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技术第7章开发教学程序的常用软件
现代教育技术试题及答案

现代教育技术试题及答案现代教育技术试题及答案 ⽆论是⾝处学校还是步⼊社会,我们最少不了的就是试题了,借助试题可以对⼀个⼈进⾏全⽅位的考核。
那么⼀般好的试题都具备什么特点呢?以下是⼩编整理的现代教育技术试题及答案,仅供参考,⼤家⼀起来看看吧。
⼀、选择题: 第1章教育技术概述 1.教育技术发展的初级阶段是(B ) A.19世纪末、20世纪初 B.1918—1942 C.⼆战时期 D.1945---1955 2.在我国教育技术的出现是⼀项内容的出现为标志(C) A.计算机辅助教育 B.⽹络技术应⽤ C.电化教育 D.虚拟技术 3.在美国教育技术作为⼀个新兴的实践和研究领域⽽出现是始于下列哪⼀项内容(D) A.计算机辅助教育 B.⽹络技术应⽤ C.程序教学法 D.视听运动 4.⼤约在何时我国已开始进⾏幻灯教学实验(C) A.19世纪末 B.1922 C.20世纪20年代 D.1936年 5.哪位学者最早提出使⽤程序教学机解决教学问题(B) D.加涅 6.下列说法哪⼀个是不正确的(C) A.计算机⽤于教学和训练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 B.20世纪60年代早期CAI系统主要⽤于模仿传统的课堂教学,代替教师的部分重复性劳动 C.当前,CAI系统在学校的⼴泛应⽤说明个别化教学已成为学校教学的主要形式 D.早期的CAI系统的产⽣曾受到斯⾦纳程序教学的强烈影响 7.教育技术领域的最后定义是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在哪⼀年作出的(D) A.1972 B.1973 C.1977 D.1994 8.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在1994年关于教育技术定义结构的内容是(B) A.理论与实践;关于设计、开发、利⽤;关于管理和评价;关于过程与资源 B.理论与实践;关于设计、开发、利⽤、管理和评价;关于过程与资源;为了促进学习 C.理论与实践;关于设计、开发、利⽤;关于管理和评价;为了促进学习 D.关于设计、开发、利⽤;关于管理和评价;关于过程与资源;为了促进学习 9.下列哪⼀内容不属于学习资源(C) A.信息和⼈员 B.课程和课件 C.设计和制作 D.技术和环境 第2章学与教的理论 1.教育技术学的的基本理论是(A ) A.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 B.媒体开发理论和教学设计理论 C.媒体开发理论和教学管理理论 D.传播理论和系统科学理论 2.桑代克试误理论的基本观点是 A.学习是刺激-反应的联结 B.学习是认知-发现 C.学习是信息加⼯的过程 D.学习是学习者主⽀建构内部⼼理表征的过程 C.维特罗克 D.布鲁纳 4.下列不属于斯⾦纳的程序教学理论的是(D) A.积极反应原则 B.及时强化原则 C.⼩步⼦原则 D.促进迁移原则 5.在开发计算机教学辅助课件时采⽤的主要理论是(B) A.试误法 B.程序教学法 C.认知-发现理论 D.建构主义理论 6.加涅的信息加⼯模式中不包括(B) A.感受器 B.感受控制器 C.短时记忆 D.长时记忆 7.下列不属于⽀架式教学的环节是(B) A.搭脚⼿架 B.告知⽬标 C.独⽴探索 D.协作学习 8.建构主义认为在教学中教师的⾓⾊是(D) A.知识的传播者 B.学⽣的保姆 C.学⽣的家长 D.学⽣的帮助者 9.下列是建构主义理论的观点是(C) A.学习是塑造⾏为的过程 B.学习是个⼈根据已有的“认知结构”主动控求知识的过程 C.学习是个体根据⾃⼰已有的认知主动建构来的过程 D.学习是个体不断尝试错误的过程 A.⾹农⼀韦弗模式 B.施拉姆循环模式 C.⾹农⼀施拉姆模式 D.贝罗模式 2.在⾹农⼀韦弗模式中,噪声产⽣于哪⼀部分( )B A.编码 B.信道 C.解码 D.接受者 3.贝罗模式是⾹农⼀韦弗模式在哪⼀⽅⾯的⼀个发展( )C A.教育学 B.媒体理论 C.社会学 D.传播学 4.谁提出了“经验之塔”( )C A.⾹农 B.麦克卢汉 C.戴尔 D.施拉姆 5.在经验之塔中,最⾼层是( )A A.⾔语符号 B.视觉符号 C.观摩⽰范 D.设计的经验 7.戴尔“经验之塔”强调的是( )D P.48~P.50 A.做的经验 B.