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吉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吉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最新版】目录一、吉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简介二、吉林市的国家级风景区、国家级旅游区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三、吉林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四、吉林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五、吉林市曲艺家协会非遗艺术展演正文一、吉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简介吉林市作为我国东北地区的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民间美术、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手工艺技艺等各个方面,充分展示了吉林市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地域特色。
二、吉林市的国家级风景区、国家级旅游区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吉林市拥有众多的国家级风景区和旅游区,如长白山、松花湖等,这些景区不仅自然风光秀丽,同时也承载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吉林市,你可以欣赏到满族大秧歌、牛子厚故事、黄龟渊的故事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还可以品尝到吉林面人胡、牛肉饸饹等地道美食。
三、吉林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吉林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包括 9 大类 75 项。
其中,民间美术类包括关云德剪纸、马氏布偶、潘氏剪纸、王氏布贴画等;民间音乐类包括长白山森林号子、赵家传统古筝技艺、乌拉陈汉军旗香音乐等;民间舞蹈类包括朝鲜族农乐舞、满族秧歌等;传统戏剧类包括京剧、评剧、豫剧等;曲艺类包括吉林市曲艺家协会非遗艺术展演;传统手工艺技艺类包括满族剪纸、长白山满族枕头顶刺绣等。
四、吉林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吉林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包括蒙古族长篇英雄史诗《阿勇干·散迪尔》、长篇故事《陶克陶胡》、长白山老把头传说、火烧船厂的传说、白花点将的传说、完颜希尹石雕的传说、打渔楼的传说等。
五、吉林市曲艺家协会非遗艺术展演吉林市曲艺家协会非遗艺术展演活动由吉林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吉林市曲艺家协会承办,吉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馆、吉林市松花江大剧院协办。
活动中,老中青三代演员们演出了评书、相声、川剧变脸、二人转等传统曲艺节目,展示了吉林曲艺厚重的文化传承和艺术魅力。
吉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吉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承历史文化的珍贵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它是一个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是我们民族文化的历史传承,是民族精神的象征。
而以“吉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主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集中展现了吉林市独具特色的文化底蕴和优秀传统文化,是吉林市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
吉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涵盖了吉林市的传统民俗、传统音乐、传统技艺、传统戏剧和传统体育等多个方面,让我们一起来品味、感受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一起感受吉林市的历史文化与民俗风情。
传统民俗是吉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长春市书法甲骨文创作、吉林市双语教学、延边州鹤舞和梆子等非遗项目都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
