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理论马工程00电子教案

合集下载

“马工程”《文学理论》教材的课堂教学探索与实践

“马工程”《文学理论》教材的课堂教学探索与实践

收稿日期:2020-07-18作者简介:成湘丽(1979—),女,湖南湘乡人,新疆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文艺理论与批评、新疆文化史料研究。

基金项目:新疆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教改项目“新媒体背景下‘马工程’《文学理论》的课堂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2021年)根据教育部、中宣部《关于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相关专业统一使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的通知》的要求,近年来,国内很多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文学概论课程已陆续开始采用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和人民出版社联合出版的“马工程”教材《文学理论》。

作为“马克思主义重点教材”首批成果,《文学理论》自2009年初版以来累计印刷20余次,并在实践教学中收到了良好的教学反馈。

同时,该教材对之前国内中文专业最广泛使用的、同为童庆炳主编的《文学理论教程》在本科课堂上使用时学生普遍反映理解相对困难的概念范畴(如主体间性、精神生产、话语蕴藉、主体客体、本质的对象化)和难点问题(如审美与意识形态的渗透交织、现实型理想型象征型作品的区分、叙事性抒情性作品等)进行了缩减整合,从而更适应于本科大一、大二学生的实际接受现状。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还可突出重点、强化例证、层层铺垫、重重建构,这对于学生的唯物辩证法思想、逻辑分析能力、宏观把握能力和系统整合能力等都是很好的锻炼和提升。

一、基石:加强对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化成果的元典精读相比较于其他同时期的国内文学理论教材,“马工程”《文学理论》初版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在阐述文学的基本性质、价值功能、创造接受之前,专章专节详述了马克思恩格斯文论、列宁文艺思想、毛泽东文艺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文艺思想的产生背景和基本内涵,这为理解全书打下了最重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石。

对于中文专业大学生而言,如何在中学和大学公共课已打下了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等课程的基础上,顺利过渡到对马列文论的理解上来,就需要不断调动学生既有的思想认识、理论资源、价值判断和现实情感。

文学理论电子教案

文学理论电子教案

文学理论电子教案第一章:文学理论概述1.1 文学理论的定义与作用介绍文学理论的概念和定义解释文学理论在文学研究和教学中的重要性1.2 文学理论的历史发展概述文学理论的历史演变过程介绍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学理论代表人物和主要观点1.3 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的关系探讨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的区别与联系分析文学批评在文学研究中的作用和价值第二章:文学的基本元素2.1 语言与文学探讨语言在文学创作和理解中的作用分析文学作品中语言的特点和运用2.2 人物与情节介绍人物塑造和情节构建在文学创作中的重要性分析不同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安排2.3 主题与形式探讨文学作品中的主题和形式的关系分析不同文学形式的特点和表达效果第三章:文学流派与文学批评3.1 文学流派的概念与分类介绍文学流派的定义和分类方法概述不同文学流派的特点和代表作品3.2 文学批评的方法与类型介绍文学批评的方法和类型分析不同文学批评方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3.3 文学批评的实践与应用探讨文学批评在文学研究中的应用和价值分析文学批评对文学创作和读者理解的影响第四章:文学作品的理解与鉴赏4.1 文学作品的理解方法介绍文学作品理解的基本方法分析不同文学作品中理解的关键要素和技巧4.2 文学作品的鉴赏与评价探讨文学作品的鉴赏和评价标准分析不同文学作品的特点和鉴赏方法4.3 文学作品的接受与传播介绍文学作品接受和传播的途径与方式分析文学作品接受和传播的影响因素与效果第五章:文学理论的应用与实践5.1 文学理论在文学创作中的应用探讨文学理论对文学创作的指导作用分析不同文学作品中文学理论的应用和体现5.2 文学理论在文学教学中的应用介绍文学理论在文学教学中的重要性和作用分析文学理论教学的方法和策略5.3 文学理论在文学研究中的应用探讨文学理论对文学研究的推动作用分析不同文学研究领域中文学理论的应用和成果第六章:文学类型与体裁研究6.1 文学类型的概念与分类介绍文学类型的定义和分类方法概述不同文学类型的特点和代表作品6.2 体裁的特点与区分探讨诗歌、小说、戏剧、散文等不同体裁的特点分析不同体裁之间的区别和联系6.3 体裁交叉与创新探讨现代文学中体裁交叉与创新的趋势分析不同作家如何运用体裁特点进行创作第七章:文学象征与隐喻7.1 文学象征的概念与作用介绍文学象征的定义和作用分析不同文学作品中象征手法的运用和效果7.2 文学隐喻的内涵与表达探讨文学隐喻的内涵和表达方式分析不同文学作品中隐喻的运用和意义7.3 象征与隐喻在文学创作中的应用探讨象征与隐喻在文学创作中的重要性和作用分析不同文学作品中象征与隐喻的应用和体现第八章:文学批评理论与方法8.1 文学批评理论的发展与演变概述文学批评理论的历史发展和演变过程介绍不同文学批评理论的代表人物和主要观点8.2 文学批评方法的选择与运用探讨文学批评方法的选择和运用原则分析不同文学批评方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8.3 文学批评实践中的问题与挑战探讨文学批评实践中的问题与挑战分析文学批评在当代社会中的角色和责任第九章:文学理论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研究9.1 文学理论与哲学的关系探讨文学理论与哲学之间的联系和相互影响分析哲学对文学理论发展的影响和贡献9.2 文学理论与心理学的交叉研究介绍文学理论与心理学交叉研究的方法和成果分析文学作品中的心理描写和读者心理反应9.3 文学理论与社会学的交叉研究探讨文学理论与社会学交叉研究的领域和成果分析文学作品与社会背景之间的关系和影响第十章:文学理论的未来展望10.1 文学理论的发展趋势概述文学理论在当代社会的发展趋势介绍新兴文学理论观点和研究方向10.2 文学理论的挑战与机遇探讨文学理论在当代社会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分析文学理论如何应对现代文学创作的变革10.3 文学理论的教育与传承强调文学理论教育的重要性探讨文学理论的传承与发展路径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1:文学理论的定义与作用文学理论的定义和作用是理解文学作品的基础,需要重点关注。

