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静脉输液中护士护理的心得

合集下载

学龄前儿童静脉输液的护理体会

学龄前儿童静脉输液的护理体会

学龄前儿童静脉输液的护理体会静脉输液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手段,在医院中经常见到。

尤其是在学龄前儿童中,因为孩子身体较为柔弱,对药物的副作用也更加敏感,所以需要特别谨慎地进行静脉输液。

为了确保孩子的健康和安全,护理人员需要做好一系列的护理工作。

以下是我在实践中总结的一些体会。

首先,护理人员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在进行静脉输液前,一定要仔细检查孩子的身体状况,尤其是血压、心率、体温等指标。

同时,还需要检查输液设备是否完整、是否清洁卫生。

如果发现设备有问题,一定要及时更换。

此外,在准备好所有设备之后,护理人员还要把药品打开、核对,确保与医嘱一致,避免发生误诊或误用的情况。

其次,护理人员要做好与孩子及其家长的沟通工作。

因为很多学龄前儿童很害怕输液,护理人员需要安抚孩子情绪,告知他们这是一种必要的医疗手段,会有医生和护士全程看护,不必担心。

同时,也要与孩子的家长进行密切沟通,解释静脉输液的过程和注意事项,让家长心里有底,能够配合护理人员的工作。

然后,护理人员要进行规范的静脉穿刺和管路接插。

在进行静脉穿刺时,要让孩子舒适地躺在床上,尽可能地让他们放松。

护理人员要准确地寻找到静脉,进行穿刺,然后用透明敷料固定,避免滑动。

之后,要进行管路接插,在连接处进行消毒,再将输液管插入静脉穿刺处,并确保管路不折叠、不过长。

最后,护理人员要对孩子的生命体征进行密切监控。

输液期间,护理人员要不断观察孩子的状况,特别是呼吸、心率、血压、体温等生命体征,并及时记录,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通知医生。

同时,还要注意控制输液速度、防止过快过慢等情况的发生。

总之,在给学龄前儿童进行静脉输液时,护理人员需要做好一系列的护理工作,包括准备工作、沟通工作、静脉穿刺和管路接插、生命体征监控等,为孩子提供安全、舒适的输液体验。

作为一名护理人员,我们需要时刻关注孩子的需要和感受,用仔细的护理工作和耐心的态度来帮助孩子渡过难关,为他们的康复创造良好的条件。

静脉输液实习报告心得体会

静脉输液实习报告心得体会

随着临床实习的深入开展,我有幸在XX医院的输液室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实习。

这段经历对我来说是宝贵而难忘的,它不仅加深了我对护理专业知识的理解,更锻炼了我的实践操作能力和人际沟通技巧。

以下是我在这一个月实习期间的心得体会。

一、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融合在实习初期,我系统地学习了静脉输液的相关理论知识,包括输液的目的、适应症、禁忌症、常用药物的配置方法以及输液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等。

理论知识的学习为我之后的实践操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实际操作中,我跟随带教老师学习了各种输液技术的操作流程,包括静脉穿刺、药物配置、输液器的使用、拔针技巧等。

通过反复练习,我逐渐掌握了这些操作技巧,并在实际工作中能够熟练运用。

二、无菌操作的严谨态度在输液室实习期间,我深刻体会到了无菌操作的重要性。

带教老师反复强调,无菌操作是确保患者安全的关键。

因此,我在实习过程中始终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从洗手到戴手套,从消毒到操作,每一个步骤都一丝不苟。

通过这次实习,我认识到无菌操作不仅仅是个人习惯问题,更是一种职业素养。

它关系到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因此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三、沟通技巧的提升输液室是一个与患者及家属广泛交流的地方。

在实习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有效沟通。

我明白了,作为一名护士,不仅要具备专业的护理技能,还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

通过与患者的沟通,我学会了如何倾听患者的诉求,如何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治疗方案,如何安抚患者的情绪。

这些沟通技巧的提升,使我能够更好地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

四、团队合作与责任担当在输液室,我深刻体会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每个人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尽职尽责,共同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我学会了如何与同事协作,如何共同面对工作中的挑战。

同时,我也明白了作为一名护士的责任担当。

在面对紧急情况时,我们要冷静应对,迅速采取行动,确保患者的安全。

这种责任担当意识,使我更加坚定了从事护理事业的决心。

五、实习总结与展望通过一个月的实习,我对静脉输液工作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入的了解。

