置、跨径、立面布置、结构体系、施工方法等因素,对桥梁建设的自然条件和功能要求有充分的了解。 1、自然条件包括 (1)地形地貌、控制物等;(2)工程地质条件;(3)水文条件;(4) 气象条件;(5)地震。 2、功能要求包括 (1)桥梁本身使用功能,如铁路桥梁、公路桥梁、城市桥梁、 轨道交通、人行桥等; (2)桥下功能要求,如通车、通航等。 四、桥型方案的选择 设计时应根据桥梁建设条件,结合技术可行性、施工难度、工程风险与进度、经济合理性、景观协调性等因素,进行桥型比选,确定桥梁的跨径布置。 五、上部结构构造尺寸

连续刚构桥设计时,可根据工程实践统计,初步拟定构造尺寸,再进行具体计算复核。 1、边、中跨跨径比一般在0.52~0.58之间。 当边、中跨比较小时,边跨现浇段较短,可减少边跨现浇段支架,对施工有利,但应保证各种工况下边墩处支座不出现负反力。 2、梁的截面形式 连续刚构桥多采用箱形截面,其具有良好的抗弯和抗扭性能。根据桥梁宽度,可采用单箱单室、单箱多室等截面形式。 3、梁高 桥梁跨度在60米以内时,可考虑采用等截面高度,构造简单,施工快捷。超过60米时,一般采用变截面梁。梁底曲线以往多采用2次抛物线,为改善l/4~l/8范围的底板混凝土应力,部分桥梁采用1.5~1.8次抛物线,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箱梁根部梁高与主跨比可选用1/15~1/20,大部分在1/18。跨中梁高与主跨比可选用1/50~1/60。

连续刚构桥施工工艺

连续刚构桥施工工艺 1. 连续梁桥、连续刚构桥概念 两跨或两跨以上连续梁桥,属超静定体系。连续梁在恒活载作用下,产生支点负弯距对跨中正弯距有卸载作用,使内力状态比较均匀合理。连续梁在连续梁与墩之间设有支座,连续刚构将主梁做成连续梁体与薄臂桥墩固结而成。 2. 梁体悬浇施工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连续刚构桥采用悬臂施工的方法,需要施工中进行体系转换。即在悬臂浇注混凝土施工时,结构受力状态呈T形刚构、悬臂梁,待主梁合拢后形成连续刚构或连续梁。 预应力混凝土悬臂梁桥、连续梁桥墩梁是铰接(设置支座),不能承受弯距,在悬臂浇注时需采取措施,设置临时支座将墩梁固结,待悬臂施工至合拢状态后才能拆除临时支座形成连续梁桥。T型刚构、连续刚构桥墩梁是固结的,采用悬臂浇注施工时,结构本身已具有承受悬臂梁体重量的抗弯能力,可根据设计和施工要求设置临时托架和挂篮进行悬臂施工。 2.1. 悬臂梁体分段 悬臂浇筑施工时,梁体一般要分四大部分浇筑,0#段(即墩顶段)、0#段两侧对称分段悬臂浇注部分和不平衡梁段、边孔在支架上浇注部分、中跨和边跨合拢部分。 2.2. 悬浇程序(墩梁铰接) 1、在墩梁间设置临时固结系统,然后在托架上浇注0#段。 2、在0#段上安装悬臂挂篮,向两侧依次浇注对称梁段和不平衡梁段。 3、在临时支架上浇注边跨梁段。 4、在挂篮上浇注中跨和边跨合拢段。 2.3. 施工工艺 2.3.1. 0#段施工 0#段结构复杂,预埋件、钢筋、各向预应力钢束及其孔道、锚具密集交错,梁面有纵横坡度,端面与待浇段密切相连,要精心施工。混凝土浇注顺序先底板、再腹板、后顶板。 施工程序如下: (1)安装墩顶托架平台(如梁底距离地面较小,可立钢管支架,如距离较大,则墩顶预埋型钢作为牛腿支架); (2)浇注支座垫石及临时支座; (3)安装永久盆式橡胶支座; (5)安装底板部分堵头模板; (6)托架平台试压。 (7)调整模板位置及标高; (8)绑扎底板和腹板的伸入钢筋; (9)安装底板上的竖向预应力管道和预应力筋; (10)绑扎腹板、横隔板钢筋及管道定位筋; (11)安装腹板纵向预应力管道及预应力钢筋。 (12)安装全套模板。 (13)绑扎顶板底层钢筋网及管道定位筋。 (14)安装顶板纵向预应力管道及横向预应力管道和预应力筋。 (15)安装顶板上层钢筋网。 (16)浇注梁体混凝土。 (17)拆模,两端混凝土连接面凿毛。

