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专题逐个突破——无机化学推断题型【选择精练】

合集下载

高中高三化学二轮冲刺新题专练——高考常考题型:无机化学推断题(答案解析)

高中高三化学二轮冲刺新题专练——高考常考题型:无机化学推断题(答案解析)

【精品】高三化学二轮冲刺新题专练——高考常考题型:无机化学推断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

K、L、M均是由这些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甲、乙分别是元素X、Y的单质,甲是常见的固体,乙是常见的气体。

K是无色气体,是主要的大气污染物之一。

10.05mol?L-丙溶液的pH为1,上述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氢化物的沸点:X Y>>B.元素的非金属性:Z Y XX W和XYZ中均只含极性键C.化合物22D.丙也可由W、Y组成的某种化合物与K直接反应制得2.X、Y、Z均为中学化学中常见物质,在一定条件下,X能与强酸或强碱溶液发生如下图所示的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略去)。

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气体气体ZA.若X为金属单质,则Y、Z可能为同一物质1.96g?L-B.若X为盐,则Y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一定是1C.若X为盐,则Z一定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D.若X为正盐,则其水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比同温度下纯水的电离程度大3.X、Y、Z、W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具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其他产物略去),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若图中反应均为非氧化还原反应,W 为4KHSO ,则X 可能是23K SOB .若图中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W 为2O ,则Z 可能是43NH NOC .若图中反应均为非氧化还原反应,W 为NaOH ,则Y 可能是2NaAlOD .若图中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W 为2Cl ,则X 可能是3FeBr4.已知X 、Y 、Z 、W 均为中学化学中的常见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产物已略)。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X 、Y 、Z 中至少有一种相同的元素,该元素可以是金属元素也可以是非金属元素B .物质W 可能是化合物,也可能是单质C .上述转化关系中不可能出现置换反应D .若X 、Y 、Z 中均含有一种常见金属元素,则W 可能是强酸也可能是强碱 5.某混合物X 由23Fe O 、Cu 、2SiO 、CuO 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组成。

高中高三化学无机化学二轮专题复习——高考常考题型:无机化学推断题型【精编精炼】

高中高三化学无机化学二轮专题复习——高考常考题型:无机化学推断题型【精编精炼】

【精品】高三化学无机化学二轮专题复习——高考常考题型:无机化学推断题型【精编精炼】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甲乙丙丁戊是中学常见的无机物,他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某些条件和部分产物已略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若戊为一种强碱且焰色反应为黄色,则反应①②可能都属于氧化还原反应B .常温下,若丙为无色气体,戊为红棕色气体,则甲、乙是铜和稀硝酸C .若甲为硫磺燃烧产物,丁为水,则戊可用于干燥甲D .若甲为浓盐酸,乙为2MnO ,则戊可能使品红褪色2.甲、乙、丙、丁均为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单质或化合物,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部分产物已略去),下列各组物质中不能按图示关系转化的是A .AB .BC .CD .D3.元素A 、B 、C 、D 分别位于三个不同短周期,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只有D 为金属元素,它们可形成x 、y 、z 、w 四种常见的二元化合物及p 、q 两种常见三元化合物,它们之间存在如下转化关系;①z wx p q+z →→,②z22y p+O −−→↑,其中z 为液体、w 为气体,其余均为固体。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原子半径大小顺序:D CB A >>>B .y 、p 中均只含有离子键C .B 、D 两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分别为强酸、强碱 D .p 能抑制水的电离而q 能促进水的电离4.A 、B 、C 、D 、E 五种物质均含有同一元素,且A 为单质,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

