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医目诊图望面诊病图解目诊
瑶浴面诊

(面诊反射区口诀)面部全息观康健,通络美容疗疾患;额头大脑咽与喉,肺与心脏眉眼间;人中子宫外膀胱,鼻头脾胃鼻中肝;颧下大肠外属肾,颧内小肠斜上胆;两颊膝膑口旁股,下腭亦肾颧上肩。
面诊的依据:婴儿的脸是洁净的,当他们断奶吃食物后才显示出心、肝、脾、胃、肾、五脏的能力;随着年龄越大,在脸上表现出来的状态越多,在泡过瑶浴后,会以不同的颜色在脸上显现出来,映射出相相应部位脏器的健康状况。
从而可以提前预防,及早救治。
另外,在面诊之前,亦可根据相应部位出现的痘、痔、色斑、痕、纹路(一般青少年以痘表现,一般中年人以皱纹表现,老年人以斑表现)等来进行面诊佐证,以增加泡浴后面诊的正确性。
面诊图表定位:1、额头上条三分之一处为心理压力区和心脑循环不良区。
2、眉毛二分之一处中间向印堂画直线以此为半径画圆为肺区。
3、眉毛二分之一向太阳穴画直线以此为直径画圆为肝区。
4、两眉中间叫脑区(血脂区)。
5、两眼中间是心区。
6、左右两边眼窝为胸区。
7、整个鼻子的二分之一处中间为肝区。
8、左右两翼为胆区。
9、鼻头是脾区。
10、左右两翼是胃区。
11、鼻根两侧是胸乳区。
12、人中是膀胱区。
13、整个嘴巴及周围是生殖区。
14、下巴是肾和全身有酸痛的地方;也叫疲劳酸痛区。
15、整个下巴到耳朵包括耳朵为肾区。
16、颧骨下侧到外眼角为大肠区。
17、颧骨下侧到内眼角为小肠区。
(一)总论l、脸上长痣、痦子;表示该部位脏器先天功能不足。
2、脸上长斑:表示该部位长期慢性耗损形成的慢性疾病(3~5年形成)。
3、脸上长青春痘:表示该部位脏器现阶段正存在炎症病变(短期形成)。
4、全脸青春痘、斑:是内分泌失调或肝脏免疫功能下降。
(二)各论1、心理压力:反射区域在额上1/3至发际处(即发际一圈),此处出现青春痘(疙瘩),或和面部额色不一样,说明此人心理压力比较重。
若出现斑,说明心脏有疾病(如:心肌无力);有痣、痦子,说明心脏功能先天不足。
如果有症状,代表心血管机能不良或精神压力大。
三张图看懂中医之望诊(见附图)

三张图看懂中医之望诊(见附图)
望全身:
1、望神、气:有神——两眼灵活,明亮有神,语言清晰,神志不乱。
提示正气未伤,有病也轻,预后良好。
无神——目光晦暗,语声低微,精神不振,反应迟钝,提示正气已伤,病势较重,预后较差。
2、望色泽:望颜色——青色,主寒、主痛、主瘀、主惊风,望光泽——鲜艳、荣润,提示病轻易治,预后良好;晦暗、枯槁,提示病重难治,预后欠佳。
3、望形体:胖人——食少气短,提示胖人多湿。
瘦人——多食易饥,提示瘦人多火。
形瘦纳少,提示中气虚弱。
形瘦肉脱,提示精气衰竭。
望舌:
一般正常人舌质应是红润。
淡红,多是虚象;淡白者,则是元阳不足之虚证;深红者,为有热;舌质红绛,在外感证则是热入营分、血分之象,在内伤证则五脏受损、阴液涸竭的危候。
舌质光剥无苔者,为肝肾阴源不足之征。
若一旦稍受外感而见浮白苔时,切忌辛燥表散,只可给予淡味,以清宣肺气,待气机疏透后,外感自解,白苔即退,然后再进滋养扶正之剂调理。
望诊秘诀:
1瘰疬痰核-------肝气郁结
2脖子僵硬-------风寒或落枕
3脖子酸软--------肾亏或脾胃虚。
