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与灭火》导学案新部编版
燃烧和灭火导学案

燃烧和灭火导学案李成钦一、寄语:创设情境,导入课题【时间】1分钟左右【操作】教师通过投影让学生思考:当火灾发生时,无处逃生的人们最希望什么?【目的】引入课题【意义】激发学生兴趣,创设学习环境。
【注意点】让学生思考问题。
二、目标展示【操作】1.知识与技能: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2.过程与方法: 实验探究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燃烧条件的比较,了解内因与外因的辨证关系;【时间】1分钟左右【目的】让学生从总体上知道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和要求。
三、指导学生自学【时间】10分钟左右【操作】引导学生思考:人常用什么方法灭火?♦1、油在锅里着火♦2、油罐车着火♦3、楼房着火♦4、森林着火♦5、酒精灯失火因。
四、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操作】学生自学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和燃烧的定义,促进燃烧的方法。
教师巡视,了解学生自学情况,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维。
【时间】5分钟。
【目的】使每个学生都积极动脑,认真自学,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
让每一个学生都能通过自学,学会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五、展示反馈【操作】利用当堂测试进行检测。
【时间】10分钟。
【目的】最大限度地暴露学生自学后存在的疑难问题。
【意义】1.及时反馈信息,能按时完成课堂作业的就视为达到学习目标,做到了“堂堂清”。
2.将所学知识通过训练,内化为操作能力。
或粗心大意的,这是次要矛盾。
把倾向性的错误用投影打出或板书,供讲评时用。
课题1 燃烧和灭火作业班级:姓名:1.下列关于燃烧的说法正确的是()A.燃烧一定有发光、放热现象B.有发光、放热现象的一定是燃烧C.燃烧时一定有火焰产生D.燃烧时一定有气体放出2、在日常生活中,将火柴划燃后将火焰向上竖直火柴,火柴不易燃烧的原因是()A.氧气不足B.没达到着火点C.火柴的着火点升高D.空气不足3、下列情况中所采取的灭火方法,不恰当的是( )A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 B酒精灯不慎起火,用湿抹布扑灭C电器因短路起火时,用水浇灭 D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图书档案着火4、一场大火往往由一个烟头引起,故防火要从细节做起,烟头在火灾中“罪状”是()A使可燃物达到燃烧的温度 B提供可燃物C提供氧气 D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5、古语道:“人要实,火要虚。
《燃烧与灭火导学案》

《燃烧与灭火》导学案一、导入引言燃烧是一种常见的化学反应,也是我们平时生活中经常遇到的现象。
了解燃烧的特点和原理,对于我们预防火灾、安全生活至关重要。
本节课将进修燃烧的基本观点、燃烧的条件、燃烧的类型以及灭火的方法,帮助同砚们更好地认识和掌握相关知识。
二、进修目标1. 了解燃烧的定义和基本特点;2. 掌握燃烧的条件;3. 认识不同类型的燃烧;4. 掌握常见的灭火方法。
三、进修内容1. 燃烧的定义和基本特点2. 燃烧的条件3. 不同类型的燃烧4. 常见的灭火方法四、进修过程1. 燃烧的定义和基本特点燃烧是指物质在氧气的作用下放出热量和光线的化学变化过程。
燃烧的基本特点包括发光、放热、产生氧化物和放出氧气等。
2. 燃烧的条件燃烧需要三个基本条件:燃料、氧气和着火点。
缺一不可,只有具备这三个条件才能发生燃烧。
3. 不同类型的燃烧(1) 明火燃烧:火焰明显,燃烧速度快,容易引起火灾。
(2) 隐火燃烧:火焰不明显,燃烧速度缓,容易造成安全隐患。
(3) 爆炸燃烧:燃烧过程中产生大量气体急剧膨胀,形成爆炸。
4. 常见的灭火方法(1) 用水灭火:适用于灭灯、纸张等易燃物。
(2) 用灭火器灭火:适用于灭衣服、电器等。
(3) 用沙土灭火:适用于灭油火、金属火等。
五、教室练习1. 什么是燃烧?燃烧的基本特点有哪些?2. 燃烧需要哪三个基本条件?3. 请举例说明明火燃烧和隐火燃烧的区别。
4. 你知道哪些常见的灭火方法?分别适用于哪些场合?六、课后作业1. 写一篇小短文,谈谈你对燃烧和灭火的认识。
2. 调查家中的灭火设备,了解其应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3. 搜集一些火灾事故的案例,分析其原因和教训。
七、小结通过本节课的进修,我们对燃烧和灭火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希望大家能够牢记相关知识,提高安全认识,避免火灾事故的发生。
愿大家生活安全,健康快乐!。
燃烧与灭火导学案

燃烧与灭火导学案
燃烧与灭火导学案
学习目标:(1)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理解燃烧与灭火的联系。
(2)通过提出问题、自主设计、动手实验、归纳现象和结论,学会观察实验、类比等科学探究的方法。
