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行政监察专员制度的必要性

合集下载

行政执法监督制度

行政执法监督制度

行政执法监督制度行政执法监督制度作为一种行政管理手段,旨在确保行政执法的公正、合法和透明。

它的建立和完善对于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行政执法监督制度的背景和意义、监督主体和方式、问题与挑战以及应对方案等多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行政执法监督制度的背景和意义行政执法监督制度的建立背景是为了解决行政执法中存在的问题,如执法不规范、滥用职权等。

这些问题对于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具有严重的影响,因此建立行政执法监督制度是当务之急。

行政执法监督制度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行政执法监督制度可以通过监督行政执法机关的行为,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确保执法过程中不发生滥用职权等不当行为。

2.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行政执法监督制度可以监督行政执法的公正性和透明度,防止执法机关特权化,提高社会公平正义的水平。

3. 强化行政执法机关的自律能力。

行政执法监督制度可以强化行政执法机关的内部管理,促使其规范执法行为,增强执法机关的自律能力。

二、行政执法监督制度的监督主体和方式行政执法监督制度的监督主体主要包括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和社会公众。

这些主体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对行政执法进行监督。

1. 立法机关的监督。

立法机关通过法律、法规的制定和修订,规范行政执法的程序和方式,对行政执法进行法律监督。

2. 行政机关的内部监督。

行政机关通过内部管理机制,对执法人员的行为进行监督,确保执法过程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3. 社会公众的监督。

社会公众可以通过举报、投诉、媒体曝光等方式,监督行政执法机关的执法行为,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

三、行政执法监督制度的问题与挑战尽管行政执法监督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具有重要意义,但在实践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1. 监督力度不够。

有些地区和部门在行政执法监督方面缺乏足够的重视,监督力度不够,导致执法不规范的问题仍然存在。

2. 监督主体分散。

当前,行政执法监督主体分散,各个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协调机制,导致监督行动不力。

监察制度的意义

监察制度的意义

监察制度的意义概述监察制度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为了对公职人员行使权力进行监督和制约,确保他们遵守法律和职责的一套制度和机制。

监察制度的存在和运行对于保障政府的廉政建设和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监察制度的意义。

维护廉洁政府监察制度的首要作用是维护廉洁政府。

公职人员是政府权力的承担者,他们的廉洁与否直接关系到政府部门能否有效履行职责。

监察制度的建立和执行,可以有效预防和打击贪污腐败现象,保障政府的公信力和形象。

通过监察制度的约束和监督,公职人员被迫提高自身的廉洁意识和道德标准,进一步加强了政府廉政建设。

增强权力制约和监督监察制度还可以增强权力制约和监督。

公职人员在行使职权过程中,往往具有一定的权力优势,容易出现滥用职权、腐败行为等问题。

监察制度通过设立独立的监察机构,对公职人员的职权行为进行严格监督,实现权力制约和监督。

监察机构可以对公职人员的决策过程、行为结果、经济管理等方面进行监督和审查,从根本上防止和打击权力寻租和滥用。

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监察制度对于提升政府的治理能力也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监察制度的运行,政府能够及时了解公职人员的工作情况和工作效能,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精确性。

监察制度还可以促进政府的透明度和公开度,让公众能够了解政府的工作情况,有效参与政府决策和监督的过程,推动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增进社会公平和正义监察制度的建立和执行还可以增进社会公平和正义。

公职人员在行使职权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法律和规定,不能搞特权、搞人情。

监察制度的存在可以有效打破一些公职人员滥用权力、徇私舞弊、为害群众的情况,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的维护。

通过透明、公正的监察程序,对违法违纪行为进行惩处,增强了社会公民的信任和对法治的认同。

保护人民权益和利益最后,监察制度的一个重要意义在于保护人民权益和利益。

政府的核心职责就是为人民服务,而监察制度的存在和运行能够保障人民的权益和利益不受侵害。

简述行政监督的意义

简述行政监督的意义

简述行政监督的意义行政监督是指通过对行政机关、行政行为以及行政人员的监督检查,确保其依法履职、廉洁奉公、有效执行政策法规,提升行政效能的一种制度安排。

行政监督的意义在于维护公共利益、增强行政机关的公信力、促进权力合法合规行使、推动社会公正和促进民主法治建设等方面。

首先,行政监督有助于维护公共利益。

行政机关在履行职责的过程中,可能存在滥用职权、腐败行为等问题,行政监督的存在可以及时发现和纠正这些问题,避免公共资源被滥用,保障公共利益的实现。

行政监督还可以防范和打击行政不作为和不当行为,确保行政决策的合理性和公正性。

其次,行政监督有助于增强行政机关的公信力。

行政机关在行使职权的过程中要有透明度、公正性和可信度,只有通过行政监督的有效制约才能确保其公信力的建立和不断提升。

行政机关如果能够接受监督检查,主动公示信息,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将有效提高公众对行政机关的信任度。

