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陶然:企业当守道德底线

合集下载

孙陶然:什么是成功的企业?

孙陶然:什么是成功的企业?

什么是成功的企业?
• 第二,可持续成长。公司的收入和利润必须是可持续成长的,每一年都比前一年有
较明显增幅,一个起伏波动很大或者是收入利润原地踏步甚至下滑的公司不是一家
成功的公司。可持续成其实是非常难的一件事,要做到这一点,公司必须有多条产 品线,并且有相当强的经营管理能力,才能让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逐年成长。 可持续成长非常重要,如果每一年都比前一年增长 20%,十几年发展下来你就是 巴菲特的公司一样的世界上最赚钱的公司。
什么是成功的企业?
这三个标准是我设定的成功企业的衡量标准,而达到这三 个标准,最顺利的企业也要花十年以上的时间,可见做企 业多么不易。成为一家成功的企业,这是卓越领导者的共 同愿景,如果你是企业领导者,也应该按照这样的终极目 标而奋斗。
THANKS
孙陶然:什么是成功的企业?
什么是成功的企业?
• 我认为成功企业必须符合三个标准:第一,行公司。行业的范围太广,如果每个公司都以成为行业数一数二为目标,这不
现实,只有极少数“特殊的”公司才有可能成为行业数一数二。但是成为细分行业 数一数二应该是每一个公司都有可能的,这是衡量企业成功与否的第一硬指标。一 个在细分行业之中都无法位居前列的公司,无从谈起成功。
什么是成功的企业?
• 第三,受人尊重。不但要受自己的员工尊重,还要受行业尊重,受社会尊重,否则
企业再大再强都不能称其为成功。要做到这一点,企业必须是一家走正道的、有社
会责任心的企业,这也不是容易做到的事情,很多企业走着走着就被生存压力所逼 迫,或者是被不良同行所逼迫,原本的走正道的初心日渐偏离,最终走上邪路,只 有那些有大定力的企业家才能做到坚持走正道。

孙陶然多角度谈如何建班子

孙陶然多角度谈如何建班子

孙陶然多角度谈如何建班子班子成员需要什么素质?2011年1月21日,在联想大家庭的春节联欢会上,柳总说他对实现联想控股的中期目标充满信心,是因为联想控股以及子公司已经拥有了强有力的班子,具备3个特点:(1)把公司当命根子做。

(2)身经百战,有把聪明转化为智慧的能力。

(3)互补和团结。

显然,不论从事哪个行业,班子成员都应该是“德才兼备、德为先”。

所谓德,有3条标准:(1)把企业利益放在第一位。

(2)要有事业心,把企业当做命根子来做。

(3)要有胸怀。

所谓才,比较重要的也有3条:(1)立意高远,目标坚定。

唯有如此才能号召队伍并带领队伍坚持奋斗,达成目标。

(2)有战略水平。

(3)学习能力强。

建班子四部曲我总结了一个建班子四部曲:选对人、定核心、塑文化、建机制。

第一是要选对人。

选好班子的成员非常关键,在我的印象里至少有一半以上的企业出现问题是内部的问题,尤其是班子的问题。

如果班子成员选择得不合适,不但会产生很多的内耗,也会让下属不服气,而且如果班子成员的能力和品格有问题,带给公司的损失就更大了。

选人是有标准的,不能凭感觉,符合的进来不符合的出去。

初创的企业,创始人要亲自确定企业的文化,尤其是核心价值观,这是企业选人的核心。

用价值观去选人。

必须关注人的“味道”,所谓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班子是一个密切配合、共同作战的集体,如果成员志不同道不合或者脾气严重不对路,是没法子共事的。

