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诗》PPT课件

合集下载

《马诗》PPT课件

《马诗》PPT课件

37
2021
33
《青 松》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陈毅
2021
34
《竹 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郑燮
2021
35
作业布置
• 1.搜集有关马的诗歌作品。 • 2.并且按“四看诵读法”学习 所搜集到的诗歌。
2021
36
2021
9
2021
10
2021
11
2021
12
2021
13
2021
14
2021
15
学习古诗小贴士
• 一看诗题明对象, • 二看作者知背景, • 三看诗文解大意, • 四看资料悟诗情, • 插图注释也要看, • 反复诵读入诗境。
2021
16
诗人简介
李贺(790~816),唐代诗人。字长吉, 福昌(今河南宜阳)人。他是唐朝宗室郑 王后裔,但家族已经没落。他才华横溢, 壮志凌云,满腹傲气,迫切地想为国家人 民奉献,但因为他的父亲叫李晋肃, “晋”“进”同音,与李贺争名的人,就 说他应避讳父亲的名讳不举进士,使得他 终不得登第。李贺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 倒,27岁时在郁闷悲苦中去逝。他生不逢 时,又不愿媚俗取宠,因而饱受世事的嘲 弄。这种情绪直接影响了他的性格,融进 了诗作使他的诗平添了一层冷艳神秘的色 彩,因而人们称他为“诗鬼”。
2021
20
自学提示:
朗读古诗,同桌互相交流你明白了些 什么?你不明白什么?在这之中你最想 知道什么,思考并组织好语言互相提问并 回答。
温馨提示:联系注释理解词语以及诗句意思
2021

《马诗》PPT课件

《马诗》PPT课件
《马诗》PPT课件
目录
• 诗歌背景与作者简介 • 诗歌内容与艺术特色 • 主题思想与情感表达 • 诗歌鉴赏与审美体验 • 诗歌传承与文化价值 • 拓展延伸与思考题
01
诗歌背景与作者简介
唐代文学概述
唐代是中国文学发展史上的黄金时代,诗歌、散文、小说等文学形式都得到了极大 的发展。
唐代诗歌以其丰富的内容、多样的形式和卓越的艺术成就,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 一座丰碑。
诗歌情感的共鸣与体验
对自由与力量的向往
通过骏马的形象,诗人表达了对自由与力量的向往,这种情感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激发读 者对自由与力量的追求。
对怀才不遇的同情与理解
诗人在诗歌中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悲愤情感,这种情感能够引起读者的同情与理解,使读 者更加关注社会现实和人才选拔机制。
对自然与生命的敬畏与热爱
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 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此诗描绘了一匹神清骨峻的胡马,赞美了它叱咤风云的 雄姿。
韩愈《马说》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 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此文以马为喻,谈的是人才问题,表达 了作者对统治者不能识别人才、摧残人才、埋没人才的强烈愤慨。
佛置身于广袤无垠的自然之中。
02
骏马奔腾的雄壮气势
借助骏马这一形象,诗人抒发了对自由、力量和速度的向往,使读者感
受到骏马奔腾的雄壮气势。
03
怀才不遇的悲愤情感
通过“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等诗句,诗人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的
悲愤情感,使读者在欣赏诗歌意境的同时,也能体会到诗人的内心世界。
诗歌语言的韵味与美感
寄托个人理想与抱负

古诗二首《马诗》ppt课件

古诗二首《马诗》ppt课件
李贺在唐代诗坛上被誉为“太白仙才,长吉鬼才”,其诗歌风格独特,想象丰富,常运用神话传说托古寓今,抒发内心苦闷。
创作背景
第二季度
第一季度
第四季度
第三季度
瑰美与冷峭
借物抒怀
奇特的想象
多样化的表现手法
诗歌风格及特点
李贺诗歌成功的因素之一在于“以心血为炉,熔铸古今”,追求诗歌语言的瑰美与冷峭,形成了独特的“长吉体”。
人生哲理启示
诗中借马喻人,暗示了人在面对困境时应保持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精神。
通过骏马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理解和感悟,即人生应该有所追求、有所作为。
诗歌中蕴含的人生哲理,启示着后人在面对人生的挑战和困境时,应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勇往直前,追求自己的理想和目标。
05
CHAPTER
跨文化对比:东西方马文化异同
李贺一生愁苦多病,仕途偃蹇,将个人哀愁与萧瑟的秋风、刺骨的冷雨融为一体,借助瑰丽奇特的艺术形象来抒发他深广的忧愤。
诗人简介
《马诗》是李贺的组诗作品,共有二十三首,名为咏马,实际上是借物抒怀,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慨和建功立业的抱负。
诗歌通过咏马、赞马或慨叹马的命运,来表现志士的奇才异质、远大抱负以及不遇于时的感慨与愤懑。
艺术手法
诗歌语言简练、明快,节奏感强,具有很高的艺术感染力。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历史典故的运用,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韵味和感情色彩的诗歌世界。
语言风格
艺术手法及语言风格差异
04
CHAPTER
诗歌主题思想探讨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通过借马抒情的手法,表达了诗人渴望为国家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
诗歌中透露出的豪情壮志,激励着后人为国家、民族的繁荣昌盛而努力奋斗。