再次,行政监督有助于促进权力合法合规行使。

行政机关拥有一定的行政权力,然而权力必须依法行使,不能滥用。

行政监督就是对行政机关行使权力的合法性和合规性进行监督,避免过度行使权力,保证权力的正当性和合理性。

行政监督的存在可以使行政机关在行使权力时谨慎、依法、合规,确保法治原则得到贯彻。

此外,行政监督有助于推动社会公正。

行政机关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行政监督通过向公众揭示行政机关的运作和决策过程,增加信息透明度,使公众有机会了解和参与决策,促进公共决策的公正性和民主性。

行政监督还可以发现并纠正不法行为,保护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避免一些社会问题的发生,维护社会公正。

最后,行政监督有助于促进民主法治建设。

行政监督是现代民主法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行政监督,可以落实宪法的原则和规定,保障公民的权力和自由,促进政府权力的制约和平衡。

行政监督使公民成为行政管理的参与者和监督者,增强了公民的参与意识和监督能力。

综上所述,行政监督在维护公共利益、增强行政机关的公信力、促进权力合法合规行使、推动社会公正和促进民主法治建设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英国议会行政监察专员制度

英国议会行政监察专员制度

英国议会行政监察专员制度篇一:近年来各国行政监察制度的完善及其借鉴意义摘要近年来世界各国的监察制度在监察主体、监察对象、监察程序方面日趋完善,监察主体更加独立,监察内容更加丰富,监察程序更加公开和方便。

国外监察制度的新趋势可以为完善我国的监察制度提供有益的经验。

我国应当加强行政监察主体的独立性,吸收借鉴议会行政监察专员制度、人权监察专员制度和监审合一制度,增加对不良行政和行政公开的监督,完善行政监察程序。

关键词行政监察监察主体监察对象监察程序完善the recent perfecting on administrative supervision in other countries and its use for reference一、行政监察主体的完善20世纪80年代以来,监察专员制度传播到世界各地。

在亚洲,巴基斯坦、印度、菲律宾、斯里兰卡、孟加拉、韩国等榜上有名。

在非洲,毛里求斯、莫桑比克、津巴布韦、马达加斯加等国也步其后尘。

这股旋风同样吹遍南美大陆,短短10年间,阿根廷、秘鲁、哥伦比亚、墨西哥、厄瓜多尔、乌拉圭、巴西都出现了“人民卫士”,即监察专员。

原东欧的匈牙利、波兰也仿效之。

监察专员制度在全球范围的推广,促进了行政监察领域的国际交流。

1978年,国际监察专员协会成立。

各洲也相继成立了地区监察专员协会。

[1]除了行政监察主体数量的发展以外,行政监察专员的类型也有了新发展,使行政监察制度更加完善。

1992年《欧洲联盟条约》(《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据其138e 条设立了欧洲议会行政监察专员。

前芬兰议会行政监察专员杰考伯·索德曼(jacob soderman)被选为首位欧洲议会行政监察专员并且于1995年9月1日开始办公。

[2](p69)介此,一种新型的跨国议会行政监察专员产生了。

按照规定,监察专员必须为欧洲公民,具备在本国最高司法机关任职的条件,能胜任职位要求,保持独立性。

其地位级别相当于欧洲法院大法官。

监察制度的作用和意义

监察制度的作用和意义

监察制度的作用和意义
监察制度是国家治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作用和意义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保障国家法律和政策的贯彻执行:监察制度通过对国家机关、公共机构、企业事业单位等的监督检查,确保国家法律和政策的贯彻执行,维护国家法律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2. 促进公正廉洁政治:监察制度通过对国家机关、公共机构、企业事业单位等的反腐斗争,促进公正廉洁政治,保障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权益。

3. 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监察制度是现代国家治理的重要特征之一,通过对国家机关、公共机构、企业事业单位等的监督检查,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提高国家治理的效率和水平。

4. 保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监察制度通过对国家机关、公共机构、企业事业单位等的监督检查,保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5. 加强反腐斗争:监察制度通过对国家机关、公共机构、企业事业单位等的反腐斗争,加强反腐工作,打击腐败行为,提高人民群众对政府的信任和满意度。

