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支皮瓣的临床应用原则专家共识

合集下载

穿支皮瓣的发展与临床应用进展

穿支皮瓣的发展与临床应用进展

CHINESEJOURNALOFCLINICALANATOMYVOL.24NO.22006表1穿支皮瓣的国际会议MeetingNo.YearPlace1st1997Gent,Belgium2nd1998NewOrleans,USA3rd1999Munich,Germany4th2000Glasgow,UK5th2001Gent,Belgium,Terminologyconsensusonperforatorflaps,穿支皮瓣命名会议6th2002桃园,台湾7th2003London,UK,Barcelonameetingonperforatorflaps,Spain8th2004SaoPaulo,Brazil9th2005Barcelona,Spain10th2006Ankara,Turkey【收稿日期】2005-11-20【基金项目】上海市卫生局科研基金(0441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571896)【作者简介】张世民(1965-),男,山东牟平人,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创伤骨科与显微外科方面的研究,Tel:(021)66111037,E-mail:shiminchang@yahoo.com.cn穿支皮瓣的发展与临床应用进展张世民1,徐达传2,俞光荣1,侯春林3(1.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骨科,上海200065;2.南方医科大学临床解剖学研究所,广州510515;3.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骨科,上海200003)Perforatorflaps:developmentandprogressinclinicalapplicationsZHANGShi-min,XUDa-chuan,YUGuang-rong,etal.DepartmentofOrthopaedics,TongjiHospital,TongjiUniversity,Shanghai200065,China【中图分类号】R3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165X(2006)03-0228-04穿支皮瓣(perforatorflap)是指仅以管径细小的皮肤穿支血管(穿过深筋膜后口径仍≥0.5mm)供血的皮瓣,属轴型血管的皮瓣范畴[1]。

特殊形式穿支皮瓣的临床应用53页PPT

特殊形式穿支皮瓣的临床应用53页PPT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特殊形式穿支皮瓣的临床应用
16、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把它走 完。 17、一般情况下)不想三年以后的事, 只想现 在的事 。现在 有成就 ,以后 才能更 辉煌。
18、敢于向黑暗宣战的人,心里必须 充满光 明。 19、学习的关键--重复。
20、懦弱的人只会裹足不前,莽撞的 人只能 引为烧 身,只 有真正 勇敢的 人才能 所向披 靡。
46、我们若已接受最坏的,就再没有什么损失。——卡耐基 4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48、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4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50、谁和我一样用功,谁就会和我一样成功。——莫扎特

穿支皮瓣的临床基础

穿支皮瓣的临床基础

皮瓣坏死
总结词
皮瓣坏死是穿支皮瓣移植后最严重的并发症 ,可能导致手术失败和患者残疾。
详细描述
皮瓣坏死通常发生在术后7-10天,表现为 皮瓣颜色变暗、质地变软、失去弹性。皮瓣 坏死的原因包括血管危象、感染、血液循环 障碍等。防治措施包括密切观察皮瓣血液循 环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血管危象和感染等 并发症,同时采取适当的药物治疗和护理措
降低复发率。
在先天性畸形和组织缺损的修 复中,穿支皮瓣能够提供形态 和功能相近的组织,改善患者 的生活质量。
06
CATALOGUE
穿支皮瓣的并发症与防治措施
血管危象
总结词
血管危象是穿支皮瓣移植过程中最严重的并发症,可能导致皮瓣坏死。
详细描述
血管危象通常表现为皮瓣颜色苍白或青紫,毛细血管充盈时间延长或消失,皮瓣质地变硬,弹性消失。发生血管 危象的原因包括手术操作损伤、血管蒂扭曲或受压、动脉痉挛或栓塞等。防治措施包括密切观察皮瓣血液循环状 况,及时发现并处理血管危象,如采取保暖、解痉、抗凝等措施,必要时进行手术探查。
05
CATALOGUE
穿支皮瓣的临床应用与效果评价
穿支皮瓣在烧伤修复中的应用
穿支皮瓣能够提供足够的皮肤覆盖,减少瘢痕 形成,改善创面愈合质量,降低感染风险。
穿支皮瓣在修复大面积烧伤和复杂创面时,能够降低 手术难度,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成功率。
烧伤修复是穿支皮瓣的主要应用领域之一,尤 其在深度烧伤和复杂创面的修复中具有显著效 果。
手术操作技巧
选择粗大、健康的穿支血管,以保证皮瓣 的血供和成活率。
手术操作应轻柔、细致,避免损伤血管和 神经,同时要注意无菌操作,防止感染。
常见穿支皮瓣的应用
手部皮肤缺损

