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误的理论

错误的理论
错误的理论

错误的理论

错误的理论——随机漫步理论与有效市场假说(上篇)

资本市场是最不缺少理论的地方。如道氏理论已经有着上百年的历史,经历了时间的检验;但更多五花八门的理论,仿佛千百条歧路在时刻等待着新手误入歧途。其中任何一条歧路,都足以让初学者荒山终老、皓首穷经。除了耗尽他们毕生的精力和金钱,什么成果都不会诞生。好在我们无需一一践行就能判断出一种理论是否有效。这样做一是根据常识,二是要看这种理论是否是由具备实战经验的交易家所提出。我想,借此机会表明我对流行理论的看法,是我对后来者的责任。

所有的赢家都是相似的,而输家则各不相同。我之所以不主张新手学习巴菲特,就是因为他和所有人都不相似,无从学起。而杰克·D·施威格在《华尔街操盘高手》(Market Wizards)和《华尔街点金人》(The New Market Wizards)两部书中采访过的30位当代杰出交易家,他们都非常相似——例如顺应大趋势,正确地捕捉战机,严格的资金管理,高度的自律,耐心地持长……等等。他们全都可以视为杰西·利物莫的追随者或模仿者。他们站在巨人的肩上,

吸取了他的经验教训,因而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年轻后学要想踏上成功的坦途,研究他们的做法和言论才是唯一出路。如果一种理论的提出者不是有过辉煌战绩的实战交易家,而是某个学院派教授,则几乎可以肯定一钱不值,哪怕这种理论获得过诺贝尔经济学奖也不行!

有些学院派专家学者看似聪明,实则非常愚蠢。“随机漫步理论”(Random Walk Theory)就是我所知道的最为愚蠢的理论之一。这个理论认为,市场是随机游走的,是杂乱无章的。但是面对这个毫无章法的市场,该理论竟然得出交易者应该“买进并持有”指数基金的结论,理由是没有人能够真正战胜指数。可是“买进并持有”指数基金如果能够盈利,不就等于承认指数存在一个上升趋势么?一方面靠追随大势赚钱,一方面又否定趋势的存在,这是典型的自打嘴巴。可是即便是买进指数基金也不是什么好建议。对这种想当然的结论,我至少可以从如下三个方面予以驳斥:

一、仅仅追求和指数同步的收益只会永远原地踏步

众所周知巴菲特的年均收益率不过略高于20%而已。人们据此认为,只要保持20%的复利增长,几十年之后就会成为巴菲特第二。可是事实上,年均20%的收益率非但不会成为巴菲特,相反只能永远呆在穷人的位置上动弹不得,最多也就是年复一年地原地踏步而已。道理很简单,一

般人的账户根本做不到封闭运行。您得吃饭、看病、花销,您得不断从账户提款。越是职业交易者,越是没有交易以外的其它收入。更何况,从长期来看指数连10%的年均增长率都难以达到。如果剔除通胀因素,持有指数基金的效果会更差。

二、超越指数不仅完全可能而且大有人在

大多数人的确难以超越指数,但这不应该成为自甘平庸的理由,我们应该向卓越交易家们看齐。理查德·丹尼斯魔术般地把400美元变成了2亿美元。布鲁斯·柯凡纳1978~1987年间的平均收益率高达87%;即如果在1978年初投入他的基金2000美元,十年后该笔资金可以成长到100万美元。同样是在十年时间里,麦可·马可斯使他操盘的资金增长了2500倍,折合年均报酬率约120%……金融市场的乾坤之大、能人之多,远非象牙塔里的书呆子们所能想象。

三、长期持有指数基金的最终结果有可能亏损

日经225指数1989年底已经接近4万点,至今仍不足1万点(最低曾到过7000点)。如果在峰位时介入,持有该指数基金20年的结果是亏损超过70%!美国的纳斯达克指数2000年3月曾经高达5132点,如今快十年过去了,依然匍匐在2000点的位置(最低曾见1100点)。由此可见,买卖指数基金也要依据大势操作,并且进出场的时机很重要。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在指数处于牛市时做多股指期货或

指数基金,在指数处于熊市时则做空两者,而不是一味盲目地持有。

随机漫步理论虽然历史悠久,但迟至1964年才首次集中出现在保罗·H·库特纳(Paul.H.Cootner)编撰的《股票市场价格的随机行走特点》(Random Character of Stock Market Prices)一书中。伯顿G·马尔基尔(Burton G.Malkiel)1973年出版的《漫步华尔街》(A Random Walk Down Wall Street)一书则使之进一步发扬光大。马尔基尔在书中对技术分析者极尽嘲讽羞辱之能事:

“走近技术分析师,仔细一瞅,常会看到他们的鞋子上有破洞,衬衫的领口也磨损了。我个人从未认识什么成功的技术分析师,倒是见过好几个不成功的折戟沉沙,惨败不堪。令人称奇的是,身无分文的技术分析师却从来没有一丝悔意。如果你在社交场合冒昧地问他为何如此穷困潦倒,他会坦诚率直地说,之所以如此落魄,是因为他犯下了是人都会犯的错误:没有相信自己的图表。有一次,我的一位图表师朋友请我共进晚餐时就说过这样的话,我当场被食物噎着,弄得自己非常尴尬。自此之后,我就立了个规矩,永远不再和图表师一起吃饭。这不利于消化。”

历史上任何一位知名交易家都不曾以如此狂妄的语气说话。随机漫步理论不仅否定技术分析,还同时否定基本分析。如果它成立的话,交易市场上的所有专家们都将

无立锥之地,积极进取变得毫无意义,而众多杰出交易家的卓越绩效将不过是消极持有指数基金的结果。但是众所周知市场是规律性(趋势行情)与随机性(无趋势行情)的统一体。任何对金融市场的运作有正确认识的人士,都不难凭常识看出该理论的荒谬性。例如技术分析大师约翰·墨菲就曾经反驳道:

“满目随机其实只是无力辨识系统性价格变化形态的代名词。许多学者没有能力揭示价格形态,可这并不能证明价格形态不存在。随便翻翻哪本图表书,就可以很直观地看到趋势确实客观存在。如果价格变化前后无关,那么试问随机行走派诸君,如何解释触目可见的趋势呢?不少顺应趋势系统在现实交易中战果辉煌,利润丰厚,又该作何解释呢?”而在《股市趋势技术分析》第八版献给约翰·迈吉的纪念辞中,作者——约翰·迈吉公司的总裁理查德·迈克德莫特(Richard McDermott)写道:

“对于那些坚信随机游走理论的人,他们曾对约翰声称华尔街上不存在可预测的行为。约翰对此的回答十分精彩,他说:‘您们这些家伙过分依赖您们的电脑。到目前为止设计得最好的电脑仍然是人类的大脑。一些理论家试图模拟股市行为,在最终宣告失败的情况下就声称股市中的运动是随机游走。难道就不能同样平等地认为只是因为电脑程序不够灵敏,或者电脑本身不够强大,从而不能够成功地

模拟人类大脑的思维过程吗?’接着,约翰走到他的一大堆图表处,从中取出他心爱的一张,将它展示给随机游走论者。图上展现出:价格猛烈地上冲,伴随大的成交量;价格调整巩固,伴随小的成交量;价格再次向上猛冲,伴随大的成交量;第三次;第四次。一张漂亮的、对称的图表:股价沿着一条界定清晰的趋势通道运行,成交量伴随着价格而运动。‘您们真的相信这些形态是随机的吗?’约翰问道——他显然已经知道了答案。”

