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课件(优秀版)
合集下载
第15课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精美课件)-2023-2024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册同步备课课件(部编版)

导入新课
1.根据宣传画的文字,图中哪个是张作霖?
身着军阀服装,满脸杀气,坐 在太师椅上
2.宣传画揭示了什么问题?
左右两个走狗 (人身狗头)
张作霖残害革命党人、支 持袁世凯复辟的反动面目
3. 猜 测 该 宣 传 画 反 映 哪 一 时 期 的 内 容 ?
脚踩在大批骷髅 北伐战争时期,宣传揭露军阀罪行 和几个人身上 “国民革命军第三军政治部印”
农村 湖南农民协会会员
城市
1926年
40万人
1927年
200万人
湖南、湖北两省 总工会
成立
70万人
北伐战争时期工人运动发 展的最高峰
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
毛泽东在当时就指出:“国民革命需要一个大的农村变动。辛亥革命没有这个变 动,所以失败了。现在有了这个变动,乃是革命完成的重要因素。”
主要任务
建立农民自卫军,同地主恶霸、土 豪劣绅和贪官污吏作斗争,打击土 豪劣绅掌握的反动民团,以保卫农 民运动的胜利成果
打倒列强除军阀
“1922年共产国际代表马林会见孙中山后, 回到上海便向陈独秀等中国共产党人提出国 共合作问题,建议中共放弃对于国民党的排 斥态度,到国民党中去进行政治活动,通过 这一切,会获得通向南方工人和士兵的更方 便的门径。党则不需放弃独立。”——《马 林在中国的有关资料》(增订本),第17、 21页。
国民革命失 败的原因
“是在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三个基本问题上 都没有经验的党,是对于中国的历史状况和社会状况、 中国革命的特点、中国革命的规律都懂得不多的党,是 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践还没有完 整的、统一的了解的党”。——《毛泽东选集》第2卷, 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10页。
1.根据宣传画的文字,图中哪个是张作霖?
身着军阀服装,满脸杀气,坐 在太师椅上
2.宣传画揭示了什么问题?
左右两个走狗 (人身狗头)
张作霖残害革命党人、支 持袁世凯复辟的反动面目
3. 猜 测 该 宣 传 画 反 映 哪 一 时 期 的 内 容 ?
脚踩在大批骷髅 北伐战争时期,宣传揭露军阀罪行 和几个人身上 “国民革命军第三军政治部印”
农村 湖南农民协会会员
城市
1926年
40万人
1927年
200万人
湖南、湖北两省 总工会
成立
70万人
北伐战争时期工人运动发 展的最高峰
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
毛泽东在当时就指出:“国民革命需要一个大的农村变动。辛亥革命没有这个变 动,所以失败了。现在有了这个变动,乃是革命完成的重要因素。”
主要任务
建立农民自卫军,同地主恶霸、土 豪劣绅和贪官污吏作斗争,打击土 豪劣绅掌握的反动民团,以保卫农 民运动的胜利成果
打倒列强除军阀
“1922年共产国际代表马林会见孙中山后, 回到上海便向陈独秀等中国共产党人提出国 共合作问题,建议中共放弃对于国民党的排 斥态度,到国民党中去进行政治活动,通过 这一切,会获得通向南方工人和士兵的更方 便的门径。党则不需放弃独立。”——《马 林在中国的有关资料》(增订本),第17、 21页。
国民革命失 败的原因
“是在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三个基本问题上 都没有经验的党,是对于中国的历史状况和社会状况、 中国革命的特点、中国革命的规律都懂得不多的党,是 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践还没有完 整的、统一的了解的党”。——《毛泽东选集》第2卷, 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10页。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PPT课件

1912.1.1 1912.4.1
1928
1949
南京临时政府 北洋政府
南京国民政府
五 色 旗
青天白日满地红旗
相关史事
【合作探究】北伐战争取得了巨大成功,但为什么又说国民 大革命失败了?
