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化氢气体的危害与防护

合集下载

硫化氢防护基础必学知识点

硫化氢防护基础必学知识点

硫化氢防护基础必学知识点
1. 硫化氢(H2S)是一种无色、有毒、可燃的气体,具有强烈的臭鸡蛋气味。

2. 硫化氢主要通过降解有机物、细菌的生物反应和化学反应产生,常见于沼气、油田、污水处理等场所。

3. 硫化氢具有很强的毒性,对人体产生强烈的刺激作用,会影响呼吸系统和神经系统,甚至导致窒息和死亡。

4. 硫化氢的防护措施主要包括预防、监测和应急处理三个方面。

5. 预防措施包括确保工作环境通风良好,防止硫化氢泄漏;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如防护眼镜、呼吸器等。

6. 硫化氢的浓度应该定期检测监测,通常使用可燃性气体检测仪或者硫化氢检测仪进行监测。

7. 在发生硫化氢泄漏或者暴露的紧急情况下,应立即采取逃生措施,并向工作人员发出紧急警报。

8. 在进行硫化氢作业时,应注意遵守作业规程,使用正确的工具和设备,确保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9. 培训和教育是硫化氢防护的基础,所有从事相关作业的人员都应接受专业的培训和教育,了解硫化氢的危害和防护措施。

10. 硫化氢防护还需要根据具体工作场所和情况进行定制化设计,确保有效的防护措施能够适应实际情况。

硫化氢有害气体的安全防范和应急措施

硫化氢有害气体的安全防范和应急措施

硫化氢有害气体的安全防范和应急措施一、硫化氢的理化特性二、硫化氢的毒害特点三、立足预防,严格监控四、应急施救,以人为本硫化氢危害的安全防范和应急措施硫化氢和溶于水和乙醇,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温能引导起燃烧爆炸。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硫化氢是许多工业生产中的副产物。

目前,有70多种职业有机会接触硫化氢,这些职业包括采矿、石油开采与提炼、皮革制造、橡胶合成、煤气制取、人造纤维、造纸、染料、印染、制糖、食品加工等。

此外,有机物腐败场地也有硫化氢产生,因此,清理垃圾、阴沟、粪池、菜窖时,也会接触硫化氢。

一、硫化氢的理化特性硫化氢:Hydrogen sulfide,分子式H2S,为无色、有"臭皮蛋'气味的有毒气体,分子量34.08,熔点:-82.9℃,沸点:-61.8℃,相对密度(空气 1):1.19,饱和蒸汽压:2026.5kpa(25.5℃),临界温度:100.4℃,临界压力:9.01Mpa,爆炸下限:4.3%,爆炸上限:45.5%,引燃温度:260℃,最小点火能:0.077mj,最大爆炸压力:0.49Mpa,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温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浓硝酸、发烟硝酸或其它强氧化剂剧烈反应,发生爆炸。

硫化氢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至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迅速引着回燃。

另外,它易溶于水,易溶于甲醇、乙醇类和石油溶剂以及原油中。

二、硫化氢的毒害特点硫化氢是强烈的神经毒物,侵入人体的主要途径是吸入,而且经人体的黏膜吸收比皮肤吸收造成的中毒来的更快。

硫化氢对黏膜的局部刺激作用是由接触湿润黏膜后分解形成的硫化钠以及本身的酸性所引起。

由于人的中枢神经对缺氧最敏感,因而首先受到损害的就是人的中枢神经。

人若吸入硫化氢70-150毫克/立方米1-2小时,出现呼吸道及眼刺激症状:流泪、眼痛、畏光、视物模糊和流涕、咳嗽、咽喉灼热,吸入2-5分钟后嗅觉疲劳,不再闻到臭气,变得麻木;若吸入300-650毫克/立方米,6-8分钟出现眼急性刺激症状,稍长时间接触引起肺水肿。

硫化氢安全防护大注意事项

硫化氢安全防护大注意事项

硫化氢安全防护大注意事项硫化氢(H2S)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剧毒气体,其对人体和环境的威胁性极高。

