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易错题型分析例谈

合集下载

2024年高考语文常见的错误题型总结

2024年高考语文常见的错误题型总结

2024年高考语文常见的错误题型总结高考语文考试作为全国各省市进行的重要考试科目之一,对考察学生的语言表达、理解和分析能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高考语文考试中,常见的错误题型有很多种,考生需要认真分析、总结并掌握这些题型的出题方式和解答技巧,以提高对应试题的正确率。

下面,我将对2024年高考语文常见的错误题型进行总结,希望对考生们有所帮助。

一、词语辨析题在高考语文中,词语辨析题是常见的错误题型之一。

这类题目主要考查考生对词语意义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常见的辨析词包括近义词、反义词、近音词等。

此类题目常常需要考生根据上下文语境和词语特点来辨析词义,并正确运用其中的某个词语。

例如:下列选项中,不含有“春风”意思的词语是:A.冬风B.春意C.合意D.春寒这类题目的解答关键是注意排除法和语境分析。

学生们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多读、多背诵一些相关的诗词和古文,增加对词语的了解和掌握。

二、阅读理解题阅读理解题是高考语文中的常见题型之一,也是一个难点题型。

主要考查考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把握能力。

在阅读理解题中,常见的错误点有以下几个方面:1.问题理解不准确:有些考生在做阅读理解题时,往往轻视问题本身,没有认真理解和搞清问题的意思,导致后面的解答出错。

2.篇章理解有误:有些考生在阅读理解题中,对于篇章中的某些细节、事件、观点等内容理解有误,导致后续的答案错误。

3.选项依赖:有些考生在做阅读理解题时,容易受到选项的干扰,过度依赖选项来判定答案,而忽视了自己对文章的真正理解。

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在于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解题技巧。

平时要加强对各类文章的阅读,提高文章的阅读速度和理解水平。

同时,在解题过程中应该仔细审题,注意排除选项干扰,结合文章语境综合判断出正确答案。

三、语法错误题语法错误题是高考语文常见的错误题型之一。

此类题目主要考查考生对语法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常见的语法错误题有以下几个方面:1.主谓一致:主谓一致是语法中的基本规则之一,常常在句子中出现错误。

高中语文试卷错题归纳分析(含答案)

高中语文试卷错题归纳分析(含答案)

高中语文试卷错题归纳分析(含答案)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选项是高中语文试卷错题归纳分析的正确步骤?( )A. 查看答案B. 分析错误原因C. 复习相关知识D. ABC2. 在进行错题归纳分析时,下列哪个做法是不推荐的?( )A. 将错题分类整理B. 忽略错题C. 定期复习错题D. 分析错题原因3. 高中语文试卷错题归纳分析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A. 提高考试成绩B. 增加学习负担C. 了解考试范围D. ABC4. 在进行错题归纳分析时,下列哪个做法是推荐的?( )A. 只关注正确答案B. 分析错误原因C. 忽略错题D. ABC5. 高中语文试卷错题归纳分析的关键是什么?( )A. 理解错题原因B. 记忆正确答案C. 忽略错题D. ABC二、判断题1. 高中语文试卷错题归纳分析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

2024年高考语文常见八种错误题型总结

2024年高考语文常见八种错误题型总结

2024年高考语文常见八种错误题型总结【导言】高考语文试题是对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考察,错题也是考生容易犯的地方。

