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徵明习字

合集下载

文征明习字文档

文征明习字文档

【原文】文征明临写《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书遂大进。

平生于书,未尝苟且,或答人简札zhá ,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

【阅读训练】1.解释下面句中加线的词①书.遂大进( ) ②平生于.书 ( ) ③或.答人简札..( )( )2.将“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译成现代汉语。

译文3. 用一句话来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

答:(1) 临:临摹,学习。

(2)日:每天。

(3)率:标准。

(4)书:书法。

(5)遂:于是,就。

(6)于:对,对于。

(7)尝:曾经。

(8)苟且:随便,马虎。

(9)或:有时。

(10)简札:信件,书信。

(11)少:稍微。

(12)易:修改,改写。

(13)厌:厌倦。

(14)故:所以。

(15)愈益:愈加,更加。

(2) 编辑本段译文:文征明临摹《千字文》,每天按照写完十本作为标准来练习,书法就迅速进步起来。

他平生对于写字,从来也不马虎草率。

有时给人回信,稍微有点不合意,一定多次修改它,不感到厌倦。

因此他的书法越到老年,越发精妙传神。

编辑本段启示:文征明习字,稍有不满便三番五次修改,直至满意。

我们做事往往半途而废,最终只能一事无成,只有脚踏实地,坚持不懈才能成功。

文徵明(1470-1559),原名壁,字征明。

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征仲。

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明代画家、书法家、文学家。

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

生于明宪宗成化六年,卒于明世宗嘉靖三十八年,年九十岁,曾官翰林待诏。

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

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

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zhǐ 古代五音之一,相当于简谱“5”。

徵zhēng 见“征”【原文】文征明临写《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书遂大进。

平生于书,未尝苟且,或答人简札zhá,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

【阅读训练】1.解释下面句中加线的词①书遂大进()②平生于书()③或答人简札()()2.将“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译成现代汉语。

文徴明习字文言文翻译

文徴明习字文言文翻译

《文徵明习字》文言文原文如下:文徵明者,吴郡人也。

幼聪颖,好学不倦。

及长,益精书法,尤善行、草。

尝游京师,与祝允明结交,允明教以书法,徵明受业甚勤。

日临池不辍,夜读书不息。

每得古人墨迹,必研习之,得其神韵,悟其笔法。

故其书法,既有古人风范,又具自家风格。

徵明习字,讲究笔法,讲究结构,讲究意境。

其笔法,如云如水,飘逸灵动;其结构,如峰峦叠嶂,错落有致;其意境,如诗如画,深远悠长。

观其书法,使人如入山阴道上,目不暇接,心旷神怡。

一日,允明问徵明:“子之书法,有何独特之处?”徵明答曰:“吾书法,虽学古人,然不泥古,力求创新。

吾之笔法,虽受古人影响,然能自出新意,不拘一格。

吾之结构,虽仿古人,然能变化多端,不落俗套。

吾之意境,虽师古人,然能自抒胸臆,不拘一格。

”允明闻言,大加赞赏,曰:“子之书法,确有独到之处。

吾辈当以此为楷模,努力学习,以期达到更高境界。

”徵明习字,不仅注重笔法、结构、意境,更注重品德修养。

他认为,书法之道,亦即人生之道。

故其平日里,严于律己,谦逊待人,博学多才,品行高洁。

世人皆称其为人品高尚,书法精湛。

岁月如梭,徵明习字数十载,终于成就一代书法大家。

其所书《前后赤壁赋》,流传千古,被誉为“千古绝唱”。

其书法作品,传世无数,后人争相临摹,成为书法史上的一座丰碑。

《文徵明习字》文言文翻译如下:文徵明,吴郡人士。

自幼聪慧,好学不倦。

成年后,书法技艺越发精湛,尤其擅长行书和草书。

他曾游历京师,与祝允明结为好友,允明传授他书法技艺,徵明勤奋学习。

白天临池不辍,夜晚读书不息。

每当得到古人的书法作品,必定仔细研习,领悟其神韵,掌握其笔法。

因此,他的书法既有古人的风范,又具有自己的独特风格。

徵明习字,注重笔法、结构、意境。

他的笔法如同云水般飘逸灵动;结构如同山峰叠嶂,错落有致;意境如同诗画一般,深远悠长。

观赏他的书法,使人仿佛置身于山阴道上,目不暇接,心旷神怡。

有一天,允明问徵明:“你的书法有何独特之处?”徵明回答道:“我的书法虽然学习古人,但并不拘泥于古,力求创新。

《文征明习字》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较全注解)

《文征明习字》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较全注解)

《文征明习字》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较全注解)文征明习字原文文徵明临写《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书遂大进。

平生于书,未尝苟且,或答人简札,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

【阅读训练】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①书遂大进②平生于书③文征明临写《千字文》④或答人简札2.将“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译成现代汉语。

