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出入口设计探讨建筑部分
地铁出入口设计探讨(建筑部分)

三
1、理论计算方法:
出入口宽度计算
出入口宽度按照车站远期预测超高峰小时的设计客流量经计算确定。但 考虑到客流不均匀的影响,宽度设置要有一定富余。即:根据出入口位置, 主客流方向以及可能产生的突发性客流,分别乘1.10~1.25的客流不均匀系
数。车站出入口宽度的总和,应大于该站远期预测超高峰小时设计客流量所
三
2、结合实际合理确定
出入口宽度计算
(1)实际出入口宽度还应根据平面布置等实际情况确定。出入口的最小宽度一般不小于2.5m。考虑 到紧急情况下,乘客不可能按平常的有序流动特征进行疏解,而是并排最大限度地利用出入口宽度逃生。 所以,对某些站点出入口还应在设计宽度基础上适当加宽。 (2) 出入口宽度过大情况下,为节约造价成本,减少施工难度,出入口通道的宽度在满足出入口同 行能力的条件下可适当减小,如下图:
地铁出入口设计问题探讨
摘要:
一、出入口数量设置 二、出入口位置布局 三、出入口宽度计算 四、出入口通道设计 五、出地面设计
一
出入口数量设置
出入口数量通常是根据车站规模、埋深、平面布置、地形地貌、城市规划路、环境条
件等,并按照车站远期预测高峰小时分向计算设计客流量后再综合确定。《地铁设计规范》
规定:车站出入口的数量,应根据吸引与疏散客流的要求设置,但不得少于两个。原则上,
(3)全封闭式:口部设有顶盖及封闭维护墙体的出入口。此类出人口有利于车站内部环境的清洁,
便于运营管理。
敞口式
半封闭式
全封闭式
五
2、设计要求:
出地面设计
(1)与城市道路关系:设于道路两侧的出入口,与道路红线的间距,应按当地规划部门要求确定。当 出入口朝向城市主干道时,应有一定面积的集散场地。 (2)防灾要求:地下车站出入口、消防专用出入口和无障碍电梯的地面标高,应高出室外地面300mm~ 450mm,并应满足当地防淹要求,当无法满足时,应设防淹闸槽,槽高可根据当地最高积水位确定。 (3) 限界要求:地面出口与周边建构筑物距离不得小于6m。
地铁车站出入口设计探讨

地铁车站出入口设计探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各地的地铁建设项目也愈加频繁。
地铁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车站的出入口的设计及规划对于方便乘客出入、促进交通流量、提升城市形象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地铁车站出入口的设计上,应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探讨。
一、地理环境地铁车站的出入口设计应该充分考虑其所处的地理环境,包括周边道路交通情况、人流密集程度、建筑物等因素。
如不同地区地铁车站的出入口设计应该根据当地的人文、自然环境特点综合考虑。
例如在商业繁华地带、人流密集地区,出入口的设计应该考虑进出口的通路,以保证乘客尽量出入能够顺畅,提高行人通勤效率。
在宽敞的广场等可利用场地,还可以考虑设置出入口广场,不仅起到了舒缓人流压力的作用,也有利于提高车站整体的美感与形象。
二、乘客需求地铁车站的出入口设计应该以乘客为中心,充分考虑其乘车、出行需求,注重出入口的无障碍设计、通行路线的明确和便利。
例如设置手扶梯或电梯等设施方便乘客或老人出行,同时也要考虑婴儿车等一些无法上楼的行李设备的带入问题。
还可以在车站出入口处设计座椅、休息区域等等,为乘客创造一个舒适的交通空间。
三、形象与美观地铁车站的出入口应该考虑其在狭小空间内创造美的可能。
对于城市而言,地铁车站是重要的城市界面之一,其设计不仅仅是一种交通设施,更是可以为城市的美化和塑造形象作出贡献。
从建筑和环境美化的角度,出入口的设计应该考虑绿化、水景、景观艺术设计等手法,创造出富有个性的车站出入口形象。
四、安全与便利作为公共交通设施,地铁车站的安全与便利是最基本的出入口设计要求。
应该充分考虑硬件设施的安全性、耐久性等问题,特别是在夜间,需要在一定程度上保证车站的安全性。
此外,出入口的设计还应该考虑到许多突发情况的应对措施,例如人群集中、交通堵塞等等,应该在平时注重维护,避免在应急情况下出现危险。
