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理论(马工程)第三章辅导
文学理论马工程第二版课后思考题答案

文学理论马工程第二版课后思考题答案尽管许多人都认为诗歌可以取得音乐的效果,但这仍然是大可怀疑的。
仔细分析起来,诗中的“音乐性”与音乐中的“旋律”是根本不同的东西:这种音乐性的意思是指诗中语音模式的某种布局、避免辅音的累积,从而获得一种韵律上的效果。
象蒂克这样的浪漫主义诗人以及后来的魏尔伦都曾尽力追求诗中的音乐效果,他们为此要舍弃诗的语义结构、避开逻辑的布局,强调诗的内涵胜于外延。
然而,模糊不清的轮廓、含混的语义和不合逻辑的布局从文学的意义上看决不是“富有音乐性的”。
在文学上,模仿音乐的结构,诸如模仿主旋律、采用奏鸣曲、交响乐的形式似乎显得更具体些;但是即便明确表示模仿音乐的结构形式,也很难说明为什么文学上熟悉的重复、对比之类对—切艺术都通用的手法却和音乐上主题的复现、调式的对照与协调并非一回事。
只有在极个别的例子里,诗歌才提示了确定的音乐的声音,如魏尔伦的《小提琴的呜咽》和爱伦·坡的《钟声》,或表现一种乐器的音色、或表现钟的叮当声,但这仍没有超出通常所说的拟声法。
当然,也有这样的情况,即诗人写诗时就明确表示该诗是为入乐而写的。
例如,伊丽莎白时代的许多小曲的词,以及歌剧的全部歌词就属此类。
在很少的情况下,诗人与作曲家是同一个人;但很难证明,音乐与歌词的创作是一个同时进行的`过程。
即使是瓦格纳,也常常是先写好“剧”,几年之后,再为这些剧本写音乐;毫无疑问,许多抒情诗歌是为一些现成的曲谱创作的。
音乐与那些真正伟大的诗作之间的关系似乎极为淡薄,这只要看那些能够谱曲的最成功的诗作所提供的证据就可以明白。
章法细密,在结构上高度完整的诗歌很少入乐,而那些平庸或者低劣的诗,象海涅早期的作品和谬勒的作品都为舒伯特和舒曼的最好的歌曲提供了歌词。
假如某诗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那么为它谱写的音乐往往完全歪曲或掩盖了这诗的模式,尽管这音乐有其自身的价值。
人们无需引用威尔第改编的莎剧《奥赛罗》之类的例子,圣经全部诗篇的曲谱,或者歌德诗歌的曲谱就提供了充足的论据。
《文学理论》复习思考题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文学理论》复习思考题《文学理论》复习思考题绪论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功能[基本概念]社会科学、人文科学、文艺学、文学理论[思考题]1、文艺学在人文社会科学中处于何种位置?2、谈谈你对文学理论教材的建构原则及本书体例的看法。
3、什么是文学理论的双重意义和三种功能?第一章文学本质特征[基本概念]文学、文学形象、艺术媒介、语言艺术[思考题]1、文学的意识形态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2、如何理解文学艺术的审美意识形态性?3、为什么说“文学是心学”?4、文学艺术的表现形式为什么不同于人文科学?5、如何正确理解文学形象的基本特征?6、为什么说艺术媒介的不同是艺术分类的重要原则?7、如何才能阐明语言艺术的特征?8、汉字对汉语文学的影响何在?第二章文学作品结构[基本概念]文学作品内容、文学作品形式、文学作品层次、文学语境、文学语体、陌生化、文学典型、文学意境、文学象征、文学意蕴、文学主题[思考题]1、文学作品的“二分法”与“层次论”有什么区别?2、中西作品层次论异同何在?3、文学语言的审美要素包括哪些方面?4、文学语言的组织要素包含哪些要素?5、文学语言区别于科学语言的审美特征何在?6、以一部经典小说为例,说说典型人物的基本特征。
7、以一首唐诗或宋词为例,说说文学意境的基本特征。
8、以一部(篇)经典作品为例,说说文学象征的基本特征。
9、文学意蕴和文学主题有何关系?10、把文学主题区分为三种形态有何意义?第三章文学作品类别[基本概念]文学体裁、叙事文学、叙述者、隐含作者、抒情文学、客观对应、戏剧文学、戏剧情境、戏剧冲突、戏剧结构、影视文学、蒙太奇、影视结构[思考题]1、文学体裁的研究有什么意义?2、作者、隐含作者和叙述者是一种什么关系?3、心理性人物观和功能性人物观各有什么特点?4、传统情节观和叙事学情节观各有什么特点?5、以一部小说为例说说叙事话语的基本特征。
6、艺术情感和日常情感有何区别?7、抒情文学的特征表现在哪些方面?8、以中西诗歌为例,略述中西抒情文学的表现手法。
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第三章文学的作用