总之,监察制度在国家治理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它是保障国家法律和政策的贯彻执行、促进公正廉洁政治、推进
国家治理现代化、保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加强反腐斗争等方面的重要手段。

行政监督的必要性

行政监督的必要性

行政监督的必要性在现代社会中,政府的权力日益增长,政府部门的职责也日益繁琐,各种行政监督机制的建立变得尤为重要。

行政监督是指国家对行政机关和行政人员的行政权力运行情况进行评价、监督和检查,以确保行政机关、行政人员依法行政,为公民提供公正优质的服务。

而行政监督对于维护国家公平正义,保障公民权利,推动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的必要性。

下面我们将从几个方面探讨行政监督的必要性。

1. 防止行政滥用权力行政监督可以防止行政机关滥用权力,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

如果行政机关的权力受到管制,公民才能有保障,制止行政机关滥用职权。

行政机关在办理案件时,如果没有人监管,他们可能会滥用职权,决策时会存在片面性、主观性等问题,而行政监督机制的建立可以制止此类行为。

2. 改进行政效能行政监督可以有效地改进行政效能。

行政机关在办事时要遵守相关的管理程序,如果管理程序存在问题,既可能引起工作质量低下,也滋生腐败行为。

而行政监督机制则可以迅速发现问题,迅速采取措施,督促行政机关进行改进,从而提高行政效能,能够更好地为公民服务。

3. 促进社会稳定行政监督对于促进社会稳定也有着积极的作用。

在社会发展不断推进的今天,各种矛盾冲突也在不断增多,行政机关在处理事务时往往要面对各种各样的矛盾和问题。

行政监督机制的建立能够对这些矛盾和问题进行有序调解,平稳解决,避免矛盾激化和社会动荡。

行政监督机制的建立,不仅能够维护社会的稳定,还能够使公众对政府的工作有更为积极和客观的评价,从而增强政府的公信力和民心归向。

4. 保障公民权益行政监督有助于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

行政机关在办案时对于诉求方的无理要求,不按正常程序办案,或是违法处理案件等情况,行政监督及时制止,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

5. 促进行政反腐行政监督对于预防和打击腐败行为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行政监督机制的建立,可以对行政人员的行政权力进行审查,并进行严格的管理和监督,从而有效地遏制一些行政人员的不法行为,减少行政腐败,让公民更放心地与行政机关打交道。

监察专员岗位职责

监察专员岗位职责

监察专员岗位职责一、岗位职责概述监察专员是负责组织、协调和实施监察工作的专业人员,其职责涉及监察制度建设、监察事项调查、监察结果报告等方面。

本文将详细介绍监察专员的具体职责。

二、监察制度建设监察专员在岗位职责中,主要负责监察制度的建设和完善。

首先,他们需要了解组织内部的监察制度,并进行相关法律法规的研究和分析。

基于此,监察专员可以制定监察制度的标准和要求,并与相关部门或个人进行沟通,推动制度的改进和优化。

三、监察事项调查为了发现组织内部的违纪违法行为,监察专员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查工作。

他们需要主动收集与监察事项相关的证据材料,并进行分析和归纳,以形成全面的调查报告。

此外,监察专员还需要与相关部门或人员进行沟通,了解相关情况,并妥善处理调查结果。

四、监察结果报告在完成监察调查后,监察专员需要撰写监察结果报告。

报告应包括调查过程、调查结果、问题分析以及建议等方面的内容。

他们还需要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监察结果,并与相关部门或人员沟通,共同商讨解决方案。

同时,监察专员还应监督和督促问题的整改落实,并对整改情况进行跟踪和评估。

五、监察协调与合作为了高效开展监察工作,监察专员还需要与其他内外部机构进行协调与合作。

他们应积极参与相关会议和活动,与其他部门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并就监察事项提供专业支持和咨询。

此外,监察专员还应与其他组织的监察部门进行信息共享和经验交流,提升监察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六、自身能力要求作为监察专员,具备一定的专业背景和职业素养是必要的。

首先,他们应具备扎实的法律法规知识,了解相关监察政策和制度。

其次,他们应具备较强的调查研究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能够独立分析和判断问题。

此外,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应变能力也是必备的素质。

七、总结监察专员的岗位职责主要包括监察制度建设、监察事项调查、监察结果报告等方面。

他们在岗位上起到了监察和维护组织稳定的重要作用。

在具体工作中,他们需要做到客观、公正、严谨,同时注重团队合作和协调沟通。

论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及其现代意义1

论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及其现代意义1

論中國古代監察制度及其現代意義院系:管理学院班级:07行管2班姓名:次城学号:*********论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及其现代意义监察制度是指国家对政府机关及其公务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进行监督、检举、惩戒的制度。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法律制度的重要构成部分,历史源远流长,体系严密完备。