穿支皮瓣在组织器官缺损修复和再造中的应用

穿支皮瓣在组织器官缺损修复和再造中的应用

穿支皮瓣在组织器官缺损修复和再造中的应用姚刚1 周芳1 Peter C N eligan2 【摘 要】 目的 介绍5种穿支皮瓣在乳房、舌等器官再造,肿瘤切除或外伤等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方法 2005年6月~2006年6月,应用游离或带蒂的穿支皮瓣修复组织缺损和器官再造31例。

其中采用股前外侧穿支皮瓣(an tero lateral th igh flap,AL T)修复头颈部恶性肿瘤16例,包括恶性黑色素瘤9例,鳞癌4例,基底细胞癌2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1例;肿瘤累及舌并行3 4舌切除再造舌3例;最大供瓣范围为26c m×15c m。

腹壁下动脉系统穿支皮瓣(deep inferi o r ep igastric perfo rato r flap,D IEP)乳房再造10例,游离横形腹直肌肌皮瓣(free tran sverse rectu s abdom in is m yocu taneou s flap,FTRAM)2例,其中9例为单侧,3例为双侧;择期再造9例,即期3例,即期再造者行保留皮肤的乳腺切除术。

臀上动脉穿支皮瓣(superi o r glu teal artery perfo rato r flap,SGA P)、臀下动脉穿支皮瓣(inferi o r glu teal artery perfo rato r flap,IGA P)再造乳房各1例。

胫后动脉比目鱼肌带蒂穿支皮瓣(po steri o r tib ial artery perfo rato r flap,PTA) 15c m×5c m修复小腿中下段缺损6c m×4c m伴骨外露1例。

供瓣区直接缝合27例,3例AL T皮瓣和1例PTA皮瓣应用刃厚皮片覆盖供瓣区。

 结果 应用游离皮瓣30例,带蒂皮瓣1例。

皮瓣完全坏死1例,为AL T皮瓣修复肿瘤切除后颈部缺损,吻合血管为旋股外侧动脉降支与甲状腺上动脉,术后6d行坏死皮瓣清除,应用右侧胸大肌肌瓣加游离植皮术修复创面。

穿支皮瓣的临床应用演示文稿

穿支皮瓣的临床应用演示文稿

34
0.7
30
0.7
6
0.8
16144 809 325 201 284 1670 375 604 124 2217 520 665 722 311 3376 419 1408 1149 399
占体表面积比例(%)
100 5 2 1 2 10 5 3 2 14 3 4 5 2 21
2.5 9 7
2.5
穿支皮瓣的发展历史
★与血管解剖学相适应,临床上穿支皮瓣亦有两种类型:1 肌 皮穿支皮瓣;2 肌间隔穿支皮瓣。
作者
Kroll Kojima Kojima Angrigiani Deiler Cavadas
表 1 几个肌皮穿支皮瓣的发展
年份
皮瓣
1988 1989 1993 1995 2000 2001
穿支皮瓣的优缺点
穿支皮瓣的主要优点:
①不切取肌肉,不影响运动功能; ②有时也不切取深筋膜; ③供区损害少 ,不破坏供区外形; ④设计灵活,可根据受区需要包含或多或少的皮下脂肪组织; ⑤患者术后康复快,住院时间短。
※2000年Futter等回顾比较了27例腹直肌皮瓣和23例腹直肌穿支皮瓣的女性 患者的腹壁肌力,结果切取腹直肌皮瓣者较腹直肌穿支皮瓣的腹壁肌力明显 降低。
穿支皮瓣的临床应用演示文稿
(优选)穿支皮瓣的临床应用
皮瓣
皮瓣的命名:蒂部的血供形式+皮瓣部位+皮瓣的组成 层次+皮瓣的移植方式(如:吻合足背动脉的股前外侧皮瓣游离移植术)
皮瓣移植的原则:
1,能用简单植皮修复的创面就不用皮瓣移植; 2,能用传统皮瓣移植修复的创面不复杂的皮瓣移植; 3,能用局部皮瓣修复的就不用游离移植; 4,用次要部位的组织做供区,修复重要受区部位。

最新 穿支皮瓣的临床应

最新 穿支皮瓣的临床应
肌后到达皮肤。

9、 人的价值,在招收诱惑的一瞬间被决定 。2021 /5/14 2021/5 /14Friday, May 14, 2021

10、低头要有勇气,抬头要有低气。 2021/ 5/1420 21/5/ 14202 1/5/14 5/14/ 2021 7:11:45 PM

11、人总是珍惜为得到。2021/5/14 2021/ 5/1420 21/5/ 14May-2114-May-21
加完美,
• 5.患者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缩短。
操作特点
• 1.操作复杂,延长手术时间, • 2.术前血管穿支的定位和粗细,临床多
选用超声多普勒检查,
• 3.术中解剖时若创伤过大,穿支小血管 受到牵拉和扭曲,导致血管痉挛及栓塞。
临床应用的穿支皮瓣特点
• 1.可预测和恒定的血供, • 2.至少1条以上的较大穿支血管( ≥

