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专项训练学法大视野答案
最新[修订]初一七年级上册语文练习册人教版参考答案名师优秀教案
![最新[修订]初一七年级上册语文练习册人教版参考答案名师优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a233905af45b307e871976a.png)
[修订]初一七年级上册语文练习册人教版参考答案初一七年级上册语文练习册人教版参考答案《走一步,再走一步》是美国作家莫顿?亨特65岁那年写的回忆8岁时爬悬崖的经历。
小时候的他与别的孩子不一样,体弱多病。
一天,他与其他孩子爬悬崖,当他好不容易爬到三分之一的高度时,他实在上不去了,而要下去也下不去了。
于是他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
但是,他后来按照父亲说的方法,一小步,一小步地下来,终于脱险了。
编辑本段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及相关文学常识,理解并积累文中的生字、生词。
2.把握记叙文的六要素,体味重点词语的含义,把握课文内容。
3.缘事悟理,领悟人生道路上再大的困难,只要化整为零,化难为易,就会赢得胜利。
编辑本段作者简介莫顿.亨特美国当代作家,专业心理学家。
曾发表百余篇短文,并著有《宇宙间》《可怜的动物》《痛击》《心理学的故事》等作品,是文化学术界声望很高的专业作家。
早年曾在空军服役,做过空军飞行员。
在二战时期,他曾驾机执行过对德国的侦察任务。
1945年1月,在英格兰的沃顿空军基地。
作为上尉飞行员的莫顿?亨特接受了一项任务,驾驶没有任何武器装备和防护设施的蚊式双引擎飞机深入到德军本土执行侦察任务。
他觉得几乎无法完成任务,想象着飞机坐舱被炮弹击中,自己鲜血飞溅,连跳伞的力气都没有。
第二天,莫顿?亨特驾机滑行在跑道上,他告诫自己,现在,只是起飞,飞起来就行。
升到两万五千米高空时,他又告诫自己,现在所要做的,是在地面无线电的指导下,保持这个航向20分钟,就可以到达荷兰的素文岛,这个,不难做到。
就这样,莫顿?亨特不断告诫自己,下面,只是飞越荷兰,这并不难,然后,是飞临德国,根本不须想更多的事。
而且,还有后方的无线电支持。
就这样,一程又一程,这位上尉终于完成了任务。
当他接受盟军的奖励时,他说,我之所以成为孤胆英雄,完全是因为我小时候一段经历的启示。
一步又一步,终会达到自己的目的地。
莫顿?亨特是一位擅长写励志类文章的作家,他的《走一步,再走一步》被美国作家芭芭拉?琳达编撰的《假如我们原谅上帝》收录。
七年级上册语文学法大视野人教版2023

七年级上册语文学法大视野人教版2023一、前言七年级上册语文学法大视野人教版2023是一本面向七年级学生的语文教材,旨在帮助学生打开语文学习的大视野,提高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表达和鉴赏能力。
本教材在内容安排、学科知识点设置和教学方法等方面均体现了人教版一贯的特点和理念。
二、教材特点1.注重启发式教学。
七年级上册语文学法大视野人教版2023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强调启发学生主动探索和发现知识的乐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侧重实践性教学。
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注重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语文应用,通过大量的实例习题和实践性的课堂活动,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实践能力的提升。
3.注重多元化教学。
教材内容丰富多彩,涵盖了古代、现代、外国文学名著和当代文学作品,丰富的文学作品和多元化的文化背景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
4.强调学科知识的整合。
教材内容全面,注重语文知识的整合性和连贯性,注重语文知识点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综合应用,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语文知识。
三、教材内容1.课文内容。
教材包含了丰富多彩的课文内容,覆盖了古代诗词、现代散文、外国文学作品等多种文学形式,同时也涵盖了多种文化题材,能够帮助学生丰富自己的文化内涵。
2.阅读内容。
教材强调阅读能力的培养,设置了丰富多样的阅读题材和阅读材料,包括科普知识、历史故事、名人传记等,帮助学生扩大阅读视野,丰富阅读体验。
3.写作内容。
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设置了多种写作类型和题材,帮助学生提高表达能力和写作技巧,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热情。
4.语法知识。
教材设置了丰富的语法知识点和语文应用题目,帮助学生系统掌握语言规律和语法知识,提高语文应用能力。