则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 .若A 、B 、C 、D 、E 中同一元素的价态均不相同,则A 为气态单质 B .若A 为金属钠,则由1molD 完全反应生成C 时,一定有1mol 电子转移 C .若A 为非金属硫,则④的反应类型既可以是氧化还原反应又可以是复分解反应 D .若A 为金属铁,则化合物C 和D 均可以由化合反应生成5.A 、B 、C 、D 是中学化学常见物质,其中A 、B 、C 均含有同一种元素,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关系如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若D 为2H O ,A 为碳,则A 和C 反应生成1 molB 转移的电子数为A N B .若D 为Fe ,A 为2Cl ,则B 溶液蒸干后可得到纯净的B 固体C .若D 为2O ,A 为碱性气体,则以上转化只涉及两个氧化还原反应 D .若D 为HCl ,A 为23Na CO ,则B 溶液中()()()23323Na HCO 2(CO )H CO c c c c +--=++6.在给定的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 )A .MnO 2Δ−−−→稀盐酸Cl 2−−−→石灰乳漂白粉 B .Fe 3O 4Al高温−−−→Fe −−−−→稀盐酸FeCl 3溶液 C .NaOH 23AlNaAlO Al(OH)→→溶液过量盐酸D .饱和NaCl 溶液32NH ,CO 323NaHCO Na CO →→7.工业上用铝土矿(主要成分为23Al O ,含2SiO 、23Fe O 等杂质)为原料冶炼铝的工艺流程如下,对下述流程中的判断正确的是( )A .试剂X 为稀硫酸,沉淀中含有硅的化合物B .反应II 中生成3Al(OH)的反应为:22233CO AlO 2H O Al(OH)HCO --++=↓+C .结合质子()H+的能力由弱到强的顺序是232OHCO AlO --->>D .23Al O 熔点很高,工业上还可采用电解熔融3AlCl 冶炼Al8.短周期元素W 、X 、Y 、Z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m 、p 、q 、r 、s 是由这些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常温常压下r 为液体,其余均为无色气体,m 的摩尔质量为p 的2倍,n 是元素Y 的单质,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无色气体,p 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q 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上述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2020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题型必刷——无机化学推断题型【能力提升】

2020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题型必刷——无机化学推断题型【能力提升】

2020-03-06高中化学单元测试副标题题号一二总分得分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20.0分)1.元素A、B、C、D分别位于三个不同短周期,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只有D为金属元素,它们可形成x、y、z、w四种常见的二元化合物及p、q两种常见三元化合物,它们之间存在如下转化关系;,,其中z 为液体、w为气体,其余均为固体.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原子半径大小顺序:D>C>B>AB. y、p 中均只含有离子键C. B、D两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分别为强酸、强碱D. p能抑制水的电离而q能促进水的电离2.A~E是中学常见的5种化合物,A、B是氧化物,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x与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B. 检验D溶液中的金属阳离子的反应:Fe3++3SCN−=Fe(SCN)3↓C. 单质Y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水发生置换反应D. 由于化合物B和C均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所以均是两性化合物3.A、B、C、D是中学化学常见物质,其中A、B、C均含有同一种元素.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关系如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若D为H2O,A为碳,则A和C反应生成1 mol B转移的电子数为N AB. 若D为Fe,A为CI2,则B溶液蒸干后可得到纯净的B固体C. 若D为O2,A为碱性气体,则以上转化只涉及两个氧化还原反应D. 若D为HCl,A为Na2CO3,则B溶液中c(Na+)=c(HCO3−)+2c(CO 32−+c(H2CO3)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运用烤蓝技术,在钢铁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B. 古代有“曾青得铁则化为铜”是现代“湿法炼铜”的先驱,它利用了铁置换出铜的原理C. FeCl3溶液可用于铜质线路板制作,利用了FeCl3能从含有Cu2+的溶液中置换出铜D. 常温下,铁遇浓硝酸发生钝化,所以可用铁质容器盛放浓硝酸5.X、Y、Z、W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则x、Y可能是()①C、CO②AlCl3、Al(OH)3③N2、NO④S、SO2⑤NaOH、Na2CO3.A. ①②⑤B. ②③⑤C. ③④D. ①②④6.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四种元素形成的单质依次为m、n、p、q; r、t、u是这些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其中u为葡萄酒中抑菌成分;=1.0×10−10.上述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25℃时,0.01mol/L的v溶液中:c(H+)c(OH−)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原子半径的大小:X<Y<Z<WB. 元素的非金属性:Y>W>XC. t中只含离子键D. v能抑制水的电离而u能促进水的电离7.甲、乙、丙、丁分别由H+、Na+、Al3+、Ba2+、OH−、Cl−、HCO3−离子中的两种组成的化合物,可以发生如下图转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乙为AlCl3B. 能大量共存于溶液丙中的离子:Fe3+、SO42−、NO3−C. 甲溶液中粒子的等量关系:c(Na+)=c(HCO3−)+c(HCO32−)+c(H2CO3)D. 甲溶液中滴加少量丁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HCO3−+Ba2++OH−=BaCO3↓+H2O8.下列有关钠、铁、铝性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 在空气中表面均能生成氧化物B. 均能与氯气反应C. 均能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铜D. 均能与盐酸反应置换出氢气9.X,Y,Z,W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四种物质,他们之间具有如图所示转化关系,下表中组合不符合转化关系的是()A. AB. BC. CD. D10.向如图装置中缓慢地通入气体X,若关闭活塞,则品红溶液无变化,而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若打开活塞,则品红溶液褪色,加热后又恢复红色.据此判断气体X和洗Y()A B C DX SO2H2S CO2Cl2Y饱和NaHCO3浓硫酸Na2SO3NaHCO3A. A正确B. B正确C. C正确D. D正确11.元素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是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