11、人总是珍惜为得到。2021/5/14 2021/ 5/1420 21/5/ 14May-2114-May-21

12、人乱于心,不宽余请。2021/5/ 14202 1/5/14 2021/ 5/14F riday, May 14, 2021

13、生气是拿别人做错的事来惩罚自 己。20 21/5/ 14202 1/5/14 2021/ 5/142 021/5/ 145/1 4/202 1
穿支皮瓣的临床应用
概念
• 定义 • 穿支皮瓣是由皮肤和皮下组织构成,有独立的
穿支血管供血,这些穿支血管从所属主干发出 后,从深部组织(主要是肌肉)中或之间穿出 并供养浅表的皮瓣。
• 分类 • 穿支血管分为两大类:直接和间接,前者仅穿
过深筋膜,后者穿过肌肉或肌间隙。

股外侧穿支皮瓣的解剖基础及临床应用

股外侧穿支皮瓣的解剖基础及临床应用

股外侧穿支皮瓣的解剖学基础及临床应用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手外科(湖南衡阳 421002)湘雅医院骨科(湖南长沙 410000)【摘要】目的探讨股外侧穿支皮瓣血供及临床应用的可靠性。

方法对10成人尸体下肢新鲜标本灌注后,解剖观察大腿中下段皮肤血供情况,并应用12例股外侧穿支皮瓣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

结果股外侧穿支皮瓣主要是由股深动脉第3穿支供血的皮瓣。

于该区设计局部转移或游离皮瓣,修复四肢创面缺损,12例皮瓣成活良好,远期效果满意。

结论股外侧穿支皮瓣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方法。

【关键词】股外侧穿支皮瓣解剖临床应用Anatomy study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lateral thigh perforator flap【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blood vascular distribution of lateral thigh perforator flap and to discuss the reliability of its clinical application.Methods Ten fresh adult lower extremities were used for the study, by means of injecting the media of red latex into the main artery of the limb. The skin vascular architecture of each thigh was observed to decide the blood supply of this region. Twelve patients were used to repair soft-tissue defects of extremity limb.Results From this study, it was found that blood supply of lateral thigh perforator flap were sustained by the third perforator artery of deep femoral artery.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the lateral thigh perforator flap was successfully carried out for the soft-tissue defects of extremity limb All of the flaps were survived well. Long-term results were satisfactory.Conclusion The above mentioned flap is a safe and effective flap for repair the soft-tissue defects of extremity limb.【Key words】lateral thigh; perforator flap; anatomy; clinical application通过对中国人体大腿标本进行显微解剖与观测,获取股外侧皮肤血管穿支的来源、数目、分布、类型、外径与蒂长等解剖学数据资料,为股外侧穿支皮瓣的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依据,并根据解剖学结果进行临床皮瓣设计和初步应用,取得满意效果。