长春市书法甲骨文创作,是通过书写甲骨文来弘扬传统文化和文明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吉林市双语教学则以保护和传承满族地区文化为己任,让更多人了解满族文化。
延边州鹤舞和梆子则是延边州最具特色的民俗文化,代表了延边州非常浓厚的鹤舞文化和梆子技艺,经过多年的历史传承,已成为延边地区普遍的民间文化艺术活动。
传统音乐方面,吉林市传统民间音乐非常丰富多彩,镇赉县民间艺术团、舒兰市专业二胡社、辉南县秧歌队等多个传统音乐团体都是非常有代表性的,他们通过继承和发展传统音乐文化,让更多人了解到吉林市传统音乐的独特之处。
传统技艺是吉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制茶技艺、水仙花灯制作、草编技艺、锡器制作、木雕技艺等都是传统技艺非常珍贵的代表,它们代表着吉林市非常独特的年代文化和技术传承。
如制茶技艺,是以辽东地区制茶技艺为基础,通过多年的传承和发展,已经成为吉林地区一种非常重要的传统技艺和特色品牌;水仙花灯制作则是吉林市非常有特色的节日盛会,代表了东北地区非常独特的灯笼制作和灯光展示技艺。
传统戏剧是吉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另一重要方面,满族大秧歌、赵雷戏、扎古调、抚林大鼓、庆云戏等以及各类相关非遗项目等,都是非常重要的传统戏剧文化活动。
吉林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名单

刺绣、长白山红松根雕、长白山山核
桃拼贴、长白山靰鞡草编结艺术、松
13
通化市
花石雕刻、长白山满族撕纸、长白山
研究培训基地
满族木屋建造技艺、长白山满族豆瓣
酱制作技艺、长白山满族传统医药、
长白山满族高跷大秧歌等长白山满族
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传承基地名单
基地所属单位
农安县黄龙戏传承保护中 心
长春师范大学
显顺琵琶学校
传承基地
8
四平市
李连贵熏肉大饼制作技艺
生产(经营)性保护基 地
9
前郭县
查干淖尔冬捕习俗、查干湖全鱼宴烹 生产(经营)性保护基
饪技艺、冰下捕鱼技术
地
10
延吉市
朝鲜族民族乐器制作技艺
生产(经营)性保护基 地
11 省艺术研究院
东北二人转
展示传播基地
12
抚松县
长白山采参习俗等人参文化项目
展示传播基地
长白山满族剪纸、长白山满族枕头顶
吉林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名单
序号
申报地区 或单位
基地承担项目内容
基地类型
1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农安县
黄龙戏
传承基地
九台满族石氏家族萨满传说、九台满
2
长春市
族石氏家族祭祖习俗、满族关氏家族 祭祖习俗、满族杨氏家族祭祖习俗、
传承基地
满族赵氏家族祭祖习俗
3 辽源市龙山区
琵琶艺术
传承基地
蒙古族马头琴音乐,蒙古族四胡音
乐,郭尔罗斯蒙古族民歌,蒙古族长
4
前郭县
调、短调,郭尔罗斯查玛舞,潮尔, 呼麦,蒙古族安代舞,蒙古族盅碗舞
传承基地
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及保护

、
吉 林 省 非物 质 文化 遗 产 保 护 的必 要 性
一
般认为 , 保 护非物质 文化遗 产是保 护 民族身 份
和 国家独 立 、 国家 文化 安全 的需 要 , 是 推进 社会 主 义
文 化 的大发 展 、 大 繁荣 的需 要, 也 有 利 于保 持世 界 文 化 的多样 性 , 有助 于传 承 民族精 神 , 增强 民族凝 聚力 。 ( 一) 非物 质 文化遗 产保 护是 文化 强 国 的必 然 选
吉木 市 省非物质 文化遗产 的特点 及保护
崔双 平 . 邵 坤
( 1 通 化 师范 学 院 政法学院 , 吉林 通化 1 3 4 0 0 2 ; 2 . 通化市文广新局 , 吉林 通化 1 3 4 0 0 1 )
吉林 省 在 “ 保护为主, 抢 救 第一 , 合 理利 用 , 传 承
发展” 的非物 质 文化遗 产保 护方 针 的指导 下 , 非物 质
益 繁重 的保 护工作 的开展 。
二、 吉 林省 非物 质 文化 遗 产 的 特 点①
( 一) 吉林 省非 物质 文化 遗产 各个 类别 分 布较 为 均衡
表 1 吉 林省 非 物 质文 化 遗产 类 别 分布
民间 民间 民问 民间 曲 传 统 体 育 传 统 手工 民 传统 民间 合
择
( 二) 非物质 文化遗产资源枯 竭 吉林省 的振 兴发展需 要文化 的振兴和 繁荣 . 文化 的振兴 和繁荣离 不开非物 质文化遗 产 的传 承和保 护 。
吉林 省非物质 文化遗产 多为渔猎 、游牧等 文明遗存 , 早些 年受 自然环 境 的变迁 ,尤其 是生态环 境的影 响 ,
人: 2 0 2位省 级 非 物质 文 化 遗产 代 表 性传 承 人 中 , 少 数 民族 1 0 1 人. 真实性 、 完整性 相对保 存较 好 ; 另外 一 组数据 与笔者统 计有所 不 同 , 吉林 省第十 届政协 主席 会 议审议 通过 的《 关于 吉林省 少数 民族非 物质文 化遗
长春非遗项目

长春非遗项目
1. 长春木板年画:是以木板刻制为基础,手工上色,再经过一系列工序制成的民间艺术品。