对于常见的八种错误题型,我们可以总结分析,帮助考生更好地应对高考语文试题。

本文将详细介绍2024年高考语文常见的八种错误题型,并提供解析和解题技巧,希望对广大考生有所帮助。

【一、理解型错误题型】理解型错误题型是高考语文中的常见错误类型之一。

这种题型往往考查同学们的阅读理解和思维分析能力。

其中,有些题目会采用修辞手法或者引用古文等方式进行考查,容易让同学们产生困惑。

解析和解题技巧:1. 首先,仔细阅读题干,理清题目的要求。

注意分析选项与题目之间的逻辑关系,排除干扰项。

2. 对于引用古文的题目,要熟悉常见的古文段落和作者,掌握古文的基本意义。

3. 对于修辞手法的题目,要熟悉修辞手法的概念和特点,判断其在文章中的作用。

4. 多做阅读理解题和文章分析题,提高对文章的理解能力,增强对修辞手法和古文材料的掌握程度。

【二、错读型错误题型】错读型错误题型是高考语文中的又一常见错误类型。

这种题目往往考查同学们对于课文内容的记忆和理解能力。

这类题目通常以材料的表达形式和一些细节进行考查。

解析和解题技巧:1. 阅读材料前,注意审题,了解这个材料所涉及到的内容和重点。

2. 阅读材料时,注意原文中的关键词、关键句和特殊结构等信息。

3. 多做课文精读题和综合题,提高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记忆能力。

4. 注意培养阅读材料的细致观察能力,提高对细节的敏感度。

【三、疏漏型错误题型】疏漏型错误题型是高考语文中的常见错误类型之一。

这种题目主要是考查同学们的文言文写作规范程度和细致观察能力。

解析和解题技巧:1. 仔细审题,分析题目中是否有关键的提示信息。

2. 仔细阅读文章,留心文章中可能存在的疏漏,如标点符号、句子结构等。

3. 注意文言文的写作规范,如虚词使用、语序、句式等。

4. 多做文言文的改错题和综合题,提高对文言文写作规范的掌握程度。

2024年高考语文易错题(新高考专用)易错题19文言文阅读之文意辨析题不识常见的设题陷阱

2024年高考语文易错题(新高考专用)易错题19文言文阅读之文意辨析题不识常见的设题陷阱

易错题19 文言文阅读之文意辨析题——不识常见的设题陷阱目录01 易错题简介易错题型——文言文阅读之文意辨析题易错原因——没有找到正确的比对突破口02 易错题例析03 易错题攻略【攻略一】比对“选项”对文本“关键词语”的解读是否正确。

【攻略二】比对“选项”对文本“重要人物”的解读是否正确。

【攻略三】比对“选项”对文本的“时间地点”解读是否正确。

【攻略四】比对“选项”对文本所涉“范围”的解读是否正确。

【攻略五】比对“选项”中分句之间的逻辑层次关系是否正确。

04 易错题练习★易错题型——文言文阅读之文意辨析题文言文阅读之文意辨析题,主要考查对文本的理解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最有效的方法是“比对法”。

基于此,找到正确的比对突破口,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考生在解题时,应侧重关注选项在哪些方面对文本进行了误读。

常见的选项设误方式主要集中于人物、地点、时间、词义、关系、依据与结论等方面。

★易错原因——1.没有从人物性格事迹角度比对。

2.没有从关键词语角度进行比对。

3.没有从时间地点角度进行比对。

4.没有从分句之间关系进行比对。

5.没有从人事所涉范围进行比对。

(2023年全国乙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试题。

昔者晋公子重耳出亡,过于曹,曹君袒裼而观之,釐负羁与叔瞻侍于前。

叔瞻谓曹君曰:“臣观晋公子,非常人也,君遇之无礼,彼若有时反国而起兵,即恐为曹伤君,不如杀之。

”曹君弗听。

釐负羁归而不乐,其妻问之曰:“公从外来而有不乐之色,何也?”负羁曰:“吾闻之,有福不及,祸来连我。

今日吾君召晋公子,其遇之无礼,我与在前,吾是以不乐。

”其妻曰:“吾观晋公子,万乘之主也;其左右从者,万乘之相也。

今穷而出亡过于曹,曹遇之无礼,此若反国,必诛无礼,则曹其首也。

子奚不先自贰焉。

”负羁曰:“诺。

”盛黄金于壶,充之以餐,加璧其上,夜令人遗公子,公子见使者,再拜,受其餐而辞其璧,公子自曹入楚,自楚入秦,入秦三年,秦穆公召群臣而谋曰:“昔者晋献公与寡人交,诸侯莫弗闻。