它不仅在监督法律法令的实施、维护其统一,纠举不法官员、保持官员的廉洁性,维护统治秩序、保证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积极作用,而且也为后世积累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

孙中山先生曾对中国古代监察制度作了充分的肯定,认为中国古代监察制度中的弹劾权是一种很好的制度,“不独行之官吏,即君上有过,犯颜谏诤,亦不容丝毫假借”,是“自由与政府中间一种最良善的调和方法。

”一、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特征分析纵观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嬗变历程,可以看出它具有以下主要特征:1.监察机构独立化。

伴随着封建中央集权和封建君主专制的发展,中国古代的监察机构亦由最初的监察行政不分逐步走向独立。

秦汉时期,由于封建监察制度尚处于创建和形成过程中,监察机构及其职权的行使只是相对独立,御史大夫一身二任,既为御史府的最高长官,又领副丞相之职,在隶属关系上多少受到丞相统制。

东汉御史台的建立和中丞制的实行,标志我国古代专门监察机构的确立,表现了监察与行政分离的趋势。

但御史台在组织上却隶属于少府,仍缺乏高度的独立性。

自魏晋始,御史台脱离少府而成为完全独立的监察机构。

及至唐代,中央监察机构不仅独立,而且健全。

御史台下设台院、殿院和察院,分工监察,自成系统。

元代的御史台与中书省、枢密院三权分制,地位并重,鼎足而立。

元世祖忽必烈曾说:“中书朕左手,枢密朕右手,御史台是朕医两手的”。

此言表明了御史台在皇权领导下的独立地位。

明代的六科给事中作为六部的部门监察机构,在编制和地位上完全独立,只对皇帝负责,不附属于任何机关。

而清代的都察院无论在地位上还是在职权上,都超过了前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述行政监察专员制度的必要性
一、我国建立行政监察专员制度的必要性
(一)强化人大监视权力的需要
我国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人大及其常委会拥有对“一府两院“,即国家各级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进展监视的权利。

对政府工作的监视,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主要通过财政审计和听取政府工作报告这两种方式。

虽然宪法和有关法律充分保障人大享有最高监视权,但种种制度性因素的制约使得人大的监视力度和效果不甚抱负。

我国各级人大内部均没有设立特地的监视机构,人大的监视,主要依靠每年一次短短十多天的会议来完成,这明显远远缺乏以对瞬息万变的行政行为进展准时监视。

虽然我国宪法第七十一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认为有必要的时候,可以组织关于特定问题的调查委员会,并依据调查委员会的报告,做出相应的决议。

调查委员会进展调查的时候,一切有关的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公民都有义务向他供应必要的材料。

”据此,人大在必要的时候可以成立特定问题调查委员会对某一重大问题进展监视调查。

但在实践中,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从未组织过特定问题调查委员会,法律对特委会调查时如何操作如何行使职权也没有做详细规定。

因此,这个机构对于人大监
视权的行使,作用不大。

综上所述,由于大人监视体制的不完善,监视力度微弱,无法使监视权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难以实现制度设计的最终目标。

因此,在人大内部设置一个特地的监视机构,对政府履行职责的状况进展监视,是强化人大监视权的应有之义。

(二)拓宽公民权利救济渠道的需要
随着社会的进展和民主的进步,公民权利救济的意识和诉求不断高涨。

在我国,当公民的合法权益受到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法行为的侵害时,可采纳的救济渠道通常有行政诉讼、行政复议、信访等。

这些既有的权利救济机制随着法治社会的进展,自身不断改良和完善,对公民权利的维护发挥着不行磨灭的作用。

但是,行政权力的极度膨胀,使现有的权利救济机制也已无法满意对行政权力的有限遏制和对公民权利的充分爱护。

就行政诉讼而言,司法救济作为维护公民权益最强有力的屏障,人们在享受司法权威的同时,也不得不忍受由此带来的弊端:本钱昂贵、耗时较长、程序简单。

而且,行政诉讼仅对详细行政行为是否合法进展审查,不涉及行政行为的合理性以及抽象行政行为的审查。

明显,这种有限的审查方式已难以应对纷繁简单的行政行为对公民权利造成的威逼和侵害。

和行政诉讼相比,行政复议书面审查的特点,使得行政复议具有费用低、耗时短、程序快捷的优势。

但是,行政复议的受理机关一般是作出详细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的上级机关,这好像又陷入了自己审理自己的模式,影响公民对行政复议的信任度。