儿科输液实习心得体会

儿科输液实习心得体会

儿科输液实习心得体会首先,我学到了很多关于儿科输液的基本知识。

我了解了儿科输液的适应症和禁忌症,以及不同类型的输液的特点和应用。

我学会了如何正确选择输液器材、准备输液液体、并进行输液操作。

在实习期间,我经常观察老师们进行输液操作,并且亲自动手进行了多次儿科输液,从中我学到了很多实际操作的技巧和经验。

其次,我学会了如何与儿童进行有效的沟通和配合。

儿科输液对患儿的合作非常重要,但很多儿童常常因为害怕或者不理解而抗拒输液。

在实习期间,我学会了如何通过言语和行为来缓解儿童的害怕,并且亲自进行了很多次与患儿的交流和照顾,这些经验对我在未来的工作中将非常有帮助。

另外,我在实习期间还学会了如何正确评估和监测儿童的输液情况。

在实习期间,我学习了如何正确观察输液部位和输液液体的情况,并学会了如何根据儿童的情况随时调整输液速度和液体量。

这些技能对于保证儿童的安全和健康非常重要,我会在未来的工作中认真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

最后,通过这次实习,我也意识到了儿科护理工作的重要性和特殊性。

儿科患儿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与成人是不同的,因此对儿科患儿的护理工作需要更加细致和耐心。

在实习期间,我在和患儿的接触中感受到了他们的纯真和可爱,同时也面对了儿童疾病所带来的风险和挑战。

通过这次实习,我更加坚定了自己选择护理专业的决心,我会在未来的工作中更加努力地学习和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为儿科患儿的健康和幸福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总之,这次儿科输液实习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不仅学到了很多专业知识和技能,还对儿科护理工作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我相信这次实习对我的护理专业学习和未来的工作生涯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我将始终怀着一颗热诚的心去面对未来的挑战,为儿科患儿的健康和幸福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静脉输液心得体会(精选8篇)

静脉输液心得体会(精选8篇)

静脉输液心得体会静脉输液心得体会(精选8篇)静脉输液心得体会篇1两周的输液室实习很快就结束了,回想起来,刚开始还挺不习惯的,在这里,没有早上晚上的交班查房,没有病房的定时定点的基础护理,在输液室的工作比较简单,需要做的就是静脉注射、静脉输液、肌肉注射等注射,还有换水,拔针。

但是看似简单的工作也有不简单的地方,比如说怎样提高扎针的技术,怎样扎针才能减轻病人的疼痛,什么药要注意滴速,特别是什么药有什么作用有什么副作用,经常有家属或病人这样问我,有时候答不出来感觉怪不好意思的。

在输液室,因为人流量多,所以我觉得做好三查七对尤为重要。

其实我早就盼着来输液室实习,因为我感觉这里有很多输液的机会,说实话,刚开始时我感觉我就像一个机器,每天就是打针,接瓶,打针,接瓶。

可是前几天,有一个病人问我,他的药是干嘛用的,我当时回答不上来,我就知道我需要学习的还有很多。

在输液室经常有人,一看到是实习生不愿意让我打针,怕打不中要多挨几针,特别是一些老爷爷奶奶,刚开始感觉挺挫败的,后来想想,这是人之常情呀,不过,让我高兴的事,后来拒绝我的人越来越少。

现在的我已更加坚强,也更加坚定了一切为了病人的理念,已如北斗七星那样在我的心海灯塔燃起了长明灯。

既然选择了远方,就应该风雨兼程,路还很长,但我不畏惧,特别感谢输液室的夏护士长和各位老师,你们的严格要求,铸就了我的成长,让我更顺利的走接下来的路,我也会牢记你们的教导,争做一名合格的护士,服务大众。

静脉输液心得体会篇2首先要感谢护长,给了我一个这么好的学习机会;同时,感谢各位亲爱的姐妹对我学习的支持。

以前实习轮到儿科及新生儿时,都没有动手静脉输液的机会,现在,只要我在,所有打针的机会都留给我,实习生只能眼睁睁看着,却不能亲自尝试一下,我就想到了自己的当年,不免有点小小的骄傲,呵呵。

