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出度的方法学验证

合集下载

溶出度(释放度)检测方法建立及验证标准操作规程.doc

溶出度(释放度)检测方法建立及验证标准操作规程.doc

溶出度(释放度)检测方法建立及验证标准操作规程1.目的为保证检测工作的可靠性和可重现性,在未知样品的检测前必须对检测方法进行验证以证明所采用的检测方法适合于相应的检测要求。

2 •范围建立药品质量标准吋、药詁生产工艺变更吋、制剂组分发生变更吋、原分析方法修订时均应进行溶出度或释放度测定的方法学的验证。

3.责任人检测员、项目负责人、各级项目经理:要求系统、全面验证含量测定方法并记录整理验证数据。

4.程序4.1验证内容(以下为溶出度验证方法,释放度具体详见化学药物口服缓释制剂药学研究技术指导原则。

)溶出度系指约物从片剂或胶囊剂等固体制剂在规定的溶出介质中溶出的速度和程度,是一种模拟口服固体制剂在胃肠道中的崩解和溶出的体外试验方法。

它是评价药物制剂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

一个完整的溶出度方法验证主妾包括以下内容:(1)溶出介质及介质休积的选择;(2)溶出方法(转篮法与桨法)及其转速的选择;(3)溶出量测定方法的验证,(4)溶出度均一性试验(批内)、重现性试验(批间)等。

4.2验证方法(-)溶出度测定方法的选择溶出度测定方法的选择包括溶出介质及介质体积的选择、溶出方法(转篮法与桨法)及其转速的选择。

根据《化学药物质量标准建立的规范化过程技术指导原则》,溶出介质通常采用水、O.lmol/L盐酸溶液、缓冲液(pH值3〜8为主)。

对在上述溶出介质中均不能完全溶解的难溶性药物,可加入适量的表面活性剂,如I •二烷基硫酸钠等。

检查方法转篮法以100转/分钟为主;桨法以50转/分钟为主。

应该注意的是(1)溶出介质的体积需使药物符合漏槽条件,大杯法(第一、二法)常用体积为500〜1000ml,小杯法(第三法)常用体积为100〜250ml。

部分品种为满足在溶出量测定时药物浓度的需要,可采用低于上述限度范围的溶剂。

(2)介质、方法、转速的选择一般根据溶出曲线测定结果确定。

部分资料简单-地通过比较主药在各溶剂屮的溶解度来选择溶出介质,我们认为相同的溶剂可能会导致对不同制剂溶出行为的差异,且工艺的选择、辅料的加入能改变主约在不同溶剂屮的溶解行为,故仅考虑溶解度是不适合的;部分资料根据单点测定结果进行方法和转速选择,如盐酸左旋多巴甲酯片屮报资料中采用篮法lOOrpm和桨法75rpm比较,结果45min溶出均大于95%,故选择桨法75rpm测定溶出度, 单点测定不能很好区分不同处方和生产工艺的溶出情况,也影响溶出拐点的确定,故不合适;考虑今后大生产工艺,中报单位确定溶出度检查方法中常采用高转速或延长取样时间,取样时间与溶出曲线的拐点位置相距较远,导致溶出度测定区分能力不明显,溶出度取样时间常选择溶出曲线的拐点处后推10〜20分钟, 如果时间较长或太短,可通过适当提高或减低转速等手段重新测定溶出曲线。

