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建模计划生育分析讲解学习
计划生育政策调整对人口数量、结构及其影响数学建模A题

计划生育政策调整对人口数量、结构及其影响数学建模A题封一答卷编号(参赛学校填写):答卷编号(竞赛组委会填写):论文题目: A组别:本科生参赛队员信息(必填):参赛学校:封二答卷编号(参赛学校填写):答卷编号(竞赛组委会填写):评阅情况(学校评阅专家填写):学校评阅1.学校评阅2.学校评阅3.评阅情况(联赛评阅专家填写):联赛评阅1.联赛评阅2.联赛评阅3A题:计划生育政策调整对人口数量、结构及其影响摘要人口的数量和结构是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研究了深圳市人口特征,采用灰色预测模型、logistic模型、leslie矩阵以及熵权法建立预测模型,给出合理的预测方案,进而说明人口特征的现状和计划生育新政策的调整对于人口数量、结构的影响,以及通过延迟退休年龄进一步缓解老龄化趋势。
虽然生育政策的完善和调整是以育龄夫妇的孩子数量和结构为政策依据,但要分析政策变动对出生人口规模的影响必须对生育水平、育龄妇女、孩次结构与人口规模、育龄夫妇的个人独生情况、婚姻状况和生育意愿进行全面地分析和深入地研究。
目前通用的人口分析模型和人口分析方法无法完全满足这一研究任务的需要,所以本文考虑通过深圳市现阶段对人口的预测,针对人口老龄化、延迟退休年龄对未来社会的影响。
本文着重考虑以下几个问题:根据对于深圳市年末常住人口及其他人口数据的变化特征;预测深圳市人口数量和结构的发展趋势;通过对深圳市人口老龄化的研究来说明“单独二孩”政策、计划生育政策调整的必要性。
我们首先对深圳市2001-2010年的人口普查数据进行处理,借助Matlab软件,分析了近十年的人口数量与人口结构的发展变化趋势。
采用灰色预测模型与logistic模型预测了深圳市未来十年的人口数量,鉴于两种模型的精度等级都为一级,故利用熵权法选取合适的加权系数,通过加权更好的反应总体的人口数量变化,通过人口发展的趋势来发表自己对深圳市实施计划生育新政策的的看法和意见。
从数学建模角度看单独二孩政策对人口发展的影响

:0 . 4 7 . 且 通 过 大 量 数 据 表 明 , 出生
必 要 求 出各 年 龄段 女性 人 1 : 3 占 总 人 口的 比重 . 通 过 各 年 龄 段
的年 龄 别 生 育 率 和 存 活 率构 造 L e s l i e矩 阵 .从 而 预测 了 中 长
期 人 口未 来 发 展 趋 势 .
二、 基 本假 设 与 符 号 说 明
婴儿的死亡率很低, 我们假设d = 0 . 0 2 , s : 为第i 个年龄段
的存 活 率 .
F F
6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6 z 6 …
F 。
6
O
f 一) 基 本 假 设 ( 1 ) 假 设 各 年 龄 段 的 男 女 性 别 比相 等且 均 等 于 总 男 女 性 别 比: ( 2 ) 假 设 重 庆 市 各 年 龄 段 的死 亡 率 和 年 龄 别 生 育 率 与 全 国水 平 相 等 ; ( 3 )假 设 总 男 女 性 别 比 不 随 时 间 变 化 : ( 4 ) 假 设 不 考 虑 迁 入 迁 出和 城 乡 差 异,
一
会环境是稳定 的, 即d I ( £ ) 、 d o o ( f ) 、 b i ( t ) 、 c ( t ) 、 h i ( £ ) 与t 无 关。 用
r ( t ) 表示第 t 年第 i 个年龄段的女性人数, 表示第 i 个年龄
段女性人口 死亡率: : + l ( t + 1 ) = ( 1 一 d i ) : ( £ ) .