您是愿意听一个身经百战的沙场老将的忠告,还是一个饱读兵书的书生的侃侃而谈?随机漫步理论在赢家那

里没有任何市场,却因为“市场走势是随机的”这种说法颇能安慰输家们饱受创伤的心灵而大受其欢迎。1999年,麻省理工学院的安德鲁·罗(Andrew W. Lo)博士,以《华尔街的非随机漫步》(A Non-Random Walk down Wall Street)一书将该理论驳斥得体无完肤。作者和所有的市场赢家们一样,都深信资本市场的规律性不仅清晰而明显,并且象山岳一样不可撼动。因此凡是那些认为资本市场没有任何规律可循的理论都是错误的理论,这就是我们最终的结论。

错误的理论——随机漫步理论与有效市场假说(下篇)

1900年,法国数学家路易斯·巴舍利耶(Louis Bachelier)首次提出了金融资产价格服从对数正态分布的假设,并假设股票价格服从布朗运动(物理学中分子微粒所做的一种无休止的无序运动),这成为随机漫步理论和有效市场假说(Efficient Markets Hypothesis)共同的源头。1965年,芝加哥大学经济学教授尤金·法玛(Eugene Fama)正式提出有效市场假说:“假说的前提是股票价格总是正确的,因此,市场走势是随机的,没有人能预测市场未来的方向。价格正确的前提是,制定价格的人,一定是理性的,并且掌握充分的信息。”根据这一理论,金融市场又被进一步划分为弱式(技术分析失效)、次强式(基本分析失效)和强式(内幕消息也失效)共计三类“有效市场”。

这个理论的要点是:一群“理性”的人,在同样的时间对同样的信息以同样的速度作出同样“理性”的反应之后,立即将该信息的影响传达到价格变化上,从而造就出一个“有效市场”。后来,该假说进一步与哈里·马克维茨(Harry Markowitz)以“均值—方差”法提出的资产组合理论相结合,诞生了一般均衡框架中以理性预期为基础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从此,资产组合理论、资本资产定价理论和有效市场假说一起,在传统金融理论中占据了统治地位。这些理论的特点就是在假设持有期收益率服从正态分布的基础上,运用数理统计的方法来分析市场和指导投资。

例如,资产组合理论就主张通过分散投资来降低风险,追求平均收益。

在我看来,有效市场假说至少存在如下疑问:

一、完全追求经济效用最大化的“理性经济人”并不存在

众所周知,人只是理性与非理性参半的动物。不论是出于无知还是故意,交易者都完全有可能作出损害自身利益的选择。所谓的“整体理性”也同样可疑。《非理性繁荣》(Irrational Exuberance)的作者、耶鲁大学经济学教授罗伯特·席勒(Robert Shiller)认为,市场有时候会被疯子和集体癔症所左右,这一观点实在是精彩绝伦(但是,这难道不是一件值得利用的好事吗?专业投机者无惧任何惊涛

骇浪,唯独对死水一潭的市场一筹莫展)。反观新兴的行为金融学把人的心理和情绪因素引进金融交易决策过程的做法,就显得明智和务实得多了。

二、人们不可能同时获得相同的信息,对相同的信息也不会作出同样的反应

常识告诉我们,信息不可能像阳光一样不偏不倚地普照众生——亦即信息不对称的现象永远存在。况且国王和乞丐之间的差别有多大,人和人之间的差别就有多大。即便是对于同样的信息,人们的反应也会大相径庭。信息的不对称和交易者个体之间的巨大差异,完全有可能导致有效

市场的假设落空。

三、从历史走势出发对未来的价格涨跌作出部分预测完全可能

随机漫步理论和有效市场假说都认为市场走势混乱无序,价格变动的路径不可预期,投资者无法根据过去的价格预测未来,也无法跑赢大市。这两套理论的支持者天真地以为,价格走势的过去和现在没有关系,现在和未来也没有关系。但实际上,时间因素在价格变动中至关重要。无论是过去的价格或信息,都会对将来造成影响。因此说,市场存在记忆效应是不容置疑的事实,历史走势也因而具有不容忽视的研究价值。

市场走势究竟能否预测?这是一个存在巨大争议的问题。输家们一致认为不能,赢家们则不置可否,以沉默应对。事实上,从历史走势出发对市场的未来走势作出某种程度的预测是完全可能的,这种预测有时甚至能够达到相当准确的地步。简单地说,趋势行情相对容易预测(无论是趋势的开始、中途还是结束),无趋势行情则很难预测。越是大级别的趋势行情预测起来就越容易。我甚至可以肯定地说,大规模的趋势运动多数事先都是可以看得出来的。我知道这种说法令人震惊。但说到底,这只不过是个技术水平高低的问题罢了。

四、市场的局部有效性不能消除超额利润的存

如果说漫步随机理论宣扬的是不可知和不作为论,那么有效市场假说就是在为不作为或消极投资辩护。事实上,缺乏理性——更多情况下是缺乏知识——的投资大众,恰恰是赢家能够确立优势的原因。市场的局部有效性,即信息能够很快被价格充分消化吸收,是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但是这一事实并不能消除超额利润的存在。杰西·利物莫所开创的趋势跟踪一派在华尔街已经形成一个蔚为壮观

的赢家群体,少数知名的价值投资者也已持续多年稳定盈利,就是明证。

五、除非学会以资金管理配合趋势跟踪,否则以有效市场假说为依据难免破产的命运

LTCM(长期资本管理公司)曾有“债券套利之父”约翰·梅里韦瑟(John Meriwether)的加盟,和两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布莱克—斯科尔斯”期权定价公式的发明人迈伦·斯科尔斯(Myron S.Scholes)和罗伯特·默顿(Robert C.Merton)的参与,其最终破产的结局对于世人来说是个意味深长的警示。经济学家埃德加·E·彼得斯(Edgar E. Peters)曾经说道:“当市场被认为是‘稳定的’,有效市场假说和资产定价模型似乎运行得很好。可是,在恐慌和混乱期间,那些模型崩溃了。因为有效市场假说和资产定价模型是均衡模型,它们不能处理通向混乱的转变。”

问题的根源在于,收益率并不服从正态分布。传统金融理论一直认为金融数据符合这一假设,但实际上它们绝不。因为金融市场上趋势行情的大量存在,所以收益率显然不是完全随机的,也就不服从正态分布。许多学者,包括尤金·法玛本人在观测资产持有期收益率时都曾发现,其频数分布曲线的峰部比正态分布更高,尾部也比正态分布更大。较胖的尾部意味着市场发生剧变——如飙升或崩溃的概率,比正态分布要大得多。对此,尤金·法玛说道:“如果价格变化是非正态分布的,一般说来,平均而言,每个股票出现距离均值超过5个标准差的价格,每7000年才会出现一次。事实上,这样的情形似乎每过三四年就会发生一次。”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菲利普·安德逊(Philip Anderson)的一段话,也说明了来自常态分布思维的危险性:“在现实世界中,‘尾部’极值事件发生的概率其实跟中间值和平均数是一样的,总有许多出乎意料的事情发生。我们需要突破用平均数思考的方式。

六、“有效市场”如果成为现实将是全体市场交易者共同的噩梦

每一个交易者几乎都是冲着超额利润来的,而“有效市场”的实现意味着超额利润将不复存在。果真如此,金融市场还能够吸引多少人参与呢?只有大波动才能赚大钱,失去波动的市场无异于失去了生命。好在这一切根本不