文学理论教案(电子版)

文学理论教案(电子版)

文学理论教案(电子版)一、课程简介1. 课程目标: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文学的基本概念、术语和理论框架,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评思维。

2. 课程内容:本课程将涵盖文学的基本概念、文学的种类、文学作品的形式与内容、文学批评与鉴赏等方面。

3. 适用对象:本课程适用于对文学理论有一定兴趣,希望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和批评思维的学生。

二、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文学理论的基本概念、术语和理论框架,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文学的基本知识。

2. 案例分析法:教师通过分析具体文学作品,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文学理论。

3. 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文学作品,培养学生的文学批评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内容1. 第一讲:文学的基本概念a. 文学的定义b. 文学的性质和功能c. 文学作品与现实的关系2. 第二讲:文学的种类a. 诗歌b. 小说c. 戏剧d. 散文3. 第三讲:文学作品的形式与内容a. 文学作品的形式要素b. 文学作品的结构c. 文学作品的风格d. 文学作品的内容4. 第四讲:文学批评与鉴赏a. 文学批评的定义与作用b. 文学鉴赏的标准与方法c. 文学批评的方法与步骤5. 第五讲:文学作品分析实例a. 选取一部诗歌作品进行分析b. 选取一部小说作品进行分析c. 选取一部戏剧作品进行分析四、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提问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2. 小组讨论: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沟通交流和团队协作能力。

4. 期末考试:对学生文学理论知识的考察,包括选择题、简答题和论述题。

五、教学资源1. 教材:推荐学生阅读相关文学理论教材,如《文学理论教程》、《文学鉴赏与批评》等。

2. 网络资源:引导学生查阅相关文学理论资料和文学作品,如中国文学作品、外国文学作品等。

3. 视频资源:推荐学生观看相关文学讲座和研讨会视频,如《文学大师课》、《文学沙龙》等。

4. 图书馆资源:鼓励学生利用图书馆查阅相关文学理论书籍和期刊文章。

文学理论 《文学理论》编写组-01电子教案-文档资料

文学理论 《文学理论》编写组-01电子教案-文档资料

卢梭
Jean-Jacques Rousseau 1712—1778
巴尔扎克在《人间喜剧》
里给我们提供了一部法国 “社会”特别是巴黎“上 流社会”的卓越的现实主 义历史,他汇集了法国社会 的全部历史。
恩格斯:《致玛•哈克奈斯》
巴尔扎克 Honoréde Balzac 1799—1850
法国作家。自然主义文学流派的领 袖。 主要著作:《卢贡-马卡尔家族— —第二帝国时代一个家族的自然 史和社会史》 主张以科学实验方法从事文学创作 ,按生物学定律描写人,无动于衷 地记录现实生活一切方面。