实施 “ 单独 二孩” 政策后 , 总 和 生 育 率 发 生 改 变. 设 生 二 胎 的 女 性 总 和 生 育 率 为 ( 卢 为 常数 , 卢 , =1 . 6 ) , 不 生 二 胎 的 女性 总和 生 育 率 为 卢 ( 卢 : 为常数 , 』 9 2 =1 . 1 7 ) . 因此第 i 年 龄
数学建模计划生育分析

数学建模计划生育分析数学建模实践报告题目:计划生育政策的分析学生姓名1:陈佳俊学号1:201420320102学生姓名2:肖骁学号2:201420320207学生姓名3:徐文晗学号3:201420320209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指导教师:刘唐伟、胡康秀、徐德华、许志军老师2016年5月10日摘要近年来,我国人口增长趋势持续走低,相关部门针对有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的人口政策。
本文主要通过建立模型研究一孩政策、单独二孩和全面二孩政策对我国人口增长的影响,为此主要建立了三个模型。
模型一是根据历年数据运用Logistic人口阻滞增长模型模型,对2013年至2030年的各年份中国总人口和增长率进行预测。
模型二为假设国家不采用单独二孩政策而直接在2013年推行全面二孩政策,利用如今开放全面二胎后有生二胎意愿的育龄妇女数量做出2013年至2030年的预测模型。
模型三利用已知数据建立仅采用单独二胎政策的人口增长模型。
最后,分别对模型一,模型二和模型三进行分析讨论“单独二孩”和“全面两孩”政策对人口的影响。
1.问题的提出与分析1.1 问题的提出新中国成立后,经济恢复,社会安定,医疗条件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死亡率大幅下降,外加政府提倡人多力量大鼓励生育,人口快速增长,从建国初期的 5.4 亿人迅速增加到 1970 年的 8.3 亿人,人民群众在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困难日益突出,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沉重压力。
为控制人口过快增长,1980年党中央发表《关于控制我国人口增长问题致全体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的公开信》,提倡一对夫妇生育一个子女,1982 年,计划生育被确定为基本国策,并写入《宪法》之后,国家根据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不断调整完善计划生育政策。
而近年来,一孩政策的弊端越来越明显,国家统计局在1999年10月已经宣布中国进入了一个老龄化的社会,外加出生婴儿性别比的持续偏高,导致生育率下降过快。
国家不得不推行新的计划生育政策。
人口模型数学建模

计划生育政策调整对人口影响的研究摘要本文讨论了计划生育政策调整对人口的影响,通过建立人口数量和结构模型,进一步分析新政策对教育、劳动力供给与就业、养老等的影响。
针对问题一,分析计划生育政策未调整对人口的影响。
首先对出生率和死亡率进行曲线拟合,描述人口自然增长率根据时间变化的关系,再运用递推法,建立全国计划生育人口数量模型,并预测计划生育下的2015-2025年的人口数量。
然后根据灰色模型思想,分别建立全国计划生育人口性别比例与年龄结构模型,同时运用MATLAB编程预测未来十年的人口性别比例与年龄结构趋势。
针对问题二,研究计划生育政策调整对人口的影响。
将父母双方是否为独生子女视为性状,运用孟德尔遗传定律,分析子代的出生率,再运用递推法,建立开放单独二孩政策下的人口数量模型,同时预测新政策下的2015-2025年的人口数量,并对比问题一中的人口数量。
数据表明:新政策实施后出生人数和人口总量有一定程度的增加,但都在可控可承受范围内,不会对经济社会发展和公共服务产生大的震荡和冲击。
依据灰色模型思想,分别建立新政策的人口性别比例与年龄结构模型,同时运用MATLAB编程预测未来十年的人口性别比例与年龄结构趋势,进一步对比问题一中的趋势表明,单独二孩政策会缓慢降低人口性别比例,并提高年轻人的人口比重。
针对问题三,通过问题一、二中模型的数据,分析收集报告的假设与结论并发表自己的见解。
开放单独二孩政策后,一是可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缓解老龄化程度和推迟老龄化进程;二是改善劳动力老化的结构,对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做出积极贡献。
针对问题四,讨论上海市计划生育政策对人口的影响。
首先讨论上海市计划生育政策的人口模型,在问题一人口数量模型的基础上,引入迁移率常数,建立上海市的计划生育人口模型并预测未来十年人口趋势。
然后研究上海市开放单独二孩政策下的人口模型,按照问题二的模型分析方法,引入迁移率常数,建立上海市新的人口数量模型,进一步对比上海市计划生育人口模型,探究未来人口数量、结构及其对劳动力供给与就业、养老等方面的影响。
计划生育政策对人口增长的影响数学建模

数学建模竞赛承诺书我们完全明白,在竞赛开始后参赛队员不能以任何方式(包括电话、电子邮件、网上咨询等)与队外的任何人(包括指导教师)研究、讨论与赛题有关的问题。
我们知道,抄袭别人的成果是违反竞赛规则的,如果引用别人的成果或其他公开的资料(包括网上查到的资料),必须按照规定的参考文献的表述方式在正文引用处和参考文献中明确列出。