宁缺毋滥。

班子是公司的领导核心,每个班子成员既是自己分管方向的最高负责人,也是公司每个决策的参与者,必须德才兼备。

如果水平不够的人进入了班子,不仅仅发挥不出作用,还会有非常大的副作用,甚至干扰班子和一把手的决策。

切忌没有合格班子成员的时候硬性推行班子领导。

初创企业一把手必须独断专行,逐渐提高班子素质、更新班子成员,一步一步实现由班子指挥。

第二是要定核心。

班子一定要有核心,一个没有领军人物的班子是一盘散沙,一定会出问题。

为什么很多创业团队走到一定阶段都会分崩离析,领军人物不得不重新组建团队?根子就是因为最初的团队文化问题。

孙陶然认为理规范是非常有效的管理工具

孙陶然认为理规范是非常有效的管理工具

孙陶然认为理规范是非常有效的管理工具
孙陶然认为理规范是非常有效的管理工具。

历史上,大凡著名的军事家多是出色的政治家,也是出色的文学家,他们都有着非常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卓越才能,有着非常缜密的思考和非常犀利的文笔,成功的企业家,往往也是企业文化的创造者,以及企业规范的制定者,甚至是亲自撰写者。

凡事,只要已经梳理出规范,就不再是难事了。

所谓理规范,就是制定制度和流程。

理出规范,意味着我们对于事物的规律已经掌握,知道应该如何面对如何处理,并且能够复制我们的结果。

为什么要理规范?这有两个原因:
1. 只要有规范就可以复制
每隔一段时间,或者是当我们把一个项目做完了,我们就要梳理一下规范,把过去一段时间已经知道的、规律性的、以后可能会重复发生的事情制定一个规范。

以后,不论是哪个BU 哪个分公司,遇到同类的事,都可以按照规范去做。

任何事情当我们能理出规范的时候就不是事了,任何人来做都可以做到80分以上。

2. 理规范是一个进一步优化我们的制度和流程的过程
理规范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制度和流程优化的过程,有点像写文章。

一件事,如果只是口头说一说,是容易的,但是如果要写出书面的文字就会困难很多,因为你必须完全想清楚才可能落笔。

写成文字的过程就是一个再三推敲逻辑和例证的过程,写出来了,你对内容本身的理解也就更加深入和凝练了。

可见,对我们各级管理者而言,理规范是非常有效的管理工具。

本文节选自孙陶然《有效管理的5大兵法》。

孙陶然谈企业人才的培养管理

孙陶然谈企业人才的培养管理

孙陶然谈企业培养管理人才的几大因素。

企业管理首要任务是培养管理人才,管理人才就是企业的架构,作为企业的最高决策者,要相信自己的从底层培养起来的管理人才,他们既然能够跟随你走到今天,也能够支持你走到明天。

