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木耳栽培技术

合集下载

黑木耳稳产栽培技术

黑木耳稳产栽培技术

黑木耳稳产栽培技术木耳属中高温品种,主要利用自然温度一年(春、秋)栽培两季。

为了更好的利用农村的闲散劳力发展木耳生产,我们利用半地上塑料大棚,进行了黑木耳低温栽培试验,取得了一定进展。

此技术可使木耳栽培季节延长,提高了塑料大棚的利用率和生产效益。

现将具体方法介绍如下:1栽培场地和季节:栽培场地为长10米、宽6米、深1.2米,地上部分高0.8米的半地下棚,这样的棚冬季保温性能好。

栽培季节,在河北省廊坊及周边地区,应安排在9月底―10月初入棚进行吊袋出耳,制种发菌阶段可依次推前。

其它地区可根据当地气温情况参照进行。

2菌筒制作:培养料配方:棉子皮93%,麸皮6%,糖0.5%,石膏0.5%,含水量65%。

塑料袋采用17厘米×30厘米×0.06厘米,每袋装干料300克,套环、加棉塞,常压灭菌8小时(100℃),无菌操作接种(杂交木耳Gu-1号),接种量为每袋栽培种接30―40只栽培袋。

接种后置干净,室温22―26℃发菌,一般25―30天菌丝可长满袋。

3出耳前管理:当菌丝长满后,再经4―5天即可吊袋出耳,每袋开8条口为宜,每条口宽0.2―0.3厘米。

具体要求:吊袋时间一般安排在10月下旬和11月上旬,或2―3月份;开口长度应至袋顶和袋底各留1厘米;开口工具用两个刀片中间夹一层0.2厘米厚纸片做成;开口前,先把所有的袋都吊在棚中,然后喷大水1次,冲涮袋表的杂菌,开口结束再喷1次大水,使料表面吸足水分。

停水1―2天,再进行常规管理,造成干干湿湿的环境,以促进耳基的形成。

4出耳期管理:①低温出耳:因为是在晚秋、早春,温度15℃左右,在此温度下形成的耳片肉厚(最厚约0.4厘米)、直径大,但温度不能低于10℃,否则木耳将停止生长,如果温度低于10℃,应采取增温措施,如加双层膜、火墙等,这样,20―25天后就可采收第一期耳。

②强制性通风:采用排风扇通风(100平方米大棚有1台65W排风扇即可),每天通风3次,每次15分钟,保持棚内空气新鲜。

东北秋木耳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东北秋木耳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增加通风 时间和次数 ,保持培养 室内空气新鲜 。正常的发菌期
为4 5 ~ 5 0 d 。 3 . 2 . 6场地应选择在近水源 、近电源 的平地或 田间 般情况下 每 1 0 0 0 0袋需 占地 3 3 0 m ,场地 选好 后 ,经平