我们郑重承诺,严格遵守竞赛规则,以保证竞赛的公正、公平性。
如有违反竞赛规则的行为,我们将受到严肃处理。
我们参赛选择的题号是(从A/B/C/D中选择一项填写):A参赛队员:1. 王春慧2. 刘双3. 车珂指导老师或指导教师组负责人:数学建模组日期:2014 年 05 月 11 日评阅编号(由评阅老师评阅前进行编号):2014年“深圳杯”夏令营数学建模竞赛编号专用页赛区评阅编号(由赛区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全国统一编号(由赛区组委会送交全国前编号):全国评阅编号(由全国组委会评阅前进)基于灰色预测讨论计划生育政策对人口的影响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数量和结构成为发展的重要因素。
继计划生育政策的颁布,有效控制了人口增长。
但同时也造成人口红利消失、临近超低生育率水平、人口老龄化、出生性别比例失调等问题。
我国计划生育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从1970年到2010年,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从25.83‰下降到4.79‰,总和生育率从5.81下降到1.18,我国人口快速增长的势头得到了有效控制,人口质量和人均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
然而,计划生育政策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日见端倪,如人口老龄化程度持续加重,全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出现“个人账户空帐”,这引发了公众对我国养老事业的担忧,可能引发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信任危机”;“老来丧子”自古以来都被认为是人生悲剧,如今一胎化政策带来的独生子女家庭“失独”问题也是屡屡触动了公众的神经;少数名人、富人跑到外地躲着生、花钱买着生的现象使得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公平性受到普通百姓的质疑;少数计生委工作人员暴力执法、社会抚养费去向不明的报道也是常常刺激着公众的眼球;随着刘易斯拐点的临近,我国人口红利和人力资源优势即将消失。
基于计划生育政策的调整的数学模型

承诺书我们仔细阅读了中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竞赛规则.我们完全明白,在竞赛开始后参赛队员不能以任何方式(包括电话、电子邮件、网上咨询等)与队外的任何人(包括指导教师)研究、讨论与赛题有关的问题。
我们知道,抄袭别人的成果是违反竞赛规则的, 如果引用别人的成果或其他公开的资料(包括网上查到的资料),必须按照规定的参考文献的表述方式在正文引用处和参考文献中明确列出。
我们郑重承诺,严格遵守竞赛规则,以保证竞赛的公正、公平性。
如有违反竞赛规则的行为,我们将受到严肃处理。
我们参赛选择的题号是(从A/B/C/D中选择一项填写):我们的参赛报名号为(如果赛区设置报名号的话):所属学校(请填写完整的全名):参赛队员(打印并签名) :1.2.3.指导教师或指导教师组负责人(打印并签名):日期:年月赛区评阅编号(由赛区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编号专用页赛区评阅编号(由赛区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全国统一编号(由赛区组委会送交全国前编号):全国评阅编号(由全国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基于计划生育政策调整的数学模型一、问题重述自1978年将计划生育成为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以来,在这20多年的时间里,计划生育政策对建设中国特设社会主义、实现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产生了巨大影响,为促进世界人口与发展发挥了重大作用。
但是,在经历了迅速从高生育率到低生育率的转变之后,我国人口的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增长过快,而是人口红利消失、临近超低生育率水平、人口老龄化、出生性别比失调等问题。
怎样解决这些问题,如何调整生育政策成为目前讨论的焦点。
2012年,有专家指出,我国应实施“生育自主、倡导节制、素质优先、全面开发”的新人口政策,并在2015年全面放开二胎政策。
请解决以下问题:(1)选择合适的角度,建立数学模型,评估我国目前有没有必要放开二胎政策(2)建立数学模型,回答何时放开二胎政策比较合适?(3)建立数学模型,分析如何合理放开二胎政策才可以避免同时全部放二胎带来的人口大起大落式的剧烈变动,也可避免放开“单独”(即夫妻方一方是独生子的可生二胎)带来的花费时间较长、贻误时机等问题。
全面二孩数学建模

基于Leslie模型看人口政策改革研究结论1。