我们科室人手本来就不太够,而还要腾出时间让我出去学习,辛苦的就是姐妹们了。

所以,内心是特别感激的。

真姐问我是不是有进步,我说,即使再学习一个月,也不及姐姐你们的技术的。

小儿静脉留置针输液护理体会

小儿静脉留置针输液护理体会

小儿静脉输 液是临床给药的重要途径之一 , 同时也是抢救 危重患儿 的一个重要 手段 ,是儿科护理工作 中 一项不可缺少
的基本操作。 过硬 的穿刺技术 , 关系到护理措 施的有效实施 , 关
阴天 、 晚或光线不太好 的房 间 , 夜 要借助 日光灯 , 并置 于操作者
的左前方 。无论选用何种光线 , 操作者 的身体与手以及 助手或
护士应多与患儿交流沟通 , 建立 良好 的关系 , 得其 信赖合作 , 取 并指导其掌握输液 注意事项 , 做好 自我护理。
1 选择血管 . 5 选择 血管应选择相对粗直 、 有弹性 、 无静
肝素盐水用量 2 5mL 抗凝作用持续 1 - , 2h以上 ; 生理盐 水用量
5 1 L, 6 - ~ 0m 每 8 h h重复封管 1 新生儿需用生理盐水封管 。 次。
1 做好患儿 的心理护理 . 4
首先 , 持病室清洁 明亮 , 保 护
11 穿刺前 的准备 .
明亮 的 自然 光 ,其亮度强弱适 宜是
士着装整 洁, 为患者创造轻松舒适的环境 ; 其次 , 利用d.L ' 注意 J
最理想 的光线 , 患儿静脉显得清晰 , 且操作者眼睛不易疲 劳。 在
作者简介 : 向平 , ,8岁 , 李 女 3 本科 学历 , 毕业于长 治 医学 院, 主管
脉瓣 的血管。 小儿静脉穿刺较成人难度大 , 因为小儿不易合作 , 所 以选择血管很重要 。 整体 的解剖角度说 , 从 小儿 的头皮静脉 、
手足浅静脉均适合 静脉穿刺 。, J从 出生到 3岁这一 时期 , ' L b 头 部皮下脂肪少 , 静脉清晰表浅 , 网状 分布 , 呈 血液可通过侧支循 环, , 因此 这个 时期 的小 儿宜选用 头皮静脉穿刺 。穿刺前 , 认真 刮去血管周围的头 发及 汗毛 , 充分暴露静脉 , 以利进针 和固定 。 3 岁 l 的患儿头皮皮下脂肪增厚 , 2岁 头发厚密 , 血管不清晰 , 不利于头皮静 脉穿刺 , 宜选择 四肢静脉 , 一般选择手背静脉 、 足 背静脉 、 肘窝静脉、 踝静脉。 对于慢性疾病的患儿宜从远心端选 用 。抢救患儿 和静 脉注射 时宜选肘静脉 和大 隐静脉 , 一般治疗 宜选用头皮静 脉和肢体静脉 , 选用头皮静脉穿刺应注意静脉与 动脉的区分。

护士静脉输液学习心得体会3篇

护士静脉输液学习心得体会3篇

护士静脉输液学习心得体会在护理工作中,静脉输液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能。

正确地进行静脉输液不仅可以缓解患者的病痛,还可以避免不必要的并发症。

而护士在进行静脉输液时,需要具备一定的技能和知识,并且要时刻保持专注和耐心。

本文通过三篇学习心得体会,分享了护士在静脉输液技能方面的一些感悟和经验。

学习心得体会1我是一名在职护士,我深知静脉输液技能的重要性。

通过自学,我提高了自己的静脉输液技能。

在学习过程中,我明白了以下几点:1. 掌握基本知识在进行静脉输液前,护士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知识,例如穿刺技巧、药物配伍等。

这些知识是进行静脉输液的基础,必须掌握才能进行下一步的操作。

2. 注意消毒在进行静脉输液时,消毒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一定要注意消毒,保持环境的清洁卫生,避免交叉感染,保障患者的安全。

3. 调整流速静脉输液的流速对患者的身体有一定的影响,必须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调整。

一般来说,流速过快会导致患者不适,流速过慢会延长输液时间,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在进行静脉输液的过程中,要多加观察,并及时调整流速,确保患者的身体状况得到最好的保障。

