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片加工工艺介绍

合集下载

等像镜片加工工艺流程

等像镜片加工工艺流程

等像镜片加工工艺流程
镜片加工工艺流程通常包括以下步骤:
1. 原材料准备:选择合适的玻璃或塑料材料,并按照所需尺寸和规格进行切割。

2. 磨削:使用磨料和研磨工具将镜片进行初步磨削,以去除表面的杂质和不规则。

3. 磨光:通过细研磨工具和磨料,进一步平整和光滑镜片表面。

4. 抛光:使用抛光工具和抛光液,对镜片进行最终的抛光,使表面达到高度光洁度。

5. 清洗:用清洁剂和清水洗净镜片表面,以去除任何残留的磨削和抛光材料。

6. 镀膜:根据需要,进行镀膜工艺,以增加镜片的特定功能,如防反射、增透、硬质涂层等。

7. 检验和质量控制:对成品镜片进行检查和测试,确保其符合规定的要求和标准。

8. 封装和包装:将镜片放入适当的包装盒或容器中,以便存储和运输。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类型的镜片加工可能会有一些额外的步骤和工艺,如折射镜、凸透镜、磨颚、割裂等,具体的工艺流程可能有所不同。

抗疲劳镜片加工工艺

抗疲劳镜片加工工艺

抗疲劳镜片加工工艺抗疲劳镜片加工工艺随着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压力也越来越大。

在这种情况下,眼睛成为了最容易疲劳的器官之一。

因此,抗疲劳镜片应运而生。

那么,何谓抗疲劳镜片?抗疲劳镜片是一种特殊的镜片设计,通过针对眼部疲劳症状的特点,使用材料和加工工艺进行特殊的处理,从而达到减轻眼部疲劳的效果。

下面将详细介绍抗疲劳镜片加工工艺。

一、独特的设计抗疲劳镜片设计上采用了几何学角度,将镜面切割成锐利的规则段。

这种设计可以使双眼更轻松地跟踪活动中的物体,从而减少眼部肌肉的疲劳。

此外,抗疲劳镜片表面凸凹纹理的设计可以减少环境中的眩光和反射,避免眼部的视觉疲劳。

二、特殊的材料抗疲劳镜片的材料是一种特殊的高分子材料,它比传统的树脂材料更加透明、耐用。

这种材料具有类似于人体角膜的高折射率,可以提高透视度,使人的视觉更加清晰。

此外,这种材料还具有抗静电作用,可以有效地避免灰尘和细菌对镜片表面的污染,保持镜片的清洁和卫生。

三、先进的加工工艺抗疲劳镜片的加工工艺也是非常重要的。

一般而言,抗疲劳镜片加工需要进行精细的计算、切割和加工,才能保证精度和质量。

目前,很多针对抗疲劳镜片的加工工艺已经可以实现自动化和数字化,使得加工效率和质量进一步提高。

四、配合个体差异每个人眼部情况的不同,因此抗疲劳镜片也需要根据个人的差异来进行配合。

通过专业的验光师对眼视力的测量和分析,可以选择合适的镜片,调整镜框的位置和大小,从而实现最佳的效果。

总之,现代抗疲劳镜片加工工艺依赖于独特的设计、特殊的材料、先进的加工工艺和个性化的配合,可以有效地减少眼部的疲劳,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光学镜片生产工艺

光学镜片生产工艺

光学镜片生产工艺光学镜片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眼镜、相机、显微镜等光学设备中的关键部件。

其生产工艺的精密性和复杂性对于镜片的质量和性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光学镜片的生产工艺,包括材料的选择、加工工艺以及常见的光学镜片制造方法。

一、材料的选择光学镜片的材料选择对于镜片的光学性能和使用寿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常见的光学镜片材料包括玻璃和塑料。

玻璃材料具有较高的折射率和透过率,适用于高精度光学镜片的制造。

塑料材料则具有较低的成本和较高的抗冲击性能,适用于一些低成本的光学镜片。

二、加工工艺1. 切割:将材料切割成所需尺寸的坯料。

切割工艺的精确度和平整度直接影响到后续加工工艺的实施。

2. 磨削:通过磨削工艺将切割好的坯料进行修整和精加工。

磨削工艺的精度和表面质量对于光学镜片的成像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3. 抛光:在磨削工艺后,使用抛光工艺进一步提高镜片的表面光洁度和平整度。

