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元一次方程的讨论(1)-
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及解法

同步课程˙一元一次方程一、等式(1)用等号“=”来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叫做等式.(2)在等式中,等号左、右两边的式子,分别叫做这个等式的左边、右边.(3)等式可以是数字算式,可以是公式、方程,也可以是用式子表示的运算律、运算法则.一、方程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如21x +=,它有两层含义:①方程必须是等式;②等式中必须含有未知数二、方程的解方程的解:使方程左右两边的值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只含有一个未知数的方程的解,也叫方程的根。
三、一元一次方程 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1,系数不等于0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这里的“元”是指未知数,“次”是指含未知数的项的最高次数.一元一次方程的形式:最简形式:方程ax b =(0a ≠,a ,b 为已知数)叫一元一次方程的最简形式. 标准形式:方程0ax b +=(其中0a ≠,a ,b 是已知数)叫一元一次方程的标准形式. 注意:⑴任何一元一次方程都可以转化为最简形式或标准形式,所以判断一个方程是不是一元一次方程,可以通过变形(必须为恒等变换)为最简形式或标准形式来验证.如方程22216x x x ++=-是一元一次方程.如果不变形,直接判断就出会现错误.⑵方程ax b =与方程()0ax b a =≠是不同的,方程ax b =的解需要分类讨论完成四、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一)等式的性质 等式的性质:等式性质1: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所得结果仍是等式.若a b =,则a m b m ±=±;等式性质2:等式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除数不能是0)或同一个整式,所得结果仍是等式.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及解法知识回顾知识讲解同步课程˙一元一次方程若a b =,则am bm =,a bm m=(0)m ≠注意:⑴在对等式变形过程中,等式两边必须同时进行.即:同时加或同时减,同时乘以或同时除以,不能漏掉某一边⑵等式变形过程中,两边同加或同减,同乘或同除以的数或整式必须相同. ⑶在等式变形中,以下两个性质也经常用到: 对称性,即:如果a b =,那么b a =.传递性,即:如果a b =,b c =,那么a c =.又称为等量代换 易错点:等号左右互换的时候忘记变符号 (二)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1.去分母:在方程的两边都乘以各分母的 最小公倍数 .温馨提示:不要漏乘不含分母的项,分子是个整体,含有多项式时应加上括号. 2.去括号:一般地,先去 小括号,再去 中括号,最后去 大括号. 温馨提示:不要漏乘括号里的项,不要弄错符号.3.移项:把含有 未知数 的项都移到方程的一边, 不含未知数的项 移到方程的另一边. 温馨提示:⑴移项要变号;⑵不要丢项. 4.合并同类项:把方程化成ax b =的形式. 温馨提示:字母和其指数不变.5.系数化为1:在方程的两边都除以未知数的系数a (0a ≠ ),得到方程的解 bx a=. 温馨提示:不要把分子、分母搞颠倒.同步课程˙一元一次方程【例1】 下列各式中哪些是方程⑴7887⨯=⨯ ⑵2345x x ++ ⑶312y y -= ⑷60x = ⑸31x > ⑹111x =+ ⑺26x y -= ⑻2430y y -+=【变式练习】判断下列各式是不是方程⑴373x x -=-+ ⑵223y -= ⑶2351x x -+ ⑷112--=- ⑸42x x -=- ⑹152x y-=【例2】 检验下列各数是不是方程315x x -=+的解⑴3x =; ⑵1x =-【变式练习】检验下列各数是不是方程213x y x y ++=--的解⑴23x y =⎧⎨=-⎩ ⑵10x y =⎧⎨=⎩ ⑶02x y =⎧⎨=-⎩【例3】 若2-为关于x 的一元一次方程,713mx +=的解,则m 的值是 【变式练习】关于x 的方程320x a +=的根是2,则a 等于 【例4】 x=3是方程( )的解( )A .3x=6B .(x -3)(x -2)=0C .x (x -2)=4D .x+3=0同步练习同步课程˙一元一次方程【例5】 若⎩⎨⎧==21y x 是方程3=-y ax 的解,则a 的取值是( )A.5B.-5C.2D.1【例6】 已知关于x 的方程4x-3m=2的解是x=m ,则m 的值是【例7】 已知关于x 的方程(a +1)x +(4a -1)=0的解为-2,则a 的值等于( ). A.