2020-2021高考化学压轴题之高无机综合推断(高考题型整理,突破提升)含答案解析

2020-2021高考化学压轴题之高无机综合推断(高考题型整理,突破提升)含答案解析

2020-2021高考化学压轴题之高无机综合推断(高考题型整理,突破提升)含答案解析一、无机综合推断1.X、Y、Z三种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原子序数小于10,它们的单质在常温下都是常见的无色气体,在适当条件下,三者之间可以两两发生反应生成分别是双原子、三原子和四原子的甲、乙、丙三种分子,且乙、丙分子中含有X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2∶3。

请回答下列问题:(1)元素X的名称是______,丙分子的电子式为______。

(2)若甲与Y单质在常温下混合就有明显现象,则甲的化学式为________。

丙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甲和乙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化合物丁含X、Y、Z三种元素,丁是一种常见的强酸,将丁与丙按物质的量之比1∶1混合后所得物质戊的晶体结构中含有的化学键为________(选填序号)。

a.只含共价键 b.只含离子键 c.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答案】氢 NO 4NH3+5O24NO+6H2O C【解析】【分析】由X、Y、Z三种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原子序数小于10,它们的单质在常温下都是常见的无色气体可知,三种气体单质为氢气、氮气、氧气,X为H元素、Y为N元素、Z 为O元素,由在适当条件下,三者之间可以两两发生反应生成分别是双原子、三原子和四原子的甲、乙、丙三种分子,且乙、丙分子中含有X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2∶3可知,甲为NO、乙为H2O、丙为NH3。

【详解】(1)元素X为H元素,名称为氢;丙为共价化合物NH3,电子式为,故答案为氢;;(2)甲为无色气体NO,NO与氧气反应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氨气与氧气发生催化氧化反应生成一氧化氮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H3+5O2 4NO+6H2O,故答案为4NH3+5O24NO+6H2O;(3)由化合物丁是一种含H、O、N三种元素的强酸可知,丁为HNO3,HNO3与NH3按物质的量之比1:1混合反应生成NH4NO3,NH4NO3为离子化合物,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故答案为C。

2020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12题题型各个击破 ——无机化学推断题型(大题专练)

2020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12题题型各个击破 ——无机化学推断题型(大题专练)