《马诗》古诗三首PPT课件

《马诗》古诗三首PPT课件

期望建功 立业的马 儿自知遥
遥无期
什么时候。
尽显无奈,又寄托了
太多的期盼
诗人仅仅是要写一匹期望建功立业的
战马吗?
资料
李贺年少成名,一生仕途失意,却有“世上英 雄本无主”的英雄气势和“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 关山五十州”的愿望与雄心。
这首诗体现了诗人期望建功立业而又不被赏
识所发出的悲叹。
托物言志
读一读
主题概括
《马诗》这首诗用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 诗人 以马自喻,通过写马表达了自己愿意为国 家 建功立业 的远大志向和强烈期望,同时也表 达了自己 怀才不遇 的感慨与愤懑。
拓展延伸
想一想:这首《马诗》和课文中的《马诗》
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马诗
相同点:都表达了 诗人怀才不遇的愤 懑之情。
[唐]李贺 此马特殊马, 房星本是星。
马诗
李贺(790—816),字长吉,福
昌(今河南宜阳)人。唐代诗人。 他七岁能辞章,十五岁工乐府,一 生体弱多病,仕途困厄。有《雁门 太守行》《李凭箜篌引》等名篇。
初读课文
朗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yān
什么时候。
解诗题
马是六畜之首,是进取、 勇敢、成功的象征。李贺的 《马诗》是以马为题材的一 组诗,共有23首,这首诗是 其中的一首。
什么时候。
明诗意
大意:塞外大沙漠里,黄沙在月 光的映照下犹如皑皑白雪。月亮 高悬在燕山上,恰似一把弯钩。
什么时候。
明诗意
大意:什么时候我能给马头带上 金络头,飞快地奔腾着,踏遍这 清新秋日时的原野。
驰骋 跑
清新的 秋天
什么时候。
想象画面 通过这些词语,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带有金络脑的马驰骋在边塞疆场。

《马诗》(完美版)PPT课件

《马诗》(完美版)PPT课件

《马诗》(完美版)PPT课件目录•课程介绍与背景•文本解读与赏析•艺术手法与表现技巧•文化内涵与历史价值•知识拓展与延伸阅读•互动环节与课堂总结01课程介绍与背景李贺,字长吉,唐代著名诗人之一,以其独特的诗风和才华横溢而著称。

李贺的《马诗》共有二十三首,本课选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几首进行讲解。

《马诗》是唐朝诗人李贺所作,通过对马的描绘表达了对英勇善战、忠诚不二的马的赞美之情。

《马诗》简介及作者背景唐代是中国历史上文化繁荣的时期之一,唐朝时期经济发展达到了巅峰,文化艺术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马在唐代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不仅是交通工具和战争利器,还是文化艺术中的重要元素。

唐代马文化丰富多彩,包括马术、赛马、马球等运动和马匹选美等活动。

唐代文化背景与马文化课程目标与学习方法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马诗》的背景、作者及诗歌内容,感受唐代文化的韵味和马文化的内涵,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学习方法通过讲解、讨论、分析、比较等多种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意境和表达技巧,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同时,结合多媒体手段如PPT课件、图片、视频等辅助教学,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体验感。

02文本解读与赏析《马诗》原文朗读及注释原文朗读播放《马诗》原文的朗读音频,引导学生跟读,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注释详解对诗歌中的生词、难词进行注释,帮助学生理解诗歌大意。

逐句解读与意境描绘逐句解读对诗歌的每一句进行详细的解读,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含义和表达技巧。

意境描绘通过图片、音乐等多媒体手段,再现诗歌所描绘的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诗歌的意境美。

整体赏析与主题思想探讨整体赏析对诗歌的整体结构、艺术手法进行赏析,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主题思想探讨引导学生探讨诗歌的主题思想,理解诗人通过诗歌所表达的情感和态度,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文学素养。

03艺术手法与表现技巧将马比喻为龙、凤等神话生物,突出其神骏非凡的形象。

六年级语文下册10《古诗三首》《马诗》课件(共16张PPT)

六年级语文下册10《古诗三首》《马诗》课件(共16张PPT)