溶出度检测方法建立及验证标准操作规程

溶出度检测方法建立及验证标准操作规程

溶出度检测方法建立及验证标准操作规程溶出度(释放度)检测是药物质量控制中的重要测试之一,用于评估药物的溶出性能。

溶出度测试可以确定药物在固体药物制剂中的药物溶出速率,从而判断药物的口服吸收和生物利用度。

本文将介绍溶出度检测方法的建立及验证标准操作规程。

1.仪器和试剂准备(1)溶出度仪器:常用的溶出度仪包括旋转篮法、磁力驱动法和流动池法等。

根据需求选择适合的仪器。

(2)溶出介质:根据药物特性选择适当的溶出介质,如水、缓冲液、模拟胃肠液等。

(3)试剂:如酸或硷,用于调整溶出介质的pH值。

2.样品制备(1)固体制剂:称取一定重量的固体制剂,放入溶出度仪的样品容器中,加入适量的溶出介质,封闭样品容器。

(2)液体制剂:取一定量的液体制剂,放入溶出度仪的样品容器中,封闭样品容器。

3.溶出度测试条件设定(1)旋转篮法和磁力驱动法:设定速度、旋转篮或磁力驱动子的数量等。

(2)流动池法:设定流速、温度和流动池的体积等。

4.溶出度测试操作(1)样品容器准备:根据所选的溶出度仪器选择适当的样品容器。

(2)样品装载:将样品容器放入溶出度仪器中,根据仪器要求加入预定体积的溶出介质。

(3)测试条件设定:根据所选的溶出度仪器设定相应的测试条件,如速度、温度等。

(4)样品测试:启动溶出度仪器,按照设定条件进行样品测试。

(5)结果记录:根据溶出度仪器的要求,记录样品测试结果。

5.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1)计算溶出度:根据样品测试结果,计算出药物的溶出度或释放度。

(2)结果分析:对溶出度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如平均值、标准偏差等。

二、方法建立1.选择合适的仪器和试剂,根据药物特性和要求选择合适的溶出度仪器和溶出介质。

2.设定溶出度测试条件,包括旋转篮法、磁力驱动法或流动池法的相关参数。

3.开展溶出度测试,根据所选的溶出度仪器和条件进行样品测试。

4.收集测试数据,根据测试结果计算药物的溶出度或释放度。

5.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估,根据统计学方法验证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溶出度

溶出度

溶出度总结一、溶出度方法的确立1、溶出方法的选择(1)篮法(B)/浆法(P),不提首选浆法或蓝法非崩解型药物(B)崩解型药物制剂中含有难以溶解、扩散的成分(P)主药或辅料为一定胶性物质(P)悬浮的制剂(B),如辅料易堵塞网孔(P,使用沉降篮)(2)小杯法:≥500ml浓度过低,较灵敏的方法仍难以进行定量测定(不能使用沉降篮,测定不能再稀释测定)。

2、溶出介质的选择(1)水:不提以水为主(pH 值无法控制,在试验过程中易发生改变,适合非pH 依赖释药)(2)人工胃液(0.01~0.1mol/L盐酸溶液, 必要时可加胃蛋白酶)(3)人工肠液(必要时可加胰蛋白酶)(4)其他缓冲液(pH值一般不超过7.6)三羟甲基氨基甲烷(Tris):缓冲范围pH7.0~9.5,低离子强度(二氟尼柳胶囊)(5)其他: 低浓度表面活性剂; 醇溶液(一般<5%)人体生理pH值在胃内为1~3.5,小肠内约为7,结肠内约为7.5(6)表面活性剂----尽量避免使用,种类和浓度需通过多个试验来验证。

•FDA 溶出度指导原则:对于难溶性药物不提倡使用有机溶剂,推荐SDS,但必须证明表面活性剂的选择和用量的合理性。

即应考察表面活性剂对药物的增溶量,以确定最少且最佳的使用浓度。

采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十二烷基硫酸钠(Sodium laurylsulfate SLS或SDS) —纯度;pH≦2.5聚山梨酯(吐温)20-80 (Tween20-80 ) —茴三硫片/吉非替尼片/盐酸雷洛昔芬片等溴化十六烷基三甲胺—粘度大月桂基二甲基氧化铵—替代SDS 用于胶囊剂(可以与酶配伍)3、溶出介质体积的选择使药物符合漏槽条件小规格品种一般不提倡将2粒/片投入1个溶出杯中来满足测定的灵敏度需要。

常用:大杯法:500 ~1000ml ,900ml为最普遍小杯法:100~250ml。

漏槽条件:即所用介质的体积应达到被测物质在37℃时在此介质中达到饱和溶液浓度的体积的3~10倍。

阿莫西林分散片溶出度的方法学验证

阿莫西林分散片溶出度的方法学验证

阿莫西林分散片溶出度的方法学验证【摘要】目的验证阿莫西林分散片溶出度的测定方法。

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以水900 ml为溶出介质,转速每分钟75转,在波长272 nm处测定吸光度。