2020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12题题型各个击破——无机化学推断题型(大题专练)1.下列~九种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部分生成物或反应条件已略去.已知A在常温下为黑色固体单质,常温下C、E、F都是无色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的固体名称______,F的化学式是______.的浓溶液与A反应过程中,B体现的性质与下列反应中体现的性质完全相同的是______.A.浓B.稀C.浓D.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与H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C与淡黄色固体反应生成F与G的化学方程式______.2.A、B、C为单质,其中一种是金属,通常状况下,A为固体.B为液体且主要从海水中提取,C为气体,其余均为化合物,X是一种具有挥发性的无氧强酸,E为黑色固体,H为无色液体,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其中某些反应条件和产物已略去写出:A的化学式______,F的化学式______,H的电子式______.在反应 中,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______填序号.完成E和X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与B同族的元素中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其酸性最强的是______填化学式完成H和某种化合物快速制C的化学方程式______,每生成电子转移______mol.蒸气与过量氨气混合有白烟及另一种气体单质产生,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3.中学常见单质A、B和甲、乙、丙三种化合物有如图所示的转换关系部分产物未列出单质A常作为食品包装材料,甲是两性氧化物.根据图示转化关系回答: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单质A______ ,乙______ .写出单质A与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利用该反应的原理,可用于______ .用单质A做成的容器可以储存和运输浓硫酸的原因是______ .写出反应 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4.如图是一些常见的单质、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图,有些反应中的部分物质被略去.常温常压下,B为红棕色粉末,A、C为金属单质,I为黄绿色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的化学式______的电子式______的化学方程式______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5.下图转化关系中,A、B、C、D、E都是短周期元素的单质,在常温常压下A是固体,其余都是气体,且C呈黄绿色.化合物H和I两种气体相遇时产生白烟.化合物G的焰色反应为黄色.反应 和 均在溶液中进行.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D______ 、F______ .反应 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向K溶液中加入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反应的现象为______ .将少量单质C通入盛有淀粉KI溶液的试管中,液体变为蓝色.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这说明单质C的氧化性______ 于单质碘填“强”或“弱”.6.物质~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及部分产物未列出其中A由两种元素组成,且两种元素的质量之比为7:8,B是非金属固态单质,G是金属单质,H是黄绿色气体,D为红棕色固体,C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C______ ,H______ ,K______ .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常温下,向I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溶液的产生沉淀,此时测得溶液中I的阳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为,则其氢氧化物的溶度积常数为______ .与I的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 .在化工生产中毎燃烧就会放出853kJ的热量,则A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7.根据如图所示的A、B、C、D、E五种物质的相互转化关系,按如下要求填写相应的物质的化学式和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当A是气体单质时,B______,C是______,E是______,由D生成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当A是固体单质时,A______,B是______,D是______,由E生成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8.图中反应 是制备的一种方法,其副产物是优质的镁资源。

2020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题型必刷——【无机化学推断题型【能力提升】

2020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题型必刷——【无机化学推断题型【能力提升】

2020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40分)1.某常见金属的结晶水化合物MCl3⋅6H2O有如下转化关系: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 固体1一定是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强碱反应B. 气体1通过五水硫酸铜晶体,固体变蓝色C. 常温下,溶液2能溶解铜D. 固体2浊液中滴加Na2S溶液,白色固体变黄色【答案】C【解析】解:A.M可能是Fe、Al,若固体1为Fe2O3,不能和NaOH反应,故A错误;B.气体1为HCl和H2O混合物,用无水硫酸铜检验水蒸气,故B错误;C.溶液2为HNO3溶液,常温下能溶解Cu,故C正确;D.固体2为AgCl,加入Na2S溶液,AgCl转化为Ag2S,而Ag2S是黑色的,故D错误。

故选:C。

M为3三价金属,可以发生水解,M可能是Fe、Al,固体1为Fe2O3或Al2O3,气体1为HCl和H2O混合物,气体2为HCl,溶液1为稀硫酸,溶液2为HNO3,固体2为AgCl。

本题考查无机物的推断,关键是对盐类水解的理解,熟练掌握元素化合物知识,侧重考查学生分析推理能力、知识迁移运用能力。

2.X、Y、Z、W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甲、乙、丙、丁、戊是由其中的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已是由Z元素形成的单质。