我国总和生育率从1996 年起开始低于1.6,至今已20 年,根据日韩经验,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对育龄妇女总和生育率的提升作用有限。
2。
单独二孩政策影响到的目标育龄妇女人群在1100万人左右,截至到2015年9月底,全国共有176万对单独夫妻提出再生育申请,共新增人口130万左右,低于预期效果。
3。
此次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影响到的目标育龄妇女人群在8000万人左右,政策实施第1年带来的新增人口大致为500万。
此后逐年递减,短期人口增量可能会在未来5年逐渐释放,共计1500-2500万。
4。
此次全面放开二孩政策,短期来看,加剧了劳动年龄人口的抚养压力;长期来看,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低年龄段人口比重,但不会逆转我国的老龄化趋势。
到2050年我国的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为21%,比2014年增加11%。
我们仍需为未来的老龄化社会做好准备。
摘要近年来,我国人口增长趋势持续走低,相关部门针对有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的人口政策。
本文针对“单独二孩”政策对人口变化的影响,结合人口变化中存在的老龄化,性别比例失衡等问题,对中国人口总量以及人口分布建立了人口模型进行预测。
首先,在《中国统计年鉴》以及历次人口普查数据的基础上,分析了性别比例、死亡率以及生育率对人口增长的影响。
使用Leslie人口模型对人口总量预测,Leslie模型能够更好地用于预测人口比例结构。
最后采用Matlab编程对Leslie人口模型实现,对2016-2050年间的人口总量及人口分布规律进行了预测。
文中所涉及模型均采用Matlab进行求解,从模型的结果中可以看出,从长期发展来看,全面二孩政策要优于现行政策和单独二孩政策。
全面二孩政策下我国人口总数在2027年达到峰值14.52亿,到2050年,人口总量降到13.38亿,人口规模得到一定的控制,其中十二五期间人口总量控制在13.8亿之内,符合我国制定的十二五规划中的人口总量不能超过13.9亿的要求。
数学建模论文对“二胎政策”实施问题的研究

xˆ1
k
1
x 0
1
b a
e
ak
b a
,k
1, 2,..., n
1
通过 Matlab 编程,得到图像及预测结果,最优出生率的大概范围为:15 ‰ ~27 ‰ 。
1.2 问题重述
我国自 1980 年正式实施计划生育政策以来,在国家各部门的妥善部署下,全国人 民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显著的成绩。随着人口老龄化现象的加剧,我国经济水平与人 口增速严重不协调而带来的经济压力不容忽视,男女比例严重失调、人口老龄化日益严 重、失独父母的养老问题等现象的出现,社会上对于开放二胎政策的呼声日渐增高,实 施二胎政策是否符合我国现阶段构建和谐社会的发展要求,能否为我国带来长期的经济 效益,真正实现我国人口比例的合理化发展。在解决人口老龄化、增进全民素质的同时 不产生相应的负面影响,是我们应该研究的重要问题。
2.1 问题一的分析
对于问题一,要求了解人口结构可持续发展并建立相关体系。首先需要理解人口结 构可持续发展的内涵。通过查阅大量文献,需要将人口结构可持续发展分为 3 个子系统, 并给出子系统下的细化评价指标遵循的一般性原则。然后,在理论基础上,综合多方面 考虑。考虑到构建人口结构可持续评价指标一般要遵循科学性、代表性、全面性、动态 性、可操作性、导向型、可比性等原则,根据以上原则,得到人口结构,可持续发展, 人口教育三个核心指标,且三个核心指标中又包含众多小的三级指标。由于所选的指标 较多,进而对层次分析法进行改进,以简化运算,提高效率,并应用 Matlab 编程检验判 断矩阵的执行是否通过,筛选出权值大一些的指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建模计划生育分析数学建模实践报告题目:计划生育政策的分析学生姓名1:陈佳俊学号1:201420320102学生姓名2:肖骁学号2:201420320207学生姓名3:徐文晗学号3:201420320209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指导教师:刘唐伟、胡康秀、徐德华、许志军老师2016年5月10日摘要近年来,我国人口增长趋势持续走低,相关部门针对有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的人口政策。
本文主要通过建立模型研究一孩政策、单独二孩和全面二孩政策对我国人口增长的影响,为此主要建立了三个模型。
模型一是根据历年数据运用Logistic人口阻滞增长模型模型,对2013年至2030年的各年份中国总人口和增长率进行预测。
模型二为假设国家不采用单独二孩政策而直接在2013年推行全面二孩政策,利用如今开放全面二胎后有生二胎意愿的育龄妇女数量做出2013年至2030年的预测模型。
模型三利用已知数据建立仅采用单独二胎政策的人口增长模型。
最后,分别对模型一,模型二和模型三进行分析讨论“单独二孩”和“全面两孩”政策对人口的影响。