抛光工艺通常采用机械抛光和化学抛光两种方法。

4. 镀膜:针对特定的光学要求,通过镀膜工艺在镜片表面镀上一层薄膜,以改善镜片的透过率、反射率等光学性能。

三、光学镜片制造方法1. 球面镜片制造方法:球面镜片是最常见的一种光学镜片,其制造方法相对简单。

首先,选择适当的材料进行切割成圆形坯料,然后进行磨削和抛光工艺,最后进行镀膜。

2.非球面镜片制造方法:非球面镜片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光学镜片,其表面形状不再是球面,而是根据特定的光学要求设计的。

非球面镜片的制造方法相对复杂,常见的方法有以下几种:(1) 数控加工:利用数控机床进行精密的加工,根据设计的非球面曲线进行切削和抛光。

(2) 压制法:将热塑性材料加热至软化状态,然后通过模具进行压制,使其形成非球面镜片的形状。

(3) 电解抛光:利用电解抛光的原理,在电解液中加工镜片,通过控制电解液的浓度和电流密度,实现非球面镜片的精密加工。

四、光学镜片的质量控制光学镜片的质量控制是生产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光学镜片生产工艺

光学镜片生产工艺

光学镜片生产工艺光学镜片生产工艺是指在光学仪器制造过程中,对镜片进行加工和制造的一系列工艺和流程。

镜片是光学仪器中重要的光学元件,其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到光学仪器的成像质量。

下面将介绍光学镜片生产工艺的主要步骤和要点。

一、材料选择光学镜片的材料选择十分重要,常见的材料有光学玻璃、石英玻璃、塑料等。

不同的应用场景和要求,需要选择不同的材料。

材料的选择要考虑透光性、折射率、色散性、热稳定性等因素。

二、制备镜片坯料镜片坯料是制造光学镜片的基础,其制备过程主要包括原料熔化、坯料制备和坯料成型。

原料熔化是将选定的材料加热至熔化状态,然后冷却凝固成坯料。

坯料制备是对坯料进行切割、研磨和抛光等处理,使其达到所需的形状和表面质量。

坯料成型是利用模具将坯料压制成所需的形状。

三、精加工精加工是对镜片进行最终加工和修饰的过程,包括研磨、抛光和镀膜等环节。

研磨是利用研磨材料对镜片表面进行磨削,以去除表面的瑕疵和不均匀性。

抛光是在研磨的基础上,利用抛光剂对镜片进行进一步的加工和修饰,使其表面光滑度更高。

镀膜是将一层或多层薄膜沉积在镜片表面,以改变其光学性能,如增强透光性或减少反射。

四、质检和测试在光学镜片生产工艺的每个环节中,都需要进行严格的质检和测试。

质检是对镜片的外观、尺寸、光学性能等进行检验,以确保其质量符合要求。

测试是利用光学仪器对镜片的透光性、折射率、色散性等性能进行测试,以验证其光学性能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五、清洁和包装清洁是镜片生产工艺中非常重要的一步,任何污染物都会影响镜片的光学性能。