4四肢青筋暴露---------血行障碍
5脱肛--------中气不足
6阴部湿痒--------肝胆膀胱湿热
7阴囊肿大--------水疝或狐疝
8稀白痰---------肺寒
9痰少而黏-------燥,量多性滑-----------湿
10口水清稀量多-------脾胃寒,口水黏-------湿浊。
瑶医目诊图-望面诊病现用图解-目诊

引用望面诊病图解之-望眼诊病《黄帝经》曰:五脏六腑之精气皆注于目。
肝开窍于目。
目的营养主要是肝血的供应。
眼睛也是人体脏腑的反射区,可以反映人体脏或器官的病变。
如果人体哪些脏腑或器官有病变,就会在眼睛上所对应的区域显示出来。
眼睛与人体的对应关系如下:一。
望眼诊病法1. 双目大小不一明显者[图2-2(a)],提示此人有家族性脑血管病史。
建议此人进入50岁之后应积极防治脑出血发生,应戒烟禁酒,勿过分劳累,保持心情开朗,控制情绪波动。
一目是单眼皮,一目是双眼皮[图2-2(b)],提示此人有家族遗传性脑出血史。
建议此人进入45岁后预防高血压,禁烟酒,忌大怒,及大便干燥,以防诱发脑卒中发生。
2. 双目巩膜(白晴)上经常有出血片,提示脑动脉硬化信号(图2-3)3. 眼部外眦有较粗大血管弯曲,色深,提示易头晕,失眠,心律不齐信号。
4. 眼睛上部有色深,弯曲的血管,提示颈项痛信号(图2-5)5. 双面黑晴有较大的紫色斑块出现,提示实质性脑出血史。
色素斑在左眼,反映原出血点病灶在脑左侧;在右目,反映原出血点在脑右侧。
图2-6为一44岁男性右眼眼像,该病人曾患有右脑枕叶出血。
6. 双目靠鼻梁侧白晴有一条波浪状毛细血管走向黑晴,,提示此人患有颈椎增生,眩晕,血压偏低或血压不稳定。
见图2-7,图2-87. 双目正上方如钟表12点处有一两条毛细血管走向黑晴,且末端有如火柴头样黑点着,提示此人头部或身体某部位有受伤史。
见图2-9,图2-108. 双眼黑晴上方有较重的毛细血管直捣黑晴(图2-11),提示肩关节疼痛信号。
9. 双面正下方如钟表6点处有毛细血管走向黑晴,或末端有火柴头样黑点者,均提示慢性胃疾,多见于胃溃疡。
见图2-12,图2-13 。
治脾胃病辩证须知:胃伤则饮食不化而厌食欲吐。
脾伤则大便泄泻而四肢困倦乏力。
10. 双眼球白晴下正中有静脉怒呈青色者,提示胃癌先兆。
如呈红色者,提示胃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严重(图2-14)望面诊病图解之-望眼诊病(2)11. 双眼上方如钟表12点白晴处有“U”形毛细血管扩者(图2-15),多为肠,胃,肝恶变病先兆。
实用!面诊,眼诊,鼻诊,耳诊,唇诊,舌诊,齿诊。超详细图解

实用!面诊,眼诊,鼻诊,耳诊,唇诊,舌诊,齿诊。
超详细图解不少人对于中医面诊有一定的好奇心,中医是怎么面诊看出五脏疾病?下面就来简单介绍一下,中医面诊是如何看出五脏的情况?面诊口诀额头火星有斑痣:三横纹向(额头部位横纹深,精神压力大;有斑痣者,心脑血管有病,预防三高)胸乳显现两眼间:(眼角发青者,患乳腺增生或乳腺癌。
)眉宇中分肝为外:(眉梢有斑者,肝有病。
)内侧心脑肺相连:(两眉中间有竖道者肺有病;横道竖道相连者心有病。
)肺主皮毛窍于鼻:(酒糟鼻,毛孔粗大者肺有病。
)脾主肌肢白唇边:(唇有白道,肌肉无弹性者脾有病。