四、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发现,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2.交互式教学。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和学生进行互动,倡导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和活动,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七年级上册语文学法大视野原书

七年级上册语文学法大视野原书《大视野·语文》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一套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材,该教材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升他们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同时也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创新能力,是一本值得称赞的优秀教材。
首先,该教材注重语文学法的教学。
教材从学生的实际阅读和写作需求出发,结合学科改革要求,明确提出学法意识和学法技能的培养目标。
在每个单元的学法专题中,详细介绍了阅读理解、写作技巧等方面的学习方法和技巧,使学生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提高语文学习效果。
其次,教材内容丰富多样,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材中既有经典名篇,如《背影》、《草地》等,也有当代优秀作品,如《父亲的草鞋》、《自然美与人间美》等,涵盖了文学、历史、科普等不同领域的文本,为学生提供了广泛的阅读素材。
同时,教材还穿插了绘画、音乐、舞蹈等多种艺术形式的内容,激发了学生对不同艺术形式的兴趣,培养了他们的审美情趣。
此外,《大视野·语文》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批判思维。
教材中的写作任务和讨论题都具有一定的开放性,要求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和分析问题,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教材也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通过对文本的分析和理解,引导学生思考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文化素养。
总的来说,七年级上册《大视野·语文》教材以其丰富的内容、注重学法的教学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批判思维而被广泛赞誉。
通过这本教材的学习,学生可以拓宽视野,提高语文素养,培养自己的阅读兴趣和写作能力。
同时,也为他们的综合素质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学法大视野七年级语文

学法大视野七年级语文学法大视野是一套针对初中学生的语文教材,它凭借其独特的教学理念和科学的教学设计,深受广大学生和家长的喜爱。
下面,我将从教材特色、教学内容、学习方法和效果等几个方面,来介绍学法大视野七年级语文。
学法大视野七年级语文教材具有多样化的教学内容和独特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文知识。
首先,教材内容涉及了文言文、现代文、诗歌、小说等各个方面,既保留了传统文化的瑰宝,又融入了当代生活的元素。
通过这样多样化的内容,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文化传承和时代发展。
其次,学法大视野七年级语文强调真实的语境,注重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运用。
教材中不仅有经典名篇,还有现代精品,这种多角度的视野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提高阅读能力。
此外,教材还配有大量的练习题和辅助材料,有助于学生巩固和拓展所学知识。
学法大视野七年级语文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文化素养,教学方法创新且灵活。
教材采用的是任务型教学和合作学习的方式,通过学生之间互动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同时,教材还充分利用了多媒体技术,如音视频等,使学习更生动有趣。
学法大视野七年级语文的学习效果也是显著的。