综上所述,地铁车站的出入口设计应该从地理环境、乘客需求、形象与美观、安全与便利等多方面综合考虑,以实现优良的设计效果。
地铁出入口建筑探究

182YAN JIUJIAN SHE地铁出入口建筑探究Di tie chu ru kou jian zhu tan jiu 吴玉洁 地铁出入口影响着城市建设和城市景观,本文分析地铁出入口技术要求和基本布置方式,通过对已通地铁的各个城市调研,并对各个城市地铁出入口数据分析,得出出入口外观发展趋势,希望对地铁出入口的设置及体块体量推敲提供一些建议。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地铁线网不断扩展,地铁车站建设加快,已运营的地铁线路越来越多,城市内地铁车站出入口数量也随之增多。
地铁出入口多位于城市道路两侧,渐渐已成为城市建筑的组成部分,影响着城市景观和城市环境,且地铁出入口作为市民对地铁的第一印象,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随着城市地铁建设的推进,地铁出入口设计和建设标准化和统一性逐渐提升日程,研究出入口设置在城市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城市建设协同性,优化出入口设置和体块推敲,促进城市轨道交通事业发展。
一、地铁出入口分析1.地铁出入口定义地铁出入口是地铁车站重要组成部分,是连通地铁车站与外部环境的建筑物,是乘客进出地铁车站的媒介,也是地铁消防疏散的必经之路。
2.地铁出入口分类及设置要求(1)独立设置的出入口1)红线外人行道上布置的出入口一般设置在老城区,道路红线和建筑红线之间距离较小,出入口布置在道路两侧的人行横道上,出入口通道短平直,乘客使用方便。
设置在路边人行道的出入口拆迁量少,而且是独立式,可一次建成,与其他交通形式换乘方便。
布置在人行道上的出入口需占用部分市政管线敷设地段,前期设计需加强管线综合平衡的设计,保证出入口方案的顺利落地。
2)红线内与绿化结合的出入口地铁出入口设置在道路红线内的绿化隔离带内。
此类出入口使用方便,周边以绿化遮挡或围蔽,有利于乘客接近绿化环境。
地铁出入口可结合周边环境,作为绿化带中的建筑小品,丰富街景。
地铁出入口布置在道路红线内,不占用市政管线敷设路段和城市建设用地,有利于合理使用土地,但此种设置要求道路红线较宽。
地铁车站出入口设计探讨

地铁车站出入口设计探讨一、安全性地铁车站出入口的首要任务就是确保乘客的安全。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地铁出入口设计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考虑。
出入口的位置需要合理确定,不能设置在交通繁忙的路口或者容易拥堵的地方。
否则,一旦发生火灾、事故等突发事件,乘客的安全就会受到威胁。
出口的宽度和数量也需要根据车站的客流量和密度进行科学规划,避免出现拥挤和踩踏事件。
出入口需要设置相应的安全设施,如紧急逃生通道、消防设备等。
紧急逃生通道应设立在合适的位置,方便乘客在紧急情况下迅速撤离车站。
消防设备也需要设置在明显位置,方便乘客在发生火灾等紧急情况时进行相应的应急处理。
出入口应尽可能设计成有盖的结构,避免天气因素对乘客出行造成干扰。
尤其是在恶劣天气下,有盖的出入口设计能够有效保护乘客的安全。
二、便利性除了安全性之外,地铁车站出入口的设计还需要考虑乘客的便利性。
便利性主要体现在出入口的位置、通行流线、无障碍设施等方面。
出入口的位置需要与周边交通和建筑物结合紧密,方便乘客出入。
合理的出入口位置可以缓解周边交通压力,减少乘客出行的时间成本。
出入口周边需要设置指示牌和路标,方便乘客快速找到出入口。
出入口的通行流线需要简洁明了。
流线设计应该尽量避免出现转弯、狭窄和拥挤的情况,方便乘客快速、顺畅地出入车站。
对于行动不便的乘客,如老年人、残疾人等,还需要设置无障碍设施,如坡道、扶手等,方便他们出行。
出入口的设施需要充分考虑乘客的需求。
例如在出入口周边设置自动贩卖机、洗手间、座椅等设施,方便乘客在等候或出行时进行休息和补充物品。