马诗 《马诗》是中唐诗人李贺所作的一组五言绝句,共二十三首。诗歌通过 咏马、赞马或慨叹马的命运,来表现志士的奇才异质、远大抱负以及不 遇于时的感慨与愤懑,其表现方法属比体。其中第五首选入部编六年级 下册。 李贺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 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商。 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 著名诗人。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 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 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李贺长期的抑郁 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 27岁英年早逝。
)”
表达了作者盼望建功立业的抱负。”
作业:
1.背诵、默写诗歌。 2.搜集有关马的诗歌。
马诗 【唐】李贺 大 漠 /沙 如 雪, 燕 山 /月 似 钩。 何 当 /金 络 脑, 快 走/ 踏 清 秋。
词语点拨: 大漠:广阔无边的大沙漠。 燕山:山名,燕俨然山。这里借指边 塞。 钩:古代的一种兵器,形似月牙。 何当:何时将要。 金络脑:用黄金装饰的马笼头,说明 马具的华贵。 快走:迅速地跑,爽快地跑。 清秋:金秋。
自读前两句,小组讨论: 1.这两句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2.这是什么描写?写了些什么景物? 有什么作用? 3.作者为什么特意描写“大 漠”“燕山”这些地方?这对表现句并思考: 1.题目是《马诗》,但诗中不见一个 马字,是否跑题了?为什么? 2.“金络脑”是指什么?为什么不是 铁、木、竹呢?由此说明了这是一匹 怎样的马? 3.“何当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六年级语文下册10古诗三首-马诗课件(共25张PPT)

六年级语文下册10古诗三首-马诗课件(共25张PPT)

大燕何快大 燕 何 快[漠山当走唐[漠山当走马唐沙月金踏]马沙月金踏诗李]如似络清诗李如似络清贺雪钩脑秋贺雪 钩 脑 秋,。,。,。,。
小组分别说出诗句的意思
大漠:广阔无边的沙漠 燕山:燕然山 钩:弯刀 何当:什么时候才能够 经络脑:用黄金装饰的马笼头 快走:迅速的跑 清秋:金秋,天气凉爽的秋天

课堂小结
同学们说说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燕山月似钩 快走踏清秋
二、《马诗》的前两句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
分别把( 沙)比作( 雪),把( 月)比作 ( 弯刀)。
三、《马诗》哪两句表达了作者报效国家 Nhomakorabea建功立业的期
望?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四、给下列诗人和称号配对
布置作业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完成同步指导相关练习
三、反复诵读解大意
(一)朗读诗文 扫清障碍 3、试着给诗歌划分节奏
4、小小展示台
给古诗划分节奏
马诗 [唐]李贺 大漠沙如雪, 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 快走踏清秋。
四、看诗文解大意
小组合作学习要求:
小组合作读古诗,并且借助注释理解诗句意思。
大漠:广阔无边的沙漠 燕山:燕然山 钩:弯刀 何当:什么时候才能够 经络脑:用黄金装饰的马龙头 快走:迅速的跑 清秋:金秋,天气凉爽的秋天







学习古诗小方法
一看诗题明对象 二看作者知背景 三反复诵读解大意(插图注释也要看) 四再读诗文悟诗情
一、看诗题明对象
马诗
二、看作者知背景
李贺(790~816),唐代诗人。李贺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27岁 时在郁闷悲苦中去逝。他生不逢时,又不愿媚俗取宠,因而饱受世事 的嘲弄。这种情绪直接影响了他的性格,融进了诗作使他的诗平添了 一层冷艳神秘的色彩,因而人们称他为“诗鬼”。

六年级下册第10课《马诗》课件(共37张PPT)

六年级下册第10课《马诗》课件(共37张PPT)