清洁过程包括去除尘埃、油污和指纹等,常用的清洁方法有气体吹扫、超声波清洗和纯水冲洗等。

清洁后,镜片需要进行包装,以保护其表面不受损坏和污染。

光学镜片的生产工艺需要高精度的机器设备和熟练的操作技术。

在每个环节中,都需要严格控制各项工艺参数,以确保镜片的质量和性能。

同时,还需要不断进行工艺改进和创新,以满足不同领域对光学镜片的需求。

光学镜片生产工艺是一项综合性的工艺,涉及材料选择、坯料制备、精加工、质检和测试等多个环节。

《镜片制造工艺介绍》课件

《镜片制造工艺介绍》课件

塑料镜片加工工艺
塑料镜片加工工艺主要包括注 塑成型、抛光和涂膜等环节。
电子产品相关加工工艺
电子产品相关镜片的加工工艺 与普通镜片加工类似,但需考 虑特殊的尺寸和形状要求。
6. 镜片检测与质量控制
检测方法和设备
镜片的检测通常包括光学测试、表面检查和尺寸测量等,使用各种专用设备。
质量控制标准
镜片的质量控制标准应符合相关行业标准,如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
4. 镜片材料
玻璃材料
玻璃材料具有良好的光学性能 和化学稳定性,广泛应用于镜冲击性强, 适用于制造轻薄镜片。
特种材料
特种材料如石英、蓝宝石等, 具有特殊的光学性能,用于制 造高端镜片。
5. 镜片加工工艺
玻璃镜片加工工艺
玻璃镜片加工工艺包括切割、 抛光、打磨和磨边等步骤。
2. 制造工艺概述
1 镜片制造流程
镜片的制造流程通常包括原料准备、抛光加工、热处理、涂膜和稳定化处理等环节。
2 镜片材料
镜片可由玻璃材料、塑料材料和特种材料等制成,不同材料具有不同的特性和应用领域。
3 镜片加工工艺
根据镜片材料的不同,玻璃镜片、塑料镜片和电子产品相关镜片都有各自的加工工艺。
3. 镜片制造流程
《镜片制造工艺介绍》 PPT课件
镜片制造工艺介绍PPT课件将向您展示镜片的制造过程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 让我们一起探索这个令人着迷的领域!
1. 简介
镜片定义
什么是镜片?镜片是一种光学元件,可改变光 线的传播路径,常用于眼镜、相机镜头等。
镜片的用途和分类
镜片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医疗器械、太阳能 等领域。根据用途和材料不同,镜片可以分为 多种类型。
1
原料准备

镜片的生产工艺

镜片的生产工艺

镜片的生产工艺
镜片的生产工艺是指将原材料加工而成镜片的过程。

常见的镜片生产工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原料准备、球磨、抛光、打磨、涂膜和品检。

下面将对每个步骤进行详细介绍。

第一步,原料准备:选择合适的原材料,通常是光学玻璃或塑料材料。

原料要经过切割和去毛刺处理,确保尺寸和表面质量的符合要求。

第二步,球磨:使用球磨机将原料加工成球状,通过在球磨机中不断摩擦研磨,使镜片的表面变得光滑平整。

这一步骤是为了去除原料表面的凹凸不平和微小缺陷。

第三步,抛光:将球磨后的镜片放入抛光机中,通过高速旋转的抛光盘对其进行抛光。

抛光盘上涂有研磨剂,能够有效去除球磨过程中留下的划痕和瑕疵。

第四步,打磨:经过抛光后的镜片表面仍然存在微小的凹凸和粗糙度,需要进一步的打磨。

打磨机通常使用不同颗粒大小的研磨液体和研磨工具,逐渐去除表面的瑕疵,使其更加平整和光滑。

第五步,涂膜:镜片经过打磨后,需要进行涂膜处理以增加其光学性能。

涂膜可以使镜片具有更高的透光率、抗反射、防水、防紫外线等特性。

涂膜的工艺主要包括真空镀膜和溶液浸渍两种方式。

最后一步,品检:经过以上工艺的镜片需要进行严格的品质检验,确保其符合光学要求和外观要求。

品检包括光学性能测试、外观检查、硬度测试等。

合格的镜片会被进行包装和封装,然后出厂销售。

总结起来,镜片的生产工艺包括原料准备、球磨、抛光、打磨、涂膜和品检。

这些工艺的目的是使镜片表面平整光滑,具有良好的光学性能和外观。

通过严格的品质检验,确保生产出合格的镜片,并提供给消费者使用。

镜片制造工艺介绍

镜片制造工艺介绍

镜片制造工艺介绍镜片是光学仪器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广泛应用于摄影、眼镜、显微镜、望远镜等领域。