会发生,否则金融市场只有关门大吉一途。在我看来,所谓的“有效市场”就像是金融市场中的共产主义,只宜拿来作为想象之用。始于2008年7月、由美国次贷危机所诱发的一场全球范围内的股市和期市大崩溃,已经将有效市场假说彻底撕成了碎片。最后,让我们以华尔街交易名家赖瑞·海特(Larry Hite)的一段话作为对有效市场假说的总结:

“经过多年交易经验的累积,我了解到市场的运作其实并没有效率。我有一位念经济的朋友,他曾经一再向我解释,要想战胜市场所做的一切努力其实都是徒劳无功的,因为“市场的运作非常有效率”。然而我发现,所有告诉我市场运作具有效率的人,都无法赚大钱。我这位朋友同我争辨说,如果我能设计出一套在市场中致胜的电脑交易程式,别人一样能做到,而这些系统的功用在市场上一定会相互抵销。虽然有人能够设计出在市场上致胜的交易系统,但也有人会犯错。有些人在交易赔钱的时候,会更改交易系统。有些人根本不相信交易系统,总会对交易系统所发出的指令表示怀疑。根据以上的说法,我们可以得到一个非常重要的结论,即人是不会改变的。而这就是市场交易这场游戏会持续发展的原因。”

(摘自投资家1973所著《金融交易学——一个专业投资者的至深感悟》第一卷第三章“理论与道路”)

怎样对待学生错误的前概念

怎样对待学生错误的前概念 浙江省玉环县教育局教研室郑青岳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并不是空着脑袋进入课堂的,学生在日常的生活和先前的学习中,形成了大量的知识经验,这就是所谓的前概念。学生的前概念有的是正确的,对科学概念的建构会起促进作用,有的则是错误的,对科学概念的建构会起干扰作用。对于学生错误的前概念,有不少教师了解甚少,也不想了解。在教学中当学生出现错误的前概念时,由于担心会对教学造成干扰,往往对其采取无视、回避的态度,甚至表现出责怪的行为。其结果,学生错误的前概念没有被摒弃,教学之后,学生的头脑里并没有真正建构起科学概念而是,科学概念与前概念相互混淆,相互影响。那么,对于学生错误的前概念,我们应当采取怎样的态度呢? 1.尊重 任何人在学习科学时,都会或多或少地存在着错误的前概念,这是一条客观的规律。尊重学生错误的前概念,就是尊重人的认知规律。由于学生头脑里的前概念是无法被科学概念简单地覆盖,所以,企图回避学生错误的前概念则是幼稚,甚至是愚蠢的。 其实,不但学生对科学存在错误的前概念,即使是经过专业学习和强化训练的科学教师,对科学也仍存在不少错误的前概念。例如,曾有一伙高中物理名教师外出旅游,有一次去游乐园体验“过山车”。当“过山车”在水平弧形轨道上高速盘旋时,人由于惯性会严重地向外倾斜,似乎要被抛出一样。下来之后,就有老师感叹:惯性好大啊,太刺激了!其实,人的惯性大小只跟质量有关,人站在地面上的惯性,跟随“过山车”盘旋时是完全一样的。他们之所以会这样说,正是因为头脑里“速度越大,惯性越大”的前概念在作祟。所以,教师对学生错误的前概念应当具有同理心,而不得加以指责。 对于学习者来说,不但当前的学习会受到已有错误前概念的干扰,而且,当前的学习也会引发新的错误前概念。例如,在教学变阻器知识时,我们常常会做如下实验:将小灯泡、变阻器和电源串联在一个电路上,当变阻器电阻变大时,电路电流变小,灯泡变暗。这个由教师所操控的演示实验现象无意之中会使学生形成一个错误的观点:灯泡的亮度是由通过的电流大小决定的,从而对电功率知识的学习埋下隐患。纠正学生错误的前概念应贯穿于学习的全过程。 根据建构主义学习观,学习并不是学习者对知识被动的接受,而是对知识意义自主的建构。概念的建构是有基础的,学生的前概念就是建构科学概念的一个基础。如果我们无视学

人本管理的主要内容

一、人本管理的基本要素 以人性为核心,人本管理有企业人、环境、文化及价值观四项基本要素。这四项基本要素是学习、建立人本管理时必须予以重视和研究的。 1.企业人 在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人是管理活动的主体,也是管理活动的客体。在管理的主体和客体之间有着人、财、物、信息等管理活动和管理联系,正是这些活动才使企业管理的主体与客体发生着紧密依存、相互联系的管理关系。管理关系是人的关系,首要的管理是对人的管理。 (1)管理主体 作为管理主体,人必须要有管理能力,并拥有将管理知识、技能和能力付诸管理实践的权威和权力。管理能力包括管理主体对企业问题的观察、判断、分析、决策的特质,具体包括对企业人的尊重和善于调节企业的人际关系,对企业的产品开发和市场份额的竞争具有敏感性和组织力,对企业内人、财、物、信息及与企业生存和发展相关的诸多复杂因素具有综合的应对和把握能力。不同层面的管理主体对上述能力的要求各有不同。此外,管理主体还必须具备从事管理活动的权威和权力。如果说管理权力是董事会或上层管理主体在界定其职责的同时授予的,那么管理的权威并不完全由管理权力带来,而更多的是来自管理主体的事业心、行为方式和工作效率。 (2)管理客体 管理客体是接受管理的人、财、物、信息,是管理主体施展管理活动的对象和不可缺少的因素。管理客体可分人与物两类。财与信息是以物质的衍生形态存在的,因此可以列入物一类。由于接受管理指令的第一对象是人。因此人是第一管理客体。人是社会关系的产物,是一切社会财富的创造者,是整个管理活动中最能动、最活跃的因素,因此作为管理客体,人具有客观性、能动性的特征。作为管理客体,其客观性除了作为生物体而客观存在之外,其知识、技能、欲望、价值倾向、思维定势等因素,相对于管理主体而言,是一种客观存在物。同时,人作为管理客体,从来不是消极地领受管理主体

管理学原理试卷一

广州体育学院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管理学原理》试卷(一) 课程性质: 限 选 考试年级、专业: 08级休闲体育专业 1.以下哪一项不属于管理的职能? A .领导 B. 创新 C. 决策 D. 激励 2.某公司总经理在汶川灾区重建募捐活动开幕式上剪彩,体现了哪一类领导者角色? A .决策角色 B. 人际角色 C. 信息角色 D. 企业家角色 3.在管理者必须具备三类技能中, 是“把观点设想出来并加以处理以及将关 系抽象化的精神”。 A .人际技能 B. 技术技能 C. 概念技能 D. 决策技能 4.泰罗认为,科学管理的根本目的是 A .提高工人收入 B .制定工作标准 C .科学培训工人 D .谋求最高工作效率 5.法约尔关于企业经营的六职能不包括以下哪一项? A .创新职能 B. 财务职能 C. 安全职能 D. 技术技能 6.比较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和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马斯洛提出的五种需求中,属于保健因素的是 。 A .生理和尊重的需要 B .生理、安全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C .生理、安全和感情的需要 D .安全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7.以下关于职责、权限、利益、能力之间关系的句子中哪一个是错误的? A .职责、权限、能力是相等的 B. 能力可以略小于职责 C. 职责、权限、利益是相等的 D. 能力相对职责来说不可过小 8.以下关于效果、效率、效益的句子中哪一个是错误的? A .只有那些为社会所接受的效果,才是有效益的 B .高效率意味着高效益,效益与效率在实践中是一致的 C .效益是有效产出与投入之间的一种比例关系 D .效果是指由投入经过转换而产出的成果 9.“不管白猫、黑猫,抓到耗子就是好猫”体现了哪一种道德观? A .推已及人道德观 B .社会契约道德观 C .公平公正道德观 D .功利主义道德观 10.管理的经济方法涉及运用各种经济手段,这些经济手段不包括以下哪一项? A .撤职 B .利润 C .税收 D .工资 11.以下关于头脑风暴法的句子中哪一个是错误的? A .鼓励每个人独立思考,广开思路 B .建议越多越好 C .对别人的建议要进行广泛而深入的讨论。 D .参加者以5-6人为宜。 系部: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 ____ _ _____ _ _____ _ _____ _ _____ _ _____ _ _____ _ _____ _装_ _ _ _ _订_ _ _ _ _线_ _ _(装订线内禁止填写答案)_ _____ _ _____ _ _____ _ _____ _ _____ _ _____ _ _____ _ _____ _ _______ _ ___