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第三章文学的作用第三章文学的作用文学的本质与文学的作用是相互联系的,所以,我们先回顾文学的本质。
文学的本质显现于其所涉猎的范畴中:是虚构的世界,想象的世界。
但是想象性的文学也不必一定要使用意象。
结论:一部文学作品,不是一件简单的东西,而是交织着多层意义和关系的一个极其复杂的组合体。
在本章,韦勒克和沃伦从语义学的范畴和文学内部功用两方面阐释分析文学的作用。
从语义学的角度分析:物体的本质是由它的功用而定的;它做什么用,它就是什么用。
在文学作品中,可能有许多成分就其文学作用而言是不必要的,但仍就使人感兴趣,或者具有其他方面的存在理由。
总的来说,阅读美学史或诗学史所留给人们的印象是:文学的本质和作用,自从可以作为在概念上被广泛运用的术语与人类其他活动和价值相对照以来,基本上没有改变过。
整个美学史几乎可以概括为一个辩证法,其中正题和反题就是贺拉斯所说的“甜美”和“有用”,即诗是甜美而有用的。
单独否定一个就会走向极端的错误观念。
我们在谈论艺术的作用时,必须同时尊重“甜美”和“有用”这两方面的要求。
由于刚能够准确使用批评术语(20世纪上半叶),因此,对贺拉斯的“甜美”和“有用”加以引申,使之广泛地概括古罗马文学和文艺复兴时期的创作实践,那么,贺拉斯的这个公式就会给我们提供一个建设性的起点。
艺术的有用性不必在于强加给人们一种道德教训。
“有用”相当于“不浪费时间”,即艺术不是一种“消磨时间”的方式,而是值得重视的事物。
“甜美”相当于“不使人讨厌”、“不是一种义务”、“艺术本身就是给人的报酬”。
给文学下定义能否采用这一双重标准作为基础或者只是一部伟大作品的文学作品的标准,关于“低级文学”(如通俗刊物)显然是不可以的,因此:一切艺术,对于它的合适的使用者来说,都是“甜美”和“有用”的。
也就是说,艺术所表现的东西,优于使用者自己进行的幻想或思考;艺术以其技巧,表现类似于使用者自己幻想或思考的东西,他们在欣赏这种表现的过程中如释重负,得到了快感。
文艺理论第三章本章知识点.454

本章知识点本章概述:文学活动是人的一种精神活动,是人所从事的文学创作、接受、研究等活动的总称。
它本身是一个包含诸多方面的复杂系统,同时又是作为人的整个社会活动的一个子系统而呈现出来。
考察文学活动,首先就要将它放到作为它的基础和前提的人的生活活动整体中去认识,然后再对文学活动自身的性质和构成惊醒考察,最后再回过头来清理文学活动的发生和发展问题。
第一节活动与文学活动本节概述:人的活动不仅具有动物性,而且它也是一种人类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生命活动。
人的存在就是他们的实际的生活过程和生活方式。
人的生活活动具有美学意义。
而在这种生活活动的美学意义则往往激发人们创造的动机。
文学活动作为一种审美精神活动在人的生活活动中处于重要地位,并且具有意识形态特征。
知识点1:人类活动的性质人的存在既具有动物性的一面,同时人的活动也是一种生活活动,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生命活动。
它是在事先就确定了一定目的,在进行中有着自觉意识的活动。
人的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其物质生活活动交织在一起的,意识任何时候都只是意识到的存在,而人的存在就是他们的实际的生活过程和生活方式。
知识点2:生活活动的美学意义(一)生活活动导致人与对象之间的诗意情感关系。
(二)生活活动导致人的自觉能动的文学创造。
(三)生活活动使文学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
知识点3:文学活动的地位人类活动分为物质活动和精神活动,文学活动基本上属于精神活动的范畴。
在各种形态的精神活动中,文学属于审美精神活动的范围。
因而,可以说,文学活动作为一种审美精神活动在人的生活活动中处于重要地位,并且具有意识形态特征。
第二节文学活动的构成本节概述:按照第一章所引艾布拉姆斯的观点,文学活动应由四个要素构成:世界、作者、作品和读者。
这四个要素是紧密相连的。
人类的生活世界是文学活动产生、形成和发展的客观基础;作者则是文学生产的主体;读者,作为文学接受的主体,不仅是阅读作品的人,而且是与作者生活于同一世界的主体,双方通过作品进行潜在的精神沟通;作品,既是作者本质力量对象化的显现,也是读者本质力量对象化的显现。
(完整)3-马工程《艺术学概论》课件_第三章 - (2019.3.20.修改版)