(3)通过对燃烧条件的学习,认识到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重点、难点:探究物质燃烧的条件。
一、燃烧与灭火
[实验探究] 1、下列哪些物质可以燃烧:石头、布、木块、天然气、钢铁、酒精、瓷器。
画出来。
结论:可燃物- 的物质,(可燃是燃烧的首要条件)
2、可燃物燃烧确实需要氧气,但是只要的氧气,燃烧就一定能发生吗?结论:
3、认识燃烧需要氧气和温度达到着火点:用镊子分别夹取一根木条和一小块煤,同时在酒精灯上点燃。
观察实验现象。
结论:更容易燃烧。
因为:
[知识总结1]:燃烧的三个条件:① ② ③ 。
(着火点:可燃物开始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
[知识总结2]:燃烧定义:与空气中的发生的一种的、的反应。
[想想]:1用扇子扇煤炉火时,为什么越扇越旺?而用扇子扇。
课题1《燃烧和灭火》导学案

课题1《燃烧和灭火》导学案1、学习目标:1. 知道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2. 了解几种常见灭火器的灭火原理和使用范围;3. 了解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课前预习】1. 描述燃烧与我们社会和生活的联系(有利和有害两方面) ;2. 请回忆哪些物质能够与 02在点燃的条件下发生反应,并写出化学方程式。
【情境导入】前面我们了解到很多物质的燃烧, 你能总结出什么叫燃烧吗 ?燃烧的发生与哪些因素相关?二、自主探究:知识点一:燃烧的条件【归纳】结合前面所学知识总结什么是 燃烧:可燃物与 ___________ 发生一种的 ______、 ______ 的 _____ 的氧 化反应。
【猜想】燃烧需用的条件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实验探究】请你根据本小组的猜想,设计实验并实行实验探究,填写下表。
【结论】请根据实验现象实行讨论交流,并归纳。
燃烧的条件:① _______________:② ________________ :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思考】1.这三个条件是需要同时具备还是只具其一?事例分析证明。
2. 燃烧在社会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呢? 【交流讨论】教材P 1251. 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______________2. 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_____3. 本来在热水中不燃烧的白磷在通入氧气(或空气)后燃烧,说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观察】观察老师演示P 124实验7-1,并记录实验现象。
【思考】1.如果控制不当,燃烧又会给生活带来有哪些灾害呢?2. 发生火灾怎么办,如何灭火?【实验探究】(P124实验7-2 )小组比赛:请各组想出尽可能多的办法,把正在烧杯里燃烧着的蜡烛熄灭。
灭火方法这种方法的理论依据1.2.3.4.【结论】灭火的原理和方法:①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讨论交流】1. 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如何处理?为什么?2. 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如何处理?为什么?3. 扑森林火灾时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将大火蔓延线路前的一片树木砍掉,为什么?4. 如何解释“钻木取火”、“水火不容”、“釜底抽薪”和“杯水车薪”这几个成语?【自学】阅读教材P127表7-2,了解几种常见灭火器的灭火原理和使用范围。
8-6-1《燃烧与灭火》导学案

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第一节《燃烧与灭火》(共2课时)第1课时自学-诊断一、自学目标:(根据目标读读、划划课本内容)1.通过对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灭火方法的分析,从化学反应角度认识燃烧.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重点)2.了解乙炔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生成物的差别、促进物质燃烧的方法。
二、问题导学:1. 灭火的原理(1)燃烧的条件:同时满足三个条件:① ________ ②________ ③________ 着火点是可燃物维持燃烧所需的________ 温度,是可燃物固有的属性,与可燃物的性质和颗粒大小有关,不随外界条件的改变而改变,既不能通过降低或升高着火点来灭火。
(2)燃烧的定义:是指可燃物与发生的剧烈的发光、发热的反应。
燃烧的现象: 是发光发热,并生成新物质,是化学反应。
注意: 发光发热未必都是燃烧,如灯泡通电发光发热。
(3)灭火的原理与方法①隔绝氧气(或空气)②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③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火场隔离。