北伐战争取得了巨大胜利,基
本消灭了北洋军阀。北伐只是大 北伐虽然打垮了旧军阀,但却出
革命进程中的一个阶段。
现了以蒋介石为代表的新军阀,
大的成就。”“革命”取得的“巨大的成就”有 ( )A
①基本消灭了吴佩孚、孙传芳的主力
②工农革命运动蓬勃发展
③革命军队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
④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当堂训练
5.[2023·四川]国民革命“打倒列强除军阀”的口号,是
五四运动“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口号的直接传承。它们
:
党 内 合
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 ·意义: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正式
革命同盟。
建立。
作
学习任务一
旧三民主义
新三民主义
旧三民主义
新三民主义
三大政策 (方法手段)
民族 主义
推翻清王朝统治, 反对民族压迫
强调反帝反封建
联俄
民权 主义
推翻君主专制,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国民一律平等
国家政权为 一般平民所共有
都坚持 ( C )
A.三民主义
B.君主立宪
C.反帝反封建
D.人民民主
当堂训练
6.标志着南京国民政府在名义上统一了全国的历史事件
是 ( B)
A.北伐战争的胜利
B.东北易帜
C.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
第15课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课件(共22张PPT)

3 本是同根,相煎太急
——北伐战争
——国民党右叛变革命与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审时度势,合作共赢——国共合作的实现
1、背景:
a. 1923年,中共三大正式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
建立_革_b_命.__统孙。一中战山线深深感到必须改组_国__民_党_____,为它注入新鲜血液。
2、标志: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在孙_中__山____主持下于广州召开,
1 学习目标
1)简述第一次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主要史实; 2)了解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的主要史实。
国共合作与2北学伐习战重争点
北伐战争胜利
3 学习难点
1)国共合作的原因;2)北伐战争胜利的原因; 3)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
1 审时度势,合作共赢
——国共合作的实现
国共合作与2北两伐党战同争心,其力断金
——韩俊,曹均学《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原因探 析》 2)血的教训,中共认识到力量弱小,需要团结革命同盟
审时度势,合作共赢——国共合作的实现
材料三:民国建立后,孙中山先生依靠地方军阀,相继发 起反对北洋军阀独裁统治的二次革命、护国战争、护法运动, 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他才意识到自已的孤独。国民党正在堕落中 死亡,要救活它,就需要新血液。盖今日革命,非学俄国不可。
大会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确立了_______标志着
_____。
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国共两党合作正式建立
审时度势,合作共赢——国共合作的实现
3、成果: 1924年5月,创办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亦黄称埔__军_校__, 由孙中山兼任军校总理蒋,介__石______任校长,周_恩_来_______任政 治部主任。这所学校培养出大批军事和政治人才,为国民革命 军的建立和北伐战争作了准备。
——北伐战争
——国民党右叛变革命与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审时度势,合作共赢——国共合作的实现
1、背景:
a. 1923年,中共三大正式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
建立_革_b_命.__统孙。一中战山线深深感到必须改组_国__民_党_____,为它注入新鲜血液。
2、标志: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在孙_中__山____主持下于广州召开,
1 学习目标
1)简述第一次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主要史实; 2)了解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的主要史实。
国共合作与2北学伐习战重争点
北伐战争胜利
3 学习难点
1)国共合作的原因;2)北伐战争胜利的原因; 3)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
1 审时度势,合作共赢
——国共合作的实现
国共合作与2北两伐党战同争心,其力断金
——韩俊,曹均学《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原因探 析》 2)血的教训,中共认识到力量弱小,需要团结革命同盟
审时度势,合作共赢——国共合作的实现
材料三:民国建立后,孙中山先生依靠地方军阀,相继发 起反对北洋军阀独裁统治的二次革命、护国战争、护法运动, 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他才意识到自已的孤独。国民党正在堕落中 死亡,要救活它,就需要新血液。盖今日革命,非学俄国不可。
大会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确立了_______标志着