你现在团队里的人80%就是他们岗位最合适的人选,他们的主人翁意识是创业期公司最宝贵的财富,这些因素要远远胜于“空降”。

越到关键时刻,越要依靠自己的培养的管理人才,因为自己的企业是经历过失败、接受过历练的管理层,他们拥有团结合作的默契和统一的做事风格。

更重要的是,作为公司的创建时的一分子,他们心底里在乎公司,那份对公司的责任心是其他人不可比拟的。

哪怕是你将一个普通的员工培养成部门经理,绝大多数情况下也比你直接空降职业经理人要强。

孙陶然认为人才标准需要一把手亲自制定。

创始人要亲自制定企业的用人标准,这也是创办一个企业的环节之一。

只有有了明确的人才标准,企业才知道如何选才以及按照标准选才,企业的人也才知道向哪个方向成长。

孙陶然认为优秀中层管理人才的4条标准是:1. “理解上意”。

你必须假设上级比你正确,在工作之中,认真分析和学习上级的指示,琢磨上级的指挥官意图,自己的工作以贯彻上级意图为目标。

2. “忘记己见”。

我们必须有自己的意见和见解,并表达出来。

但是你要知道,即便你是CEO,也不可能事事都按你的见解作决策。

一旦作了决策,就必须马上忘记自己的分歧,开始坚决彻底地贯彻决议,不要带着异议进入工作,这是最最忌讳的,也是对企业危害最大的。

3. “要瞒着打”。

先确认目标、策略、里程碑再行动。

很多人容易犯的错误是只顾低头拉车不顾抬头看路,不重视上级意图只顾闷头去干。

我们做任何一件事,都要先和上级明晰目标、结构规划以及里程碑,宁可不做,不要做错。

4. “及时汇报”。

让上级知晓你的进度。

尤其是遇到重大困难,可能导致任务失败时,更要第一时间告知上级。

进展中,每个阶段,或者每隔一段时间,就要让上级知晓你的进度。

现在邮件、短信等通信手段这么发达,写封邮件发个短信不会耽误你什么事情,但是养成良好的汇报习惯,可以让上级及时知道情况。

孙陶然解读企业经营战略之道

孙陶然解读企业经营战略之道

孙陶然解读企业经营战略之道做企业是跑长跑,领导要有过程感,给下属点时间,多点耐心,效果会更好。

创业者都渴望成功,但成功没有捷径可走,成功越容易,失败也越容易。

做企业是跑长跑很多满怀着雄心壮志的领导人,不明白革命目标需要分阶段实现,一心要把企业办成大企业,拼足全力往上攻,结果都摔了下来。

其实,越是心急越吃不了热豆腐,事缓则圆。

很多时候,如果我们愿意把准备一步到位的事情成分两步走,往往速度会更快,成功的核心在于两条:做对的事情,并把事情做对。

企业也和人一样有生命周期,如同一个孩子从孕育到成长再到结婚生子的过程,这些环节只能一步步走,不能跨越。

经营公司如同跑长跑,要快速启动,迅速行动,但是过程之中要一步一步来,设立了远大目标后要分成几个阶段,一个阶段一个阶段地跑。

创业者要有过程感很多的创业者在创业之前都有一个美好的目标和一个自以为周全的计划,然而实践起来才发现原来很多精心策划好的事情都会碰到这样那样的难题,创业经历可以称得上是多灾多难,难题更是层出不穷。

在这种时候,没有良好的过程感的创业者往往很容易跌入低谷,甚至就此放弃创业的想法,这是很可惜也很遗憾的。

而对于其他那些勇于面对过程中重重困难的创业者来说,遇到的难题只是锻炼他们应变能力的机会,即使这次失败,他们也会在过程中吸取足够的经验来日再战。

我们很多时候的挫折是源于过程感的缺失,尤其是成功之后再次起程时。

这体现在:(1)一步到位的心态,认为自己能力强资源多,可以跨越式发展。

(2)急于求成的心态,认为明天革命就成功了。

其结果是白折腾、走弯路或者狗熊掰棒子,其实尊重过程,一步一步来,革命晚胜利半年又如何?企业的生命周期如同一双无形的巨手,始终左右着企业发展的轨迹。

企业发展的每个阶段,都有一些需要重点处理好的问题以及要规避的陷阱,在此和大家作个分享。

企业组建初期是企业的孕育期,需要注意三个问题。

首先要慎重选择和谁合伙,这是办企业的首要问题。

其次不要送干股,这会让送与被送方地位不对等,最后导致董事会不是圆桌会议,而是老大带着学徒、弟子。

孙陶然:创业的四大不死法则

孙陶然:创业的四大不死法则

孙陶然:创业的四大不死法则在《创业36条军规》里,我写道:每一个成功的企业其实都是九死一生的结果。

但是为什么同样九死一生最后这家成功了,而那家没有成功?那一定是这个企业的创始人和这个企业的做法、遵循的原则和别人不同。

所以我今天想跟大家分享的是创业不死的四大法则,只要你遵循这四大法则,我保你不死,至少我保你可以熬到其他的企业都倒下了,你还存在,你就赢了。

创业不死的法则一:走正道。

做人要走正道,大家都知道。

做企业同样要走正道。

这其实是我们人之所以为人的基本,这是一个大是大非的问题。

因为人之所以为人,是我们有是非观念,我们可以先问是非,再问成败。

而动物是弱肉强食的,不讲是非的。

所以我们做企业不管怎么说,走正道都是一个基础。

不走正道的企业,即便最后家财万贯,也不足羡。

当然还有更重要的一个原因,走正道,路才会越走越宽;不走正道,路会越走越窄。

创业不死法则二:尊重规律。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的规律,我坚信“不合逻辑必有问题,不合常识必是骗局。

