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德州市十校联考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合集下载

山东省德州市2021-2022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

山东省德州市2021-2022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

山东省德州市2021-2022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 25 小题,每题 2 分,共 50 分)1.在有关惩治腐败的问题上,甲说:“不用管腐败问题,生产力水平提高了,腐败现象就自然没有了。

”乙说:“一定要依法严惩严管腐败问题,抓一个腐败分子就杀一个。

”丙说:“对腐败分子,要用‘德’和‘礼’来教育感化。

”丁说:“要从平民百姓中挑选有能力的人去治理腐败。

”和上述四位同学的说法相吻合的思想是A.儒、道、法、墨B.道、儒、法、墨C.儒、法、道、墨D.道、法、儒、墨2.南宋有相当多的通俗教育读本,如《劝孝文》、《劝学文》、《劝农文》等,这些读物劝导民众遵循长幼有序、男女有别、恪守本分等生活理念。

这说明南宋A.社会动荡人心败坏B.书院教育非常发达C.商业发达影响农业D.儒家伦理的普及化3.右图“孝”字,据说是理学大师朱熹的手书。

字形正看是一子跪地抱拳侍奉梳着高高发髻的老人,反看是一只正在拳打脚踢的猴子。

这幅字意在劝告人们要孝敬父母,否则便畜生不如。

这表明程朱理学A. 规范了伦理道德B. 强调孝的重要性C. 区别了儒佛特征D. 提高了儒学地位4.李贽称赞汉朝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善择佳偶”,自由恋爱,赞扬寡妇再嫁;称赞武则天是杰出的女政治家;赞颂商鞅.吴起等改革家;肯定封建社会揭杆起义的农民,上述材料反映了李贽A.反对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观念B.反对三纲五常为核心内容的正统思想C.破除对孔子思想的迷信D.揭露道学家的虚伪5.在郭守敬的建议下,元世祖派了 14 位天文学家,在国内27 个地点进行天文观测,其观测结果为编制《授时历》提供了科学的数据。

由此推断A.国家扶持促进了古代科技的发展B.中国古代政府历来重视天文学发展C.劳动人民是推动科技发展的动力D.专制统治的强化推动了科技的发展6.王夫之在明亡后一直以明朝遗民自居,坚决不与清朝合作。

清朝末年的革命者将王夫之视为反清排满的象征而大加宣传。

与此同时,清政府也将王夫之视为“忠君守礼”的典型,下诏予以追褒,并从祀文庙,加以供奉。

2021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I)

2021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I)

2021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I)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填涂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的位置。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卷上。

3、第II卷用中性笔答在答题纸上。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孔子强调的“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的意思是:不符合礼制规定的,不能看,不能听,不能说,不能动。

该观点的根本出发点是( )A.劝导统治者以德治民 B.维护封建统治秩序C.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 D.强调“格物致知”2、“今小为非则知而非之,大为非攻国则不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

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辩乎?”该段材料体现的是()A.道家思想的辩证观B. 儒家思想的义利观C.墨家思想的战争观D. 法家思想的是非观3、“明礼义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这段论述当出自春秋战国时期的()A.道家B.儒家C.墨家D.法家4、下列言论,符合法家思想的是()A.“虽是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 B.“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C.“威势可以禁暴,德厚不足以止乱” D.“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5、臣(董仲舒)谨案《春秋》之中,视前世已行之事,以观天人相与之际,甚可畏也。

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

由此可知董仲舒()A.背离先秦儒学 B.脱离社会实际C.主张天人感应D.提出三教合一6、一个时代的政治文明与同时代的思想文化密切相关,下列相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智者学派的产生反映了雅典民主政治的繁荣B. 儒家思想的独尊导致了封建大一统局面出现C. 罗马法的发展完善与罗马疆域的扩展相关联D. 明末反封建民主思想折射出封建制度的衰落7、某思想家强调孝、悌、慈等伦理道德均源于人之自然本性,这位思想家是()A.孔子 B.董仲舒 C.朱熹 D.王阳明8、明末李贽说:“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其思想核心是()A.维护封建礼教B.主张学以致用C.反对迷信崇拜D.抨击腐朽统治9、提出辨证施治原则,奠定了后世中医临床学的理论基础,被称为“万世宝典”的医学书籍是A.《黄帝内经》B.《伤寒杂病论》C.《千金方》D.《本草纲目》10、下表是《中国的世界记录》收录的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统计数据,由此可以得出()A.儒家思想重人伦轻科技 B.科举制度推动科技发展C.中国古代科技领先世界 D.中国古代农耕经济发展11、关于唐代书法的特征,诚如李泽厚在《美的历程》中所论述的:“它们一个共同特征是,把盛唐那种雄豪壮伟的气势情绪纳入规范,即严格地收纳凝炼在一定形式.规律.律令中。

