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技术基础知识点总结归纳
数控技术的基础知识与使用方法

数控技术的基础知识与使用方法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数控技术在制造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数控技术是一种通过计算机控制机床进行加工的技术,它的出现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本文将介绍数控技术的基础知识和使用方法。
一、数控技术的基础知识1. 数控机床的组成数控机床由机床本体、数控装置和执行机构组成。
机床本体是进行加工的物理设备,数控装置是控制机床运动的核心部件,执行机构则是根据数控装置的指令进行加工操作。
2. 数控编程数控编程是将加工工艺和要求翻译成机床可以识别的指令的过程。
常见的数控编程语言有G代码和M代码。
G代码用于控制机床的运动轨迹,M代码则用于控制机床的辅助功能。
3. 数控系统数控系统是数控技术的核心部分,它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
硬件包括数控装置、伺服系统和输入输出设备等,软件则包括数控编程软件和数控操作软件等。
二、数控技术的使用方法1. 设计加工工艺在使用数控技术进行加工之前,首先需要进行加工工艺的设计。
加工工艺设计包括确定加工顺序、切削参数和刀具选择等。
合理的加工工艺设计可以提高加工效率和产品质量。
2. 数控编程根据加工工艺的设计,进行数控编程。
数控编程需要根据机床的坐标系和工件的几何特征来确定加工路径和切削参数。
编程时需要注意指令的顺序和正确性。
3. 调试数控系统在进行实际加工之前,需要对数控系统进行调试。
调试包括检查机床的各个部件是否正常工作,以及对数控装置进行参数设置和校准。
只有确保数控系统正常运行,才能进行后续的加工操作。
4. 加工操作经过以上准备工作后,可以开始进行数控加工操作。
在加工过程中,需要根据数控编程的指令进行操作,并及时监控机床的运行状态。
同时,还需要根据加工情况进行必要的调整和修正。
5. 检验与调整加工完成后,需要对加工件进行检验。
检验包括尺寸、形状和表面质量等方面的检查。
如果发现问题,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修正,以确保产品符合要求。
三、数控技术的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数控技术也在不断发展。
数控岗位规范知识点总结

数控岗位规范知识点总结一、数控技术基础知识1. 数控概述数控是一种应用数字设备进行自动控制的工艺,通过数字输入,控制机器的运行实现加工工件。
数控技术是现代制造业中的重要技术手段,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等领域。
2. 数控系统组成数控系统包括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
硬件包括数控设备、控制器、驱动器等;软件包括数控编程、加工参数设定、运动轨迹规划等。
3. 数控编程数控编程是将零件的加工要求,按照数控设备的功能和加工流程,翻译成数控程序。
数控编程的重点是掌握加工工艺、机床特性、编程语言等知识。
4. 数控加工工艺数控加工工艺是指根据加工零件的要求,确定加工方案和工艺流程,包括刀具选择、切削参数设定、加工路径规划等内容。
5. 数控机床数控机床是能够通过数控程序控制加工工件的机械设备。
根据控制方式和工作原理的不同,数控机床主要包括车床、铣床、磨床、钻床等类型。
6. 数控系统调试数控系统调试是指在数控设备安装、维护或更换零部件后,对数控系统进行功能测试和性能调整的过程。
二、数控机床操作和维护知识1. 数控机床的操作(1)数控机床的开机、关机操作;(2)数控机床的手动操作和自动操作;(3)数控机床的运转状态监测和安全保护。
2. 数控机床的维护(1)定期检查数控机床各部件的磨损和损坏情况;(2)对数控机床进行润滑和清洁;(3)对数控机床进行故障诊断和维修。
3. 数控刀具的选择和使用(1)根据加工零件的材料和形状选择合适的刀具;(2)掌握刀具的安装、调试和使用注意事项;(3)对刀具进行定期保养和更换。
4. 数控编程和程序的调试(1)编写数控程序,包括工件坐标系的设定、刀具路径的规划等;(2)进行数控程序的调试和验证,确保加工精度和质量。
5. 数控加工质量控制(1)掌握数控加工的表面质量和尺寸精度的控制方法;(2)检测加工后的零件,及时调整加工参数,保证加工质量。
6. 数控机床安全操作规程(1)熟悉数控机床的安全警示标志和操作手册;(2)遵循数控机床的安全操作规程,严格执行安全操作流程。
数控基础知识

数控基础知识数控技术,即数字控制技术,是一种利用数字化信息对机械运动和工作过程进行控制的技术。