评弹
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
三、物化
(一)深入认知艺术媒介 (二)熟练驾御语言系统 (三)灵活运用表达规范
思考题
1.艺术创作的主体应该具备哪些基本素质? 2.艺术创作与艺术制作、个体创作与集体
创作、一度创作与二度创作的主要特点是 什么? 3.艺术创作的基本过程是什么? 4.艺术创作的主要环节是什么?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一、艺术创作与艺术制作
在传统的、经典的艺术创作论中,理论家只谈创作不讨论制作 问题。因为书法、绘画、诗词、歌赋等古老的艺术品种的创作, 一般都是艺术家独自构思、一气呵成完成的,通常不需要后期 制作。 随着时代的进步,许多新的艺术门类出现了,如电影、电视剧、 多媒体艺术等,这些现代艺术门类的创作,需要众人参与,需 要多个部门合作,需要程序复杂的后期制作。于是,便有了艺 术创作与艺术制作的分工与区别。
1. 更加个性化 2. 更加风格化 3. 更具独创性
1.更加个性化
所谓“个性化”,是指 艺术家的审美追求、艺 术观念、个人气质等在 个体创作中得到充分地 发挥与彰显。 艺术创作的个性化,首 先体现在“创作什么” 上。 艺术创作的个性化,还 体现在“如何创作”上。
朱自清和俞平伯分别创作了独具个性的散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
艺术学概论
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三章 艺术创作
艺术创作
主体
特点
过程
第一节 艺术创作主体
一、社会角色 二、人文修养 三、心理机制 四、创作个性
艺术创作的主体,泛指艺术作品的创造者、生产者。从理论上说, 任何一个具有主体意识的人,只要他开展了艺术创作活动,他就是 艺术创作的主体。因此,艺术创作的主体,是个极其庞杂的存在。
马工程文学理论全套PPT课件26773全

富有典型意义的片断,以小见大 地概括出生活的真实。
莫泊桑Maupassant
1850—1893
车尔尼雪夫斯基 1828—1889
俄国革命家、哲学家、作家和 批评家。
主要著作:《艺术对现实的审 美关系》、《怎么办?》
向黑格尔的唯心主义美学进行 了大胆的挑战,提出了“美是 生活”的定义,系统探讨了俄 国文学批评思想的发展,并宣 传革命思想。
➢ 科学性的体现:观察、研究与感悟——概念、 判断、推理和理论概括——揭示特征和规律。
➢ 文学理论作为一种人文学科,它的科学性不同 于自然科学的要求,即需要主体做出价值判断。
(三)文学理论的研究方法和研究 分支
文艺哲学 文艺社会学 文学心理学 文学语言学 文学价值学 文学信息学 文学文化学
文艺哲学
文学活动中有哲学(包括美 学)问题 ➢ 主观与客观、现象与本质、 个别与一般、偶然与必然、 形式与内容、美与丑、真与 假等范畴
柏拉图
文艺社会学
文学中有社会学问题 ➢ 文学与社会、文学与自然、文学
与时代、文学与政治、文学与环 境、文学与社会心理等
卢那察尔斯基
文学心理学
文学涉及许多心理学问 题 ➢ 文学与情感、文学与体 验、文学与联想、文学 与想象、文学与回忆、 文学与意识、无意识等
1 .文学艺术的特点
➢ 建构性:是劳动分工后人们所建构的观念体系, 是人们与现实的一种想象性关系。
➢ 倾向性:直接或间接地表达一定利益集团的心声, 具有明显的倾向性。
➢ 异质性:不同意识形态之间乃至同一意识形态内 部存在着矛盾因素,且并存于同一社会阶段。
案例: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性——阿·布洛夫的观点。
文学理论马工程00电子教案ppt课件