观察的经验 C.抽象的经验 D.给学习者的刺激 8.传播过程是⼀种信息传送和什么的过程( )B A.反馈 B.交换 9.编码的过程是( )B A.信息转换为符号 B.信息转换为信号 C.符号转换为信号 D.信号转换为符号 10.戴尔“经验之塔”的第⼀层是( )A P.48 A.直接有⽬的的经验 B.设计的经验 C.演戏的经验 D.观摩⽰范 第4章视听媒体辅助教学 1.媒体根据什么标准可分为电声类媒体、光学投影类媒体、电视类媒体、计算机类媒体(A) A.物理性能 B.传播范围 C.呈现的形态 D.使⽤⽅式 2.最便于重现的媒体是(A) A.教科书 B.幻灯投影 C.⽆线⼴播 D.电影电视录像 3.接触⾯最⼴的媒体是(D) A.教科书 B.幻灯投影 C.录⾳和计算机 D.电视和⽆线⼴播 4.由于媒体的什么特性,⼀些专家提出了“地球村”的概念(B) A.固定性 B.扩散性 C.重复性 D.能动性 5.教学媒体能够把丰富的教学经验逐渐积累并传递下去,是因为教学媒体的(A) 6.投影媒体利⽤的是什么原理(B) A.化学成像 B.光学成像 C.光化反应 D.实物成像 7.录像机与录⾳机⼯作原理的相同点是(B) A.都采⽤磁头⾼速扫描 B.都是利⽤电磁信号转换 C.都可录制两⾯节⽬ D.都采⽤多磁头结构 8.任何彩⾊图像都可分解为哪三基⾊(C) A.红、黄、⽩ B.红、绿、黄 C.红、绿、蓝 D.红、黄、⿊ 9.有利于阐明教育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的教育电视节⽬类型是(B) A.辅导型 B.讲授型 C.图解型 D.表演型 第5章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 1.下⾯属于计算机辅助教学简称的是(C ) A.CMI B.CAD C.CAI D.CAM 2.计算机作为教学⽬标指的是(B ) A.利⽤计算机来进⾏各种学科的教学B.把计算机作为教学的对象和内容的教学C.把计算机作为教学⼯具来使⽤的教学 D.把计算机作为辅助教学的⼿段来使⽤的教学 3.有⼀个听写英语单词的教学课件供学⽣使⽤,即计算机读单词,学⽣通过键盘输⼈单词,最后计算机评分。
现代教育技术客观题

第一章1. 电化教育是我国特有的名词,该词正式使用始于1936年。
--对2. 1993年我国正式确定将(电化教育)更名为“教育技术”。
3. 在发达国家教育技术的发展历程中,20世纪初到30年代对应(视觉教育阶段)4.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1.教育技术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学科2. 学习过程是教育技术研究和实践的对象3. 学习资源是优化学习过程的必要条件5. 国外教育技术的发展阶段:第一阶段-视觉教育;第二阶段-视听教育;第三阶段-视听传播;第四阶段-教育技术6.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就是利用信息技术来辅助教学-错7. 我国颁布的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面向的对象包括教学人员、技术人员、管理人员8.根据AECT'1994定义,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是学习资源、学习过程9. 根据AECT'1994定义,教育技术的研究内容分别是评价、开发、管理、设计10. 在国外教育技术的发展历程中,被作为视听教育的主要理论依据是经验之塔理论11. 我国教育技术起步于20世纪30年代12. 在发达国家教育技术的发展历程中,视听传播阶段对应的时间段是20世纪50-60年代13. 与1994定义相比,ACET'2005教育技术的定义发生的变化包括研究对象更改为“适当的技术过程和资源”、研究范畴更改为“创建、使用和管理”、领域名称由“教学技术”改为“教育技术”、研究目标界定为“促进学习和提高绩效”14. 一般来说,信息素养包含(人文、技术)两个层面的意义第二章1. 程序教学理论是由(斯金纳)提出的2. 随机通达教学是指(学习者分多次从不同角度进行学习)。
3. 对于各种流派的学习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不同的理论有不同的适用范围和条件,没有优劣之分)。
