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模分布比较

城市规模分布比较
城市规模分布比较

城市规模分布比较

——以甘肃省和福建省为例

甘肃省城市规模位序图如下所示:

(数据来源:2012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所涉地级市:兰州、嘉峪关、金昌、白银、天水、威武、张掖、酒泉、平凉、庆阳、定西、陇南)

福建省城市规模位序图如下所示:

(数据来源:2012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所涉及的地级市有:福

州、厦门、泉州、漳州、南平、三明、龙岩、莆田、宁德)其中,甘肃省城市规模位序图的回归方程为:y=-0.095x+2.818;

福建省城市规模位序图的回归方程为:y=-0.063x+2.884.

我们从城市规模位序图和回归方程中可以看出:

1、|b|值都小于1,说明两省的城市规模分布都比较分散,高位次城市规模不很突出,中小城市比较发育;

2、a值的大小在城市规模位序图上是回归线的截距,反映了第一位城市的规模。显然,福建省的回归方程中a值大于甘肃省,说明福建省的第一位城市规模大于甘肃省的第一位城市规模,这也印证了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发达程度要大于西北内陆地区的事实;

3、从两省城市规模分布的离散程度看,明显甘肃省城市规模的离散程度要远大于福建省,也就说明了甘肃省的城市规模差距大,两极分化严重,首位度相对于福建省而言较高,而福建省的中小城市发育程度比较好。

,

中国大陆城市主城区人口排名

中国大陆城市主城区人口排名榜 排名省内排名市区名称08市区常住人口(万) 08中心城区常住人口(万)其中外来人口分布地域面积统计排名依据地域组成1 上海市1750 1230万 340 1000KM 2(2007年上海常住人口1858万人,户籍人口1378.86万人,来沪流动人口约660万人 06中心建成区面积820平方公里)8区+闵行宝山浦东一部+真新新村街道 数据2:1750 1360万 370 1600KM 2(06中心建成区面积820平方公里)8区闵行+宝山浦东大部+真新新村街道 2 北京市 1600 1020 300 1160(2007年,北京市户籍人口达到1213.3万人,外来人口419.7万人城镇人口达1379.9万人 06建成区面积1182平方公里中心建成区面积770平方公里,原规划城区面积1042平方公里) 8区 3 粤1 广州市 1020 680 195 920(07 建成区面积780平方公里规划2010年广州的城市建成区面积将扩大到1000平方公里,并以新区建设为主,抽疏老城区的人口。届时广州的城镇人口将从2005年的601万人增加到1040万人 2010年全市总人口1290万,其中市辖10区1090万。在空间分布上,中心组团总人口715万,城镇人口662万;番禺组团总人口255万,城镇人口218万;花都总人口120万,城镇人口90万)中心5区+白云区街道+番禺2街道)+萝岗区街道(传统城区) 数据2:广州市 1020 860 300 1400 (07 建成区面积780平方公里)中心5区+白云区街道+番禺大部(沙湾以北)+萝岗区街道+佛山黄岐街道 4 天津市960 570 8 5 1150 (截至2007年,天津市城镇化率已达76.31% 2007年,城镇人口为850.89万人 0 6 中心建成区面积530平方公里中心城区是指外环绿化带围合的范围。中心城市由中心城区和滨海城区及多个组团组成规划2010中心城市实际居住人口660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625万人中心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556平方公里)中心6区+近郊4区一部分(外环以内) 5 鄂1 武汉市960 570 120 1100(07非农业人口610万,武汉市市区人口660万07中心建成区面积580平方公里,中心城区服务人口 2020年为475万人,规划建成区面积为390平方公里,都市发展区服务人口2010年为795万人)中心6区+洪山大部+东西湖

城市设计的概念

城市设计的概念

————————————————————————————————作者: ————————————————————————————————日期: ?

1、城市设计的概念 城市设计是规划师、建筑师等设计师,运用多种综合手段,为提高居住在城市中的人生活质量所作的设计。 具体地说,城市设计是以人为中心的,目的是改善整体或局部环境的质量,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是城市规划的延伸和具体化,是深化的环境设计,为建筑设计做出指导性的工作。城市设计可以贯穿城市建设的全过程,大到一个城市的总体设计,小到一个特定的空间场所,一个广场、一块绿地、一个小品。 2、城市设计的目标 城市设计的目标应以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城市的环境质量、景观艺术水平为目标,充分体现社会公平,强调为人服务的目的。 3、中世纪欧洲的城市设计 中世纪时期:自然经济的农业占统治地位,城市规模小,空间封闭,尺度宜人。产生了“基于理性原则的城市设计”。19世纪末奥地利建筑师——被誉为现代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第一人的卡米罗.希特)考察了大量中世纪欧洲城市的广场和街道,在他的《城市建设艺术》一书中总结归纳了适应当时城市建设的艺术原则。 典型案例:佛罗伦萨、威尼斯、锡耶纳 4、霍华德——田园城市 5、柯布西耶——光明城市 300万人口的明日城市,采用现代化的几何构图形式,矩形和对角线的道路交织在一起;规划的中心思想是疏散城市中心、提高密度、改善交通、提供绿地、阳光和空间; 6、城市设计的层次 1)宏观城市设计:宏观城市设计主要侧重对城市整体形体空间和环境的分析与研究。①确定城市空间形态结构;②构造城市景观体系;③布置城市公共发展空间;④设计城市竖向轮廓。 2)中观城市设计:中观城市设计是直接与规划管理结合的阶段,其确定的标准和导则可直接指导详细规划和建筑设计,是城市设计最重要的一个阶段。中观层次的城市设计依据宏观层次的城市设计的原则,确定城市设计分区的具体范围,并从空间布局、功能分区、建筑设计和交通组织等方面提出具体的城市设计的政策和标准。eg:城市空间轴线设计、城市