四概念错误

四概念错误 亦称“四名词错误”。三段论中混淆概念的逻辑错误。三段论中最常见的逻辑错误。三段论只能有三个概念,如果把两个不同的概念当作同一个概念使用,以致在三段论中有四个概念,就犯了逻辑错误。如说:“中国人是勤劳勇敢的,他是中国人,所以他是勤劳勇敢的。”其中的两个“中国人”不是同一个概念,前者是集合概念,指中国人的整体;后者是普遍概念,指任何一个中国人。因此,这个三段论犯了四概念错误。 1.在一个三段论中,必须有而且只能有三个不同的概念。为此,就必须使三段论中的三个概念,在其分别重复出现的两次中,所指的是同一个对象,具有同一的外延。违反这条规则就会犯四概念的错误。所谓四概念的错误就是指在一个三段论中出现了四个不同的概念。四概念的错误又往往是由于作为中项的概念未保持同一而引起的。比如:我国的大学是分布于全国各地的;清华大学是我国的大学;所以,清华大学是分布于全国各地的。这个三段论的结论显然是错误的,但其两个前提都是真的。为什么会由两个真的前提推出一个假的结论来了呢?原因就在中项("我国的大学")未保持同一,出现了四概念的错误。即"我国的大学"这个语词在两个前提中所表示的概念是不同的。在大前提中它是表示我国的大学总体,表示的是一个集合概念。而在小前提中,它可以分别指我国大学中的某一所大学,表示的不是集合概念,而是一个一般的普遍概念。因此,它在两次重复出现时,实际上表示着两个不同的概念。这样,以其作为中项,也就无法将大项和小项必然地联系起来,从而无法推出正确的结论。 2.中项在前提中至少必须周延一次。如果在一个判断中断定了主项(或谓项)的全部外延,则该主项(或谓项)是周延的;如果没有断定全部外延,则是不周延的。(性质判断中,全称判断的主项是周延的,特称判断的主项是不周延的,否定判断的谓项是周延的,肯定判断的谓项是不周延的。)在三段论中,如果中项在两个前提中一次也没有被断定过它的全部外延(即周延),那就意味着在前提中大项与小项都分别只与中项的一部分外延发生联系,这样,就不能通过中项的媒介作用,使大项与小项发生必然的确定的联系,因而也就无法在推理时得出确定的结论。例如:一切金属都是可塑的,塑料是可塑的,所以,塑料是金属。在这个三段论中,中项的"可塑的"在两个前提中一次也没有周延(在两个前提中,都只断定了"金属"、"塑料"是"可塑的"的一部分),因而"塑料""和"金属"究竟处于何种关系就无法确定,也就无法得出必然的确定结论,所以这个推理是错误的。如果违反这条规则,就要犯"中项不周延"的错误,这样的推理就是不合逻辑的。

物理前概念及纠正错误前概念的策略_赖小琴

2002年9月 第19卷 第3期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Jour nal of G uangx i T eacher s Co lleg e(N atur al Science Editio n) Sep.2002 V ol.19N o.3 文章编号:1002-8743(2002)03-0092-05 物理前概念及纠正错误前概念的策略 赖 小 琴 (广西教育学院,广西南宁530023) 摘 要:物理前概念是学生在学习科学物理概念之前对它的想法,物理前概念广泛存在而且根深蒂固.错误的物理前概念对物理学习有着不可低估的负作用.本文论述了物理概念和前概念的形成过程,前概念对物理学习的作用,形成错误前概念原因,以及如何纠正错误前概念,科学地进行概念教学. 关键词:物理前概念;形成;特点;作用;纠正错误前概念 中图分类号:G642.1 文献标识码:A 物理概念是整个物理知识体系的基石和支撑点,是物理理论的精髓,是物理思维的基本单位和物理学科的基本要素.建构科学的物理概念对物理学习非常重要,只有科学的、精确的和严密的物理概念才能准确地描述自然界的物理现象,对物理概念掌握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对物理理论的掌握和学习.学生在没有学习科学概念之前,已根据日常生活、学习、游戏的经验中有了对科学概念的想法,并用之来理解日常生活中和学习上遇到的问题,这些想法有些是正确的,有些则与科学的物理概念相违背,国外研究者们称之为“前概念”(preco ncept)或“相异构想”(alternative fr am ew or k)、“民间概念”(folk concept).错误的物理前概念运用到物理学习中,会导致对物理现象错误理解,得出错误的结论,影响了科学物理概念的建构和物理学习.本文试图论述物理前概念的特点、作用和形成错误前概念的原因,以及如何纠正错误的前概念进行科学概念教学,强调形成正确表象的重要性. 1 物理前概念特点及其对物理学习的作用 物理前概念或相异构想是指与正统的科学概念不一致的想法,这些想法有的与科学概念不相冲突,有的则和科学概念不相容.它有如下的特点: (1)先入为主 学生从出生开始就与人和周围环境发生作用,从与大人和环境的相互作用中经由自己的体验形成了对周围世界中各种现象的认知图式.如从小就会听到大人或童话故事上说:“打雷是天上的雷公在发怒”;“打雷下雨时在野外大树下易遭受雷击”.体验到当用力推动物体时,物体就运动,当停止用力时,物体就停下来,因此得到“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结论.类似的结论还有“重的物体比轻的物体下落快”,“重的物体下沉,轻的物体上浮”等等.这些在生活中所构建的前概念的认知图式往往要比接受正规的物理教育要早. (2)范围广泛 它包括了物理前概念涉及到的内容的广泛和地域的广泛两方面.学生在力、运动、能量、引力、光、电磁现象等全部内容上都存在前概念,研究表明,对自然界的前概念是强烈基于亚里斯多德式的;对光和波谱方面的前概念非常少而且很难改变,如对无线电波和可见光很多学生认为“无线电波的速度比可见光要慢”.并且在一些物理概念上,不同的学生会具有相同的相异构想.许多教师都有这样的发现:很多同样的问题会发生在同一地域的不同年龄的学生身上,他们对这些问题的想法几乎是一致的.一些研究指出,甚至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对一些物理课题的相异构想也没有多大差别. (3)根深蒂固 前概念一旦形成,就会在人的思维中形成定势.正确的前概念对物理学习起到有益 收稿日期:2002-05-08 作者简介:赖小琴(1968-),女,广西蒙山县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物理教学论研究.