1.问题的提出与分析1.1 问题的提出新中国成立后,经济恢复,社会安定,医疗条件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死亡率大幅下降,外加政府提倡人多力量大鼓励生育,人口快速增长,从建国初期的 5.4 亿人迅速增加到 1970 年的 8.3 亿人,人民群众在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困难日益突出,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沉重压力。
为控制人口过快增长,1980年党中央发表《关于控制我国人口增长问题致全体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的公开信》,提倡一对夫妇生育一个子女,1982 年,计划生育被确定为基本国策,并写入《宪法》之后,国家根据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不断调整完善计划生育政策。
而近年来,一孩政策的弊端越来越明显,国家统计局在1999年10月已经宣布中国进入了一个老龄化的社会,外加出生婴儿性别比的持续偏高,导致生育率下降过快。
国家不得不推行新的计划生育政策。
2013年11月,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启动实施“单独二孩”政策,即允许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生育第二个孩子,人口政策的调整迈出重要一步。
公开信息显示,符合政策的“单独”夫妇共有1100万对,全国各地启动时间不等,到2014年末有 107 万对单独夫妇申请再生育,所占比例为目标人群的十分之一。
到2015年9月底,全国有 176 万对单独夫妻提出再生育申请,再生育申请数量平稳增加。
在育龄妇女持续减少的情况下,2014年出生人口比上一年度增加了47万,二孩出生人数明显增加。
2015年10月29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
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
全面两孩政策,是指所有夫妇,无论城乡、区域、民族,都可以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
实施开放全面两孩政策,是继单独两孩政策之后生育政策的进一步调整完善,这是中央基于我国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国家推行新的计划生育政策对我国人口的数量、结构将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预测新政策对中国总人口和增长率的影响有重要意义。
1.2 问题的分析人口的增长取决于环境和资源,我国针对于人口的增长有不同的政策,而这些政策决定了我国人口的大致趋势。
由于计划生育政策,我国人口经历30多年非自然增长,结构变得愈加复杂,老龄化、性别比例失衡、乡村人口城镇化问题,都对我国人口增长有较大的影响。
我们首先要先对国家不推行新政策依旧以一孩政策为增长模式进行预测和分析。
然后假设国家不推出单独二孩直接实行全面二孩政策,依据相关数据建立模型。
最后根据实际情况,建立2000年到2016年的实际模型,依据相关数据推测出全面二孩政策开放后的预测模型,相拟合。
因此,我们需要建立三个模型,利用三个模型分析新的计划生育政策对中国人口的影响。
2.模型假设和符号说明2.1 模型假设1.人口不会因发生大的自然灾害、突发事故或战争等而受到大的影响。
2.所采用的数据均真实有效。
3.一段时间内我国死亡率不会发生太大的波动,只在一个数值左右波动。
4.不考虑移民对人口的影响。
5.忽略偷生偷育多胞胎。
6.将二胎生育意愿来当作真实生育行为的预测指标2.2符号说明3.模型建立3.1 模型一Logistic人口阻滞增长模型3.1.1阻滞增长模型的原理:阻滞增长模型是考虑到自然资源、环境条件等因素对人口增长的阻滞作用,在对指数增长模型的基本假设进行修改后得到的。
阻滞作用体现在对人口增长率r 的影响上,使得r 随着人口数量()r x 的增加而下降。
若将r 表示为x 的函数()x r ,则它应是减函数。
于是有()dxr x x dt=, ()00x x =.1() 对()r x 的一个最简单的假定是,设()r x 为x 的线性函数,即()r x r sx =- ()0,0r s >>. 2()设自然资源和环境条件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量为m x ,当m x x =时人口不再增长,即增长率()0m r x =,代入()2式得mx rs =,于是()2式为 ()1m x r x r x ⎛⎫=- ⎪⎝⎭,)(3将()3代入()1得()010m dx x rx dt x x x ⎧⎛⎫=-⎪ ⎪⎨⎝⎭⎪=⎩,.)(4解方程()4可得:()011mrtm x x t x e x -=⎛⎫+- ⎪⎝⎭. )(5在国家数据网查询得到我国从1980年到2013年(鉴于我国于1980年开始实行计划生育,2013年11月才提出单独二孩。
