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应用静脉留置针操作方法、注意事项、不良反应、预防措施、使用交流及护理进展

合集下载

静脉留置针操作标准

静脉留置针操作标准

静脉留置针操作标准静脉留置针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医疗操作,用于输液、输血、给药等治疗性操作。

正确的操作可以减少患者的痛苦,提高护理质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以下是静脉留置针操作的标准流程和注意事项。

1. 环境准备。

在进行静脉留置针操作前,首先要确保操作环境整洁、安静。

护士需要洗手并佩戴手套,准备好所需的器械和药品,检查静脉留置针的有效期和完整性。

2. 与患者沟通。

在进行操作前,护士要与患者进行沟通,告知操作的目的、过程和可能的不适感,取得患者的配合和理解。

3. 选择穿刺部位。

选择静脉留置针的穿刺部位时,应该优先选择静脉较粗、较直、较固定的部位,避免在关节处和曲折处进行穿刺,以免造成疼痛和静脉损伤。

4. 皮肤消毒。

在进行穿刺前,护士要对穿刺部位进行皮肤消毒,使用消毒棉球沿着静脉方向做圆周摩擦,以确保穿刺部位的无菌。

5. 穿刺操作。

护士应该将静脉留置针插入皮肤,穿透静脉壁并进入静脉腔,然后将穿刺针头取出,保持导管处于静脉腔内,固定好导管。

6. 固定导管。

在成功插入静脉留置针后,护士需要用透明敷料或者固定器将导管固定在患者的皮肤上,避免导管脱出或移位。

7. 检查导管通畅性。

插入导管后,护士要通过注射生理盐水或者抽取血液的方式检查导管的通畅性,确保导管没有堵塞或者漏血现象。

8. 记录和观察。

操作完成后,护士要对操作进行记录,包括穿刺部位、导管固定情况、患者的配合情况等,并且观察患者的反应,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以上就是静脉留置针操作的标准流程和注意事项。

在实际操作中,护士需要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确保操作的安全和有效性。

同时,护士还需要不断学习和提高自身的操作技能,以提高护理质量,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

静脉留置针操作技巧

静脉留置针操作技巧
静脉留置针操 作技巧
演讲人
目录
01. 操作前准备 02. 操作步骤 03. 操作后护理
1
操作前准备
点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 请言简意赅的阐述您的观点。
洗手和消毒
1 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按照七步洗手法进行洗手 2 消毒:使用75%酒精或碘伏,对操作部位进行消毒 3 戴手套:穿戴无菌手套,避免交叉感染 4 准备物品:准备静脉留置针、注射器、消毒棉球等物品 5 环境准备:保持操作环境清洁、无菌,避免污染
定位:选择 合适的静脉, 通常选择手 背、前臂等
部位
02
消毒:使用碘 伏或酒精对穿 刺部位进行消 毒,消毒范围 为穿刺点周围
10cm
03
待干:等待 消毒液自然 干燥,避免
擦拭
04
戴手套:穿 戴无菌手套, 避免污染穿
刺部位
穿刺和固定
1
穿刺部位选择:选择合适的静脉, 避开关节、疤痕、静脉瓣等部位
2
消毒:使用碘伏对穿刺部位进 行消毒
射器针筒等
评估患者情况
01
02
03
04
询问患者病史、 过敏史、用药
史等
检查患者皮肤 情况,如皮肤 破损、过敏等
评估患者心理 状态,如紧张、
焦虑等
确认患者是否 适合进行静脉
留置针操作
2
操作步骤
点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 请言简意赅的阐述您的观点。
定位和消毒
01
观察患者反应
01
02
03
04
观察患者是否出 现疼痛、肿胀、 发红等不适症状
观察患者是否出 现静脉炎、血栓

使用静脉留置针患者注意事项

使用静脉留置针患者注意事项

使用静脉留置针患者注意事项
静脉留置针是用于推注药物、输血、静脉补液等治疗或检查目的的一
种常见医疗操作方法。

它能够方便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治疗和照顾,但同
时也存在一些风险和并发症。

以下是使用静脉留置针时患者应注意的事项。

1.了解静脉留置针的目的和使用方法:患者应与医护人员沟通,了解
留置针的目的和所使用的具体方法。

对于自身情况和目的不清楚的患者,
应主动询问医生以获得准确的信息。

2.保持勤洗手习惯:勤洗手是预防感染的基本措施之一、使用静脉留
置针后,患者应加强保持手部清洁,勤洗手,以减少潜在的细菌感染风险。

4.注意饮食卫生:患者在留置针使用过程中应注意饮食卫生,避免摄
入脏污食物和过多刺激性食物,以减少胃肠反应等不适症状。

5.避免碰湿留置针:患者在洗澡、洗手等活动时应尽量避免碰湿留置针,以免导致导管污染或感染。

6.遵守活动限制:在留置针使用过程中,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给予患
者活动限制,患者应严格遵循医嘱,防止活动过度导致留置针脱落或移位。