5 - 6月

2选择优良品种 选用抗逆性强 、产量高的优质单片或半 菊花 的木耳品种 , 优 良菌种 的菌丝洁 白、整齐 、粗壮 有力 ,生活力 旺盛 ,纯正而 无任何杂菌 。 3栽培与管理技术要点 3 . 1 常 用 配 方 3 . 1 . 1 木屑 8 0 %, 麸皮 6 %, 石膏 2 . 5 %, 糖1 . 2 %, 硫酸镁 0 . 3 %。 3 . 1 . 2玉米 芯 7 3 %,蔗糖 1 %,麸 皮 5 %,石 膏粉 1 %,棉籽 壳
整再搭建成距地 2 m高 的 9 0 %双层或单层遮 阳网 , 在遮 阳网下 , 再用竹 片搭 成覆膜 ( 以膜上不 易积水为宜 ),宽度 为 l m、长 度为 6 m 的小拱棚架 ,棚架间距 0 . 4 m,棚架 内的耳床上铺上有 孔的地腆( 孔径间距 8 X 8 c m, 孔径 0 . 6 — 0 . 8 c m ) , 在摆放菌袋之前 , 须先在拱棚内的耳床上浇足清水 ,并用高锰酸钾水进行 消毒 。 3 . 2 . 7催芽 2 O% 。 接种好 的培养袋经 4 0 ~ 5 0 d培养 ,菌丝就可长满 菌袋。菌 0 ~ 1 5 d ,使菌 丝充分 培养料要求 :木屑以陈木屑为好 ,硬杂木屑以柞木 、桦木 丝长 满后不要 急于催耳 ,应再 继续 培养 1 为好 ,玉米芯要新鲜无霉变 ,晒干后粉碎成绿豆粒大小 ,麦麸 吃料 ,积聚营养物质 ,提高抗霉抗病能力 。 3 . 2 . 8打 孑 L 手 L 眼 以大片新鲜 的好 。 3 . 2工艺 流 程 将消毒后 的木耳菌袋放 入扎眼机 内 ,每个 菌袋 可扎 8 0 ~ 9 O 3 . 2 . 1 拌料 个跟 ,扎眼距 离为 1 . 8 e a,扎眼深度 1 r . 5 c m。 将木屑 、麦麸 、玉米粉、豆粉 、石膏按一定 比例 称好混在 3 . 2 . 9露天管理 分床前需在地面上铺设 一层地膜 ,菌袋须轻拿轻放 ,直立 起 ,混拌均匀 ,再将石灰放入水 中,用石灰水溶液拌料 ,培 1 6 c m×5 2 c m菌袋要从中间割开 ),每平 方米摆放 2 0袋 , 养料含水量达 6 0 %~ 6 2 %之间。测定方法是手紧握料 ,指缝 间 摆放 ( 袋间隔 l O e m,以免 木耳长大粘 连和影响空气 的流通。在人行 有水珠但不滴下为宜 ,用玉米芯和粉碎木屑拌后应 闷 1 h 。 道铺 喷水带 ,水泵用 自控开关控制 。生产黑木耳浇水是最关键 3 . 2 . 2 装袋 人工装料 的时候要一边装 料一边用 手压实 ,并且要求上下 的一环 。要采用清澈无污染 的河水或井水 。在整个管理 时期 , 松 紧度必须一致 ( 菌袋装 料时以不变形 、袋面无破褶 、光滑为 应掌握 “ 前干后湿”,形成耳芽后保持 “ 干干湿湿 ,干湿交替” 的管 理 方 法 。 标准 ) 。当天装的菌袋 ( 瓶) 必须在 当天灭菌 ,不能放置过夜 , 以免容易产生杂菌 ,发酵 、酸败。如当天不能灭菌 ,应该放到 4采 摘 当耳片背后出现白色 的孢子 ,达到八成熟 时要及时采收 。 冷 凉通风处过夜 。 若待耳片伸长或向上卷时再采摘就会 影响质量和产量 。采收时 3 . 2 - 3 灭菌 采用 常压灭 菌方式 ,提前将灭 菌锅 锅屉放好 ,要求 锅屉 用刀片在耳基处 割下 ,不要带锯沫 ,保持耳片 的清 洁。不可用 离锅 水平 口约 1 0 e m,上 面放 麻袋 片 ,1 7 e m X 3 3 e m 的菌袋 灭 手握住耳片帖根处拧下 。或者在地上放一个容器 ,然后在容器 菌时需装在铁 筐 中或在蒸锅 内搭架子 ,1 6 e m X 5 2 c m的菌袋灭 上手握住菌袋轻轻 晃动耳片 即可落下 ,并将耳 片摊放在竹帘上 停 止直接喷水 四五天 , 让菌丝积累营养 , 菌时培养袋依 长 向平放成 “ # ”字重叠排列 在锅 屉上 。行 间距 晒干 。采收后 的菌袋 , O d 左右; 第2 茬耳芽形成 , 重复上述管理 , 还可采收两茬 。 3 c m,便于 内部空气 流通 。然后用 塑料和棉被将锅封严 ,待菌 经过 l 袋 内温度达 I O 0  ̄ C 后再保持 1 2 h 。灭菌后 当菌袋温度 降到 6 0 % 作者简 介:周 立霞 ( 1 9 7 0 ~ ),女,任职 予吉林 省抚松县泉 阳镇 时趁热出锅 ,将 菌袋送入接种室进行冷却。 农业技术推广站 ,研究方 向:农 业技术推广和作物栽培 学。 3 . 2 . 4接种 要等袋 中培养料温 度降至 3 0 %以下 时 , 才 能进行接 种。 接种 的时候一定要做到在无菌条件下操 作 ,每瓶 3级菌种可接 3 0袋左右。