三、美观性在确保安全性和便利性的前提下,地铁车站出入口的设计还需要考虑美观性。
因为地铁车站作为城市的重要交通节点,其出入口的美观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城市形象。
出入口的建筑设计需要与周边环境相协调。
出入口的建筑风格、颜色、材料等需要与周边建筑相融合,以保持城市整体的协调性和美观性。
出入口的外部装饰和景观设计也需要注重。
城市轨道交通出入口建筑设计浅析

城市轨道交通出入口建筑设计浅析摘要:城市的发展和轨道交通息息相关,城市的轨道交通里程数是保证城市发达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地铁车站出入口不仅是乘客进出车站的通道,也是外部空间与地铁车站连接起来桥梁,其作为地铁的生命线,主要起着疏散客流的作用。
对此,本文分析了地铁车站出入口的建筑形式,探讨了地铁车站出入口建筑设计要点,以供参考。
关键词:轨道交通;地铁车站;出入口;建筑设计1地铁建筑出入口规划和设计原则地铁出入口作为地铁出地面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地面景观设计、引导乘客客流、地铁消防疏散不可缺少的一环。
随着地铁工程技术的提高,地铁出入口的设计也在不断的进步,向着人性化、标准、统一、规范、美观、因地制宜的方向方向进一步发展。
1.1人性化原则人性化原则就是将地铁出入口的建筑在确保质量的同时,还要根据人们的生活和出行的习惯进行设计,更好的为人类服务,例如,许多的地铁出入口都会有老年人通道,这便使老年人在进出车站时更加方便。
在广州的地铁出入口,将避雨设施建造其中,使整个车站更加的人性化。
1.2标准性原则地铁出入口的标准性原则就是要根据国家规定的标准进行地铁建筑的设计和建造,在此基础上借鉴国外的一些先进技术,使我国的地铁建筑更加达标而节约空间。
1.3统一化原则统一化原则是指在许多地铁的出入口都与周边建筑融在了一起,实现了多建筑的一体化。
许多国家和地区也都效仿这种建筑方式,使美观性、实用性增加的同时,又节省了空间和材料。
1.4地铁建设的规范性原则地铁建设的规范性原则是指在地铁建筑实施过程中,一定要根据科学的设计和保证正常的施工工期为前提,为人们建造出安全、舒适的地铁线路,给人们的出行带来更便利的条件,在城市的交通干线,尽量减少因建筑而对城市带来的不必要干扰。
在确保施工质量的前提下,尽量缩短工期,避免对地面交通造成影响。
1.5因地制宜原则地铁出入口作为引导、疏散人流的节点,应具有明显的导向标志与独特的建筑特征。
作为百年民生工程,应尊重其地域文脉,体现当地建筑文化特色。
地铁车站出入口设计探讨

地铁车站出入口设计探讨1. 引言1.1 地铁车站出入口设计的重要性地铁车站出入口设计在城市交通规划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地铁作为城市交通的主要交通方式之一,其出入口设计直接影响乘客的乘车体验和出行效率。
一个合理设计的地铁车站出入口可以提高乘客的通行效率,减少人群拥堵,提升城市交通运营效率。
地铁车站出入口的设计还关系到乘客的安全和便利性。
一个良好设计的地铁车站出入口能够确保乘客的安全,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疏散人群,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地铁车站出入口设计的重要性不容忽视,需要在城市规划和交通设计中得到充分重视,并根据城市的发展需求和人口流动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和设计。
只有通过精心设计和合理规划,才能实现地铁出入口的高效运营和为乘客提供更加便捷、安全的出行体验。
2. 正文2.1 地铁车站出入口设计的原则地铁车站出入口设计是一个城市交通系统中至关重要的部分。
为了确保乘客的安全和便利,设计师们需要遵循一些原则来规划和设计这些出入口。
以下是一些地铁车站出入口设计的原则:1. 人流动线清晰:出入口应当设计成有序、流畅的人流动线,避免拥堵和混乱。
出口通常设置在地铁站的主要交通要道上,确保乘客轻松找到出口并快速离开车站。
