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墨检测标准
水性油墨检验标准

有限公司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本公司所采购的水墨、色浆的质量要求、技术标准及质量问题的处理。
适用于供方的生产及本公司的检验。
技术部负责文件的制定、解释、修订;配墨房负责执行本文件,对各种水墨实行检验及处理。
2、质量、技术要求
2.1水性油墨的技术指标应符合下表规定
2.2.1颜色鲜艳,着色力高,渗透凝固及干燥速度快。
2.2.2耐磨擦,耐晒温高。
2.2.3墨质稳定,印刷效果清晰。
2.2.4符合环保、食品要求。
3、检验方法
3.1粘度检测
3.1.1用秒/涂3#杯作为检测工具测量。
3.2着色力检测
3.2.1检测前提前条件必须符合粘度检测要求。
3.2.2检验计算公式
着色力=10份白色料与一份某色料混合+ 10份白色料与多种色料混合X 100%
有限公司
3.3PH值检测
331水性油墨的酸碱度为PH8.5~9.2O用试纸作为检测工具。
4、使用及贮存说明
4.1使用前必须充分搅拌。
4.2贮存时要加盖密封好,以防挥发和尘土掉落。
4.3常温(25°C)下保质期一年,贮存应避免高温或烈日照射。
4.4水性油墨可根据使用情况,适量加水稀释。
油墨检测项目及标准

一、粘度检测
▪ 检测原因: 粘度在规格外涂料生产过程过度搅拌或加错误可能性大。
▪ 不检测导致结果: 可致使涂膜物性改变,涂装条件变更,色差变化等不良的发生。
▪ 对公司的影响: 涂装品密着、流平不良,需变更涂料与稀释剂的配比及涂装条件,影 响生产进度。
★所需仪器: Ford Cup #4、秒表、温度计、KU 粘度计、恒温水槽、制冰设备
▪ 适用范围: 在产线发生外观或性能异常时使用。
▪ 检测目的: 是判定涂料中是否有不纯物或有固体残留的方法,是作为涂料异常退 货的依据。
★所需仪器: 过滤网、清洗液、玻璃棒、铁罐(1L容量)
需补充的检测设备
序 检查项目 号
检测设备 (有)
设备补充 设备价格 约(元)
室内设备
1
粘度
Ford Cup #4 KU 粘度计、 秒表、温度 恒温水槽、
二、比重检测
▪ 检测原因: 比重在规格外,涂料生产过程中加料种类或数量错误可能性大,需配 合粘度数据判断。
▪ 不检测导致结果: 比重异常可使涂膜物性变更;有铝浆和珍珠粉的涂料会产生色差和涂 膜粒子变化,会引起客户对涂装品色差、性能等投诉。
▪ 对公司的影响: 可引起涂装品外观和涂膜性能的变化,浪费原材料。
▪ 检测原因: 控制每批涂料颜色在色差管控范围内,预防涂装品的色差投诉。
▪ 不检测导致结果: 涂料隐蔽力变化、涂装条件变更、色差变化等不良的发生。
▪ 对公司的影响: 需对涂装条件等工艺参数做调整,浪费人工工时,影响产品纳期。
★所需仪器: 小型搅拌机、湿膜纸、透明薄膜、湿膜器
六、残渣确认
▪ 检测原因: 涂料中消光剂,玻璃粉等粉体原料搅拌不均,会导致固体残留,发生 麻点,光泽不稳定等不良,影响产品外观及性能。
食品级油墨检测国标