浅谈连续刚构桥挂篮悬浇施工管理

浅谈连续刚构桥挂篮悬浇施工管理 发表时间:2018-06-06T16:29:37.113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11期作者:杨晓刚 [导读] 摘要:本文以贵州省荔榕高速公路项目都柳江大桥主桥为依托,通过对都柳江连续刚构桥施工管理的探讨,总结高速公路连续刚构桥挂篮悬浇施工管理。 中交二公局第五工程有限公司陕西西安 710065 摘要:本文以贵州省荔榕高速公路项目都柳江大桥主桥为依托,通过对都柳江连续刚构桥施工管理的探讨,总结高速公路连续刚构桥挂篮悬浇施工管理。 关键词:连续刚构;挂篮悬浇;施工;管理 1、工程概况 都柳江大桥主桥上部构造为(81.8+150+81.8)m三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箱梁,主桥左右幅分离布置,间距50cm。箱梁0号梁段长13m(包括墩两侧各外伸1m),每个悬浇“T”纵向对称划分为17个节段,梁段数及梁段长从根部至跨中分别为6×3.5m、6×4.0m、 5×4.5m,方量48.91m3~79.17m3,节段悬浇总长67.5m,悬浇节段最大控制重量205.84t。边、中跨合拢段长均为2m,边跨现浇段长5.64m,墩身外悬挑3m。箱梁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50,全桥箱梁混凝土总方量10597.18m3。 主梁单幅桥采用单箱单室直腹板断面,顶面设2%横坡,箱底横向水平。箱梁顶板横向宽12m,箱底宽6.5m,翼缘悬臂长2.75m。箱梁根部梁高9.2m,跨中、现浇段及合拢段梁高3.4m,其间梁底下缘曲线按1.8次方抛物线变化。箱梁截面顶板横向跨中厚度0号梁段为 50cm,1号~合拢段为30cm,现浇段由30cm直线渐变为100cm,梁端支承段为100cm。箱梁底板厚度0号梁段墩身范围为120cm,中跨合拢段为32cm,边跨合拢段由32cm渐变为47.2cm,根部至合拢段底板厚度按1.8次方抛物线由100cm渐变至32cm,梁端支承段为70cm,现浇段由47.2cm直线渐变为70cm。箱梁腹板厚度墩身范围内的0号梁段为90cm,1号梁段由80cm渐变为70cm,2号~6号梁段为70cm,7号梁段由70cm渐变为60cm,8号~13号梁段为60cm,14号梁段由60cm渐变为50cm,15号~合拢段为50cm,现浇段由50cm渐变至 120cm,渐变均按直线变化。 主桥上部构造按全预应力混凝土设计,采用三向预应力,即纵、横向及部分竖向预应力,竖向预应力在箱梁高度大于6.5m时采用钢绞线,小于6.5m时采用JL32精轧螺纹钢筋。 主桥箱梁在每个节段腹板两侧各留一个通风孔,底板靠近腹板侧各留一个通风孔,每个节段至少设置4个通风孔,通风孔及排水管预埋孔可适当调整,避免与箱梁普通钢筋或钢束管道冲突。箱梁翼缘板沿桥纵向设阻水槽。 图1 都柳江大桥主桥桥型布置图 2、挂篮悬浇技术的特点和优势 就桥梁工程施工中的挂篮悬浇而言,挂篮相当于一个可以固定方向移动的支架,这个支架悬挂在已经张拉锚固的梁段上,形成悬臂挂篮。在施工过程中现场实施的所有工作都需要在挂篮上进行,例如钢筋的绑扎、砼的浇筑等工作。因此,在桥梁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挂篮相当于是空中的一个施工地点,同时也是一个承重的设备。与传统的桥梁工程施工技术相比较而言,挂篮悬浇技术的优势主要表现在可以自由的进行移动,这种自由移动的挂篮在施工浇筑过程中可以有效的避免施工大型吊机所产生的麻烦。在桥梁工程当中的一段工程施工结束之后,只需要将吊篮移动到下一个施工的地点就可以继续进行施工,由此以来能极大限度的提升施工的速度和效率,加快了工程的整体进度,为企业节省了一定的施工成本。 3、挂篮悬浇中挂篮的设计要求 3.1挂篮设计参数:适用最大梁段重量205.84t、梁段长度3.5- 4.5m、梁高变化范围9.2-3.4m、箱梁顶板宽度12m、箱梁底板宽度 6.5m、行走方式为液压系统推进行走、每套挂篮(一个T构)自重108t(不含模板及机具设备)。 3.2挂篮构造:挂篮为菱形挂篮,由主桁系统、底篮系统、行走及锚固系统、模板及悬吊系统、附属结构(操作平台、爬梯、栏杆)等组成。 ①主桁系统是整个挂篮的主要受力构件,其主要由承重杆件、销轴、连接桁架、前上横梁等部分连接组成,主桁是由型钢杆件和各节点采用销轴连接而成的菱形结构,便于拆装和运输。前上横梁架设在承重桁架的前端,由型钢焊接成的组焊件。 ②底篮系统主要由前下横梁、后下横梁、底篮纵梁等部分组成,前下横梁和后下横梁均采用H型钢加工,底篮纵梁采用I36型钢加工。 ③行走系统主要由走行轨道、滑座、吊挂滚轮、轨道压梁、轨道垫梁等部分组成。轨道为双拼大型钢整体式轨道,轨道主要供挂篮空载前移使用。挂篮前移时,主千斤顶起前支座,滑座与轨道脱开,整体轨道向前拖动后锚固,然后吊挂滚轮反扣在轨道上,主桁前支座下放置在轨道上,最后再通过液压油缸使挂篮顶推前移。 ④锚固系统为主桁系统的自锚平衡装置,主要由扁担梁、锚杆、螺帽、垫块等部分组成。 ⑤吊挂系统主要由吊杆、吊具和T型吊架等部分组成。吊杆采用高强精轧螺纹筋或者钢板吊带。 ⑥主桁架之间通过竖向平联、剪刀撑和后锚平联连接。每榀主桁下方采用2I28型钢作为轨道,轨道用压梁、竖向(预埋)精轧螺纹钢