结果浓度与吸光度呈良好线性,r=0.9999,低中高3种浓度的方法回收率在99.02%~100.48%之间。

结论本方法能准确、快速地测定阿莫西林分散片的溶出度。

【关键词】阿莫西林分散片;溶出度;紫外分光光度法阿莫西林为半合成广谱青霉素类药,适用于对敏感细菌所致的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胃肠道感染、皮肤和软组织感染。

阿莫西林在酸性条件下稳定,胃肠道吸收率达90%。

按中国药典[1]的要求,参照有关相关文献[2],本文对阿莫西林分散片的溶出度进行方法学验证,此法可以很好控制产品质量。

1仪器与样品RC-806溶出实验仪;UV-265紫外分光光度计(狭缝2nm,比色池配对良好);AG-135电子天平;阿莫西林对照品(纯度:85.8%;来源:中检所);阿莫西林分散片(吉林显峰科技制药有限公司提供,批号20110401、20110402、20110403规格:0.25 g)及其辅料。

2试验和结果2.1测定方法取本品,照溶出度测定法(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X C 第二法),以水900 ml为溶出介质,转速每分钟75转,依法操作,经30 min时,取溶液20 ml,滤过,取续滤液4.7 ml置10 ml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制成每1 ml中约含130 μg的溶液,摇匀,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本品10片,研细,称取相当于平均片重的粉末0.4499 g置100 ml容量瓶,加水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过滤,精密量取续滤液2.6 ml置50 ml容量瓶,加水至刻度,制成每1 ml 中约含130 μg的溶液,滤过,取续滤液作为对照溶液,取上述两种溶液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附录ⅣA),在272nm的波长处分别测定吸光度,计算每片的溶出量,限度规定为标示量的80%。

溶出度方法学验证

溶出度方法学验证

溶出度方法学验证
溶出度方法学验证是一种常用的药物溶出度测试方法,用于评估固体药物制剂在特定条件下的药物释放速度。

通过该方法可以比较不同制剂的溶出行为,敏感性以及药物溶出动力学。

溶出度方法学验证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准备溶出介质:选择适当的介质,如模拟胃肠液、模拟体液等,并调整其pH 和温度。

2. 准备固体药物制剂:将药物制剂加入溶出器中,例如溶出度仪器的溶出器。

3. 设定实验条件:设定溶出温度、转速、溶出介质的体积等。

4. 开始实验:启动溶出度仪器,开始记录药物溶出过程。

根据所需的时间点,取样分析溶出介质中的药物浓度。

5. 分析数据:根据取样的药物浓度数据,计算溶出度曲线、累积释放度和速率等药物溶出参数。

6. 数据解释和结果分析:根据溶出度测试的结果,评估药物制剂的溶出性能,并与其他制剂进行比较。

在溶出度方法学验证过程中,一般要注意选择合适的试验条件,如适当的转速、温度、体积等,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可重复性和可比性。

同时,还要注意样品的制备、溶解度测定方法的准确性等,以提高测试的精确性。

总之,溶出度方法学验证是一种有效评估固体药物制剂溶出性能的方法,对于药物研发、质量控制和生物等效性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溶出度

溶出度

溶出度总结一、溶出度方法得确立1、溶出方法得选择(1)篮法(B)/浆法(P),不提首选浆法或蓝法非崩解型药物(B)崩解型药物制剂中含有难以溶解、扩散得成分(P)主药或辅料为一定胶性物质(P)悬浮得制剂(B),如辅料易堵塞网孔(P,使用沉降篮)(2)小杯法:≥500ml浓度过低,较灵敏得方法仍难以进行定量测定(不能使用沉降篮,测定不能再稀释测定)。