最新全国城市一二三四五六线分布

商务渠道部组织构架图: 商务文员大区经理大区经理 合同管理员 招商经理招商经理 大区经理、商务经理出差标准: 出差:交通费+市内交通费+住宿费+补助 交通费:4h以内路程优先选择火车出行(特殊情况部门领导特批); 4h以上路程可选择高铁出行(只可二等座,其它形式超出自行承担); 机票:机票价格不超出二等座高铁价格可选择飞机出行;超出自行承担; 特殊情况情况特殊申请。 市内交通:市内交通费用每天标准50元,超出自行承担。如特殊情况需特殊 像部门领导申请报备。 注:所有报销不许有虚报情况出现;一经发现本次报销不予报销;虚假报销情况严重者可扣一定罚款辞退。 住宿费:1线、省会城市标准不超300;2线城市标准不超220元; 3线城市以下不超出160元;

补助:一线城市补助80元/天、二线城市补助60元/天、三线以下城市40元/天。 注:所有报销为实报实销,不许有虚报情况出现;一经发现本次报销可不予报销; 虚假报销情况严重者可辞退。 中国一(省会)二三四线城市排行榜 一线城市 北京全国政治、文化、教育中心 上海全国经济中心 广州经济发达,中国第三大城市 深圳经济发达、特区城市 天津重要经济大港 二线城市、省会城市 西安区域中心(新一线) 杭州经济发达、副省级、强省省会 南京经济发达、副省级、强省省会 济南经济发达、副省级、强省省会 长沙经济发展较好、地级市省会 福州经济发展较好、地级市省会 郑州经济发展较好、地级市省会 石家庄经济发展较好、地级市省会 太原经济强市、地级市省会 合肥地级市省会 南昌地级市省会 南宁地级市省会 昆明地级市省会 成都经济发展较好、区域中心、副省级省会 武汉经济发展较好、区域中心、副省级省会 哈尔滨经济发展较好、区域中心、副省级省会 沈阳经济发展较好、区域中心、副省级省会 长春区域中心、副省级省会 重庆直辖市,西部中心城市 青岛经济发达、计划单列市 大连经济发达、计划单列市 宁波经济发达、计划单列市 厦门经济发达、计划单列市 苏州经济强市、中国地级市经济最强市 佛山经济强市

第三章 城市规模与城镇体系

第三章城市规模与城镇体系 城市化进程形成了一定的城市规模及其结构分布。那么,哪些因素影响和决定了城市规模?城市规模的分布有没有规律性?如果有,是怎样的规律?城市体系的形成、类型和特征如何?这是本章要讨论的问题。 第一节最优城市规模 城市规模表现在人口和用地两个方面,因此有城市人口规模和城市用地规模之分,两者之比可以用城市人口密度或人均占地面积来反映。尽管在现实中,同样的人口规模不一定导致同样的用地规模,但从统计上看,城市的用地规模与人口规模成正相关关系,且城市的社会、经济问题主要在人口规模上表现出来。所以,下面我们用城市人口规模来指代城市规模。 一、最优城市规模的理论探讨 ?问题:一个城市的人口规模究竞以多大为宜? ?对此,人们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最优”方案: ?古希腊的柏拉图提出,一个城市的人口规模不应超过广场中心的容量,这个规模大约是5040人。 ?英国经济学家E·舒马赫认为:“可以相当有把握地说:‘城市合适规模的上限大约为50万居民,十分明显,超出这个规模对城市的价值毫无增进。’” ?美国发展经济学家金德尔伯格认为,城市规模以不超过200~300万人为宜。 ?可见,人们心目中城市的适合规模差异甚大。其原因是人们在提出观点时,并没有进行理论论证,只是反映了他们的价值观。 ?柏拉图的城市规模标准是政治性的。他认为,如果城市人口超过广场容量,就会妨碍公民之间的思想交流,不利于民主制的实行。把他的观点用经济学语言表述出来,即:最优城市规模应该是使民主制的制度成本最小时的最大规模。因此,柏拉图判断最优城市规模的标准是成本最小化。 ?以成本最小作为判断标准,不能兼顾与之对应的效益一方。因此,经济学中经常采用的方法是成本-效益分析。 ?人口和经济活动在城市中聚集,一方面可以从中获取多方面的利益,另一方面得付出一定的代价(成本)。 ?从理论上说: ?如果聚集利益大于聚集成本,则聚集过程会继续,城市规模不断扩张,直到两者相等为止。 ?如果聚集成本大于聚集利益,则满足理性假设的各种行为主体会开始迁移,从而出现分散过程,城市规模随之收缩,直到聚集利益与聚集成本相等时停止。 ?当聚集利益等于聚集成本时,形成一个均衡点,即最优的城市规模。如图3-1中由成本曲线与效益曲线相交的E点所决定的城市规模A,就是一个最优的城市规模(Optimal City Size)。 图3-1 最优城市规模的决定 ?既然理论上能够确定一个最优城市规模,为什么人们心目中的最优城市规模会千差万别呢? 原因在于人们考察的角度和对象不同,成本和效益所涵盖的范围也不同。 1. 从个人的角度考察 ?从个人的角度看,与城市规模相关的效益有两方面: ?一是货币收入,可以用工资水平来表示。以美国的有关数据为基础的研究(R.S. 戈尔德法布和A.M.耶齐)表明:不同规模城市的工资水平之间的差异,是城市规模的一种函数,工资大体上随城市规模的扩大以递减率上升。 ?二是从一个城市提供的广泛设施便利得益。各项便利包括公共交通、商店、剧院、俱乐部、体育设施和文化活动等。 这些便利常随城市规模的扩大而增长。 ?从个人的角度看,与城市规模有关的成本主要有: ?场地费用(房租或房价)、通勤费用和外在成本。这些费用随城市规模的增大以递减率增加,至少场地费用和通勤费用是这样。(A.W.伊文思) 2. 从厂商的角度考察 ?效益来自生产效率和市场容量两方面。大量证据说明,生产效率随城市规模的扩大而增加,这种增加来自于城市的聚集经济,对私人企业和公共事业都是如此。 ?市场容量与城市规模正相关。市场容量越大,厂商的生产就有足够的需求来支撑,而且市场容量越大,劳动队伍以及这种队伍所擅长的技能范围越广泛,可以迅速获得的服务与物资等的范围也越广阔。所有这些因素,都趋向于增加厂商的利益。