通过学习,学生可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培养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而且,学法大视野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使学生真正成为具有良好文化素养的人。
总的来说,学法大视野七年级语文以其独特的教学理念和科学的教学设计,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学习内容和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
通过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具有文化素养的人。
相信在学法大视野的指导下,学生的语文水平将得到全面提升。
七年级上册学法大视野课后提升答案省公开课获奖课件说课比赛一等奖课件

(4)逆风;
(5)37.5分钟; (6)滨海市地形图。
16.(1)中国交通图; (2)北京市旅游图; (3)颐和园导游图; (4)百分比尺大小:中国交通图<北京市旅游图<颐和园
导游图。内容详略程度:中国交通图最简略,其次北京 市旅游图,颐和园导游图最详细。
第一章 基础巩固与训练
1-5:DDACA;6-10:DBDAB; 11-15:CCDBD;16-20:CDDDC。 21.①B ②C ③F ④E ⑤A ⑥D; 22.(1)百分比尺大小不同/大;
七年级上册学法大视野答案
1.1课后提升 1-5:DCDBB;6-10:DDBCC。 11.(1)日常生活/农业生产;
(2)风土人情/炎热多雨; (3)生产建设。
1.2课后提升
1-5:DCBBC;6-10:DCDDB;11-14:BCAD。
15.(1)小明家在火车站西方,小畅加在火车站东方,小佳
家在火车站南方; (2)南北/东北; (3)a;
(2)赤道; (3)略。
课后提升
1-5:BCCDD;6-10:CABBC;11-14:BDCB。 15.(1)40°W /10°N /0°/20°S;
(2)北/西; (3)西北; 16.(1)南半球/西半球/中纬度; (2)西南/正北; (3)北极点;
2.2课后提升 1-5:ACBAB;6-10:BACAD;11-14:ADCC。 15.(1)H/A/B;
(2)作图略; (3)南; (4)百分比尺/距离; (5)图例略。
23.作图略。
24.(1)小明家在体育馆旳东面;
2022年上学期语文学法大视野第八课答案

2022年上学期语文学法大视野第八课答案1、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单选题] *A.宝玉神志不清,贾府决定给宝玉娶亲冲喜。
袭人得知是宝钗要做宝二奶奶,怕宝玉承受不了,便把宝玉和黛玉交往的情形告诉了王夫人。
贾府感到为难,王熙凤献了个掉包儿计,在贾府公开宣扬宝玉要娶黛玉。
洞房之夜宝玉虽然不太高兴,但婚后身体还是逐渐恢复过来。
(正确答案)B.《红楼梦》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长篇小说,它以一个贵族家庭为中心展开了一幅广阔的社会历史图景,社会的各阶级和阶层都得到了生动的描写。
C.《红楼梦》中别号“蕉下客”的贾探春是个大气、具有男子性格的女性,她发起组织了大观园里的诗社活动,但是“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她想用“兴利除弊”的微小改革来挽回这个封建大家庭的颓势,却注定无济于事。
D.“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这首诗出自《红楼梦》中林黛玉的《葬花词》。
2、下列词语中,加着重号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虹霓(ní)哂笑(xī)B、抽噎(yē)铿锵(kēng)(正确答案)C、茶峒(dòng)跬步(guǐ)D、残羹冷炙(zì)刮痧(shā)3、下列词语中,加着重号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细腻(nì)硝烟(xiāo)凫水(niǎo)B、撅着嘴(juē)打点(dian)脱缰(jiāng)(正确答案)C、菱角(líng)虾篓(lǒu)苇眉(wéi)D、吮指头(sǔn)嘱咐(zhǔ)白洋淀(diàn)4、7.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单选题] *A.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中,全市人民参与程度的高低和创建力度的大小是成功的关键。
B.近年来,我国的教育界同仁就如何培养学生情商的问题公布了许多有益的见解。
C.由于电影《长津湖》讲述了一个志愿军奋勇杀敌的感人故事,让人不禁潸然泪下。
学法大视野全部答案

学法大视野全部答案【篇一:七年级思品学法大视野第一单元答案】>第一课珍惜新起点第1课时新学校,新同学课前预习1)新奇 2)崭新 3)新的起点 4)珍惜 5)快乐 6)面孔 7)同学 8)朋友 9)快乐 10)共同进步 11)团结友爱 12)友谊课堂探究答:这幅对联告诉我们:应该珍惜初中生活新起点,积极大胆地认识新同学、结交新朋友、珍视新友谊、与新同学结伴成长,和谐相处,共同进步,珍惜和创造美好的班集体。