)准头主脾两翼胃:(鼻头发红有坑毛孔粗大者脾有病;鼻翼鼻唇沟发红者胃有病。
)鼻梁中肝两侧胆:(鼻梁中间有斑者肝有病;两侧有斑者胆有病。
)肝主筋脉华在爪:(肝不好者指甲有竖纹,手脚抽筋。
)恰好开窍于双眼:(肝不好者眼干涩,视物不清。
)舌上为肾中为心:(舌根部为肾区,黑,黑者有肾病;舌中部为心区。
)心窍于舌华在面:(舌有裂缝、脸红有血丝者心脏有病。
)大肠本在颧骨外:(颧骨外发黑发红者大肠有病。
)小肠颧内即可见:(颧骨内侧发黑或眼袋早现者小肠有病。
)巧嘴一张生殖器:(唇上有斑或有皱生殖器有病。
)人中膀胱相关联:(人中有斑或痣,男有膀胱瘤,女有子宫肌瘤或卵巢囊肿。
)水星地阁是肾区:(下巴壳或耳发黑、有斑者有肾病。
)主骨生髓非等闲:(肾不好者腰痛、腿沉、记忆力差、牙不好、阳痿早泄。
)开窍于耳一脉通:(肾不好者耳聋耳鸣。
)其华在发可直观:(肾不好者脱发、白发)颜面望诊熟于心:(烂熟于心如子弹上膛。
)不是神仙胜神仙:(功力到家如虎添翼。
)面部是人体各部位和疾病的全息缩影人体的各个部位都不是独立存在,而是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上至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下至五官九窍、皮肤毛发,无不息息相通。
如果某一部位发生病变或不适,就会使其他部位,甚至整体都受到干扰或影响。
面部的各个部位所代表或反映的不仅仅是这一局部,而是五脏六腑在面部这一部位的反射区。
瑶医目诊法

瑶医目诊法目诊主要依据眼睛各部位的形态、色泽、斑点、穹窿及位置结构的动态变化,借助7倍左右的放大镜进行操作,来判断相应脏腑可能发生的病变、损伤和机能紊乱,是传统医学望诊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黑晴诊法、白睛诊法和全目望诊。
目诊是精细的微诊系统,对某些疾病发生和发展的监测,颇具见微知著作用.有助于早发现、早诊断和早防治,但其难度也相对较大,细心显得十分重要。
(一)瑶医目诊的特点瑶医目诊是独具特色的一门科学,方法简单,可用五个字对其特点进行高度概括,即简、便、验、廉、捷。
(二)白晴形色变化与目诊定性白睛诊法上要观察巩膜,球结膜上出现的血管形态、颜色等变化,来判断相应脏器可能发生的病变。
巩膜质地坚固,不透明,呈暗红色,占眼球壁外层后六分之五;球结膜是覆盖巩膜前三分之一的薄膜,表面非常光滑,比较松弛,薄膜透明,可透见下面的巩膜。
球结膜血管在表层,相对浮浅、隆起、鲜艳,巩膜血管在下,颜色相对深沉.青紫、暗淡。
临症中球结膜上出现异变信号,表示病程短,新病;巩膜上出现异变信号,表示病程长,久病。
1.白睛血管形变及目诊含义(1)局部血管根部粗大属顽固性疾病,病程长,多有器官损害。
如心脏病、慢性肾病等。
(2)曲张或怒张相应血管呈怒张状,多属血淤证或病情较重、较急。
肺炎、急性肝炎等。
(3)延伸血丝很长,延伸到其他区域,多表示病情发展方向及疾病范围,表明该部位疾病向另一部位发展或传变。
如腰腿痛(坐骨神经痛),上肢痛,骨髓炎等。
(4)离断延伸的血管在一定部位或中途突然中断,也有的被黑色淤血点隔开,往往表示该部位脏器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狭窄、阻塞。