中国地震断层分布图高清版:中国21个大城市地震断层带

中国地震断层分布图高清版:中国21个大城市地震断层带中国地震断层分布图高清版:中国21个大城市地震断层带 中国地震断层分布图公布,台湾地震断层最多最多,山东东北部有零星分布.中国地震断层探清看看你所处的省市有没 有地震危险: # 中国地震断层:国内21个大城市断层带摸清已有准确位置(图)

中国地震断层 什么是地震断层, # 地震断层是指近代大地震造成的具有一定规模和连续分布的地表破裂带。又称地震断裂。研究人员通过多年的研究显 示,在地震断层上的房屋倒塌和人员伤亡都相对严重。如果建房时避开地震断层,就能有效地预防地震伤亡。研究人员已经呼吁立法禁止在地震断层建筑房屋。地震是一种地质现象。它的分布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严格地依照断裂运动发生的。从这个观点说,地震直接与断裂运动有关。人类历史时期的地震活动,对整个地质时期来说,虽是短暂的一瞬间,但无论是历史地震还是现代地震,都属于地壳运动阶段中的最新活动。 # 为何中国地震断层多, 我国处于环太平洋板块、欧亚板块、印度洋板块等几个板块相接的地方,至少有495个中国地震断层带。如果将中国地震断层带很详细地勾画出来,可以有效减轻地震的破坏。到2020年左右,中国内地存在的主要地震活动带将全部被勾画出来,精确的地震区划图将作为建造房屋的新标准。地震断层是指近代大地震造成

的具有一定规模和连续分布的中国地震断层带。又称地震断裂。研究人员通过多年的研究显示,在地震断层上的房屋倒塌和人员伤亡都相对严重。如果建房时避开地震断层,就能有效地预防地震伤亡。研究人员已经呼吁立法禁止在中国地震断层建筑房屋。 # 中国以占世界7%的国土承受了全球33%的大陆强震,是大陆强震最多的国家,从2004年开始,中国已经开始在人口集中的21个大城市进行了地层活动断层带的研究,并且将研究成果绘制成图。研究显示,中国至少有495个地震断裂带,现在所研究出的地震断层分布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到了2020年,中国内地所存在的主要地震带将被全部勾画出来,那个时候可根据这个中国地震断层图表有效地建立预防地震的措施。 #

广州城市总体发展战略规划(XXXX-2020)

目录 引言 (2) (一)战略规划的缘起及实践 (2) (二)本轮战略规划编制的背景 (3) (三)本轮战略规划编制的过程 (6) (四)战略规划编制方法的探索与创新 (12) 1 回顾与挑战 (14) 1.12000年战略规划要点 (14) 1.2 2000年战略规划实施效果 (16) 1.3机遇与挑战 (24) 结语 (40) 2 目标与定位 (41) 2.1城市发展目标 (41) 2.2城市定位与职能 (41) 2.3城市规划目标 (43) 3 发展战略 (45) 3.1从城市到区域—强化区域中心 (45) 3.2从制造到创造—发展现代产业 (63) 3.3从实力到魅力—建设文化名城 (68) 3.4从安居到宜居—构筑宜居城乡 (75) 3.5从二元到一体—实现城乡统筹 (90) 4 空间与特色 (98) 4.1城镇体系 (102) 4.2 空间结构 (106) 5 实施策略 (147) 5.1生态优先串珠发展 (151) 5.2优化主城构建新区 (156) 5.3文化复萌强化特色 (161) 5.4 制度保障持续发展 (162)

引言 广州市2000年的战略规划是结合城市发展特点,改进城市快速发展和市场体制下城市规划工作方法的成功尝试,在城市规划编制体系、编制方法、实施检讨等方面开创性的、卓有实效的探索,为战略规划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指导。 2007年开始,伴随着国际国内环境的变化,落实社会经济发展模式转变的要求,应对空间发展战略转型的机遇与挑战,为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编制提供技术支撑,广州市及时开展了新一轮的城市总体发展战略规划工作。 2007年3月至2009年9月,新一轮的战略规划经过规划咨询,多方案比选完成初步方案,落实解放思想调研成果完成中期报告,贯彻珠三角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完成了最终成果。本轮战略规划不仅因应形势的变化提高了城市定位、明确了城市目标、深化细化了总体战略、科学制定了空间规划、制定了近期行动计划,还对进一步完善城市规划编制体系,创新战略规划研究和编制方法做出了有价值的探索。 (一)战略规划的缘起及实践 2000年6月至9月,广州开国内大城市之先河,邀请国内五家规划设计单位(清华大学、同济大学、中山大学、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和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开展了战略规划咨询工作。2000年12月在咨询方案基础上,广州市城市规划局进行了战略规划的整合与深化,完成了《广州城市建设总体战略概念规划纲要》(以下简称“2000年战略规划”),2001年4月获得广州市政府第76次常务会议通过。 2000年战略规划提出了将广州建设成为适宜创业发展又适宜生活居住的国