2020-2021学年度高二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附解答)

2020-2021学年度高二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附解答)

2020-2021学年度高二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墨子提出“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

墨子的这一思想A.继承了儒家的仁爱思想B.否定了西周的等级制度C.适应了统治阶级的需要D.借鉴了无为而治的思想2.明末清初,传统的民本思想演化变革,走到近代民主的边缘,这便是新民本思想。

它既不同于传统民本思想,也不同于近代民主思想,而是二者的中间形态。

下列关于新民本思想阐述正确的是A.以反对暴君和颂扬明君的方式来约束君主的不良行为B.以“贤人政治”修正君主制度,非以民选的议会政治取代君主专制制度C.“民”具有新内涵,主要包括城市工商业者、市民、新兴资产阶级和新士人D.与西方君主立宪有相似性,受西方启蒙思想的影响较深3.《可持续发展与文明转型》中指出:两千多年前,中国经过春秋战国五百多年的混乱,完成了第一次文明转型,即“铁制农具+小农经济+君主官僚体制+儒道法意识形态”的中国传统文明终于成形。

推动这次文明转型的因素主要是A.新工具、新技术的发展B.诸侯争霸战争的影响C.“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D.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4.郑观应在《易言》中写到,泰西列国“设有上、下议政院”,“所冀中国上效三代之遗风,下仿泰西之良法,体察民情,博采众议”。

这一认识A.是对“中体西用”的具体表述B.奠定了维新变法的理论基础C.反映了顽固派的政治主张D.对洋务派的思想有所突破5.葛兆光先生在《中国思想史》中说:“(理学)思想成为原则,而原则又成为规则,而规则就进入民众生活,当民众在这种规则中生存已久,它就日用而不知地成了常识,任何违背常识的行为都将成错误甚至罪孽。

”对这种社会现象,表述正确的是A.汉代儒学吸收宗教思想的结果B.宋明理学系统化、哲学化的结果C.宋明理学世俗化的影响D.明清时期儒学新发展的表现6.雅典曾以发达的民主政治和繁荣的思想文化闻名于世。

山东省2021年高二上学期历史(理)期中考试试卷(II)卷

山东省2021年高二上学期历史(理)期中考试试卷(II)卷

山东省2021年高二上学期历史(理)期中考试试卷(I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30题;共60分)1. (2分) (2020高二下·衢州期末)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

据统计,“仁”字在《论语》中出现高达109次。

下列关于孔子“仁”的理解,正确的有()①是处理人际关系的最高准则②体现人道主义和对百姓的关心和爱护③强调“君轻民贵”,实行仁政④主张恢复周礼的权威,君臣有别,长幼有序A . ①②B . ③④C . ①③D . ②④2. (2分) (2016高二上·长春期末) 《史记·龟策列传》载:“太史公曰:自古圣王将建国受命,兴动事业,何尝不宝卜筮以助善!唐虞以上,不可记已。

自三代之兴,各据祯祥;涂山之兆从而夏启世,飞燕之卜顺故殷兴,百谷之筮吉故周王。

王者决定诸疑,参以卜筮,断以蓍龟,不易之道也。

”这反映出古代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是()A . 没有形成权力高度集中B . 宗法制与分封制结合C . 神权与王权结合D .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3. (2分) (2018高一上·黑龙江月考) 《汉书》记载:“武帝施主父之册,下推恩之令,使诸侯王得分户邑,以封子弟,不行默陆,而藩国自析。

”据此判断汉武帝实行“推恩令”的目的是()A . 恩泽贵族B . 削弱王国势力C . 增加税收D . 实现民族交融4. (2分) (2017高一下·天等月考) 《荀子·王制》:“凡农之道,厚(候)之为宝。