浅谈连续刚构桥的发展及主要存在的问题

浅谈连续刚构桥的发展及主要存在的问题 摘要::随着我国交通建设的迅速发展,连续刚构桥施工技术趋于成熟,但连续刚构桥成桥后也普遍存在“跨中挠度过大”、“混凝土开裂”等质量问题,综合分析研究我国连续刚构桥发展现状,探讨连续刚构桥建设的优化和更新,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连续刚构桥;发展;问题 一、连续刚构桥的发展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传统的工业水平的提高,桥梁建筑技术发展很快。一座座跨江大桥,现代公路天桥,城市高架桥,以及更长的跨海大桥和轻轨交通高架桥,像一条条的“彩虹”使得天堑变通途。并逐步建成了一个综合运输网络,大大提高了交通现状,拉动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在这些桥梁中不仅有华丽富贵的斜拉桥;华丽富贵气势雄伟的悬索桥;体形优美,历史悠久的拱桥;也有简洁美观的外表,且适应性强、施工方便、投资小、效率高的大跨度连续刚构桥。 刚构桥是什么呢?传统的桥梁施工多用费时、费工的满堂支架法,这种方法对于中、小跨径的桥梁尚能适应,但对于大跨径及特大高度、水深较深的桥梁施工显然不适应。1953年原联邦德国建成的沃伦姆斯桥,主跨114.2米,施工时引进了悬臂施工法,基本解决了施工中的难题,而且发展了预应力混凝土结构T 形刚构,对其他桥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964年联邦德国又建成了主跨为208m的本道夫桥,不仅显示出悬臂施工法的优越性,而且在结构上又有创新,形成了连续刚构体系。80年代后世界各国建造了多座不带铰的连续刚构体系,发展了连续刚构体系,其中以1985年澳大利亚建成的主跨260m的门道桥,挪威1998年底建成的主跨为298m的Ralf Sundet桥最为著名。 在我国,1988年由我国设计的第一座主跨180m大跨径连续刚构桥—广东洛溪大桥建成通车后,连续刚构的突出优点使得这种桥型在我国得到了广泛应用与推广。1997年我国建成了主跨为270m的虎门大桥辅航道桥将连续刚构—连续体的跨越能力体现到极致。 二、连续刚构桥要解决的常见问题 在我国连续刚构桥的数量日趋增多,目前部分桥梁设计师对连续刚构桥设计思想、连续刚构桥施工质量的制约及长期处于超限运输状态等原因,导致连续刚构桥出现问题数量较多,通过对国内已建成的大跨径连续刚构桥梁调查的来看,我国建成的大跨径连续刚构桥梁中,出现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种:(1) 箱梁腹板、底板产生裂缝;(2) 墩顶0 # 梁段开裂;(3) 桥墩墩身裂缝;(4) 跨中挠度过大。