2. 安全优先:出入口设计必须优先考虑乘客的安全。
这包括避免设计上的陡坡、狭窄通道和易滑的地面,以及充足的疏散通道和紧急疏散设施。
3. 环境友好:出入口的设计应当考虑周围环境,融入当地城市风貌和建筑风格。
应该注重节能减排,采用环保材料和设计理念,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4. 便利性:出入口应当便于乘客使用,包括设置无障碍设施、轮椅坡道和电梯等。
应当提供足够的标识和信息,帮助乘客快速找到他们想要去的地方。
5. 未来可持续性:在设计出入口时,应考虑未来的发展和需求。
出入口设计应当具有延续性,方便未来的扩建和改造,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城市交通需求。
2.2 地铁车站出入口设计的考虑因素地铁车站出入口设计的考虑因素十分重要,它直接关系到乘客的出行体验和安全。
北京市独立式地铁出入口建筑形式研究

北京市独立式地铁出入口建筑形式研究近年来,随着北京地铁网络的不断扩大,独立式地铁出入口成为城市交通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种建筑形式以其独特的设计和功能在提升地铁出入口的便利性和美观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本文将探讨北京市独立式地铁出入口建筑形式的研究,并分析其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独立式地铁出入口建筑形式是指地铁站出入口与周边建筑物分离,单独建造的一种结构。
这种形式的出入口可以提供更大的出入口空间,使人流量更加顺畅,同时也可以减少与周边建筑物的影响,提高地铁站的安全性。
在建筑形式方面,北京市独立式地铁出入口采用了多种设计,以适应不同地区的需求。
在市中心地区,出入口建筑常常采用现代化的玻璃幕墙设计,与周围的高楼大厦相得益彰。
而在郊区和城市边缘地区,出入口建筑则更多采用传统的建筑风格,与当地的文化和环境相协调。
这种多样化的设计使得地铁站的外观更加丰富多彩,并且能够更好地融入城市的整体风貌。
除了外观设计,独立式地铁出入口建筑还注重功能性。
在地铁出入口的设计中,一般会考虑到人流量的大小以及周边交通的状况。
例如,在人流量较大的地区,出入口设计会更宽敞,以保证人群的顺畅通过;而在交通繁忙的地区,出入口设计则会更加便利,以方便乘客与周边的交通工具的连接。
这些设计都旨在提高乘客的出行体验,减少拥堵和不便。
独立式地铁出入口建筑形式的研究对于城市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它可以提升城市形象和吸引力。
一座美观、实用的地铁出入口建筑能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
其次,它可以改善城市交通状况。
通过合理的设计,独立式地铁出入口可以缓解地铁站周边的交通拥堵问题,提高城市的交通效率。
最后,它可以促进城市空间的优化和整合。
独立式地铁出入口的建设需要考虑周边环境和建筑物的布局,从而促进城市空间的合理规划和利用。
综上所述,北京市独立式地铁出入口建筑形式的研究对于城市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功能性考虑,这种建筑形式可以提升地铁出入口的便利性和美观性,同时也可以改善城市交通状况和优化城市空间利用。
地铁车站出入口及风亭建筑设计探研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力的增长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越来越重视立体交通的发展,地铁作为效率最高的出行方式,凭借其容量大、速度快的特点,为缓解城市交通压力做出了突出贡献,同时也使地面上可以有更多的空地来进行绿化。
随着地铁在各个大城市中的普及,它所承载的任务已不仅仅是运送乘客、缓解地面交通压力那么简单,人们希望它可以表达出越来越多的东西,希望它能成为城市的窗口,展现城市风貌、历史和文化等。