8.注意静脉留置针的泄漏:在药物推注过程中,患者应注意是否出现
静脉留置针漏药的情况,如果出现泄漏,应及时停止推药并告知医生。

9.避免因受凉而导致静脉留置针堵塞:静脉留置针堵塞会导致治疗无
法正常进行,患者应尽量避免受凉,以减少留置针堵塞的风险。

10.不要随意拔除留置针:患者不应随意拔除静脉留置针,应在医生
或护士的指导下进行留置针的拔除。

静脉留置针护理要点

静脉留置针护理要点

静脉留置针护理要点静脉留置针是一种比头皮针更先进的产品,它减少了血管穿刺的次数,对血管的刺激性小,减少了液体外渗的风险,不易脱出血管,减轻了患者对输液的心理压力,同时也方便了输液治疗,有利于危重患者的抢救和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

以下是静脉留置针的护理方法和并发症及其措施。

一、静脉套管针护理如下:一)正确留置静脉套管针:1.在操作前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

2.选择合适的血管,一般选择较为粗直、充盈、长度适宜留置针的血管进行穿刺,尽量不使用患者手背静脉,以免影响患者的日常活动。

注意避开关节、静脉瓣、肢体受伤部位,瘫痪患者宜选择健侧肢体血管。

3.做好物品的准备。

4.正确的穿刺方法:在穿刺上方10cm处扎止血带,用2%碘伏消毒2次,待干,留置针外套管放松,针尖斜面向上,以15~30°进针,见回血后调整穿刺角度为10°左右顺着静脉走向将留置针推进0.5~1cm,抽出针芯。

遇有无法确定针尖是否刺入血管时,可先将针芯拔出少许,松止血带,让液体滴入少量,如静脉滴注通畅、局部无肿胀隆起,可再沿血管方向平行推进软管。

5.妥善固定:采用与留置针配套的透明胶贴固定,使其松紧适宜,牢固美观,保证针尖不扭曲、不折叠。

再用填写好日期的胶布固定三叉接口,为换药、拔管提供依据。

二)正确的封管1.封管液的种类:0.9%氯化钠注射液(内用)。

肝素钠封管液:即生理盐水250ml加肝素钠1.25×104U。

2.封管液的量及封管时间:生理盐水5~10ml停止输液后每隔6~8h冲管1次。

肝素钠溶液3~5ml,输完液后冲管,抗凝作用可持续12h以上。

3.封管的技术:封管时应缓慢推注封管液,封管液推入过快,用力过猛可使血管内压力剧增,管壁通透性增加,容易引起外渗、肿胀。

二、并发症:一)穿刺部位感染1.原因:①操作技术不熟练、未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技术;②病人机体抵抗力极度低下;③留置时间过长等。

2.措施:①洗手;②无菌操作。

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注意事项

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注意事项

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注意事项使用静脉留置针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操作,常用于给病人输液、输血或者注射药物。