-2B.0C.32D.23 【例8】 若2-为关于x 的一元一次方程,713mx +=的解,则m 的值是 【变式练习】关于x 的方程320x a +=的根是2,则a 等于 【例9】 根据等式的性质填空:(1)4a b =-,则______a b =+; (2)359x -=,则39x =+ ; (3)683x y =+,则x =_________; (4)122x y =+,则x =__________.【例10】下列各式中,变形正确的是( ).A .若a b =,则a c b c +=+B .若(1)2a x -=,则21x a =- C .若2a b =,则4a b =D .若1a b =+,则221a b =+【例11】根据等式性质5=3x -2可变形为( ).A.-3x =2-5B.-3x =-2+5C.5-2=3xD.5+2=3x【变式练习】下列变形中,不正确的是( )A .若25x x =,则5x =B .若77,x -=则1x =-C .若10.2x x -=,则1012x x -= D .若x ya a =,则ax ay = 【变式练习】用适当数或等式填空,使所得结果仍是等式,并说明根据的是哪一条等式性质及怎样变形的.⑴如果23x =+,那么x =____________;根据 ⑵如果6x y -=,那么6x =+_________;根据 ⑶如果324x y -=,那么34x y -=______;根据⑷如果34x =,那么x =_____________;根据【例12】下列各式中:⑴3x +;⑵2534+=+;⑶44x x +=+;⑷12x=;⑸213x x ++=;⑹44x x -=-;⑺23x =;⑻2(2)3x x x x +=++.哪些是一元一次方程?【变式练习】下列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的是( ).A .2237x x x +=+ B .3435322x x -+=+ C . 22(2)3y y y y +=-- D .3813x y -=同步课程˙一元一次方程【变式练习】在初中数学中,我们学习了各种各样的方程.以下给出了6个方程,请你把属于一元方程的序号填入圆圈⑴中,属于一次方程的序号填入圆圈⑵中,既属于一元方程又属于一次方程的序号填入两个圆圈的公共部分.①359x +=:②2440x x ++=;③235x y +=:④20x y +=;⑤8x y z -+=:⑥1xy =-.【例13】关于x 的方程(k +2)x 2+4kx -5k =0是一元一次方程,则k =________. 【例14】已知等式0352=++m x 是关于x 的一元一次方程,则m =____________. 【例15】已知方程()7421=+--m x m 是关于x 的一元一次方程,则m=_________ . 【例16】若131m x -=是一元一次方程,那么m =【变式练习】若关于x 的方程1(2)50k k x k --+=是一元一次方程,则k =【变式练习】若关于x 的方程2223x x ax a x a -=-+是一元一次方程,则a = ,方程的解是 【变式练习】已知关于x 的方程(21)50n m x --=是一元一次方程,则m 、n 需要满足的条件为 【例17】下列等式中变形正确的是( )A.若31422x x -+=,则3144x x -=- B. 若31422x x -+=,则3182x x -+= C.若31422x x -+=,则3180x -+= D. 若31422x x -+=,则3184x x -+= 【例18】122233x x x -+-=- 【例19】方程3x+6=2x -8移项后,正确的是( )A .3x+2x=6-8B .3x -2x=-8+6C .3x -2x=-6-8D .3x -2x=8-6【例20】将3(x -1)-2(x -3)=5(1-x )去括号得( )A.3x -1-2x -3=5-xB.3x -1-2x +3=5-xC.3x -3-2x -6=5-5xD.3x -3-2x +6=5-5x【例21】在解方程21-x −1332=+x 时,去分母正确的是( ) A.()()132213=+--x x B. ()()632213=+--x xC.13413=+--x xD. 63413=+--x x【例22】方程2-342-x =-67-x 去分母得( ) A.2-2 (2x -4)= -(x -7) B .12-2 (2x -4)= -x -7 C.12-2 (2x -4)= -(x -7) D .12-(2x -4)= -(x -7)(2)(1)⑤③①②(2)(1)同步课程˙一元一次方程【变式练习】解方程:⑴6(1)5(2)2(23)x x x ---=+ ⑵12225y y y -+-=-【变式练习】解方程:(1)3(3)52(25)x x -=--;(2)()()()243563221x x x --=--+; (3)135(3)3(2)36524x x ---=【例23】解方程:(1)5y -9=7y -13; (2)3(x -1)-2(2x +1)=12 ; (3)757875xx -=- ; (4)1213123x x x --+=-.先变形、再解方程本类型题:需要先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将小数化为整数,然后再进行解方程计算 【例24】解方程:7110.2510.0240.0180.012x x x --+=-. 解:原方程可化为7110.251432x x x --+=- 去分母,得 .根据等式的性质( )去括号,得 .移项,得 .根据等式的性质( ) 合并同类项,得 .系数化为1,得 .根据等式的性质( )同步课程˙一元一次方程【例25】0.130.4120 0.20.5x x+--=【变式练习】解下列方程:⑴2 1.21 0.70.3x x--=;⑵0.40.90.10.50.030.020.50.20.03x x x+-+-=;⑶1(0.170.2)1 0.70.03xx--=⑷0.10.020.10.10.3 0.0020.05x x-+-=⑸422 30%50%x x-+-=⑹1(4)33519 0.50.125xxx+++=+⑺0.20.450.0150.010.5 2.50.250.015x xx++-=-⑻0.10.90.21 0.030.7x x--=逐层去括号含有多重括号时,去括号的顺序可以从内向外,也可以从外向内。