连续刚构桥的设计与分析

连续刚构桥的设计与分析---精华帖子 2008年10月22日星期三 10:41 11 连续刚构桥的设计与分析 [版主推荐] 连续刚构桥梁最近几年在全国各地遍地开花,有成功的地方,也出现一些问题。欢迎大家就自己设计或者施工的此类桥梁交流一下经验—— 22 本人觉得目前连续刚构桥梁较前几年有如下变化,不知道对否,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1.边跨比较以前减小.我们在读书的时候,书上写的是边跨比在0.6-0.7之间比较合适,而且,受力合理的边跨比为0.64.不知道以前做过连续刚构的同仁有没 有这种想法.现在的刚构桥边跨比一般在0.55左右,这样有两个好处:一减短主桥跨径,节省造价/二\边跨施工方便.但是我觉得短边跨,对于上部的受力没有以前的理想,计算调索的时候,边跨的比较难调,不知道大家有没有遇到这种情况.边跨的上缘很难将拉应力消灭.在1/4边跨的地方,上缘拉应力比较大.边跨合龙钢束需要加强.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类似情况,恳请赐教.在边跨比再小的时候,边跨容易出现上拔力,也就是负支反力,这时需要设置拉力支座,防止支座脱空. 2.现在预应力钢筋含量较以前有所增加,最近,我在统计预应力含筋量的时候,曾做,了一下比较,00年之前,含量只有35Kg/m2,近几年则涨到了50K/m2.这里面有设计规范变化的原因,也有设计者不同的理解差异,也有结构上的差异.但是趋势好象(我也不能肯定)是在增加.不知道这个指标有没有比较意义,也是恳请大家指教. 3.桥墩的柔性问题:刚构桥选择的桥墩必须是柔性墩,这样才能起到协调上部变形,优化上部结构受力的作用 33 连续刚构桥梁计算 在设计中遇到的问题 1、新桥规中规定了桥梁结构梯度温度效应,在连续刚构桥梁计算模型中应如何考虑比较稳妥?如果箱梁顶面只有沥青铺装,那末箱梁桥面板表面的最高温度T1按《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表4.3.10-3可查得;如果箱梁顶面为沥青+混凝土铺装,那末箱梁桥面板表面的最高温度T1是否还是按《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表4.3.10-3查得呢? 2、竖向日照反温差是否一定要考虑呢?根据实际经验,如果竖向日照正、反温差同时满足,调束过程比较艰苦。

T型连续刚构桥施工技术

T型连续刚构桥施工技术 2007年8月刊(总第96期) -------------------------------------------------------------------------------- 农远学 (广西南宁市江南公路局,广西南宁530021) 【摘要】文章介绍T型连续刚构桥悬浇施工方案,包括:0#块施工,挂篮设计及预压,悬臂块段的浇筑,合拢段施工。 【关键词】连续刚构桥;施工 【中图分类号】U445【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008-1151(2007)08-0037-03 T型连续刚构桥跨度大,需要施工场地少,下构一般都是桩基础,薄壁墩身,T构箱梁多为单箱单室结构。挂篮安装完后,工作面均在桥上,近年来大量使用这种桥型。优点是工艺成熟,可做成较大跨径,减少桥墩;适合于深沟河谷,山高坡陡,施工场地狭窄的地形。 (一)箱梁0#块施工 1.施工托架 (1)如贵州XX桥超大型0#块的托架,在墩身顶浇注的最后一节,预埋支承托架钢板,将托架贝雷梁挂在预埋的钢板上。托架顺桥向每边放2片贝雷梁,横桥向中间范围架设6片贝雷梁,贝雷梁之间用撑架连成整体,然后在上面铺10#槽钢,在槽钢上铺底模板,底模下面放置卸落木楔。 (2)翼板在托架上搭钢管架支承。顶板模在箱内搭钢管架支承;两内侧模之间用钢管架将内模顶紧。 (3)托架是固定在墩身上以承担0#块支架、模板、砼和施工荷载的重要受力结构,具有足够的刚度。墩身砼浇筑要按图纸尺寸事先预埋好支承托架的钢板。 (4)先将单片贝雷梁在地面上拼装成整片,先安装纵桥向,再安横桥向,托架就位后连成整体。 2.托架受力分析 (1)0#块砼分二次浇筑成型,第一次浇筑底板和部分腹板(0#块高度一半),第二次浇筑剩余腹板及顶板。