英国小说家。 主要著作:《鲁滨孙飘流记》、 《鲁滨孙的沉思集》 笛福的小说继承了文艺复兴时期 西班牙流浪汉小说的传统,往往 写一个出身低微的人,靠机智和 个人奋斗致富,获得成功。

笛福Daniel Defoe
1660—1731
法国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 家、文学家,18世纪法国大革命 的思想先驱,启蒙运动最卓越的 代表人物之一。 主要著作:《社会契约论》、《 爱弥儿》、《忏悔录》 为了能够和敢于说出伟大的真理 ,就绝不能屈从于对成功的追求 。
二、关于文学的社会地位与作用
经济基础对文学艺术的发 展具有最终的决定作用。 意识形态具有维护、巩固 或破坏经济基础的作用, 并且政治、法律、哲学、 艺术、宗教等之间也互相 作用。 文学艺术作为一种社会意 识形态,有相对的独立性 和自身的特殊规律。
三、关于文学艺术的特点与艺术生产

车尔尼雪夫斯基 1828—1889
三、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无产阶级文学 及19世纪文艺实践
(一)马克思恩格斯与无产阶级文学
(二)马克思恩格斯与19世纪欧洲文坛
案例:现实主义的雏形:马克思恩 格斯论《巴黎的秘密》

文学理论电子教学案

文学理论电子教学案

文学理论电子教案第一章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形态教学目标:1、理解文学理论的性质2、了解文学理论的建构原则及本书体系教学方法:讲授、问卷调查课时:8通常把研究文学的诸学科称为文艺科学或文艺学。

它包括五个分支,即文学理论、文学理论史、文学批评、文学批评史和文学史。

文艺学包括广义的文艺学和狭义的文艺学,上面所说的是广义的文艺学,狭义的文艺学主要就是指文艺理论。

文学理论是文艺学的分支学科之一。

它以文学活动为研究对象,系统阐述文学活动的审美特征和文学发展的历史规律;反过来,对文学活动具有认识和实践的双重意义,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研究提供系统的价值体系和方法体系。

一、文学理论的性质(一)文学理论的学科归属一般文学理论↑文学理论史共时←—————————————→历时文学批评↓文学批评史特殊文学史文艺学主要是三个分支:文学原理、文学史和文学批评。

2、文艺学在人文科学中的地位(1)人类科学领域的三大系统:自然科学: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社会科学: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教育学等人文科学:宗教学、伦理学、历史学、美学、文艺学(其中包括文学理论)等(2)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关系:(3)文艺学在人文科学中的位置:(4)文学理论在语言文学系教学体系中的地位语言:语言学概论——现代汉语↑语言艺术古代汉语语言文学系文学:文学概论——中国文学(古、现、当)↓文学创作外国文学(欧美、俄苏、东方)写作:写作学——文学写作应用写作(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和语言学有密切关系)二、文学理论的品格和形态(一)文学理论的品格1、文学理论的价值取向任何文学理论,总要以一定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解读文学现象和文学作品,古代文论和西方文论都如此。

每种理论都有自己的价值倾向。

2、文学理论的实践性(二)文学理论形态的多样化这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从文学创作——文学作品——文学接受这一复杂的过程,由于价值取向的不同,注重的环节也不同,从而产生不同的理论形态,二是由于文学理论的实践性较强,不同的时代自然便需要不同的文艺理论,从而造成理论形态的多样化。