镜片的制造工艺十分复杂,涉及多个环节和技术。

下面将对镜片制造的主要工艺进行介绍。

1.原材料选择:镜片制造的首要步骤是选择适合的原材料。

常用的镜片材料包括玻璃、塑料、陶瓷等。

不同的应用领域对镜片的要求不同,因此要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材料。

2.磨削和抛光:磨削是制造镜片的关键步骤,是将粗糙的原料加工成平滑曲面的过程。

磨削通常使用硬度较高的研磨材料进行,如金刚石。

抛光则是在磨削后进一步提高表面光洁度和质量。

3.研磨和拋光:研磨是将镜片加工到所需形状和精度的过程,常见的研磨方法有平面研磨和球面研磨。

拋光则是在研磨后进一步提高表面光洁度和平整度。

4.镀膜:为了改善镜片的透过率和反射率,提高其光学性能,通常需要进行镀膜处理。

镀膜的原理是将一层或多层特定材料沉积在镜片表面上,形成一定的膜层。

常见的膜层有增透膜、反射膜等。

5.验收和测试:制造好的镜片需要进行严格的验收和测试,以确保其品质符合要求。

常见的测试项目包括表面质量、平整度、透过率、反射率、焦距等。

6.快速成型技术:随着技术的发展,传统的镜片制造工艺已经无法满足一些特殊要求。

因此,快速成型技术逐渐应用于镜片制造中。

快速成型技术包括激光成型、光固化等,能够实现复杂形状的镜片制造。

总之,镜片制造工艺包括原材料选择、磨削和抛光、研磨和拋光、镀膜、验收和测试等环节。

这些环节都需要严格的操作和控制,以保证制造出高质量的镜片。

随着科技的进步,镜片制造技术也在不断创新,未来的镜片制造工艺将会更加高效和精确。

树脂镜片生产工艺

树脂镜片生产工艺

树脂镜片生产工艺树脂镜片是一种常见的眼镜镜片材料,具有轻巧、耐磨、透光性好等优点,广泛用于眼镜制造中。

下面将介绍树脂镜片的生产工艺。

1. 原材料准备:树脂镜片的主要原材料是有机树脂颗粒,通常采用聚碳酸酯(PC)或聚醚(PE)等材料。

在生产前,需要对原材料进行筛选、清洗和烘干等处理,确保其质量符合要求。

2. 配方调配:根据产品的要求,将不同种类的有机树脂颗粒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在一起,以制定合适的配方。