例:2.(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学情诊断:【诊断1】1992年海湾战争期间,科威特大批油井被炸起火燃烧,我国救援人员在灭火工作中作出了贡献,下列措施不能考虑用于油井灭火的是()A.设法降低石油的着火点B.设法使火眼隔绝空气C.设法阻止原由喷射D.设法降低油井井口的温度【诊断2】已知白磷的着火点是40℃,下列情况能发生燃烧的是()A.白磷置于80℃水中B.白磷置于10℃的水中并通如氧气C.白磷置于80℃水中并通入氧气D.白磷置于10℃的室内第1课时问题-探究四、探究重点:寻找灭火的方法、促进可燃物燃烧的方法五、问题记录:六、论证演练:第1课时觉悟-发展七、水平过关:1.使物质燃烧应具备的条件是()A. 只要有充足的氧气B. 只要可燃物达到一定的温度C. 只要是可燃物D. 只要可燃物在氧气中达到一定的温度2. 燃烧是可燃物跟氧气发生的一种()A. 缓慢氧化反应B. 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C. 发光.发热的化合反应D. 剧烈的分解反应3.食用油在锅内不小心着火,将火熄灭的最好的方法是()A.把油倒掉B.立即用大量水灭火C.迅速关闭火源D.盖严锅盖4.住宅和商场等地发生火灾,消防人员用高压水枪喷水灭火,水在灭火中的主要作用是()A.降低燃烧物的着火点B.防止燃烧产物污染空气C.降低温度到燃烧物着火点以下D.水分解出不助燃的物质5.下列图示中的灭火的方法错误的是()6.冬天用煤火取暖,如果室内通风不良,因空气不足,碳会不完全燃烧,产生______,就会发生_______中毒。
燃烧与灭火导学案

燃烧与灭火导学案第七单元课题1 燃烧和灭火导学案(第一课时)一、研究目标1.理解燃烧的定义、条件和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2.能够运用相关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研究重点: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研究难点:灭火的方法。
二、自主研究一)燃烧的实质燃烧是我们日常生活和实验中常见的现象,但你知道燃烧的实质是什么吗?请回忆以前所做的常见物质的燃烧实验并填写下表。
可燃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反应现象硫S + O2 → SO2 燃烧产生蓝色火焰和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木炭 C + O2 → CO2 燃烧产生火焰和灰烬铁丝4Fe + 3O2 → 2Fe2O3 燃烧产生火花和铁锈联系上表和课本,我们可以知道燃烧通常是指物质与氧气反应放出热能的过程。
二)燃烧的条件1.探究燃烧的条件“实验7—1”,并讨论。
在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中,请你解决以下问题: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将一小石块和一小木条放在酒精灯上加热燃烧需要的条件是:可燃物、氧气和着火点燃着的两支蜡烛中的一支用烧杯罩住燃烧需要的条件是:氧气将一小木条和一小纸片在酒精灯上加热燃烧需要的条件是:可燃物、氧气和着火点2.猜想:1)燃烧需要有可燃物。
2)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
3)燃烧需要达到着火点。
3.通过实验进行探究:铜片上的红磷和白磷及水中的白磷的现象:通入氧气之后,水中白磷的现象:4)实验分析:实验操作可燃物是否达到着火点是否与氧气接触是否燃烧1) 铜片上的白磷白磷粉末是是2) 铜片上的红磷红磷粉末是是3) 热水中的白磷白磷条否是4) 热水中的白磷通入氧气白磷条是是5)实验结论:燃烧的条件是:可燃物、氧气和达到着火点。
思维拓展:4.上图演示实验与课本129页的实验有何不同?哪个实验更好?其主要优点是什么?5.根据课本129页表7-1分析,为什么生煤炉火时,需先引燃纸和木柴?6.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盛满水的纸杯,一直到水沸腾而纸杯完好无损。
请解释这一现象。
精讲点拨:1.通常所说的燃烧是物质与氧气反应放出热能的过程。
《燃烧与灭火》 导学案

《燃烧与灭火》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理解燃烧的条件,能通过实验探究燃烧的条件。
2、了解灭火的原理和方法,能运用灭火的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3、认识常见的灭火器,知道其使用方法和适用范围。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燃烧的条件。
(2)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2、难点(1)燃烧条件的探究实验设计与分析。
(2)灭火原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三、知识梳理(一)燃烧的定义燃烧是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二)燃烧的条件1、可燃物能燃烧的物质叫做可燃物。
常见的可燃物有木材、纸张、煤炭、汽油等。