国务院中国城市规模排名

国务院中国城市规模排名 2012年6 月,国务院公布中国城市规模排名,把大城市分为三类,分别是:大都会城市、特大中心城市和准特大中心城市。大都会城市有: 1上海 2北京 3广州 4武汉 5天津 6 沈阳 7成都 8重庆;特大中心城市: 9西安 10哈尔滨 11 南京 12长春;准特大中心城市: 13大连 14青岛 15苏州 16 济南 17杭州 18 昆明 19深圳 20无锡。 新华社北京11月20日电近日,国务院印发《关于调整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对原有城市规模划分标准进行了调整,明确了新的城市规模划分标准。 《通知》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工业化进程加速,我国城镇化取得了巨大成就,城市数量和规模都有了明显增长,原有的城市规模划分标准已难以适应城镇化发展等新形势要求。当前,我国城镇化正处于深入发展的关键时期,调整城市规模划分标准,有利于更好地实施人口和城市分类管理,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通知》明确,新的城市规模划分标准以城区常住人口为统计口径,将城市划分为五类七档:城区常住人口50万以下的城市为小城市,其中20万以上50万以下的城市为Ⅰ型小城市,20万以下的城市为Ⅱ型小城市;城区常住人口50万以上100万以下的城市为中等城市;城区常住人口 100万以上500万以下的城市为大城市,其中300万以上500万以下的城市为Ⅰ型大城市,100万以上300万以下的城市为Ⅱ型大城市;城区常住人口500万以上1000万以下的城市为特大城市;城区常住人口1000万以上的城市为超大城市。(以上包括本数,以下不包括本数) 与原有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相比,新标准有四点重要调整:一是城市类型由四类变为五类,增设了超大城市。二是将小城市和大城市分别划分为两档,细分小城市主要为满足城市规划建设的需要,细分大城市主要是实施人口分类管理的需要。三是人口规模的上下限普遍提高。小城市人口上限由20万提高到50万,中等城市的上下限分别由20万、50万提高到50万、100万,大城市的上下限分别由50万、100万提高到100万、500万,特大城市下限由100万提高到500万。四是将统计口径界定为城区常住人口。城区是指在市辖区和不设区的市,区、市政府驻地的实际建设连接到的居民委员会所辖区域和其他区域。常住人口包括:居住在本乡镇街道,且户口在本乡镇街道或户口待定的人;居住在本乡镇街道,且离开户口登记地所在的乡镇街道半年以上的人;户口在本乡镇街道,且外出不满半年或在境外工作学习的人。 《通知》要求,新标准自《通知》印发之日起实施,各地区、各部门出台的与城市规模分类相关的政策、标准和规范等要按照新标准进行相应修订。

中国城市规模分布及原因分析_吕作奎

8 1 2008(6)现代城市研究 中国城市规模分布及原因分析 A Revisit of the Size Distribution of Cities: The Case of China吕作奎 王铮LV Zuo-kui WANG Zheng 文章编号:1009-6000(2008)06-0081-07 中图分类号:F290 文献标识码:A作者简介:吕作奎(1983-),男,华东师范大学地理信息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05级研究生,研究方 向为区域经济模拟与DSS; 王铮(1954-),男,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东师范大学地理信息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授,中国科学 院政策与管理研究所研究员,研究方向为:经济计算、地理计算、区域科学与管理。 引言 城市体系是由一定地域范围内 相互关联的、起不同职能作用的、不 同等级的城市所组成,因而具有一 定的规模结构[1]。在一个区域或国 家,由于各城市的条件各不相同,城 市之间会形成不同的职能分工,同 时也形成不同大小的城市规模。 城市规模分布是指某区域(国 家、地区等) 内城市人口规模的层 次分布。研究城市规模分布的目的 是探讨区域内城市从大到小的序列 与其人口规模的关系,揭示区域人口 在城市中的分布特征[2]。不同规模的 城市在区域上的分布存在一定规律。 位序-规模法是在城市规模分 布研究中应用比较多的一种理论方 法,它是从城市规模和城市规模位 序的关系来考察一个城市体系内的 城市规模分布。最早是1913 年奥尔 巴克(F.Auerbach)发现五个欧洲国 家和美国的城市人口资料符合下面 公式所示的关系: (1)式中:是一个国家的城市按人口规模从大到小排序后第i位城市的人口数;是第i位的城市的位序;K是常数[3]。随后许多学者对这一理论进行了修订和发展。Zipf(1949)对发达国家的城市规模分布进行研究,他认为城市的位序和规模之间呈现出理想的直角双曲线关系,后来发展成著名的城市Zipf规则。Zipf (1949)认为城市的大小不仅符合帕累托分布,而且帕累托指数等于1,相应的A是城市体系中规模最大城市的人口[4]。Zipf认为的这种城市规模分布是位序-规模规则中的一个特例。中国也有很多学者对位序-规模规则进行运用和完善。严重敏、宁越敏(1980)用全国城市的详细人口资料,对中国的城市规模分布进行 了位序-规模规则的检验。王法辉

贾汪城市发展概念规划

1 引言 贾汪是徐州市区的一部分,但贾汪区似乎很难和“城市化地区”、城市建成区“等表征城区的用词联系起来。但必须承认,贾汪――这座城市(区)始终在徐州占有非常独特的地位。 ●徐州近代工业的发祥地。 徐州近代工业的兴起,始于19世纪80年代贾汪煤矿的发现和采掘,贾汪由此成为江苏省第一个近代化能源工业基地,为广袤的徐淮地区引进了第一台蒸汽机,初步改变了这一地区的封建经济成分,为20世纪苏北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历史评价 ●徐州(江苏省)最大的城区。 1993年经省、市人民政府批准,新行政区划使贾汪由12.8km2面积和7万人,一跃成为690km2面积,50万人口的城区。同年,徐州被国务院批准为享有地方立法权的“较大的市”。――行政区划 ●徐州都市区的外围组团。 2003年编制的《徐州城市总体规划》将贾汪定位为徐州都市区的五个外围组 图1 贾汪在徐州市域中的位置