巴纳德的系统组织理论

巴纳德的系统组织理论(1938) --------------------------------------------------------- ? 切斯特.巴纳德(chester 1.Barnard,1886-1961)是西万现代管理理论中社会系统学派的创始人。他早年就学于蒙特赫蒙学院,19O6-1909年在哈佛大学读完了全部经济学课程,因缺少实验学科的学分而未获得学位,后来却由于他在研究企业组织的性质和理论方面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得到过7个荣誉博士学位,他于1909年进入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工作,1927年起担任新泽西贝尔电话公司总经理,一直到退休。他对组织管理工作的极大热情还使他自愿参与了许多社会组织的活动。他帮助制定过美国原子能委员会的政策,在新泽西紧急救济队、新泽西感化院、联合劳务组织担任过领导职务。1948-1952年担任洛克菲勒基金会董事长。他还是一个出色的钢琴演奏家,担任过美国新泽西巴赫协会主席。 巴纳德在漫长的工作经历中积累了丰富的经营管理经验,并深入分析现代管理的特点,写出了许多重要着作。其中最有名的是1938年出版的《经理人员的职能》,被誉为美国现代管理科学的经典着作。该书连同他10年后出版的《组织与管理》是其系统组织理论的代表作,是其毕生从事企业管理工作的经验总结。他将社会学概念应用于分析经理人员的职能和工作过程,并把研究重点放在组织结构的逻辑分析上,提出了一套协作和组织的理论。他认为,社会的各级组织包括军事的、宗教的、学术的、企业的等多种类型的组织都是一个协作的系统,它们都是社会这个大协作系统的某个部分和方面。这些协作组织是正式组织,都包含三个要素:协作的意愿、共同的目标和信息联系。所有的正式组织中都存在非正式组织。正式组织是保持秩序和一贯性所不可缺少的,而非正式组织是提供活力所必须的。两者是协作中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两个方面。所有的协作行为都是物的因素、生物的因素、人的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这些不同因素的综合体。 一个协作系统是由相互协作的许多人组成的。个人可以对是否参与某一协作系统作出选择,这取决于个人的动机包括目标、愿望和推动力,组织则通过其影

大学英语写作中常见错误调查及其分析(精)

大学英语写作中常见错误调查及其分析 ——以错误分析理论为指导 摘要:本文利用错误分析理论把学生习作中出现的错误分为六类,在对错误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三条教学策略建议,目的在于发现语言学习者在写作过程中语言表达方面的典型问题,帮助了解学生语言表达的薄弱环节,争取在写作教学中有的放矢,从而有效提高学生书面表达能力。 关键词:大学英语写作,错误分析,策略 一、引言 写作能力的培养是大学英语教学任务之一。对此,作为组织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英语教学主要依据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提出了具体要求,描述了一般要求、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这三个级别所应达到的书面表达能力的水平。以一般要求为例,要求学生“能完成一般性写作任务,能描述个人经历、观感、情感和发生的事件等,能写常见的应用文,能就一般性话题和提纲在半小时内写出120字的短文,内容基本完整,用词恰当,语意连贯。能掌握基本的写作技巧”。 然而,在每年举行的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中全国作文平均分始终保持在8分左右(满分15分)(李朝军、曹建设,2005)。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学生的写作能力不尽人意,在他们的作文练习中经常出现形形色色的语言表达错误。 书面表达是交际能力的重要体现之一,对学生语言表达的研究有助于认识学生语言水平发展的趋势,从中找出规律以指导写作教学实践。本文基于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作文练习,利用错误分析理论研究英语写作中常见的语言表达错误现象,对这些错误现象进行了分类、分析和总结,旨在发现语言学习者在写作过程中语言表达方面的典型问题,帮助教师了解学生语言表达的薄弱环节,并提出在外语教学中应采取的相应教学策略。 二、研究方法 (一)错误分析(error analysis)理论 上世纪六十年代,对比分析理论在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中大行其道,认为母语和目标语之间的差异是二语习得中最大的障碍来源。受行为主义的影响,对比分析理论认为二语学习就是养成一套新的语言习惯,因此,在二语学习中错误应最大限度的避免与纠正。 但后来的实证研究证明事实并非如此。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对于错误出现了新的看法。Corder (1981) 指出错误分析有以下三个方面的作用:(1)通过错误,我们可以了解学习者中介语(interlanguage)的水平,了解学习者在学习目的语的过程中已经达到了哪个阶段;(2)通过错误,我们可以试图了解学习者是如何学习二语的,错误中能够显示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所使用的策略、步骤、假设和修正。(3)通过分析自己所犯的错误,学习者本人可以更客观地了解自己的而语水平,从而改正错误,更好地学好目的语。 (二)利用不限时作文采集数据 王育祥(1996)经过实验得出结论:限时作文和不限时作文对于检测应试者的写作能力均有效,时间并非影响学生写作能力的主要因素。但是,写限时作文的心理压力明显高于写不限时作文时的心理压力。因此,为了有效减轻调查过程中学生的焦虑感,本研究采取不限时作文的手段来采集数据。 (三)研究对象

人本管理的有关概念参考文本

人本管理的有关概念参考 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人本管理的有关概念参考文本 使用指引:此安全管理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1.管理的人本内涵 管理,是由管理主体和管理客体两种因素所构成的一 种关系。两种因素中,管理主体是人,而管理客体是非常 复杂的一种因素,有人,有物,有因这二者而形成的环 境。由此可见,人在构成管理的关系中具有二重性,既是 管理的发动者,又是管理的对象之一。因此,管理的重点 与难点集中在人的身上,这是任何管理都无法回避的。管 理的表现形式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社会性很强的工作,这 项工作对人产生的影响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就是衡量管 理是否体现以人为本的客观标准。当然,管理是一个动态 的过程,它处于不断的完善之中。所以,有人说管理就是

优化,而且是不断的优化。换句话说,管理就是针对工作的进展情况,不断地做出有利于工作开展的决策。综合地来看待管理,管理就是以人为中心的,最大限度地有利于人的不断优化的决策过程。我们知道,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前提条件;因此,任何管理都要从人的本性和人的需要出发,把提高人的素质、处理人的关系、调动和激发人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放在中心地位,把关心人、尊重人、信任人、发展人作为管理的最高目的,这就是管理的人本特征。因为人是社会生产及生活中首要的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任何管理中都要把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创造性作为根本手段。人的存在是多样性的,既是社会的人,也是自然的人;同时,每个人都兼具多个社会角色,并随时间、地点的变化,不断地变换着不同的角色。管理一定要建立与这种多样性、整体性相适应的人本观念。

错误概念的界定

错误概念的界定
错误概念的界定 内容摘要:如何界定有法律意义的错误一直以来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认定错 误的意义在于,在一定条件下,错误的发生可以使受到不利影响的一方当事人获得主 张合同无效的权利,从而维护受到不利影响的当事人的利益。故笔者想对大陆法系与 英美法系对错误概念的界定的比较中得出一点浅薄之见。 关键词:错误 大陆法系 英美法系 界定
b5E2RGbCAP
错误一词,在汉语里,指不合事实或不合情理。[1]而在法律上,错误往往有 其特定的含义。在刑法中,错误是指行为人实施同犯罪相关的行为时,对其行为的事 实情况和法律意义的认识与现实不一致。[2]而在民法中,关于错误的含义可谓众说纷 纭,表述不一,大多数国家的立法均未对这一概念进行界定。同时,并非任何错误都 能使合同当事人解除合同义务。在这一问题上,所有的法律制度的认识都是一致的。 各国的立法均规定,对有的错误法律予以调整,而对另一些错误法律则不予调整。如 何界定有法律意义的错误一直以来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认定错误的意义在于,在一 定条件下,错误的发生可以使受到不利影响的一方当事人获得主张合同无效的权利, 从而维护受到不利影响的当事人的利益。但这一范围不能过宽,否则又会毁损交易安 全和降低交易效率。
p1EanqFDPw
(一)大陆法系对错误的界定 大陆法系的意思瑕疵理论大体是一致的,都是以罗马法文献为依据发展起来的。 罗马法上错误一词为 ERROR,是指对事物没有正确的认识造成的认识和实际不一致,通 常也包括不知。[3]在帝政时代的立法,将错误区分为法律上的错误和事实上的错误,并
1 / 15