文学理论教案电子版

文学理论教案电子版

文学理论教案电子版第一章:文学理论概述1.1 文学理论的定义与研究对象1.2 文学理论的研究方法与学科特点1.3 文学理论的历史发展与主要流派1.4 文学理论在文学创作与批评中的应用第二章:文学作品与文学类型2.1 文学作品的构成要素与特点2.2 文学类型及其分类体系2.3 不同文学类型的代表作品与特点2.4 文学类型与文学创作、批评的关系第三章:文学创作与作家3.1 文学创作的过程与方法3.2 作家的创作动机与创作心理3.3 作家个体经验与创作风格3.4 作家群体与文学流派第四章:文学批评与文学理论4.1 文学批评的定义与功能4.2 文学批评的标准与方法4.3 文学批评的历史发展与主要流派4.4 文学批评在文学创作与传播中的作用第五章:文学理论的基本概念与术语5.1 文学本体论与文学形式论5.2 文学形象与文学意象5.3 文学主题与文学意蕴5.4 文学风格与文学流派第六章:文学的历史发展6.1 世界文学的古文明时期6.2 古典文学与现代文学的分野6.3 20世纪的文学实验与多元发展6.4 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学交流与碰撞第七章:文学理论的重要人物与著作7.1 西方文学理论史上的重要人物及其贡献7.2 中国的文学理论与批评家及其主要观点7.3 文学理论经典著作概述与影响7.4 文学理论的重要学说与理论框架第八章:文学形式与叙事技巧8.1 文学形式的分类与功能8.2 叙事理论与叙事技巧8.3 诗歌、戏剧、小说的形式特点与创作技巧8.4 现代文学中的实验性与创新性叙事第九章:文学批评的实践与应用9.1 文学批评的写作技巧与方法9.2 文学批评案例分析与评价9.3 文学批评在学术研究中的应用9.4 文学批评在文化与社会中的影响第十章:文学理论在当代的发展趋势10.1 后现代主义与文学理论的变革10.2 文化研究对文学理论的影响10.3 数字媒介与网络文学对文学理论的挑战10.4 全球化时代文学理论的新问题与新视野第十一章:比较文学与跨文化文学理论11.1 比较文学的定义与研究方法11.2 跨文化文学理论的理论与实践11.3 文学与其他艺术形式的关系11.4 全球化背景下的比较文学与跨文化文学理论第十二章:文学理论在教育中的应用12.1 文学理论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应用12.2 文学理论在高等教育中的应用12.3 文学理论教育对培养学生素养的作用12.4 文学理论教育的发展趋势与挑战第十三章:文学理论研究的方法论13.1 文学理论研究的传统方法13.2 文学理论研究的新方法与新技术13.3 文学理论研究中的实证方法与理论方法13.4 文学理论研究的方法论争议与讨论第十四章:文学理论的本土化与国际化14.1 文学理论的本土化实践与理论探索14.2 文学理论在国际交流中的角色与影响14.3 文学理论的国际化与本土化的相互影响14.4 文学理论的未来发展前景与挑战第十五章:文学理论的数字化与网络化15.1 数字化时代文学理论的传播与接受15.2 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理论探讨15.3 数字人文主义与文学理论的新方向15.4 文学理论在数字时代的发展趋势与挑战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教案涵盖了文学理论的基本概念、文学作品与类型、文学创作与作家、文学批评与文学理论、文学历史、文学理论的重要人物与著作、文学形式与叙事技巧、文学批评的实践与应用、文学理论在当代的发展趋势、比较文学与跨文化文学理论、文学理论在教育中的应用、文学理论研究的方法论、文学理论的本土化与国际化以及文学理论的数字化与网络化等多个方面。

文学理论马工程00电子教案ppt课件

文学理论马工程00电子教案ppt课件

4
文学活动的基本过程:
社会生活是文学的源泉 作家根据生活体验,创作出文学作品 作品经过读者的阅读和再创造,或经由批
评家的评论
ppt课件
5
➢ 文学创作——文学作品——文学接受 ➢ 文学生产——文学价值——文学消费
ppt课件
6
马克思:文学是“人的本质力量的 对象化”,即在文学活动中,人把 自身的肉体的特别是精神的力量都 投入其中,并在其中充分体现出了 自己的力量。
ppt课件
13
(三)文学理论的研究方法和研究 分支
文艺哲学 文艺社会学 文学心理学 文学语言学 文学价值学 文学信息学 文学文化学
ppt课件
14
文艺哲学
文学活动中有哲学(包括美 学)问题 ➢ 主观与客观、现象与本质、 个别与一般、偶然与必然、 形式与内容、美与丑、真与 假等范畴
文学理论的对象、性质与方法以及本书的指导思想—导言
马克思主义文学思想及其在中国的发展—第一章、第二章
文学的性质—追问文学是什么—第三章
文学的价值与功能—追问文学对人的意义和作用—第四章
文学创作—追问文学作品是怎样创作出来的—第五章
ppt课件
30
文学作品―追问文学作品构成有哪些要素―第六章
莱辛
歌德的《歌德谈话录》
康德的《判断力批判》
黑格尔的《美学》
黑 格