它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领域,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加工精度和产品质量。
数控技术的核心是数控系统,它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控制机床的运动和加工过程。
以下是数控基础知识的详细介绍:1. 数控系统组成数控系统主要由数控装置、伺服系统、检测装置、机床本体、操作面板和辅助装置等组成。
数控装置是数控系统的核心,它负责接收输入的程序指令,进行数据处理和运算,然后输出控制信号。
伺服系统根据数控装置的控制信号驱动机床各轴运动。
检测装置用于实时监测机床的运动状态和加工过程,确保加工精度。
机床本体是数控加工的执行机构,包括床身、主轴、进给系统等。
操作面板用于输入程序、调整参数和监控加工过程。
辅助装置则包括冷却、润滑、排屑等系统。
2. 数控编程数控编程是数控加工的基础,它涉及将设计图纸转换成数控机床能够识别和执行的程序代码。
编程语言有多种,包括G代码、M代码等。
G 代码用于控制机床的运动轨迹,M代码用于控制机床的辅助功能。
编程过程需要考虑加工工艺、刀具选择、切削参数等因素,以确保加工的质量和效率。
3. 数控加工工艺数控加工工艺是指在数控机床上进行加工的一系列技术活动。
它包括工艺设计、刀具选择、切削参数确定、加工顺序安排等。
工艺设计需要根据零件的形状、尺寸、材料特性等来确定最佳的加工方法。
刀具选择应考虑加工效率、加工精度和刀具寿命等因素。
切削参数的确定需要综合考虑刀具材料、工件材料、机床性能等。
4. 数控机床类型数控机床有多种类型,包括数控车床、数控铣床、数控加工中心、数控磨床等。
数控车床主要用于加工旋转体零件,如轴类、盘类零件。
数控铣床则适用于加工平面、曲面等复杂形状的零件。
数控加工中心是一种多功能机床,能够进行铣削、钻孔、攻丝等多种加工。
数控磨床则用于加工精度要求较高的零件表面。
5. 数控技术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进步,数控技术也在不断发展。
数控基础必备知识点总结

数控基础必备知识点总结1. 数控系统的基本组成数控系统是由数控设备、数控装置、数控软件、数控执行器以及数控系统的辅助设备等组成的。
其中,数控设备主要包括数控机床、数控车床、数控铣床、数控磨床等;数控装置主要包括数控控制器、数控伺服系统、编程装置等;数控软件主要包括数控系统软件、数控编程软件等;数控执行器主要包括数控伺服电机、数控主轴电机等;数控系统的辅助设备主要包括故障诊断设备、数控工具设备等。
2. 数控技术的发展历程数控技术是源于工业革命,经过了数十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了工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数控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从机械式数控系统到电气式数控系统,再到液压式数控系统,最终发展成了如今的数字化数控系统。
数字化数控系统以其高精度、高效率、高稳定性等优势,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成为了工业生产中的主流技术。
3. 数控编程的基本原理数控编程是数控技术中最核心的内容之一,它是通过对工件的加工轨迹进行精确的描述和规划,然后将其转换成适合数控机床执行的指令,在数控系统中生成所需的加工程序。
数控编程的基本原理包括了确定加工坐标系、编写数控程序、确认工艺参数、选择工具、设置加工路径等。
4. 数控机床的基本结构数控机床是数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本结构包括了机床主体、动力系统、控制系统、刀具系统、夹紧系统、润滑系统等。
数控机床具有高精度、高效率、高灵活性的特点,广泛应用于汽车、航空、航天、模具等领域。
5. 数控加工的基本工艺数控加工是利用数控机床进行金属材料的切削加工,其基本工艺包括了铣削加工、车削加工、镗削加工、钻削加工等。
数控加工具有高加工精度、高速度、高适应性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模具制造、航空航天等领域。
6. 数控编程语言数控编程语言是数控程序的表达方式,主要有ISO基本数控语言、EIA基本数控语言、DIN基本数控语言等。
不同的数控编程语言适用于不同的加工领域,能够实现从简单的零件加工到复杂的曲面加工。
7. 数控检测技术数控检测技术是指通过对数控加工过程中的各种参数进行检测和分析,以确保加工质量、提高加工效率的技术。
数控知识点总结

数控知识点总结数控(Numerical Control)是一种通过数字信号控制机床、工具和工件进行加工的技术。
它通过数控程序来指导机床按预先设定的路径、速度和加工参数进行自动操作。
数控技术在现代制造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具有高效、精确、灵活等优势。