前概念的教学理论

小学生科学前概念的成因分析及解决策略 【摘要】学生在新知识学习前,对所学知识已有的认识和了解,这就是学生的前概念。小学生受认知水平的限制,他们的科学前概念大多是不完整的、模糊的甚至是错误的。这种种前概念常根深蒂固地留在小学生脑中,短时间内很难改变。由于教师对学生科学前概念的认识不足,在课堂教学中就出现了“老师教得累,学生学得累,最后学生还是不清楚”的负效率现象。由此可见,对小学生科学前概念的研究,直接影响到课堂效率的提高。那么小学生这些偏颇的前概念从何而来?教师该如何正确引导?本文从这两个问题出发,以笔者实际教学过程中总结的经验为例,阐述个人的一些思考与研究。 【关键词】前概念认知教学小学科学 科学前概念是小学生在科学课前,对所学知识已有的认识和了解。小学生的前概念有的与科学概念相似,有的与科学概念相悖。在教学中我发现:如果学生的前概念和科学概念比较一致时,学生就容易理解、掌握所学知识,教师也教得轻松;反之,学生就会觉得很难接受,同一知识点往往反复出错,教师虽竭尽全力但收效甚微,让人颇感无奈。所以在实际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够提前了解小学生的科学前概念,就能在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目前,国内一些教育工作者对前概念的研究虽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和经验,但这些研究内容更多是为了服务中学教学。随着中小学知识联系日益紧密,前概念的研究也正被越来越多的小学教师认识并得以重视。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就明确指出:科学教学应首先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认知发展水平[1]。可见,前概念在小学生的科学学习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以下就是这几年我在教学过程中,对小学生科学前概念的一些思考和研究。 一、了解小学生科学前概念的途径 (一)直接提问法。常见于课前导入阶段,教师与学生面对面交流,老师提问,学生回答。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能第一时间了解小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知程度,可以针对不同班级学生的水平调整教学内容结构。但是这种方法的受众面有局限,只涉及提问到的学生,教师不能了解所有学生的认知情况,容易把发现的问题过分扩大或缩小。 (二)问卷调查法。教师把需要了解的内容让小学生以书面形式表达。教

人本管理理论

专题八人本管理理论 P174 学习自测题一、二、三、四 一、解释下列概念 1、文本管理:是一种把“人”作为管理活动的核心和组织最重要的资源, 把组织全体成员作为管理的主体,围绕着如何充分利用和开发组织的人力资源,服务于组织内外的利益相关者,从而同时实现组织目标和组织成员个人目标的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活动的总称。 二、简答题 1、人本管理的特征有哪些? 答:(1)人本管理的核心是人,它把人置于组织中最重要的资源的地位; (2)人本管理的主体是企业的全体员工; (3)人本管理实现组织目标的主要方式是利用和开发组织的人力资源; (4)人本管理活动的服务对象是组织内外的利益相关者; (5)人本管理成功的标志是组织的目标与组织成员的个人目标都能得以实现。 2、人本管理的内容是什么? 答:(1)重新认识人; (2)人本管理中的激励; (3)人际关系管理; (4)人力资本投资; (5)组织人力资源管理; (6)组织文化建设; 3、人本管理的原则是什么? 答:人本管理的原则是以人为本管理过程中应遵循的基本准则,它涉及以人为本管

理的基本方式选择以及以人为本管理的核心与重点。 (1)个性化发展准则; (2)引导性管理准则; (3)环境创设准则; (4)人与组织共同成长准则; 4、人本管理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答:(1)目标管理;即通过员工参与企业目标的制定,明确自己的工作目标,进行自我控制,并努力完成工作目标。 (2)企业文化建设;可利于在企业中形成一种和谐进取、学习创新、品格高尚、团结协作的环境与氛围,员工在这样的环境与氛围中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完善自我,在实现自身的价值的同时也促进企业的不断发展。 (3)工作轮换、工作扩大化和工作丰富化; (4)沟通;即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 (5)权变领导;是指在企业领导方式上要充分尊重人、关心人,根据员工的个性差异以及相应的环境来实行因人制宜的领导,以克服由于工作任务或职权等方面的不利影响,取得好的领导效果。 三、选择题 1、X理论和Y理论是由叛国心理学家(B )提出。 A、马斯洛 B、麦格雷戈 C、泰勒 D、德鲁克 2、社会人的概念是由( C )提出的。 A、马斯洛 B、麦格雷戈 C、梅奥 D、西蒙 3、双因素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A )于1959年提出的。 A、赫兹伯格 B、马斯洛 C、弗罗姆 D、亚当斯 4、一般说来,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包括以下( ABCDE )方面。

《错误管理理论》阅读附答案完整篇.doc

《错误管理理论》阅读附答案- 现代文阅 读及答案- 错误管理理论 错误管理理论认为,在现实场景中的决定,无论是感知、判断、推理还是行为,不犯错误最好,这毫无疑义,但现实场景往往带有不确定性,因而人的理解跟世界的真实状态之间经常不一致,面对复杂情况,错误难以避免。 有两个故事。第一个故事叫杯弓蛇影:有人请朋友到家中喝酒,结果这朋友喝酒时,看到酒杯里有一条蛇,疑心自己喝了蛇,回家后忧心而病。这人告知原委,蛇原来是墙上弓的倒影,朋友的病也不治而愈。第二个故事叫鸿门宴:项羽听人说刘邦有称帝野心,于是请他赴鸿门宴。刘邦赴宴,趁机为自己辩解。项羽轻信。最终垓下被围,乌江自刎。这两个故事中都有错误:朋友把弓当成了蛇,这是一类错误;项羽认为素有大志的刘邦没野心,这也是一类错误。这两个错误导致的结果不一样,一个是虚惊一场,一个是身死国灭。 错误管理理论认为,错误有两类,一类是把某个没有的东西当成有,叫错误肯定;一类是把某个有的东西当成没有,叫错误否定。这两类错误通常给人带来的代价不同:把没病的人当成有病的人,不存在贻误病情的问题;把有病的人当成没病的人,就会错失治疗良机。把草绳看成蛇往往是一场虚惊,把蛇看成草绳却会要了人的命。在人类长达数百万年的进化史上,能活下来的人通常具有一种倾向:即在不确定决策场景下,他们容易犯代价较小的那类错误。原因很简单,喜欢犯另一类错误的人都死翘翘