食品级油墨检测国标
本标准规定了食品级油墨的检测项目和检测方法,以确保食品级油墨的质量和安全性。
1.油墨成分检测
1.1检测项目
食品级油墨的成分检测包括墨粉、连接料、添加剂等主要成分的检测。
1.2检测标准和方法
可以采用GB/T13283-2008《印刷技术油墨通用试验方法》中的相关规定进行检测。
2.油墨迁移性检测
2.1检测项目
食品级油墨的迁移性是指油墨在印刷品上的粘附性,以及油墨在接触食品时的迁移情况。
2.2检测标准和方法
可以采用GB/T23905-2009《印刷技术油墨迁移性的测定》中的相关规定进行检测。
3.油墨残留量检测
3.1检测项目
食品级油墨的残留量是指印刷品上未完全干燥的油墨量。
3.2检测标准和方法
可以采用GB/T23906-2009《印刷技术油墨残留量的测定》中的相关规定进行检测。
4.透印材质检测
4.1检测项目
食品级油墨的透印材质应符合相关规定,如纸张、塑料等。
4.2检测标准和方法
可以采用GB/T13283-2008《印刷技术油墨通用试验方法》中的相关规定进行检测。
油墨检测内容及参数

60℃,90%相对湿度,测试200小时,百格测试5B 无明显变化,脱落,起泡等现象, 附着力5B
60℃,0.68w/m2/mn,4小时;50℃,喷淋4小时, 无明显变色,脱落,起泡等现象 共循环12次
230℃,30分钟,颜色有无变化
GL白色无明显变色
盐雾测试 人工汗液测试
35℃,5±0.1%,2小时;40℃,93%相对湿度168 小时
油墨检测内容及标准
测试内容
附着力测试 油墨厚度测试
检测标准
3M600胶带,百格测试垂直剥离重复3次,附着 力5B
350目印刷一次,膜厚仪实测干膜厚度
测试结果
附着力5B,无脱墨
4-6µm黑色,5-8µm白色
透光率测试
油墨干燥后,使用OD值测试仪测试OD
4.0以上
耐溶剂测试 耐碱性测试
95%酒精1kg力>200次,甲苯1kg力>100次,丙 酮500g力>50次
三星人工汗液,40℃120小时
无明显变色,脱落,起泡等现象 无明显变色,脱落,起泡等现象
三菱UNI铅笔,45°*750g 铅笔硬度测试
4H铅笔,测试硬度达标
绝缘性测试
加5000V电压,1cm油墨面电阻值;260℃烤40 秒,加0℃,+80℃各30秒,30次循环 高低温循环测试
5%氢氧化钠溶液点于油墨面24小时
无明显溶解,溶胀,分层等现象 无明显变化,脱落,起泡等现象
耐酸性测试
5%硫酸溶液点于油墨面24小时
无明显变化,脱落,起泡等现象
耐水煮测试
98℃沸水煮30分钟,百格测试5B
油墨无变色,无起泡,附着力5B
耐水泡测试
泡水24小时
无明显变色,脱落,起泡等现象
油墨印刷的检测标准与方法

油墨印刷的检测标准与方法
油墨印刷的检测标准与方法是印刷行业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可以保证印刷品的质量和稳定性,同时也是印刷企业进行自我检测和质量控制的重要手段。
以下是常见的油墨印刷检测标准和方法:
墨色检测:通过比较印刷品上的色彩和标准色板,检测印刷品的墨色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常用标准颜色板有PANTONE、RAL、TOYO等。
检测方法包括视觉检测、数字检测、色差仪检测等。
墨厚检测:通过测量印刷品上墨层的厚度,来检测印刷品的墨厚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常用的检测方法包括刮刀法、扫描法、显微镜法等。
干燥性检测:检测印刷品上的油墨是否干燥完全,包括指甲划痕测试、摩擦测试、摆动测试等。
耐磨性检测:通过模拟使用和磨损的情况,检测印刷品上的油墨是否具有足够的耐磨性。
常用的检测方法包括耐磨测试机、擦洗测试机等。
粘度检测:通过检测油墨的粘度,来判断油墨是否稳定。
常用的检测方法包括粘度杯、粘度计等。
以上是常见的油墨印刷检测标准和方法,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应用。
在进行油墨印刷检测时,需要注意测试环境的稳定性和准确性,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油墨质量检测标准