课堂训练一、单项选择题1.d2.a3.c4.b二、材料分析题5.(1)答:高兴、激动、兴奋、好奇、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和期待;困惑、担心、孤独、陌生等。
(只要言之有理即可)(2)答:要用乐观、积极、主动的心态去迎接新的学习生活,而不要用悲观、消极、被动的心态去面对新生活。
(3)答:要想化解心中的孤独感,就要努力做到:①认识更多的新同学,结交更多的新朋友,珍视与新同学的友谊。
②学会与同学和谐相处,共同进步,与新朋友结伴成长。
课后提升一、单项选择题1.c2.c3.b4.c5.a6.d7.c二、简答题8.(1)答:反映了进入中学后,一些新生对新生活、新环境不适应。
(2)答:①踏入新的班级,我们应该主动认识更多的新同学,结交更多的新朋友,并一起在学习生活中分享成长的快乐。
②认识新同学之后,我们应该与新朋友结伴成长,和谐相处,共同进步。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快地适应初中生活。
第2课时创建新集体课前预习1)共同的期望 2)一盘散沙 3)团结奋斗 4)独特性 5)替代 6)智慧和热情 7)团结协作 8)噪音 9)团结协作 10)集体 11)行动12)为之自豪课堂探究探究点1答:①班级的美丽在于我们每个人的独特性。
每个人都能在班级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谁都无法替代。
②当每个人都把自己的智慧和热情贡献给集体的建设时,班集体就会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展现出彩虹般迷人的色彩。
探究点2(1)答:团结就是力量,人多力量大等。
(2)答:创建优秀班集体需要同学们共同努力:①我们要把自己的智慧和热情贡献给集体的建设,使集体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展现出彩虹般迷人的色彩。
2024七上部编版语文学法大视野第3单元答案解析

9.不矛盾;“孔老师是永远不会老的”主要是指孔老师永远 教育影响着周围的人们,孔老师在村民心目中的神圣地位永 远不会改变;“白了鬓角”是从生理状态上讲的,孔老师年 龄大了。这二者并不矛盾,相反二者相互映衬,更好地表现 了孔老师一生奉献教育、热爱孩子的美好品质。 10. 运用了动作描写的手法,通过“放下”“走出”“涌 进”“穿过”“围拢”“拄着”“盯着”等词语,突出歌声 对村民的吸引,表现出村民对孔老师的喜爱 之情。 11.孔老师是- -位热爱教育、关爱学生、多才多艺、忠于职 守的好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师,文章突出展现了孔老师把一生都奉献给教育的 美好精神。莎莉文老师是一位挚爱教育事业、尊重生命的教 师,文章突出表现了莎莉文老师的耐心和细心,尊重孩子的 天性和兴趣的爱的教育精神。
者不如乐之者”所强调的“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性”相行。 [乙文参考译文]薛谭向秦青学习唱歌,还没有学尽秦青的技 艺,就自认为学完了,于是就告辞回去。秦青没有劝阻他, 在城外大道旁用酒食设宴(为他)送行。秦青打着节拍,高唱 悲歌,歌声振动了林木,那声响止住了流动的云。薛谭于是 向秦青道歉,想要回来继续学习。从此以后,他一辈子也不 敢再说要回去。 8. (示例一)《歌声洒满大地》更适合作为本文标题,以此 为标题,充满诗意,深化主旨,“歌声”作为行文线索贯穿 全文,同时在标题处设置悬念,引人入胜,引起读者兴趣。 (示例二)以《令人尊敬的孔老师》作为标题更合适,这样可 直接点题,突出对孔老师的尊重和喜爱之情。
主题阅读●组合提升 5. (1) ......为快乐 (2)满足(3)好, 美好 (4)② 6.秦青没有劝阻他,在城外大道旁用酒食设宴(为他)送行。 7. (示例一)薛谭对自己的唱歌技巧过于自满,才会向师傅 辞别,却不知人外有人。学无止境,这是学习不够谦虚的表 现。与甲文中“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中指明的学习需要谦 虚相符。 (示例二)秦青没有强留学生,而是用自己绝妙的歌喉,让学 生心中产生震动,自觉不足。与甲文中木愤不启,不排不发” 要求的启发性教学相符。 (示例三)秦青没有强留学生,而是用自己绝妙的歌喉,让学 生对唱歌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继续学习。与甲文中“好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专项训练学法大视
野答案
篇一: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课内现代文阅读训练题(含答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题复习
课内现代文阅读训练
一、阅读第6——8段(原文略),做题。
1.母亲人老了,“要走大路”因为“大路平顺”,儿子“要走小路”,因为“小路有意思”,为什么意见发生分歧后,母亲又选择了走小路?