连续刚构桥施工监控计算要点分析

连续刚构桥施工监控计算要点分析 发表时间:2014-11-26T15:13:04.500Z 来源:《价值工程》2014年第9月上旬供稿作者:康玉强 [导读] 连续刚构桥具有刚度均匀,高墩大跨、造价低、施工速度快等优点,在山区公路中修建较多。 Calculation Points for Construction Monitoring of Continuous Rigid Frame Bridge康玉强KANG Yu-qiang(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交通与市政工程系,德阳418000)(Department of Traffic and Municipal Engineering,Sichuan College of Architectural Technology,Deyang 418000,China) 摘要院连续刚构桥一般采用挂篮悬臂施工,在施工阶段随着节段的增加和挂篮的移动,各截面的内力和位移不断变化。在施工期间布置位移、应力、温度测点,监控桥梁状态,设置合理的预拱度确保使用期间的性能。以某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桥为实例,建立有限元模型,综合考虑挂篮、收缩徐变、预应力张拉、温度变化等多种因素的作用,对该桥在施工阶段的内力位、移作了分析,计算得到了桥梁施工阶段立模标高及成桥预拱度,通过和施工监控测试数据做比较分析,指导施工顺利实施。 Abstract: Basket cantilever construction is commonly used in the construction of continuous rigid frame bridge. The internal forces anddisplacements of each section are constantly changing with segment increasing and basket shifting. During the construction measurementpoints for displacement, stress, and temperature are applied to monitor the state of the bridge, meanwhile a reasonable camber is required toensure performance during service. A prestressed concrete continuous rigid bridge is taken as an example, so the finite element model isapplied to analyze the internal forces and deflection, considering the basket, shrinkage, creep, prestress, temperature and other factors. Thebridge elevation in construction phase and camber during service is got.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monitoring and test data is helpful tosuccessful implementation and construction. 关键词院薄壁高墩;连续刚构;预拱度;施工监控;悬臂施工Key words: thin-wall and high-pier;continuous rigid frame bridge;camber;construction monitoring;cantilever construction中图分类号院U448 文献标识码院A 文章编号院1006-4311(2014)25-0142-03 0 引言 连续刚构桥具有刚度均匀,高墩大跨、造价低、施工速度快等优点,在山区公路中修建较多。一般来说,在沟壑地区大多数连续刚构桥均采用挂篮悬臂施工,此工艺成熟,效率高,速度快,施工质量稳定可靠,已被我国工程界掌握[1]。 在施工过程中,结构为静定,无多余约束,且高墩刚度小,荷载种类多且不断变化,故在施工时桥梁的内力状态也是变化的;另外根据已有的实测资料表明连续刚构桥投入使用后下挠过大,偏离设计线型,导致行车不舒适。如1997年建成的重庆江津长江大桥到2007 年跨中下挠31.7cm,肉眼已经能明显分辨出跨中下凹[2]。综上因素,施工期间埋设仪器监控桥梁的受力状态,将实测数据和模型计算结果比较,及时纠正施工中存在的偏差,使桥梁合龙时达到预想的状态,设置足够的预拱度,保证营运期间有良好的工作性能。 1 测点布置 1.1 应力测点布置截面应力不能直接测试得到,一般通过应变仪测试得到,再乘以弹性模量得到应力(混凝土弹性模量的测定一般由施工单位实验室完成)。施工期间的截面横向测点布置见图1,测点布置根据箱梁的宽度确定,对于宽箱为了考虑剪力滞后的影响,横向应增加测点数量。应力计按预定的测试方向固定在主筋上,测试导线引至混凝土表面。施工过程中注意对应力计和引出导线的保护[3]。 1.2 挠度测点桥梁悬臂施工的每一个阶段均要做线形测量,在每个块件对称布置三个以上的测点,不仅测试挠度的同时,还可以观察是否出现扭转,各个测点之间也可以相互校核。挂篮就位后,对每个节段混凝土浇筑前后、预应力钢筋张拉前后均要做高程测量,并和计算模型的结果比较,修正控制模型,保证线形在可控范围内。在具体实施时高程控制点布置在离块件前端一定距离处(10~15cm),采用钢筋垂直方向与顶板的上下层钢筋点焊牢并要求竖直,钢筋露出箱梁混凝土表面一定高度(2~5cm),测点磨平并用红油漆标记(图2)。 1.3 温度测点施工和使用期间温度的变化都将影响桥梁的线形,温度的影响包括年温差和温度梯度。年温差表现为桥梁的整体伸缩,会在结构中引起温度次内力,对结构的影响(挠度和应力)可以较准确的计算;日温变化比较复杂,温度场沿截面高度产生的温度差,使主梁产生挠曲,同时截面上下层纤维之间会有错动,产生温度自应力。 在实际测试过程中,可选在晚上无日照的时间测得年温差,温度梯度的测试应沿着截面的横向和竖向布置(图3)传感器测得。根据实测数据,可以很方便的计算出温度对结构挠度和应力的影响,在施工监控时对立模标高做相应的调整。 2 预拱度计算 2.1 计算方法及荷载桥梁施工控制的计算方法有正装分析、倒拆分析方法和无应力状态法,正装分析方法是按照桥梁实际的施工顺序安装单元计入相关荷载,直到桥梁合龙;倒拆分析是以成桥状态为起点,逐步卸载和拆除结构单元。由于收缩徐变的影响这两种算法的计算结果是不闭合的,所以在施工过程中通常采用正算和倒拆结合,倒拆过程中考虑收缩徐变的影响,此过程交互迭代知道计算闭合。 在仿真模拟过程中,要考虑施工过程中桥梁可能的各种荷载。如结构自重、桥面二期恒载、挂篮荷载、施工过程临时荷载、结构预应力、混凝土收缩徐变、结构临时支撑、结构体系转换等。另外,还应考虑季节温度、日照温差和结构各部位不均匀的温度场等的影响。 2.2 计算方法及荷载在桥梁悬臂施工过程中,桥梁线形的控制主要通过立模标高来控制。随着施工的进行,每一个阶段的受力都不一样,结构的挠度在施工过程中也是不断变化的,故先期施工的节段要计入后期施工荷载的影响,先期施工的块件要设置足够的预拱度,保