常见于颈椎病,输卵管闭塞,脉管炎等。
(5)分叉血管状若树枝样分叉,表明相应脏器炎症播散、扩张或血液供应障碍。
如痔疮,可从血管分叉条数来判断痔核多少及大小。
(6)隆起血丝浅表、明显、红活,多在球结膜上,表示为急病、新病,急性炎症开始。
如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尿路感染等。
(7)雾斑片状青紫斑,似淤血凝集成一模糊小片,多属气滞血淤症(虫积除外)。
瑶医目诊图

瑶医目诊图——五轮观诊法目诊法主要是根据患者眼睛各部位的形态、色泽、斑点、穹窿及位置结构的动态变化,来诊断身体上疾病所在各部位的病变、损伤及机能紊乱的全息诊法。
目诊的部位有巩膜、球结膜、虹膜和眼睑、眉毛等,传统医学将这些部分称为五轮,即瞳子属肾而为水轮;黑睛属肝而为风轮,白睛属肺而为气轮;上下眼胞属脾而为肉轮;大小眦属心而为血轮。
“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之精,精之窠为眼,骨之精为瞳子,筋之精为黑睛,血之精为络,其窠气之精为白眼,肌肉之精为约束,裹撷筋骨血气之精为脉并为系,上属于脑,后出于项中。
”通过观察相应部位即可诊断全身病变。
八卦:八廓部位:乾、坎、艮、震、巽、离、坤、兑。
天、水、山、雷、风、火、地、泽。
肺、肾、胆、小肠肝、心(命门)脾胃膀胱瑶医望诊绝技--观目诊病(一)(一)瑶医目诊的特点瑶医目诊是独具特色的一门科学,方法简单,可用五个字对其特点进行高度概括,即简、便、验、廉、捷。
(二)白晴形色变化与目诊定性白睛诊法上要观察巩膜,球结膜上出现的血管形态、颜色等变化,来判断相应脏器可能发生的病变。
巩膜质地坚固,不透明,呈暗红色,占眼球壁外层后六分之五;球结膜是覆盖巩膜前三分之一的薄膜,表面非常光滑,比较松弛,薄膜透明,可透见下面的巩膜。
球结膜血管在表层,相对浮浅、隆起、鲜艳,巩膜血管在下,颜色相对深沉.青紫、暗淡。
临症中球结膜上出现异变信号,表示病程短,新病;巩膜上出现异变信号,表示病程长,久病。
1.白睛血管形变及目诊含义(1)局部血管根部粗大属顽固性疾病,病程长,多有器官损害。
如心脏病、慢性肾病等。
(2)曲张或怒张相应血管呈怒张状,多属血淤证或病情较重、较急。
肺炎、急性肝炎等。
(3)延伸血丝很长,延伸到其他区域,多表示病情发展方向及疾病范围,表明该部位疾病向另一部位发展或传变。
如腰腿痛(坐骨神经痛),上肢痛,骨髓炎等。
(4)离断延伸的血管在一定部位或中途突然中断,也有的被黑色淤血点隔开,往往表示该部位脏器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狭窄、阻塞。
神奇的“瑶医目诊”

神奇的“瑶医目诊”
目诊是瑶医最具特色的诊断方法之一,是独具特色的一门科学。
眼睛不同部位对应人体不同器官,不同部位出现的异常状况能反映疾病状况及其发展趋势目诊法主要根据患者眼睛各部位的形态、色泽、斑点、穹窿及位置结构的动态变化,诊断出身体上疾病所在各部位的病变、损伤及机能紊乱,判断、预测各类病疾。