黑木耳秋季生产管理技术

黑木耳秋季生产管理技术

黑木耳秋季生产管理技术
1.发菌管理
黑木耳秋季管理包括:发菌、排场、出菇、采收等环节。

要注意培养室清洁卫生、干燥、通风良好、避光,室温保持24℃左右,每天通风2次左右。

2.菌袋划口、催耳
用打孔机把菌袋打成“一”字型或“人”字型口,一般打孔180个/袋左右。

根据天气情况,如能保证5-7天不下雨,可直接排场催耳,阴雨天气需在室内催耳。

3.摆袋排场
对收割好的水稻田或其他地块,撒石灰消毒处理,有条件铺上稻草。

交叉摆放,袋间距125px左右,一般8000袋/亩。

4.出耳管理
耳芽形成并封面后雾状喷水30分钟/次,使耳芽保持湿润,根据气温和空气湿度,适当增减喷水次数,一般一天两次,维持7天-15天左右,至黑木耳逐渐成熟。

5.适时采收
耳片即将展平、边缘变薄、耳根收缩,八成熟时采收,此时耳片品质最好。

采摘下来的黑木耳及时烘干贮藏。

注意:采收前1-2天停止浇水,根据天气情况,选择连续晴天、阳光充足时抓紧抢收。

要采大留小,不留根。

6.采后管理
采收后经过10天左右菌丝恢复期(期间最好有避雨设
施,不沾水),让菌丝重新积累营养,恢复生长活力,耳芽长出后再开始喷水,继续采收。

7.病虫害防治
加强制种、发菌和出耳管理,控制好温度、湿度和通风。

随时排杂,清理场地,防止病虫害发生。

拜城县秋季黑木耳栽培管理技术

拜城县秋季黑木耳栽培管理技术

拜城县秋季黑木耳栽培管理技术作者:张汉英来源:《农民致富之友》2020年第09期一、黑木耳生长发育条件在黑木耳生长发育过程中,主要影响因素有:营养、温度、水分、光照、空气和酸碱度。

其中,出耳阶段的关键因素为水、温度、光照和空气。

1、水分:水分是黑木耳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之一,黑木耳生长需要的相对湿度是85%-95%,菌棒排场后,要做到“先干后湿”,即黑木耳耳芽形成前(刺孔处未长出黑点)保持相对干燥,但由于拜城县气候干燥,为防止孔口菌料风干,影响耳芽形成,可在适宜的温度下,喷少量雾化水,还可通过架空覆盖遮阳网等措施,提高栽培小环境的空气相对湿度,促进耳芽形成与发育;黑木耳耳芽形成后(刺孔处长出黑点)要增加喷水量,出耳后的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需创造“干湿”交替的生长环境。

2、温度:黑木耳属于中温型菌类,黑木耳出耳分化温度15~27℃,最适17~23℃;子实体生长范围10~30℃。

温度低生长慢,耳片厚、色黑;温度高生长快,但耳片薄、色浅。

温度达30℃以上时,需采取拱棚上覆盖遮阳网、加大通风等降温措施。

3、光照:黑木耳栽培需要一定的直射光,在合适的温度条件下的直射光照可使生长的黑木耳耳片既厚硕又黝黑、富弹性,阴暗、光照不足的条件下生长的黑木耳,耳片薄、色淡、缺乏弹性。