2、溶出介质得选择(1)水:不提以水为主(pH 值无法控制,在试验过程中易发生改变,适合非pH 依赖释药)(2)人工胃液(0、01~0、1mol/L盐酸溶液, 必要时可加胃蛋白酶)(3)人工肠液(必要时可加胰蛋白酶)(4)其她缓冲液(pH值一般不超过7、6)三羟甲基氨基甲烷(Tris):缓冲范围pH7、0~9、5,低离子强度(二氟尼柳胶囊)(5)其她: 低浓度表面活性剂; 醇溶液(一般<5%)人体生理pH值在胃内为1~3、5,小肠内约为7,结肠内约为7、5(6)表面活性剂----尽量避免使用,种类与浓度需通过多个试验来验证。

•FDA 溶出度指导原则:对于难溶性药物不提倡使用有机溶剂,推荐SDS,但必须证明表面活性剂得选择与用量得合理性。

即应考察表面活性剂对药物得增溶量,以确定最少且最佳得使用浓度。

采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十二烷基硫酸钠(Sodium laurylsulfate SLS或SDS) —纯度;pH≮2、5聚山梨酯(吐温)20-80 (Tween20-80 ) —茴三硫片/吉非替尼片/盐酸雷洛昔芬片等溴化十六烷基三甲胺—粘度大月桂基二甲基氧化铵—替代SDS 用于胶囊剂(可以与酶配伍)3、溶出介质体积得选择使药物符合漏槽条件小规格品种一般不提倡将2粒/片投入1个溶出杯中来满足测定得灵敏度需要。

常用:大杯法:500 ~1000ml ,900ml为最普遍小杯法:100~250ml。

漏槽条件:即所用介质得体积应达到被测物质在37℃时在此介质中达到饱与溶液浓度得体积得3~10倍。

溶出度方法学研究

溶出度方法学研究

and f2 Limit
平均偏差(Average difference) 2% 5% 10% 15% 20%
F2 临界值(f2 Limit)
83 65 50 41 36
f2 因子的应用条件及注意事项: 1.在进行参比与受试制剂的溶出曲线比较的过程中,时间点间隔 无需相等,但两者所取各时间点必须一致,一般除 0 时外,选择 3 点以上,即 n≥3。 2.f2 计算公式只适用于受试与参比制剂的平均累积释放度差值 <100 时的溶出曲线比较(如果二者的差值>100,就会得到一个负 值),普通口服制剂要保证药物溶出 90%以上,缓释制剂、肠溶 制剂药物释放需达到 80%以上,或达到释放平台。 3.受试与参比制剂释放曲线上各时间点的平均累积释放度差异, 在平台区达到最小(如果外推到释放 100%,差值将为 0),在该

水:纯化水(质量标准见中国药典 2010 年版二部)
1.4 注释
溶出曲线一般要考察至少 3 种介质,对于仿制药,在标准介质中的
溶出曲线必做,如果标准介质与上述常用介质不一致,与标准介质最接
近的介质不再做。
溶出介质第一次配制时,要测定 pH 值,与标准值的差值应不超过
0.1。溶出介质使用前要加热或超声脱气。
超声使充分溶解后定量稀释至标准规定浓度,摇匀,滤过,取续滤液进
样。
对照品溶液:取对照品适量,按标准方法配制。
判断标准:空白溶液在主成分的位置不出峰;供试品溶液色谱峰的
理论板数、拖尾因子要符合要求;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的峰面积相
差不超过 10% 。
4.2 系统精密度
取专属性项下的对照品溶液,连续进样 6 次。结果见下表。
在制剂的开发研究中,通过对比不同处方之间的溶出曲线,可以 较准确地反映药物处方、工艺、生产场地及规模等因素变化对药物体 外释放行为的影响。近年来,国外针对溶出曲线的相似性评价方法报 道很多,其中 f2 因子方法因为计算简单、判定结果可靠,作为评价 体外溶出曲线相似性的方法,已经被美国 FDA 的 CDER 和欧盟 EMEA 收 载并推荐使用。

青蒿琥脂片溶出度测定的方法学验证

青蒿琥脂片溶出度测定的方法学验证

青蒿琥脂片溶出度测定的方法学验证目的对青蒿琥脂片的溶出度检查进行方法学验证。

方法参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ⅩC第二法对其溶出度进行检查[1]。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289 nm的波长处测定吸光度,进行方法学验证。