眼睛虽是一个局部器官,但它通过纵横交错,网络全身的经络与脏腑,与其他器官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使全身构成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维持着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
若经络脏腑功能失调,则可影响到目,而使目发生各种变化。
故望目可'见微知著'、'一目了然'。
临床上目诊可诊断150种病症,且准确率高达80%以上。
在传统医学的目诊运用中,诊目可辨表里、审寒热、定虚实、察气血,甚或起到'决疾病而卜死生、究病机而知进退、测未病而防未然'的临床意义。
故素有'言上工,知相五色于目'的评价。
传统医学将目诊的临床意义提到极高的高度。
中医望诊(眼、口、舌、鼻、面、齿、指)精华图解

中医望诊(眼、口、舌、鼻、面、齿、指)精华图解眼:1、眼周围的症状眼皮浮肿——内脏(肾脏、肠胃、心脏)功能降低而导致体内水分囤积黑眼圈——血液含有过多老旧废物时,就会让眼睛周围变的黯沉(肾脏)眼睛下方的皱纹——老化现象之一眼眶凹陷——身体能量的过度消耗内眼睑泛白——贫血的症状眼皮上冒出黄白色小痘子——胆固醇过高2、眼睛本身的毛病眼白泛黄——肝胆出现毛病的警讯(黄疸)眼白产生血丝——肝脏过度紧张,造成血管充血扩大眼针——免疫力衰退的警讯3、眼睛功能上的障碍睡眠时眼睛无法完全闭合——肠胃不良导致全身肌肉衰退眼睛容易疲劳——肝脏的功能低下4、眼睛的分泌物“眼屎”——黄色的眼屎是“脓”(炎症)眼睛干涩——容易引发眼疾泪液过多——肝脏功能减弱时,容易流泪口:1、嘴部周围嘴角破裂——胃发炎而引起的假性食欲嘴角四周冒出痘子——肠胃功能虚弱嘴唇干涩——体温上升会使得嘴唇干涩唇色过白——血液不足的警讯唇色过红——体内囤积过多的热2、口腔内的症状、分泌物口腔炎——免疫力降低的证据口臭——有五种成因(胃炎旺盛、消化不良、鼻炎、牙龈疾病、齿垢)感觉口干舌燥且口水粘稠——全身水分不足早晨起床时发现枕边流了一滩口水——肠胃衰弱神奇的中医“四诊法”:望诊、闻诊、问诊、脉诊,之颜面望诊:观脸知健康中医学认为“心开窃于舌”,“舌为心之苗”,并把舌面分为四个区域和五脏六腑相应,即:舌尖区属心、肺,舌中部属脾、胃,舌根区属肾,舌的两边属肝胆。
请点击☞背诊图解、背部按摩、背部刮痧据此,这里的“心”可以理解为是指以心为中心的五脏六腑,那么舌就是反映五脏六腑状况的一面镜子、一块标牌了。
古人把写舌诊的专著取名叫《金镜录》、《舌鉴》等,可算是一语道破真谛。
俗话说:'不怕舌上脏,就怕舌上光'。
'舌上脏',指舌上有物;'舌上光',指舌上无物。
舌上之物,苔也。
舌上有苔则“不怕”,舌上无苔而“怕”人正常的舌呈淡红色(如上图)质地柔软,活动自如,舌面上铺有一层薄薄的、颗粒均匀、干燥适中的白苔,中医常描述为'淡红舌,薄白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引用望面诊病图解之-望眼诊病《黄帝内经》曰:五脏六腑之精气皆注于目。
肝开窍于目。
目的营养主要是肝血的供应。
眼睛也是人体脏腑的反射区,可以反映人体内脏或器官的病变。
如果人体哪些脏腑或器官有病变,就会在眼睛上所对应的区域显示出来。
眼睛与人体的对应关系如下:一。
望眼诊病法1. 双目大小不一明显者[图2-2(a)],提示此人有家族性脑血管病史。