团之一。近期以能源、建材等资源型工业为主,远期以加工业为主,形成相对独立,功能齐全、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的外围组团。――功能定位 当然,对于贾汪的“定义”,远不止这些。从时间序列上,我们不难发现,贾汪的区域地位面临着被日益“边缘化”的危机。 2 现实――必须面对 2.1 “飞地型”城区――半城市化的孤岛 城区是以城市建成区为主体的城市化地区。城市经济的空间载体。其最显著的特征是人口与经济的高度聚 集,公共设施的便捷共享,经济 社会活动的高度化与服务化。 但是,“飞地型”城区却是 城区中的另类。“飞地”也称“插 花地”或“被包围版图”,是指某 个行政区域在另个行政区域内拥 有的小块领地,与本土不相毗连。 “飞地”作为一个地理区域.具 有下列特征。①它同政区行政中 图2 徐州市五大城区空间分布 心所在的本土一样,是一个政区 权属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地方行政权力空间投影的组成部分。②飞地同本土在空间上具有不连续性,是一个独立的地域单元。③飞地同本土的联系.一定要经过其它行政区域境内。我国行政区划上的“飞地”,相当一部分是计划经济时代,行政区域边界调整的结果.大多是基于发挥资源和地缘优势、建设区域性工矿中心而为之。

整体规划 概念规划 控制性详细规划 城市设计 城市规划设计方案

整体规划概念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城市设计城市规划设计方案为了方便大家更加方便学习整体规划概念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城市设计城市规划设计方案,需要互相交流学习朋友请加qq:364791678 本资料绝不是那种网上随便可下载到的那种资料,而是来自各大名院的归档资料,像清华院、北京院、中国建研院、华东院、深圳院、汤桦等等,拥有绝对的参考价值! 光盘包括了各大院的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概念规划、城市设计、战略规划、改造规划及小区规划等修建性详细规划文本。 全套资料有80G,共18张DVD,绝对物有所值! 一册在手,设计不愁。 | | |卓酷规划DVD01 | | | |总体规划 | | | |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总体规划 | | | | |南京紫金山及玄武湖风景区总体规划设计文本(0405EDAW) | | | | |安徽财贸学院龙湖东校区校园总体规划设计 | | | |战略规划 | | | | |太原市城市总体发展战略规划研究 | | | | |婺城发展战略方案 | | | | |杭州滨江区发展战略规划 | | | | |绍兴战略规划 | | | | |连云港东部滨海地区发展战略规划方案文本 | | | |控制性详细规划 | | | | |上海市宝山区高竟镇梁印宅地块控制性详细规划方案 | | | | |宁波高教园区控规 | | | | |安庆长江大桥控规

| | | | |宝山区罗店镇老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 | | | |广州市天河区规划管理单元(高唐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 | | | |广州市天河软件园高唐新建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 | | | |横店集团上海南汇高新科技工业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0201)50M | | | | |江北地块道路控规 | | | | |贵溪信江大桥两岸城区控规 | | | | |长清大学园控规(上海院0409)405M | | | |概念规划 | | | | |佛山万科山水家园概念性规划设计文本(0401SWA) | | | | |南京白马公园概念性规划设计文本(0303东南大学) | | | | |厦门海沧旅游区概念规划 | | | | |厦门鼓浪屿发展概念性规划国际咨询文本(0408美国希尔&t同济) | | | | |合肥生态公园全套概念规划设计文本(0305L&A奥雅) | | | | |大报恩寺琉璃塔暨遗址公园概念规划设计文本(0409东南大学) | | | | |扬州城市东区休闲度假区概念规划文本(0409扬州规划院) | | | | |武汉东湖概念规划设计文本 | | | | |浙江金华清水湾生态园全套概念性规划设计文本(0405美国XWHO) | | | | |绍兴镜湖新区南湖景区全套概念规划设计文本(0312EDAW) | | | | |迁安市黄台山公园全套概念性规划设计文本(0302ASPECT) | | | | |郑州郑东新区概念规划 | | | | |长房西郡概念规划成果 | | | | |长沙湘江滨水区及橘子洲概念规划设计文本 | | |卓酷规划DVD02 | | | |总体规划 | | | | |东方巴黎公寓总体规划及单体建筑方案设计 | | | | |中华门城南古民居复建工程总体规划方案 | | | | |丹东第一人民医院总体规划及建筑

赣州市城市总体发展概念规划解析

新规划描绘新赣州——《赣州市城市总体发展概念规划》略解 作者:loveloves发表于: 2007-01-24 01:20:18浏览: 1272人次回复:14 帖 根据江西省域未来城镇空间布局,提出赣州中心城市定位:与南昌市共同形成江西省的双中心结构城市的理念,好比山东的济南和青岛、辽宁的沈阳和大连、安徽的合肥和芜湖等。根据国家铁路、高速公路、国道等干路网规划,加上赣州桃芫新机场的建设,赣州正在着力建立起立体交通网络,提出赣州将从节点城市走向枢纽城市的理念,主动融入泛珠三角大经济圈,争做承接珠三角和闽东南三角区两大经济圈辐射的枢纽城市。根据“对接长珠闽,建设新赣州”的发展需要,提出建设赣州CBD(中央商务区)的发展理念。根据赣州的地理、自然环境确定赣州城市空间发展战略为组团发展、网络对接,形成从八境台经文清路、东阳山路、京九大道至发展大道的中央金脊刚性界面和章江柔性界面的城市发展轴的理念。重点解决市域的交通体系,提出轨道交通、BRT(快速公共交通系统)理念。 规划目标 将赣州市建成赣粤闽湘四省通衢的区域性现代中心城市。届时,其凝聚力和辐射力极大增强,非常适合居住和创业;产业集聚,结构优化;文化内涵丰富,交通便捷,功能完善;生态环境优美。由于其跨越式发展的到来,在二十一世纪中国的全球化、城市化 进程中将成为特别的典范。 规划范围 本次规划的范围:东起赣县梅林镇,西至南康市凤岗镇,北起章贡区水西镇(含通 天岩风景名胜区),南至南康市潭口镇。