学习心得体会2我是一名实习护士,刚接触静脉输液技能,但我深知这项技能的重要性。

通过在实践中的体验,我总结出了以下几点心得:1. 耐心细致在进行静脉输液操作时,一定要保持耐心和细致。

操作时要尽量避免对病人造成疼痛和不适感。

操作中要保证手法正确、速度适当、位置准确,并确保耗材全面消毒。

2. 注意观察进行静脉输液时,需要注意及时观察病人的情况。

观察病人的血压、脉搏、体温、呼吸等生命体征,同时观察输液的速度和流量,避免出现不必要的并发症。

3. 交流沟通在进行静脉输液时,要加强与病人的沟通和交流,在操作前与病人进行一定的说明,让病人知道操作的明确过程,消除病人的紧张和恐惧感。

学习心得体会3我是一名护士长,长期从事静脉输液工作。

在工作中,我体会到了以下几点要点:1. 规范管理在静脉输液操作时,要一定要遵守规范,严格管理。

小儿静脉输液的护理体会

小儿静脉输液的护理体会

小儿静脉输液的护理体会小儿静脉输液是临床给药的重要途径之一,同时也是抢救危重患儿的一个重要手段,是儿科护理工作中一项不可缺少的基本操作,其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医护质量、患儿康复及护患关系。

我在这二十一年的工作中,总结了一些提高小儿静脉输液穿刺成功率的护理体会,其中包括;1、静脉穿刺的基本方法,重点归纳为,血管的选择,光线的强弱的影响,针头的选择,进针的手法,针头的固定,肥胖小儿的静脉穿刺方法,六点。

2、静脉穿刺及输液时的注意事项,其中也包含为,严格的无菌操作,穿刺顺序,固定要点,按压方法,必要的宣教工作,巡回观察。

3、心理护理。

4、护士的心理素质。

5、总结。

现将具体体会如下。

一、静脉穿刺的基本方法(一)、血管选择:小儿静脉注射较成人难度大,因为小儿不易合作,所以其血管选择具有重要的意义。

从整体的解剖角度来说,小儿的头皮静脉、手足浅静脉都适合于静脉注射。

1、小儿从出生至3岁这一时期,头部皮下脂肪少,静脉清晰表浅,呈网状分布,血液可通过侧支循环回流,因此,这个时期的小儿宜选用头皮静脉穿刺。

穿刺前,仔细刮去血管周围头发及汗毛,充分暴露血管,以利进针和固定。

2、3~12岁的患儿头皮皮下脂肪增厚,头发厚密,血管不清晰,不利于头皮静脉的穿刺。

宜选择四肢静脉,一般选用手背静脉、足背静脉、肘窝静脉、踝静脉等。

对慢性疾病患儿宜由远心端选用,抢救患儿和静脉推药时宜选用肘静脉和大隐静脉,一般治疗宜选头皮静脉和肢体静脉。

(二)、光线的强弱:光线的强弱及照射角度,直接影响穿刺的成功率。

光线太强可使瞳孔缩小,太弱的光可使瞳孔开大。

因此,明亮的自然光其亮度适宜是最理想的光线,静脉显得清晰,操作者眼睛不易疲劳。

在光线不太好的房间、阴雨天气以及夜晚,就只有借助日光灯,选150W灯泡置于操作者左前上方,距穿刺静脉45~50cm为宜。

总之,不论选用哪种光线,操作者的身体与手勿挡住穿刺部位的光线。

(三)针头大小的选择:原则上是根据静脉大小及深浅部位而定,一般头皮静脉选用5号半针头比较适宜,四肢静脉选用5号半~6号半针头。

小儿静脉输液护理心得

小儿静脉输液护理心得

小儿静脉输液护理心得【摘要】小儿静脉输液是治疗小儿疾病常用的方法之一,但护理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患儿的安全性。