ppt课件
28
➢20世纪文学理论:
俄国形式主义批评、英美新批
评、结构主义文学理论、精神
分析文学理论、西方马克思主
义文学理论、读者接受理论、
德里达
解构主义文学理论、女性主义
文学理论等。
弗洛伊德

文学理论教案(电子版)

文学理论教案(电子版)

文学理论教案(电子版)第一章:文学理论概述1.1 课程介绍理解文学理论的基本概念和作用掌握文学理论的研究方法和研究领域1.2 文学的定义与特征探讨文学的定义及其多样性分析文学的基本特征,如语言性、想象性、情感性等1.3 文学理论的研究对象与方法了解文学理论的研究对象,包括文学作品、文学现象、文学批评等掌握文学理论的研究方法,如文本分析、历史分析、理论分析等第二章:文学作品与文学话语2.1 文学作品的概念与分类探讨文学作品的概念和内涵分析文学作品的分类,如诗歌、小说、戏剧、散文等2.2 文学话语的特点与功能理解文学话语的概念和特点,如语言的艺术性、表现性、象征性等探讨文学话语的功能,如表达情感、传递知识、引发思考等2.3 文学作品的解读与批评学习文学作品的解读方法,如文本细读、主题分析、形式分析等掌握文学批评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如客观性、分析性、综合性等第三章:文学流派与文学史3.1 文学流派的形成与特点探讨文学流派的形成原因和背景分析不同文学流派的特征和代表作品,如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等3.2 文学史的研究方法与结构了解文学史的研究方法和框架掌握文学史的基本脉络和重要文学现象的发展变化3.3 文学与文化的关系探讨文学与文化之间的关系分析文学作品中所体现的文化内涵和价值观第四章:文学理论的主要观念与理论体系4.1 文学理论的主要观念掌握文学理论中的基本观念,如文学性、审美性、表现主义等理解不同文学理论观念的来源和影响4.2 文学理论的主要理论体系学习不同文学理论体系的形成背景和发展历程了解主要文学理论体系的基本观点和代表人物,如形式主义、结构主义、后现代主义等第五章:文学批评与文学理论的关系5.1 文学批评的概念与功能理解文学批评的定义和作用掌握文学批评的基本原则和方法5.2 文学批评与文学理论的关系探讨文学批评与文学理论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分析文学批评在文学理论研究中的重要性和贡献5.3 文学批评的实践与写作技巧学习文学批评的实际操作和写作技巧培养学生的文学批评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第六章:文学作品的文本细读6.1 文本细读的基本概念与方法理解文本细读的重要性与基本概念掌握文本细读的基本方法,如语言分析、结构分析、意象分析等6.2 文本细读的实践操作学习如何进行有效的文本细读通过具体文学作品进行文本细读的案例分析6.3 文本细读的技巧与策略掌握文本细读的技巧,如注重细节、比较分析、跨文本关联等学习文本细读的不同策略,如自上而下的宏观解读与自下而微观的细腻解读第七章:文学作品的主题与形式分析7.1 文学作品的主题分析理解文学作品主题的概念与重要性掌握作品主题分析的方法与技巧7.2 文学作品的形式分析了解文学作品形式的概念与种类学习形式分析的方法与实践操作7.3 主题与形式分析的综合运用探讨主题与形式之间的关系分析具体文学作品的主题与形式如何相互影响第八章:文学作品的象征与隐喻分析8.1 象征与隐喻的基本概念理解象征与隐喻的定义与区别掌握象征与隐喻在文学作品中的作用与功能8.2 象征与隐喻的分析方法学习象征与隐喻分析的方法与技巧通过具体文学作品进行象征与隐喻分析的案例研究8.3 象征与隐喻的文化内涵与解读探讨象征与隐喻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掌握解读象征与隐喻的方法与策略第九章:文学作品的情感与审美分析9.1 