2024年高考语文易错题(新高考专用)易错题15文学类文本阅读之文学短评题短评结构混乱评析脱节

2024年高考语文易错题(新高考专用)易错题15文学类文本阅读之文学短评题短评结构混乱评析脱节

易错题15 文学类文本阅读之文学短评题——短评结构混乱、评析脱节目录01 易错题简介易错题型——文学类文本阅读之文学短评题易错原因——没有找到评析角度、短评结构混乱、评析脱节02 易错题例析03 易错题攻略【攻略一】选准短评的“角度方向”。

【攻略二】采用合理的“结构模式”。

【攻略三】注意短评的“语言表达”。

【攻略四】区分“短评”与“短评思路”。

04 易错题练习★易错题型——文学类文本阅读之文学短评题文学短评属于议论文的范畴。

它以具体的文学作品为评论对象,并对对象的某一点进行简短品析和阐发,进而得出某个评论性观点。

之所以称为短评,是要求评论要短小精悍,言简意赅。

★易错原因——1.没有找到评析切入角度2.短评结构混乱3.评析脱节4.没有区分开短评与短评思路(2023年新高考Ⅰ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试题。

给儿子陈村你总会长大的,儿子,你总会进入大学,把童年撇得远远的。

你会和时髦青年一样,热衷于旅游。

等到暑假,你的第一个暑假,儿子,你就去买票。

火车430公里,一直坐到芜湖。

你背着包爬上江堤,看看长江。

再没有比长江更亲切的河了。

它宽,它长,它黄得恰如其分,不失尊严地走向东海。

你走下江堤,花一毛钱去打票,坐上渡船。

船上无疑会有许多人。

他们挑着担子,扛着被子,或许还有板车。

他们说话的声音很高,看人从来都是正视。

也许会有人和你搭话,你就老老实实说话。

他们没有坏意。

你从跳板走上岸,顺着被鞋底和脚板踩硬踩白的大路,走半个小时。

你能看到村子了。

狗总是最先跳出来的。

你可以在任何一家的门口坐下,要口水喝。

主人总是热情的,而狗却时刻警惕着。

也许会引来它的朋友们,纷纷表示出对你的兴趣。

你要沉住气。

你谢过主人,再别理狗的讹诈,去河边寻找滩船。

如果你运气好,船上只有一两个客,你就能躺在舱里,将头枕着船帮,河水拍击船底的声音顿时变得很重。

船在桨声中不紧不慢地走。

双桨“吱呀吱呀”的,古人说是“欸乃”,也对。

怎么说怎么像。

板桥就在太阳落下去的地方。

高考易错题解析语文篇

高考易错题解析语文篇

高考易错题解析语文篇语文作为高考的科目之一,对于学生而言,常常成为他们头疼的难题。

在高考中,语文试题往往十分复杂,其中也存在一些易错题。

本文将对一些高考易错题进行解析,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语文考试。

一、阅读理解题阅读理解题是语文试卷中的重点,也是容易出错的地方。

一些学生在做阅读理解题时,可能会出现以下几个常见错误。

1. 理解错误阅读理解题要求学生能够准确理解所给材料的内容。

但有些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可能会存在理解错误的情况。

比如,有些学生只看懂了部分内容,而没有完全理解材料的整体意思。

此外,一些学生可能会被某些词语所迷惑,从而产生错误的理解。

因此,在做阅读理解题时,学生应该通过多次阅读和理解,确保对材料内容的准确把握。

2. 选项匹配错误阅读理解题要求学生根据材料内容选择正确的选项。

但有些学生在选项匹配过程中可能会出现错误。

可能是因为某些选项与材料内容相关性较弱,造成学生的误选。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学生可以在选项匹配时,通过排除法或将选项与材料逐一对比,找出选项与材料相关性最高的答案。

二、填空题填空题是高考语文试卷中的常见题型,也是易错题之一。

学生在做填空题时,经常会犯以下两个错误。

1. 语法错误填空题要求学生根据上下文及语法规则填写正确的词语或短语。

但一些学生在填写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语法错误,造成答案不正确。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学生应该在做填空题前,对相关的语法规则进行复习,确保填写的词语或短语符合语法规范。