其特点是色彩绚丽、图案丰富、富有地方特色。
2. 长春锅炉造型:是传统铆焊、锻造技术和艺术的结合体现。
锅炉造型一般制作成飞龙、飞凤、狮子、锦鲤等祥瑞形象,被人们奉为吉祥物。
3. 长春哑板戏:是吉林省传统戏曲剧种之一,又称为“哑忍子”,原为清代流传的大秧歌、二人台、拦阳、耍猴等综合性剧种。
4. 长春手工编织工艺:包括利用柳条编制的柳编艺术、苞谷编织的苞编艺术和木石编制的木石编艺术等。
5. 长春挂绳(挂皮)艺术:是利用羊皮或牛皮制成的细绳和绒布拼接而成,经蒸、熏、染、缀等环节制作而成。
在寺庙、宫殿、礼堂等场合用作悬挂器,及居室装饰。
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通知-吉政发〔2016〕45号

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通
知
正文:
----------------------------------------------------------------------------------------------------------------------------------------------------
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通知
吉政发〔2016〕45号
各市(州)人民政府,长白山管委会,各县(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办、各直属机构:
省政府批准吉林省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共计50项),现予公布。
各地区、各部门要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国发〔2005〕42号)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5〕18号)要求,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保护、传承和管理工作,努力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再上新台阶,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吉林省人民政府
2016年12月30日
附件:吉林省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结束——。
吉林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名单

6
榆树市
7
吉林市
榆树二人转传习所 朝鲜族“尤茨”传习所
榆树二人转 朝鲜族“尤茨”
8
吉林市
乌拉陈汉军旗单鼓舞传习所 乌拉陈汉军旗单鼓舞
9
吉林市
10
东辽县
11
东辽县
乌拉陈氏刻纸传习所 东辽二人转传习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东辽葫芦画传习所
乌拉陈氏刻纸 东辽二人转 东辽葫芦画
12
通化市
松花砚雕刻技艺传习所
松花砚雕刻
14
通化市
戏剧创作室) 吉林省蒙艺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娜日
罕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八郎
镇蒙古族中心小学 通榆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管
理办公室 白城师范学院 珲春市文化馆
安图县文化馆(安图县文学艺 术创作组)
安图县文化馆 图们市文化馆
吉林市艺术研究所(吉林市非 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
吉林市丰满区文化馆 东辽县山杏艺术团有限责任公
东辽县建安镇文化广播站 通化市群众艺术馆(通化市非
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 通化师范学院
通化师范学院
通化师范学院
通化医药高新区艺馨文化传媒 有限公司
通化县快大茂镇中心小学 抚松舜泰长白山文化艺术投资
有限公司 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文化 馆(群众文化艺术活动中心、
通榆闯关东年画 朝鲜族洞箫音乐
26
安图县
龙头游戏传习所
龙头游戏
27
安图县
张氏传统皮具制作技艺传习 张氏传统皮具制作技艺
28
图们市
朝鲜族长鼓舞传习所
朝鲜族长鼓舞
产传习所名单
传习所所属单位
吉林省戏曲剧院 长春市第五十七中学校
一起来看看朝鲜族秋千的传承与发展史(吉林这几项传统活动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起来看看朝鲜族秋千的传承与发展史(吉林这几项传统活动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过去的年代,物质生活匮乏,没有手机等电子产品,相信很多朋友都玩过嘎拉哈,秋千,跳板等富有朝鲜族特色的传统游戏。
如今,它们有些已经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吉林的特色,也成为时代记忆。