_____。
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国共两党合作正式建立
审时度势,合作共赢——国共合作的实现
3、成果: 1924年5月,创办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亦黄称埔__军_校__, 由孙中山兼任军校总理蒋,介__石______任校长,周_恩_来_______任政 治部主任。这所学校培养出大批军事和政治人才,为国民革命 军的建立和北伐战争作了准备。
第五课第一框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共19张PPT)

政治、组织、思想上保持独立性 党内 合作
国民党一大的召开:国共合作实现的标志 时间﹡地点:1924.1/广州 内容 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 确立了三大政策
——政治基础
党内合作 是“合作”,不是“合
二、黄埔军校的建立
1924年 广州黄埔 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 国民党——校长:蒋介石 合作: 共产党——政治部主任:周恩来 苏联 作用:培养军事人才,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奠定基础。 材料一: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 材料二:军校校门上有这样一幅对联“升官发财请往他 处,贪生怕死勿入斯门”,横批“革命者来”。 从材料看,创办军校的宗旨是什么? 黄埔军校是为革命培养军事人才。其宗旨表明只有具备高 度的革命热情和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才能真正投入到革 命斗争中。
新三民主义和中共民主革命纲领的比较
共同点:新三民主义提出的联合工农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要求,与中 共民主革命纲领的基本原则一致,因而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本质区别:新三民主义本质上仍是资产阶级的革命纲领,其最终目 标是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中共的民主革命纲领反映了无产阶级的 要求,在民主革命之后,还有一个社会主义阶段,实现社会主义和 共产主义是其最终奋斗目标。
存在问题:容易使中共放弃中国革命的领导权,出现“右” 倾错误,不能够采用“以斗争求团结”的策略,导致大革 命失败。
辛亥革命
国民革命
革命背景 革命纲领 革命领导 群众基础 革命武装 革命结果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旧三民主义 新三民主义 资产阶级革命派 国共合作的各阶级联盟的国民政府 依靠会党、新军 依靠工农群众 没有自己的军队 建立黄埔军校,改编为国民革命军 推翻清王朝, 基本消灭了北洋军阀势力,给列强沉重打 建立中华民 击;第一次从列强手中收回一些权益(租 国,袁世凯 界);革命势力发展到长江流域;中共影 篡权 响扩大,形成革命继续前进的新起点。
国民党一大的召开:国共合作实现的标志 时间﹡地点:1924.1/广州 内容 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 确立了三大政策
——政治基础
党内合作 是“合作”,不是“合
二、黄埔军校的建立
1924年 广州黄埔 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 国民党——校长:蒋介石 合作: 共产党——政治部主任:周恩来 苏联 作用:培养军事人才,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奠定基础。 材料一: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 材料二:军校校门上有这样一幅对联“升官发财请往他 处,贪生怕死勿入斯门”,横批“革命者来”。 从材料看,创办军校的宗旨是什么? 黄埔军校是为革命培养军事人才。其宗旨表明只有具备高 度的革命热情和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才能真正投入到革 命斗争中。
新三民主义和中共民主革命纲领的比较
共同点:新三民主义提出的联合工农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要求,与中 共民主革命纲领的基本原则一致,因而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本质区别:新三民主义本质上仍是资产阶级的革命纲领,其最终目 标是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中共的民主革命纲领反映了无产阶级的 要求,在民主革命之后,还有一个社会主义阶段,实现社会主义和 共产主义是其最终奋斗目标。
存在问题:容易使中共放弃中国革命的领导权,出现“右” 倾错误,不能够采用“以斗争求团结”的策略,导致大革 命失败。
辛亥革命
国民革命
革命背景 革命纲领 革命领导 群众基础 革命武装 革命结果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旧三民主义 新三民主义 资产阶级革命派 国共合作的各阶级联盟的国民政府 依靠会党、新军 依靠工农群众 没有自己的军队 建立黄埔军校,改编为国民革命军 推翻清王朝, 基本消灭了北洋军阀势力,给列强沉重打 建立中华民 击;第一次从列强手中收回一些权益(租 国,袁世凯 界);革命势力发展到长江流域;中共影 篡权 响扩大,形成革命继续前进的新起点。
第15课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课件 (共27张PPT)

“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漏
标志着国民大革命失败 网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被捕杀的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
看看谁找的快: 国民革命运动为什么会失败?