4、空气:黑木耳是一种好气性真菌,需经常保持场地空气流通,严防闷湿环境而引起流耳、烂耳和杂菌感染导致的烂棒。

5、营养:菌棒中已配置提供了黑木耳生长的全部养分,菌棒排场后的栽培过程中不需要增施营养。

6、酸碱度:黑木耳喜弱酸性环境,菌丝生长的PH值范围为4~7,适宜PH值为5~6.5。

在培养料配制过程中已调节好酸碱度,菌棒排场后,无需人为调节酸碱度。

二、耳场选择耳场选择的总体原则:一通二近三远离一通:耳场近电源,能通电;二近:靠近常流河、机井等清洁水源;靠近村庄。

三远离:远离主干道的扬尘。

尾气污染;远离畜禽场舍与垃圾堆等病虫杂菌滋生污染源;远离农药及其他化学污染源。

大田全光栽培黑木耳技术

大田全光栽培黑木耳技术

大田全光栽培黑木耳技术大田全光栽培黑木耳技术发布日期:2014-04-01黑木耳是我区的特产之一。

为充分利用资源,上世纪九十年代由段木栽培转向代料栽培。

近几年人们摸索出了不脱袋、不搭棚、不遮荫的更经济省工的大田直接排放。

采用间歇喷雾全光栽培的方式。

取得了更好的经济效益。

现将该技术介绍如下。

1.工艺流程原料准备→拌料装袋→灭菌→接种→培养菌丝→刺孔养菌→排场→装喷雾管→催耳→耳片管理→采收.2.栽培季节我区的木耳栽培可分为秋栽和春栽。

秋栽于8月下旬和9月上旬制作料袋当年可收一茬耳。

春栽于10月和11月制作料袋,第二年三月中下旬进入出耳管理,根据我区的气候特点,多数选择春季栽培。

3.料袋制作3.1 培养基配方:①杂木屑68%、碎玉米蕊20%、麸皮10%、糖1%、石膏1%;②杂木屑68%、壳糠20%、麸皮10%、糖1%、石膏1%,糖可用“丰优素”代替木屑以生产香菇的粗木屑为好。

3.2 拌料装袋先按木屑与碎玉蕊或壳糠的总量计算麸皮、糖、石膏的用量拌料前10-12h将碎玉米蕊预湿,拌料时麸皮与石膏撒入木屑和碎玉米蕊中将糖或“丰优素”溶解洒入料中再加入适量的水,用人工或小型拌料机拌料含水量以50%--55%为宜适宜的含水量以用手紧握培料袋,手上有水印而无水滴即符合要求。

随及用(15-17)cm×55cm×0.055cm的聚乙烯袋,用人工或装袋机装袋并扎好口,做到当天拌料当天装袋当天灭菌。

3.3 灭菌在装袋扎口的同时由专人将已扎好袋口的料袋进行堆码以造袋包进行灭菌。

灭菌的方式采用小锅炉蒸气法灭菌数量每次可达2000-5000袋。

小锅炉轻便随处可运;发生蒸气快。

4-6h可达100℃;节省燃料,其燃料仅为其它方式常压灭菌的2/3或更少;方便,只要将导汽管插入袋包内便可送汽。

袋包制作:先在制袋包的地面处垫铺大小适中的塑膜一张塑膜上平行放置4-5根枕木,枕木上铺垫木板,木板间留3cm左右的间距,木板上堆码料袋,堆码方式为条码式,条堆的长度和条堆数量依据料袋的数量而定,要做到每袋包总数不得超过5000袋,包高不要超过2.0m。

黑木耳春耳秋管栽培方法

黑木耳春耳秋管栽培方法
样浇 水长 出的木耳 片厚 、形 好 。
耳 片 长 到 图钉 大 小 时 ,需
4 下地后的管理
4 1 栽培 时 间及场 地选 择 . 二级 菌种 制作 及发 菌应 在 上年 的 1 中旬 至 0月 1 月 上旬 完成 ,三 级 菌袋 的制 作 应 在第 2年 2月 1 上旬 至 3月上旬 完成 。 栽培 场地 选择通风 良好 、离水源 比较 近的地块 。
特种经济动植物/ 0 2年 0 21 7期 4 7
( 聚丙烯 的袋子 2 个多月就裂 口了) 。每袋 装干料 50 60 ,装料用2O0 0 — 0g W的装袋机 即可 ,装袋高 0
度一定 达 到 2e 4m,否 则培 养料 内的 营养 积 累 量 达
不到标准 ,容易导致后期肥力下降 ,直接影响产 量 。机器装完料后 ,把袋上 面多余 的塑料窝进料
4 特种经济动植 ̄/0 2年0 6 21 7期