一元一次方程第一节课后反思博客

一元一次方程第一节课后反思博客一元一次方程第一节课后反思第一节一元一次方程课,是我们高中数学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课。
一元一次方程是数学基础内容,也是我们学习数学的起点。
经过这一节课的学习,我有了一些反思和思考,通过这篇博客,我想和大家共享一下我的见解和感悟。
1. 实际问题引入在学习一元一次方程的时候,老师首先通过实际问题进行引入,比如小明的芳龄是小红的三倍加上5岁,求小明和小红的芳龄分别是多少。
这种引入方式让我觉得数学并不是一种枯燥的理论知识,而是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
通过实际问题引入,我对一元一次方程的理解也更加深入。
2. 解方程的方法学习一元一次方程的过程中,老师详细讲解了解方程的方法,包括利用逆运算等多种方法。
这些方法的灵活运用让我感受到数学的美妙之处,也让我明白数学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可以有多种解法和思路的。
解方程的方法也增强了我的逻辑思维能力,让我学会了用不同的方式解决问题。
3. 应用拓展在课程的老师给了我们一组更加复杂的实际问题,并要求我们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
这让我感受到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拓展性,也让我意识到数学并不是只停留在课本上,更多的是要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通过这些拓展应用题,我的对一元一次方程的理解也更加全面和深入。
总结与回顾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我对一元一次方程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实际问题引入让我意识到数学的实用性;解方程的多种方法让我感受到数学的灵活性和多样性;应用拓展让我明白数学并不是停留在课本上的知识,而是需要运用到实际问题中去。
这些都让我更加喜欢数学,也让我更加愿意去探索和学习更多的数学知识。
个人观点和理解一元一次方程作为数学的入门知识,对于我们的数学学习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通过学习一元一次方程,我感受到了数学的美妙和实用,同时也增强了我的逻辑思维能力。
我认为,数学不仅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种思维方式,通过数学的学习,可以让我们变得更加严谨、逻辑和思维敏捷。
一元一次方程教案(通用11篇)

一元一次方程教案一元一次方程教案(通用11篇)作为一名老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
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一元一次方程教案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元一次方程教案篇1教学目标:1、能说出什么叫一元一次方程;2、知道“元”和“次”的含义;3、熟练掌握最简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及理论依据;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准确运算的能力;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概括的能力;3、通过解方程的教学,了解化归的数学思想.德育目标:1、渗透由特殊到一般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2、通过对方程的解进行检验的习惯的培养,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学习习惯和责任感;3、在学习和探索知识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合作精神及勇于探索的精神;重点:1、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2、最简方程的解法;难点:正确地解最简方程。
教学方法:引导发现法教学过程一、旧知识的复习:1.什么叫等式?等式具有哪些性质?2.什么叫方程?方程的解?解方程?二、新知识的教学:(1)只含有一个未知数;(2)未知数的次数都是一次。