当局部公民缺乏司法救济的意识,或者受损权利迟迟到
不得合理救济时,信访就成为民众维护权利越来越多的选择。

信访制度虽然是对宪法规定的公民申诉权的详细落实,但现实状况是,信访部门地位不高,机构浩大,缺乏协调机制,遇到麻烦问题相互推诿,解决问题的力量有限,大大降低民众对信访的期望。

以上权利救济机制的缺陷和缺乏,促使新的救济方式的消失。

行政监察专员制度的建立,可以有效的监视政府行为,准时解决冲突,化解冲突,是对现有公民权利救济渠道的有益补充和制度创新。

二、行政监察专员制度概况
行政监察专员是在适应遏制政府权力,建立有限政府的世界大形势下孕育而生的。

根据国际监察专员协会的解释:行政监察专员是由宪法规定的独立监视行政权力的运行并且不受任何党派政治影响的公共官员。

现代意义上的行政监察专员制度起源于瑞典。

1809年,瑞典议会任命了一名高级官员,代表议会监视政府部门及其官员的行为,并调查和解决民众对法院和公共行政的申诉。

瑞典的行政监察专员制度创制以来,在监视政府行为以及爱护公民权利方面的优越性发挥的淋漓尽致。

到了20世纪,这一制度快速引起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并被很多国家采纳和效仿。

到目前为止,欧洲、亚洲的许多国家具已建立监察专员制度,甚至非洲、南美一些经济落后的国家,也消失监察专员制度。

目前,世界范围内行政监察专员及其类似机构已达一百二十多个。

行政监察专员制度作为监视政府行为、制约政府权力滥用的的重要制度,对政府部门工作效率的提高和效劳意识
的提升甚有裨益。

同时,在对与行政权力交涉而对处于劣势的公民合法权益的维护中,也起到了不行替代的作用,充分表达了宪法对公民根本人权的保障。

瑞典、英国已经进展成熟的议会监察专员制度,以及我国香港地区的廉政公署,对我国建立行政监察专员制度有极大的借鉴意义。

三、我国建立行政监察专员制度的体系设计
鉴于上述分析,笔者认为在我国建立全面的行政监察专员制度是必要且可行的。

依据我国现行的法律制度和现有国情,建议在我国建立人大行政监察专员制度,弥补人大监视权威性缺乏的缺陷。

详细来讲,在人大设置独立的监察专员机构,由人大选举产生并领导,只对人大负责。

人大监察专员应当由具有广博法律、行政治理学问的律师、法官、检察官、闻名学者担当,每届任期五年,可连选连任,不得超过两届,监察专员在任期内可在各地区轮换任职,力求保证监察专员工作的廉洁性。

监察专员的职权一般应包括:
(1)独立的调查权。

监察专员有权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任何违法乱纪行为进展调查,不受其他任何机构和个人的干预和阻碍,各相关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负有帮助调查的义务。

并且,对于公民尚未意识到其权益已被行政机关侵害的不法行政行为,以及涉及公共利益,比方对具有历史价值的文物古迹的撤除等不当行政行为,可主动开展调查。

(2)建议权。

监察专员在经过调查之后,发觉有关部门的确存在问题,可以向该部门提出改正错误或不良行政行为的建议。

由于该建议不具
有强制执行力,对于拒不接受建议和久拖不决的行为,监察专员可以向该部门的上级主管机关反响状况,施以压力。

同时,监察专员还可以将调查状况和结果向媒体公开,猎取民众和舆论的广泛支持。

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指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简单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阅历”,把握行政监察权力的监察专员亦如此。

因此,行政监察专员也必需承受来自各方面的监视,包括权力机关的监视、司法机关的监视、舆论群众的监视等,从而保证监察专员公开公正的开展工作,最大限度的实现行政监视的总体目标。

行政监察专员制度是以最低的运营本钱来实现了浩大的效能监控,有利于对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的维护和行政权力扩张的有效遏制,有利于廉洁政府、法治政府和效劳型政府的建立。

在我国推行行政监察专员制度,要充分考虑外乡环境,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最大限度的使用其制度优势来填补我国在监视政府行为和公民权利救济方面的缺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