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口流入流出前二十的城市(2019)
中国城市人口密度排名

中国城市人口密度排名1 上海1270.222 北京1067.003 重庆999.054 武汉768.105 天津752.216 广州583.897 西安497.388 沈阳488.669 南京480.3510 成都439.7911 杭州387.0112 佛山338.9813 济南327.5514 哈尔滨311.7715 长春303.9416 唐山292.7517 大连273.2318 淄博271.8419 淮安266.5820 太原245.6521 青岛241.7422 郑州236.7123 昆明220.0424 襄樊217.6725 无锡215.9226 常州214.6327 苏州212.4028 枣庄206.1629 石家庄204.9630 宁波203.4131 莆田200.8132 贵阳194.9233 兰州191.7034 长沙188.9835 临沂187.2236 南充182.4937 阜阳181.7738 南昌180.9939 吉林178.9040 六安175.5641 烟台168.4542 乌鲁木齐 167.7443 贵港167.5844 南阳167.5745 随州165.7146 徐州164.5547 福州157.6448 泰安157.1749 东莞156.1950 商丘151.9151 洛阳147.8152 合肥146.5053 鞍山145.5454 台州145.0055 齐齐哈尔 143.8556 遂宁143.1857 湛江143.1458 淮南140.8459 包头140.7160 南宁140.3961 宿州140.1062 亳州139.9963 深圳139.4564 抚顺138.9865 泸州138.6466 内江137.8867 大同137.7368 厦门137.1669 邯郸137.1070 潍坊136.4271 信阳136.3372 中山136.0373 常德135.7774 菏泽133.6175 温州132.0676 江门131.5377 益阳127.0378 巴中126.9179 莱芜123.8880 宜昌122.3581 广安120.6882 汕头120.1283 天水120.0584 钦州119.3485 茂名118.7386 日照116.6787 西宁115.7288 大庆114.9189 赤峰112.8090 乐山112.6591 扬州110.7692 荆州109.7993 呼和浩特 109.5894 绵阳108.2995 永州108.1696 湖州107.6897 自贡106.4198 资阳104.9799 济宁104.43 100 鄂州103.64 101 抚州100.97 102 镇江100.04 103 聊城98.91 104 武威98.42 105 来宾96.67 106 泉州96.33 107 本溪96.32 108 宜春95.54 109 柳州94.38110 安康93.93 111 葫芦岛93.32 112 岳阳92.39 113 保定92.02 114 金华91.98 115 鸡西91.87 116 平顶山91.25 117 渭南90.52 118 贺州90.37 119 广元90.18 120 衡阳89.98 121 玉林89.70 122 孝感88.20 123 绥化86.06 124 巢湖85.42 125 张家口85.26 126 锦州84.51 127 伊春84.31 128 保山84.05 129 宣城83.81 130 佳木斯82.39 131 咸阳82.33132 眉山81.75 133 淮北81.71 134 南通81.23 135 牡丹江80.45 136 通辽79.52 137 嘉兴79.45 138 萍乡78.89 139 开封78.75 140 新乡78.64 141 珠海78.61 142 蚌埠78.53 143 阜新78.37 144 焦作78.36 145 安顺78.34 146 新余77.49 147 东营77.46 148 株洲77.22 149 安阳76.93 150 宜宾76.06 151 丹东76.01 152 昭通75.72 153 临汾75.58154 铜川74.53 155 廊坊72.67 156 秦皇岛72.01 157 荆门71.81 158 辽阳71.38 159 银川69.28 160 湘潭69.21 161 鹤岗69.12 162 舟山69.10 163 桂林69.09 164 营口68.12 165 揭阳68.07 166 芜湖67.09 167 黄石65.92 168 长治65.76 169 攀枝花65.76 170 盐城64.97 171 连云港64.74 172 阳泉64.30 173 郴州63.89 174 海口63.88 175 遵义62.70176 曲靖62.65 177 池州62.50 178 德阳61.64 179 运城61.50 180 邵阳61.35 181 泰州61.31 182 绍兴61.15 183 滨州60.98 184 宝鸡60.39 185 安庆58.79 186 驻马店57.04 187 朔州56.83 188 盘锦56.28 189 德州55.58。