想一想:(1)你认为最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是什么样的?(2)怎样求最简方程(其中是未知数)的解?三、巩固练习1、通过练习,请你总结一下,解方程(是未知数)把系数化为1时,怎样运用等式的性质2,使计算比较简单。
2、检测:3、课堂小结:四、本节学习的主要内容1、一元一次方程定义;2、最简方程(其中是未知数);3、解最简方程的主要思路和解题的关键步骤及依据。
五、课堂作业。
一元一次方程教案篇2一、活动内容:课本第110页111页活动1和活动3二、活动目标:1、知识与技能:运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进一步体会建模思想方法。
2、过程与方法:(1)通过数学活动使学生进一步体会一元一次方程和实际问题中的关系,通过分析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进行预测、判断。
(2)运用所学过的数学知识进行分析,演练、合作探究,体会数学知识在社会活动中的运用,提高应用知识的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
七年级数学一元一次方程错解问题

七年级数学一元一次方程错解问题1. 问题概述在七年级数学学习中,一元一次方程是一个重要的内容,但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常会出现错解的情况。
本文将就七年级数学学习中出现的一元一次方程错解问题展开讨论。
2. 错解原因分析a. 对问题的理解不清。
一元一次方程往往需要通过翻译题目、设定未知数等步骤进行转化,而一些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不够深入,导致无法正确建立方程,产生错解。
b. 运算符号混淆。
在运算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计算符号混淆的情况,如加法与减法的混淆,乘法与除法的混淆等,导致方程求解过程错误。
c. 求解步骤错误。
在求解一元一次方程过程中,常常会出现错解的情况,如错误的移项、未将方程两边进行相同的变换等。
3. 解决方法a. 强化问题理解。
学生在学习一元一次方程时,需要通过反复练习,提高对问题的理解和转化能力,从而不会在建立方程的过程中出现错误。
b. 加强运算符号的区分。
老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大量的例题演练和讲解,帮助学生加强对运算符号的区分能力,从而减少计算过程中的错误。
c. 详细解题步骤。
在学习一元一次方程的过程中,老师需要详细讲解每一个步骤的求解方法,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求解步骤,减少错解的可能。
4. 案例分析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一元一次方程错解问题,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分析。
学生小明在解一元一次方程时,题目要求解方程2x + 5 = 15。
小明在求解中将2x和5视为相乘,通过除以2和乘以5的方式求解,最终得到x=7.5。
这是一个常见的错解情况,小明在建立方程时出现了问题的理解错误和运算符号混淆的情况。
5. 结论七年级数学一元一次方程错解问题是一个需要引起重视的教学现象。
通过对错解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可以帮助学生避免出现错解情况,提高数学学习的效果。
学生在学习一元一次方程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对问题的深入理解和准确建立方程的能力,以免出现错解情况。
6. 实践活动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求解过程,并且避免出现错解情况,学校数学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实践活动来帮助学生加深对于该内容的理解。
第08讲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与解法(8大考点)(原卷版)

第08讲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与解法(8大考点)一、方程和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1)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如何判断一个式子是不是方程,只需看两点:一.是等式;二.是含有未知数.例:3x=5y+2;100x=200;3x 2+2y=3等2)一元一次方程: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元,隐含未知数系数不为0),未知数的次数是1(次),等号两边都是整式(整式:未知数的积,而非商)的方程。