建议此人进入50岁之后应积极防治脑出血发生,应戒烟禁酒,勿过分劳累,保持心情开朗,控制情绪波动。
一目是单眼皮,一目是双眼皮[图2-2(b)],提示此人有家族遗传性脑出血史。
建议此人进入45岁后预防高血压,禁烟酒,忌大怒,及大便干燥,以防诱发脑卒中发生。
2. 双目巩膜(白晴)上经常有出血片,提示脑动脉硬化信号(图2-3)3. 眼部外眦有较粗大血管弯曲,色深,提示易头晕,失眠,心律不齐信号。
4. 眼睛上部有色深,弯曲的血管,提示颈项痛信号(图2-5)5. 双面黑晴有较大的紫色斑块出现,提示实质性脑出血史。
色素斑在左眼,反映原出血点病灶在脑左侧;在右目,反映原出血点在脑右侧。
图2-6为一44岁男性右眼眼像,该病人曾患有右脑枕叶出血。
6. 双目靠鼻梁内侧白晴有一条波浪状毛细血管走向黑晴,,提示此人患有颈椎增生,眩晕,血压偏低或血压不稳定。
见图2-7,图2-87. 双目正上方如钟表12点处有一两条毛细血管走向黑晴,且末端有如火柴头样黑点着,提示此人头部或身体某部位有受伤史。
见图2-9,图2-108. 双眼黑晴上方有较重的毛细血管直捣黑晴(图2-11),提示肩关节疼痛信号。
9. 双面正下方如钟表6点处有毛细血管走向黑晴,或末端有火柴头样黑点者,均提示慢性胃疾,多见于胃溃疡。
见图2-12,图2-13 。
治脾胃病辩证须知:胃伤则饮食不化而厌食欲吐。
脾伤则大便泄泻而四肢困倦乏力。
10. 双眼球白晴下正中有静脉怒张呈青色者,提示胃癌先兆。
如呈红色者,提示胃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严重(图2-14)望面诊病图解之-望眼诊病(2)11. 双眼上方如钟表12点白晴处有“U”形毛细血管扩张者(图2-15),多为肠,胃,肝恶变病先兆。
12. 双目上方白晴处呈“一”字形毛细血管(图2-16),提示肝,胃,肠有恶变病信号。
13. 黑晴正上方有一条较粗的毛细血管(图2-17),提示头痛,肩痛信号。
14. 在眼外眦三角区有深色的钩状或螺旋状血管,提示子宫肌瘤信号(图2-18)15. 双目瞳孔大小不一相差明显者,不呈圆形(图2-19)提示脊髓结核,脑脊髓或梅毒疾患信号。
16. 右目黑晴边沿如钟表7点处有一点状凹陷者(图2-20),提示慢性阑尾炎信号。
17. 男性眼外眦三角区有较深的弯曲状血管,提示前列腺炎信号(图2-21,图2-22)。
彭静山教授根据《内经》理论,十二经脉与眼的关系,以及东汉时华佗的"观眼识病"法所述:"目形类丸,瞳神居中而前,如日月之丽东南而晚西北也。
内有大络穴,谓心、肺、脾、肝、肾、命门各主其一;外有旁支细络,莫知其数。
皆悬贯于脑、下连脏腑、通畅气血往来,以滋于目,故凡病发则有形色丝络显见,而可验内之何脏腑受病也"。
从而得出了看白睛上的血丝来诊断全身疾病的方法。
经十多年来几万只眼睛的实践,达到了只要扒开眼皮一看,就能知道病在某经、病程长短、病势轻重、病情消长、病因寒热虚实等。
并且还可知疾病原发在某经,现在是否传经,传经以后,原发的那经是减轻还是加重,以及病的来龙去脉,预后转归等等,部可以在两三分钟内一目了然。
彭教授这种神奇的观眼识病法,主要用肉眼观察在双眼各区穴出现的血丝颜色(鲜红、紫红、深红、红中带黑、红中带黄、淡黄、浅淡、暗灰等),形态(根部粗大、曲张、怒张、延伸分岔、隆起一条、模糊成片、垂露)的变化来判断全身疾病。