2022年中国城市人口密度排名表一览大全

2022年中国城市人口密度排名表一览大全中国城市人口密度排名表一览近日,中国城市人口密度榜出炉,根据统计显示,人口密度高的城市主要集中在长三角、珠三角、京津等地。
十大人口密度最高的城市分别是深圳、东莞、上海、厦门、佛山、广州、中山、汕头、郑州和无锡。
其中前8个城市的人口密度超过了2000人/平方公里。
.中国城市人口密度排名第一:深圳人口密度为7173人/平方公里,值得注意的是,深圳本土地区还有一大部分是山体,也就是说,深圳的城区实际人口密度早已经突破每平方公里1万人大中国城市人口密度排名第二:东莞人口密度为4259人/平方公里,是人口密度最高的地级市,在所有城市中也仅次于深圳,位居第二。
源自玩技e族-中国城市人口密度排名第三:上海人口密度达到了3926人/平方公里,七人普数据显示,上海城区人口达到了1987万人。
中国城市人口密度排名第四:厦门人口密度达到了3105人/平方公里,而厦门是中国一二线城市中土地面积最小的城市,仅1700.61平方公里,2023年常住人口达到了528万人,每平方公里住着3105人。
第五至第八名的城市均来自广东地区,分别是佛山、广州、中山和汕头,四个城市的市域人口密度可谓相差无几,均处于2400人到2600人/平方公里之间,其中中山和东莞类似。
而郑州和无锡的人口密度分列第九和第十。
郑州也是前十名中唯一一个来自中西部地区的城市。
郑州所在的河南是中国户籍人口第一大省,户籍人口过亿,常住人口也达到9883万人,因此未来郑州人口的增长空间仍很大。
人口密度怎么算出来的?人口密度,是按照建制市范围内的总面积来计算的。
但需要注意的是,由于部分城市下辖的县域比较多,或者山区、河湖的占比较大(如北京、杭州),因此这也影响了市域的人口密度,如果只计算主城区的人口密度,则主要城市之间的差距比较小。
十大人口密度最高的城市此次统计结果中,市域人口密度最高的10个城市分别是深圳、东莞、上海、厦门、佛山、广州、中山、汕头、郑州和无锡。
2023年中国人口最多的省排名(公布)

2023年中国人口最多的省排名(公布)2023年中国人口最多的省排名1、广东省(12656.8万人)2、山东省(10162.79万人)3、河南省(9872万人)4、江苏省(8515万人)5、四川省(8374万人)6、河北省(7420万人)7、湖南省(6604万人)8、浙江省(6577万人)9、安徽省(6127万人)10、湖北省(5844万人)注:中国常住人口最多的十大省份排行榜编辑通过检索各省市的统计局官网发布的《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整理得出,榜单仅供大家参考。
中国城乡人口从城乡构成看,2022年末城镇常住人口92071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46万人;乡村常住人口49104万人,减少731万人;城镇人口占全国人口比重(城镇化率)为65.22%,比上年末提高0.50个百分点。
中国人口的特点:1、人口总量惯性增长,人口增速有所放缓。
2、劳动年龄人口下降,人口抚养比上升。
3、人口素质大幅改善,人力资本不断提升。
4、人口城镇化水平加速提升,人口流动更趋活跃。
5、人口性别比趋于合理,家庭户人口规模持续下降。
中国人口最多的省排名及各项数据1、广东省(12656.8万人)据《2022年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截至2022年末,广东省常住人口12656.8万人,占全国人口总量的8.97%,常住人口数量继续保持全国第一位;广东户籍人口10049.7万人,增加102.8万人,增长1.03%,成为全国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同时达到过亿体量的省份。
其中城镇常住人口9465.40 万人,占常住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74.79%,比上年末提高 0.16 个百分点。
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相比高出9.57个百分点,继续位居上海、北京、天津3个直辖市后全国人口城镇化率的省域之首。