今天就带大家看看这些被列入非遗的“记忆”。
珍珠球是一种满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原名采珍珠,源于满族古老的采珍珠生产活动。
远在清太祖努尔哈赤时代,居住在白山黑水的满族青少年男女在采珍珠之余,欢庆丰收之际,在陆地上用“绣球”比作大颗珍珠,采珠人在水区设法摆脱蛤蚌区的防守,将绣球投到伙伴手里。
是一种传统的民间游戏。
2008年,满族珍珠球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欻嘎拉哈是满族先人在历史发展中形成的,由于民间游戏源于大
众,易被接受和传播,所以流传极广,甚至在清入关后遍布中原。
欻嘎拉哈是满族的传统游戏。
通辽受满族风俗影响很深,至今,在城乡村镇亦可看见小孩儿们聚在一起欻嘎拉哈呢!嘎拉哈有着悠久的历史,北魏时的鲜卑族就爱此游戏,也将嘎拉哈作为殉葬品或当礼品相互赠送。
近些年在一些鲜卑人的古墓中就发现过水晶石、铜、玉等雕刻的嘎拉哈。
秋千和跳板作为一种体育竞技游戏,流行于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是朝鲜族妇女普遍喜爱的游戏之一,历史悠久,一般在元宵节、端午节和中秋节等节庆日子举行。
相信许多朋友都在儿时都玩过这些游戏,如今,它们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更需要我传承和发扬下去,让我们的子孙都能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喜欢的朋友别忘了点赞关注,感谢支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罗女
很久很久以前,在三月三日,王母娘娘召开蟠桃盛会,各路神仙赴约。女仙们梳洗打扮,一神仙不小心,将宝镜碰落,掉在湖里恰好镜面朝天,在大湖上 闪闪发光,无论刮多么大的风,湖中也没有波浪。这个湖泊就是后来的镜泊湖。 记不清是哪代国王了,只知道他挺年轻,想选一个最美貌的王后。就召来了能工巧匠,为他做面金镜子。这面镜子要使天下最美的女子,不光能照 进去,还能深深地刻印在上面。 就在这镜泊湖上,有位渔家女儿,她父亲在世时,偶得一棵又粗又长的芦苇,给心爱的女儿做了一支小巧的芦萧。 她夜夜吹箫,鱼儿鸟儿夜夜来听。她到山上采回人参,用参汁把纱衫染得比霜雪还洁白,用参花把罗裙染得比朝霞还绯红。 若说天下美女太少,那是瞎话,可是那位出来选王后的钦差道士,走了不知多少洲城府县,相看过不知多少美貌女子,就是没有一个能照进镜子里去的。 老道走着走着,被一道江水拦住了去路。他下马款步来到江边,一看大为惊讶。从没见过象这样洁净的流水.道士心想:吃这样洁净的江水,定会生出绝 代的佳人!只见一位姑娘,生得眉清目秀,面似桃花,腰如细柳,肤光耀人,一绺长长的黑发直直垂过膝。真是增一分太过,减一分不足。老道将镜子取 出,对着姑娘一照,姑娘的模样、神采全印在镜子里,老道告诉红罗女,她被选为皇后了。 姑娘毫不惊慌,从容地说:“我早有誓言,不管哪个来求婚事,都得先答出‘什么是世间最宝贵的’,方能再提下文。” 这下可把老道给弄得念起“糊涂咒”来了。忽然狂风大作,惊涛飞起,浪头把筏子掀得东颠西簸,老道在上面前仰后跌,一失手,把镜子掉在湖里了。 这镜子一落下,风浪立刻停止,水面平静如初。老道有心打捞,湖水深不可测。不得不急寻旧路,慌慌张张回朝去了。 自从老道走后,红罗女的美貌便在四面八方传扬开了。有一天,姑娘把小船划到芦苇塘中,想睡个午觉。见一勇士,腰带宝剑,拍马来到近前。这勇 士一见红罗女,立即翻身下马,表示敬意。说道: “红罗女子,我远道而来,特为向你求婚!得意洋洋地说:“如今天下,只有我才配得上做你的丈夫!” 姑娘回答说:“勇士,请问你可知什么是世间最宝贵的吗?” 勇士毫不思索地回答:“我举剑可以断石,弯弓能射猛虑。看来,只有‘武力’才是世间最宝贵的。” 姑娘微微含笑说:“你能劈山猎虎,却不能削尽世上不平,那富的依然富,穷的照样穷,怎说‘武力’是世间最宝贵的呢?” 勇士一听,说声保重,飞身上马 这时隐约听得有人吟诗: 仰望云采苦扰怀, 莫非我今运命乘, 不驰寻芳到浩泊, 不见芙蓉水上开! 姑娘睁眼一看,水中倒映着一位书生.不禁高喊:“我是为红罗女,特来对答她的提问来了!”说罢, 红罗女说到“那么,请说出什么是世间最宝 贵的吧!” 后来书生也没有答对。很是羞惭,悄悄而去。 正在这时,又来了个商人,老远就喊:“我猜中了,我猜中了!‘有钱能使鬼推磨’,世间只有金 钱才是最宝贵的!” 这时候皇上来了,红罗女站在船上说道:“不论哪个前来,必须先回答我‘什么是世间最宝贵的’,而后方能议论婚事。” 王一见,红罗女果然长得天上难找,地下难寻,忙站起来说道:“丽人早有命题,孤王今日亲来答对!” 姑娘说:“人言‘聪明莫过帝王,伶俐当属天子’,我正想听听王驾高见呢!” 王说:“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世间至高者莫过皇帝,至尊者莫过君王。因此,最宝贵的乃是‘权力’二字!” 姑娘听罢,把脸儿一沉说:“不对!王说:“如此,容孤再想!” 姑娘说:“谁有工夫陪你呀?说罢,离开了,皇上穷追不舍,任凭国王千呼万唤,姑娘连头也不抬。实无办法,国王叫朝臣在瀑布跟前竖起一块石碑, 上刻“只许一人看,不许二人瞧”。然后,把这座山都围了起来。也不知道他想了多久,直到想得头发都花白了,也没有想出“什么是世间最宝贵的”来!