在选择合适的静脉通道时,护士需要根据患儿年龄和诊断确定最佳位置。

穿刺技巧更是关键,确保操作准确、快速,减少患儿的疼痛和不适。

在输液过程中,护士需要随时观察输液情况,确保药液没有泄漏或误入其他通道。

定期更换输液器也是确保治疗效果的关键一环。

小儿静脉输液护理对于患儿的康复至关重要。

医护人员需要不断提高自身护理技术水平,以确保患儿的安全和治疗效果。

通过严谨的护理操作和细致的观察,可以提高小儿静脉输液的成功率,让患儿尽快康复。

【关键词】小儿静脉输液、护理、安全性、合适的静脉通道、穿刺技巧、观察输液情况、更换输液器、护理技术水平、患儿安全1. 引言1.1 小儿静脉输液护理心得小儿静脉输液是治疗小儿疾病中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正确的静脉输液护理对保障小儿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而静脉输液护理的质量和效果,直接影响到小儿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康复进程。

对于小儿静脉输液护理工作,护士们要时刻保持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严谨细致地做好每一个环节,确保输液过程的安全。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需要注意安全性、选择合适的静脉通道、注意穿刺技巧、观察输液情况以及定期更换输液器。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小儿静脉输液护理的有效进行,提高护理技术水平,确保患儿的安全,更好地为小儿患者的康复和治疗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的探讨与总结,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开展小儿静脉输液护理工作,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患儿的治疗效果。

2. 正文2.1 注意安全性注意安全性在小儿静脉输液护理中是非常重要的。

护士在进行输液前要确保手部卫生,最好使用洗手液洗手并穿戴手套,以免引入细菌导致感染。

要确保输液设备的清洁和消毒,尽量避免交叉感染。

在选择输液通道时,要根据患儿的年龄和病情选择合适的通道,避免选错通道导致意外发生。

在穿刺过程中,要注意操作规范,避免破坏皮肤组织或造成血管穿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儿静脉输液中护士护理的心得
发表时间:2012-12-13T10:02:37.57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34期供稿作者:陈华明
[导读] 可用指压穿刺部位法止血进行补救。

陈华明 (四川省南充市中心医院儿科 637000)
【中图分类号】R473.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2)34-0310-02
【摘要】目的提高小儿静脉穿刺成功率。

方法通过医学文献及临床经验认真分析总结。

结果小儿静脉穿刺成功和否和护士的心理素质、静脉的选择、持针手法脉穿刺输液的成功率,做好自我心理调节。

对患儿进行必要的安抚,尽量减少紧张惧怕的心理,使患儿及时进入良好的穿刺状态。

1.静脉的选择
静脉的选择应避免在骨隆突处、关节部位、静脉活瓣处穿刺,还要根据患儿的病情进行合理的选择。

先头皮后四肢、先额后枕、先大后小。

小儿头皮静脉极为丰富,较大的有额静脉、颞浅静脉、耳后静脉及枕静脉,便于固定,又不影响患儿活动,便于保暖,故多采用。

2.选择静脉穿刺点的方法
2.1看摘要:给急诊及危重患儿穿刺前应仔细看清可穿刺的部位,选择最有利的静脉进行穿刺,不易渗漏,易于家属管理的血管,及时打开静脉通道。

2.2找摘要:在皮肤表面一时看不到血管时,要耐心沉着,在四肢、头部仔细找,然后选择一条较好固定,便于保留的静脉。

2.3摸摘要:有些患儿的血管难以通过“看”、“找”的办法解决静脉穿刺新问题时,可用指尖顺静脉走向探摸,心得血管的走向、深浅度、粗细、滑动度。

2.4指压手推法摘要:采用上述方法均不能成功时,可采取充盈的目的[1],当皮肤见到血管显露时,便可迅速进针,刺入血管内。

2.5轻压横摸法摘要:如选用额静脉时,用食指在额部轻压横摸,可摸到一条凹陷,该血管位于凹陷内,上下移动触摸,可摸到富有弹性、有空感的1条血管。

2.6静脉按摩法摘要:用双手的掌根部四肢静脉从血管的近心端沿静脉走行环形按压指(趾)端,用力均匀反复按摩3~5次,再用止血带结扎血管的近心端,松紧要适度,然后由远心端向近心端按摩,血管充盈显露,此时静脉穿刺较易成功。

2.7拍打振动法摘要:经以上6种方法仍无法选到合适的血管时,可采取拍打振动法,即在患儿的手及足背浅静脉丰富的部位,用手掌由轻渐重的拍打3~5次,通过振动,血管多数可显露,此法对末梢循环不良的患儿非凡适用。