3.用一句话来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

参考答案:1.①书法②写字③临摹④有时2.稍微不称心,必定再三地更改它而不感到厌倦。

3.本段文字赞扬了文明学习书法认真,一丝不苟的精神。

译文文徵明临摹《千字文》,每天按照写完十本作为标准来练习,书法于是大有进步。

他平生对于写字,从来没有马虎的时候,有时他回复别人的书信,稍微有一点不满意,就一定三番五次修改它,不怕麻烦。

因此,他越到老年,书法越发精致巧妙。

注释:(1)临:临摹。

(2)日:每天。

(3)以:按照。

(4)本:书籍的一册。

(5)率:标准。

(6)书:书法。

(7)遂:于是,就。

(8)进:进步(9)于:对,对于。

(10)书:写字(11)尝:曾经。

(12)苟且:这里是马虎草率的意思。

(13)或:有时。

(14)答:回复(15)简札:信件,书信。

(16)少:通假字,同“稍”。

稍微。

(17)当意:称心。

(18)必:一定,必须。

(19)三:多次(20)易:改变,本文为“改写”的意思。

(21)之:表递进(22)厌:厌烦。

(23)故:因此。

(24)愈益:愈加,更加。

(25)精妙:精致巧妙。

(26)大进:迅速进步;进:进步。

(27)平生于书,书:写字,书写。

(28)苟且:随便,马虎,不认真。

(29)益:更加道理告诉人们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道理...成功都是要下功夫的。

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文征明习字《书林纪事》

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文征明习字《书林纪事》

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文征明习字《书林纪事》【原文】
文征明临写《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书遂大进。

平生于书,未尝苟且,或答人简札,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

【译文】
文征明监贴写《文字文》,每天以写十本作为标准,书法就迅速进步起来。

他平生对于写字,从来也不马虎草率。

有时给人回信,稍微有一点不全意,一定三番五次改写过它,不怕麻烦。

因此他的书法越到老年,越发精致美好。

【阅读训练】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①书遂大进②平生于书③文征明临写《千字文》④或答人简札
2.将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译成现代汉语。

3.用一句话来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

【参考答案】
1.①书法②写字③临摹④有时
2.稍微不称心,必定再三地更改它而不感到厌倦。

3.本段文字赞扬了文明学习书法认真,一丝不苟的精神。

文征明习字文言文阅读理解

文征明习字文言文阅读理解

文征明习字文言文阅读理解
文征明习字文言文阅读理解
文征明习字《书林纪事》
【原文】
文征明临写《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书遂大进。

平生于书,未尝苟且,或答人简札,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

【译文】
文征明监贴写《文字文》,每天以写十本作为标准,书法就迅速进步起来。

他平生对于写字,从来也不马虎草率。

有时给人回信,稍微有一点不全意,一定三番五次改写过它,不怕麻烦。

因此他的书法越到老年,越发精致美好。

【阅读训练】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①书遂大进②平生于书③文征明临写《千字文》
④或答人简札
2.将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译成现代汉语。

译文
3.用一句话来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

答:
答案
1.①书法②写字③临摹④有时
2.稍微不称心,必定再三地更改它而不感到厌倦。

3.本段文字赞扬了文明学习书法认真,一丝不苟的精神。

上我看见它,随便拔一把罢了。

陶侃大怒说:你既然不种田,竟然还糟蹋人家的稻子!就把那人抓起来,抽了一顿鞭子。

陶侃爱护庄稼而执法严,因此老百姓都勤恳耕种,家家生活宽裕,人人丰衣足食。

文伟徽明习字

文伟徽明习字

文伟徽明习字
文徵明习字,文出《书林记事》,记叙了“吴中四才子”之一的文徵明勤学苦练、坚持不懈、一丝不苟练习书法的故事,告诫我们如果做事半途而废,最终只能一事无成,只有脚踏实地,坚持不懈才能成功。