2. 上下文逻辑错误填空题要求学生根据上下文的逻辑关系填写正确的词语或短语。

但有些学生在填写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上下文逻辑错误,导致填空的答案不正确。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学生应该在做填空题前,对文章的整体逻辑结构进行把握,确保填写的词语或短语与上下文的逻辑关系相符。

三、写作题写作题是语文试卷中的重点,也是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

在写作过程中,学生可能会存在以下几个常见错误。

1. 题目理解错误写作题要求学生根据题目要求展开写作,但有些学生可能会存在题目理解错误的情况。

2024年高考语文易错题(新高考专用)易错题08小说文本阅读之人物心理分析题未能分析出动态心理过程2

2024年高考语文易错题(新高考专用)易错题08小说文本阅读之人物心理分析题未能分析出动态心理过程2

易错题08 小说文本阅读之人物心理分析题——未能分析出动态心理过程目录01 易错题简介易错题型——小说文本阅读之人物心理分析题易错原因——未能分析出动态心理过程02 易错题例析03 易错题攻略【攻略一】从人物的“内心独白语句”中探究人物心理。

【攻略二】从作者的“心理分析文字”中探究人物心理。

【攻略三】从人物的“梦幻梦境文字”中探究人物心理。

【攻略四】从人物的“细节动作神态”中探究人物心理。

【攻略五】从小说的“环境衬托”之角度探究人物心理。

【攻略六】积累常见的“心理词汇”用于评价人物心理。

04 易错题练习★易错题型——小说文本阅读之人物心理分析题分析人物心理是近年来高考的重要考题。

人物的心理随着情节的变化而变化。

考生可以从多方面去揣摩人物心理,比如紧扣情节的发展变化,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掌握描写人物的方法,抓住提示性、过渡性文字理解心理变化等,我们将心理分析放在一个动态的过程中去分析解读,而不是静止地分析解读。

★易错原因——1.未能找到探究人物心理的角度2.未能分析出人物动态心理过程3.没有足够词汇来评价人物心理(2022·新高考Ⅰ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试题江上【注】冯至子胥望着昭关以外的山水,世界好像换了一件新的衣裳,他自己却真实地获得了真实的生命。

时节正是晚秋,眼前还是一片绿色,夏天仿佛还没有结束。

向南望去,是一片人烟稀少的平原。

他在这荒凉的原野里走了三四天,后来原野渐渐变成田畴,村落也随着出现了,子胥穿过几个村落,最后到了江边。

太阳已经西斜,岸上三三两两集聚了十来个人:有的操着吴音,有的说着楚语。

有人在抱怨,二十年来,这一带总是打过来打过去,弄得田也不好耕,买卖也不好做。

一个上了年纪的人说:“前几年吴王余昧死了,本应该传位给季札,但是季札死也不肯接受,退到延陵耕田去了。

一个这样贤明的人偏偏不肯就王位,要保持他的高洁。

”“他只自己保持高洁,而一般人都还在水火里过日子,——我恨这样的人,我们都是吃了他高洁的苦。

备战2024年高考语文考试易错题01 信息类文本阅读之内容分析选择题(原卷版)

备战2024年高考语文考试易错题01  信息类文本阅读之内容分析选择题(原卷版)

易错题01信息类文本阅读之内容分析选择题——比对信息出错目录01易错题简介易错题型——内容分析选择题易错原因——三个未注意02易错题例析03易错题攻略【攻略一】关注选项与原文的词句变动【攻略二】关注选项分句间的逻辑关系【攻略三】关注延伸推断的范畴与逻辑04易错题练习★易错题型——内容分析选择题信息类文本的内容分析选择题,是高考命题的“长青树”。