”《农书·粪田之宜》:“用粪犹用药也。

”《吕氏春秋·上农》“时至而作,竭时而止。

”《齐民要术》:“麦黄种麻,麻黄种麦。

”以上四则材料均反映了()A . 中国古代农业根据节气安排生产B . 中国古代农业注重因地制宜C . 中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D . 中国古代农业发展尊重自然规律5. (2分) (2018高一上·台州月考) 某电视剧以西汉的历史为背景,其间很多故事情节发生于长安“市”上,以下是电视剧中西汉“市”的场景,其中不符合历史真实的是()A . “市”的四面建有围墙B . “市”门在白天定时开关C . “市”里有专职管理的官员D . “市”门内外店铺林立6. (2分)(2019·浙江模拟) 中国古代某思想家认为:“不务去天理上着功夫,徒弊精竭力,从册子上钻研,名物上考索,形迹上比拟,知识愈广而人欲愈滋,才力愈多,而天理愈蔽。

山东省2021年高二上学期历史期中联考试卷(I)卷

山东省2021年高二上学期历史期中联考试卷(I)卷

山东省2021年高二上学期历史期中联考试卷(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30题;共30分)1. (1分)古代儒家思想包含了大量社会和谐的内容,儒家强调天人和谐、人我和谐、矛盾和谐、君民和谐以及身心和谐。

其中体现“人我和谐”思想的是A . 天人合一B .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C . 民贵君轻D .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2. (1分) (2018高二下·长丰开学考) 《易经》中提道:“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

”由此反映出中国古代文化()A . 知性理性合一的特征B . 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特征C . 注重对真善美的追求D . 注重对科学真理的追求3. (1分) (2015高二上·东阳期中) 亚里士多德被称为是“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下列不能作为这一结论的依据是()A . 逻辑学:提出了“三段论”的简单演绎逻辑B . 物理学:认为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运动C . 伦理学:提出“中庸之道”的观点D . 政治学:以身赴死批判了雅典民主中的“民粹”倾向4. (1分)“我爱我师,但我更爱真理”这句话是谁的名言A . 孔子B . 柏拉图C . 苏格拉底D . 亚里士多德5. (1分) (2019高二下·福建月考) 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认为:“秦汉以后的制度,则是‘帝国制’。

帝国与邦国的不同,首先就在于是否封建。

…帝国则一定是不封建的。

就算封王封侯,那也是荣誉称号就算封了土地,王侯们也只是地主,不是领主。

他们对那块土地,只有财权,没有主权,也没有治权。

这,充其量只能叫做‘封而不建’。

”据此,秦朝在地方推行()A . 郡国并行制B . 郡县制C . 宗法分封制D . 行省制度6. (1分) (2019高二下·兰考期中) 下列为“东方圣城”曲阜部分时期的沿革:薛郡鲁县——鲁国鲁县——中书省东平路曲阜县——山东布政司曲阜县,其对应的朝代顺序正确的是()A . 秦朝——东汉——宋朝——明朝B . 秦朝——西汉——元朝——明朝C . 隋朝——五代——元朝——清朝D . 唐朝——宋朝——元朝——明朝7. (1分)(2019·平罗模拟) 北魏大臣李安世上奏《均田疏》中说:丈量土地,将城邑附近的肥沃土地与乡村的荒地重新划分,使土地不荒废,人群中没有无业的流民。

山东省德州地区十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答案

山东省德州地区十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答案

德州地区十校高二历史试题参考答案2020.11一、选择题(45分)1.B2.C3.C4.A5.D6.B7.D8.C9.A 10.B 11.A 12.D 13.C 14.D 15.C二、非选择题(55分)16.(15分)(1)相同:秦、汉两个朝代建立中央集权制度,包括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度、在地方推行郡县制;两个朝代都建立起选官、官员考核制度和监察制度。

(4分,每点2分,其它如答“建立户籍制度”“基层建立乡里制度、什伍组织”等,可酌情给分)不同:秦代官员选拔主要是“以法为教”“以吏为师”,汉代主要实行察举制;秦代以法治国,汉代儒法并施;汉代地方行政制度还包括王国和侯国。

(4分,每点2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2)秦汉时期确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度,为后世封建王朝所承袭;秦汉时期创立了中国古代治国理政的基本模式;秦汉的国家治理强化了民族认同,推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发展进程;秦汉时期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治理,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儒学占据主流地位,儒家伦理道德成为中国古代社会价值观的核心。