2、氧气(或空气)燃烧需要氧气(或空气)参与。
3、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也叫着火点)每种可燃物都有自己的着火点,着火点是物质固有的性质,一般不会改变。
例如,白磷的着火点约为 40℃,红磷的着火点约为 240℃。
(三)燃烧条件的探究实验实验装置:在铜片上分别放置白磷、红磷和热水中的白磷。
实验现象:铜片上的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红磷不燃烧;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实验分析:(1)铜片上的白磷既与氧气接触,温度又达到了着火点,所以燃烧。
(2)红磷虽然与氧气接触,但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所以不燃烧。
(3)热水中的白磷温度达到了着火点,但没有与氧气接触,所以不燃烧。
实验结论: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可燃物、氧气(或空气)、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着火点)。
(四)灭火的原理和方法1、灭火的原理(1)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
(2)隔绝氧气(或空气)。
(3)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2、灭火的方法(1)隔离法:将正在燃烧的物质和周围未燃烧的物质隔离,中断可燃物质的供给,使火势不能蔓延。
例如,森林火灾发生时,设置隔离带。
(2)窒息法:阻止空气流入燃烧区或用不燃烧的物质冲淡空气,使燃烧物得不到足够的氧气而熄灭。
例如,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
(3)冷却法:将灭火剂直接喷射到燃烧物上,使燃烧物的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从而终止燃烧。
例如,用水灭火。
燃烧与灭火导学案

课题 6.1 燃烧与灭火(第一课时)导学案学习目标:1.紧密联系日常生活,认识燃烧及燃烧的条件,同时增强防火与火灾自救的知识;2.能科学的认识和研究燃烧、灭火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3.通过对燃烧条件、灭火原理等的探究活动,进一步认识与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问题一、如何灭火?(课前预习,把下表填完)在以前的学习和生活中,你一定还知道很多灭火的事例和方法,收集一些灭火的事例和方法,与同学们交流,把你们想到的灭火方法按照主要目的进行分类,并填入下表:1、实验用品:蜡烛2支,火柴,烧杯、水、湿抹布、剪刀、书本、沙土2、要求:①请用恰当的方法熄灭蜡烛,并记录所用方法;②分析蜡烛熄灭的原因,归纳灭火的原理。
[归纳小结1] 灭火的原理:⑴⑵⑶。
问题二、在日常生活中,燃烧现象屡见不鲜。
你知道燃烧需要满足哪些条件?我来探究——燃烧的条件[观察与思考1] 认真观察教师演示(如图所示),积极思考。
红磷与白磷的对比实验: 在烧杯中放置开水和一小块白磷,在烧杯上放置一簿铜片,在铜片的一端放一小块白磷,在另一端放一小块红磷,过一段时间后观察。
(红磷的着火点240℃左右,白磷的着火点40℃左右)1.实验中出现的现象:(1)、为什么烧杯中的白磷不燃烧?原因是 ;(2)、为什么铜片上的红磷不燃烧?原因是 ;(3)、为什么铜片上的白磷燃烧?原因是①; ② ; ③ ;2.若将铜片上的白磷和红磷靠近放置,红磷是否也能燃烧? ,原因是3.有什么办法能使水中的白磷也燃烧起来? 水中的白磷也能燃烧的解释是4.思考:我们该怎样保存少量白磷,方法是[归纳小结2] 燃烧的条件是:1、2、 3、上述三个条件[归纳小结3] 燃烧是一种。
常用灭火器的分类与使用范围1.常用的灭火器材有泡沫灭火器、干粉灭火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等。
(1)泡沫灭火器:扑灭一些木材,橡胶等固体的初起火灾,但不适用扑灭电器,油类物质起火。
(2)干粉灭火器:扑灭油类,可燃气体和电气设备的初起火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燃烧与灭火》导学案(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知道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方法及原理。
2、知道促进燃烧常用的方法及意义。
3、树立“通过控制化学反应条件可以控制化学反应”的化学理念。
4、学会处理生活中常见的火灾及火场逃生的一些常识性方法。
【学习重点】:
1、燃烧的条件与灭火的原理及方法。
2、促进燃烧的方法和意义。
3、学会处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火灾及火场逃生的一些常识性方法。
4、树立“通过控制化学反应条件可以控制化学反应”的化学理念
【创设情境】:
从前,某国有一位使者出使到另一国,面见国王,国王有意刁难使者,于是出了这样一道题:我给你一块硬币(相当于一元),去给我买东西,买回的东西必须能充满整个皇宫。
同学们,请发挥你们的聪明才智,想一想买什么东西才能满足国王的要求,使这位使者免遭杀身之祸呢?