”我们经常听到很多不合逻辑的事情,比如说特别高的利润率、特别快的发展速度、特别高的估值、特别神奇的市场反映等等,如果见到这些事,第一个提醒我自己的是,不合逻辑必有问题,不合常识必是骗局。

凡事都是有规律的,我们创业必须遵循这些基本规律。

创业不死法则三:永远留有余力。

凡事都要留有余力,你看得再准、再有把握的项目,也不要把你的全部资金投过去。

你再有把握的一个产品,不要把你公司的未来的希望全部押上去,这就叫留有余力。

创业不死法则四:要有预见力。

任何一个创业公司的创业者你必须有预见能力,你必须能够预知未来会怎么样。

我们在座很多人都会开车,你发现老司机和新司机开车是完全不一样的,新司机开车经常是急刹急停。

原因很简单,因为新手很紧张,他开车的时候他看的是保险杠前面一米的地方,所以当突然间看到一个人,他就要踩一脚刹车;突然间看到一个坑,就要打一把方向。

而所有的老司机开车都非常的稳,甚至老司机开车都不使用刹车。

孙陶然多角度剖析企业安全发展伦理

孙陶然多角度剖析企业安全发展伦理

孙陶然多角度剖析企业安全发展伦理随着企业规模的日益扩大和社会化程度的加深,企业安全发展伦理逐步成形于企业道德责任和企业伦理之中。

最具代表性的观点就是孙陶然提出的企业核心道德责任,:守法经营,恪守道德底线。

孙陶然认为:企业的道德底线永远是最重要的。

创业不能走歪门邪道,一朝采取了不规范的方法,就如同撒了一个谎,需要不断地用各种谎去圆,走歪门邪道一定会付出代价的。

虽说做企业是成败论英雄,但企业家必须要有道德底线。

大家都知道贩毒贩军火挣钱但不能做,而诲淫诲盗的事情又如何能做呢?对社会无正向意义的事情做了又何益呢?盗亦有道,何况创业家。

企业必须有道德底线,而且必须要坚守。

餐饮行业,食品安全就是道德底线,金融服务行业,资金安全、诚信无欺就是道德底线。

如果我们不遵守商业道德底线,对破坏商业道德底线的行为予以容忍、默认,甚至褒奖,总有人会自食其果。

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经营理念,不同的经营理念会形成不同的企业文化,进而形成不同的企业战略与行为,并最终决定一个企业的成败与境界。

有所为,有所不为,是为有为;无所不为,为所欲为,即便能风光一时,也绝不可能风光一世。

这是一个亘古不变的真理,可惜近些年被我国的很多企业忽略了。

他们认为“强势即真理”,他们认为依靠资本的支持,依靠不计成本的市场投入,依靠对善良消费者的“忽悠”就可以获得巨大的销量和利润,认为有了市场占有率,市场和监管部门就得“迎合”他们。

这种观点和做法曾一度甚嚣尘上,也一度占据上风,但是问题终究是问题,假的终究成不了真的。

随着近期媒体不断揭露出“添加剂事件”、“信用欺诈事件”、“流氓软件事件”等,很多曾经一度在聚光灯下风光无限的企业纷纷“受伤”,其企业经营过程之中的不当做法纷纷暴露出来,这是必然的。

企业经营理念的偏差必然会让企业的发展受到伤害。

其次,要按照商业的逻辑和规律经营,要做对人类进步有正向意义的事。

凡事都有其逻辑,企业也有其发展速度和规律,高买低卖可以为继吗?用欺诈方式圈来的用户可以持续吗?企业的经营内容应该是对社会的进步有积极意义的,应该是对人类的生活有正向价值的。

孙陶然:责任心是成功的前提

孙陶然:责任心是成功的前提

孙陶然:责任心是成功的前提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担责任也一样。

孙陶然认为,责任分五层,第一层责任履行职责,第二层责任解决问题,第三层责任防区延伸,第四层责任关注结果,第五层责任关注目的。

你担的是第几层责任,得的将是第几层造化,大抵如此。

以和尚敲钟为例。

第一层责任,履行职责。

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朝九晚五,到点儿就敲钟,过点儿就下班,下了班敲钟就与我没有半毛钱关系了。