作为地铁车站附属建筑组成部分的出入口和风亭,是人们对城市地铁的第一印象,在满足车站排烟、疏散功能之外,它们的设计形式不仅代表了城市地铁形象,更代表了城市形象,由此可见,地铁车站出入口及风亭的建筑设计非常值得探索和研究。
就目前掌握的资料来看,国内对地铁车站的建筑设计研究较少,更多的是研究地铁在施工过程中的技术问题,针对施工技术方向的文章比较多。
此外,郑州已经通车两条线路,但关于这座城市地铁的研究依然相对薄弱。
本文以郑州市地铁为背景,通过对出入口及风亭形式、设计理念的研究分析,对郑州市的地铁及风亭现状进行探索,同时结合郑州市两个地铁车站出入口及风亭建筑设计过程中的技术问题进行深入剖析。
在阅读了大量相关文献及资料后,笔者对不同站点出入口及风亭的布置特点进行了分类与梳理,探寻总体原则、具体实施方法等。
同时进行实地调研,对郑州市已经通车的一、二号地铁线站点的出入口和风亭进行研究,结合其他城市地铁出入口及风亭实例进行分析,研究车站出入口及风亭与周边建筑的结合形式,找出其中的设计亮点与不足之处,并尝试对郑州市地铁出入口及风亭进行优化,在此基础上根据总结出来的理论进行探索性设计,最后提出建筑方案设计中的一些技术性问题,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通过本次研究,主要总结出了以下结论:首先,地铁车站附属建筑风亭及出入口在布局上需要充分考虑外界条件以及内在要求,将所有内外因素综合起来进行设计;其次,在设计的早期阶段,地铁车站出入口及风亭的形式及功能必须要充分结合当地的自然特征、宗教信仰、风土人情、历史背景等多方面进行考虑,尤其是站位周边的建筑形式、地理环境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对第三类出入口,我们应该谨慎分析各个可能位置的优劣,并精心设计,强化在紧急事 故下,发挥 其排烟散热,救援与疏散的特殊功能。在设置时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 (1)符合相关规范要求及当地城市规划部门的规划要求。
• (2)不宜设置在城市人流的主要集散处(如球场、剧院),以免发生堵塞。
• (3)周边不宜有密集的楼群建筑,在出口处应尽可能的创造条件,留出一片空地,方便紧急情况下 的救援与疏散。
• (4)出口的朝向应为迎着该位置的常年风向。
• (5)出入口不应设在易燃、易爆、有污染源并挥发有害物质的建筑物附件。
二
出入口位置布局
3、 通道与站厅连接口的位置布局
(1)站厅公共区,各象限口部的距离不应超过100m(经验值95m左右)。
(2)涉及物业开发的车站,物业开发部分出入口数量及位置的确定,应按照建筑设计防火疏散规范要 求,合理确定。
二
出入口位置布局
• 依据出入口的布置方式,可以将地铁出入口分为三类:第一类为有明确边界条件,明确的客流走向 或地面位置非常重要,必须在某位置布置的出入口(如在主干道靠近十字路口的 两侧);第二类位 置可在一定的范围内摆动,完全由地面建筑物吸引程度来确定(如出入口可连接到就近商厦的地下 层);除以上两类出口外,其他的出口均可划为第三类。
1、 出入口布置原则
(1)地铁设计规范中规定:地铁车站出人口的位置通常按照吸引客流和疏散客流的要求设置,通常与 主客流的方向相一致,宜与过街天桥、过街地道、地下街、临近公共建筑物相结合或连通,统一规划, 同步或分期实施。
(2)实际设计中,出人口的位置与地铁车站站位有关。由于多数车站采用跨路口设置且“十”字交叉 路口为人流密集流线较为复杂的地带,若车站在城市中心区域,周边商业圈较成熟,在设计中还要注意 与周边商业的结合。同时地铁车站设计出入口时,均考虑了兼做过街通道使用。这种设计要求出入口通 道宽度及站厅相应部位应考虑过街客流。
n Qmax q Wp
由于现实中要考虑突发事件的发生,因此要合理增设一个或数个通道长度短并且能够 直通地面的敞开式应急出入口,以满足救援与疏散的需要。
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也经常根据实际状况和现实要求,结合经验,估算出入口数量, 然后根据客流量和楼扶位置布局
有表可知,在没有自动扶梯 或其不参与疏散条件下的出 入口,相同通行能力下,双 向混行的楼梯与通道的宽度 比例为1:0.8。 ......