(建筑工程管理)连续刚构桥施工工艺

(建筑工程管理)连续刚构 桥施工工艺

连续刚构桥施工工艺 1.连续梁桥、连续刚构桥概念 俩跨或俩跨之上连续梁桥,属超静定体系。连续梁于恒活载作用下,产生支点负弯距对跨中正弯距有卸载作用,使内力状态比较均匀合理。连续梁于连续梁和墩之间设有支座,连续刚构将主梁做成连续梁体和薄臂桥墩固结而成。 2.梁体悬浇施工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连续刚构桥采用悬臂施工的方法,需要施工中进行体系转换。即于悬臂浇注混凝土施工时,结构受力状态呈T形刚构、悬臂梁,待主梁合拢后形成连续刚构或连续梁。 预应力混凝土悬臂梁桥、连续梁桥墩梁是铰接(设置支座),不能承受弯距,于悬臂浇注时需采取措施,设置临时支座将墩梁固结,待悬臂施工至合拢状态后才能拆除临时支座形成连续梁桥。T型刚构、连续刚构桥墩梁是固结的,采用悬臂浇注施工时,结构本身已具有承受悬臂梁体重量的抗弯能力,可根据设计和施工要求设置临时托架和挂篮进行悬臂施工。 2.1.悬臂梁体分段 悬臂浇筑施工时,梁体壹般要分四大部分浇筑,0#段(即墩顶段)、0#段俩侧对称分段悬臂浇注部分和不平衡梁段、边孔于支架上浇注部分、中跨和边跨合拢部分。 2.2.悬浇程序(墩梁铰接) 1、于墩梁间设置临时固结系统,然后于托架上浇注0#段。 2、于0#段上安装悬臂挂篮,向俩侧依次浇注对称梁段和不平衡梁段。 3、于临时支架上浇注边跨梁段。 4、于挂篮上浇注中跨和边跨合拢段。 2.3.施工工艺 2.3.1.0#段施工 0#段结构复杂,预埋件、钢筋、各向预应力钢束及其孔道、锚具密集交错,梁面有纵横坡度,端面和待浇段密切相连,要精心施工。混凝土浇注顺序先底板、再腹板、后顶板。 施工程序如下: (1)安装墩顶托架平台(如梁底距离地面较小,可立钢管支架,如距离较大,则墩顶预埋型钢作为牛腿支架); (2)浇注支座垫石及临时支座; (3)安装永久盆式橡胶支座; (5)安装底板部分堵头模板; (6)托架平台试压。 (7)调整模板位置及标高; (8)绑扎底板和腹板的伸入钢筋; (9)安装底板上的竖向预应力管道和预应力筋; (10)绑扎腹板、横隔板钢筋及管道定位筋; (11)安装腹板纵向预应力管道及预应力钢筋。 (12)安装全套模板。 (13)绑扎顶板底层钢筋网及管道定位筋。 (14)安装顶板纵向预应力管道及横向预应力管道和预应力筋。 (15)安装顶板上层钢筋网。 (16)浇注梁体混凝土。 (17)拆模,俩端混凝土连接面凿毛。 (18)预应力钢筋张拉及孔道压浆。

连续刚构桥挂篮施工技术

连续刚构桥挂篮施工技术 摘要:随着我国公路路网工程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公路桥的规模和数量越来越多。连续刚构桥挂篮施工技术是当前连续刚构桥施工中使用频率很高的一种技术,在公路桥工程建设事业中发挥的作用十分显著。本文结合具体工程实例,重点就连续刚构桥挂篮施工技术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连续刚构桥;挂篮施工;技术分析 0引言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许多采用连续刚构桥挂篮施工技术的刚构桥都出现了一些相似的问题,给施工质量和安全带来一定影响。本文结合具体工程,就刚构桥悬臂挂篮施工工艺和共性问题进行归纳分析,并提出相应预防解决措施,希望可以给广大桥梁施工企业以帮助。 1 工程概况 广东省信宜(桂粤界)至茂名公路项目第四合同段,洛湛铁路跨线桥主桥为(45+70+45)m连续刚构,采用4对三角挂篮平行施工。该桥上跨洛湛铁路,轨道上方采用防护棚防护,在铁路界限内施工应在广铁集团签发的天窗点(3h)内施工,时间短任务重。0#与1#块一起施工,长9m。主墩高11m,采用承台安装螺旋管支架法,直线段长度8.9m,根据现场实际地形采用螺旋管支架法。 2 挂篮结构 目前,国内常用挂篮形式有:平行桁架式、弓弦式、斜拉式、三角形式、菱形式等。本工程使用的是三角形结构挂篮,其主要组成部分如下所示: ①桁架:主桁架采用三角形结构,主梁杆件采用2根46a工字钢,其刚度大、重量轻,其余横联杆采用型钢螺栓联接而成。挂篮及锚固系统:底模吊杆采用带板,材料为Q345B。侧模、内模吊杆及桁架、走行轨道锚杆采用φ32精轧螺纹钢筋,材料为40Si2MnV。内、外模和底模前锚点采用16吨千斤顶张拉后锚固,底模后锚点采用32吨千斤顶张拉后锚固,保证砼接口平顺。锚具采用YGM-32精轧螺纹钢专用锚具。 ②走行系统:挂篮走行采用前滑后滚方式,前支点为滑船结构,后支点为滚轮结构。桁架移动由两台5吨手动葫芦牵引,桁架后部设两台5吨手动葫芦保护,防止桁架倾覆。外模采用整体式钢模板,内模采用钢骨架组合钢模板,底模采用平面钢模板,端模采用钢板。 ③前、后吊带:前吊带杆的作用是为底模平台提供前吊点,其承受几乎一半的挂篮荷载。

