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孩子打点人生底色

合集下载

为学生的幸福人生铺陈亮丽底色

为学生的幸福人生铺陈亮丽底色

为学生的幸福人生铺陈亮丽底色学生时代是人生中最为重要的阶段之一,它不仅是个人成长的关键时期,也是个人幸福的起点。

如何为学生的幸福人生铺陈亮丽底色,是每个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关心的问题。

本文将从培养积极心态、培养健康生活习惯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三个方面,探讨如何为学生的幸福人生铺陈亮丽底色。

要为学生的幸福人生铺陈亮丽底色,培养积极心态是非常重要的。

积极心态是一个人面对困难和挫折时的一种心理状态,它能帮助人们更好地面对挑战,实现自我价值。

培养学生的积极心态,首先需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赞扬和鼓励。

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往往会遇到很多困难和挫折,如果得不到积极的反馈和肯定,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就可能受到影响。

教师和家长应该及时发现学生的优点和进步,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自我认知和自尊心。

培养健康生活习惯也是为学生的幸福人生铺陈亮丽底色的重要一环。

健康生活习惯是指良好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包括饮食、运动、作息和心理健康等方面。

良好的饮食习惯是保证学生身体健康的基础,学生要养成吃早餐、多吃蔬菜水果、适量饮水等良好的饮食习惯。

适量的运动是保持身体健康的重要方式,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如篮球、足球、跑步等,每天坚持锻炼一段时间,增强体质和抗病能力。

合理的作息时间对学生的身心健康也非常重要,学生应该养成按时睡觉、起床等良好的作息习惯。

心理健康同样重要,学生要学会自我调节,遇到困难和压力时要主动寻求帮助,保持健康的心态。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也是为学生的幸福人生铺陈亮丽底色的关键。

人际关系是一个人与他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交流,它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幸福感有着重要的影响。

学生在学校和社会中都需要与很多人打交道,包括同学、老师、家长和朋友等。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增强学生的社交能力,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学生要学会尊重他人的权利和利益,与他人友好相处,建立互信和互助的关系。

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可以通过课堂和家庭教育来培养学生的良好人际关系意识和技能,帮助学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为孩子一生打造精神底色读后感

为孩子一生打造精神底色读后感

为孩子一生打造精神底色读后感英文版As parents, one of our most important responsibilities is to instill in our children a strong moral compass and a solid foundation of values that will guide them throughout their lives. Recently, I read a book called "Raising Good Humans" by Dr. Aliza Pressman, and it has inspired me to reflect on how I can better support my child in developing a strong sense of character.In the book, Dr. Pressman emphasizes the importance of modeling positive behavior for our children. Children learn by example, and it is crucial that we demonstrate kindness, empathy, and integrity in our own actions. By showing our children how to treat others with respect and compassion, we are laying the groundwork for them to become good, ethical individuals.Another key point that resonated with me was the idea of fostering a growth mindset in our children. Dr. Pressman explains that praising effort and perseverance, rather than innate talent, can help children develop resilience and a willingness to take on challenges. By encouraging our children to embrace mistakes as opportunities for learning and growth, we can help them develop a positive attitude towards setbacks and setbacks.Overall, "Raising Good Humans" has reminded me of the importance of being a mindful and intentional parent. It is not enough to simply love our children; we must also actively nurture their moral development and provide them with the tools they need to navigate the complexities of the world with integrity and compassion.为孩子一生打造精神底色读后感作为父母,我们最重要的责任之一是在孩子心中树立一个坚定的道德指南和价值观基础,这将指引他们度过一生。

第三辑语--绘人生底色

第三辑语--绘人生底色

绘人生底色,圆孩子梦想许道红绘人生底色就是要为孩子们的一生发展垫定宽而实的基础。

万丈高楼平地起,只有基础扎实,楼才能向上伸展。

人生亦如此,只有修好真德行,炼好真本领,才能让人生之路越走越宽,越走越远,才能在人生道路上经得起风雨,风得了彩虹。

世界丰富多彩,人生五颜六色,均由红蓝绿三种色彩构成,绘好孩子们的人生底色,就是要在孩子们洁白的心灵上涂抹上纯正浓厚的三原色。

红色——品行的,习惯的。

一个人的品行是素养的内在本质,一个人的习惯是素养的直接表现,我们目前正在做的抓好学生的养成教育就是基于这样一个目标,通过日常教育管理,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让孩子们在锻炼中在参与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思维习惯,让文明的种子深深地植入孩子们纯洁的心田,成为人生最基本最纯洁的原色。