二茬菌丝出现后才能接三级菌种 ,而三级菌种在
菌 丝发 满袋 后 ,必须 困菌 2 5~3 , 以保 证 营 养 5天
积 累 十分充 足 。
1 ~1时外 ,可 以浇 7~8次 ) 1 4 ,管 理 的 目标 是 保 持 耳 片湿润 即可 。 522 第 2阶段 .: 次数( 每天 4~ 5次 ) 。 523 第 3个 阶 段 是 采 收 前 2 2 .. 0 5天 , 这 时耳 片 已经 展开 成 形 了 ,这 个 时 期 要求 干湿 交 替 给水 ,可 以干 2天浇 2天 ( 木耳不 浇 水 时 ,菌袋 内的营养 可 以进一 步 积 累 ,留作 下一 茬 出耳 ) ,这
4. 做 床 2
要 增加 浇水 的量 ( 每次 2 4 0~ 0分钟 ) ,减少 浇 水 的

木耳种植技术与管理

木耳种植技术与管理

木耳种植技术与管理
一、木耳种植条件
木耳能够成功种植,除了需要良好的选址,还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包括土壤条件、气候条件和光照条件。

土壤:木耳最适宜的土壤是疏松的沙质土,碱性或中性土壤,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肥力;气候:木耳生长最适宜的气候是温暖湿润的气候,夏季温度18℃-25℃,冬季温度2℃-5℃;光照:木耳喜欢充足的光照,但不能暴晒,一般可以选择南斜坡,接受充足的阳光。

二、木耳种植技术
1. 前期准备:木耳种植前,应先准备良好的土壤,做好松土、添加有机肥等施肥工作,确保土壤有足够的肥力和湿润度。

2. 种植木耳:通常,木耳的种植是在4月份进行的,种植的方法有两种:一是手播法,将种子撒在土壤上,然后按一定的距离播种;二是播机法,通过播机将种子播撒到土壤上。

3. 防止病虫害:木耳种植期间,要及时进行防治病虫害,采取及时施药、定期检查等措施,以防止病虫害发生。

4. 保湿:木耳生长期间,要注意土壤的湿度,要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以促进木耳的生长。

三、木耳管理
1. 灌溉:木耳生长期间,要及时进行灌溉,以保持良好的土壤湿度,促进木耳的生长发育;
2. 肥料施用:木耳生长期间,可根据土壤的肥力状况定期施用有机和无机肥料,以提高土壤的肥力;
3. 除草:木耳生长期间,要及时进行松土、除草,以保证木耳正常生长;
4. 防治病虫害:木耳生长期间,要及时防治病虫害,采取抗虫药剂、植物抗性等措施,以防止病虫害的发生。

四、结语
木耳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有其规律性,可以满足木耳生长所需的条件,给木耳构建良好的生长环境,从而可以获得更高的收益。

永安市秋季毛木耳栽培技术

永安市秋季毛木耳栽培技术

佳 , 气 相 对 湿 度 在 6 %一 0 ; 实 体 生 长 要 求 空 气 相 对 湿 空 0 7% 子
度 在 8 %一 5 , 木耳 有较 强 的喜 湿 性 。 0 9% 毛
14 空 .