(7分,每点2分,答出三点得7分)17.(15分)(1)特点:成立专门主管机构;制定法律保障实施;具有一定开放性和平等性;文官考试注重考查现代科学知识。

(8分)(2)评价:为政府部门选拔了一些优秀人才;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公正、平等,推动了社会进步。

服务于国民党的一党私利;地方势力与蒋介石集团之间的斗争阻碍了文官制度的实施。

(7分,考生须从意义、局限两方面回答)18.(13分)评分说明:考生可以对表中任一阶段或整体内容提出观点,观点如“新中国外交取得重大成就”“新中国外交理论不断成熟”“新中国始终坚持独立自主外交政策”“国际形势对新中国外交政策有重要影响”“1949—1959年是新中国外交的奠基时期”等等。

示例:观点:新中国根据国际形势变化调整外交政策(3分)阐述:新中国成立以后,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不断调整外交政策。

山东省2020年高二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卷(I)卷

山东省2020年高二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卷(I)卷

山东省2020年高二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卷(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30题;共60分)1. (2分)据美国侨报报道:由于受到金融危机的严重影响,美国经济遭到……,2008年10月1日最新公布的美国AP-GfK民调结果显示,八成美国人担心金融危机将直接影响到工作、家庭财富、退休养老、子女前途等。

但在此次金融动荡中,美国华人遭受的直接损失较小,这体现了中国儒家的什么思想A .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B . 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C . “量入为出”的观念D . 稳定发展的和谐思想2. (2分)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人类社会逐步告别“小国寡民”时代,世界从分散走向整体。

下列项中,与“小国寡民”相关的是①老子向往的理想社会②屈原追求的“美政”理想③罗马法的基础④雅典民主制的重要条件A . ①②③B . ①③④C . ①④D . ③④3. (2分) (2019高二上·广安月考) “圣人之性”是天生“过善”之性,是一般人先天不可能,后天不可及的。

“斗筲之性”是无“善质”的,生来就“恶”,教化无用,只能用刑罚手段处置他们。

“中民之性”是万民之性,是“有善质而未能善”,必须通过王者教化才能成善。

由此说明董仲舒()A . 从教育的角度强调“礼乐教化”B . 从统治的角度强调“赏罚分明”C . 从人性的角度强调“礼法并用”D . 从伦理的角度强调“三纲五常”4. (2分) (2019高二下·哈尔滨期末) 大英博物馆藏有一只汉代漆杯,其底部刻有六位不同工种工匠和七位监督人员的名字。

这反映了当时的官营手工业()A . 生产人员众多,效率低下B . 生产成本较低,官府出资C . 生产技术先进,面向市场D . 生产专业细化,官府掌控5. (2分) (2019高三上·珠海月考) 明嘉靖年间,户部主事海瑞向深居西苑、潜心修道的皇帝上疏,直言其“竭民脂膏,滥兴土木,二十余年不视朝,法纪弛矣”。

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期中高二历史试卷及答案

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期中高二历史试卷及答案

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高中二年级质量测试历史科试卷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5:B D A A A;6-10:D D B B D;11-16:C B B D D D二、非选择题(4小题,第17题14分,第18题14分,第19题12分,第20题12分,共52分。

)17.【答案】(1)法律意识:①“隆礼重法”“德主刑辅”(或“大德小刑”);②政府垄断法律教育(或禁止民间私自授法传法),法律教育淡薄;③法律与儒学、儒家伦理相结合(或法律意识受儒家思想影响)(或以礼入法);(此小问6分,共三点,每点2分)(2)原因:①先秦儒学的影响(或受荀子思想影响);②儒家思想成为主流意识形态(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成为正统思想);③儒家知识分子主动参与法律解释;④统治者对法律的控制(维护专制集权统治的需要)。

(此小问8分,每点2分)18.(1)影响:推动了语言文字的规范应用;提高了欧洲民众的识字率;有利于民族国家的形成;打破了教会的文化垄断,削弱了教会的社会影响力;促使知识产权相关法规的出台。

(每点2分,任答出4点即可,共8分)(2)趋势:传播权利分化下移。

(2分)因素:技术变革;政治发展;法制进步。

(每点2分,共4分)19.【答案】示例1:论题:15世纪16世纪之交西欧社会经济变革。

(2分)阐述:15世纪16世纪之交,地理大发现使欧洲社会出现重大变革。

西欧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商品种类增多,商业经营方式发生变化,贸易中心转移,出现“商业革命”;同时黄金白银大量流入,物价上涨,出现了“价格革命”。