120米连续刚构桥设计说明

说明 (一)概况 本分册设计起讫里程为K19+049.970~K21+496.724,设计内容为沙湾特大桥两端引桥简支梁和主桥连续刚构下部。引桥包括跨径为30、29.588、30.036米的简支箱梁和50米简支T梁的上下部;主桥为(75+2X120+75)m 连续刚构的下部结构的施工图设计文件。(75+2X120+75)m连续刚构的梁部结构的施工图见第二册。 1.1地理概况 本标段主要工程为沙湾特大桥,桥址位于广州南部番禺区沙湾水道,为珠江三角洲,地形平坦,地势开阔,区内多为经济作物区及鱼塘。测区内城镇、厂矿、人烟密集,公路、村镇间公路众多,交通方便。本段在K19+420规划次干道下穿,红线40米,斜交10度,桥下净空不低于4.5米。 1.2气象 该区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主要气象资料简要摘录如下: 1.2.1气温:多年平均气温21.2℃,极端最高气温37.5℃,极端最低气温-0.4℃。最高月气温28.6℃,最低月气温13.9℃。 1.2.2相对湿度:各月平均相对湿度在71~85%之间,多年平均相对湿度为80%,相对湿度最小在冬季,历年最小值为5% 。 1.2.3降雨:据气象站历年资料统计:历年最大年降雨量为2652.8mm,历年最小年降雨量为1030.1mm,最大一日降雨量为255.6mm。 1.2.4雷:一年最多雷雨天数为98天,最少为50天,平均每年为74.9天。 1.2.5雾:一般出现在冬~春季,秋季偶有出现。5~11月一般无雾。雾多发于凌晨,中午后消散,番禺站统计,一年最多雾日为21天,最少为3天,平均为8.2 天。 1.2.6风:本地区冬夏的风向季节变化比较显著,春季至初秋多偏南风,秋季至冬末多偏北风或偏东风。3~4月份为冬~夏风向转换期,9月份为夏~冬风向转换期。大于6级风的天数为35天,年平均风速1.9m/s,极大风速37.0m/s;主要出现在台风期。每年5~10月,多热带气旋,中心最大风力处达12级,甚至以上。形成台风,侵袭广州。 1.2.7年平均气压1012.3hPa;年平均相对湿度77%。 1.3地质条件 1.3.1地层岩性 地表为第四系冲洪积层所覆盖,下伏基岩为白垩系下统白鹤洞组(K1b)泥岩夹泥质粉砂岩,主要有下列岩土类: <1>人工填筑土(Q4me):杂色,成分较复杂,为人工回填土,厚一般0~6m。为Ⅱ级普通土。

连续刚构桥施工组织设计

连续刚构桥施工组织设计 (二)场区地形地貌、地质、水文及气象特征 1.地形地貌 拟建工程沿线属中低山侵蚀、溶蚀地貌,呈斜坡地形。坡度一般为10~30°,局部达60°。地面标高最高408m,最低沟谷标高330m,相对高差108m,沟谷横断多数呈“U”字型,宽3~25m,切割深约2~15m,较陡处松树灌木植被发育。场地地形地貌较复杂。 2.地质构造 西缓的半箱状背斜,其产状类型属直立水平背斜。线路横穿桐麻岭背斜,核部位于花山4号大桥(桩号:K10+020~K10+080)一带。地层岩性稳定,地层产状平缓,倾向108°,倾角20~25°。 沿线主要发育2组裂隙:裂隙L1倾向220°,倾角约79°,裂面较平直、光滑,裂隙间距1~2m,延伸长度1~2m,结合差,为硬性结构面。裂隙L2倾向为30°倾角约80°,无充填,裂面较平直、光滑,裂隙间距约1m,密集发育,延伸长度1~3m,为硬性结构面。 3.地层岩性 拟建场地地层结构较简单,经钻探揭露,场内上覆第四系土层为粉质粘土,下伏基岩为寒武系下统石龙洞组(∈1sl)灰岩。现将场区内出露岩层分述如下: a第四系土层(Q4) 填筑土(Q4me):灰黄色,主要由粉质粘土夹灰岩、粉砂岩块石组成,