油墨质量检验方法中国轻工业部在1983年发布了21项油墨质量检验方法,主要包括油墨颜色、着色力、 细度、流动度、稳定性、黏性、黏性增值、飞墨、黏度、光泽、固着速度、干性、结膜干燥、渗透干燥、耐乙醇等化学性、渗色性、油脂酸值、色泽、油墨特性线斜率、截距、流动值(扩展直径)等检验方法。
于1993年又上升为国家标准。
现将不断完善后的 29项油墨质量检验方法分述如下。
一、油墨颜色检验方法 (GB/T 14624.1-93)1. 原理将试样与标样以并列刮样的方法对比 , 检视试样颜色是否符合标样。
2. 工具与材料(1) 调墨刀 木柄锥形钢身, 长200mm, 最宽处20mm, 最窄处8mm。
(2) 刮 片 不锈钢片制 , 92mm×59mm×0.5mm, 刃部宽9mm处向外弯曲25°。
(3) 玻璃板 200mm×200mm × 5mm。
(4) 刮样纸 晒图的纸(符合ZB Y32-002),规格110mm × 65mm,顶端往下60-65mm处有5mm 宽黑色实底横道。
(5) 玻璃纸 65mm ×30mm。
3. 检验条件(1) 检验应在温度 (25 ± 1)°C , 相对湿度 65% ± 5% 条件下进行。
(2) 检视面色及色光应在入射角 45°± 5°的标准照明体下进行。
(3) 检视底色应将刮样对光透视。
4. 检验步骤(1) 用调墨刀取标样及试样各约纭 , 置于玻璃板上 , 分别将其调匀。
(2) 用调墨刀取样约 0.5g 涂于刮样纸的左上方 , 再取试样约 0.5g 涂于刮样纸右上方, 两者应相邻不相连。
(3) 将刮片置于涂好的油墨样品上方 , 使刮片主体部分与刮样纸呈90°。
用力自上而下将油墨于刮样纸上成薄层 , 至黑色横道下 15mm 处时,减少用力。
使刮片内侧角度近似25°角 ,使油墨在纸上涂成较厚的墨层。
油墨voc含量检测标准

油墨voc含量检测标准
油墨是生产中不可缺少的物品,它被广泛应用于印刷、涂料、纸
制品等行业。
然而,油墨中含有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是环境污染
的主要来源之一。
因此,为了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国家制定了油墨VOC含量检测标准。
油墨VOC含量检测标准是指油墨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的含
量限制标准。
在我国,国家标准规定了油墨中VOC含量不得超过300
克/升。
这项标准适用于所有油墨种类,包括溶剂型油墨和水性油墨。
为了保证油墨生产的质量和稳定性,油墨制造厂必须对自己的产
品进行VOC含量检测。
检测方法通常包括以下步骤:
1. 选择合适的检测仪器:油墨VOC含量检测需要用到专门的仪器,如气相色谱仪、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色谱柱等。
2. 取样:首先,必须从油墨中取出一定量的样品。
该样品必须
在一定的温度和湿度下稳定一段时间以保证精确性。
3. 提取:将取样的油墨样品中的VOC提取出来。
这一步通常可
以采用热蒸馏法、溶剂抽取法等多种方法。
4. 分析:最后,通过运用上述检测仪器,对提取出的VOC样品
进行分析并精确计算出油墨中VOC的含量。
总之,油墨VOC含量检测标准的实施是为了实现环保目标和促进
产业可持续发展。
只有依据标准进行检测,并对油墨进行严格的管控,才能保证生产过程的环保性并提高油墨质量。
塑料凹版油墨检测标准