答:因为母亲有涵养,谦让,而且很疼爱孙子,即使自己行走不便,也要宠着孙子。
这是老一辈人的奉献精神。
2.当母亲、孩子、妻子都等着“我”来选择走哪条路的时候,为什么“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
因为无论是母亲、儿子还是妻子都依靠我,都依从我的选择和决定,所以我意识到自己的责任重大。
3.如何理解“她的眼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这句话的含义?
小路其实也很美,也充满着旺盛的生命力,正像孙子说的“有意思”。
这也是母亲决定走小路的原因,展示了母亲热爱生命而且也充分理解孙子的内心。
4.如何理解“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这句话的含义?
“走得很仔细”表明“我”和妻子尊老爱幼,怕因闪失给孩子和老人带来伤害。
“整个世界”可以这样理解:一个是老人,代表着业已过去的时代和世界;一个是孩子,代表着刚刚开始的时代和未来的世界。
背着这个“世界”的“我”和妻子作为中年人,起着顶梁柱的作用,从家庭到国家,都是如此。
这带有象征性的句子,深化了全文的中心思想表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二、阅读(原文略),做题。
1.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
请在原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来。
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
2.说说你对“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这句话的理解。
母亲充分体谅儿子的痛苦心情,所以在儿子发脾气时,悄悄躲出去,让儿子彻底发泄心中的痛苦,但又担心儿子做出“傻事”,就偷偷地听着儿子的动静。
3.文中母亲说“好好儿活”和“我”说的“要好好儿活”各有什么含义?
母亲说“好好儿活”指母子俩都要战胜病魔。
我说的“要好好儿活”是指为了母亲,我和妹妹要坚强地活下去。
4.文章中的母亲令人难忘,请结合具体内容,谈谈文中母亲给你留下的最深的印象。
示例一:从母亲忍受肝病折磨可以看出母亲的性格坚韧、顽强。
示例二:从母亲央求我看菊花可以看出母亲对我的爱与关心,看出母亲坚韧、乐观的性格。
5.最后一段写“我”和妹妹秋天一起去看菊花,这里着意写了各种花给人的感受,这能使人联想到什么?
使人联想到母爱的圣洁、崇高,生活是美好的,对生活永远要有信心。
三、阅读第9段(原文略),做题。
1.概括这段文字记叙的“一件小事”。
(不得超过15个字)
老师排除我们的小纠纷
2.文段第一句中,“占据”这个词很好地表现了
3.“我虽不像母亲那样”中的“那样”指的是焚香磕头,卜问吉凶
4.文段“心清如水的学生”中的“清”是纯洁(或“单纯”“纯朴”等)的意思。
5.请找出语段中直接抒发“我”对老师敬佩之情的句子。
在一个孩子的眼睛里,他的老师是多么慈爱,多么公平,多么伟大的人啊。
阅读全文,回答下列问题:
6.作者一共选取了几个经典事例?
①蔡老师假装发怒;②老师教我们跳舞;③老师带我们观察蜜蜂;
④老师教我们读诗;⑤我们看老师写字;⑥老师排除我和同学之间的小纠纷;⑦我梦里寻师。
7.第(2)自然段中的“从来不”与后一句中的“仅仅”是否矛盾,作者这样用词究竟是为了表现什么?
不矛盾。
因为“仅仅有一次”这一次也并没有真的打骂我们,与“从来”相符合,体现了蔡老师关爱学生,疼爱学生,温柔善良的品质,所以并不矛盾。
8.我用儿童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
(狡猾在这里是什么意思)“狡猾”是贬词褒用,狡猾本意是诡计多端,不可信任;在这里写出“我”的调皮、机灵,表现了一个淘气的孩子对老师的理解。
9.从修辞的角度赏析“至今回想起来,我还觉得这是我记忆中的珍宝之一。
”
这里用的是比喻的修辞手法。
将往事比喻成珍宝,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作者多少年来把这些往事犹如珍宝似的埋藏在心的深处,表达了对蔡老师的思念之情。
10.文章结尾处写道:“什么时候,我能再见一见我的蔡老师呢?”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这句话表面是说我想什么时候可以再见见我的蔡老师,深层含义是孩子爱老师竟到了难分难舍的地步,作者实在压抑不住自己的感情,便直抒胸臆,强烈地抒发了对蔡老师的思念之情
四、阅读第9——12段,做题。
1.给所选文段加一个小标题。
(不超过10个字)
教“water”一词
2.你认为“我”不能理解“水”的原因是什么?