2.8非握拳穿刺摘要:左手将患儿的手固定成背隆掌空的握杯状,便可充分显露手背各部位血管。

2.9热敷法摘要:能使局部组织温度升高,改善血液循环,使血管扩张、静脉充盈、暴露。

2.10低瓶高调法摘要:低瓶高调法可明显降低输液管内液体的压力和阻力,静脉血管内压力差增大,穿刺进针后回血速度明显加快,从而提高静脉穿刺输液成功率。

2.11负压进针法摘要:对细小血管、休克患儿的血管,宜采取负压进针法,将输液器内气体排尽后,关好调节器。

3.持针手法
经实践探究发现,用3个手指持针,即右手拇指和中指分别持针柄的前后两面,示指持针柄的上面,穿刺力度和进针。

角度控制自如,不用换手,切实可行。

一般静脉穿刺法
3.1新生儿摘要:由于新生儿的血管特征,所以穿刺时应绷紧皮肤,靠远心端5°~10°进针,见回血后沿静脉走行再刺入一段后固定,进针时应快,但切忌过深,因新生儿皮下脂肪少,开皮后就是血管。

如有头皮血肿应避开血肿,不在此做静脉穿刺。

3.2婴幼儿摘要:①额正中静脉摘要:比较粗,易于固定,绷紧皮肤后20°~30°进针,针头斜面刺破皮肤后,针头行于皮下时角度变小,刺入血管时角度改为10°~15°,使针身和血管平行向前推进。

但额正中静脉易外渗,逆行进针可克服此缺点。

②颞静脉摘要:较粗,能看清静脉者由浅入深进行穿刺,开皮时较浅,回血后向前略平行推进,后固定。

看不清静脉者可用示指触摸,能摸到静脉沟,根据血管走行在手指引导下进针,刺入血管后可有通畅感,即为成功。

③耳后静脉及枕静脉摘要:血管多表浅,管壁薄而脆,应小角度,浅进针。

④大隐静脉摘要:扎止血带不要太远,约在穿刺点上4~5cm。

较胖的孩子除外,止血带应往远端扎,如手感弹性不清,可按其血管斜内上方走行的解剖特征,由浅入深进针,进针角度30°~45°,较胖的患儿进针应稍深些。

⑤手背、足背静脉摘要:如高热、休克等患儿末梢循环不良时多不采用,足背血管多表浅,应以10°~15°角进针。

⑥毛细血管摘要:如眶上静脉。

表浅、有弯曲,穿刺时应选择一段无弯曲的血管,5°~10°角进针,缓刺缓行,以防刺破血管。

⑦颅骨骨缝穿刺法摘要:用手摸准患儿颅骨骨缝后,剃去局部头发,行常规消毒,将左手拇指、示指分开,绷紧穿刺部位皮肤,右手持头皮针取15°,在骨缝中间穿刺见回血即可。

4.固定
静脉穿刺成功后,固定是一个重要环节。

不可下压针柄,应用左手拇指指尖垫住针柄,右手迅速固定。

多用4~5条4~7cm长胶布固定,一条固定针柄。

一条保护针眼,另一条稍长交叉固定针柄,然后将头皮针胶管盘曲固定于头皮暴露处,最后将剩余头皮针胶管固定于同侧耳郭上。

手足静脉网固定多以夹板固定为主。

手背固定摘要:将夹板自手心处插入袖中,固定针头后将除拇指外另外4指固定于夹板上,在手臂端用绷带固定。

脚背固定摘要:将夹板置内踝处固定。

大隐静脉固定摘要:将夹板固定于足跟处。

应注重夹板固定的松紧度,固定时切不可向前推针,以免穿破血管。

5.穿破静脉后补救方法
可用指压穿刺部位法止血进行补救。

消毒手指,穿破静脉后针头缓慢往外撤出,当有回血时停止,立即用手指压迫穿刺部位,进行四肢血管穿刺时,于此时松开止血带,按压片刻后,再向前平进一段,避免渗漏。

综上所述,静脉输液给药以其给药迅速、刺激性小、疗效快,痛苦小等特征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传统的穿刺仅凭借肉眼观察进行,经临床实践发现运用各种选择静脉穿刺点方法及把握非凡静脉穿刺法可大大提高小儿静脉穿刺成功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