时间:1927年7月 地点:上海
• 报童:号外!号外!蒋介石、汪精卫发动政变, 屠杀共产党员,国共合作破裂,国民革命运动失 败啦!先生,买份报纸吧!
• 路人甲:买一份。如果共产党掌握了军队的话就 不会有这样的悲剧了。可惜啊!
• 路人乙:毕竟共产党还年幼啊。我看见外国军队 也纷纷出动,帮助蒋介石屠杀革命群众。
1、国民党右派蒋介石、汪精卫叛变革命, 发动政变,屠杀共产党和国民党左派。
2、帝国主义与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支 持下,反革命力量增强。
3、陈独秀和共产国际代表右倾投降主义, 中国共产党没有军队的领导权。
4、中国共产党尚且稚嫩,缺乏斗争经验。
课堂小结:
国共第一次合作 准备 黄埔军校建立
北 伐 战 争
国 共 合 作 与
1924-1927
目的:
主要对象:
高潮——北伐 主要战场:
战争1926-1927
进军: 广东
湖南湖北
江西
南京
福建
浙江
上海
胜利进军原因:
失败
标志:国民党右派发动反革命政变 失败原因:
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 1927.4 建立
1928 张学良改易旗帜,名义上统一
叶挺,第四军独立团
吴佩孚和孙传芳主力被消灭,从珠江 流域打到长江流域
★合作探究:推动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 因素有哪些?
1、国共两党合作 2、北伐军的英勇善战 3、工人农民运动的支持 4、作战方针的正确性
第二篇章:血雨腥风 ——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宁 可
第15课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课件(30张PPT)

A.有着严格的校规校纪
B.着重培养务实型军事人才
D
C.推动国民革命的兴起
D.军事教育与政治教育并重
课后活动 第15课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3.1919年,《每周评论》指出:“巴黎会议后,各国(列强)都重在本国 的权利,什么公理,什么永久和平,什么尊重主权的宣言,都成了一文
不值的空话。……非全世界的人都站起来直接解决不可。”20世纪20年
——孙文
共产党方面:?
领导工人运动的失败,使共产党认识到,仅 仅依靠工人阶级是不够的,应该汇集一切革 命力量进行国民革命。
国民党方面:?
历经挫折的孙中山深感依靠军阀无法实 现真正的革命,他苦苦寻求新的革命出 路。
一 国共合作的实现 2.国共合作的的实现
中共三大
时间 1923年6月 主要 正式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 内容 立革命统一战线,共产党以个人身份加入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5课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北伐胜利进军
二 北伐胜利进军 1.北伐的背景
目标:推翻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等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
军阀
控制地区兵 力Fra bibliotek吴佩孚 湖南、湖北、河南和直隶的一部 20
万
孙传芳 江苏、江西、安徽、浙江、福建 20 万
张作霖
黑龙江、吉林、辽宁、热河、山东、35
投靠帝国主义,对内镇压人民革命。
蒋介石 青天白日满地红旗
统一 1928年底,南京政府在名义上统一了全国
内外政策
对外投靠帝国主义;对内镇压人民革命运动, “分共清党”,镇压工农运动;继续北伐
三 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与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3.南京政府在名义上统一了全国
(1)二次北伐:讨伐对象:张作霖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 北伐战争课件 (共26张PPT)

河 郑县 南
广州 广州
北 伐 战 争 进 军 示 意 图
工农革命运动的发展 农民协会组织和会员数前所未有 城市工会组具有正义性
2、北伐军制定正确的作战方针
3、国共两党齐心协力——主要原因
4、广大北伐官兵的浴血奋战
5、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6、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群众的密切 配合和积极支援。