了,他们在自然选择的残酷竞争下被淘汰了。 诸多研究案例支持了错误管理理论,同样的音量变化,当音量增大时人会高估变化幅度。这是因为,音量增大常意味着某一物体趋近自己,来者不善,善者不来,对于这种冲向自己的物体,人高估它的速度就能为自己争取更多反应时间,谁知道它是不是一头剑齿虎呢?类似的,同样一段垂直距离,从上往下看时人会高估其高度。这种倾向会让人在危险的山崖上移动时更小心翼翼,以免失足。 人们更容易把没病的人看成有病的人,而非相反。比如,一个脸上斑斑点点的人坐在公园长椅上,你要没别的选择也只能跟他坐一起时,不自觉就会离他很远,因为你自动就会把这人脸上的斑点,当成是他有病的迹象,哪怕这种判断是错的,毕竟,这种倾向的代价通常很小。但如果他们把有病的人当成没病的人,你可能被传染,在缺医少药的石器时代,还可能会死。类似的,人们更容易把陌生人看成坏人,陌生人不一定是坏人,但问题是通常无法在有限的时间里准确判断对方的好坏。人们可能把好人当成坏人,也可能把坏人当成好人,这两种错误的代价不一样:前者是一场误会,后者则会遭受伤害。 我们并不认为错误是好东西,更不提倡犯错误,这里提出错误管理理论,是想对不确定场景下的错误现象进行剖析,让读者对错误能有更深入的了解,从而反思自己的行为。 (选自《2015 中国科普文学精选》,有删改) 5.下列对“错误肯定”和“错误否定”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杯弓蛇影中的错误属于错误肯定。 B.鸿门宴中的错误属于错误否定。

例谈因概念把握不当造成的三种错误

例谈因概念把握不当造成的三种错误 “概念”一词指反映事物本质属性和特征的思维形式.所谓“本质属性”,就是指它构成某种事物的基本特征,这种属性只为这类事物所具有,它是一种事物区别于另一种事物的基本依据.心理学家曾说过:“概念是客观事物的各种信息通过人的感官形成感觉、知觉,再经过大脑加工(比较、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形成的反映客观事物的共同本质属性的一种思维形式,是思维的单元,是知识的细胞.”而“数学概念”指反映了思考对象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是数学中的最基本思维单元.《中学数学教学大纲》明确指出:“正确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是学好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和培养基本方法的前提”.陆书环先生也说过“深刻理解并牢固系统地掌握数学概念是学习数学公式、性质法则、定理、方法及提高能力的基础.”可见,正确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是十分重要的.? 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具有严密的逻辑性、运用的广泛性和高度的抽象性,也正是由于这三大特性使得有些数学概念十分抽象,比如:集合的概念、函数的定义、反函数的定义、极限的定义和导数的定义等等.因此,学生在数学概念的理解上有一定难度,从而使得学生对概念的把握出现了

一些失误.本文中笔者将结合教学实践,从三个方面例谈学生们在概念把握上的不当之处,以飨读者!? 1对概念本质把握不当造成的错误? 任何一个概念都必须要有确定的含义,并能反映确定的对象,即任何一个概念都有各自的本质特征.在数学概念的学习中,有许多学生能初步地了解概念的定义(概念的表层含义),但不能完全掌握概念的本质,因而在对概念的理解上产生了一些错误.下面以周期函数的概念为例进行探究:? 在现行高中数学教材(人教版)中,周期函数是这样定义的:“对于函数f(x),如果存在一个不为0的常数T,使得当x取定义域内的每一个值时,f(x+T)=f(x)都成立,那么就把f(x)叫周期函数,常数T就是这个函数的周期”.在对这个概念实质的把握上,有些同学出现了失误.请看下面一例:? 许多同学认为两个数相除的结果就是两个数的商;求两个数商的运算就叫除法运算.表面上看解答得天衣无缝,毫无破绽,其实解答是错误的,原因在于用两个数相除的结果定义商,同时又用求两个数商的运算来定义除法运算,这在数学上犯了循环定义概念的错误.? 正确的解答是:如果两个数a与b的积等于c,那么a

高中物理前概念

高中物理前概念 前概念是学生在接触科学知识前,对现实生活现象所形成的经验型概念.而由于中学生的知识经验有限,辩证思维还不发达,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还不成熟,考虑问题容易产生表面性,且往往会被表面现象所迷惑,而看不到事物本质.所以易形成一些错误的前概念.这些错误概念对物理概念的正确形成极为不利,它排斥了科学概念的建立,是物理教学低效率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伽利略和牛顿以前,人们对生活经验缺乏科学分析,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所不可缺少的.由此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了一个错误命题: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运动,没有力作用,物体就会停下来.这个错误一直延续了2000多年,由此可见前概念对人们认识影响是巨大的. 在物理教学中,不能忽视学生大脑中形成的前概念,对正确的应加以利用,对错误的要认真引导消除,否则正确概念难以形成. 一、加强实物演示,丰富感性认识,有利于消除错误前概念,确立正确概念 中学生的抽象思维在很大程度上属经验型,需要感性经验支持.因此教学中应了解学生的实际,通过实物演示消除错误概念.太阳曝晒下的木块和金属块的温度如何?学生最容易根据自己的感觉,认为金属块温度高,形成错误认识.所以只有通过实验测定后,使学生认识到自己感觉的错误,才能消除错误前概念,否则任何讲授

都是苍白无力的. 由于学生思维带有一定的片面性和表面性,他们往往以物质外部的非本质的属性作为依据,形成错误认识.如学生认为马拉车前进是马拉车的力大于车拉马的力,从而对牛顿第三定律产生怀疑.所以教学中针对这种问题设计一个实验:2个滑块,2个轻质弹簧秤,使一个弹簧秤两端分别固定在两滑块上,用另一弹簧秤拉动连在一起的木块,去演示使一物块前进时,另一物块同时前进,通过弹簧秤显示两物块之间相互作用力,这样就可以排除学生形成的错误认识,进一步理解牛顿第三定律. 在“自由落体”一节教学中,学生对任何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从同一高度竖直落下时,不同的物体将同时落地很难想象.因此教学中应强调“自由落体运动”是指在只受重力作用下的竖直下落运动,但在实验中,不可避免地受到空气等阻力影响,结果当然不会完美.当然,更重要的是做好演示实验也就是要重复“伽利略斜塔实验”,使学生建立密度和重力都不相同的物体在空气中,从同一高度落下,快慢几乎一样的事实,然后对自由落体运动加以分析、研究.所以,抓住中学生学习物理的思维特点,充分利用实物演示及创造条件进行实物演示,积极消除学生的错误前概念,对提高物理学习效果是重要的. 二、重视物理模型的运用,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消除学生思维障 碍 物理模型是物理学中对实际问题忽略次要因素、突出主要因素经