4. 信息加工理论认为,人加工信息的主要场所是(短时记忆区)。
5. 建构主义理论提倡的教学方法包括(随机通达教学、抛锚式教学、支架式教学)。
6. 支架式教学的环节包括(独立探索、协作学习、搭脚手架)。
现代教育技术—多选

第一章ACD 4.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多)A.学习过程是教育技术研究和实践的对象B. 教育技术关注的重点是物化形态的媒体C. 学习资源是优化学习过程的必要条件D. 教育技术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学科5.国外教育技术的发展阶段(具体)第一阶段视觉教育第二阶段视听教育第三阶段视听传播第四阶段教育技术ACD 7.我国颁布的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面向的对象包括()。
(多)A.管理人员B.科研人员C.教学人员D.技术人员AD 8.根据AECT'1994定义,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是()。
(多)A.学习过程B.教学方法C.教学设备D.学习资源ABC 9.根据AECT'1994定义,教育技术的研究内容分别是()、开发、()、管理和()。
(多)A.运用B.设计C.评价D.制作ABCD 13.与1994定义相比,ACET'2005教育技术的定义发生的变化包括()。
(多)A.研究范畴更改为“创建、使用和管理”B.研究对象更改为“适当的技术过程和资源”C.研究目标界定为“促进学习和提高绩效D.领域名称由“教学技术”改为“教育技术”BC 14.一般来说,信息素养包含()两个层面的意义。
(多)A.意识B.技术C.人文D.知识第二章ACD 5.建构主义理论提倡的教学方法包括()。
(多)A.支架式教学B.启发式教学C.抛锚式教学D.随机通达教学ABC 6.支架式教学的环节包括()。
(多)A.独立探索B.搭脚手架C.协作学习D.告知目标ABCD 7.程序教学的原则包括()。
(多)A.低错误率原则B.积极反应原则C.及时强化原则D.小步子原则BCD 8. 建构主义理论的基本观点包括()。
(多)A. 学习是组织一种完形,而不是刺激与反应的简单联结B. 学习过程包含对新知识的意义建构和对旧知识的重组C. 学习者以自己的方式建构对于事物的理解,不同人看到的是事物的不同方面D. 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ABC 12. 行为主义理论的基本观点包括()。
VB6.0教程

2、工程的组成
应用程序建立在工程的基础之上,一个工程是各种类型文件的集合,它包括工程文件 (Vbp)、窗体文件(Frm)、标准模块文件(Bas)、类模块文件(Cls)、资源文 件(Res)和ActiveX的文件(Ocx)。 1.工程文件 存储了与该工程有关的所有文件和对象的清单,这些文件和对象自动链接到工程文件 上,每次保存工程时,其相关文件信息也随之更新。当然,某个工程下的对象和文件 也可供其他工程共享使用。在工程的所有对象和文件被汇聚在一起并完成编码后,就 可以编译工程,生成可执行文件。 2.窗体文件 存储了窗体上使用的所有控件对象、对象的属性、对象相应的事件工程和程序代码。 一个应用程序至少包含一个窗体文件。 3.标准模块文件 存储了所有模块级变量和用户自定义的通用过程。通用过程是指可以被应用程序各处 调用的过程。 4.类模块文件 用来建立用户自己的对象。类模块包含用户对象的属性及方法,但不包含事件代码。
二、面向过程的语言
用计算机能够理解的逻辑来描述需要解决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步骤。 面向过程的程序设计的核心是数据结构和算法,其中数据结构用来量化描述需要解决 的问题,算法则研究如何用更快捷、高效的方法来组织解决问题的具体过程。面向过 程的程序设计语言主要有BASIC、FORTRAN、PASCAL、C等。