【自主探究】
任务一:寻找灭火的方法及原理
并不是只有在发生火灾的时候才需要灭火,日常生活中我们都做过灭火的事,下列情况下,你是怎样灭火的?为什么这些方法能够灭火?说说你的做法和理由。
1、熄灭蜡烛
2、熄灭酒精灯
3、关掉燃气炉灶
由此你可以总结灭火的原理是,常用的方法
有。
任务二:推测燃烧的条件
从以上灭火的方法中,推测总结物质燃烧的条件有哪些?什么是着火点?
任务三:归纳燃烧的共同点
回想一下我们前面学过哪些物质能燃烧?再结合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燃烧现象,想想燃烧有哪些共同的特征?
你能试着说说什么是燃烧吗?
任务四:寻找促进燃烧的方法。
请完成课本129页的活动天地,思考哪些方法能促进燃烧?
任务五:明确促进燃烧的意义
任务六:化学理念的树立
通过燃烧和灭火的学习,我们知道人类研究了燃烧的条件,就可以通过对燃烧条件的控制来想灭火的方法,推而广之,人类研究一切化学反应的形成条件,就是为了通过控制化学反应的形成条件来控制化学反应,从而使化学反应向着对人类有利的方向进行。
“通过控制化学反应条件可以控制化学反应”这个化学理
念也是我们必须树立的。
【知识梳理】
1、燃烧的定义是:燃烧是物质跟发生的的、的氧化反应。
2、物质燃烧的条件内因
外因三个条件必须具备
3、灭火的原理就是破坏;常用的方法
有、、。
4、促进燃烧的方法是:(1)(2)。
5、促进燃烧的意义是:(1);(2)。
【快乐体验】
1、在赤壁之战中,周瑜的军队点燃战船,熊熊燃烧的战船借助东风直冲曹军的木船,使曹军的木船燃起大火。
根据燃烧的条件填写:曹军的木船是,木船燃烧的条件是、。
2、下列情况下怎样灭火?其原理分别是什么?
(1)一张纸着火,。
(2)酒精在桌子上着火,。
(3)草原着火时,常在着火处周围割除草,打出防火道。
这样做的原理是。
3、在500mL的烧杯中注入400mL开水,并投入一小块白磷(甲),在烧杯上盖上一片薄铜片,铜片一端放一堆干燥的红磷,另一端放一小块白磷(乙)。
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红磷的着火点为240℃。
回答下列问题:
⑴写出实验时可观察到的现象:
白磷(甲);白磷(乙);
红磷。
⑵通过白磷(甲)和白磷(乙)的对照
说明;
通过白磷(乙)和红磷的对照说明;
⑶用导气管将氧气通入烧杯与白磷(甲)接触,观察到。
4、要使一张16开的白纸充分燃烧你有哪些方法?
【检测反馈】、1、我们都知道,木头放在空气中一般不会自动着火,是因为,但我们的祖先通过钻木却取到了火,钻木的作用是,为什么石头泥土等无论如何也不会燃烧呢?。
2、炒菜时油锅起火,应该怎样灭火?。
原理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