蓝色——知识与能力的。

文化科学素质是一个人的基本素质,这一特点决定了教育教学质量始终是学校的生命线。

走在课程改革的道路上,我们要用新的人才观、质量观来审视我们的教学工作,坚决摒弃那种唯语数、唯分数的教学观、评价观。

让孩子们全面发展,首先是各科学习上的全面发展,按国家课程计划开齐开足并上好所有课程是我们的义务,让所有的孩子都能积极主动地去投入各科学习,饶有兴趣地在文化科学的海洋中遨游,更是我们的责任。

海是龙世界,云为鹤家乡。

雏鹰只有炼就了飞翔的翅膀,才能搏击长空,翱翔九天。

黄绿色——情感与态度的。

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审美、学会创造是社会大学的必修课程,我们从小就要培养孩子以积极的情感态度去对待学习、对待生活,去面对困难、面对挫折。

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我们要引导他们学会思考、学会合作,要创造各种各样的机会,让孩子们去参与、去经历、去体验,让他们在做事中学会做人,在做事中学会成长。

圆孩子梦想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崇高使命。

圆梦,需要我们有高尚的师德,高洁的师风,高超的师能,做一个“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刻苦钻研、严谨笃学,勇于创新、奋发进取,淡泊名利、志存高远”的新时代教师。

为学生的幸福人生铺陈亮丽底色

为学生的幸福人生铺陈亮丽底色

为学生的幸福人生铺陈亮丽底色
学生的幸福人生需要有一片亮丽的底色来铺陈。

这个底色包括健康、品德、能力、情感和价值观等多个方面。

只有在这样一个多元的底色中,学生才能真正享受到幸福的人生。

健康是铺陈学生幸福人生的重要一环。

身体健康是人生的基础,也是学生取得学业成就和实现梦想的基础。

学生应该注重锻炼身体,保持充足的睡眠和合理的饮食习惯。

只有具备健康的身体,学生才能拥有充沛的精力去学习和实践。

品德是铺陈学生幸福人生的重要因素。

品德决定了一个人的道德风范和行为方式。

学生应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弘扬诚实、友善、正直、宽容等美德。

只有具备良好的品德修养,学生才能在人际关系和社会中取得成功,并获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

能力是学生幸福人生铺陈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学生应该培养自己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能和知识水平。

只有拥有优秀的能力,学生才能在学业和职业道路上取得更好的发展,并实现自己的理想和目标。

情感是学生幸福人生的温暖之光。

学生应该注重培养良好的情感关系,与家人、朋友和师友之间建立真挚的情感纽带。

只有与他人保持良好的互动和沟通,学生才能享受到爱与被爱的滋润,拥有幸福的心情和人生。

价值观是学生幸福人生铺陈中的价值基石。

学生应该明确自己的人生价值观,并以此作为行为准则和目标导向。

只有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学生才能在成长的道路上坚持自己的信念和追求,不被外界的诱惑和干扰所左右。

为学生的幸福人生铺陈亮丽底色

为学生的幸福人生铺陈亮丽底色

为学生的幸福人生铺陈亮丽底色幸福的人生是每个学生都希望拥有的,它代表着顺利的成长和全面的发展。

为了为学生的幸福人生铺陈亮丽的底色,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教育是学生幸福人生的基础。

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教师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让他们在知识的海洋中自由探索,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学校应该提供适应学生发展的教育环境和资源,为学生成长提供良好的条件。

学校活动对学生的幸福人生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学校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交能力,举办各类课外活动和社团组织,让学生参与培养他们的领导才能和合作意识。