本文将对数控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数控基础知识1. 数控系统组成数控系统由数控装置、执行机构、传感器等组成。
数控装置负责生成并发送数控程序,执行机构将命令转换成机床运动,传感器用于实时检测和反馈加工状态。
2. 数控编程语言数控编程语言包括G代码和M代码。
G代码指导机床进行直线、圆弧、孤立点等运动路径;M代码控制机床执行辅助功能,如启动/停止、冷却等。
3. 工件坐标系与机床坐标系工件坐标系是以工件为基准建立的坐标系,用于描述工件上点的位置;机床坐标系是机床自身固有的坐标系统,用于描述机床上点的位置。
二、数控加工操作1. 数控加工工艺数控加工工艺包括工艺规程、刀具选择、加工顺序等。
在数控编程前,需要进行工艺设计,确定好具体的加工参数。
2. 数控加工操作步骤数控加工的基本操作步骤包括:开机准备、选择加工程序、机床调试、装夹工件、刀具装夹、零点定位、程序设定、启动加工等。
3. 数控加工中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在数控加工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刀具损坏、机床故障、加工误差等问题。
及时的刀具更换、机床维护、调整程序等方法可以解决这些问题。
三、数控编程与调试1. 数控编程基础数控编程是数控加工的前提,它包括几何描述、运动参数设定等。
编程过程中需要考虑加工要求、刀具路径、工件尺寸等因素。
2. 数控编程规范数控编程需要遵循一定的规范,如合理命名变量、注释代码、增加换刀点等。
规范化的编程可以提高可读性和可维护性。
3. 数控程序调试数控程序调试是编程的重要环节,通过对程序的逐行调试,排除其中的错误和问题,确保加工过程的准确性。
四、数控设备与相关技术1. 数控机床分类与特点数控机床按照加工过程的不同可分为车床、铣床、钻床等。
数控方面知识点总结大全

数控方面知识点总结大全一、数控基础知识1. 数控概念与发展历史数控技朧是20世纪50年代出现的,是伴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朧的出现而产生的一种全新的控制技朧。
它顺应了现代制造业对高效率、高精度、高智能化生产的需要,为工业生产领域带来了巨大的变革。
数控技朧的发展经历了数控机床、数控系统、数控编程语言等方面的不断创新和发展,形成了今天的数控技朧体系。
2. 数控系统结构与分类数控系统由控制器、执行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等部分组成。
根据数控系统的功能和控制方式的不同,可以将数控系统分为点位控制系统、路径控制系统、多轴联动控制系统等多种类型,不同类型的数控系统适用于不同的生产模式和工艺要求。
3. 动作控制方式动作控制方式是指数控系统对机床各轴进行控制的方式,包括点位控制、直线插补控制、圆弧插补控制等。
这些控制方式通过数学算法计算运动轨迹并控制机床执行相应的动作,实现工件的加工。
4. 数控编程语言数控编程语言是数控系统中的编程方式,包括G代码、M代码、T代码、S代码等,在数控编程中要根据具体的加工工艺和机床性能来编写相应的程序。
熟练掌握数控编程语言能够编写出高效的程序,实现高品质的加工。
5. 数控机床的基本组成数控机床是数控加工的重要设备,它由机床主体、数控系统、驱动装置、传感器等部件组成。
数控机床的性能和结构对数控加工的精度、效率、稳定性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影响。
6. 数控加工的优势数控加工相比于传统的手工加工和传统机械加工具有更高的加工精度、更高的生产效率、更好的一致性和可重复性等优势。
因此,数控加工在现代制造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二、数控编程1. 数控加工工艺数控加工工艺是根据零件图纸和工艺要求,确定合理的加工工艺方案,包括工序、工艺路线、切削参数等。
良好的加工工艺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数控机床的性能,实现高效的加工。
2. 数控编程方法数控编程方法包括手动编程、自动编程和CAD/CAM联合编程等方式。
手动编程主要应用于简单的加工任务,自动编程和CAD/CAM联合编程适用于复杂的加工任务,能够提高编程效率和程序质量。
数控技术基础知识整理

数控技术基础知识整理一、数控技术的定义与发展数控技术,简单来说,就是利用数字化的信息对机床运动及加工过程进行控制的一种方法。
它是现代制造业的核心技术之一,为工业生产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数控技术的发展可以追溯到上世纪中叶。
早期的数控系统采用的是硬件逻辑电路,功能较为简单。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数控系统逐渐过渡到以计算机为核心,具备了更强大的计算能力和更丰富的功能。