2、山东省(10162.79万人)据《2022年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截至2022年末,山东省常住人口10162.79万人,是中国除广东省外常住人口唯一一个超过1亿的省份,也是华东地区常住人口最多的省份。
我国省会城市人口增量排名2023

我国省会城市人口增量排名2023我国省会城市人口增量排名2022年全国27个省会城市,4个省辖市有26城人口正增长,5城人口负增长,人口负增长的城市是:北京,广州,天津,上海,哈尔滨。
2022年全国人口增长最多的省会城市是长沙,人口增长18.2万人,常住人口进入千万人口大关,其次是杭州,人口增长17.2万人。
合肥也有不错的表现,2022年人口增长16.9万人,排列第3。
而像重庆,西宁,长春这几个城市,人口增长比较乏力,不到1万人。
城镇农村人口比例中国城市人口和农村人口比例是城镇占63.89%,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90199万人,占63.89%;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50979万人,占36.11%。
人口比例失调是中国在进入21世纪以后所面临的一个严峻的人口问题。
主要有:男女比例分布严重不平衡,男女配偶间年龄差距增加,高基数高比例的无择偶人群,男女比例的失衡所导致的出生人口萎缩及结合上老龄化等等社会问题时所带来新的人口问题。
人口普查的目的:人口普查直接影响未来收入、消费、教育、就业、养老、医疗、社会保障等政策的制定和完善,也影响到公民所在地区的教育和医疗机构布局、儿童和老年人服务设施建设、工商业服务网点分布、城镇住房供给、城乡道路建设等,与生活息息相关。
国家做人口普查的目的就是想通过收集到的人口信息,做更科学地规划,这是对我们有利的。
所以遇到国家人口普查时,我们一定要配合相关的工作人员,如实的反馈情况,不做虚假的信息。
中国人口最多的城市重庆市是中国的四大直辖市之一,占地面积8.24万平方公里,是中国第一个人口超过3000万的城市,重庆市人口是整个海南省的3倍之多,所以重庆被中国城市研究协会定为中国超大城市。
由于地大物博,人口众多,所以重庆市GDP总量占据全国第五的位置,仅次于上海,北京,深圳,广州,和广州的差距不大,未来经济有望超越广州。
重庆市是个摩托车王国,作为西南重工业最重要的城市,重庆每一年生产的摩托占据着中国三分之一的产量,所以当地几乎人均拥有1辆摩托,市民日常的出行的交通工具就是摩托,很多当地的市民出行不开轿车也是因为摩托车更加适应重庆的地形。
2021-2023北京重点校高三(上)期末地理汇编:人口章节综合

2021-2023北京重点校高三(上)期末地理汇编人口章节综合一、单选题(2023秋·北京西城·高三统考期末)图为我国某石灰岩山地槽谷区横剖面的土地利用空间分布。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地最可能位于()A.黑龙江B.内蒙古C.山西D.贵州2.该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A.与石漠化程度正相关B.与土地利用多样性负相关C.高海拔大于低海拔区D.低山区的缓坡、阳坡较大(2022秋·北京丰台·高三统考期末)2000年、2010年和2020年北京市常住人口分别约为1357万人、1961万人和2189万人。
下图为北京市常住人口年龄结构统计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2010至2020年,北京市0~14岁人口比例增加,主要原因有()①人口政策逐步调整①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增加①人口合理容量扩大①人口迁移的拉力大于推力A.①①B.①①C.①①D.①①4.二十年间,北京市()A.劳动人口数量持续减少B.社会养老负担加大C.第二产业人口比例增多D.义务教育学位缩减(2022秋·北京东城·高三统考期末)城市群是快速城镇化时期的主要人口流入地。