1980年以前的人口数据可能造成模型误差的扩大,所以我们取1980年到2013年为研究区间)的全国总人口的数据如下表表一各年份全国总人口数(单位:千万)年份1980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1986 1987总人口98.705 100.072101.654103.008104.357105.851107.507109.30年份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总人口111.026112.704114.333115.823117.171118.517119.85121.121年份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总人口122.389123.626124.761125.786126.743127.627128.453129.227年份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总人口129.988130.756131.448132.129132.802133.45134.091134.735年份2012 2013总人口135.404136.072对1980年到2014年的数据进行拟合,运用Matlab 编程得相关参数Xm=148.9609,r=0.0520,可得各年的拟合曲线图1我国实行计划生育后第t年份人口变化趋势的拟合曲线图二我国各年份人口变化趋势的拟合曲线由此可知,这一时期,国家虽然对人口增长进行了干预,但国家的计划生育政策是基本稳定的,在此期间没有其它大的干扰,符合线性分布稳定增长。
3.1.2对2014-2030年的各年份中国总人口进行预测表二2014-2030年人口总数及增长率表2数据表示在不推行新的计划生育政策下我国人口增长模型3.2 模型二仅实施全面二孩政策的人口增长模型3.2.1 原理分析全面二孩指所有夫妇均允许生育第二胎,相对比之前的一孩政策,可预知对人口的增长影响是巨大的,而出生率的变化影响人口增长率,并且影响人口结构,同时死亡率不会发生太大的波动,选择忽略。
我们设有意愿生育二胎的家庭占所有可生育家庭的百分比为a ,()1f t 为全面开放二胎后第t 年的人口增长率。
新京报讯称国家卫计委最近一次生育意愿调查显示,全国约有70~80%,即约9000万育龄夫妻,有生育两个孩子的意愿和计划。
假设此数据真实有效,则放开二胎政策后第t 年的出生率为:()()()11f t a f t =+。
表三 中国人口1978-2012年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数据来源于国家数据网,据表可知死亡率变化微小,为简化模型,死亡率变化忽略不计。
因此设死亡率为d(2104)=0.716。
根据国家卫计委最近一次生育意愿调查显示,全国约有70~80%,即约9000万育龄夫妻,有生育两个孩子的意愿和计划。
因此设a =0.75。
()()()()()()11*20142014r t a r t d d =++-3.2.2 模型求解运用mtlab 利用上述数据对公式进行处理得到如下数据,如下表表四(左侧为计划生育政策预测的未来人口,右侧为全面二孩政策预测的未来人口)用matlab分别画出计划生育政策和开放二胎政策的散点图,如下图图三由上述数据可知,在全面二胎政策下,到2020年我国的总人口约为14.24亿,与模型一相比,我国总人口的增长幅度为1.7%;到2030年我国总人口约为14.81亿,我国总人口的增长幅度为3.1%。
3.3 模型三仅实施单独二孩政策的人口增长模型3.3.1 原理分析单独二孩政策指符合指定条件的夫妇允许生育“二胎”,相对比全面二胎加持了一些限制条件,使得能够生育二胎的夫妇只占可育孩夫妇的一小部分。
2013 年11月,符合政策的“单独”夫妇只有1100万对,到2014年末有 107 万对单独夫妇申请生育,所占比例为目标人群的十分之一。
因此假设a=0.097。
()()()()()()11*20142014r t a r t d d =++- 3.3.2模型求解运用mtlab 利用上述数据对公式进行处理得到如下数据,如下表:表五用matlab画出一孩政策和单独二孩政策的散点图,如下图:图四由上述数据可知,在单独二孩政策下,到2020年我国的总人口约为14.02亿,与模型一相比,我国总人口的增长幅度为0.14%;到2030年我国总人口约为14.81亿,我国总人口的增长幅度为0.27%。
结合以上数据,画出计划生育政策、单独二孩政策和全面二孩政策的散点图,如下图图五3.4模型综合分析人口问题始终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核心问题,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占据着世界19%的人口比重,所以处理好中国的人口问题对促进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至关重要。
一孩政策从1980实施以来,经历了30多年,取得了相应的成效,有效的遏制了人口快速增长,为国家集聚了财富,优化了人均资源水平,但是由于其严重违背了人口自然规律,在取得成就的同时,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慢慢凸显出来,中国的人口、社会经济、环境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出现了人口出生性别比例失调,劳动力市场供给不足,人口老龄化加剧等诸多问题。
因此政府推出了新的计划生育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