如今,数控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从航空航天、汽车制造到模具加工、电子设备生产等。
二、数控系统的组成一个完整的数控系统通常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输入/输出装置这是人与数控系统进行交互的接口。
操作人员通过输入装置,如键盘、鼠标等,向系统输入加工指令和参数。
系统则通过输出装置,如显示屏、打印机等,向操作人员反馈加工状态和结果。
2、数控装置它是数控系统的核心,负责接收和处理输入的指令和数据,并根据预设的算法生成控制信号,驱动机床的运动部件进行精确的运动。
3、驱动装置包括电机、驱动器等,用于将数控装置发出的控制信号转换为机床运动部件的实际运动。
4、检测装置用于实时监测机床的运动位置、速度等参数,并将这些信息反馈给数控装置,以实现闭环控制,提高加工精度。
5、机床本体即实际进行加工的机械部分,包括床身、立柱、工作台、主轴箱等。
三、数控编程数控编程是数控技术中的关键环节,它决定了机床的加工路径和工艺参数。
1、编程方法主要有手工编程和自动编程两种。
手工编程适用于形状简单、计算量小的零件加工;自动编程则借助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和计算机辅助制造(CAM)软件,适用于复杂形状零件的编程。
2、编程指令常见的编程指令包括 G 指令(准备功能指令)、M 指令(辅助功能指令)、T 指令(刀具功能指令)、S 指令(主轴转速指令)、F 指令(进给速度指令)等。
3、坐标系在数控编程中,通常采用直角坐标系来确定零件的位置和加工路径。
常见的坐标系有机床坐标系和工件坐标系。
数控简单知识点总结大全

数控简单知识点总结大全数控加工技术是一项综合性的技术,涉及到多个领域的知识,包括机械加工、自动控制、计算机编程等。
以下是数控加工中的一些常见知识点的总结:1. 数控加工的基本原理数控加工是一种利用数控设备进行加工的制造技术。
它的基本原理是通过计算机程序控制加工设备的运动和加工过程,实现对工件的自动加工和加工过程的监视。
数控加工的基本原理包括数控系统、机床、控制器和编程。
2. 数控系统数控系统是数控加工的核心部分,它由数控设备、数控程序和数控操作界面组成。
数控设备包括数控机床、数控刀具、数控传感器等,用于实现加工操作。
数控程序是由计算机编写的加工指令,用于控制加工设备的运动和加工过程。
数控操作界面是操作人员与数控系统进行交互的界面,用于输入和修改加工程序、监控加工过程等。
3. 机床机床是数控加工的主要设备,它由床身、工作台、主轴、进给机构和控制系统等部分组成。
机床的运动由数控系统控制,包括主轴转速、进给速度、刀具运动轨迹等。
不同类型的机床适用于不同的加工工艺和加工要求,例如铣床、车床、钻床等。
4. 控制器数控系统的控制器是用于实现数控设备运动和加工过程控制的关键部件。
它由控制器主板、数控卡、驱动器、编码器、伺服电机等组成。
控制器可以实现对数控设备的位置、速度、加速度等参数的控制,保证加工过程的精度和稳定性。
5. 编程数控加工的编程是将加工工艺和要求转化为数控程序的过程。
编程可以使用不同的编程语言和编程方式,如ISO编程、G代码编程、CAM软件编程等。
编程的质量和准确性对加工过程的效率和精度有着直接影响。
6. 刀具刀具是数控加工中用于切削工件的工具,包括铣刀、车刀、钻头、刀柄等。
刀具的选择和使用对加工质量和加工效率有着重要影响,需要根据工件材料、加工工艺等因素进行合理选择和使用。
7. 材料数控加工涉及到多种材料的加工,包括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复合材料等。
不同材料有着不同的加工特性和加工要求,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加工工艺和刀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欢迎阅读数字控制是用数字化信号对设备运行及其加工过程进行控制的一种自动
化技术,简称数控。
控制坐标运动来完成各种不同的空间曲面的加工,是数控的主要任务。
曲线加工时刀具的运动轨迹与理论上的曲线(包括直线)不吻合。
数控机床的工作工程:1、数控编程2、程序输入3、译码4、数据处
理5
3。
,
高4、
数控加工过程中,数控系统要解决控制刀具或工件运动轨迹的问题,在数控机床中,刀具或工件能够移动的最小位移量称为数控机床的脉冲当量或最小分辨率。
计算出轮廓线上中间点位置坐标值的过程称为“插补”。
基准脉冲插补:每个脉冲使各坐标轴仅产生一个脉冲当量,代表了刀具或工件的最小位移;脉冲的数量代表了刀具或工件移动的位移量;脉冲序列的频率代表了刀具或工件运动的速度。
仅适用于一些由步进电机驱动的中等精度或中等速度要求的开环数控系统。
数据采样插补:这种插补方法的特点是数控装备产生的不是单个脉冲,
R成反比。
δ度F
若令半径误差相等,则内外差分弦的轮廓步长l或角步距是内接弦的√2.