下图为2017年中国五大城市群流入人的主要来源地。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五大城市群中()A.京津冀城市群流入人口数量最多B.长江中游城市群的辐射功能最强C.珠三角城市群流入人口主要来自南方地区D.长三角城市群流入人口主要来自北方地区6.图中()A.黑龙江省的人口流出,促进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B.河南省人口大量流出,提高当地的人口合理容量C.人口流入珠三角城市群,不利于城市群产业升级D.人口流入城市群,有利于我国城镇化水平的提高(2022秋·北京海淀·高三统考期末)下表为2019年北京市部分区人口统计数据。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表中()A.东城区由于外来迁入人口数量多,常住人口密度最大B.海淀区自然增加入数最多,可以提高资源环境承载力C.门头沟区户籍人口总数最小,导致人口合理容量增大D.通州区受区域职能定位影响,常住与户籍人口差异大8.影响表中四区人口密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有()①气候①水资源①经济水平①发展历史A.①①B.①①C.①①D.①①9.(2021秋·北京通州·高三统考期末)下图为我国2018年中西部“双一流”高校毕业生的空间流向示意图。
迁徙的人,变动的城——中国城市人口流动分析

24 JUECE |决策 | 2020. 5手机是现代人生活中密不可分的一部分。
通过手机定位可以捕捉人员流动,统计人口的分布情况等,相对于传统的统计方法更加实时高效。
本文以慧眼常住人口密度数据和百度迁徙数据为基础,分析全国36个核心城市的人口流动情况,以及城市对省内、省外人口的影响力特征。
人口净流入:郑州、广州高,重庆流出人口多数据显示,北京、广州在纳入统计的90天,总计人口流动量超过6000万用户,上海、深圳则有超过2500万用户总流动。
成都市人口流动总数仅次于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但是总人数不及北京的2/3。
人口迁徙总数排名靠前的还有西安、杭州、武汉、郑州、长沙、南京等城市。
再分析36个城市的净流入量,郑州、广州最多,分别有264.7、239.1万。
北京、杭州、武汉的流入人口在160-190万之间。
济南的净流入人口为145万,与长沙、南京基本持平。
哈尔滨、南昌等城市虽然在人口总流动上滞后,但是90日的城市人口净流入量郑州、广州最多,分别有264.7、239.1万,而重庆流出人口达11.7万。
济南流动人口总量1980万大于青岛的1647万,但省外人口流动总量青岛超过济南。
文 / 李承健 吴妍蓉迁徙的人,变动的城——中国城市人口流动分析nsight 洞见I2020. 5 | 决策| JUECE 25人口净流入达到了80-90万。
而成都、大连、宁波的人口净流入量在10-19万之间。
拉萨和重庆属于人口净流出,拉萨净流出2万用户,而重庆的流出人口达到了11.7万。
根据流入率、流出率区间,可以判断城市人口流动活跃度和人口黏性。
重庆、大连、宁波、福州、青岛、石家庄、哈尔滨、天津和长春的平均流入率为7.69%,平均流出率为7.33%。
这几个城市对本地居民有一定的黏性,对外来人口的吸引力相对较弱,所以人口流动活跃度相对较低。
海口、银川、太原、贵阳等城市的人口流动占总用户的比重较大。
北京、深圳、武汉、成都的人口流动量占各地总用户的比重保持在平均水平。
2019年全国各省市人口统计及城镇化率情况(含2018年对比)

省区市 上海 北京 天津 广东 江苏 浙江 辽宁 重庆 福建
内蒙古 山东 湖北
黑龙江
宁夏 山西 陕西 海南 吉林 河北 江西 湖南 安徽 青海 四川 河南 新疆 广西 贵州 云南 甘肃 西藏
常住总人口 2428.14 2153.6 1561.83 11521 8070 5850 4351.7 3124.32 3973 2539.6 10070.21 5927 3751.3
万人
58.41%
17
陕西
3864.4
万人
2246.38
万人
58.13%
18
吉林
2701.5
万人
1539.42
万人
56.98%
19
河北
7556.3
万人
4264.02
万人
56.43%
20
湖南
6898.77
万人
3864.安徽
6323.6
万人
3458.4
万人
54.69%
22
江西
4647.6
万人 59.23%
万人
1567.93
万人 58.27%
万人
4374.49
万人 57.62%
万人
2679.3
万人 57.40%
万人
3958.697036 万人 57.22%
万人
3552.80879 万人 55.81%
万人
337.48
万人 55.52%
万人
4504.9
万人 53.79%
万人
5129
万人 53.21%
万人
2603.6
万人
56.00%
23
青海
中国各大城市人口排名、城市人口吸引力、城市流动人口数量排名及全国主要城市人口流动情况分析

中国各大城市人口排名、城市人口吸引力、城市流动人口数量排名及全国主要城市人口流动情况分析一、2019年中国各大城市人口排名2019年全国各大城市人口数据排名中,沿海地区与其他省会城市人口数量都增长比较快,在当地常住人口数据排名中。