已知:甲+乙→丁+己,甲+丙→戊+己;25℃时,0.1mol/L丁溶液的pH为1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1mol中与足量的乙完全反应共转移1mol电子B. Y元素位于第2周期第IVA族,它可以形成自然界中硬度最高的天然矿物C. 化合构戊中既有离子键又有非极性共价键D. 原子半径:W>Y>Z>X【答案】C【解析】解:由上述分析可知,X为H,Y为C,Z为O,W为Na,甲是Na2O2、乙是H2O,丙是CO2,丁为NaOH,戊是Na2CO3,A.由2Na2O2+2H2O=4NaOH+O2↑,只有过氧化钠中O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则1molNa2O2反应时一半作氧化剂、一半作还原剂,转移电子为1mol,故A正确;B.C的原子序数为6,位于第2周期第IVA族,C形成的单质金刚石为自然界中硬度最高的天然矿物,故B正确;C.戊是Na2CO3,碳酸钠中含有离子键和极性共价键,故C错误;D.电子层越多,原子半径越大,同周期从左向右原子半径减小,则原子半径:W>Y> Z>X,故D正确;故选:C。

2020年高考化学《无机化学推断题型》专项复习及答案解析

2020年高考化学《无机化学推断题型》专项复习及答案解析

2020年高考化学《无机化学推断题型》专项复习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40分)1.X、Y、Z、W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A、B、C、D、F都是由其中的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E是由Z元素形成的单质, D溶液的pH为。

它们满足如图转化关系,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B晶体中阴、阳离子个数比为1:2B. 等体积等浓度的F溶液与D溶液中,阴离子总的物质的量C. mol B与足量A或C完全反应转移电子数均为D. Y、Z分别形成的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前者弱于后者,是因为后者分子间存在氢键2.如图所示的甲、乙、丙三种物质均含有相同的某种元素,箭头表示物质间的转化一步就能实现,则甲可能是3.A. B. C. D. 全部4.下列物质转化在给定条件下能实现的是A.B.C.D.5.已知X、M都是中学教材常见元素,下列对两个离子反应通式的推断中,其中正确的是6.甲单质未配平;乙7.若,则中X元素为价,X位于周期表第ⅤA族8.若,则X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可能与它的氢化物反应9.若,则溶液和氨水互滴时的现象可能不同10.若,则在空气中蒸干、灼烧溶液一定能得到11.若,则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一定生成.A. B. C. D.12.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

q、p、r是由这些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常温常压下,p为无色无味气体,q为液态,r为淡黄色固体,s是气体单质,上述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原子半径:B. 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C. m、n、t都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D. m、n、t都能破坏水的电离平衡13.下列各组物质依次满足如图所示转化关系的是图中箭头表示一步转化a b c dSiAlCu CuONa NaOHA. B. C. D.14.某无色溶液可能由、、、溶液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向溶液中加入烧碱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另取溶液加入稀硫酸也出现白色沉淀并放出气体.据此分析,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15.肯定有;肯定有;肯定有;肯定有或;肯定没有.A. B. C. D.16.已知X为一种常见酸的浓溶液,能使蔗糖变黑。

2020-2021高考化学——高无机综合推断的综合压轴题专题复习含详细答案

2020-2021高考化学——高无机综合推断的综合压轴题专题复习含详细答案

2020-2021高考化学——高无机综合推断的综合压轴题专题复习含详细答案一、无机综合推断1.已知A、B、C、D是元素周期表中的四种短周期元素,A分别与B、C、D结合生成三种化合物:甲、乙、丙。

甲、乙、丙三种化合物的分子中含有相同数目的电子;丙与甲、乙均能发生化学反应,且甲、丙为无色有不同刺激性气味的物质,化合物丁与C的某种单质在常温下反应可生成红棕色气体;B、C、D三种元素的单质与甲、乙、丁三种化合物之间存在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已略去):(1)D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_________。

(2)B、C、D的原子半径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

(3)丁与C的单质在常温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4)甲、乙、丙分子中的电子数均为________,实验室如何检验丙_______ 。

(5)C的单质+丙→乙+丁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答案】第2周期ⅤA族 N>O>F 2NO+O2===2NO2 10 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 5O2+4NH36H2O+4NO【解析】【分析】本题有几个重要的突破口:①甲、乙、丙三种化合物的分子中含有相同数目的电子;②丙为无色有不同刺激性气味的物质;③化合物丁与C的某种单质在常温下反应可生成红棕色气体,说明丁为NO,C的某种单质可能为O2。