客观方面:1、中外反动势力过于强大,它们联合起来 绞杀中国革命 2、蒋介石、汪精卫等国民党右派突然叛变革命,国共 合作破裂。 教训:1、要掌握革命的领导权 主观方面:1、年幼的共产党缺乏斗争经验 2、建立自己的革命军队 2、以陈独秀为代表的中共中央犯了右倾投降主义的错
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时间 地点 建立 者 性质
三.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与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1927年4月,蒋介石在上海 发动了震惊中外的“四一二反革 命政变”,大肆屠杀革命进步人 士,叛变革命
蒋介石发布查禁工人集会的 命令,并逮捕、射杀革命进 步人士。
4月 13日中午,宝山路上群众 请愿大游行遭到血腥镇压。
汪精卫召开“分共会议”
河南
安 江苏 徽 浙江
上海
湖北
湖 南
江
西
福建
黑龙江、吉林、 张作 辽宁、热河、 霖 山东、察哈尔 孙 和直隶
传 芳 兵力20 万
吴佩孚 兵力20万
广西
广东
国民政府 兵力约10万
人物扫描
• 叶挺(1896-1946 年)广东惠阳人。 先后就读于广州陆 军小学、武昌陆军 预校和中国最高军 事学府----保定陆 军军官学校。 1922年他任孙中 山卫队团的营长。 1924年加入中国 共产党。1925年 任正在组建的第 12师第34团即后 来的独立团任团长。 在北伐战场上,他 率领的独立团发挥 了尖刀作用,所向
第15课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课件(22张PPT)

失败原因:国民党反动 集团叛变革命、共产党 缺乏斗争经验,没有掌 握军队绝对指挥权
题目: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大革命失败的标志是( ) A,中山舰事件 B,四一二政变 C,七一五政变 D,整理党务案
——3、继续北伐——
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在“分共清党”、镇压工农运动的同时,继续北伐。
1928 年6月,北伐军进至京津文一带,奉系军阀张作霖退往关外,因张作霖曾多次拒绝日本人提
事件回顾: 当天凌晨,大批青帮武装流氓冒充工人从租界冲出,向分驻上海总工会等 处的工人纠察队发动突然袭击。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六军借调解之名,收缴 工人纠察队武装。13日,上海工人和市民召开10万人的群众大会,会后整 队游行,要求释放被捕工友,交还纠察队被缴枪械。队伍行进到宝山路时, 第二十六军突然冲出,向密集的人群扫射,当场打死100多人,伤者不计 其数。到15日,上海工人300多人被杀,500多人被捕,5000多人失踪。 这就是震惊中外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是大革命从高 潮走向失败的转折点。
——1、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随后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
原因:高涨的工农革命运动触动了大地主、大资 产阶级的根本利益。蒋介石、汪精卫等国民党反 动集团在帝国主义势力支持下,先后背叛革命。
此后,全国形成三个政权对峙的局面:以张作 霖为首的北京政府、以蒋介石为首的南京国民 政府和继续保持国共合作的武汉国民政府。
阳,在疆陵,在粤汉路,都得着农工运动的帮助,才得很顺利地杀却敌人。
农工之重要讲话》
工农群众,大力支持
——《唐总指挥在长沙对
材料三:共产党直接掌握的军队虽不多,但战斗力特别强,充分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中共三大 D国民党一
大
2、国民党一大通过的三大政策是①联俄②联共③扶
助农工④打倒军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3、一名军人是在 1928 年底在井冈山参军人伍的。
当年他参加的部队应该是
A国民革命军
B中国工农红军
C新四军
D解放军
4、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从广东出发的北伐战争取得
武汉民众庆祝北伐胜利以及国民政府迁至武汉
国民党右派 叛变革命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蒋介石