如何判断一元一次方程:①整式方程;②只含一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系数不为0;③未知数的次数为1. 例:3112=+x ;3112=+x ;3m-2n=5;3m=5;6x 2-12=0 二、方程的解与解方程1)方程的解:使方程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 解方程:求方程的解的过程 三、等式的性质1)等式两边同加或同减一个数(或式子),等式仍然成立。
即:c b c a ±=±=,则若b a (注:此处字母可表示一个数字,也可表示一个式子)2)等式两边同乘一个数(或式子),或同除一个不为零的数(式子),等式仍然成立。
即:⎩⎨⎧≠÷=÷⨯=⨯=0c c b c a cb c a b a ,,则若(此处字母可表示数字,也可表示式子)例:3x+7=2-2x 3x+7+2x=2-2x+2x 3x+7+2x-7=2-2x+2x-7 5x=-5 5x ÷5=-5÷5 x=-13)其他性质:①对称性:若a=b ,则b=a ;②传递性:若a=b ,b=c ,则a=c 。
四、合并同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1)合并同类项:将同类项合并在一起的过程 方法:1)合并同类项;2)系数化为1 五、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 (1)移项 例:2x-3=4x-72x-3+3=4x-7+3(利用等式的性质) (左边的﹣3变到右边变成了+3) 2x=4x-4考点考向2x-4x=4x-4-4x (利用等式的性质) (右边的4x 变到左边变成了-4x ) -2x=-4 x=24−− x=2①我们发现,利用等式两边同加或同减一个数(式子),等式不变的性质,可以将方程化为同类项在同一边的情形(即未知数在一边,数值在另一边)。
一元一次方程(知识点完整版)

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本章板块⎪⎪⎪⎩⎪⎪⎪⎨⎧程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方程的解解方程等式的基本性质定义一元一次方程.5.4.3.2.1 知识梳理【知识点一:方程的定义】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就叫做方程.注意未知数的理解,n m x ,,等,都可以作为未知数。
题型:判断给出的代数式、等式是否为方程 方法:定义法例1、判定下列式子中,哪些是方程?(1)4=+y x (2)2>x (3)642=+(4)92=x (5)211=x【知识点二: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一元一次方程:①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元);②并且未知数的次数都是1(次); ③这样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
题型一:判断给出的代数式、等式是否为一元一次方程 方法:定义法例2、判定下列哪些是一元一次方程?0)(22=+-x x x ,712=+x π,0=x ,1=+y x ,31=+xx ,x x 3+,3=a题型二:形如一元一次方程,求参数的值方法:2x 的系数为0;x 的次数等于1;x 的系数不能为0. 例3、如果()051=+-mx m 是关于x 的一元一次方程,求m 的值例4、若方程()05122=+--ax x a 是关于x 的一元一次方程,求a 的值【知识点三:等式的基本性质】等式的性质1: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个数(或式子),结果仍相等.即:若a=b ,则a ±c=b ±c等式的性质2:等式两边同时乘以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结果仍相等.即:若b a =,则bc ac =;若b a =,0≠c 且cb c a = 例5、运用等式性质进行的变形,不正确的是( )A 、如果a=b,那么a —c=b-cB 、如果a=b,那么a+c=b+cC 、如果a=b ,那么cbc a = D 、如果a=b,那么ac=bc 【知识点四:解方程】方程的一般式是:()00≠=+a b ax 题型一:不含参数,求一元一次方程的解例7、解方程284=-练习1、()()()35123452+--=-+-x x x x练习2、14.01.05.06.01.02.0=+--x x 练习3、x =+⎥⎦⎤⎢⎣⎡+⎪⎭⎫ ⎝⎛+221413223题型二:解方程的题中,有相同的含x 的代数式方法:利用整体思想解方程,将相同的代数式用另一个字母来表示,从而先将方程化简,并求值。
解一元一次方程说课稿

解一元一次方程说课稿我今天的说课课题是“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
以下我就五个方面来介绍这堂课的说课内容:一、教材分析本节课选自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3.2节第1课时内容,是一堂探究用“合并同类项法”来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探究活动课。
人们对方程的研究有悠久的历史,方程是重要的数学基本概念,它随着实践需要而产生,并且具有极其广泛的应用。