文学作品情感分析理解文学作品情感的意义与特点掌握文学作品情感分析的方法与技巧9.2 文学作品审美分析了解文学作品审美的概念与重要性学习审美分析的方法与实践操作9.3 情感与审美分析的综合运用探讨情感与审美在文学作品中的关系分析具体文学作品的情感与审美如何相互影响第十章:文学理论与当代文学现象10.1 当代文学现象的背景与特点理解当代文学现象的背景与特点掌握当代文学现象的研究方法与技巧10.2 文学理论在当代文学现象中的应用学习文学理论在当代文学现象中的应用与价值分析具体当代文学现象中的文学理论应用案例10.3 当代文学现象的批评与理论反思探讨当代文学现象的批评与理论反思的重要性掌握当代文学现象批评与理论反思的方法与技巧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一:文学理论的基本概念和作用文学理论的定义与研究领域文学理论的研究方法重点环节二:文学作品的定义与特征文学作品的多样性与基本特征文学作品的语言性、想象性、情感性等重点环节三:文学理论的研究对象与方法文学理论的研究对象,包括文学作品、文学现象、文学批评等文学理论的研究方法,如文本分析、历史分析、理论分析等重点环节四:文学作品的主题分析文学作品主题的概念与重要性作品主题分析的方法与技巧重点环节五:文学作品的形式分析文学作品形式的概念与种类形式分析的方法与实践操作难点环节一:象征与隐喻的分析方法象征与隐喻的定义与区别象征与隐喻在文学作品中的作用与功能难点环节二:情感与审美分析的综合运用情感与审美在文学作品中的关系具体文学作品的情感与审美分析案例难点环节三:当代文学现象的批评与理论反思当代文学现象的批评与理论反思的重要性当代文学现象批评与理论反思的方法与技巧全文总结和概括:本教案主要介绍了文学理论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文学作品的特征与分析方法,以及象征与隐喻、情感与审美分析的综合运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学的性质—追问文学是什么—第三章
文学的价值与功能—追问文学对人的意义和作用—第四章
文学创作—追问文学作品是怎样创作出来的—第五章
文学作品―追问文学作品构成有哪些要素―第六章
文学接受―追问读者是如何接受文学作品的―第七章
文学批评―追问文学批评家如何评论文学作品―第八章
文学的历史演变―追问文学自古至今是如何演变的―第九章
评家的评论
➢ 文学创作——文学作品——文学接受 ➢ 文学生产——文学价值——文学消费
马克思:文学是“人的本质力量的 对象化”,即在文学活动中,人把 自身的肉体的特别是精神的力量都 投入其中,并在其中充分体现出了 自己的力量。
艾布拉姆斯的“四要素说”
宇宙
作品
艺术家
观众
艾布拉姆斯 M.H.Abrams
文艺哲学
文学活动中有哲学(包括美 学)问题 ➢ 主观与客观、现象与本质、 个别与一般、偶然与必然、 形式与内容、美与丑、真与 假等范畴
柏拉图
文艺社会学
文学中有社会学问题 ➢ 文学与社会、文学与自然、文学
与时代、文学与政治、文学与环 境、文学与社会心理等
卢那察尔斯基
文学心理学
文学涉及许多心理学问 题 ➢ 文学与情感、文学与体 验、文学与联想、文学 与想象、文学与回忆、 文学与意识、无意识等
➢ 本教材努力以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以发展 了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同 时又能致力寻求深厚的学理逻辑支持,保 持文学理论学科的知识系统。
1. 马克思主义产生于生产力解放的时代。
2. 马克思主义是人类知识的典范。
3. 最重要的一点,马克思主义是实践检验过 的真理。
1. 中国古代有深厚的文学理论资源
导言
一、文学理论的对象、方法和性质
(一)文学理论的研究对象