失败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 在上海发动“四一二”反 革命政变。在这次政变中, 仅三天时间,共产党员工 人领袖,革命群众被杀 300 多 人 , 被 捕 1000 多 人 , 失踪5000多人。中国共产 党的创始人之一李大钊就 在这时英勇就义。政变后, 蒋介石在南京成立了代表 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国民 政府。
重大成果是
A推翻了满清帝制
B取得了抗日战争胜利
C动摇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D赢得了民族独立
洁心与大熊在进入高中的第一天相识,两人都是大个子,分座位的时候,老师让男女生各排一队,一队一个次第走到座位上,最后一排有六张桌子,洁心谦虚地站到一个比自己矮一点 点的女生前面,与大熊成了同桌
他们一个15岁,一个16岁,花开的季节。初学立体几何,大熊用小纸壳手工助洁心理解立体与平面的迥异,地理考试这对同桌囊括了班里两个第一,大熊94分,第一名,洁心47分, 倒数第一。大熊不知怎么就让无论如何都搞不懂季风洋流方向的洁心尤如神助,醍醐灌顶。洁心盼着上作文课,老师会朗读几篇上榜佳作,每每读到洁心的作文,大熊会看洁心一眼, 好像在说我知道这一篇是你写的,洁心也会漫不经心瞥一眼,故作平淡地回复嗯,是我。不知从何时起,他们走进彼此的心。大学毕业的第二年,他们结了婚,第三年,有了一个可爱 的孩子。洁心的日常开始以大熊小熊为中心,辞去优渥工作,成为家庭主妇,曾经的诗情画意干练要强变成琐碎的柴米油盐酱醋茶,窈窕淑女变成自带三层救生圈的黄脸婆,大熊成为 业内认可的职业经理人,小熊也取得全国乃至世界各大数学竞赛计算机竞赛的各色奖牌。被大熊小熊的光环映着,洁心日复一日忙忙活活庸庸碌碌地快乐着。人和人之间的比较,是丢 失快乐最简单的方式。昔日的同学大多事业有成,成为各自领域的精英,而洁心日渐落伍,好像被抛弃在另一个时代。比较也是客观认识自己最直接的方式。失落带来思考,洁心终于 意识到这十几二十年的岁月她把自己搞丢了。洁心想重回轨道却无力又无助,知识陈旧,书生意气,与社会严重脱节,抱怨,她偏执地认为大熊消耗了她的青春改写了她的命运,而人 到中年的大熊再不会像过去只要听到洁心呼唤,马上放下全世界飞奔而来,事业有成的他也不再对洁心的发号施令全盘言听计从,洁心觉得自己失去了整个世界。洁心没有意识到很多 时候大熊只是在迁就她,不和她计较,也没有意识到一个企业高管若凡事对一个家庭主妇唯命是从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她越来越暴躁,越来越容易愤怒,家庭气氛像一只随时会被引 爆的火药桶,说不定什么琐事就会成为导火索。大熊忙碌粗心,洁心心灰意冷,俩人之间有了罅隙,有了不满,洁心不止一次发怒时大喊分手。洁心最脆弱的时候,大熊没有及时给予 支持和关注,洁心撕心裂肺的难过,大熊忙于工作,浑然不觉,洁心认为大熊不再爱自己,痴心错付,悔不当初,对自己的婚姻感到绝望,她给自己7天的时间思考,要不要走出这曾 欣欣然冲进来的围城。一位生性爱冒险的作家本杰明,无法走出半年前的丧妻之痛,带着一个青春期一个幼儿期的两个孩子,生活一团糟。本杰明放弃了专栏写作,拒绝开始新感情, 欲带着儿女换一个崭新环境开始新生活,于是他买了新房子,未曾想这房子却是一个经济窘迫、难以维系正常运转的动物园……本杰明走投无路之时,发现妻子给留下的“冒险基金”, 妻子自知无法常相陪伴,竭尽所能给丈夫最后的成全,这份爱让人唏嘘汗颜。本杰明给一双儿女讲述他和妻子初次见面,一见钟情,自惭形秽,踌躇不前时,自己骨子里天生的冒险精 神推着自己抓住了这份非你莫属的爱情。看着本杰明和一双儿女对着阴阳相隔的妻子、妈妈,互诉衷肠,洁心百感交集,泣不成声,她想世人听过见过无数美丽的爱情故事,但都是别 人的,现实的生活总会有种种难言的苦楚不如意,“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接受人和事的缺憾不完美,才是真实的生活。发起冷战的第三天,洁心不再继续臆想徒生 闷气,她决定给彼此一个机会,和大熊进行了一次推心置腹长谈,长谈的结果是洁心庆幸失而
国民党“一大”
时间、 地点
1924年
广州
内容
1、通过了新的党纲、党章和改组的具体办法 2、同意共产党员和社会主义青年团员以个人身份加入 国民党 3、正式决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4、第重一新次解国释共了三合民作主于义哪,年接正受了式反实帝现反?封建的主张
标志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合作成果之一--创建黄埔军校
东北易帜
后记
轰轰烈烈的大革命虽然失败了,但其历 史影响是深远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 生”,就在这个历史时刻,残遭杀害的革命 烈士夏明翰留下了这样豪迈的诗句:“杀了 夏明翰,还有后来人!”中国共产党人没有 被杀绝,没有被吓倒,擦干身上的血迹,掩 埋好同伴的尸体,他们又继续战斗了!