尽管这个操作相对简单,但使用静脉留置针仍然需要特定的技巧和注意事项。

以下是使用静脉留置针的一些注意事项。

首先,在操作前应仔细检查材料,确保静脉留置针和输液器或输血袋的连接处完好无损。

检查针头是否锐利,并且确保注射器或者滴灌器的嘴和针头无菌。

选择合适大小的针头和管路,根据病人的体重和其他情况来确定输液速度和管路直径。

在操作过程中,操作者必须事先准备充分,包括洗手、戴上手套、准备消毒液和消毒棉球等。

消毒手的方法是用碘酒或洗手液充分揉搓手背、指缝、指间,时间不少于20秒,然后彻底冲洗并擦干。

当要插入静脉留置针时,操作者需提醒病人保持放松,尽量避免烦躁和紧张。

操作者应先选择适当的静脉,通常是手背或者前臂上的静脉,然后消毒该部位。

消毒过程中要确保消毒液完全覆盖该部位,并保持消毒液的作用时间。

在插入静脉留置针时,操作者应用一只手固定病人的手臂,并用另一只手握住静脉留置针。

将静脉留置针经过消毒的部位刺入静脉,并且要控制插入的深度,避免穿透静脉。

当插入到静脉后,操作者应缓慢地将针头向前推进,同时观察是否有血液返回以确认针头已进入血管。

成功插入后,将静脉留置针和管路固定在病人的手臂上,确保其稳定不动,并用绷带或透明胶带固定。

固定后,操作者需要检查插入部位有无渗血或出血,并观察病人是否有不适。

如果有渗血或出血,应立即处理,避免造成感染和其他并发症。

在使用静脉留置针期间,操作者需要定期观察病人的情况,包括注射液的输送情况、管路的通畅性以及病人的不适症状等。

如有任何异常情况,应及时记录并采取相应措施。

最后,当不再需要使用静脉留置针时,操作者应及时拔除。

在拔除之前,操作者要准备好止血带或胶布,以避免局部渗血。

拔除时需要迅速而平稳地拔出针头,然后用干净的消毒棉球轻轻按压注射点,以帮助止血和预防感染。

总之,使用静脉留置针需要专业的操作技巧和严格的操作规范。

静脉留置针的应用及注意事项

静脉留置针的应用及注意事项

静脉留置针在临床中的应用及注意事项一、操作规范静脉留置针封管后再次输液。

①常规消毒肝素帽:松开夹子,将抽有生理盐水的注射器针头刺入肝素帽内,先抽回血,再推注5~10mL生理盐水。

②然后将输液器头皮针刺入肝素帽内,打开调节器调节滴速进行再次输液。

③观察穿刺部位有无红肿,在完整敷料表面沿导管走向触摸有无触痛。

二、注意事项1、使用静脉留置针时,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2、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及局部情况。

每次输液前后,均应检查穿刺部位及静脉走行方向有无红肿,并询问患者有无疼痛与不适。

如有异常情况,应及时拔除导管并作相应处理。

对仍需输液者应更换肢体另行穿刺。

3、对使用静脉留置针的肢体应妥善固定,尽量减少肢体的活动,避免被水沾湿。

如需要洗脸或洗澡时应用塑料纸将局部包裹好。

能下地活动的患者,静脉留置针避免保留于下肢,以免由于重力作用造成回血,堵塞导管。

4、每次输液前先抽回血,再用无菌的生理盐水冲洗导管。

如无回血,冲洗有阻力时,应考虑留置针导管堵管,此时应拔出静脉留置针,切记不能用注射器使劲推注,以免将凝固的血栓推进血管,造成栓塞。

三、血管及留置针的选择1、血管的选择对使用留置针的患者,操作前应先对患者的身体状况、静脉、机体的营养、病情、所用药物等先进行评估,然后根据需要选择适宜的注射部位及血管。

一般宜选择相对粗直,有弹性,血流丰富,无静脉瓣,避开关节,易于固定的血管,对一般病人可选择四肢表浅静脉;小儿可选择耳后静脉、颞浅静脉、额正中静脉等;对上下肢多处损伤,长期输液四肢表浅静脉不易寻找,病人休克时需快速输液,抽血标本及输血,昏迷、躁动等患者可采用颈外静脉留置。

烧伤病人尽量选用先上肢后下肢;长期卧床的病人应尽量避免在下肢使用留置针,以防止静脉血栓形成;晚期癌症病人可采用胸腹壁静脉留置针,输化疗药物时应尽量避开上肢贵要静脉,以防因刺激而发生静脉炎。

2、留置针的选择在不影响输液速度的前提下,应选用细、短的留置针,小儿宜选择型号较小的,而对颈外静脉,需快速输入大量液体,输化疗药物、输血、抽血作血标本者可选择型号相对大的留置针。

静脉留置针的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静脉留置针的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静脉留置针是指将尖锐的金属导管插入具有血管的特定部位(例如腕部),用来将药物或液体(例如聚合酶链反应)投入血液中以用于诊
断或治疗的医疗设备——是一种常用的血液抽取程序。