学校还应该注重文体活动的开展,提供多样化的体育和艺术课程,让学生全面发展。

学生的幸福人生离不开良好的家庭教育。

家庭是学生成长的温床,父母应该在孩子的教育中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注重培养他们的品德修养和价值观念。

父母可以通过亲子沟通和亲子活动来加深亲子关系,关心孩子的学业和身心健康,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支持。

社会环境也影响着学生的幸福人生。

社会应该为学生提供公平的竞争机会和良好的发展环境,让他们能够获得应有的机会和资源。

各级政府应该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改善学校设施和教育条件,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接受良好的教育。

社会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关怀和保护,建立健全的法律体系,防止学生受到欺凌和虐待。

为学生的幸福人生铺陈亮丽的底色,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努力。

只有各方合作,共同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条件,才能让每个学生都拥有一个幸福、健康的人生。

为孩子打好人生的底色——谈谈重视家庭教育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质

为孩子打好人生的底色——谈谈重视家庭教育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质
_ i 贿0 创
为 孩 子 打 好 人 生 的 底 色
— —
谈谈重视家庭 教育培养孩子 的良好 品质
张 家港 第 二 职 业 高级 中 学 李 永 清
【 摘
要 】 为 孩子 打好 人 生 的 底 色, 重视 家庭 教 育 ,培 养孩 子 良好 的 个性 品 质 是 关键 ~要 建 立 和谐 的 家庭 环 境 ,培
近 学校成功地召开了家长会。这也使我对 我的学生有 了更 深层次的了解。结果让我感到非常震惊。班级里有不少 同学来 自 0 亲家庭 。原来 ,他们的背后还有那么多让人 感到心酸的故事。 真的很令人 同情。对于他们平时在班上表现出来的不 良习惯 ,我 也渐渐地明白其中的缘由了一 破碎的家庭 带给孩子 巨大的伤害。 “ 推动世界的手是摇摇蓝的手。” 自古以来 ,人们就深知家 庭教 舟对一 个 孩 子 来 说 至 关重 要 。 一 个 人 从 出 生 到 长大 成 人 ,都 离小 丹 L的教育和影响。父母的一言一行 ,一 举一动对子女都 < 着 言传身教和潜移默化的作用。通常情况下 ,优秀孩子 成为优 秀人才的背后总有~个温馨而和谐 的家庭 。同样 ,对于一个人格 不够健全的人,我们可以从其家庭 中找到矛盾冲突的影子 。然而 , 在现代社会 ,父母们更多考虑的是 学校教育 ,并且依赖学校教育 , 社会 关注的也是学校教育。殊不知,父母 自己才是真正的教 育基 础,才是决定孩子命运的关键。 著名的教 育家徐特立讲过: “ 日的儿童转瞬即即青年 ,稍 今 不注意就难补救 了。”还有一位教 育家说过 : “ 若是你不能使一 个5 岁的孩子把玩具从地 上拾起来 ,你就不可能在孩子步入青春 期这个一生中反抗最激烈的时期施行任何程度 的有效控制。”可 见 ,从青少年的成长而言 ,重要的是,做 父母的要懂得如何为孩 子营造快乐而又和谐的成长环境 ,使 之健康 、快乐地成长。 重视家庭教育 ,培养孩子良好的个性品质,为孩子打好人生 的底 色 。我 认 为可 以从 以 下 几 个 方 面 来 考 虑 。 .

好的家庭教育为孩子打好人生底色

好的家庭教育为孩子打好人生底色

家庭教育是孩子的启蒙教育,对打好孩子的人生底色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家庭教育中,其效果如何,不取决于家长文化水平的高低,家长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才是起关键作用的因素。

显而易见,选择做第一种爸爸的家长是最具家教智慧的。

事实胜于雄辩,身教胜过言传。

父母是孩子做人做事做学问的最好榜样。

与其苛求孩子干,不如做给孩子看。

家长只有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以自己的小事小节给孩子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影响,才能为孩子树立样子、指明路子、找准法子。