1. 文学作为活动存在 2. 文学活动的基本过程 3. 文学活动的两个层面 4. 文学活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 文学活动,即从事文学的活动。 ❖ 包括:生活、作家、作品和读者等要素。
文学活动的基本过程:
社会生活是文学的源泉 作家根据生活体验,创作出文学作品 作品经过读者的阅读和再创造,或经由批
2. 中国现代积累了丰富的文学理论成 果
3. 外国古代和现代的文学理论
4. 更为重要的是,学理知识来自对现 实的文艺问题的探索
中国古代传统文学理论
汉代:《毛诗序》 魏晋南北朝时期:陆机的
《文赋》、刘勰的《文心雕 龙》和钟嵘的《诗品》 唐宋时期:司空图的《二十 四诗品》、严羽的《沧浪诗 话》等 明清时期:金圣叹的小说评 点、王夫之的《姜斋诗话》、 叶燮的《原诗》等
文学活动的当代发展―追问文学在当代有什么新变―第十章
基本概念
文学理论,文学理论的对象,文学理论的性 质,文学理论的研究方法
思考题
1.简述文学理论的对象、性质和方法。 2.简述本书总的逻辑结构。 3.学习文学理论为什么要以马克思主➢20世纪文学理论:
俄国形式主义批评、英美新批
评、结构主义文学理论、精神
分析文学理论、西方马克思主
义文学理论、读者接受理论、
德里达
解构主义文学理论、女性主义
文学理论等。
弗洛伊德
伊格尔顿
(二)本书的逻辑结构
文学理论的对象、性质与方法以及本书的指导思想—导言
马克思主义文学思想及其在中国的发展—第一章、第二章
刘若愚对“四要素说”的改造
宇宙
读者
作家
作品
(二)文学理论的性质
实践性应该是文学理论的总的性质 文学理论又具有人文性与科学性相统一的性质
➢ 文学实践:文学创作实践活动和文学鉴赏实 践活动
➢ 文学理论总是随着文学活动实践的发展而发 展、变化而变化。
➢ 从文学实践中来,并接受文学实践的检验。
中国现代文学理论
王国维的《人间词话》
梁启超的《论小说与群 治的关系》
鲁迅的《摩罗诗力说》 等
朱光潜的《文艺心理
梁启超
学》、《诗论》
宗白华的《美学散步》
外国古代和现代文学理论
➢ 古典传统理论:
亚里士多德的《诗学》
贺拉斯的《诗艺》
莱辛的《拉奥孔》
莱辛
歌德的《歌德谈话录》
康德的《判断力批判》
1.文学理论的人文性
“人文”(humanities,来源于 humanitas,“人”)
➢ 狭义的“人文”是关于人类价值和文明教化的学 科知识。
➢ 广义的“人文”是指对于人区别于动物需要的基 本关怀,即充分肯定人和人的价值具有首要的意 义。
➢ 人文性还反映阶级性。
2.文学理论的科学性
文学理论的科学性:揭示文学活动和文学发展 的本质和规律,并要经受实践的检验。
➢ 科学性的体现:观察、研究与感悟——概念、 判断、推理和理论概括——揭示特征和规律。
➢ 文学理论作为一种人文学科,它的科学性不同 于自然科学的要求,即需要主体做出价值判断。
(三)文学理论的研究方法和研究 分支
文艺哲学 文艺社会学 文学心理学 文学语言学 文学价值学 文学信息学 文学文化学
麦克卢汉
文学文化学
文学又是一种文化,涉及许多文 化问题 ➢ 文学与历史、文学与宗教、文学 与伦理、文学与性别、文学与民 族、文学与地域、文学与民俗、 文学与传播、文学与传统、文学 与现代等。
二、本书的指导思想和逻辑结构
(一)本书指导思想
本书是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 程文学组所编写的中文专业本科“文学概 论”课程的教材,所阐述的是文学理论基 本的观点和知识系统。
弗洛伊德
文学语言学
文学以语言符号来表现人与社会, 不能不涉及与文学密切相关的语 言问题
➢ 文学与音律、文学与节奏、文学 与修辞、文学与文体等
索绪尔
文学价值学
文学具有价值 ➢ 娱乐价值、审美价值、认识价值
和教育价值等就是其中最重要的 价值
文学信息学
文学是一种信息,需要加以传 播 ➢ 文学与媒介、文学与出版、文 学与媒体、文学与市场、文学 与接受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