静脉留置针操作要求遵守一些常规步骤。

首先,要根据不同患者的不
同部位,选择合适的位置进行静脉留置,常用的部位有手腕、背侧肩像,肘部以及大腿内侧。

为保证操作的安全性,应使用手套,并根据
需要使用夹管或手术绷带绑扎病人的手腕或大腿。

然后洗手或用酒精
棉消毒。

接下来,找出血管,应将金属导管平行于血管,从此处插入金属导管,适当地插入6-8毫米,留下5-7毫米的金属导管见光。

一旦看到血液从金属管中溢出,就可以确定金属管的位置,并立即缓缓拧紧金属管口,使其紧靠血管壁。

最后,应检查金属导管是否固定,可以用医用胶布将导管固定(在有
可能的情况下,应避免物理性固定),然后将金属导管的开口内放入
曲流环,以下放液体,最后连接输液管和输液瓶,开始有中度持续输液,操作完毕。

在操作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插管方式应轻柔,不要将管路插入太深。

2、术后应定期检查患者状态,将管路保持通畅,注意避免管路脱落。

3、接触病人时应佩戴个人防护用具,以防止病原体感染。

4、操作者在操作前要正确的洗手,并正确使用诊断工具。

静脉留置针操作步骤比较简单,但不能粗心大意,以上几点应注意,只有正确的操作步骤和良好的操作习惯,才能确保检查精准,避免对患者造成伤害。

静脉留置针技术操作规范

静脉留置针技术操作规范

静脉留置针技术操作规范-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静脉留置针技术操作规范一、工作目标:正确使用留置针建立静脉通道,减少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

二、操作要点1、评估和观察要点:①评估病情、年龄、意识、心肺功能、自理能力、合作程度、药物性质、过敏史等。

②评估穿刺点皮肤、血管的状况。

2、遵循查对制度,符合无菌技术、标准预防、安全静脉输液的原则。

3、告知患者留置针的作用、注意事项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4、患者取舒适体位,选择弹性适当的血管穿刺,正确实施输液前、后留置针的封闭及护理。

5、留置针穿刺:消毒皮肤,留置针与皮肤呈15°~30°角刺入血管,见回血后再进入少许,保证外套管在静脉内,将针尖退入套管内,连针带管送入血管内,松开止血带,撤出针芯,连接无针输液装置,用透明敷料妥善固定,注明置管日期、时间并签名。

6、严密观察留置针有无脱出、断裂,局部有无红、肿、热、痛等静脉炎表现,及时处理置管相关并发症。

7、嘱患者穿刺处勿沾水,敷料潮湿应随时更换,留置针侧肢体避免剧烈活动或长时间下垂等。

8、每次输液前、后应当检查患者穿刺部位及静脉走向有无红、肿,询问患者有关情况,发现异常及时拔除导管,给予处理。

9、采取有效封管方法,保持输液通道通畅。

10、根据药物及病情调节滴速。

三、标准1、患者或家属知晓护士告知的事项,对服务满意。

2、护士操作过程规范、准确。

四、指导要点。

1、告知患者操作目的、方法及配合要点。

2、告知患者或家属不可随意调节滴速。

3、告知患者穿刺部位的肢体避免用力过度或剧烈活动。

4、出现异常及时告知医护人员。

五、注意事项1、选择粗直、弹性好、易于固定的静脉,避开关节和静脉瓣,下肢静脉不应作为成年人穿刺血管的常规部位。

2、在满足治疗前提下选用最小型号、最短的留置针。

3、输注2种以上药液时,注意药物间的配伍禁忌。

4、不应在输液侧肢体上端使用血压袖带和止血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应用静脉留置针操作方法、注意事项、不良反应、预防措施、使用交流及护理进展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它不仅解决了反复穿刺的痛苦,而且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还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和质量。

留置套管针的流速快,24G套管针流速为1140ml/h,22G套管针流速为1980ml/h,20G套管针流速为3000ml/h,它能够满足病危病重患者在抢救时需快速补液的要求,也有利于临床用药的需求。

针对静脉留置针的操作方法、留置时间等应用情况需要做好针对性的护理,综述如下:
一、静脉留置针输液操作方法
静脉留置针用高级的生化物质制造,也称为套管针。

根据患者病情、治疗、年龄、血管状况等不同类型选择18 G~24 G,血管方面选择粗、直、血流量丰富、弹性好,无静脉窦,远离关节,活动方便可用于固定的血管,对能下床的病人,不建议使用下肢静脉。