同时,在配方中添加一些辅助剂,如稳定剂、增塑剂等,以增强树脂镜片的性能。

3. 熔融挤出:将混合好的颗粒放入挤出机中,经过加热和压力作用,使颗粒熔化成为熔体,并通过机器内的挤出口挤出。

挤出机通常由螺杆、加热器、外筒等部分组成。

挤出机内的螺杆搅拌和推动熔体,使其均匀流动,并通过模具形成镜片的形状。

4. 冷却固化:挤出的熔体进入模具后,通过冷却装置进行降温固化。

冷却装置可以是水冷却或气冷却,以确保镜片的形状和质量。

5. 检验修整:固化后的树脂镜片需要进行检验,如检查镜片的表面平整度、透光性、抗冲击性等指标是否符合标准。

如有不合格品,需要进行修整或替换。

6. 涂膜加工:树脂镜片通常需要进行涂膜加工,增加其耐划伤性、耐反射性和防紫外线功能等。

涂膜加工可以采用真空蒸镀、离子镀等技术,将金属或无机物质蒸发到镜片表面,形成一层薄膜。

7. 清洗和包装:经过涂膜加工的树脂镜片需要进行清洗和包装,以去除尘埃和污染物,并防止镜片受潮或损坏。

通常采用专用的清洗设备和包装机械进行处理,保证镜片的干净和完好。

以上是树脂镜片的生产工艺,该工艺流程简单、操作方便、生产效率高,同时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和改良,以满足不同品种和规格的树脂镜片的生产需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等厚检测量 具
• 荒折的视频
2.2.1 砂挂工序(简介)
• 定义:就是使镜片表面的凹凸层深度减少,使镜片表面曲率半径的精 度或平面度进一步提高的一种作业工序。 • 目的:1)使镜片表面的凹凸层深度减少。 • 2)使镜片表面曲率半径的精度或平面度进一步提高。
• 原理:镜片在砂挂皿(根据材质选定金刚丸片胶制而成)中,砂挂皿 沿自身轴线高速转动,镜片沿自身轴线高速转动,且来回摆动,如下 图所示,通过金刚丸片磨削镜片表面,从而使镜片表面凹凸层深度减 少,使得镜片表面曲率半径精度或平面度进一步提高。
透过偏心
反射偏心 仪
10秒
反射偏心
2.4.3 芯取工序(工艺介绍)
工艺分类 机台 加工后镜片外形
圆形芯取
所有机台
异形芯取
有异形功能机台
2.4.4 芯取工序
• 加工能力:
项目 外径 加工寸法 公差 反射 偏芯 透过 倒角公差 R深度 平面部外形 表面欠陥 外观 破边 0.1mm以下 加工能力 >φ2.5,<φ120mm 0.005mm Z>0.2,偏芯<30"; 0.2>Z>0.07,偏芯<1'; 0.07>Z,偏芯<3' Z>0.2,偏心<30"; 0.2>Z>0.07,偏心<1'; 0.07>Z,偏心<3' ±0.05mm 0.005mm ±0.05mm 研磨规格 20-10 0.002mm 设备精度0.002mm,检查精度0.001mm 反射式偏芯检查精度10" 检查能力
镜片加工工艺简介
镜片部:孙和山 时间:2012.11.23
介绍内容
• 加工流程 • 各工序简要介绍
• 镜片形状
• 球面镜片形状
• 非球面镜片
工艺流程简介
1. 一般流程如下图。 注:1单镜片出货则无胶合工序;无涂黑要求的镜片则无涂黑工序 2镀膜与芯取工序前后次序不定,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作合理安排 材料 收入检查 入库 调达 领料 荒折 荒折提检 入库 领料 砂挂 砂挂提检 研磨
镜片放入弹夹,三个弹夹放 入研磨皿内,相互成120°, 通过三爪连在一起,顶针顶 住三爪后进行研磨
2.3.3 研磨工序(工艺介绍)
工艺 适用范围 口径Ф 15-Ф 25之间 张角<5° 简介 大三爪顶小三爪,顶针顶住 大三爪后进行研磨 图片
九爪式
弹夹崁 入式蜂 巢
口径φ 15-φ 40之间 张角10°-30°
• 流程:领料
一面荒折
二面荒折
送检
2.1.2 荒折工序(加工检查设备)
• • 完品要求项目:中心厚度、R值、等厚差、外观(目视) 加工设备及检查工具: 加工设备 型号:QM0.8A, 厂家:韩国时代 无倒角功能,相 对精度较低 型号:CG2.0, 厂家:韩国光进 有倒角功能,相 对精度高 检测工具 中心厚度检 测量具(千 分尺) 球面R值检 测量具(矢 高表)
• 前工程工序名
工艺名词悉知: 荒折=球铣=粗磨 砂挂=精磨 研磨=抛光
2.1.1 荒折工序(简介)
• 定义:镜片研磨加工第一道工序(如图),将块料或型料 加工成具有一定几何形状、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的工序。 • 目的:将块料或型料加工成具有一定几何形状、尺寸精度 和表面粗糙度 • 原理:如下图所示金刚石磨轮刃口通过镜片顶点,磨轮 轴线与镜片轴线相交于O点,磨具轴线绕自身轴线高速旋转, 镜片绕自身轴线低速旋转,运动轨迹包络面形成球面
大球面 研磨设 备
KJ-6(光进) KJ077、045(光进)
2.3.3 研磨工序(工艺介绍)
工艺 适用范围 简介 镜片放入弹夹,弹夹放入研 磨皿内研磨 图片
单片
所有镜片
小球面蜂 巢研磨
口径<φ 10 张角在15-30°之间
镜片直接放入蜂巢皿,蜂巢 皿放入研磨皿内研磨
三爪研磨 工艺
口径φ 10-φ 40之间 张角<20°
2.5.2 镀膜工序(设备结构)
镀膜机的构成 • 真空获得模块和镜片加热 1、机械泵 2、罗兹泵 3、扩散泵 4、细红外卤素加热系统 • 膜料蒸发模块 电子枪系统和阻蒸钼舟蒸发系统 • 膜厚控制模块 MDC360晶振厚度控制
光圈
面形 AS
±2
>0.3表面塌陷Fra bibliotek外观 破边研磨规格 20-10 0.1mm以下
外观:美国标准解析
80 -
50
最大的麻点外径
最大的划伤宽度
计量单位:千 分之一mm 80=0.080毫米
计量单位:百 分之一mm 50=0.50毫米
2.4.1 芯取工序(简介)
• • • • • 定义:将定芯后的镜片,对称的磨外圆,并对倒角、矢高、台阶等进行加工。 目的:1)将镜片两个面的曲率中心与几何中心合致 2)达到规定的外径、矢高、台阶等寸法要求 3)使得镜片的四周表面粗糙度均匀、不透光 原理:利用一对同轴性精度很高,且端面精确垂直轴线的定芯夹头,借助施加在 夹头上的弹力将工件夹紧,当镜片处于非定芯状态时,由于其边厚不等,透镜受 力不平衡,从而产生的力可以将镜片沿垂直轴线方向移动,直至镜片边厚一致, 受力均匀后镜片不再移动,此时透镜的光轴与夹头轴线达到重合,从而实现透镜 定芯,定芯后通过砂轮高速旋转磨削(镜片低速旋转)对镜片周边进行加工。
千分尺
高度计
0-50mm(更换表头测到更大的 范围)
矢高表
0.001mm
矢高
工具显微 镜
0.02mm
0-80mm
倒角、通光口 径、边宽(切 边)
透过偏心 仪
10秒
CM105TV(左图): 焦距15-500 CLT-1(右图):焦距5-360 ZDRC-1(左图):焦距±360 Ntype-Ⅱ(右图): 焦距-330~+120mm
外观全检 入库 领料 镀前检 清洗 第二面镀膜 清洗
寸法抽检 芯取
领料 入库
中检
清洗
镀膜检查 镀膜 入库
领料 清洗 胶合
出货
入库
品保抽检 包装
成品检查
涂黑
清洗
2. 特殊流程有很多种情况: ①两次芯取,即粗磨后增加一次芯取,研磨后再次芯取。 适用范围:研磨后边缘厚度小于0.3mm的镜片 目的:1.增加研磨后的边缘厚度,减少研磨破边不良; 2.提升研磨时的光圈稳定性 ②胶合后芯取 适用范围:客户特别指出必须胶合后芯取的镜片,如果客户没有写明,则 不会安排此种工艺 目的:1.彻底去除镜片边缘余胶 2.涂黑后不会产生墨亮线 ③切边镜片,切边镜片流程比较多样化。 镜片口径大(>Φ 20mm),切边余量大(>3mm),荒折后切边; 镜片口径小(<Φ 20mm),切边余量大(>3mm),芯取后切边; 镜片口径小(<Φ 20mm),切边余量小(<3mm),芯取切边一次性完成 ; 涂黑镜片,如果切边部不涂黑,必须涂黑后再切边 胶合镜片切边,必须胶合后进行切边 ……
• 流程:砂挂完品 一面砂眼 二面光圈 清洗
二面砂眼 送检
一面光圈
2.3.2研磨工序(加工检查设备)
• • 完品要求项目:中心厚度、光圈本数、As、外观(目视)、 加工设备及检查工具: 加工设备 检测工具
中心厚 度检测 量具
面精度 检测光 圈本数 (原器) 面精度 检测As (干涉 仪)
小球面 研磨设 备 SSP-10(光进)KJSC-4P(光进) HSPM-0.5(时代)
• 流程: 领料 一面第1道砂挂 一面第2道砂挂 二面第1道砂挂 二面第2道砂挂 砂挂提检 流入研磨
2.2.2 砂挂工序(加工检查设备)
• • 完品要求项目:中心厚度、面精度、外观(目视) 加工设备及检查工具: 加工设备 小球面单 片砂挂设 备 检测工具 中心 厚度 检测 量具 (千 分尺)
KJSC-4P(光进) SSP-4P(光进)
2.4.1 芯取工序(简介)
• 流程:领料
芯取
寸法抽检
清洗
送检
2.4.2 芯取工序(加工检查设备)