下面简单介绍如何安装Visual Basic 6.0企业版。 1.将Visual Basic 6.0安装盘放入光躯中,浏览安装盘,双击 “SETUP.EXE” 文件,进入安装向导。 2.直接点击“下一步” 按钮,在“最终用户协议”对话框中仔细阅读 其协议,若确实无疑义,选中“接受协议”,再点击“下一步” 按钮。 3.输入产品的ID号。 4.选中“安装Visual Basic 6.0中文企业版” ,再点击“下一步” 按钮。 在弹出的菜单中点击“继续” 按钮,再点击“确定” 按钮,等待片 刻。 5.一般情况下使用默认安装文件夹即可,当然也可以点击“浏览”按钮 自由更改安装文件夹。 6.点击“典型安装”左边的图标按钮,等待拷贝文件。 7.点击“重新启动Windows” ,重新启动计算机后,在出现的窗体中把 “安装 MSDN”项去掉,再点击“下一步” 按钮,再点击“是”。 8.直接点击“下一步” 按钮 ,把弹出的窗体中的“现在注册”项去掉, 再点击“完成”按钮,即完成了VB的安装。
2020年智慧树知道网课《现代教育技术(石河子大学)》课后章节测试满分答案

第一章测试1【单选题】(10分)信息时代的最显著特征是()。
A.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B.信息技术的更新C.信息技术的普及D.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2【多选题】(10分)传统教育过程包括哪些要素()?A.教育技术B.教育内容C.学生D.教师3【单选题】(10分)个性化学习是学习者充分发展的前提,体现以()为中心、尊重学习者的差异和实现教师指导的针对性的教学理念。
A.教材B.课堂C.教师D.学习者4【多选题】(10分)AECT关于教育技术的94定义强调,()是教育技术的基本领域,每个领域都有其独特的功能和范围。
A.利用B.评价C.设计与开发D.管理5【多选题】(10分)AECT关于教育技术的05定义认为,05定义受()学习理论的影响,措辞上由“引起或控制学习”到“利于学习”,体现出人性化以及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
A.行为主义B.建构主义C.认知主义D.后现代主义6【多选题】(10分)AECT关于教育技术的17定义认为,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是()?A.教学过程B.学习C.学习过程D.资源7【单选题】(10分)截止2019年,我国教育技术领域CSSCI期刊有()个?A.8B.7C.5D.68【判断题】(10分)创新性学习的目标是掌握相应的技能和行为,以适应已知的、可预期的问题情境。
()A.错B.对9【判断题】(10分)AECT关于教育技术的94定义认为,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是教育技术研究的两个对象。
()A.对B.错10【判断题】(10分)1947年,美国教育协会的视觉教育分会改名为视听教学分会。
这一阶段的理论基础是斯金所著的《教学中的视听方法》其中提出的“经验之塔”理论。
A.对B.错第二章测试1【多选题】(10分)下列选项中属于教育传播的基本原理的是()。
A.共同经验原理B.重复作用原理C.信息来源原理D.抽象层次原理2【多选题】(10分)桑代克在总结其实验的基础上提出的学习定律包括()。
A.效果律B.准备律C.练习律D.重复练习3【多选题】(10分)下列选项中不是程序教学中最常用的强化方式的是()。
现代教育技术(山东联盟-菏泽学院)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

第一章测试1.根据AECT’1994定义,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是( )。
A:教学理念和教育策略B: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C:教育理论和信息技术D:教学设计和信息技术答案:B2.教育技术的目的是()。
A:教学方法的有效化B:教学媒体的现代化C:教学过程的最优化D:教学结果的最大化答案:C3.1993年我国正式确定将()更名为“教育技术”。
A:计算机辅助教育B:电化教育C:教学技术D:信息技术教育答案:B4.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 )的理论与实践。