企业中,能够担负这第一层责任的,能够胜任的也就是操作类普通员工而已。

第二层责任,解决问题。

敲钟过程中,发现钟不响了,能够自己想办法或者找上级求助把钟修好,继续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企业中,能够担负这第二层责任的,可以当一个小头目,但最多当部门负责人而已。

第三层责任,防区延伸。

敲钟过程中,发现旁边的钟不响,或者发现自己的上手或者下手有问题没有做好他们自己的事儿,能够提醒对方,甚至帮助对方解决问题,带动大家一起履行职责。

企业中,能够担负这第三层职责的,可以胜任部门负责人,甚至分管一两个部门。

第四层责任,关注结果。

一边敲钟,还一边时刻关注自己敲的钟是不是能够达到上级要求的指标,如果不能时刻准备主动调整,因为他知道达成上级要求的指标是第一位的,没有达成就等于没做,没有任何意义。

企业中,能够负担这第四层责任的,已经接近独当一面的领军人物的水平了。

第五层责任,关注目的。

不但关注能够自己的敲钟是否可以达到上级要求的水平,还关注上级想干什么,关注自己敲的钟是否能够帮助上级达成他的目标,如果不能,就要和上级谈论是否马上调整。

企业中,能够担负这第五层责任的,是顶级人才绝对的领军人物,可遇而不可求,这种人物成功几乎是必然的,差别只是早一点成功还是晚一点成功,在A上成功还是在B上成功而已。

以我多年经验,责任心是成功的前提,没有责任心不可能成功,有责任心的人能否成功还要看其担负的是第几层责任心,原则上,如果没有第四层以上责任心,是不可能成为领军人物不可能成功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孙陶然:企业要坚守道德底线
冯仑先生认为,做生意要“学得先进,与富人为伴,走得通”:“学得先进”就是成为先进;“傍大款”是与好企业做朋友,把自己变成大款;“走在正确的轨道上”是为了避免走弯路,为可持续管理打下坚实的基础。

我同意创业的36条规则,归根到底是正确的道路。

如果有成功的捷径,正确的道路是唯一的捷径。

许多来自中国用户的未被满足的需求意味着在中国市场有很多机会。

实践公司内部的工作,创造公司的战斗力,只有正确的方法才能赚到更多的钱。

所谓正确的道路,首先要遵守法律,遵守道德底线。

企业道德的底线永远是最重要的。

创业不能走弯路,一个非标准的方法,作为一个谎言,需要不断地使用各种谎言来循环,走弯路会付出代价。

虽然经商是成败的英雄,但企业家必须有道德底线。

每个人都知道毒贩和军火商赚不到钱,但他们做不到。

做一些对社会不利的事情有什么好处?总有小偷,更不用说企业家了。

在经济转型和社会转型的时期,一些人的道德水平在下降,道德底线就像雪山上的冰川,正在急剧地萎缩和后退。

有些人似乎已经越来越少了羞耻心,为了达到某一目标,获得某一利益,不惜牺牲个人尊严,不择手段,只图利益,没有时间去感到羞耻,没有时间去考虑道德底线。

一些“公仆”被利益驱动,心理失衡,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被扭曲,无法承受社会上的各种诱惑和困惑,尤其是权力、金钱和性的诱惑和困惑,导致道德底线的丧失。

底线是临界点,是最低要求,是不可逾越的。

一旦你越过了道德底线,你就离犯法不远了。

如果一个社会失去了它的道德指南针,而仅仅依靠法律来维系,这是不吉利的。

如果官员们缺乏羞耻感,不敢跨越道德的界限,那就是堕落的开始,不要说得到别人的信任和尊重,要实现有效的领导,恐怕“进教室”的日子并不遥远。

孙陶然:企业要坚守道德底线
杨建华也认为,企业伦理和社会责任必须依靠外部强制力量的保障和全社会的制度约束。

如果矫顽力不够,底线可能不存在。

只有让企业家能够仰望制度的天空,敬畏制度的天空,才能坚定地坚守道德底线,中国企业家才能从模糊的意识中形成清晰明确的价值追求,并内化为日常生活的行为习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