【详解】A、B、C、D是元素周期表中的四种短周期元素,A分别与B、C、D结合生成三种化合物:甲、乙、丙。

化合物丁与C的某种单质在常温下反应可生成红棕色气体,则丁为NO、C为O元素;丙与甲、乙均能发生化学反应,且甲、丙为无色有不同刺激性气味的物质,由图中信息可知,丙与O元素的单质反应生成NO,也可以由O的单质与D的单质化合而得,则丙为NH3、D为N元素,乙为H2O;甲、乙、丙三种化合物的分子中含有相同数目的电子,则其都有10个电子,结合图中信息,B的单质可以与H2O反应生成甲和O 元素的单质,故甲为HF、B为F元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1.已知甲、乙、丙、X是4种中学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其转化关系符合如图.则甲和X不可能是()A. AlCl3溶液、X:NaOH溶液B. 甲:SO2、X:NaOH溶液C. 甲:C、X:O2D. 甲:Fe、X:Cl2【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无机物的推断,侧重元素化合物性质的考查,注意把握物质的性质及转化中发生的反应为解答的关键,综合性较强,题目难度不大。

【解答】A.甲为AlCl3,X为NaOH溶液,AlCl3→NaOHAl(OH)3→NaOHNaAlO2,NaAlO2→AlCl3Al(OH)3,故A正确;B.甲为SO2,X为NaOH溶液,SO2→NaOHNaHSO3→NaOHNa2SO3,,符合上述转化,故B正确;C.甲为C,X为O2,,,符合上述转化,故C正确;D.甲为Fe,X为Cl2,Fe与氯气反应生成FeCl3,则乙为FeCl3,乙(FeCl3)与Cl2不反应,不符合上述转化,故D错误。

故选D。

2.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中,甲、乙、丙均含有相同的某种元素,它们之间有转化关系:。

下列有关物质的推断错误的是()A. 若甲为AlCl3溶液,则丁可能是NaOH溶液B. 若甲为N2,则丁可能是O2C. 若甲为Fe,则丁可能是稀硝酸D. 若甲为NaOH溶液,则丁可能是CO2【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元素化合物中的连续转化问题,掌握铝、铁、氮、钠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是解题关键,较好的考查了学生的思维严密性,难度一般。

【解答】A.若甲为AlCl3溶液,丁是NaOH溶液,则乙为氢氧化铝、丙为偏铝酸钠,氯化铝与偏铝酸钠发生水解反应得到氢氧化铝,故A正确;B.若甲为N2,丁如果是O2,则乙为NO、丙为NO2,NO2不能与N2反应生成NO,故B错误;C.若甲为Fe,丁是稀硝酸,则乙为硝酸亚铁、丙为硝酸铁,硝酸铁与Fe反应得到硝酸亚铁,故C正确;D.若甲为NaOH溶液,丁是CO2,则乙为Na2CO3,丙为NaHCO3,碳酸氢钠与氢氧化钠反应得到碳酸钠,故D正确。

故选B。

3.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中,甲、乙、丙均含有相同的某种元素,它们之间具有如下转化关系:。

下列有关物质的推断不正确的是()A. 若甲为Cl2,则丁可能是铁B. 若甲为NH3,则丁可能是氧气C. 若甲为AlCl3溶液,则丁可能是氨水D. 若甲为NaOH,则丁可能是SO2【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无机物的推断,综合考查元素化合物性质,关键是掌握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题目难度中等。

【解答】A.若甲为Cl2,丁是Fe,则乙是FeCl3,丙是FeCl2,符合转化关系,A正确;B.若甲为NH3,丁是O2,则乙是N2,丙是NO,符合转化关系,B正确;C.若甲为AlCl3溶液,丁是氨水,则乙是Al(OH)3,Al(OH)3与氨水不反应,C错误;D.若甲为NaOH,丁是SO2,则乙为Na2SO3,丙为NaHSO3,符合转化关系,D正确;答案选C。