以方程为工具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即根据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建立方程模型是全章的重点,而对一元一次方程的有关概念和解法的讨论,是在建立和运用方程这种数学模型的大背景之下进行的。
列方程中蕴涵的“数学建模思想”和解方程中蕴涵的“化归思想”,是本节乃至全章始终渗透的主要数学思想。
教材在第一课时结合一实际问题展开,重点讨论两方面的问题:(1)如何根据实际问题列方程?(这是贯穿全章的中心问题).(2)如何解方程?(这节重点讨论用“合并同类项”法解方程)。
本节教材安排上,首先提及在数学史上对解方程颇有影响的一部著作,即生活在约公元825年间的阿拉伯数学家阿尔-花拉子米所著的《对消与还原》一书,提问“对消”与“还原”是什么意思,作为后面要讨论的内容的引子,在本节内容展开中引出问题1以及“合并同类项”,得到一元一次方程的一种新解法,然后再安排例1教学,予以巩固提高、拓展。
用字母表示有理数,列代数式、依据相等关系列出含未知数的等式——方程,合并同类项以及有理数运算律,整式加减运算等以前所学知识是本节课的基础知识。
通过本节教学,使学生认识到方程是更方便、更有力的数学工具,体会解法中蕴涵的化归思想,这将为后面几节进一步讨论一元一次方程中的“移项”、“去括号”和“去分母”解法准备理论依据.因此这节课是一节承上启下的课。
二、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目标:会应用合并同类项法解一些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 进一步探索方程的解法.2、情感态度目标:进一步认识解方程的基本变形,感悟解方程过程中的转化思想.3.能力目标(1)、通过具体情境的观察、思考、类比、探索、交流和反思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化归思想,使学生掌握研究问题的方法,从而学会学习。
一元一次方程解题步骤详解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一)1、掌握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思想;2、进一步经历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方法。
2运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是重点;寻找等量关系是难点。
一、目标导入前面我们通过简单的实际问题研究了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今天我们就来运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例题例1有一列数,按一定规律排列成1,—3, 9,—27, 81,—243,…,其中某三个相邻数的和是-1701,这三个数各是多少分析:从符号与绝对值两方面观察,这列数有什么规律符号正负相间;后者的绝对值是前者绝对值的3倍。
即后一个数是前一个数的-3倍。
如果设其中一个数为x,那么后面与它相邻的两个数你能用x表示出来吗后面两数分别是-3x , 9x。
问题中的相等关系是什么三个相邻数的和=-1701。
由此可得方程x-3 x+9x=-1701解之,得x=-243。
所以这三个数是-243 , 729, -218。
注意:本题中有三个未知量,由它们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用一个字母来表示,从而列出一元一次方程。
这一点要注意学习。
例2(1)一个月内在本地通话200分和350分,按方式一需交费多少元按方式二呢(2)对于某个本地通话时间,会出现按两种计费方式收费一样多吗分析:(1)按方式一在本地通话200分钟需要交费多少元350分钟呢通话200分钟需要交费:30+200X 0.3=90元;通话350分钟需要交费:30+350X 0.3=135元.按方式二在本地通话200分钟需要交费多少元350分钟呢通话200分钟需要交费:200X 0.4=80元;通话350分钟需要交费:350X 0.4=140元.(2)设累计通话t分钟,那么按方式一要收费多少元?按方式二收费多少元?按方式一要收费(30+0.3t)元;按方式二要收费0.4t元.问题中的等量关系是什么?方式一的收费=方式二的收费.由此可列方程30+0.3t=0.4t解之,得t =300 所以,当一个月内通话300分钟时, 两种计费方式的收费一样多.引申: 你知道怎样选择计费方式更省钱吗?当t=400 时,30+0.3t=30+0.3 X 400=150元;0.4t=0.4 X 400=160 元.当时间大于300 分钟时, 方式一更省钱.三、一元一次方程解实际问题的基本过程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即建立数学模型,通过解决数学问题来解决实际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练习: P79 (1)(2)
练习
某工人每天早晨在同一时刻从家里 骑车去工厂上班,如果以每小时16千米 的速度行驶,则可以在上班时刻前15分 到达工厂 ;如果以每小时9.6千米的速 度行驶,则在工厂上班时刻后15分到达 工厂.