规划研究的区域及面积 市域:全市辖15个县、2个县级市、章贡区及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面积共3.9 4万平方公里。 中心城市:章贡区、南康市、赣县以及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面积5367平方公 里。 中心城区:面积100平方公里。 中心城区规划发展规模 近期(2004-2010年):中心城区至2008年人口约70万,建设用地 70平方公里。 远期(2010-2015年):中心城区至2015年人口约100万,建设用 地100平方公里。 远景(至2030年):中心城区至2030年人口约140万,建设用地140 平方公里。 城市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问题与挑战 区域竞争格局中的边缘化倾向;中心城市中心地位的弱化趋势。 机遇与优势 (1)产业机遇——泛珠三角产业梯度转移; (2)交通机遇——从节点城市到枢纽城市; (3)城市化机遇——快速城市化;

《赣州市城市总体发展概念规划》略解 图/文

市域空间结构概念图中心城市发展空间结构图 根据江西省域未来城镇空间布局,提出赣州中心城市定位:与南昌市共同形成江西省的双中心结构城市的理念,好比山东的济南和青岛、辽宁的沈阳和大连、安徽的合肥和芜湖等。根据国家铁路、高速公路、国道等干路网规划,加上赣州桃芫新机场的建设,赣州正在着力建立起立体交通网络,提出赣州将从节点城市走向枢纽城市的理念,主动融入泛珠三角大经济圈,争做承接珠三角和闽东南三角区两大经济圈辐射的枢纽城市。根据“对接长珠闽,建设新赣州”的发展需要,提出建设赣州CBD中心的发展理念。根据赣州的地理、自然环境确定赣州城市空间发展战略为组团发展、网络对接,形成从八境台经文清路、东阳山路、京九大道至发展大道的中央金脊刚性界面和章江柔性界面的城市发展轴的理念。重点解决市域的交通体系,提出轨道交通、BRT快速公共交通系统的理念。 规划目标 将赣州市建成赣粤闽湘四省通衢的区域性现代中心城市。届时,其凝聚力和辐射力极大增强,非常适合居住和创业;产业集聚,结构优化;文化内涵丰富,交通便捷,功能完善;生态环境优美。由于其跨越式发展的到来,在二十一世纪中国的全球化、城市化进程中将成为特别的典范。 规划范围 本次规划的范围:东起赣县梅林镇,西至南康市凤岗镇,北起章贡区水西镇(含通天岩风景名胜区),南至南康市潭口镇。 规划研究的区域及面积 市域:全市辖15个县、2个县级市、章贡区及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面积共3.94万平方公里。 中心城市:章贡区、南康市、赣县以及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面积5367平方公里。 中心城区:面积100平方公里。 中心城区规划发展规模 近期(2004-2010年):中心城区至2008年人口约70万,建设用地70平方公里。 远期(2010-2015年):中心城区至2015年人口约100万,建设用地100平方公里。 远景(至2030年):中心城区至2030年人口约140万,建设用地140平方公里。 城市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问题与挑战

专题20城市体系和城市群

专题20 城市体系和城市群 一、教学内容 1、教学内容: 本专题有“城市体系”和“城市群”两部分组成,介绍了世界与中国的城市体系划分以及城市群的特征、形成条件及意义。 2、地位与作用: 本专题是在上个专题介绍城市个体内部空间特征基础上,探讨城市之间空间关系,前后存在互为因果关系,城市群既是社会经济发展到较高程度后,在一定范围内出现的一种城市集聚现象,也是当代世界城市化的主要特点,为下一个专题“城市化”学习打下基础,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说出城市体系分类方法,列举出不同等级的典型城市。 2、根据“中国城市的体系等级层次系统表”和“中心地模式图”,学生归纳出不同等级城市数量。 3、阅读“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分布图”等系列图表,说出城市群的特征和有利条件。 4、阅读“世界六大城市分布图”和“世界人口密度图”,分析出世界的六大城市群共同优越条件; (二)过程与方法 1.以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体系为案例,学生在对我国最大城市群中的城市分类中,知道城市体系分类方法以及对应的典型城市。 2、通过阅读“世界六大城市群分布图”和“长三角城市群分布图、等级体系图”以及相关资料,懂得读图分析地理现象的方法。 3、学生以课前小组合作形式通过书籍、互联网等途径搜集世界重要城市群的经济、人口、交通等相关资料,提高其地理信息搜集、整理、分析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生对我国不同等级城市等相关资料的搜集,让学生关心我国基本地理国情,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 2、培养学生重视、关心城市发展意识,提高学习城市地理兴趣。 三、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城市体系及其划分、城市群形成的条件、特征、意义 2.难点:中心地理论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 1、案例教学——“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体系” 【背景思想】“城市体系”划分级别多,知识琐碎、枯燥,对于我国唯一的世界级城市群,又是生活在该城市群中的核心城市——上海的学生,教材却只是以专栏的形式作了简单介绍,教师以此地为例来让学生学习身边熟悉的城市等级,更能体现二期课改“关注贴近学生生活的地理”理念。 2、图表教学 【背景思想】“城市群”这一部分知识图表资料多,可以通过读图来培养学生学科能力,强化地理事物的空间位置及空间关系。 3.多媒体教学:在重点和难点环节探讨活动中运用幻灯片演示辅助释疑。 五、教学安排1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展示长三角地区这几年建造好和正在建造的世界级桥梁雄姿 东海大桥江阴长江大桥润扬大桥 苏通大桥杭州湾跨海大桥崇启大桥效果图【背景思想】学生们在了解时事地理同时,增强民族自豪感,同时可引导学生思