比如,在孩子做作业时,家长不是一会儿嘘寒问暖,一会儿端茶送饭,一会儿絮叨指教,令孩子心生厌烦,而是应该默默在一旁读书看报,或者专心自己的工作,做孩子学习的同行者。

聪明的家长绝不会在孩子做作业时,自顾自地看电视、玩手机,更不会玩网游。

非但如此,他们还会在家务劳动、饮食起居、过马路、乘公交车、参观旅游等生活的方方面面,时时处处为孩子传递勤劳、节俭、文明、礼貌的正能量,用实际行动这种“无声语言”,给孩子以真善美的熏陶浸润。

家长以身示范在先、身体力行在先,不仅避免了一遍遍地唠叨和纠偏,而且会博得孩子的信赖和亲近,甚至会成为孩子崇拜的偶像。

在这种融洽的家庭教育氛围中,孩子和家长会成为彼此夸赞的“骄傲”。

在我国生活质量和教育水平不断提升的今天,“说好话”的家长越来越多,他们大多了解孩子的发展规律,且掌握一定的家庭教育知识和技巧,算是无师自通的“合格家长”。

他们会循循善诱地教导孩子做人、做事、学习,做孩子学习成长的领路人和好伙伴。

特别是在孩子任性或者犯小错误时,会及时用讲故事的方式对孩子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用孩子愿意听、能够听明白听进去的话进行教育引导。

这样的家长,大多具有比较敏锐的观察力,具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和欣赏美的心灵,注意捕捉孩子的闪光点,善于鼓励孩子,给孩子的健康成长助力加油,孩子也自然愿意跟家长交流,愿意听家长的“好话”,喜欢家长这个“大朋友”,当他们在生活中遇到不开心的事或者在学习中碰到难以解决的问题,也愿意向家长请教和求助。

为学生的幸福人生打造亮丽底色

为学生的幸福人生打造亮丽底色

为学生的幸福人生打造亮丽底色一、成长需要尊重“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

”如果说生活是一首歌,那么尊重便是五线谱。

只有尊重才能生活,在用尊重编织的五线谱上,每个人都可以唱出自己的旋律。

学生的成长需要尊重。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尊重学生的差异,尊重学生的选择,尊重学生的个性。

这里有一个真实的案例。

一个小女孩对她的老师说:“老师,以后批改作业的时候能不能不用红笔给我做批注呢?”老师听了觉得很奇怪,就询问小女孩原因。

小女孩回答道:“老师,我爸爸因为肺癌晚期死了,现在妈妈生病了,不能出去工作,家里穷。

我想,如果你不用红笔给我做批注,每次作业本写完,我就可以用橡皮擦把作业本擦干净,这样,我就又多了一个新的作业本。

”老师听了很感动。

但是,他没有像我们其他老师那样做,没有在班上提出这个问题让其他的同学多关心这个小女孩,为这个家境困难的小女孩募捐;也没有自己掏钱为这个小女孩买很多很多的作业本。

老师第二天在班上宣布:“凡是每次作业都能全对的同学,在作业本写完之后,我会奖励他一个新的作业本。

”从此以后,小女孩学习更加认真了。

到了年底,和老师的预想一样,小女孩得到了一个作为奖励的作业本。

老师选择了尊重。

他在自己的心里撒下了希望,也在小女孩的心里播下了尊重。

尊重生命是对生活的热爱。

生命是永恒的,也是短暂的。

尊重生命就要关爱生命,让有限的生命焕发无限的光彩。

二、公平在于平等“爱人止于敬,处事持其平”,教育应该做到公平。

教育的公平包括起点的公平、过程的公平和结果的公平。

教育的公平在于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

一个记者到一所学校去采访一名优秀的学生。

当镜头对准那名学生时被校长制止了。

校长说:“不能把镜头只对准我们的一个孩子。

因为,我们的每个孩子都很优秀。

”采访结束后,记者问这名校长:“你们学校的优秀学生有多少人?”校长回答:“不知道。

”记者又问:“那你们学校成绩差的孩子有多少?”校长回答:“不知道。

”校长接着说:“我只知道这个孩子在这方面发展得很好,那个孩子在那方面还需要我们更多的关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孩子打点人生底色作者:王三阳来源:《学子·教育新理念》2013年第07期如果把一个人比作一棵树,幼儿阶段就是其新发的芽。