结果采用该方法测定青蒿琥脂片,分别在pH1.2、4.5、6.8、水四种溶出介质中,以浓度对吸收度进行线性回归,青蒿琥酯在10~60 μg/mL范围内浓度与吸收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在以上四种溶出介质中的平均回收率和标准偏差均符合要求。

结论本法测定青蒿琥酯片溶出量方法尚可,可用于该产品的质量控制。

标签:青蒿琥脂片;溶出度测定;方法学验证青蒿琥酯是具有倍半萜结构的抗疟青蒿素的衍生物之一[1],作为新型的抗疟药,青蒿琥酯具有高效、速效、低毒等特点,而且不易产生耐受性[2]。

对原虫无性体有较强的杀灭作用,能迅速控制疟疾发作,适用于脑型疟疾及各种危重疟疾的治疗[3]。

除抗疟外,尚有治疗弓形虫病、抗肿瘤等作用[4]。

青蒿琥酯片收载于国际药典第三版以及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溶出度测定作为反映或模拟体内药物吸收情况的实验方法在评定口服固体制剂的质量时有重要意义[5]。

本文参考有关相关文献对青蒿琥酯片的体外溶出实验进行了方法研究[6,7],可用于该产品制定质量标准的参考。

1仪器与试药ZRS-8G智能溶出仪(天大天发科技有限公司);T90+紫外分光光度计(PG.Instruments Ltd);青蒿琥酯对照品(美国USP品牌,批号:100200-200202);青蒿琥酯原料药(来源:武汉三洹医药化工有限公司);青蒿琥酯片(来源:安徽新和成皖南药业有限公司)。

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水为去离子水。

2溶出度测定的方法学验证[8]2.1 衍生化方法的确定参考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青蒿琥酯片溶出度测定方法。

青蒿琥酯碱水解条件受到水解温度、碱液浓度、水解时间影响。

因此,需要对其测定方法进行再验证与优化。

精密称取青蒿琥酯原料药50 mg,加水溶解并制成1 000 mL,作为考察溶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H值
0.2mol/L氢 氧化钠溶液 (ml)
• 3.4 注释 • 溶出曲线一般要考察至少3种介质,对于仿制药,在标准 介质中的溶出曲线必做,如果标准介质与上述常用介质不 一致,与标准介质最接近的介质不再做。 • 溶出介质第一次配制时,要测定pH值,与标准值的差值应 不超过0.1。溶出介质使用前要加热或超声脱气。 • 测定溶出曲线时取样点不宜过多,通常为5~6个点,例如: 5、10、15、30、45、60分钟;小规格的制剂因采用100~ 250 ml溶出介质,所以溶出曲线一般可选3~4个时间点。
溶出度的方法学 验证
1.方法学验证
定义:方法验证就是根据检测项目的要求,预先设置一定的验证内容, 并通过设计合理的试验来验证所采用的分析方法能否符合检测项目的 要求。
• 方法验证的目的是判断采用的分析方法是否科学、 合理,是否能有效控制药品的内在质量。
• 方法验证在分析方法建立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并成为质量研究和质量控制的组成部分
4 滤膜吸附(此项试验要在准确度和精密度 之前做) 供试品溶液配制:
取胶囊1粒 置量瓶中 加标准中 规定的溶剂 适量
超声溶解, 定量稀释至 标准规定 浓度
滤过,弃去不同的体积,分别取续滤液测定 摇匀 分为两份
离心,取上清液测定
• 比较峰面积的变化,结果见下表。
样品
离心
峰面积
吸附量(%)
弃3ml
弃5ml
3.8
4.0
4.5
5.5
5.8
0.67
1.22 20.5
2.99
5.98
6.23
22.6
14.0
3.0
2.1
3.磷酸盐缓冲液
0.2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取27.22g磷酸二氢钾,用水溶解并 稀释至1000ml。 0.2mol/L氢氧化钠溶液:取8.00g氢氧化钠,用水溶解并稀释至 1000ml。 取250ml 0.2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与下表中规定量的0.2mol/L 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再加水稀释至1000ml,摇匀,即得。
• UV法
• 取ABC对照品,精密称定10.17mg,置10ml量瓶中, 加甲醇溶解并稀释到刻度,摇匀,得1mg/ml的储 备液。取5ml,至50ml量瓶中,0.1M HCl定容,得 到ABC浓度为101.7ug/ml的母液。 • 分别精密量取上述母液5ml、4ml、3ml、2ml、 1ml、0.5ml置10ml量瓶中,用0.1M HCl稀释到刻度, 摇匀,得到浓度为50.85μg/ml、40.68μg/ml、 30.51μg/m、20.34μg/ml、10.17μg/ml、5.09μg/ml 的溶液。 • 分别取上述溶液适量,照溶出度测定项下方法测 定,记录紫外吸收。将所测得的吸收值(A)与对应 浓度(C)进行线性回归,得到回归方程和相关系数, 结果如下:
进样次
数 1 2 3 4 5 6
RSD
(%)
峰面积 保留时