所有这些都加速了西欧封建经济的瓦解,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10分,言之成理即可)高二级期中质量测试历史科试卷参考答案第1页(共2页)示例2:论题:15世纪16世纪之交西欧社会思想文化变革。

(2分)附述:15世纪16世纪之交,文艺复兴在意大利进入全盛时期,并在欧洲其他国家广为传播;文艺复兴不仅在文学艺术领域,而且在政治思想、哲学思想、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展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省德州市十校联考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
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学校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 西周时期,一些贵族大臣可以对周王“谏议”,平民也可以对朝政发表意见或评论,平民的意向影响周王的决策。

这反映出当时
A.贵族等级制度开始瓦解B.原始民主传统尚存
C.新兴地主阶级力量增强D.周王失去共主地位
2. 雅典城邦通过抽签产生的公民陪审团规模很大,代表不同的公民阶层,负责解释法律、认定事实、审理案件等。

而在罗马,通常由专业法官和法学家进行司法解释。

由此可见,在雅典城邦的司法实践中
A.职业法官拥有审判权B.负责司法解释的主体与罗马相同C.公民直接行使司法权D.公民陪审团维护所有人的法律权益
3. 民国初年,各种政治力量分化组合,全国各地陆续成立了数百个号称为“党”或“会”的政党或政治派别,如“中华民国联合会”“统一党”“统一共和党”等等。

民国初年党派林立反映出
A.不同社会阶层严重对立B.政党政治逐渐趋于成熟
C.国民急切希望参政议政D.统一成为时代发展潮流
4. “作为一场政治运动,百日维新短命而亡,但作为一场更广阔的意义上的社会文化运动,自有其成功之处。

”百日维新的“成功之处”主要体现在
A.促进了国民觉醒B.推翻了专制制度
C.挽救了民族危亡D.实现了主权在民
5. 唐代士人应举,可以“投牒自应”,不必非得由公卿大臣或州郡长官特别推荐;举人及第或黜落必须通过严格的考校才能决定。

这表明唐代科举制
A.注重家庭出身背景B.阻碍社会阶层流动
C.促成儒学独尊局面D.具有公平竞争特点
6. 19世纪后期以来,西方国家大多规定:文官不得参加党派政治活动和捐助政党活动经费,不得参加竞选和兼为议员。

该规定
A.消除了文官队伍的贪污腐败B.推动了政治和管理分离
C.降低了文官制度的权威地位D.导致了文官人数的膨胀
7. 汉代官员审理案件时,除了依据犯罪的客观事实,还着重考察行为者的动机是否与儒家道德相符合,如不符合,必须严惩;如符合,虽犯法也可以从轻论处。

这种做法
A.确立了儒学统治地位
B.扰乱了司法审判秩序
C.杜绝了以往严刑酷法
D.增强了法律伦理色彩
8. 下图内容是对近代西方某部法律的描述。

判断该部法律是
B.《人权宣言》
C.《法国民法典》D.美国1787年宪法
9. 中共十五大报告提出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将以往的“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改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这一变化
A.有利于依法治国理念的贯彻B.推动了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
C.标志我国法律体系基本形成D.实现了国家管理的有法可依
10. 图中的动物是郑和下西洋时外国使臣随船向明政府贡献的奇珍异兽。

明朝君臣认为,这就是中国传说中的“麒麟”。

明成祖遂厚赐外国使臣。

这表明当
的类型B.朝廷用中国文化对朝贡贸易贡品加以解读
C.海禁政策的解除促进了对外文化交流D.外来物品的传入推动了传统观念更新
11. 近代以来某一国际关系体系开创了用国际会议和通过谈判达成协议的形式解决国际争端、结束国际战争的先例,确认了缔约国必须遵守条约、各缔约国可以对违约国集体制裁的国际法基本原则。

该体系是
A.威斯特伐利亚体系B.维也纳体系
C.凡尔赛—华盛顿体系D.雅尔塔体系
12.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将归绥(归顺、平定之意)改为呼和浩特(意为青色的城)、迪化(开导、教化之意)改为乌鲁木齐(意为优美牧场)。

这说明新中国A.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B.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D.贯彻各民族平等的原则
13. 中国古代某一赋役制度规定,各州县以白银为单位通算每年的正、杂役费用,然后按照丁、粮两项标准将其分摊到每家户头上,最终与该户的田赋(亦折银)合并征收。