数字积分法又称数字微分分析器法,是利用数字积分的原理,计算刀具沿坐标轴的位移,使刀具沿着所加工的轨迹运动。
积分运算→累加和运算DDA直线插补的整个过程要经过n2次累加才能到达直线的终点。
n
=
m2
DDA直线插补的分析可知,判断终点是用累加次数N为条件的,当累加寄存器的位数一旦选定,比如m位,累加次数即为常数m
了,而不
N2
管加工行程长短都需作N次计算。
这就造成行程长进给速度加快,行程短进给速度变慢,使之各程序段进给速度不均匀,其结果将影响进给表面质量和效率。
为此要进行速度均化处理。
得多;
G42
B
C
线与圆弧;圆弧与圆弧。
根据两段程序轨迹的矢量夹角α和刀具补偿方向的不同,又有伸长型、缩短型和插入型几种转接过渡方式。
区别:1直线插补时,被积函数寄存器的数值为常用Xe和Ye,而圆弧插补时,被积函数寄存器的数值Xi和Yi
2圆弧插补开始时,X坐标被积函数寄存器存入的是y坐标的初值。
y坐标被积函数寄存器存入的是x坐标的初值
3在圆弧插补过程中,y方向发出的脉冲时,x方向被积函数寄存器内容加“1”,x方向发出的脉冲时,y方向被积函数寄存器内容减“1”
4每当积分函数累加器有溢出时,需要及时修正被积函数寄存器x,y值。
成。
4、
式。
(1)、反应式步进电动机的转子中无绕组,由定子磁场对转子产生的感应电磁力矩实现步进运动。
(2)、励磁式步进电动机的定子和转子均有励磁绕组,由它们之间的电磁力矩实现步进运动。
有的励磁式电动机转子无励磁绕组,是由永久磁铁制成的,转子有永久磁场。
通常也把这种步进电动机称为混合式步进电
动机。
混合式步进电动机具有步距角小、有较高的启动和运行频率、消耗功小、效率高、不通电时有定位转矩、不能自由转动等特点。
步进电动机的工作原理:错齿角越小,所产生的步距角越小,步进精度越高。
对一相绕组一次通电的操作称为一拍,转一齿所需的拍数为工作拍数。
设步进电动机的转子齿数为N ,则它的齿距角为πθ2=
s θK N =s θ 3、六拍工作方式:在六拍工作方式中,控制电流切换六次,磁场转一周,转子转动一个齿距角,其步距角NK s πθ2=
检测装置常用类型
(1)增量式:测量位移的增量值,测量装置输出的是脉冲,一个脉冲是一个测量单位,任何一个对中点都可作为测量始点,实际位移值靠对脉冲计数取得。
(2)绝对式:测量位移的绝对值,测量装置的输出能够代表移动件当前的实际位置(坐标值)移动的方向靠当前值和历史记忆取得。
2、4
程。
1
2
3
软件,以窗口和对话框的方式生产的加工程序,这种编程方式使得复杂曲面的加工更为方便。
规定假定工件是永远静止的,而刀具是相对静止的工作而运动。
机床坐标系中X、Y、Z轴的关系用右手直角笛卡尔法则确定,大拇指的指向为X轴的正方向,食指指向为Y轴的正方向,中指指向为Z轴的正方向。
坐标系分为机床坐标系和工件坐标系。
对刀点是指通过对刀确定刀具与工件相对位置的基准点。
对刀点往往就
1
2
常X
3
4、刀具补偿功能,刀具半径和长度补偿。
恒线速度(G96)取消恒线速度(G97)主轴转速限定(G50)
螺纹切削(G33)螺纹切削循环单一(G92)复合螺纹切削循环重复(G76)比例缩放(G51)刀具返回到初始点所在的平面(G98)刀具返回到R 点所在的平面(G99)
子程序调用(M98)子程序结束(M99)非模态调用(G65)模态调用(G66)坐标旋转(G68)取消选择(G69)
刀具半径补偿的作用:
1可直接按零件的轮廓不考虑刀具半径值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