四
出入口通道设计
1、概念:
连接出入口与车站站厅之间的通行道路称为出入口通道。
如下图所示:
二
出入口位置布局
跨路口站位(常见) 两路口站位
偏路口站位 道路红线外侧站位
二
出入口位置布局
2、 布置要求:
(1) 车站出入口的位置,一般都选在城市道路两侧、交叉路口及有大量人流的广场附近。 出入口 宜分散均匀布置,出入口之间的距离尽可能大一些,使其能够最大限度地吸引更多的乘客,方便进站;
例如:物业部分用作商铺,根据规范要求,商铺疏散门至最近疏散口直线距离不应大于37.5m,则 需结合疏散距离要求以及其防火分区面积大小,合理确定疏散口数量及其位置。
三
出入口宽度计算
1、理论计算方法: 出入口宽度按照车站远期预测超高峰小时的设计客流量经计算确定。但
考虑到客流不均匀的影响,宽度设置要有一定富余。即:根据出入口位置, 主客流方向以及可能产生的突发性客流,分别乘1.10~1.25的客流不均匀系 数。车站出入口宽度的总和,应大于该站远期预测超高峰小时设计客流量所 需的总宽度。
地铁出入口设计问题探讨
摘要:
一、出入口数量设置 二、出入口位置布局 三、出入口宽度计算 四、出入口通道设计 五、出地面设计
一
出入口数量设置
出入口数量通常是根据车站规模、埋深、平面布置、地形地貌、城市规划路、环境条 件等,并按照车站远期预测高峰小时分向计算设计客流量后再综合确定。《地铁设计规范》 规定:车站出入口的数量,应根据吸引与疏散客流的要求设置,但不得少于两个。原则上, 根据客流量计算出入口的数量时,应选择站点远景年高峰小时双向客流中较大的客流量 Qmax 作为最大客流量。计算步骤为:假设在某一确定服务水平下,通道内行人的平均流率 为q,地铁站每个出入口通道的设计有效宽度为Wp,则出入口通道的数量为:
出入口宽度可按一下公式计算:
Bn M a bn Ct N
式中:Bn为出入口步梯宽度( n表示出入口序号);M 为车站高峰小时设计客流量; a为超高峰系数,a=1.2~1.4;b 为出入口客流不均匀系数,bn=1.10~1.25( n 表示出入口序号);Ct为步梯通过能力;N为出入口数量。
三
出入口宽度计算
2、结合实际合理确定
(1)实际出入口宽度还应根据平面布置等实际情况确定。出入口的最小宽度一般不小于2.5m。考虑 到紧急情况下,乘客不可能按平常的有序流动特征进行疏解,而是并排最大限度地利用出入口宽度逃生。 所以,对某些站点出入口还应在设计宽度基础上适当加宽。
(2) 出入口宽度过大情况下,为节约造价成本,减少施工难度,出入口通道的宽度在满足出入口同 行能力的条件下可适当减小,如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