常言道:“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如何让这个幼芽茁壮长成参天大树,幼儿阶段的培养便显得异常重要。

在当今社会,这一人生的重要工程的实施者是各级各类的幼儿园。

1996年的儿童节,国家教育委员会制定的《幼儿园工作规程》正式施行。

该《规程》第三条明确了幼儿园的任务:“实行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教育。

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

”如何做好这一人生奠基工程,为孩子们打点好人生底色?记者近期走访了上海市金山区艺术幼儿园(以下简称艺园),该园的一些做法,让人大开眼界,启发良多。

一、让孩子们快乐成长是第一要义理念是行动的先导。

艺园的办园理念是:文以立品,艺以载德,美以启智。

他们非常注重在发掘良好文化底蕴上下功夫,靠质量和信誉赢得家长和社会。

以艺术启蒙为抓手,塑造幼儿的优良品德,通过各种感官的审美历程,让孩子们感知与体验艺术、愉悦欣赏与评价艺术。

注重以美来启迪幼儿的智慧,陶冶幼儿性情,丰富幼儿的想象力,发展幼儿的创造力,提高幼儿的欣赏能力及审美能力。

以美育德,以美健美,以美益智,全面提高幼儿的素质。

艺园坚持以幼儿发展为本,将艺术领域与生活中的各环节有机整合,积极营造艺术氛围,采取多元手段,以“小社团”艺术亮点工作为抓手,实施艺术启蒙教育。

注重幼儿对美的表达与感受,关注幼儿的情绪,通过艺术启蒙让每一位幼儿快乐生活、乐学探究、文明乐群,具有高雅的艺术情趣。

自建园至今的十七年间,艺园不断探索适合孩子发展的有效课程,牢牢把握基础课程是幼儿园发展的生命线,开设了绘画、舞蹈、器乐等艺术项目。

在实施新课程中,依托区级重点课题《创新艺术活动样式,开展小社团艺术活动》的研究,探索教科研与课程改革融合、与教学实践融合、与特色探究融合,提升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园本教学特色逐步形成。

特别令人赞赏的是,他们弱化技能的习得,关注幼儿的兴趣启蒙,构建以小社团特色的主题活动框架,实现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体验,在活动中发展的教育目标,形成独特的教育教学活动风格。

通过上海市课程与教学调研活动,请上海市有关专家帮助梳理选择性课程的定位与方向,在原有技能性专业活动的基础上,增加了群体性表达表现的各类社团活动,通过混龄混班活动,结合教师特长,幼儿爱好,让幼儿在小社团中,大胆、有创意地进行艺术表现与表达,确保了贯彻教育目标和尊重幼儿自主表达与发展的有机结合,另一方面,通过各种富有情趣的活动的设计与推进,提升教师的课程意识与课程设计能力,丰富教师组织活动的经验,拓展艺术活动的内涵和外延,凸现了幼儿园的艺术教育亮点,进一步彰显艺术课程的特色,艺术节活动高潮迭起,硕果累累。

黄芳园长说:“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特别强调培养尊重生命的意识。

我们不仅要关心孩子的今天,还要关心孩子的明天。

我们面对的是具有奠基意义的发展中的幼儿,我们理应尊重他们的生命,促进他们生命的成长、发展,让孩子们在身体、知识、能力、品德、审美、心理健康、真善美等方面得到陶冶、锻炼和提高,使他们在教育中获得最有价值的生命养分。