A:开发、设计、建构、管理、评价B:开发、设计、建构、利用、评价C:设计、开发、应用、组织、管理D:设计、开发、利用、管理、评价答案:D5.教育技术一词于20世纪60年代首先出现在哪个国家?()A:中国B:英国C:美国D:德国答案:C6.现代教育技术将会朝着哪些方向发展?()A:理论研究的深入化B:多媒体化C:网络化、智能化D:应用模式的多样化答案:ABCD7.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思想包括()。
A:现代教育技术要充分运用各种信息技术B:现代教育技术是以优化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为任务C:现代教育技术包括设计、开发、应用、管理和评价五个基本环节D: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必须要以现代教育理论作指导答案:ABCD8.在教学中利用教育技术的目的是为了显示教学手段的先进。
()A:错B:对答案:A9.教育技术就是人类在教育活动中所采用的一切技术手段和方法的总和,它分为有形的物化技术和无形的智能技术两大类。
()A:错B:对答案:B10.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主要标志。
()A:错B:对答案:B第二章测试1.现代教育技术在研究、设计学习过程时,着重利用了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
A:科学抽象方法B:直观方法C:理想化方法D:系统方法答案:D2.提出发展教学理论的是()。
A:布鲁姆B:赞可夫C:布鲁纳D:斯金纳答案:B3.按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在学习过程中,关键的变量是( )。
现代教育技术(北华大学)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

现代教育技术(北华大学)知到章节测试答案智慧树2023年最新第一章测试1.1994年美国AECT教育技术新定义中明确的指出了教育技术学的两大研究对象是:学习过程和( )。
参考答案:学习资源2.教育技术发展历程大致经历了()、视听教育、视觉传播和教育技术四个阶段参考答案:视觉教育3.程序教学论是由()提出来的参考答案:斯金纳4.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的简称是()参考答案:AECT5.布卢姆将教学目标分为()、情感和技能三大领域。
参考答案:知识6.教育技术起源于19世纪初期参考答案:错7.教学理论是研究人类怎样学习的理论参考答案:错8.我国的教育技术最早称之为电化教育参考答案:对9.2003年,原国家教委发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正式将“电化教育”专业改为“教育技术学”专业参考答案:错10.系统科学认为,系统是由若干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要素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参考答案:对第二章测试1.教学评价按评价基准的不同可分为()参考答案:绝对评价、相对评价和自身评价2.()评价采用数学的方法收集和处理数据资料参考答案:定量评价3.()是将教学评价的基准建立在被评价对象的群体之外,再把该群体中每一成员的某方面的知识或能力与基准进行比较,从而判定其优劣。
参考答案:绝对评价4.()也称“教学前评价”,一般是指在某项教学活动开始之前对学生的知识、技能以及情感等状况进行的预测。
参考答案:诊断性评价5.按照()分类,可以将教学评价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参考答案:评价功能6.教学设计是在20世纪60年代逐渐形成并发展起来的一门新的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参考答案:对7.学习需要分析的目的,是了解学习者的学习准备状态及学习风格与学习动机等因素参考答案:错8.教学系统设计主要是以促进学习者的学习为根本目的,运用系统方法,将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等的原理转换成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环节进行具体计划、创设有效的教与学系统的“过程”或“程序。