4.现有中学常见物质A,B,C,D,且A,C是单质,B,D是氧化物,它们之间存在如下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已略去)。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若A是金属单质,则C也一定是金属单质B. 若A是非金属单质,则C也一定是非金属单质C. 若A是金属单质,则A的还原性大于CD. 若A是非金属单质,则A的氧化性大于C【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无机物的推断,侧重于元素化合物知识的考查,题目难度中等。

【解答】A.若A是金属单质,则C不一定是金属,如A为铁,铁与水蒸气反应生成氢气和四氧化三铁,故A错误;B.若A是非金属单质,则C不一定是非金属,如氢气还原氧化铜生成单质铜和水,故B 错误;C.若A是金属单质,在反应中A为还原剂,C为还原产物,则A的还原性大于C ,故C正确;D.若A是非金属单质,则A的氧化性可能大于C,如2F2+2H2O=4HF+O2;也可能是A的还原性可能大于C,如氢气还原氧化铜生成单质铜和水,故D错误;故选C。

5.Al、Fe、Cu都是重要的金属元素。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三者的单质放置在空气中均只生成氧化物B. 三者都不与冷浓硫酸发生反应C. 制备无水的AlCl3、FeCl3和CuCl2均不能采用将溶液蒸干的方法D. 电解AlCl3、FeCl3、CuCl2的混合溶液时阴极依次析出Cu、Fe、Al【答案】C【解析】解:A.Cu最终变为铜绿,为盐类物质,故A错误;B.Al、Fe与浓硫酸发生钝化,为氧化还原反应,故B错误;C.加热均促进水解,且生成盐酸易挥发,则制备无水的AlCl3、FeCl3和CuCl2均不能采用将溶液蒸干的方法,故C正确;D.电解AlCl3、FeCl3、CuCl2的混合溶液时,阴极上只有铜离子得到电子,可析出Cu,故D错误;故选:C。

A.Cu最终变为铜绿;B.Al、Fe与浓硫酸发生钝化;C.加热均促进水解,且生成盐酸易挥发;D.电解AlCl3、FeCl3、CuCl2的混合溶液时,阴极上只有铜离子得到电子。

本题考查金属及化合物的性质,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性质、发生的反应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应用,题目难度不大。

6.甲、乙、丙、丁是中学化学常见的四种物质,它们之间具有如下图转化关系:其中甲、乙、丙均含有相同的某种元素,下列有关物质的推断不正确的是()A. 若甲为AlCl3溶液,则丁可能是NaOH溶液B. 若甲为Fe,则丁可能是Cl2C. 若甲为NaAlO2溶液,则丁可能是HCl溶液D. 若甲为NaOH溶液,则丁可能是CO2【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考查无机物之间的转化,难度中等,掌握物质的性质为解题关键,注意基础知识的积累。

【解答】A项,若甲为AlCl3溶液,丁为NaOH溶液,则AlCl3与少量NaOH溶液反应生成Al(OH)3沉淀,再加入过量NaOH溶液可得NaAlO2,NaAlO2溶液中加入AlCl3溶液又可生成Al(OH)3沉淀,正确;B项,Fe与Cl2反应时,不论Cl2是否过量均生成FeCl3,不能生成FeCl2,错误;C项,若甲为NaAlO2溶液,丁为HCl溶液,则NaAlO2溶液加入少量HCl溶液反应生成Al(OH)3沉淀,再加入过量HCl溶液可得AlCl3溶液,AlCl3溶液中加入NaAlO2溶液又可生成Al(OH)3沉淀,正确;D项,若甲为NaOH溶液,丁为CO2,则NaOH溶液中通入少量CO2生成Na2CO3溶液,再通入过量CO2生成NaHCO3溶液,NaHCO3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又可生成Na2CO3溶液,正确。

7.A、B、C、X均为中学化学常见物质一定条件下它们有如图转化关系(其他产物已略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若X为Fe,则C可能为Fe(NO3)2B. 若X为KOH溶液,则A可能为AlC. 若X为O2,则A可为有机物乙醇,也可为非金属单质硫D. 若A。