具体分述如下。
一、眼球的经区划分方法两眼向前平视,经瞳孔中点作一水平线并延伸过内外眦,再经瞳孔中心作一垂直线,平延伸过上、下眼眶。
于是就把眼分为四个象限,再把每个象限划分为两个相等的区,即成四个象区、八个等区。
此八个相等区就是八个经区。
左眼属阴,阳生于阴,八区排列顺序是顺时针方向;右眼属阳,阴生于阳,八区排列的顺序是逆时针方向。
但各区所代表的脏腑,左右相同。
一区为肺、大肠;二区为肾、膀胱;三区为上焦(包括膈肌以上的胸、背部、胸脘内在脏器、颈项、头面、五官和上肢);四区为肝、胆;五区为中焦(包括膈肌以下、脐以上、上腹部、腰背及其内在脏器);六区为心、小肠;七区为脾、胃;八区为下焦(包括脐水平以下、小腹、腰骨氐、髂、臀、盆腔、生殖及泌尿系统和下肢)。
各区所占的范围,用时钟计算为90分钟。
如左眼一区由10时30分至12时;右眼一区为7时30分至6时。
余此类推。
二、络脉形色诊法人的白睛(球结膜)上可见隐约纵横交错的络脉,正常人的络脉纤细而不明显,尤其是儿童的眼球,如果没有生过大病,则白睛青白洁净,看不出络脉分布。
若是生病以后,或由皮肤通过经络而传到内脏,或由内脏外传到皮肤,不论某一经或几个经受病,都可从眼白睛上显露出来。
经络是通到全身的,十二经直接或间接地都与眼睛联系,经络在周身其它部位为肉眼所不能见,但球结膜是半透明的,其所分布的经脉一经加深即很容易看到,而且一经出现,其残痕与生长存。
就像肺结核癒后钙化点似的永远存在。
一般归纳为白睛有七种形状和八种颜色,如果某一区发现络脉形态和颜色异常,则说明相应的脏器有疾病发生。
(一)络脉的形状1.根部粗大由白睛边缘处络脉粗大,向前则逐渐变细。
此种形状多属于顽固性疾病。
2·曲张或怒张络脉出现曲张,由根部延伸,中间转折曲张,以致于怒张。
为病势较重。
3·延伸络脉由某一经区传到另一经区,则出现延伸现象。
这表明是疾病起于某一经,又传到了另一经。
4·分岔较多此种现象多出现在眼球上部,眼球下部亦有时出现。
说明病势不稳定而容易变化。
5·隆起一条多属六腑的病。
观眼识病,因巩膜与结膜的络脉深浅不同,五脏病多出现于深层,好像络脉在玻璃板下面。
六腑的病多在上层,好像在玻璃板上面似的。
6·模糊一小片此种络脉多发生在肝、胆区,肝郁症、胆结石症往往出现。
7·垂露白睛络脉下端像垂著一颗露水珠似的,如见于胃肠,多属虫积。
(二)络脉的颜色白睛上络脉的色泽。
基本是红色,但有浓淡明暗之不同。
从这些不同的色泽可以看出病程长短,寒热虚实,预后转归,病情变化,可作为诊断及观察疗效的参考。
1·鲜红络脉鲜红,为新发病。
属实热,病势正在发展。
2·紫红络脉如呈紫红,说明病为热盛。
3·深红络脉深红,主热病且病势加重。
4·红中带黑络脉红中带黑,主热病入里。
在上焦之间,病人多有神昏谵语。
5·红中带黄络脉红中带黄,黄色于五行属土,脏腑为脾胃,"胃为后天之原","有胃气则生",为病势减轻的征兆。
6·络脉淡黄白睛上出现络脉颜色淡黄为病势将癒的征兆。
7·络脉浅淡络脉的颜色浅淡,是气血不足,属于虚证或寒证。
虚证气血不足,寒证气血凝滞,络脉的颜色浅淡。
8·络脉暗灰白睛上络脉暗灰,属于陈旧性病灶,疾病早已痊愈。
然而由暗灰转为淡红是其旧病复发征兆。