要求:峰面积RSD不超过2.0%;保留时间RSD不超过 1.0% 。
• UV法
取20120206批供试品,照溶出度测定项下方法溶出并测定,按 紫外吸收值计算RSD ,结果见下表:
溶出度-进样精密度试验结果
进样次数 吸光度 平均值 RSD(%) 1 0.54 7 2 0.547 3 0.547 4 5 6 0.547
• 含量测定回收率一般选用测试浓度的80~120 %,高、中、低浓度规定为80%、100%、120%; 对于溶出度范围则规定为限度的20%,高、中、 低三浓度设为:50%、限度规定、100%。
• 干扰试验: 测定干扰性试验在 2%以下可忽略不计, 2-5%之间可适当将限度提 高, 超过5%则测定方法不可取, 如果是空胶囊产生的应进行胶囊的消除试验 (不大于标示量2%可忽略不计,大于标示量 25%,试验无效)。
空胶囊壳
对照品溶液
供试品溶液
• 分别取上述溶液适量,做紫外检测,记录紫外吸收值,结果如下:
专属性-阴性对照试验
浓度 吸光 平均标示吸 干扰量 (%) (mg/ml) 度 光度 0.020 0.565 0.555 0.54
对照品溶 液-1
0.555 对照品溶 0.020 液-2 专属性-空胶囊壳干扰试验 辅料 胶囊 胶囊 胶囊0.003 胶囊 胶囊 壳-1 壳-2 壳-3 壳-4 壳-5 A
空胶囊测定:UV HPLC
3.溶出介质选择
pH值 1.02.2 3.8 、4.0 4.55.8 6.88.0 盐酸溶液
溶出介质
醋酸盐缓冲液 醋酸盐或磷酸盐缓冲液 磷酸盐缓冲液
1.盐酸溶液
取下表中规定量的盐酸,加水稀释至1000ml,摇匀, 即得。
pH值 1.0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 只有经过验证的分析方法才能用于控制药品质量, 因此方法验证是制订质量标准的基础。方法验证 是药物研究过程中的重要内容。
为什么要进 行方法学验 证?
2.溶出度方法验证具体内容
溶出度方法验证与含量测定基本相同:
专属性
线性 回收率
精密度
溶液 稳定性
耐用性
值得注意:
• 在方法学验证中,试验所用的溶媒应为溶出介质,即应考查辅料、胶 囊壳在溶出介质中的干扰,药物在溶出介质中的线性、回收率及稳定 性等。
6 稳定性(并非对照品溶液的稳定性) (可以同时做四种介质)
• 取胶囊1粒,置量瓶中,加质量标准中规定的溶剂适量,超声使充分 溶解后定量稀释至标准规定浓度,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室温放置, 分别于0、 2、4、6、8、12小时进样。
要求:峰面积RSD不超过2.0%
稳定性
取溶出度测定3.2.P.5.2.7项下的供试品溶液适量,用0.22μmPES滤膜 滤过,取续滤液于室温下放置,分别于0、2、4、6 、8和10小时照溶 出度测定项下方法测定,记录吸光度,结ug/ml) 吸光度 线性方程 相关系数 5.09 0.146 10.17 20.34 30.51 40.68 50.85
0.293 0.582 0.861 1.147 1.432 y = 0.028x + 0.0068 R2=1
结果表明:ABC 的0.1M HCl溶液 在5~50μg/ml范 围内线性良好。
pH值 4.5 0 6.8 112.0 5.5 9.0 7.0 145.5 5.8 18.0 7.2 173.5 6.0 28.0 7.4 195.5 6.2 40.5 7.6 212.0 6.4 58.0 7.8 222.5 6.6 82.0 8.0 230.5
0.2mol/L氢 氧化钠溶液 (ml)
测得量 回收率%= 100% 加入量
• 结果如下
溶出度-回收率试验
加入 量(mg) 0.504
浓度水平
测得量(mg)