不能看见具体的水,平时所接触到的是一些容器,故而将两者混为一谈。
3.通过这段文字,你认为莎莉文老师的教育艺术高明在何处?
让受教育者亲临现场体验,在体验过程中理解概念。
4.“我想起了??拼不好”照应了前文中的哪一句话?
莎莉文小姐把可怜的洋娃娃的碎布扫到炉子边。
5.选文中的“水唤醒了我的灵魂,并给予我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一句有什么深刻含义?这句话在文章中紧承上文中莎莉文老师教“我”水这一个词,让“我”认识到了水和杯子并不是一回事,同时也唤醒了“我”对世界万物认识的一种愿望,形象地说出了自己心情。
所以作者说“水唤醒了我的灵魂,并给予我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由此。
“我”的生命旅程充满了崭新的希望。
6.结合全文,说说为什么海伦·凯勒称莎莉文老师是“再塑生命的人”?
在莎莉文老师的教育下,“我”的灵魂被唤醒,再次拥有“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
是莎莉文老师让“我”又回到自然,理解自然。
莎莉文老师还救“我”懂得“什么是爱”,从这个意义上说,莎莉文老师是“再塑生命的人”。
五、阅读第四、五段(原文略),做题。
1.请你给上面两段话分别加上一个小标题。
答:①春花图②春风图
2.“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这三个句子的顺序能否颠倒?为什么?
不能;因为要与后文的“桃儿、杏儿、梨儿”相照应。
3.“‘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春风除了像母亲的手,你觉得还像什么?
示例:像一方丝巾,细细的,柔柔的,飘在脸上。
4.春风是很难描写的,但作者调动各种感觉器官去感受,并展开想象,因而把它写得形象可感。
请你仿照示例填空。
示例:写触觉的:“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1)写嗅觉的: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
9.“斜织”一词表现春雨的什么特点?
轻盈、细密
10.在这段文字中,除雨外,作者还写了人,有近有远,有静有动,试概括都写了有关人的什么场景?写这些场景的作用是什么?
写了灯光;撑着雨伞慢慢行走的人;工作的农民;写了房屋。
作用是烘托春天雨夜的安宁、和平和生气
11.语段中与“稀稀疏疏”相对应的词语是一点点。
12.“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使用了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分别形容雨丝
B 、 A、 C。
A、闪光
B、紧密
C、细长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13.这段文字描绘了一幅春花图,并由眼前的花联想到了秋实,用一句成语来概括即春华秋实
14.选文中“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是从视觉的角度写春花色彩纷繁,而“花里带着甜味儿”则是从嗅觉的角度来写的,“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又是从听觉的角度来写的。
15.这段文字所用的修辞方法是比喻、拟人、排比
16.这段文字抓住了花的哪些特点来写的?是按什么顺序写的?花多花艳花甜的特征,按树树上-花下-遍地的顺序进行描写的
17. 桃树、杏树、梨树??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根据树上--花下—遍地的写景顺序划分)
18.文章第二段中,哪一个词语能说明在下雨的同时,还有微风在吹拂着?斜织
六、阅读第四段(原文略),做题。
1.请用简洁的话概括文段内容。
答:小雪后的山色
2.文段是按怎样的顺序描写景物的?
答:①山上②山尖③山坡④山腰
3.文段开头“最妙的是下点小雪”,究竟“妙”在哪里?
答:小雪可以把小山装点得更秀美
4.“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一句中“顶”字用得好吗?好在哪里?答:好。
因为一个“顶”字点明雪少,位置高。
“顶”字写出了雪之美。
5.读完文段,你读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篇二:2014语文练习册七年级上A版答案
篇三:2014年练习册上册语文七年级A人教版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