4
文学活动的基本过程:
社会生活是文学的源泉 作家根据生活体验,创作出文学作品 作品经过读者的阅读和再创造,或经由批
评家的评论
ppt课件
5
➢ 文学创作——文学作品——文学接受 ➢ 文学生产——文学价值——文学消费
ppt课件
6
马克思:文学是“人的本质力量的 对象化”,即在文学活动中,人把 自身的肉体的特别是精神的力量都 投入其中,并在其中充分体现出了 自己的力量。
ppt课件
13
(三)文学理论的研究方法和研究 分支
文艺哲学 文艺社会学 文学心理学 文学语言学 文学价值学 文学信息学 文学文化学
ppt课件
14
文艺哲学
文学活动中有哲学(包括美 学)问题 ➢ 主观与客观、现象与本质、 个别与一般、偶然与必然、 形式与内容、美与丑、真与 假等范畴
文学理论的对象、性质与方法以及本书的指导思想—导言
马克思主义文学思想及其在中国的发展—第一章、第二章
文学的性质—追问文学是什么—第三章
文学的价值与功能—追问文学对人的意义和作用—第四章
文学创作—追问文学作品是怎样创作出来的—第五章
ppt课件
30
文学作品―追问文学作品构成有哪些要素―第六章
莱辛
歌德的《歌德谈话录》
康德的《判断力批判》
黑格尔的《美学》
黑 格
尔
ppt课件
28
➢20世纪文学理论:
俄国形式主义批评、英美新批
评、结构主义文学理论、精神
分析文学理论、西方马克思主
义文学理论、读者接受理论、
德里达
解构主义文学理论、女性主义
文学理论等。
弗洛伊德
03《文学理论》第三章 文学的性质及其价值与功能35

黑格尔是客观唯心主义理论家,代表了西方唯心 主义文艺理论对文学本源的基本认识。 他们的根本出发点,都只是单纯从精神活动本身 来说明文学的性质,没有从文学的实际存在状况及 其产生根源来理解文学。
意识形态,亦称观念形态。 是社会意识的一个重要方面,包括认识、情感、 意志诸意识要素。 属于观念性的上层建筑,含经济思想、政治法律 思想、道德、文学艺术、宗教、哲学等社会意识形 式。 互相联系,相互影响,构成意识形态的有机整体, 是反映社会生活的比较稳定的、系统的思想形式。
• 我决不反对倾向诗本身。悲剧 之父埃斯库罗斯和喜剧之父阿 里斯托芬都是有强烈倾向的诗 人,但丁和塞万提斯也不逊色; 而席勒的《阴谋与爱情》的主 要价值就在于它是德国第一部 有政治倾向的戏剧。 恩格斯:《致敏· 考茨基》
席勒
• 文学的政治和思想倾向性必须与文学的真 实性相统一
倾向性应当从场面和情节中自然 而然地流露出来,而无需特别把 它指点出来 恩格斯:《致敏· 考茨基》
陶渊明
第三节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
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语言的媒介性质, 为文学艺术的生成提供了物质符号基础。 作为文学的媒介,语言深刻、全面地影响 着文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使文学呈现出 有别于其他艺术的间接性、精神性和韵律 性。
语言以物质存在方式表达精神意识的意义。 语言是文学的审美意识的物质载体和实现方式。
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 作品,都是一定的社 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 的反映的产物。
毛泽东: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文学作为社会意识形态 与社会存在的关系 与文学创作的客体对象社会生活的关系
与创作主体作家的思想意识的关系
文学作为社会意识形态受特定社会存在的决定和 制约,同时又反作用于社会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