现代教育技术

第一章现代教育技术概述1、教育技术是对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
这是教育技术的(B)A广义定义 B AECT94定义 C AECT2005定义 D国际定义2、教育技术的五个范畴包括: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C)A 学习B 实践C 评价D 改善3、(A)4、AECT2005定义的教育技术的三大范畴不包含以下的(C)A 创造B 使用C 评价 D管理5、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A)A 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B 学习态度C 学习结果D 学习动机6、教育技术的五个范畴不包括(C)A 开发B 利用C 分析 D评价7、教育技术的AECT94定义,(A)是教育研究与实践的对象。
A 学习过程B 教学过程C 教育过程D 实践过程8、教育技术绝非仅指用于教育的媒体和手段,而是指人在教育活动中所采用的一切技术手段和方法的总和,它分为(A)(物化形态)和()(智能形态)A 有形技术、无形技术B 人文、技术C 硬件应用、软件应用 D媒体环境、知识态度9、教育技术是一门(C)的学科A 理论B 实践C 理论与实践并用 D理论与实践分开10、对于现代教育技术与教育变革的关系,可以这样理解: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C)在教育中的应用,必将对教育教学产生根本性的变革。
A 网络技术B 多媒体技术C 现代教育技术 D信息技术11、对于现代教育技术与教育变革的关系,以下理解不正确的是(C)A.学习空间与方式的变革B.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变革C.教学资源的利用D.教学过程要素关系的转变12、大约在(C)。
“现代教育技术”一词开始在我国使用,它与“教育技术”在本质上是属于同一个概念。
A 20世纪70年代初期B 20世纪70年代中期C 20世纪70年代末期D 20世纪80年代初期13、AECT94定义将教育技术定义为教学技术是关于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 B)设计、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A 定义B开发C 设计 D拓展14、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包括四个方面内容,即媒体技术能力(B)教学实践能力和评价研究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7.3.14 实例6——倒计时 ▪ 1.创建文档 ▪ 2.输入文字 ▪ 3.绘制正圆 ▪ 4. 绘制直线 ▪ 5.制作旋转动画 ▪ 6.复制动画 ▪ 7.测试存盘
▪ 7.3.15 实例7——烛光 ▪ 1.创建文档 ▪ 2.绘制蜡烛元件 ▪ 3.绘制烛光 ▪ 4.制作形变动画 ▪ 5.测试存盘
▪ 7.1.3 开发教学程序的常用软件 ▪ 1.教学程序制作利器——PPT ▪ 2.积件创作工具——Flash ▪ 3.网络课程开发——Dreamweaver
▪ 7.1.4 开发教学程序的其他软件 ▪ 1.Authorware ▪ 2.LOGO ▪ 3.几何画板 ▪ 4.MATLAB ▪ 5.概念图和思维导图 ▪ 6.Z+Z智能教学(育)平台
▪ 7.3.7 声音 ▪ 7.3.8 影片的发布与输出 ▪ 1.测试Flash动画 ▪ 2.输出动画 —太阳 ▪ 1.创建文档 ▪ 2.绘制正圆 ▪ 3.绘制线条 ▪ 4.调整线条 ▪ 5.复制线条 ▪ 6.测试存盘
▪ 7.3.10 实例2——心 ▪ 1.创建文档 ▪ 2.绘制心形 ▪ 3.调整锚点 ▪ 4.添加线条 ▪ 5.测试存盘
▪ 5.表格实例——制作课程表
▪ 7.4.6 表格布局类型 ▪ 1.国字型 ▪ 2.拐角型 ▪ 3.正文型 ▪ 4.左右框架型 ▪ 5.Flash型 ▪ 6.页面的构成 ▪ 7.制作实例:制作国字型网页
▪ 7.2.10 实例1:绘画 ▪ 7.2.11 实例2:报纸 ▪ 7.2.12 实例3:龟兔赛跑 ▪ 7.2.13 实例4:课程表 ▪ 7.2.14 实例5:班级人数统计 ▪ 7.2.15 实例6:课件