我们说,教孩子三年,就要为孩子想三十年。

”艺园的老师们有一种共识:尊重生命,就要激发孩子内在的动力。

孩子是生命,教育是点燃,要想方设法点燃孩子心中的明灯,唤醒他的生命自觉,开掘他的生命潜能,激起他无限的生命活力,让每个孩子都成为最棒的自己。

为了让孩子们得到全方位的锻炼,艺园十分注意为孩子们搭建适宜的平台,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2010年5月13日,为了推进二期课改,促进内涵建设,彰显办园特色,提高办园质量,艺园借金山区学前优质园展示的春风,将“童趣、乐趣、情趣、雅趣”作为活动的主题,以日常生活中如何培养幼儿高雅的艺术生活品质作为切入点,向全区姐妹园开放不同年龄段的“混龄社团活动”:有DoReMi小乐队、ART合唱队、海棠花T台秀、七色花涂鸦馆以及花仙子童话剧精彩的演绎,更有混班集体活动,中班音乐活动《快乐的小青蛙》和大班美术活动《新家LOGO我做主》,充分展示了“快乐游戏,有效学习”的活动目标,孩子们兴高采烈,不亦乐乎。

二、让老师们拥有教育幼儿的拿手好戏促进教师提升发展才能保证幼儿教育事业不断迈上新的台阶。

艺园一直十分重视师资队伍培养,针对老师的年龄层次、工作经历等不同情况,他们依托区级课题《以教师工作坊为载体的幼儿园园本教研文化的范式构建和行动研究》,为老师搭建成长平台。

三个工作坊的坊主都是普通教师,没有任何头衔,通过毛遂自荐与姐妹互相推荐的方式产生,在研究过程中,他们上通下达、穿针引线,与教研组长密切配合,感受到非正式教研形式的乐趣及成效,共同研讨的教学活动精彩纷呈,可圈可点。

在促进教师发展的过程中,艺园本着“目标明确,分层培养”的原则,让老师们清楚自己的发展方向和目标。

1.对于骨干型教师,凸现“领”字。

骨干教师的培养实行导师带教制。

通过区导师团、中心组的悉心指导,让骨干教师学习先进理念,丰富教学实践,消化反馈学习信息,结合本园实际,推进整体师资的发展。

给区级优秀学科带头人压担子,承担青年教师成长工作室任务,关注青年教师共性问题,通过集体研讨、教学展示等方式,解决一线教师教学过程中的困惑和难点问题。

在此基础上,独立承担课题研究,撰写、发表高质量文章。

落实骨干教师责任制,强调四个一:举行一次讲座,组织一次公开教学活动,发表一篇文章,带教一个徒弟,通过激励机制凸显骨干教师“领”的作用。

2.特长型教师,注重“推”字。

对特长型教师实行助推制,在专业学习摇摆过程中推一把,帮助她们明确学习动机,形成专业追求。

在经费投入上推一把,给予保障,突破自我。

在展示专业能力上推一把,结合自身特长,追求创新。

3.胜任型教师,强调“扶”字。

在青年教师独立工作有困难的情况下扶一把,采用多样化的拜师结对,有搭班间的结对,还有组内的结对;在汇报亮相胆怯时扶一把,采用搭台加压的方式;在制定个人发展规划迷茫时扶一把,帮助其明确发展方向。

青年教师冯鹰教龄未满五年,是区后备干部培训班中年龄最小的成员,在名师影响带动下,她在快速成长。

执教“蔬菜汤”之后,她欣然写下了自己的感悟:教师的语言要形象、生动、富有趣味性,这样的语言能够贴近幼儿心理,也更具活力。

活动课成功的前提是:要让孩子听懂你的话,同时还要用心地听你说。

在活动中,孩子们往往会制造一些“意外”挑战教师,这时教师可从孩子的角度出发并考虑活动目标,要满足孩子的需要。

把握时机,顺应孩子的思路,不仅启发孩子的精彩表现,而且也保护孩子的自信心,起到“相得益彰”的作用。

教育改革从“书本”到“人本”的过渡,对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我们的教育对象要“俯下身子”予以关注,积极寻找在教育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然后不断反思、改进、实践、创新,把自身的专业成长与幼儿的发展联系在一起,我们只有吸纳各类知识和技能,才能给予孩子更多。