0.497 0.495 0.499 0.791 0.782 0.780 1.003 0.980 0.982
回收率 (%) 98.60 99.64 100.34 99.46 98.36 98.14 100.87 98.58 98.76
盐酸 9.00 7.65 6.05 4.79 3.73 2.92 2.34 1.84 1.46 1.17 0.92 0.70 (ml)
2.醋酸盐缓冲液
2mol/L醋酸溶液:取120.0g(114ml)冰醋酸用水稀释至 取下表中规定物质的取样量,加水溶解并稀释至1000ml,
pH值 醋酸钠取样量 (g) 2mol/L醋酸溶 液取样量(ml)
1 专属性
专属性试验的目的是考察辅料和胶囊壳对溶出度测定有 没有干扰。
空白 溶液
供试品 溶液
对照 品 溶液
HPLC法判断标准:空白溶液在主成分的位置不出峰; 供试品溶液色谱峰的理论板数、拖尾因子要符合要求;对 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的峰面积相差不超过10% 。
UV法:
溶出度-待测溶液的制备
空白溶剂 阴性对照 0.1M HCl溶液 取处方量的空白辅料适量(29.59mg),置100ml量 瓶中,用0.1M HCl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滤过, 取续滤液。 取6粒胶囊,尽可能除尽内容物,置同一溶出杯中, 按溶出度项下方法溶出,经30分钟时取样10ml,用 0.22μmPES滤膜过滤,取续滤液。 称取ABC标准物质约10mg,精密称定,置10ml量瓶 中,用甲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取1ml至50ml 量瓶中,用0.1M HCl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 取本品1粒,照溶出度测定法(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 部 附录Ⅹ C 第二法),以0.1M HCl 500ml为溶出介 质,转速为每分钟50转,依法操作,经30分钟时,取
溶出度回收率试验结果
样品 加入量 测得量 回收率 (mg) (mg) (%) 1 2 3 80% 1 2 3 100 % 1 2 3 平均值(%)
50%
判断标准:3个浓度的平均回收率均为98.0%~102.0%;RSD≤2.0%(n=9)
• 精密称取ABC对照品10mg,置100ml量瓶中,加 0.1M HCl溶解并稀释到刻度,摇匀,得到 100μg/ml的对照品储备液。 • 另取处方量的空白混合辅料适量,分别置9个50ml 的量瓶中,分别向其中3份精密加入ABC对照品储 备液5.0ml(加入空白辅料73.99mg),另外3份精 密加入ABC对照品储备液8.0ml(加入空白辅料 118.38mg)和另外3份精密加入ABC对照品储备液 10.0ml(加入空白辅料147.98mg),加0.1M HCl 稀释至刻度,振摇滤过,取续滤液照溶出度测定, 计算回收率,以以下式计算回收率:
0.54 0.547 7 0
0.547
进样精密度的 RSD<2%,符合规定。
3 线性与范围
• 取对照品适量,按标准方法配制一系列浓度的溶 液,通常不少于6份,例如:10%、25%、50%、 75%、100%(标准浓度)、150%。 • HPLC法要求:最低浓度样品的色谱图中,信噪比 要不低于10:1; 以峰面积对浓度浓度进行线性回归,线性相 关系数r(保留4位有效数字)不小于0.999或R2不 小于0.998; y轴截距的绝对值应不超过100%浓度样品峰 面积的2%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