练一练
1、确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的方针的是
势 图
浙江
湖江
南 西 福建
孙
广西 广东
传
吴佩孚 兵力20万
芳
兵力20万
大批农民支援北伐军
我来当指挥
孙传芳、吴佩孚和张作霖这三支军阀的 兵力总共有75万人,国民革命军只有10万 人。敌我双方的力量的对比应该说是极其 悬殊。在这样的情况下,该如何来打这一 仗呢?
集中兵力、各个击破
北伐战争
时间
1926年
合作成果之二--北伐战争
1926年,国民革命军唱着《国民革命军歌 》“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 努力国民革命,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 齐奋斗。”走上前线。 列强军阀指谁? 帝国主义和吴佩孚、张作霖等封
建军阀
北
张 作 霖
兵力35万
黑
伐
战
吉 辽
争
北京 直
前
隶
山东
形
河南
湖北
安 江苏 徽
上海
1924年5月孙中山在广州创办黄埔军校
从这一幅对联中,你 能看出黄埔军校的创办 宗旨是什么吗?
革命者来
升
贪
官
生
发
畏
财
死
请
勿
往
入
他
斯
处
门
黄埔军校以创造革命 军,挽救中国的危亡 为宗旨。
黄埔军校
创办于1924年,广州黄来自 军校 开学 典礼黄埔军校 政党校创治代长始部人表主孙蒋任廖介中仲石山恺周恩来
黄埔军校
1924年5月至1927 年7月,招收了六 期学生共2万多人。 黄埔军校为国共 两党培养了一批 著名将领和军事 人才。
孙中山革命的探索之路
1.建立兴中会、同盟会等革命组织 2.领导辛亥革命 3.创立中华民国 4.领导护国运动
5.改组国民党 6.与共产党合作,开展国民革命运动,创办黄埔军校
第一次国共合作 和北伐战争
共产党与国民党为何都向对方伸出友谊之手?
五四运动显示出 了人民力量的伟
中国共产党刚成立不久,力量还比较
大
弱小,只有联合其他革命力量,才能
共产党 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国民党
国民党影响大, 孙中山革命立场 坚定
领导人孙中山在辛亥革命后发动了一系列 革命,结果都是以失败而告终。孙中山开 始认识到应该要寻找革命的新出路。
中华民国国父
辛亥革命后,孙中山不断领导反对军阀的斗争
时间 1913年
1915-1916年
1917年 1917-1918年 1921-1922年
革命名称 二次革命
护国运动
反对张勋复洋 第一次护法运动 第二次护法运动
结果
失败后孙中山流亡 国外
胜利,袁世凯气急 病死
胜利,段祺瑞再度 掌握中失政权
失败
失败
1927年7月15日,武汉国民政 府首脑汪精卫在武汉发动了 “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公 然叫嚣“宁可枉杀千人,不 可使一人漏网”,大肆屠杀 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
师:“四一二”和“七一五” 反革命政变的发生,标志着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失败,标 志着这次大革命的最终失败。
“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汪精卫
国民党反动派在砍杀共产党员(1927)
目的 打倒列强、消灭军阀、实现全国统一
对象 吴佩孚、孙传芳、 张作霖
名将
叶挺
1、极大鼓舞了工农大众,推动了国民革命
成果 2、沉重打击了国内军阀
3、有力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势力
叶挺
北伐战争时,由共产党员和 共青团员为骨干的叶挺独立 团作为北伐先锋挺进湖南, 不到二个月就攻占湖南后又 占领武昌。独立团的浴血奋 战、屡建战功,为其所在的 第四军赢得了“铁军”称号 ,这称号应该说是烈士用鲜 血筑成的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