考题选择项主要针对文本的内容进行分析。

分析的四个选择项,有对文中相关的词句进行相似表达,有对相关信息内容进行筛选、重组、整合。

选项在对原文“相似表达”与“信息整合”中出现错误,要求考生比对核查。

★易错原因——三个未注意1.未注意到“相似表达文句”有词句变动。

2.未注意到“信息整合”出现逻辑关系混乱。

3.未注意到“延伸推断”超出原文范畴,与原文本义不符。

(2023年全国乙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试题。

文学研究有两条腿,一条是文学史,一条是文学批评,在一条腿向前迈的时候,另一条腿就要先停一停,踏在地上;否则,我们的身体就不容易保持平衡了。

文学史框架建立在相对确定的价值体系之上,要据这个价值体系分出优劣、高下、主次乃至正反两个方面,在一定时期,首先确定的是文学批评的共同标准,这就是那时所建立的文学史框架的要求,文学史框架要有统一性,不能婆说婆有理、公说公有理,各行其是,一旦有了相对固定的文学史框架,文学史就不要一天一改。

有了相对固定的文学史框架,说明研究者已经对其中一系列主要问题有了相对集中的认识,至少那些文学史的编写者承认这个框架是合理的,是有他们自己的文学感受和理解做根据的,不是人云亦云,不是别人一有异议就要改弦易辙的,文学史有自己的力量,尤其是文学史教材,文学史教材因其编写者大多是学科里有权威性的专家和学者,而有着更广泛的可信度,能够让更广大的文学史阅读者或教材使用者放心接受,人们首先通过文学史建立起对这个学科范围内的作家与作品的基本观点和基本印象,一旦有了相对固定的文学史框架,就不必担心不同人有不同的观点,因为这些与文学史框架的要求不同的观点,充其量只是将自己的不同意见充分表达出来罢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语文易错题型分析例谈安徽省砀山中学教研室任宝剑纵观2007年全国高考语文18套试题,笔者想结合学生平时训练中易错的题型进行综合分析,归类梳理,冀望理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或启示,为备战2008年高考的同仁们献计献策。

一、语文基础知识部分就2007年高考18套试题而言,语言知识题多数稳定在4道。

这样,字形、字音、熟语、病句、标点、语句衔接等内容中总会有轮空的,而字音、字形、熟语、病句等考查的几率最大,因此,2008年的复习,在这一块,可适当减少对语言知识专题的复习时间,在全面复习的前提下,应适当突出一下重点。

而在重点复习的过程中,熟语(成语)属广大考生的易错题型,且为各套试卷所不回避的“常青树”,每年每套试卷必考。

就“熟语(成语)”这一题型的设置特点而言,一般用选择题的形式,要求从A、B、C、D四项中选出运用正确的或不恰当的一项。

“熟语(成语)”运用不恰当的(错误的)的类型一般为褒贬不当、不合环境、使用对象错误、前后不搭配、望文生义、重复赘余等。

而易错的地方是成语有本义、引申义并存的情况,由于语言的发展,现在多用引申义,而一旦运用了本义,多数考生就误以为这是错误的。

如2007年高考安徽卷:第2小题: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为纪念中国话剧百年诞辰,话剧界一些前辈粉墨登场....,重新排演了《雷雨》等经典剧目。

B.风格鲜明、体系完整、精细雅致的徽州文化,在洋洋洒洒....的中华地方文化中独树一帜。

C.在野外发现化石固然重要,而要把它完美无缺....地取出并加以研究,就显得更为重要了。

D.集电话、电脑、相机、信用卡等功能于一体,手机在生活中的作用被发挥得酣畅淋...漓.。

分析:“粉墨登场”:化装好了上台演戏。

(粉墨:指化装用品),今也用于讥刺某些人登上政治舞台。

这里用的是其本义,属使用恰当,应选A。

而不少考生由于思维的定式,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在这道题上痛失其分。

B项“洋洋洒洒”形容说话或文章篇幅长,连续不断,颇有气势。

不能形容“中华地方文化”,这里用错了对象。

可改为形容事物或景象丰富多彩、盛大壮观的“洋洋大观”。

C项“完美无缺”,指完备美好,没有缺点。

它只能用来形容人或物,作定语或谓语,不能修饰动词,不能作状语。

可改为“完好无损”。

D项“酣畅淋漓”,形容非常畅快,也指书画文章等作品笔调的畅达。

表现手机功能齐全,在生活中发挥的作用大,应该用“淋漓尽致”。

二、文言文阅读中有关语意推断类题型这类题是文言文阅读中必考之题,要求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作出判断,实质上是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文意的综合理解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