山西省临汾市城市总体发展概念规划方案

山西省临汾市城市总体发展概念规划方案 征集报名启事 为构筑新临汾的城市风采,加速园林城市建设步伐,围绕“中部领先、进军百强”的发展目标。市委市政府决心集全市之力,扩大城市规模,拉大城市框架,十一五期间城市规模发展为人口80万人,用地120平方公里。为指导城市快速、健康、协调发展,市政府决定在国内外公开进行“临汾市城市发展战略概念规划”方案征集,诚邀具有丰富规划设计经验的设计机构参加,由临汾市规划勘测局具体组织本次征集活动。 一、项目名称 临汾市城市发展战略概念规划 二、规划范围:西至329国道、临大线,东至南高、东王、西张、孙乔、贾得一线,南至鹅舍、金井、神刘、刘庄一线,北至加泉北、北芦北、西高河、贾村、东张堡北、北永安一线120平方公里范围内。 三、规划目标 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对城市整体空间形态系统描述,突出区域功能布局、生态绿化、道路交通组织、市政设施规划等。 四、工作任务 通过概念规划,寻求临汾市城市总体发展的合理模式和发展思路,制定更有远见、更富弹性、更具竞争力的城市空间发展战略。加快城市化、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促进城市协调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为市委、市政府提供决策依据。 五、报名程序及安排 1.征集报名(递交报名材料)自本启事公布之日起,至2006年6月25日下午6:00截至。 2.2006年6月16日——6月25日,经专家评议报市政府审定,从报名单位中选择3家规划设计机构,作为正式设计单位,参加该概念规划方案征集。 3.2006年6月25日——2006年8月30日,3家设计机构编制概念规划方案 4.2006年8月31日——2006年9月15日,3家设计机构汇报方案成果,公开展示方案,经专家评审后,评选出最优方案。 5.报名方式:报名可通过电话传真、电子邮件或邮政特快专递形式送达。报名材料应为一整套报名文件(一式三份),文件内容包括投标单位名称、工作业绩简介、负责本项目的主要技术人员、负责人情况、编制本规划的工作思路、意向、规划方案思路等文件(报名文件格式附后)。 6.欢迎国内具备甲级规划设计资质的机构,或在同类规划设计项目中经验丰富、业绩突出,并且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注册的国外规划设计机构踊跃报名应征。 六、方案征集费用 我们将委托3家设计机构进行方案设计,每家项目经费原则上不超过60万元人民币(包括方案成本补偿费、调查、编制和送达方案所需一切费用)。优胜者取得综合汇总方案深化资格,另加费用50万元。 七、所有权 所有报送的规划方案归组织单位所有,均不予退还。 八、解释权 临汾市规划勘测局拥有本次征集活动的解释权。

中国城市规模分布实证研究_闫永涛

〔文章编号〕 1002-2031(2009)05-0014-05 中国城市规模分布实证研究 闫永涛 冯长春 〔摘 要〕 选择1994-2004年中国城市规模位于前200位的地级及地级以上城市,分别采用人口和建成区面积来表征城市规模,借助于分形理论进行研究发现,无论是从人口规模还是从用地规模来看,中国城市规模的分布符合“位序—规模”法则;外来人口的增加和2000年之后城市规模的加速增长使城市发展表现出向高位次城市集聚的倾向;但由于中国城市体系规模结构比较成熟,其基本特征并没有因时间、外来人口和城市规模的变化而改变;高位次城市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认为如何更好地识别城市的实际规模,促进城市的理性增长和城市规模结构的健康优化,是中国城市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中国城市;规模分布;“位序—规模”法则;分形;城市体系〔中图分类号〕 F 299.21 〔文献标识码〕 A 〔作者简介〕 闫永涛(1981—),男,汉族,河南漯河人,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规划研究中心规划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城市与区域规划;冯长春(1957—),男,汉族,山西安泽人,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城市与经济地理系主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城市规划与房地产、土地利用。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0535026)———中国城市化进程的资源环境基础研究。〔收稿日期〕 2008-06-25〔修回日期〕 2008-09-29 一 引言 自1913年奥尔巴赫提出“位序—规模”法则以来,国内外学者对城市规模分布规律进行了广泛的研究。许多经验性研究表明,“位序—规模”法则可以较好地刻画国家和区域城市规模分布的规律,这一法则对于判断城市的发展状况和发展前 景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1-2] ,对于城市规划和城市发展政策的制定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位序—规模”法则已成为研究城市规模分布的重要理论模式之一。在“位序—规模”法则的基础上,国内学者对中国城市规模分布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并提出了一些有创造性的观点。近年来,一些 学者也运用分形理论对城市规模分布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根据“位序—规模”法则,借助于分形理论,分别采用人口和建成区面积来表征城市规模,对中国1994-2004年城市规模位 于前200位的地级及地级以上城市的规模分布特征及其演变规律进行研究。以人口表征和以建成区面积表征的城市规模分布是研究城市规模分布的重要方面,通过对比研究,可以对中国的城市规模结构进行更为深入的解释。此外,在进行以人口表征的中国城市规模分布研究时,考虑到市区非农业人口指标的缺陷,首次补充了以“五普”“市人口”表征的城市规模分布研究,并进行比较,以更好地认识中国城市规模分布的规律。  总第166期 城市问题2009年第5期  D OI :10.13239/j .bjss hk xy .cs wt .2009.05.007