塑料凹版油墨检测标准本标准用于规定塑料凹版油墨的各项性能检测方法和要求。
1. 外观检测1.1 油墨应呈均匀一致的粘稠液体,无硬块、果冻状、颜色不均等现象。
1.2 油墨中不得含有金属屑、玻璃渣、硬性颗粒等杂质。
2. 粘度检测2.1 采用旋转粘度计,按照厂家提供的方法测量油墨的粘度,单位为毫帕斯卡·秒(mPa·s)。
2.2 测量时,应将油墨搅拌均匀后进行,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3. 细度检测3.1 采用细度计,按照厂家提供的方法测量油墨的细度,单位为微米(μm)。
3.2 测量时,应将油墨搅拌均匀后进行,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4. 光泽度检测4.1 采用光泽度计,按照厂家提供的方法测量油墨的光泽度,单位为度(°)。
4.2 测量时,应将油墨均匀涂布在标准试样上,干燥后进行测量。
5. 附着牢度检测5.1 采用附着牢度试验机,按照厂家提供的方法测量油墨在不同材质上的附着牢度。
5.2 测量时,应将油墨均匀涂布在标准试样上,按照规定条件干燥后进行测量。
6. 硬度检测6.1 采用硬度计,按照厂家提供的方法测量油墨的硬度,单位为肖氏硬度。
6.2 测量时,应将油墨均匀涂布在标准试样上,干燥后进行测量。
7. 耐冲击检测7.1 采用耐冲击试验机,按照厂家提供的方法测量油墨的耐冲击性能。
7.2 测量时,应将油墨均匀涂布在标准试样上,按照规定条件干燥后进行测量。
8. 耐摩擦检测8.1 采用摩擦试验机,按照厂家提供的方法测量油墨的耐摩擦性能。
8.2 测量时,应将油墨均匀涂布在标准试样上,干燥后进行测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GB/T13217.1-2009液体油墨颜色检验方法
GB/T13217.2-2009液体油墨颜色光泽方法
GB/T13217.3-2008液体油墨细度检验方法
GB/T13217.4-2008液体油墨粘度检验方法
GB/T13217.5-2008液体油墨初干性检验方法
GB/T13217.6-2008液体油墨着色力检验方法
GB/T13217.7-2009液体油墨附着牢度检验方法
GB/T13217.8-2009液体油墨抗粘连检验方法
GB/T14624.1-2009胶印油墨颜色检验方法
GB/T14624.2-2008胶印油墨着色力检验方法
GB/T14624.3-2008胶印油墨流动度检验方法
GB/T14624.4-2008胶印油墨结膜干燥检验方法
GB/T18723-2002印刷技术用黏性仪测定浆状油墨和连接料的黏性
GB/T15962-2008油墨术语
GB/T122771-2008印刷技术印刷品与油墨用滤光氙弧灯评定耐光性
GB/T122770-2008印刷技术用落棒式粘度计测定浆状油墨及其连接料的流变性GB/T18724-2008印刷技术印刷品与印刷油墨耐各种试剂性的测定
QB/T2929-2008溶剂性油墨溶剂残留量限量及其测定方法
QB/T2930.1-2008油墨中某些有害元素的限量及其测定方法第1部分:可溶性元素
QB/T2930.2-2008油墨中某些有害元素的限量及其测定方法第2部分:铅、汞、镉、六价铬
QB/T2824-2006胶印热固着油墨
QB/T2825-2006柔性版水性油墨
QB/T2826-2006胶印紫外光固化油墨
QB1046-2003凹版塑料薄膜表印油墨
QB/T1865-2003胶版卷筒纸冷固型油墨(黑)
QB/T2624-2003胶版单张纸油墨
QB/T2023-94胶版金属油墨
QB/T2024-94凹版复合塑料薄膜油墨
QB/T2025-94平版印铁油墨
QB/T2026-94软管滚涂油墨
QB/T3594-1999铅印彩色油墨
QB/T3595-1999铅印书刊油墨
QB/T3596-1999凸版轮转油墨
QB/T3597-1999印刷油墨产品分类命名和型号
QB/T3598-1999胶印亮光油墨
QB/T2730.1-2005喷墨打印机墨水第1部分:喷墨打印机用墨水QB/T2730.2-2005喷墨打印机墨水第2部分:喷绘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