命题人在选项的编制方面必然也会设置一些障碍来干扰考生。

设置的手法多为混淆是非的方式:①无中生有,即原文中没有这个意思,硬说成有这个意思;②断章取义,即有意将原文有关事件的经过搞乱,做出一种错误的结论;③张冠李戴,正误参半;④以偏概全;⑤对事件妄加推断,夸大事实。

正是因为试题干扰项的这种种设置,使考生在分析概括时常易出错。

解决这个问题的对策是尊重原文,切忌读不懂原文就急着做题,不能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到文中作者身上,随意拔高或贬低作者的观点。

如2007年高考全国卷Ⅰ第10题中的D 项:宋均认为烦苛的人,可能廉洁守法,而那些狡诈刻毒的人,却会带来灾祸;早年任尚书时即想以此向上陈告,只是限于当时形势,因而未敢上奏。

分析:在原文中与D项相关的语句是“均性宽和,不喜文法,常以为苛察之人,身或廉洁,而巧黠刻削,毒加百姓,灾害流亡所由而作。

及在尚书,恒欲叩头争之,以时方严切,故遂不敢陈”。

翻译的意思是:“宋均心性宽厚、平和,不喜欢卖弄法律条文。

常常认为,苛刻使用法律条文的人,自身可能是廉洁守法的人,但可能会狡诈、刻薄,将灾难强加给百姓,而百姓的灾难、流亡都是因为这些引起的。

在宋均当尚书时,常常想向上陈述,但因为当时天子特别的严厉,所以没有敢陈述。

”由此看来,选项误将这类人看成了两类人,犯了“无中生有”或“正误参半”的错误。

考生若不细心,很容易错判。

三、现代文(一般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文章)的阅读这类题易出错的地方在其最后一题,即依据原文信息,进行合理的想象和推断。

“推断和想象”是阅读过程中的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成为高考的一项重要考查内容。

从历年这类阅读题来看,命题人主要的“设伏点”有九个方面:(1)无中生有:原文没有相应的表述或暗示,选项某些内容是命题者硬加进去的;(2)答非所问:尽管选项内容出自文章,但与题干毫不相干;(3)曲解原文:利用文中某一词语原有的多义性或某一短语的歧义性(这一词语或短语在原文中是无歧义的),故意曲解原文意思;(4)偷换概念:选项中将原文词语用似是而非的非等值概念替换,常见的方法是漏字、添字、换字、错位;(5)源流倒置:选项在时间上将原文内容提前或滞后;在因果或条件与结果关系上将原文的因(或条件)果互换,在“源流”关系上,将“源流”互换;(6)以偏概全,即以片面的局部的来概括整体的;(7)转化失误:将某一个意思的句子转化成另一个句子时,误将肯定变否定、否定变肯定、全称变特称、特称变全称、已然变未然、未然变已然、或然变必然、必然变或然;(8)扩大或缩小范围:把局部当整体,把整体当局部;(9)加重或减轻程度:把轻度说成重度,把重度说成轻度。

例如2007年全国卷(Ⅱ)第7小题:依据原文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A. 只有利用生物遗传变异特点,改造生物基因,才能为人类创造出适宜的生存环境。

B. 《生物多样性公约》的签订,将使现有生物都得到充分的维持、保护和利用。

C. 由生物物种多样性分布不均的原因得知,沙漠和极地地区的生物物种比较贫乏。

D. 日前,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当务之急是大力培育动植物的新品种,弥补物种的缺失。

分析:A项,依据原文最后一段,保护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生存的保障,“改造生物基因”属无中生有,是命题者强加上去的。