文徵明(XXXX年XX月XX 日-XXXX年X月XX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

因先世为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

南直隶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苏州)人。

明代画家、书法家、文学家、鉴藏家。

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

生于明宣宗成化六年,卒于明世宗嘉靖三十八年,年九十岁,曾官翰林待诏。

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

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

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文征明习字

文征明习字

文征明习字1. 介绍文征明(1470年-1519年),明代著名书法家,字漢山,号文征。

他是明代文学艺术复兴的先驱之一,对后世影响深远。

他擅长楷书,尤以《文征明习字帖》闻名天下,成为后世习字的经典之作。

本文将介绍文征明习字的背景和特点,并分析其影响。

2. 文征明习字的背景文征明生活在明代,那个时代重视文化教育,尤其是书法。

习字是当时学子的重要课程,许多家长和老师都希望孩子们能够通过习字提高字体的美感和书写技巧。

由于当时的教材并不完善,文征明决定创作一本习字帖以帮助学生提高习字水平。

3. 文征明习字的特点文征明习字帖以楷书为基础,结合了其个人的艺术风格和技巧,形成了独特的特点。

以下是文征明习字的几个主要特点:3.1 线条流畅文征明习字的线条非常流畅,没有生硬坚硬的感觉。

他擅长运用毛笔的笔锋变化,使每一笔都显得自然而富有生命力。

这种流畅的线条给人以舒适和优雅的感觉。

3.2 字形工整文征明习字的字形非常工整,每个字都规整地布满纸面,形成整齐划一的排列。

他注重字与字之间的间距,使整体布局和谐统一,没有拥挤感。

这种工整的字形给人以秩序和美感的享受。

3.3 线条变化丰富文征明善于运用毛笔的笔锋变化,使线条充满变化和活力。

他善于运用浓淡之间的对比,使字体的线条既有深邃的感觉,又有轻盈的感觉。

这种线条的变化丰富性使得每个字都充满了动感和韵律感。

3.4 简约而不简单文征明的字体简约而不简单,他擅长以简洁的笔画表达复杂的情感和意境。

他的字体让人觉得朴实而又不失深邃,简洁而又不失华美。

这种简约却不简单的风格是文征明习字帖的魅力所在。

4. 文征明习字的影响文征明习字帖成为了明代习字帖的经典之作,对后世习字的影响深远。

它不仅在明代广泛传播,也对后世书法家产生了重要影响。

文征明的习字帖被后世多次抄写、模仿和学习,成为了书法爱好者学习的典范。

另外,文征明习字帖的艺术特点和风格也被后世书法家广泛借鉴和吸收。

许多书法家都受到过文征明习字的启发,从中汲取营养,并在自己的创作中加以运用和发展。

四阅读理解(20分)(一)阅读文言文文微明习字,完成练习(6

四阅读理解(20分)(一)阅读文言文文微明习字,完成练习(6

四阅读理解(20分)(一)阅读文言文文微明习字,完成练习(6小古文阅读文徵明习字文徵明临①写《千字文》,日②以十本为率③,书遂④大进。

平生于⑤书,未尝⑥苟且⑦,或答人简札(zhá)⑧,少⑨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

——选自《书林纪事》(注释)①临:临摹。

②日:每天。

③率:标准。

④遂:于是,就。

⑤于:对,对于。

⑥尝:曾经。

⑦苟且:敷衍了事,马虎。

⑧简札:信件,书信。

⑨少:同“稍”,稍微。

易:改换,更换。

愈益:愈加,更加。

【1】(字词理解)下列词语中的加点字与“文徵明临写《千字文》”中的“临”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玉树临风B.兵临城下C.身临其境D.唐临晋帖【2】(句段理解)对下面这句话翻译最准确的一项是()故愈老而愈益精妙。

A.因此,他的年纪越大,书法就越发精致巧妙。

B.因为他越来越老了,所以书法更加敷衍了事。

C.因此,愈老的书法水平更加精致巧妙。

D.因此,他的年纪越大,《千字文》就背得更加熟练巧妙。

【3】(提取信息)文徵明之所以“愈老而愈益精妙”,是因为他()A.有兴趣,肯用功。

B.人聪明,练得多。

C.练得多,不随意。

D.不随意,有耐心。

【4】(分析判断)下列句子中不是文徵明勤奋刻苦习字的具体行动的一项是()A.日以十本为率B.书遂大进C.平生于书,未尝苟且D.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5】(评价人物)读了这篇小古文,你觉得文徵明是个怎样的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试题答案【答案】【1】D【2】A【3】C【4】B【5】文徵明是一个勤学苦练、坚持不懈、一丝不苟的人。

【解析】译文:文征明临帖写《千字文》,每天以写十本作为标准,书法就迅速进步起来。

他平生对于写字,从来也不马虎草率。

有时给人回信,稍微有一点不符合心意,一定三番五次改写过它,不怕麻烦。

因此,他的书法越到老年,越发精致巧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文徵明习字
文徵明临写①《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②,书遂大进。

平生于书,未尝苟且③。

或答人简札④,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

(选自《书林纪事》) 【注释】①临写:临摹。

②率:标准。

③苟且:敷衍了事,随随便便,马虎。

④简札:信件,书信。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日.以十本为率日:
(2)书遂.大进遂:
(3)少.不当意少:
(4)必再三易.之不厌易: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
3.结合选文说说文徵明书法越来越精湛的原因。

答案: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 日:每天 (2) 遂:于是
(3) 少:同“稍”,稍微(4) 易:改换,更换
2.稍微有一点不满意,必定再三改动它而不感到厌烦。

3.①每天练习写字的量很大,并且能持之以恒;②写字从来不马虎,只要有不满意的地方就一定会修改到自己满意为止。

附参考译文:
文徵明临摹《千字文》,每天以写十本作为标准,书法于是大有长进。

(他)平时写字,从来不应付了事。

有时给人回复书信,稍微有一点不满意,必定再三改动它而不感到厌烦。

因此他年纪越大,(书法)越精湛绝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