穿支皮瓣的临床基础.ppt

穿支皮瓣的临床基础.ppt
4
桡 A12 尺 A11 骨间后A7 骨间前A1
(Taylor GI.BrJ. Plast. Surg
1987.40:113)
5
➢ 尺动脉腕上穿支皮瓣 (腕豆 骨上4cm)
➢ 骨间前动脉腕背穿支皮瓣 (尺骨茎突上2.5cm)
6
穿支皮瓣的临床
应用
小腿踝部
7
➢腓动脉外踝上前穿支皮瓣 (外踝前上5cm)
➢ 腓动脉外踝上后穿支皮瓣 (外踝后上5cm)
➢ 胫后动脉内踝上穿支皮瓣 (内踝上5cm)
8
❖ 臀上动脉穿支皮瓣 (SGAP) ❖ 阔筋膜穿支皮瓣 (TFLP) ❖ 腓肠肌内侧穿支皮瓣 (MSAP)
躯干
❖ 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 (DIEP) ❖ 胸背动脉穿支皮瓣 (TDP)
9
10
11
12
13
穿支皮瓣的临床基础
1
穿支皮瓣
(Perforator flap)
皮肤的血供形式:
❖ 直接皮支(足背皮瓣)❖穿动脉肌肉穿支肌间隙筋膜穿支
❖ 皮神经浅静脉营养血管 2
人体皮肤穿支血管
供区
口径≥0.5mm 筋膜皮肤穿支 374支
前臂
37支
(掌侧28、背侧9)
3
穿支皮瓣的临床应用
前臂腕部
➢ 桡动脉腕上穿支皮瓣 (桡骨茎突上6c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ANATOMY VOL.34NO.12016
穿支皮瓣的临床应用原则专家共识
唐举玉1,魏在荣2,张世民3,汪华侨4,章一新5,顾立强6,刘元波7,沈余明8,路来金9,王欣10,徐永清11,梅劲12,张家平13,赵洪伟14,王健15,章伟文10,韩岩16,郑和平17,劳杰18,陈宏10,巨积辉19,陈世新12,王达利2,柴益民20,穆籣21,刘小林6,唐茂林12,徐达传22,侯春林23
1.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手显微外科;
2.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烧伤整形科;
3.同济大学附属杨浦医院;
4.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编辑部; 5.上海交通大学第九人民医院整复外科; 6.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显微外科;7.中国医学科学
院整形外科医院四肢重建外科;8.积水潭医院烧伤整形科;9.吉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手外科;10.宁波市第六医院手外科;
11.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骨科医院;12.温州医科大学解剖教研室;13.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烧伤科;14.重庆医科大学附属
口腔医院;
15.温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手外科;16.解放军总医院整形科;17.南京军区福州总院;18.上海华山医院手
外科;19.苏州瑞兴医院手外科;20.上海第六人民医院骨科;21.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整形外科;22.南方医科大学临床解剖学研究所;23.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骨科
Experts consensus for clinical application principle of perforator flap TANG Ju-yu 1,WEI Zai-rong 2,CHANG Shi-min 3,et al.
1.Department of Hand and Microsurgery,Xiangya Hospit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Changsha 410008,China;
2.Department of Burn and Plastic Surgery,Affiliated Hospital of Zunyi Medical College,Zunyi 563003,China;
3.Department of Orthopedic Surgery,Yangpu Hospital,Tongji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Shanghai 200090,China
【中图分类号】R616.2;R622【文献标识码】A 【DOI 】10.13418/j.issn.1001-165x.2016.01.002
皮瓣手术的应用在人类史上已有两千多年,其发展主要经历了最初的局部旋转皮瓣和后来的远位带蒂皮瓣、游离皮瓣、带血管蒂皮瓣、穿支皮瓣等阶段。

近40余年来由于显微外科技术的诞生解决了小血管吻合难题和显微解剖研究深入认识了皮瓣的血供规律,先后诞生了游离皮瓣和穿支皮瓣。

游离皮瓣解决了过去处理极为棘手、治疗效果不佳甚至无法修复的创面难题,是皮瓣外科发展史上重要的里程碑;穿支皮瓣突破了深筋膜血管网是皮瓣赖以生存必备条件的传统观念,使皮瓣移植迈向了“自由王国”,实现了以最小的供区损害获得最佳的受区外形和功能,代表目前皮瓣外科的最新进展,是皮瓣外科发展史上又一次飞跃。

穿支皮瓣在我国起步相对较晚,但近年来发展迅速,有些领域已跃居国际领先水平,为了更好地推广与普及穿支皮瓣技术,促进我国皮瓣外科规范、健康发展,有必要探讨和制订穿支皮瓣的临床应用原则。

传统的皮瓣应用原则包括:“以次要部位修复主要部位、宜近勿远、宜简勿繁、宜带蒂勿游离”。

这一原则在皮瓣外科技术发展早期和对皮瓣外科技术初学者来说都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患者的治疗效果。

在这个阶段,由于没有完全突破皮瓣成活的瓶颈,不管是对术者还是对患者而言,
皮瓣成活、创面愈合即为成功。

随着皮瓣外科发展,皮瓣移植技术日趋成熟,许多单位皮瓣移植成功率已达95%以上,皮瓣移植成活、创面愈合已不是难题,术者和患者更多关注受区外形与功能的恢复及供区外形与功能的损害。

长期的临床实践发现传统皮瓣存在下列问题:①局部旋转皮瓣修复效率低,存在组织浪费(近蒂端),供区不能直接闭合,需要皮肤移植,存在第二供区损害;②带蒂皮瓣(如交腿皮瓣、交臂皮瓣、腹部带蒂皮瓣、邻指皮瓣等)不能一次完成创面修复,蒂部组织浪费更大,固定时间长,病人痛苦增加,供区损害较大;③带血管蒂(轴型血管)皮瓣修复效率提高、皮瓣组织浪费减少,但修复较大创面时皮瓣供区也难以直接闭合,
供区大面积植皮对第二供区会造成较大损害,对损伤严重的患肢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