B项,从原文可知“尽最大可能维护、保护和利用”的是“生物的多样性”而不是“生物”,此属偷换概念。

C项,由第二段“高温多雨,地理位置相对孤立,境内地表复杂,使得这里生存的生物种类最多”,可以推断出“沙漠和极地地区的生物物种比较贫乏”,这是正确的。

D项,“采取有力措施保护生物多样性已成为十分迫切的任务”(原文中最后一句话)中是提出了重要性,而没有讲具体方法,因此此推断是错误的。

四、文学作品阅读题这类题究竟是用原文中的话语组合答题,还是用自己的话语结合理解来答题,换句话说,阅读——理解之后的表述如何准确到位,在这一点上,学生普遍反映难,易出错,这值得引起我们的注意。

解决这一难题的关键是“整合”。

所谓“整合”,就是对文中的信息采取提取、移用、组合、综合等方法来优化答题,准确作答。

1.中心主旨句移用法(又称抓中心句法)高考现代文阅读主观试题的答题,难度大,要求高,往往事倍功半,或者费力不讨好,是高考语文中最为棘手的问题。

如果我们运用中心主旨句移用就能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例如2007年高考安徽卷第14题,文中画线的句子所说的“诗意”是通过哪几幅画面表现出来的?要准确解答这道题,我们就要抓住画线句(中心句)在全段的位置这个关键。

分析发现,在这个中心句后,接下来的内容依次描绘了三幅富有诗意的画面,分别用“你瞧,那晚风中的炊烟”、“莲荡也是”、“还有秋风中的那些树木”作提示语,所以答题区间很好找。

概括每幅画面时应都带上“风”字,动词力求不重复,语言要凝炼。

参考答案为:①风拂炊烟图;②风吹莲荡图;③风摇树木图。

2.关键语句、中心词组合法高考现代文阅读能力的考查,既要求能够筛选并提取文中的信息,还要求能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

归纳概括能力是一种较高的能力。

要答好这类高考题,如果运用关键语句、中心词组合法,就可以恢恢乎游刃有余,再也不会茶壶煮饺子,有货倒不出了。

请看2007年高考语文浙江卷第18小题和第19小题。

第18小题:从文本(《泰山之思》)看,泰山文化反映了怎样的“锁闭心态”,请从两个方面加以概括。

分析这道题主要考查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

可根据第六段“目空一切,惟我独尊,老子天下第一的气质”、“洋洋自夸”和“流露的是一种卑怯的意识”等信息直接提取作答:①自夸(自大、自狂、轻狂、狭隘等也可);②卑怯(“自卑”也可)。

第19小题:作者为什么说“在我的心中,泰山早已成为一个巍峨博大的文化符号”?请从文中找出“早已成为”的依据。

分析这道题可以整合自己的理解和文中的关键句来作答。

文中关于泰山文化历史的描写在第一、二、七段。

筛选各段主要信息,即可得出答案:①《述异记》中早有关于泰山来历的记载。

②历代君王登临泰山封禅,或先后有72位君王登临泰山祈福。

③历代文人墨客对泰山充满景仰。

3.综合分析,条分缕析法高考考试说明,要求高考现代文阅读不但要考查考生的分析能力,更要考查其综合能力,而且还要在此基础上考查表述能力。

因此,我们在回答高考主观试题的时候,就要在综合分析之后,条分缕析地表述出来。

例如2007年高考安徽卷的第16题:作者借“乡村的风”表达多种情感,请分要点加以概括。

分析:本题考查对作者在文中表达的观点、态度、情感进行概括的能力。

作者的情感,有的是直接抒发出来的,有的则借助物、事、人等间接表达出来的。

本文的标题为“乡村的风”,内容则是借乡村的风表达对乡村、乡村的人、乡村的风俗人情等的敬爱、感激和赞美之情。

概括时应力求准确完整,不遗漏要点,分条阐述。

参考答案为:(1)对自然生态环境下的乡村的热爱;(2)对给予自己温情的乡村的感激;(3)对朴实而明晓事理的父亲的敬爱;(4)对乡村纯朴的风俗人情的赞美;(5)对自然永恒、生命生生不息的敬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