2、作者为什么特意描写“大漠”“燕山” 这些地方呢?这些地方有什么特点呢?
大漠:空旷荒凉
燕山:连绵不绝、高拔险峻
大漠、燕山是古时候边塞之地,那里曾有过无数战争,也曾有无数征人的生命与鲜血在那里抛洒。所以这两句诗给人一种怎样的感觉?
清冷而且悲凉
如果有一匹矫健的骏马在这秋高气爽的疆场上纵横腾跃,那该多么威武豪迈。
“何当”即“何时”,既说明遥遥无期,又包含着无限的期盼和无奈。
自读后两句,思考:这是一匹怎样的马呢?
这首诗仅仅是在写马吗?想想作者想要表达怎样的心境呢?
➽关注背景,体会诗情。
诗人多么希望能施展自己的才华,驰骋沙场,建功立业,为国家昌盛,国泰民安,献上自己的一点力量。可是昏庸腐败的朝廷不认同他的才华,英雄无用武之地,他无法施展自己的抱负。
新课导入(一)
下载后此页可删除掉也可编辑修改
新课导入(二)
下载后此页可删掉也可编辑修改
新课导入(三)
下载后此页可删除掉也可编辑修改
课后总结(一)
下载后此页可删除掉也可编辑修改
课后总结(二)
同学们再见!
授课老师:
时间:2024年3月17日
同学们再见!
授课老师:
时间:
以下为备用10.《古诗三首:马诗》PPT母版与图标和背景图供使用(原创)
不多余。边塞凄冷悲凉环境更从侧面衬托出作者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愤懑之情。
诗人通过写骏马渴望驰骋沙场,抒发自己渴望为国立功的远大志向。这种写法叫托物言志。 《马诗》是托物言志的咏物诗。
下载后此页可删除掉也可编辑修改
此处可以修改删除
备用PPT母版可以编辑修改
2024年春季 六年级语文下册
深入探究
以下为备用10.《古诗三首:马诗》PPT母版与图标和背景图供使用(原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7
丹枫红似﹙火﹚, 秋水平如﹙镜﹚。
-
28
春花白似﹙ ﹚, 翠柳细如﹙ ﹚。
-
29
-
30
自读后两句并思考:
1、题目是《马诗》,但诗中不见一个马字, 是否跑题了?为什么? 2、“金络脑”是指什么?为什么不是铁、 木、竹呢?由此说明了这是一匹怎样的马? 3、“何当”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
-
16
诗人简介
李贺(790~816),唐代诗人。字长吉, 福昌(今河南宜阳)人。他是唐朝宗室郑 王后裔,但家族已经没落。他才华横溢, 壮志凌云,满腹傲气,迫切地想为国家人 民奉献,但因为他的父亲叫李晋肃, “晋”“进”同音,与李贺争名的人,就 说他应避讳父亲的名讳不举进士,使得他 终不得登第。李贺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 倒,27岁时在郁闷悲苦中去逝。他生不逢 时,又不愿媚俗取宠,因而饱受世事的嘲 弄。这种情绪直接影响了他的性格,融进 了诗作使他的诗平添了一层冷艳神秘的色 彩,因而人们称他为“诗鬼”。
你会填吗?
一(马 )当先 老(马 )识途 万(马 )奔腾
(马 )到成功 千军万( 马) 快( 马)加鞭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学习古诗小贴士
• 一看诗题明对象, • 二看作者知背景, • 三看诗文解大意, • 四看资料悟诗情, • 插图注释也要看, • 反复诵读入诗境。
-
33
《青 松》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陈毅
-
34
《竹 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郑燮
-
35
作业布置
• 1.搜集有关马的诗歌作品。 • 2.并且按“四看诵读法”学习 所搜集到的诗歌。
-
36
-
37
•金络脑:用黄金装饰的马笼头,说明马具的 华贵。 •快走:迅速地跑,痛快地跑。 •清秋:金秋,天气凉爽的秋天。
-
22
大漠沙如雪
-
23
燕山月似钩
-
24
何当金络脑
-
25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走踏清秋
-
26
自读前两句,小组讨论:
1、这两句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2、这是什么描写?写了些什么景物?有什 么作用? 3、作者为什么特意描写“大漠”“燕山” 这些地方?这对表现马有什么特别的意义?
-
20
自学提示:
朗读古诗,同桌互相交流你明白了些 什么?你不明白什么?在这之中你最想 知道什么,思考并组织好语言互相提问并 回答。
温馨提示:联系注释理解词语以及诗句意思
-
21
看诗文解大意
词语点拨:
•大漠:广阔无边的大沙漠。 •燕山:山名。在现在河北省的北部。古代 一直是边疆征战之地 • 钩:弯刀,是古代的一种兵器。形似月牙。 •何当:什么时候才能够。
31
这首诗仅仅是在写马吗?请结合作 者资料思考作者想要表达怎样的思想 感情?
-
32
当堂检测
1、补充古诗 大漠_______,燕山_______。 何当_______,快走_______。
2、《马诗》的作者是__朝诗人______。 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 了作者盼望建功立业的抱负。
-
17
写作背景:
作者所处的贞元、元和之际, 正是作者不得志之时。而“燕山” 一带又是藩镇肆虐为时最久,为 祸最烈的地方。本诗正是当时所 写。
-
18
自学提示:
1、自由朗读古诗三遍,注意节奏。 2、找出不认识的字,与同桌讨论 后还不认识的,提问。
-
19
明韵律
马诗
大 漠 / 沙 如 雪, 燕 山 / 月 似 钩。 何 当 / 金 络 脑, 快 走 / 踏 清 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