为此,皮瓣外科技术成熟的显微重建中心在临床多已突破传统的创面重建阶梯原则,根据患者需求、受区重建要求采用电梯重建原则,自由选择最佳的供区,包括游离皮瓣移植或游离穿支皮瓣移植,取得了更好的临床效果。

穿支皮瓣技术诞生后使皮瓣移植实现了供区选择自由化、皮瓣切取微创化、皮瓣受区与供区美观化,达到了“成活、功能、外形和供区微创”的完美统一。

传统的皮瓣阶梯选择原则已不能完全适用当今皮瓣外科发展,当今皮瓣移植不能仅以皮瓣成活、创面愈
【收稿日期】2015-11-10
·专家共识·
·
·
4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16年第34卷第1期
合为目标,应该充分考虑皮瓣移植的得失比(得:受区的功能与外形恢复,失:供区的功能与外形损害)。

因此,穿支皮瓣应用的基本原则是:以最小的供区功能与外形损害获得最佳的受区功能和外形恢复,即最大得失比原则。

已育女性乳腺癌患者在乳腺癌根治切除后采用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移植同期或二期乳房再造,既重建一个接近正常的乳房,又去除了腹部多余的脂肪达到了瘦身、雕塑腹部曲线的目的,最好地诠释了最大得失比原则。

这一基本原则涵盖以下临床应用原则:①以次要部位修复主要部位原则;②皮瓣高质量成活原则;③重视受区功能与形态重建原则;④尽可能减少皮瓣供区外观与功能损害原则。

以次要部位修复主要部位是皮瓣移植永恒不变的原则,皮瓣高质量成活是穿支皮瓣应用的前提和基础,在保证皮瓣高质量成活的前提和基础上要重视皮瓣受区功能与形态的重建和减少皮瓣供区外观与功能的损害。

皮瓣移植既要考虑创面部位、大小、形态、深浅、是否合并死腔与感染、局部感觉与运动功能重建要求、受区血管、创面周围软组织条件等情况,也要综合评估供区皮肤色泽、质地、弹性、移动度、松弛度、皮下脂肪厚度、废用性肌萎缩程度、供区血管、皮神经支配等,还应参考患者全身情况、年龄、性别、职业及本人特殊要求,尽可能做到“缺多少补多少、缺什么补什么”,实现受区创面的三维立体美学修复和供区创面的直接闭合,创面修复不禁锢于先局部后远位、先带蒂后游离的传统创面重建阶梯原则,但创面修复获得同等得失比的前提下,应遵循能近勿远、先易后难、先简后繁的原则。

穿支皮瓣的临床应用原则只是皮瓣移植领域的基本纲要,需要每一位显微重建外科医生在临床实践中去不断探索与完善,最终能够根据具体情况、权衡得失、灵活掌握,力求熟悉每一种皮瓣的最佳应用指证,掌握每一类创面的最佳修复方法,争取每一次手术的最佳效果,从而造福于每一位患者。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第九届编辑委员会
顾问:钟世镇
名誉主编:徐达传
主编:欧阳钧
副主编:唐茂林徐永清王大平赵德伟廖华(常务)
编辑部主任:黄美贤
编委:(按姓氏笔画为序)
万圣祥王增涛王利王剑利田广永田光磊邓国三史增元白波
叶劲冯克俭刘树伟刘小林刘会仁孙俊孙贺庄永青朱青安
朱立新成官迅邱小忠吴增晖陈合新余斌劳杰芮永军张正治
张绍祥张鸣生张晓东张世民张春张振伟张子清张长青张光明
李义凯李云生李国新李志军杜心如苏泽轩杨大平林雪群林祥涛
郑和平金国华罗盛康俞光荣赵劲民侯春林侯瑞兴秦小云秦书俭
倪东江徐建光夏虹夏春林顾立强唐举玉柴益民高建明高峻青
高伟阳高延征殷学民章伟文黄必留黄继锋黄东黄文华崔树森
喻爱喜韩卉谢振荣隋鸿锦路来金廖建春谭盛漆松涛阚世廉
穆广态魏在荣瞿东滨
Stephen W.Carmichael(美国)Robert J.Spinner(美国)F.Dupare(法国)
特邀编委:
丁晶王守森付升旗叶淦湖艾福志李忠华李鉴轶李浪李文春
李文翠沈维高杨运发张雁儒张美超张卫民昌耘冰赵卫东侯宝华
郭家松党小伍倪炳华黄潮桐谢庆平董鹏傅小宽樊仕才
青年编委:
庄跃宏罗吉伟朱跌良肖进陆云涛陆志方彭志强焦培峰胡德峰
··
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