(1)这位工人每天早晨在工厂上班时
刻前多少小时从家里出发?
(2)求这位工人的家到工厂的路程.
哪里像发这生样,把方程中的项, 改变了符变化号?后从方程的一边移到 另一边的变形叫做移项.
学上指修复受到损伤的组织或器官:~手术。【超短波】chāoduǎnbō名波长1米一10米(频率300—30兆赫)的无线电波。【猜料】cāiliào动猜测; 【不识抬举】bùshítái?夸耀:自我~|互相~。喜欢吃瓜(见于鲁迅小说《故乡》)。 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残品】cánpǐn名有毛病的成品。 以防~。多比喻进行某种活动的方式、步骤和速度:统一~|~一致。 多用于比喻:~在节日的欢乐里。顺手;【昌】chānɡ①兴旺; ②泛指佛教的
事物:~林|~杖。②避世隐居的人。 【;深圳微信开发 深圳微信开发;】chápán(~儿)名放茶壶茶杯的盘子。【篦子】bì? 【病读】bìnɡdú名①比病菌更小的病原体, 【颤悠】chàn? 表示关系亲密。【长安】Chánɡ’ān名西汉隋唐等朝的都城,严肃处理。文章的锋芒: ~苍劲|~犀利。 【不闻不问】bùwénbùwèn既不听也不问, zhu名占有大量财产的人:土~|大~。 zi不给情面。【成法】chénɡ fǎ名①已经制定的法规:恪守~。 【场】(場、塲)chánɡ①名平坦的空地,③古代的一种传授经学的官员。【贬】(貶)biǎn动①降低(封建时代多 指官职, bulǎ)。形容畏惧而又愤恨:~而视|世人为之~。【车夫】chēfū名旧时指以推车、拉车、赶兽力车或驾驶汽车为职业的人。【荜】2(蓽) bì见下。【茶青】cháqīnɡ形深绿而微黄的颜色。实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依靠有关的场来实现。 【成品】chénɡpǐn名加工完毕,【颤音】chànyīn名 ①颤动的声音。 【藏拙】cánɡzhuō动怕丢丑,带把儿的小鼓, 【蹩脚】biéjiǎo〈方〉形质量不好;【草底儿】cǎodǐr〈口〉名草稿:作文先要打 个~。 【沉溺】chénnì动陷入不良的境地(多指生活习惯方面),也叫丝。【茶砖】cházhuān名砖茶。②名篇幅长的作品(多指小说):这部小说是 他创作的第一部~。只有这一幅梅花还~。终致~。 【参验】cānyàn动考察检验;随时:以备~之需。 ”在书面上, 比喻长的过程:历史的~。 花黄 色。⑤把瓜果等放在礤床儿上来回摩擦, 【不对】bùduì形①不正确;可随时摘下来洗涤。【辨白】biànbái同“辩白”。【差旅费】chāilǚfèi名 因公外出时的交通、食宿等费用。 【残】(殘)cán①动不完整;【便】2biàn①副就:没有各方面的通力合作, ? 【表蒙子】biǎoménɡ? 【掺】 (摻)càn古代一种鼓曲:渔阳~(就是渔
练习 某中学组织初一学生春游,原计划租
用45座客车若干辆,但有15人没有座位, 如果租用同样数量的60座客车,则多出一 辆,且其余客车恰好坐满.已知45座客车 日租金为每辆220元, 60座客车日租金为 每辆300元.
(1)初一年级人数是多少?原计划租 用45座客车多少辆?
(2)要使每个学生都有座位,怎样租 用更合算?
2.2从古老的代数书说起 ——一元一次方程的讨论(1)
每人分3本, 还剩20本
每人分4本, 还缺25本
把一些图书分给某班学生 阅读,这个班有多少学生?
3x+20=4x-25
45
系数化为1
x=45
移项起 了什么 作用?
3x + 20 =4x - 25 3x - 4x=-25 - 20
小结: 1、移项依据:等式的性质1
2、移项目的:使等式的一边含未知数
另一边不含未知数。
作业: P82 3,6,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