块石含量约15~30%,松散~稍密。 粉质粘土(Q4el+dl):呈灰黄色,以可塑状为主,手可搓条,粘性较强,韧性中等。刀切断面较光滑,有少许光泽,摇震无反应。厚度0.3~11.4m. 淤泥质粘土(Q4el+dl):呈灰黄色,粘性较强,干燥后强度较高,摇震无反应。主要分布于沿线农田地段,厚度0.3~4.8m. 碎石土(Q4col+dl):多呈灰黄色、灰色,主要由粉质粘土夹灰岩块石组成,灰岩块石块径为5~10cm,含量约30%.但在沟谷地段,块石块径约0.8~5.0m,小于2.0m含量约15%,大于2.0m含量约75%. 粉砂(Q4al+pl):灰黄色,褐黑色,主要由粉砂岩风化和冲积物组成,主要分布在K13+920附近,厚度为15.39m. b寒武系中统高台组(∈2g) 寒武系中统高台组是产汞矿的重要层位,系一套以碳酸盐层为主,并夹有少量碎屑岩的地层;中上部为灰至深灰色、薄至中厚层状白云岩和泥质白云岩,偶夹灰岩、白云质灰岩及一层砂质白云岩或石英砂岩;下部为浅灰色薄层含泥质白云岩、灰色厚层状灰质白云岩及豹皮状白云质灰岩。道路沿线钻探揭露,下伏基岩为灰岩。 灰岩:灰白色,细晶结构,中厚层状构造,主要由方解石组成。上部岩芯较破碎, 4不良地质现象及地震 不良地质现象:裂隙较发育,且产状较陡,崩塌现象较发育。未见泥石流、滑坡等不良地质现象。

施工监控管理办法-01(连续刚构桥)

路桥建设重庆丰涪、丰石高速公路发展有限公司大跨径连续刚构桥施工监控管理办法 1、监控的目的、原则与方法 1.1监控目的 为确保连续刚构桥主桥在施工过程中,结构受力和变形始终处于安全可控范围内,且成桥后主梁线形符合设计要求,结构恒载内力状态接近设计期望,在主桥施工过程中应进行监控。 施工监控是根据施工监测所得的结构参数真实值,进行施工阶段模拟仿真计算、确定每个悬浇节段的立模标高,并在施工过程中根据施工监测的成果对误差进行分析、预测和对下一立模标高进行调整,以此来保证成桥后桥面线形、合拢段两悬臂端标高的相对偏差不大于规定值以及结构内力状态符合设计要求。 在大跨径桥梁的悬臂施工中,累计挠度的计算和分析处理是极为重要的一环,它不仅影响到桥梁合拢的精度,而且影响到成桥线形与设计线形的吻合程度。一般来讲,箱梁悬臂施工中影响挠度大小的因素主要有混凝土容重、弹性模量、收缩徐变、日照和温度变化、预应力大小、结构体系转换、挂篮变形、施工荷载和桥墩变位等因素。 设计中各项参数的设定值与实际施工状态值不可能一致,加上计算理论的不完善(主要指混凝土收缩徐变)导致箱梁计算挠度与实测挠度有较大偏差,而且对挠度偏差的控制随悬臂跨径增大,难度也越大。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对箱梁挠度实施监控,预测分析、实时调整,以达到大桥实际合拢线形尽可能地吻合目标线形,这是施工监测的主要目的。 通过施工过程的数据采集、分析和严格控制,确保结构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可控性,保证结构受力合理和线形平顺,减小施工误差的影响,尽可能减少调整工作量,为大桥安全顺利建成和正常运营提供技术保障。 1.2 监控原则

监控是要对成桥目标进行有效控制,修正在施工过程中各种影响成桥目标的参数误差,确保成桥后结构受力和线形满足设计要求。 (1)受力要求 反映连续刚构桥受力的因素主要是主梁的截面内力(或应力)状况。通常起控制作用的是主梁的上、下缘正应力。不论是在成桥状态还是在施工状态,要确保各截面应力的最大值在允许范围之内。 应力监控监测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桥墩结构的应力监测和上部箱梁结构的应力监测。应力监控监测的目的是保证大桥安全施工,并为今后运营阶段的长期健康监测提供基础资料。 (2)线形要求 施工线形监控监测主要指箱梁高程线形和箱梁平面线形的监控监测。线形监控监测的目的是通过数据处理、预测分析和实时调整,以达到大桥实际成桥线形尽可能地吻合目标线形。线形监控监测中高程线形监控监测是重点。 (3)调控手段 监控要采用预测控制法。 对于主梁内力(或应力)的调整,通过严格控制预应力束张拉力实现。 对于主梁线形的调整,通过调整立模标高实现。将参数误差以及其他因素引起的主梁标高的变化通过立模标高的调整予以修正。 1.3 控制方法 为了消除因设计参数取值的不确切所引起的施工中设计与实际的不一致性,在施工过程中对参数应进行识别和预测。对于重大的设计参数误差,提请设计单位进行理论设计值的修改,对于常规的参数误差,通过优化进行调整。 (1)设计参数识别 通过在典型施工状态下对状态变量(位移和应力应变)实测值与理论值的比较,以及设计参数影响分析,识别出设计参数误差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