杭州市城市发展概念规划

杭州都市区功能定位研究 一、杭州都市区功能的脉络演变 1、从鼎盛到衰落 有着四千多年历史的杭州,在她悠久绵长的发展过程中,既有经历了从地方性的城市演变为全国性的中心城市的辉煌的时期,也有经历了城市逐渐衰落、影响力渐减的曲折过程。而今正面临重新崛起,迈向成长为未来区域中心城市的新机遇。 早在四、五千年前的良渚文化时期,杭州就已进入与黄河流域等同的发展阶段。秦时已成为钱塘江南北两岸商贩活动的中枢。此后的唐、宋、元时代,杭州作为全国水、陆驿站交通的枢纽,大运河、钱塘江、浙东运河、海道航线以及驿道的交汇点,以及通往中亚、东欧各地的东西陆上交通线的起讫点,一直处于全国乃至全球重要的经济中心地位,也是全国的工商业活动和贸易活动中心。南宋时到达鼎盛时期,杭州城 “辇彀驻跸,衣冠纷集,民物阜藩,尤非昔比”,一跃而成为全国政 治、经济、教育、文化的综合中心,也是全世界的第一大都会。元朝 时期政治地位虽然有所下降,经济上仍为全国乃至世界的第一大都 市。马可波罗在闻名于世的《马可波罗游记》里,把杭州称为“天堂 之城”、“世界上最美丽华贵之城”。 从元末开始,杭州地位趋于衰落。一方面城市受到动荡时期战争 的严重破坏,另一方面更重要的原因是通商口岸的地位受到威胁:明 朝海上贸易的禁断,使得杭州失去了原有交通枢纽的地位,经济发展 相对落后于南京、扬州等城市;后来清代根据《马关条约》,杭州又 成为对外通商口岸,但上海的开埠使得“东南第一大通商口岸”的机 会就再也不复回到杭州了,相比于长江三角洲地区其他城市兴起的同时,杭州渐趋衰退。 以GDP 来看杭州在1990年代后全国所处的地位:在沿海省会城市中,杭州排名处 于中游,落后于南京和广州,与济南相近;在全国直辖市及省会城市中位于10名 左右,除了落后于四个直辖市以及南京、广州两个沿海城市外,还落后于武汉、 成都等内地省会城市。 表 历年来杭州市区GDP 的排名情况 浙江省内排名 在沿海省会城市中排名 在全国直辖市及省会城市中排名 1990 1 4 12 1995 1 3 9 1999 1 4 11 资料来源:《中国城市统计年鉴》(1991、1996、2000年),中国统计出版社 注:沿海省会城市包括石家庄、济南、南京、杭州、福州、广州、南宁共7个城市;全国直辖 市及省会城市不包括拉萨共30个城市 2、从消费型城市到生产型城市 不管是作为全国经济中心还是区域中心城市,工业革命以前的杭州都是消费型城市。发达的农业经济奠定了城市经济发展的基础,通达的水陆交通则是城市地位提升的重要条件。在全国交通枢纽中地位的下降,导致杭州由兴变衰,这一点同历史上同样作为消费型城市的扬州、淮阴等相似。然而,衰落以后的杭州其发展道路却又显然不同于这类城市,这不仅是因为杭嘉湖地区农业基础相对好的多,更重要的在于城市本身开始具有了生产功能以及自我积累资本的能力,成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祥地之一。到清朝末年,杭州的工业资本总额仅次于上海、广州、天津、武汉,居全国第5位。铁路在杭州通车后,工业更是得到迅速发展,全市已有绸厂近百家,织机上万台,年产量达150万匹,产品远销国内外。商业也逐渐兴盛,而且与上海有着密切的地缘和商缘关系。进出口贸易继续兴旺,在当时我国东部地区16个通商口岸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银行业发展很快,到1921年全市已有银行28家,成为全省的金融中心。1928年(民国18年)举办了规模盛大、历时128天的西湖博览会,参观人数达1700万人次。至抗战前,杭州尽管已不是全国的中心城市,但仍是浙江省当之无愧的政治、经济和金融中心,而且是我国东南部大宗农副产品的集散地和工业品的中转地。 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全国、全球经济中心 东南第一洲 区域性经济中心 秦朝 唐朝 北宋 南宋 元朝 明朝 清朝 民国 解放后

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12城市等级和空间分布含解析

专题12 城市等级和空间分布 考题解析 【高考真题1】36.(2019年新课标全国卷Ⅲ)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德国鲁尔区曾是以煤炭、钢铁产业为主的传统工业区,经过综合整治,经济由衰落走向繁荣,环境污染严重的局面得到根本改善。目前,该区有500多万人口,50多座城市,老龄人口比重高居德国之首。该区医疗保健业发达,拥有100多家医院、近万名医生及数以千计的保健站、药店等。波鸿市人口近40万,是重要的生物制药基地,多所大学的医学研究处于世界领先水平。2009年,鲁尔区医疗保健中心落户波鸿市,并新建保健园。图5示意鲁尔区的城市建成区和波鸿市的位置,图6示意鲁尔大学、生物制药科学园和保健园在波鸿市的位置。 (1)概括鲁尔区城市的等级规模和空间分布特征。(6分) 【答案】(1)(数量多,规模小)以中小城市为主;城市密集(建成区连片,城市间距离近)。【解析】(1)读材料可知,鲁尔区目前有500多万人口,50多座城市,说明鲁尔区城市的等级规模特征是城市数量多,计算可知平均每座城市10万人,城市规模小,以中小城市为主;鲁尔区城市的空间分布特征结合图例可知,建成区连片,说明城市与城市之间的距离近,区内城市分布密集。 考点精讲.

【知识框架】 【知识要点拓展】 ★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1.城市规模的划分 划分标准:以城市人口规模来划分 类型:集镇、城市、大城市、特大城市 我国城市的等级划分 特大城市:城市人口在100万人口以上 大城市:城市人口在50万~100万人口 中等城市:城市人口在20万~50万人口 小城市:20万人口以下 2、城市的服务范围 (1)服务范围:城市接受的服务人口在地域空间上的分布范围,也称服务地。 (2)特点:一个城市服务范围除了城市本身,还包括其附近的小城镇和广大农村地区;但是这个范围通常不固定,也没有明确的界限,可能来自服务范围之外。 3.城市等级与城市服务功能之间的关系 4.城市等级体系特征 (1)不同等级的城市数目和相互距离是不同的。 等级较高的城数目较相距较 相距较近等级较低的城市数目较多 2)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层层嵌套的。(【特别提示】()不同城市的服务范围之间并没有明确的界线。1 2()在非均质地区,同一级别的城镇的服务范围并不相等,一般人口稀疏的城镇服务范围大。图解: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与空间分布的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