第十讲 巴纳德的组织理论

第十讲巴纳德的系统行政组织理论 一、生平概述 出生:切斯特.巴纳德(Chester Barnard,1886-1961),美国人,是西方管理理论中社会系统学派的创始人,是对中期管理思想作出卓越贡献的学者之一。 求学:他早年就学于蒙特赫蒙学院,1906-1909年在哈佛大学读完了全部经济学课程,但因缺少实验学科的学分而未获得学位,后来却由于他在研究企业组织的性质和理论方面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得到过7个荣誉博士学位。 实践中的管理者与:他于1909年进入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前十年主要从事参谋工作,此后开始担任直线人员的领导职务,1927年起担任新泽西贝尔电话公司总经理,一直到退休。 自学成才的管理学专家:漫长的管理工作经历使巴纳德积累了丰富的经营管理经验。与此同时,巴纳德也是一位自学成才的管理学专家。他多遍阅读了意大利社会学家维尔弗雷多·帕雷托、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和美国管理学家库尔特·卢因等人的原著。并将他们的理论应用于组织问题的研究。他结合自己丰富的管理经验以及从这些知名管理学家著作中吸取的理论知识,深入分析现代管理的特点,尤其是分析了现代管理中的组织问题,写出了许多重要著作(见教材P162-163)。 积极的社会活动家:巴纳德对组织管理工作的极大热情还使他自愿参与了许多社会组织的活动。例如:他帮助制定过美国原子能委员会的政策,在新泽西紧急救济队、新泽西感化院、联合劳务组织担任过领导职务。1948-1952年担任洛克菲勒基金会董事长。他还是一个出色的钢琴演奏家,担任过美国新泽西巴赫协会主席。 代表性著作:巴纳德的著作中最有名的是其1938年出版的《经理人员的职能》,这一本书被誉为美国现代管理科学的经典著作。该书连同他10年后出版的《组织与管理》是其系统组织理论的代表作,是其毕生从事企业管理工作的经验总结。在这些著作中,巴纳德将社会学概念应用于分析经理人员的职能和工作过程,并把研究重点放在组织结构的逻辑分析上,建立了一个有关组织的定义和概念的逻辑体系。提出了一套协作和组织的理论。 二、巴纳德系统行政组织理论的主要内容 巴纳德理论的总体特征是组织论的行政管理理论,即以组织为基础分析和说明管理的职能和过程。其理论结构为:个体假设---协作行为和协作系统理论---组织理论---管理理论。巴纳德开创的组织管理理论研究,揭示了管理过程的基本原理。经西蒙、马奇等人的进一步发展,形成管理学领域的组织管理流派。 1.指出组织的本质是一个协作系统 在巴纳德之前,人们总把组织看作是一种僵硬的结构,只注意到正式组织中的职责,分工和权力结构,因而比较机械、孤立。 而巴纳德认为,日常生活中政府机构、军队、企业、学校、医院等正式组织实体,都是

错误分析理论及其近10年研究综述

们独特的笃信、崇尚和忌讳心态;不同的民族因其发展的特殊历史过程也产生了本民族自己的历史典故、传说轶事。如:汉语中的“龙”是权力和富贵的象征,再比如我们说“生死轮回,死后有灵魂”,讲究“八卦”、“阴阳”、“气功”等,对不了解中国文化的外国人来说必然是云里雾里、不知所云。同样,当我们看到英语中“He is a wolf.”这个句子时,还以为是“这个人很凶”,实为“他是个好色之徒”。 三、树立文化意识,注重文化知识的传授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树立文化意识,应在传授语言的同时同步传授文化知识。这样做的好处是:文化知识加深了学生对语言的了解,语言则因被赋予了文化内涵而更易于被理解和掌握。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将日常生活交往中的中西文化差异进行总结归纳,这对学生进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如可将中国人与英语国家人士初交时谈话的禁忌归纳为四个词:I,WARM,where,meal。I代表income;第二个词中W代表weight,A代表age,R代表religion,M代表marriage。由此而引出“七不问”:不问对方收入,不问体重,不问年龄,不问宗教信仰,不问婚姻状况,不问“去哪儿”,不问“吃了吗”。这样可使学生对与英语国家人士交谈的禁忌有更清楚的了解。我国素称礼仪之邦,其重视礼节程度不亚于欧美任何一国。但是由于中西风俗习惯有很大的差异,如果我们对此不了解,在与英美人进行交往时,就会引起对方的误会,发生不必要的误解。 除了语言本身所承载的文化涵义外,西方国家的风俗习惯,人们的生活方式、宗教信仰、思维方式等都有着深厚的文化背景和底蕴。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还要适时地向学生介绍文化背景知识。 我们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就必须重视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不断提高学生对中西文化差异的敏感性。譬如我们在进行课堂教学中,师生相互表扬后,应该立即对学生的称赞表示感谢,让学生感知西方人比东方人直接,其语言表达更实际,即“是”就是“是”,“不是”就是“不是”。让学生也能习惯这种表达,并且能运用起来,毕竟我们东方人的这种含蓄不是一朝一夕能改的,它需要教师不时地提醒和督促。 语言和文化是不可分割的,语言离不开文化,语言的本质差异是文化差异。这种文化差异带来的学习障碍亦是多方面的。然而多学习了解一些别人的经典文化,如国外的艺术作品,还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增长他们的见识。与此同时,教师对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也是刻不容缓的。我们不但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而且要有广博的文化知识,这样才能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我们的英语课堂更加多姿多彩。 参考文献: [1]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 —英汉语言文化对比.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国家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 [3]于忠喜主编.英语典故辞典.南京出版社. 摘要:近年来人们运用错误分析在二语习得方面取得了许多的成就,二语学习者和教师们从中获益良多。本文对错误分析理论进行综述,对于错误分析过程进行详解,并将近10年国内错误分析的研究发展进行简述。 关键词:二语学习错误分析理论错误分析过程错误分类 1.错误分析理论背景 “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这句话出自《左传·宣公二年》。意思是任何人都有可能犯错误,如能对所犯的错误进行改正,就没有比这更好的事情了。在二语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者们免不了犯这样那样的错误。怎样分析和处理这些错误以及怎样借助这些错误促进外语教学,对教师和学习者都非常重要和必要。因此人们常常使用错误分析的理论和方法来进行二语习得的研究。 传统意义上的错误分析,在对比分析(Contrastive Analy-sis,CA)盛行的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之前的就已经有了。但是那个时候,错误分析仅仅是教师对学习者一般的错误进行收集,进行语言学上的分类,并没有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以确定其错误的来源,为二语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消除这些错误提供依据。 现代意义上的错误分析,是在对比分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六十年代末,随着语言学家Chomsky转换生成语法的影响不断扩大,以及心理学的发展,行为主义的语言习得受到了心灵主义语言习得观的批判和挑战。鉴于“行为主义”语言学习理论和“对比研究”理论对语言错误的观点和解释不能尽如人意,1967年,Corder受母语习得中错误分析的启发,发表了论文The Significance of Learner’s Errors(《学习者错误之重要意义》)。七十年代起,现代错误分析理论快速发展成为二语习得研究的一个重要研究手段。 错误分析的理论基础是中介语理论,这个系统与其它语言系统一样,在语音、词汇、语法、语义、语用等方面有独特的特点。中介语中有错误的成分,也有正确的成分。通过错误分析理论,人们既重视语际干扰导致错误的产生,又注意到语内干扰这一重要因素。错误分析理论的心理学基础是认知理论,与乔姆斯基的语言习得机制和普遍语法有密切关系。错误分析的基本假设之一就是人脑中有一种处理语言知识的特殊机制,它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要揭示普遍语法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二语习得过程。Corder认为学习者的语言错误反映了学习者当前所掌握的语言体系,对我们了解学习者的语言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2.错误分析的过程 关于如何展开错误分析,Corder提出以下五个步骤。 2.1收集学习者语料 根据语料的大小,Corder:把它分为三大类:大样语料、小样语料和个案语料。他还指出:大样语料的收集是项艰巨的任务,因此大多出版的关于错误分析的研究都采用小样语料或个案语料的收集是不足为奇的(Ellis,2004:49)。就目前国内近十年的错误分析研究来看,大都采用小样语料,个案语料较少。而随着语料库的出现,国内许多研究者在最近5年里常常基于语料库这一类型的大样语料来进行错误分析,如张文忠和杨士超的《中国学习者英语语料库中动名搭配错误研究》。除此以外,就其形式而言,语料还可分为口头和书面两种。就其内容而言又分为学习者,学习者的书面或口头语料文本3种。 2.2错误识别 关于错误的识别,主要是错误(error)与失误(mistake)的 错误分析理论及其近10年研究综述 (广西大学外国语学院,广西南宁530004) 梁菊宝 10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