毛木 耳属好气 性真菌 , 丝体 生长。对空气 菌
要 求 不 高 , 般 日通 风 1 2 即可 ; 实 体 生 长 对 空 气 要 求 一 -次 子
少 许 细 印 ) 将 菌 钉 淋 湿 拌 人 , 经 人 工 踩 压 后 装 成 1 mX 。 并 7c
3 m规 格 的 菌 袋 中 , 实 压 平 即 可 。b装 好 后 的 菌 钉 应 及 3c 摇 . 时 高 压 或 常 压 灭 菌 , 用 常 压 灭 菌 需 保 持 在 9 ℃以 上 1 若 7 8 h以 上 。 c 菌 后 的 培 养 袋 待 冷 却 后 在 接 种 箱 内接 入 原 种 , 在 . 灭 并 2 ~ 7 间 恒 温 室 内 培 养 。 一 般 3 ~ 5d 即 可 长 满 使 用 。 52℃ 0 3 后 养 菌 期 间要 经 常 检 查 , 旦 发 现 杂 菌应 严格 挑 出 淘 汰 。 一
1 毛 木 耳 的 生物 学 特 性 。
11 营 养 组成 . 12 温 . 度 碳源 、 源 、 机盐及微量元素 。 氮 无 菌 丝生长 在 84 ̄ 2~ 8 -0 C,5 2 ℃为 最 佳 ; 实 体 子
水率在 6%~0 5 7 %之 间 ( 手 抓 料 有 成 捆 , 开 会 松 , 指 有 即 放 手
覆 土调 水 结 束 以 后 , 度 控 制 在 2 ~ 0 , 温 53℃
肥 厚 结 实 、 面 光 滑 、 膜 尚未 破 裂 时 采 收 。若 采 收 过 迟 , 表 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秋木耳栽培技术
所谓秋木耳栽培,就是指在袋栽黑木耳生产过程中,采取春季培养菌种,而在秋季出耳的方式。

一、品种选择
因原基形成期温度相对较高,而子实体生长期温度较低,因此,需选择抗杂性强,耐低温,耐高温的品种。

实践证明,林科916和友好918比较适合秋季栽培。

二、菌种制种
(一)时间:5月下旬-6月上旬
(二)原料准备:同春木耳。

(三)培养料配方
同春耳。

即木屑86.5%、麦麸10%,豆饼2%,石膏1%,白灰0.5%。

注意:不能用太细的锯末屑,否则容易引起烧菌。

如菌丝变红,就是木屑过细,二氧化碳积累,料温升高,使菌丝停止生长。

(四)拌料、装袋
1.拌料时,先把量少的料拌匀,再将大量的料与前者拌匀,之后加水,使含水量达到65%,再装袋。

一定注意,当天拌料,当天灭菌,不能过夜,否则培养料酸败。

2.装袋时,用装袋机装袋,注意,根据木屑的颗粒大小调整机器的松紧度,木屑粗的,可紧一些,反之,则松一些。

(五)灭菌
无论是常压灭菌还是高压灭菌,必须做到灭菌彻底。

常压灭菌时,一定在4小时内使锅内温度达到100℃,并保持8小时。

高压锅灭菌时,冷气一定要排净,根据压力和温度确定灭菌时间。

装锅时,料袋不能紧紧挤在一起,要留有一定空隙,否则易灭不透。

(六)接种
灭菌结束后,将料袋取出,运至清洁的冷却室冷却,待料温降至20℃以下时接种。

接种采用接种箱和接种机接种。

(1)接种箱接种
由于打开试管口或菌种瓶(袋)就可能引起容器内部被环境中的微生物污染,因此,接种的所有操作均应在接种箱或接种机的无菌部分进行。

要求接种箱必须密闭,不透气,保证没有空气对流。

操作者一定严格无菌操作,接种工具要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对待接物做好表面消毒。

接种速度要快。

(2)接种机接种
必须保证接种区的无菌环境,操作者必须在无菌区内操作,接种速度要快。

(七)菌种培养
菌种培养期间,注意培养室环境卫生、温度和湿度。

1.保持培养环境的清洁。

此时,室外空气温度高,杂菌孢子大量繁殖,蚊虫孳生,因此,必须做好防治工作。

菌袋进入培养室前三天,对培养室进行消毒,施用杀菌剂和杀虫剂。

2.菌袋应立式摆放,相邻两袋间留有空隙。

3.培养室温度应控制在25℃左右,上层温度不能超过28℃。

每天通风2次,时间安排在早晨和晚上。

视培养室温度决定通风时间。

4.发现菌袋上有红、黄、绿等非黑木耳菌丝白色的颜色,证明此袋已经被杂菌污染,应及时剔出,防止传播。

5.培养室的湿度以地面不起灰为宜。

经30-35天的培养,菌丝就长满了培养料,再继续培养10天,即可开口出耳。

三、出耳管理
(1)栽培方式
林缘下和全光地摆两种方式。

(2)栽培场地
同春栽黑木耳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