重庆以3000万人口数量排名第一。
北京上海人口数量为2000多万,广州深圳成都1000万,除却北上广深的人口数量较多之外,天津、武汉、苏州、西安、郑州、杭州、长沙、青岛、南京、济南等省会城市人口数量也比较多,均在1000万以上。
另外,宁波、无锡、东莞、佛山、合肥、常州、嘉兴、厦门、珠海等城市人口数量也在百万以上。
二、2019年中国城市流动人口数量排名及全国主要城市人口流动情况分析流动人口是指一个地区的非常住人口。
包括寄居人口、暂住人口、旅客登记人口和在途人口。
在建筑和运输部门做临时工的外地民工,进城经商、办企业、就学或从事各种第三产业劳动的外地人口,探亲访友人员,来自外地参加各种会议、展览、购货、旅游的人员,都构成了流动人口。
流动人口的构成、数量受城镇性质、所处的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所制约。
各级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市,交通枢纽城市,革命与历史纪念性城镇,风景名胜旅游区,生产规模较大的名优土特产区,流动人口就多。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流动人口规模的变动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80年代初期至90年代初期,随着《关于农民进入集镇落户问题的通知》的发布,国家放宽了对农村人口进入中小城镇就业生活的限制,促进了农村人口的乡城转移,我国流动人口规模从1982年的657万人增加至1990年的2135万人,年均增长约7%。
第二个阶段是1990~2010年,流动人口规模以更快的速度增长,从1990年的2135万人增加至2010年的22143万人,年均增长约12%。
第三个阶段是2010年以来至今,这段时期相对缓和,2010~2015年的流动人口增长速度明显下降,年均增长约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人口流入流出前二十的城市(2019)
根据2019年的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最近5年来向长三角地区迁移的人口主要来自河南、安徽、四川、江西;从长三角地区迁移外出的人口主要方向是北京、广东、山东和安徽。
同时向长三角地区的人口导入主要是向上海的迁移流动;在长三角地区内部迁入人口中,上海的省外人口迁入比重更高,而江苏和浙江的迁移流动人口中,省内人口迁移流动比重相对更高。
数据显示,长三角年末常住人口由2001年的1.58亿增至2019年的
1.76亿,户籍人口由2001年的1.29亿增至2019年的1.36亿。
10年间,常住人口增加2000万左右,而户籍人口增加了700多万。
上海2000年的常住人口为1600万左右,2019年为2302万左右,增加近700万人,而户籍人口增加90万人。
常住人口的增加数是户籍人口增加数的7.6倍。
根据2019年六普数据,上海有近900万的外来人口,其中由长三角内部江苏和和浙江两省流入的数量分别是150.35万和45.05万,占外来人口总量的21.7%。
除江浙之外,来自河南和安徽的人口也占相当大的比重,仅安徽省就占28.99%,成为上海外来人口最大的来源地。
值得关注的是,“逃离北上广”并不存在。
所谓“逃离北上广”,即指最近几年中媒体报道,人口逃离北京、上海、广州这些一线城市,并认为是在大城市房价居高不下、生活压力持续增长的情况下,在白领中兴起的思潮。
然而,课题组在进行了充分定量研究后发现,这一现象并不存在。
中国人口流入流出前二十城市
净流入前20城市
1.上海 890万
2.深圳 776万
3.北京 700万
4.东莞 640万
5.广州 464万
6.苏州 409万
7.佛山 349万
8.天津 304万
9.成都 256万
10.宁波 190万
12.厦门 173万
13.无锡 171万
14.南京 168万
15.中山 163万
16.武汉 142万
17.温州 133万 18,泉州 128万 19,惠州 122万 20.郑州 118万
净流出前20城市
1.重庆 419万
2.周口 329万
3.信阳 259万
4.阜阳 252万
5.商丘 182万
6.毕节 180万
7.茂名 165万
8.驻马店 163万 9,南阳 160万
10.遵义 151万
11.广安 146万
12.六安 144万
13.达州 139万
14.资阳 135万
16.黄冈 126万
17.玉林 126万
18.南充 124万
19.亳州 116万
20.徐州 115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