加工机台
湘南手动机 齐田机 湘南异形机 光进手动机 光进自动机 馆野机 馆野自动机 名称
图片
产地 手动 自动 异型 功能 倒角补 偿功能
日本
日本
日本
韩国
韩国
日本
日本
手动
无 有 有
外径φ 3~80 定心系数 Z>0.05
Z =|10.9∕(4*12.246)-8.3∕ (4*7.079)| =0.07
2.4.2 芯取工序(加工检查设备)
• 检查设备:检查项目有外径、矢高、倒角、偏心、外观(目视)等
检具 图片 精度 普通: 0.01mm 数显: 0.001mm 0.001mm 量程 按量程分:0 -25MM;25 -50MM 50 -75MM;75 -100MM 可测量项目 外径,厚度, 边宽等 矢高、总厚、 厚度及其它特 殊尺寸
透过式偏芯检查精度10" 工具显微镜可以检查到0.02mm 千分尺可检查到0.001mm 工具显微镜可以检查到0.02mm
20-10用放大镜检查、此范围以上的塌陷用肉眼比 较限度样品来检查。
工具显微镜可以检查到0.02mm
芯取视频(自动) 芯取视频(手动)
2.5.1 镀膜工序(简介)
• 定义:利用光学干涉薄膜得到各种各样的光学特性,可以减少镜片表面 反射率,增加镜片的透射率,或者增加表面反射率,减少透过率,也可 以使不同的偏振平面有不同的光学特性等等. • 目的:1)改变光波传输特性。 • 2)保护镜片表面。
加工能力
>φ3mm,<φ120mm >1.5mm >0.3
检查能力
1、±0.03以上的时候,用百分尺检查; 2、±0.02以下的时候,用千分尺检查 原器检查、制造工程及检查工程中可以进行从-1到-4本 的基准的检查。 1本以上时用原器检查、 1本以下时用干涉仪检查。 20-10用放大镜检查、此范围以上的塌陷用肉眼比较限 度样品来检查。 用工具显微镜可以检查到0.02m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