历史价值
说部精品
满族诸姓家藏各种说部除有讲唱宇宙和大地生命 形成期的创世纪神话如《天宫大战》和族源发轫 神话传说之外,比较完整成型、有较高文学价值 的长篇说部,有《白马银鬃》、《比剑联姻》、 《红罗女》,而大量的说部精品是辽金以及清季 满族诸姓珍传的说部。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 月20日, 满族说部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 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阿布卡赫赫 女神
传承价值
与现有的满族民间文学和作家文学相比,确实具有着 其它满族文学作品所无法企及的特殊价值。 首先,满族民间说部,是满族人民自己创作并传承的 满族文学作品(只有其中的个别作品为八旗中的汉军创 作)。这些作品不但系统而全面的反映了历史上满族民众 的社会生活,同时也充分而准确地表述了满族人民自己的 世界观、价值观和他们独特的审美情趣。 其次,这些民间说部都是民间艺人、萨满、氏族酋长 作为本民族或本氏族历史,讲述给后人的,说部虽有艺术 加工,但其中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叙述要素,都 是真实可信的。这对于基本上没有录史传统的满族来说, 说部的章章节节都具有着极为特殊的史料价值,是研究满 族文明史时不可或缺的参考资料。
主要内容
据满族说部的传承者富育光老先生介绍,目前满 族说部遗存的存藏主要有“窝车库乌勒本”、 “包衣乌勒本”和“巴图鲁乌勒本”3个方面的内 容。 1、窝车库乌萨满教神话与历世萨满的事迹,俗 称"神龛上的故事"。典型代表有《天宫大战》 、 《乌布西奔妈妈》等. 2、包衣乌勒本,即家传、家史,近10年来在 满族姓氏中发现较多,以《萨布素将军传》为代 表,影响很大。 3、巴图鲁乌勒本,即英雄传,《红罗女》等 流传较广。
天宫大战
天宫大战情节
在萨满教创世神话数千年来的发展过程中,其对立的恶 势力便是“耶鲁里”,或称“勒鲁里”。耶鲁里,是自然 界强大而无法抗拒的诸种自然力的象征 。以阿布卡赫赫为代表的善神,还有卡拉依罕,即哈拉罕 为民生计所必需的动植物神灵。阿布卡赫赫是女神,是整 个自然势力的化身和代表,包罗万象,神威无敌 人们便根据主观想象作出解释,种力量的代表。 “一切自然物体和自然力量,由于一种精神的或一种生命 的元气从中起着作用,才显得活泼而有生机②”。便产生 了相互抗争的两种人格化的神,并且按照现实生活中人的 实际关系,创造了阿布卡赫赫与耶鲁里两个形象。
满族说部场景
艺术特点
满族民间说部往往以本民族历史上某个 英雄人物的传奇性个人经历为主线,原汁 原味而又浓墨重彩地向我们展示了历史上 满族人民在治理北疆,保家卫国过程中所 创立的丰功伟绩。这些长篇说部雄阔、豪 迈、壮美,透露出满族人民所独有的艺术 气质,具有着相当高的文学价值、历史价 值与学术价值,是研究满族文学及满族历 史的不可多得的资料。
艺术特点
说唱穿插
说唱穿插
说部所讲唱内容全凭记忆,口耳相传,最早助记手段常 佐以刻镂或堆石、结绳、积木等方法实施。说部由一个主 要故事情节主线为轴,辅以数个或数十个枝节故事链为烘 托,环环紧扣成错综复杂的矛盾纠葛整体,形成宏阔的泱 泱长篇巨部。通常叙说部分除单纯口语讲述外,还可伴随 以韵文体的吟诵,或散文体的演讲。 满族说部在说唱时多喜用满族传统的蛇、鸟、鱼、狍 等皮蒙的小花抓鼓和小扎板伴奏,情绪高扬时听众也跟着 呼应,击双膝伴唱,构成悬念和跌宕氛围,引人入胜。讲 唱说部并不只是消遣和余兴,而被全族视为一种族规祖训. 说部在当时,成为当时调节生产生活最受欢迎的喜闻乐见 的民族娱乐形式。
说部精品
说部精品
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满族说部
历史学院 1018240102陈晓玉
满族说部
历史渊源
满族民间说部,源于民间讲述形式——“讲 古”。讲古,满语称为“乌勒奔 / ulabun”,是家 族传程的故事的意思。在入主中原以前,满族几 乎没有以文本形式记录本民族历史的习惯,当时 人们记录历史的最常见的方式,就是通过部落酋 长或萨满来口传历史,教育子孙。有俗话说, “老的不讲古,小的失了谱”。讲古,就是利用 大家最为喜闻乐见的说书形式,去追念祖先,教 育后人,籍此增强民族抑或宗族的凝聚力。历史 上,满族社会在部落酋长、族长、萨满的选定过 程中,都要求当选人必须要有一张“金子一样的 嘴”——即必须要有讲古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