B。

【答案】A【解析】解:A、若X为Fe,则A和铁反应,铁的量不同产物不同,且产物可以和铁反应,证明A为氧化性酸,判断A可以为HNO3,B为Fe(NO3)3溶液,则C可能为Fe(NO3)2溶液,铁与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铁,硝酸铁与铁反应生成硝酸亚铁,过量的铁与硝酸也可直接生成硝酸亚铁,故A正确;B、若X为KOH溶液,A为A1时和碱反应只能生成偏铝酸钾,偏铝钾不能和铝反应,不符合转化关系,A可以为Al3+,故B错误;C、若X为O2,A为有机物乙醇,可以实现A→B→C的转化,但不能一步实现A→C;为非金属单质硫时,可以实现A→B→C的转化,但不能实现A→C的转化,故C错误;D、若A、B、C均为焰反应呈黄色的化合物,说明含钠元素,转化关系中A可以是NaOH,X可以是二氧化碳或二氧化硫,B为碳酸钠或亚硫酸钠,C为碳酸氢钠或亚硫酸氢钠,故D错误;故选A.根据图知,A+X→C,,由此看出,A与X反应生成B还是C与X的量有关,A.若X为Fe,则A可以为HNO3,B为Fe(NO3)3溶液,C可能为Fe(NO3)2溶液;B.若X为KOH溶液,A为A1时和碱反应只能生成偏铝酸钾;C.若X为O2,A为有机物乙醇,则B为乙醛,C为乙酸;为非金属单质硫时,则B为二氧化硫,C为三氧化硫,硫和氧气反应不能直接生三氧化硫;D.若A、B、C均为焰反应呈黄色的化合物,说明含钠元素,转化关系中A可以是NaOH,X可以是二氧化碳或二氧化硫,B为碳酸钠或亚硫酸钠,C为碳酸氢钠或亚硫酸氢钠.本题考查了元素化合物性质与转化,注意掌握中学常见连续反应,熟练掌握元素化合物的性质是解题关键.8.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

m、n、p、q是由这些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

r是元素Y的单质,是空气成分之一。

n通常情况下是淡黄色固体。

q、s的水溶液均呈碱性,0.01mol/L q溶液的pH为12.上述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原子半径的大小W<X<YB. n是碱性氧化物C. Y的氢化物中可能含有极性键和非极性键D. X的氢化物在常温下均为气体【答案】C【解析】解:根据分析可知:W为H,X为C,Y为O,Z为Na,n为Na2O2,r为O2,q为NaOH,m为H2O,p为CO2,s为Na2CO3。

A.C、O位于同一周期,C的原子半径大于O,故A错误;B.n为Na2O2,过氧化钠与酸反应时除了生成盐和水,还生成氧气,所以过氧化钠不属于酸性氧化物,故B错误;C.O的氢化物为水和双氧水,双氧水分子中含有极性键和非极性键,故C正确;D.C的氢化物为烃,碳原子数较少时常温下为气体,但碳原子数较多时可能为液态或固态,故D错误;故选:C。

m、n、p、q是由这些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n通常情况下是淡黄色固体,则n为Na2O2;r是元素Y的常见单质,是空气成分之一,n与m、p反应生成r,则r为O2;0.01mol⋅L−1q 溶液的pH为12,则q为NaOH,m为H2O,p为CO2,s为Na2CO3,由组成元素的原子序数关系可知W为H,X为C,Y为O,Z为Na,据此解答。

本题考查无机物的推断,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性质、发生的反应、元素周期律等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推断能力的考查,注意r、q为推断的突破口,题目难度不大。

9.已知A、B、D、E均为中学化学中的常见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产物略去),则下列有关物质的推断不正确的是()A. 若A是铁,则E可能为稀硝酸B. 若A是C,E是O2,则B为CO2C. 若A是AlCl3溶液,E可能是氨水D. 若A是NaOH溶液,E是CO2,则B为NaHCO3【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元素化合物性质的分析应用,掌握物质性质和反应条件,反应定量关系是解题关键,题目较简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