7.3 积件创作工具——Flash
▪ 7.3.1 Flash界面介绍
▪ 1.菜单栏 ▪ 2.基本功能 ▪ 3.“文档窗口”选项卡 ▪ 4.搜索框 ▪ 5.编辑栏 ▪ 6.舞台 ▪ 7.“时间轴”面板 ▪ 8.浮动面板 ▪ 9.工具箱
▪ 7.2.7 表格和图表的应用 ▪ 1.表格 ▪ 2.图表 ▪ 3.SmartArt图形
▪ 7.2.8 多媒体的支持 ▪ 1.声音 ▪ 2.影片 ▪ 3.Flash ▪ 4.超链接 ▪ 5.相册
▪ 7.2.9 动画设计与放映 ▪ 1.自定义动画 ▪ 2.幻灯片放映 ▪ 3.演示文稿的打印和输出
▪ 7.4.4 超级链接 ▪ 1.超级链接 ▪ 2.创建超链接 ▪ 3.链接样式 ▪ 4.到网页某一特定位置的超链接——锚点
链接
▪ 5.图像热区链接 ▪ 6.其他一些链接。
▪ 7.4.5 表格 ▪ 1.表格的作用 ▪ 2.插入表格 ▪ 3.设置表格 ▪ 4.理解表格边框、单元格边框、间距、填
充(边距)
7.4 网络课程开发—— Dreamweaver
▪ 7.4.1 界面简介 ▪ 1. Dreamweaver的用户界面 ▪ 2.工作区元素概述 ▪ 7.4.2 站点的创建 ▪ 1.站点 ▪ 2.创建站点 ▪ 3.设置默认图像文件夹 ▪ 4.管理站点
▪ 7.4.3 网页制作的基本操作 ▪ 1.在网页中添加文本 ▪ 2.添加空格 ▪ 3.添加日期时间 ▪ 4.插入水平线 ▪ 5.添加特殊字符 ▪ 6.编辑文本 ▪ 7.在网页中添加图片 ▪ 8.图文混排 ▪ 9.编辑图像 ▪ 10.鼠标经过更换图片特效
▪ 7.3.2 启动与退出 ▪ 1.启动 ▪ 2.退出
▪ 7.3.3 图形的绘制与编辑 ▪ 1.绘制及编辑工具 ▪ 2.图形编辑操作 ▪ 7.3.4 文本 ▪ 1.创建文本 ▪ 2.设置文本属性 ▪ 3.编辑文本 ▪ 4.分离文本
▪ 7.3.5 元件 ▪ 1.创建元件 ▪ 2.库的使用 ▪ 7.3.6 动画制作 ▪ 1.帧 ▪ 2.图层 ▪ 3.逐帧动画 ▪ 4. 动画补间 ▪ 5.遮罩动画 ▪ 6.引导线的动画
7.2 教学程序制作利器——PPT
▪ 7.2.1 PowerPoint 2007简介 ▪ 1.PowerPoint2007的功能 ▪ 2.PowerPoint2007的启动和退出 ▪ 3.PowerPoint2007的界面
▪ 7.2.2 演示文稿的制作 ▪ 1.演示文稿的创建 ▪ 2.演示文稿的保存 ▪ 3.演示文稿的打开 ▪ 4.演示文稿的关闭
▪ 7.3.16 实例8——纸飞机 ▪ 1.创建文档 ▪ 2.绘制纸飞机元件 ▪ 3.制作引导线动画 ▪ 4.测试存盘
▪ 7.3.17 实例9——烟花 ▪ 1.创建文档 ▪ 2.绘制烟花元件 ▪ 3.制作遮罩动画 ▪ 4.滤镜调色 ▪ 5.测试存盘
▪ 7.3.18 实例10——按钮 ▪ 1.创建文档 ▪ 2.绘制按钮 ▪ 3.复制按钮 ▪ 4.动态按钮 ▪ 5.按钮元件 ▪ 6.插入声音 ▪ 7.测试存盘
▪ 7.2.3 幻灯片的制作 ▪ 1.插入幻灯片 ▪ 2.选择幻灯片 ▪ 3.移动幻灯片 ▪ 4.复制和粘贴幻灯片 ▪ 5.隐藏和显示幻灯片 ▪ 6.删除幻灯片
▪ 7.2.4 外观设计 ▪ 1.幻灯片主题的选择 ▪ 2.幻灯片背景的选择 ▪ 3.幻灯片版式的选择
▪ 7.2.5 文字与图片的编排 ▪ 1.文本 ▪ 2.剪贴画 ▪ 3.图片 ▪ 7.2.6 自选图形与艺术字的装饰 ▪ 1.幻灯片母版的制作 ▪ 2.自选图形 ▪ 3.艺术字
▪ 7.3.11 实例3——月亮 ▪ 1.创建文档 ▪ 2.绘制月牙 ▪ 3.绘制星星 ▪ 4.测试存盘
▪ 7.3.12 实例4——糖葫芦 ▪ 1.创建文档 ▪ 2.绘制正圆 ▪ 3.调整颜色 ▪ 4.复制正圆 ▪ 5.绘制直线 ▪ 6.测试存盘
▪ 7.3.13 实例5——波浪文字 ▪ 1.创建文档 ▪ 2.输入文字 ▪ 3.分离文字 ▪ 4.文字变形 ▪ 5.测试存盘
第7章 开发教学程序的常用软件
▪ 7.1 开发教学程序概述 ▪ 7.1.1 开发教学程序的类型 ▪ 1.课堂演示型 ▪ 2.帮助教师备课型 ▪ 3.个别化学习型 ▪ 4.协作学习型 ▪ 5.整合型
▪ 7.1.2 开发教学程序的一般步骤 ▪ 1.分析 ▪ 2.教学程序设计 ▪ 3.教学程序制作 ▪ 4.测试评价 ▪ 5.出版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