协助患者采用舒服的姿势,在穿入部位10-15 cm 的位置,用纱布固定,以入针点为核心,进行皮肤消毒,6-8 cm,在穿刺之前要仔细观察留置针,并进行无菌性操作,将留置针的外套松开;操作人员左手肌肉绷绷紧,右手拇指、食指夹持针头与肌肤成15-30度的角度,用针直接扎向静脉,以较慢的进针速率,待血液回流时,将针头向外推1~2 mm,然后将外衣管慢慢推入血管,然后将止血带放松,取出针头;穿刺完成后,将肝素帽固定。

用透明的消毒薄膜将其固定于穿刺位置,以保证其更加稳固。

操作期间,要注意病人的情况,并与病人进行
交流,以分散病人的注意力。

将输液管的一头与肝素帽相连,按病人的情况调整滴速,以保证病人减少不适。

二、密封技术能否正确封管对留置针的植入起着至关重要作用。

肝素是一种常见的抗凝药物,在体内和体内都有很好的抗凝效果。

正确处理可使导管放置的时机更长,避免术后的并发症。

一般情况下,在正常情况下,将3-5 ml的封闭液从肝脏盖上的注射器中缓缓注入2~3 ml,然后在推动余液边抽出注射器,让注射器中的液体完全装满(最好是在注射时有液体流出)。

三、静脉留置针的护理
(1)在实施静脉留置针之前,要向病人及家属说明插管的目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争取病人的配合。

(2)要有良好的技术水平,在进行留置针输液时,必须对套管针头进行检查,并严格按照无菌法进行操作。

(3)对注射部位进行适当的定位。

选择粗大的静脉,尽量不要选择神经、韧带和关节;预防血管硬化,受伤,感染。

(4)目前对导管插管的时间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规范,通常3~4周即可,也有人提出,如果没有堵塞或漏水,可以在7周左右放置,但如果留置过久,可能会引起套管针对血管壁造成机械伤害,从而产生血栓。

对长时间的输出给药浓度高,刺激性高的,要进行适当的稀释,并有系统地改变注射位置,以维护静脉安全。

(5)将输液装置或输液装置用留置针固定在针头的末端,以免由于吸入空气而造成血管内的负压而造成气栓,以及从血
管中取出导管。

(6)再次使用留置针时,应将血液抽出,待血液恢复正常后,方可将血液注入静脉,避免血液阻塞。

(7)告诉病人不要摆出四肢垂落的姿态,防止血液回流阻塞。

四、静脉留置针常见的不良反应
穿刺后局部渗血,穿刺部位发红,液体外渗;针眼出血,静脉炎,疼痛;导管堵塞,导管脱落等。

五、主要预防措施
(1)严格无菌操作,掌握穿刺技术,选择好穿刺的血管部位。

(2)适当选用输液针头,以适应病人的静脉状况或输液速度的需要。

(3)及时替换消毒的纱布,如有出血,应立即拔管,并进行局部压迫。

(4)控制输液速度,正确封堵导管;出现堵塞的情况,切忌使用针筒进行穿刺,应注意后拔,避免将凝结的血栓推入动脉,引起其它并发症。

防止管道阻塞的主要措施是采用正压法,合理地利用封闭液体的质量,并控制液体的持续作用。

六、交流讨论
(1)临床护理人员必须具有高度的责任心、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专业素养,每个护理人员都必须熟练使用留置针的技术;
(2)强化病人的心理保健,在进行穿刺之前要对病人进行充分的说明,以获得病人的信赖;
(3)掌握正确的穿刺方式,提高穿刺技术是保证手术质量
的重要因素,在操作过程中要做到无菌性,并在每次注射完毕后使用生理盐水冲洗导管;预防静脉血栓的生成;
(4)在插管过程中,应注意留置针头的监护,注意检查病人的皮肤是否红肿、触痛、渗血、渗液、脱落等情况,一旦出现问题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
(5)在静脉注射注射时,应充分利用自身的积极性,强化输液的管理,以达到更好的效果;改善医疗服务,将合并症的发生率降至最低。

静脉注射静脉营养治疗、危重病人及需要紧急救治的病人,可以有效地降低静脉炎及静脉的硬化性,使病人可以自主行动,改善病人的生存品质。

静脉留置针由于具有快速、低刺激性和快速疗效等优点,在抢救患者的生活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静脉留置针将会有更加广泛的发展空间。

所以,要加强护理操作常规,加强和创新护理的技术,是提高和推广静脉留置针质量的重要保障。

预防护理失误,确保输液安全、快速、有效,更好地为病人提供优质的服务,促进病人尽快恢复健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