新教师高雅同样有自己的欣慰和感慨:“我是幸运的,在工作的五年里,领导不仅让我参加了每一次的区级新苗培训,而且创设机会,让我有幸加入了上海市名师方红梅老师的…在绘本背景下音乐活动的设计与实施‟实践研讨组。

”在学习过程中,高雅老师不断地反思自己。

“我再次拿起这本让我感动的绘本,仔细地翻阅。

绘本意境优美,蕴含着感染人、影响人的情感价值:故事开始獾和狐狸看到彩虹,猜想彩虹的尽头的宝贝是金的、银的、宝石的,而后来悟出宝贝是一些很特别的东西,形成一个鲜明的对比。

这是一个由物质到精神上的升华,对于孩子来说,绘本所传达给孩子的价值观会对孩子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如此深刻的内涵,无法用语言传递表达,我尝试将方老师那里培训中获得的活动设计思路,用音乐对绘本进行渲染感受。

”在培训中,高老师注意多思考,在思考后,多改进,然后再实践,教学活动方案越来越成熟,活动类型越来越多样,教学效果当然会越来越可喜,孩子们通过教学活动的收益当然也会越来越丰富!我们也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不知不觉成长了!针对“80后”教师占多数的具体情况,艺园以“十一五”市级家教课题《帮助“80后”教师尽快适应家教指导工作要求的途径和策略研究》为引领,提升教师自身素质,使“80后”教师理清思路,履行职责,引导家长走出教育误区,掌握科学的育儿知识,共同用科学的方法启迪和开发幼儿的智力,使幼儿全面发展。

骨干教师章晓露老师的《如何开展班级家长工作心得体会》家教指导讲座,帮助“80后”教师学习如何与家长沟通,尊重家长并倾听家长的心声,从而真正体验换位思考。

章老师从家访、与家长谈话的策略等方面为青年教师进行了针对性的指导,为她们指明了方向。

尤其是章晓露老师讲到与家长沟通的有效性是体现一个教师的综合能力,而这种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

希望“80后”教师不要急功近利,而是要静下心来,多看书,增加自己的人文底蕴,逐步提升自己的素养和综合能力。

专题讲座之后,青年教师有感而发,反思了自己的教育行为,与家长沟通的策略,撰写了反思体会。

潘洁老师说:“一年的课题研究下来,结合《教师成长档案》,我开始注重把经验教训及时地进行总结反思,发现问题能及时着手寻找解决的途径,让总结与反思成为工作的一种习惯和方式。

我觉得,教师只有在教学活动中不断反思,随时对自己的工作及专业能力的发展进行评估,在教学实践中善于学习,对自己的知识与经验进行重组,才能丰厚自己的教学底蕴,提升自己的教学经验。

”重视全员参与,让保育员唱前台,是艺园的一大创举。

长期以来,幼儿园保育员的工作通常被认为是“卫生员”的角色,专门照顾幼儿的饮食起居和环境卫生,教育和她们没有多大关系,人们也认为她们是幼儿园里的“三把手”(拖把、扫把、摸一把),久而久之造成了她们缺乏自信心、有自卑感,对保育工作的意义理解不够。

随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颁布,保育员的角色和工作内容发生了很大变化:由侧重“卫生消毒”变为侧重“配班参教”;由对幼儿的表面安抚到关注幼儿的内在需要;由侧重“保”到注重“育”。

这些变化都要求保育员重新认识自己的工作及角色,要求幼儿园创设良好的环境,把保育工作与教育工作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

贯彻保教结合的原则,就应重视保育员这个群体,充分认识保育员在幼儿成长中的作用。

保育员不再是我们以前印象中的“阿姨”,只管扫扫地、擦擦桌、洗洗尿裤、刷刷碗、管理管理幼儿衣物。

保育员不但能够担当幼儿保育工作,而且能担当一部分教育工作。

某种意义上说保育员也是老师,也应承担一部分幼儿教育工作,作为保育员首先要从陈旧的观念中转变出来,主动配合老师,积极参与幼儿的一日教育。

为了进一步提高保育员素质,共享保育经验,幼儿园组织全体保育员进行了主题为“幼儿一日生活中的保育”的专题保育活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