络脉形色诊法人的白睛(球结膜)上可见隐约纵横交错的络脉,正常人的络脉纤细而不明显,尤其是儿童的眼球,如果没有生过大病,则白睛青白洁净,看不出络脉分布。
若是生病以后,或由皮肤通过经络而传到内脏,或由内脏外传到皮肤,不论某一经或几个经受病,都可从眼白睛上显露出来。
经络是通到全身的,十二经直接或间接地都与眼睛联系,经络在周身其它部位为肉眼所不能见,但球结膜是半透明的,其所分布的经脉一经加深即很容易看到,而且一经出现,其残痕与生长存。
就像肺结核癒后钙化点似的永远存在。
一般归纳为白睛有七种形状和八种颜色,如果某一区发现络脉形态和颜色异常,则说明相应的脏器有疾病发生。
(一)络脉的形状1.根部粗大由白睛边缘处络脉粗大,向前则逐渐变细。
此种形状多属于顽固性疾病。
2·曲张或怒张络脉出现曲张,由根部延伸,中间转折曲张,以致于怒张。
为病势较重。
3·延伸络脉由某一经区传到另一经区,则出现延伸现象。
这表明是疾病起于某一经,又传到了另一经。
4·分岔较多此种现象多出现在眼球上部,眼球下部亦有时出现。
说明病势不稳定而容易变化。
5·隆起一条多属六腑的病。
观眼识病,因巩膜与结膜的络脉深浅不同,五脏病多出现于深层,好像络脉在玻璃板下面。
六腑的病多在上层,好像在玻璃板上面似的。
6·模糊一小片此种络脉多发生在肝、胆区,肝郁症、胆结石症往往出现。
7·垂露白睛络脉下端像垂著一颗露水珠似的,如见于胃肠,多属虫积。
(二)络脉的颜色白睛上络脉的色泽。
基本是红色,但有浓淡明暗之不同。
从这些不同的色泽可以看出病程长短,寒热虚实,预后转归,病情变化,可作为诊断及观察疗效的参考。
1·鲜红络脉鲜红,为新发病。
属实热,病势正在发展。
2·紫红络脉如呈紫红,说明病为热盛。
3·深红络脉深红,主热病且病势加重。
4·红中带黑络脉红中带黑,主热病入里。
在上焦之间,病人多有神昏谵语。
5·红中带黄络脉红中带黄,黄色于五行属土,脏腑为脾胃,"胃为后天之原","有胃气则生",为病势减轻的征兆。
6·络脉淡黄白睛上出现络脉颜色淡黄为病势将癒的征兆。
7·络脉浅淡络脉的颜色浅淡,是气血不足,属于虚证或寒证。
虚证气血不足,寒证气血凝滞,络脉的颜色浅淡。
8·络脉暗灰白睛上络脉暗灰,属于陈旧性病灶,疾病早已痊愈。
然而由暗灰转为淡红是其旧病复发征兆。
白睛质地坚固,不透明,呈暗红色,占眼球壁外层后5/6,其表层由一些纤细的纤维和弹性组织构成,含有较多的小血管,当躯体发生病变时,就可以通过这些血管表现出来。
另外,覆盖在巩膜(即白睛)表面上有一层薄薄的膜,这就是球结膜,它表面非常光滑,比较松弛,薄而透明,因此,可透见下面的巩膜。
球结膜上亦有许多小血管,其形态、色泽可以反映躯体的病变。
它与巩膜上的血管区别点在于:球结膜血管在表层,相对浮浅、隆起、鲜艳;巩膜血管在下层,颜色相对沉深、青紫、暗淡。
在临床中球结膜上出现的血管讯号,表示病程短、新病;巩膜上出现的血管讯号,表示病程长、久病。
中国传统医学则认为球结膜讯号提示病在腑,巩膜讯号提示病在脏。
(一)白睛诊法的定位规律白睛诊法遵循着一定的定位规律,一般躯体上半部疾病应在瞳孔水平线以上体现,躯体下半部疾病应在瞳孔水平线以下体现;同理,瞳孔内侧表现躯体内侧疾病,瞳孔外侧反映躯体外侧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