该赋役制度是
A.租庸调制B.两税法C.一条鞭法D.摊丁入亩
14. 明初以职业定户籍,分民户、军户、匠户等若干类别。

军户、匠户、灶户(煮盐户)等户籍世代相袭,不得更换户别。

这一措施有利于
A.抑制土地兼并B.促成社会分化
C.发展商品经济D.加强社会控制
15. 1883年,德意志帝国议会通过《疾病保险法》,对广大劳动者进行强制保险,其中工人所交的费用很少。

1905年,德国实行高温工作限制,若气温超过28℃,每班工作不超过6小时。

这表明统一后的德国
A.继承普鲁士专制传统B.发挥君主制的优越性
C.呈现社会发展进步性D.带有军国主义的色彩
二、材料分析题
1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秦汉时期的历史特征主要有如下表现:(1)高度集权的“大一统”的政治体制基本形成,并且经历了多次社会动荡的历史考验而愈益完备。

以丞相为统领的中央王朝百官公卿制度和以郡县制为主体的地方行政管理形式逐渐完善。

选官制度的进步,满足了行政体制的人才需求,也促进了社会不同等级的流动。

……(3)秦文化、楚文化和齐鲁文化等区域文化因子,在秦汉时期经长期融汇,形成了具有统一风貌的汉文化。

儒学正统地位的建立和巩固,国家教育体制的逐步健全,成为适应专制主义政治需要的文化建设成就的重要标志。

经历这一时期,以“汉”为标志的民族文化共同体已经初步形成。

正是因为秦汉时期历史文化贡献的丰富,使得“秦”和“汉”,“秦人”和“汉人”,都长期成为代表我们国家、我们民族的公认的文化符号。

——摘编自王子今《秦汉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汉两个朝代在国家治理上的主要异同。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秦汉时期国家治理对中国历史发展的意义。

1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南京国民政府时期,考试院作为主管考试的最高机关,掌握着国家机关人员的考试和铨叙。

南京国民政府先后颁布了《考试法》《典试法》《监视法》等法律法规。

这一时期的文官考试,赋予女性参加考试的权力。

在考试的内容科目上,以1931年第一届高等考试普通行政人员考试的部分试题为例,此次高等文官考试共分为国文、民法、刑法、国际公法、行政法、中国近代政治史、经济学、财政学等八个科目,除国文外,其他科目均属于现代科学知识范畴。

据统计,整个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普通考试录取6738人;高等考试录取4069人;特种考试录取155220人。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党派性更加浓厚,一切文官均需为国民党的一党私利服务。

地方势力与中央政府之间存在重重矛盾,往往将中央所派遣的官员看成是蒋介石集团的人事渗透而拒绝实施文官制度。

——摘编自陶继波马卉《民国时期文官制度发展概述——兼论其对知识分子的影响》
(1)根据材料概括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文官制度的特点。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文官制度的影响。

三、论述题
1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新中国外交发展概况简表
——据齐鹏飞《波澜壮阔的新中国外交》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对表中的内容提出一个观点,并予以阐述。

(要求:观点具体明确,阐述须史论结合)
四、材料分析题
1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44年,美国在新罕布什尔的布雷顿森林召集有44个国家参加的国际会议,确立了新的世界货币体系。

此后,美元像1914年前的英镑一样,被接受为黄金的等价物。

在20世纪60年代,西欧在世界经济中占据了全部进口的四分之一和全部出口的五分之一,它的出口曾一度与美日两国的出口总计不相上下。

新的贸易状况产生了货币上的问题,美国在海外的花费要比它在海外赚取的多,海外持有的美元超过了美国的黄金储备。

美国经济地位的这种变化削弱了人们对美元的信心。

1965年,法国将其持有的数亿计的美元兑换为黄金,私人投资者也都抛售美元,美国的黄金和外汇储备急剧下降。

1971年,尼克松总统单方面宣布停止黄金兑换,美元贬值。

1973年又发生了第二次美元贬值。

布雷顿森林会议上规划的全球货币体系就此告终。

尽管美元仍然是世界上最主要的储备货币,但西德马克和日元也在美元之外占据了关键货币的地位。

——据[美]R.R.帕尔默等《现代世界史》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40年代到70年代美元国际地位的变化并作出合理解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