在工业和实验室环境中,接触硫化氢需要严格遵循安全防护措施,以保护人员的生命安全。

本文将详细介绍硫化氢的安全防护大注意事项,并提供相关建议。

1.了解硫化氢的特性和危害在着手制定硫化氢安全防护措施之前,首先需要了解硫化氢的特性和危害。

硫化氢是一种高度剧毒、易燃的气体,其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形成可燃混合物。

接触高浓度的硫化氢会导致中毒,甚至危及生命。

常见的硫化氢中毒症状包括头痛、呕吐、呼吸困难和意识丧失。

2.施行严格的个人防护措施在接触硫化氢时,必须采取适当的个人防护措施,以减少受暴露和伤害的风险。

下面是一些个人防护的重要措施:•穿戴防护服:包括耐化学品的手套、防护面具、防护眼镜和穿戴防护服等。

•戴上呼吸防护装置:使用合适的呼吸器,如正压式呼吸器或空气供应式呼吸器等。

•佩戴防滑鞋:确保在接触硫化氢时牢固站稳,防止意外摔倒。

•避免直接接触硫化氢:尽可能避免接触气体,通过使用工具或设备进行操作。

3.进行适当的通风控制在处理硫化氢气体的工作环境中,适当的通风控制至关重要。

以下是几种通风控制的有效方法:•使用负压通风系统:这种系统能够将有毒气体排出到室外,确保室内空气的质量。

•确保通风设备正常运行:定期检查通风设备的工作状态,确保其正常运行。

•确保紧急通风系统的存在:在发生事故时,紧急通风系统能够迅速将有毒气体排出。

4.进行严格的作业许可任何与硫化氢有关的作业都需要进行严格的许可程序,以确保整个作业过程的安全性。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作业许可步骤:•许可的申请:在进行任何与硫化氢有关的作业之前,必须向相关主管部门提交申请,获得许可。

•安全计划:在申请中,应提供详细的安全计划,包括个人防护、通风控制和紧急应对措施等。

•监督和检查:在作业过程中,需要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所有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5.进行紧急应对培训在处理硫化氢时,必须进行紧急应对培训,以便在发生事故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

硫化氢的危害及预防

硫化氢的危害及预防

硫化氢的危害及预防硫化氢(H2S)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

它在许多工业和自然环境中存在,如石油和天然气开采、化学工厂、污水处理厂和火山活动等。

本文将详细介绍硫化氢的危害以及预防措施。

一、硫化氢的危害1. 呼吸系统影响:硫化氢进入呼吸系统后,会刺激呼吸道黏膜,引起咳嗽、气喘和呼吸困难。

高浓度的硫化氢会导致肺水肿和严重的呼吸衰竭。

2. 中枢神经系统影响:硫化氢可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引起头痛、头晕、恶心和呕吐等症状。

在高浓度下,它还会导致意识丧失、昏迷甚至死亡。

3. 循环系统影响:硫化氢会干扰血液中的氧气传递,导致缺氧和心血管系统的不稳定。

长期暴露于硫化氢环境中的人可能会出现心脏病、高血压和心律失常等问题。

4. 皮肤和眼睛刺激:接触高浓度的硫化氢会导致皮肤发红、刺痛和灼伤。

眼睛接触硫化氢后会出现痛苦、流泪和视力模糊等症状。

二、硫化氢的预防措施1. 工作场所安全措施:a. 适当通风:确保工作场所有足够的通风,以减少硫化氢浓度。

使用机械通风设备或开启窗户门等方式增加空气流动。

b. 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在可能暴露于硫化氢的工作环境中,应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防毒面具、防护眼镜、防护手套和防护服等。

c. 做好防护措施培训:对从事与硫化氢相关工作的员工进行相关的安全培训,教授他们如何正确佩戴和使用个人防护装备,以及应急处理方法。

2. 监测和检测:a. 安装气体检测仪:在潜在的硫化氢暴露区域内安装气体检测仪,及时监测空气中的硫化氢浓度。

确保检测仪器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b. 定期检查和维护:对气体检测仪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工作。

校准仪器以保持准确的测量结果。

3. 应急响应:a. 紧急撤离:一旦发生硫化氢泄漏或事故,立即启动紧急撤离计划,确保员工的安全。

b. 呼叫急救:立即呼叫急救人员,并向他们提供详细的硫化氢泄漏或事故的信息。

c. 提供急救措施:在等待急救人员到达之前,根据员工的症状提供适当的急救措施,如人工呼吸、心肺复苏等。

硫化氢危害的安全防范与应急措施

硫化氢危害的安全防范与应急措施

硫化氢危害的安全防范与应急措施硫化氢(H2S)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常见于石油、天然气、煤矿等行业中。

由于其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性,对硫化氢的安全防范和应急措施至关重要。

以下是对硫化氢危害的安全防范和应急措施的详细介绍。

一、硫化氢的危害1.气味浓度低,但毒性高:硫化氢具有令人难以忍受的强烈恶臭味道,但当浓度高于一定程度时,味道可能无法察觉。

而其毒性非常强,能够使人产生头晕、恶心、呕吐、昏迷甚至死亡。

2.着火和爆炸的危险:硫化氢与空气混合后,当其浓度达到爆炸下限(4.3%)和爆炸上限(46%)之间时,会产生爆炸。

这对于石油、天然气和煤矿等行业的工作环境来说尤为危险。

3.与火源一起使用危险:硫化氢在空气中可以形成易燃易爆的混合物。

在与引火源接触时,可能引发火灾或爆炸。

4.对材料的腐蚀:硫化氢能够对金属、橡胶和塑料等材料产生腐蚀作用,导致设备损坏。

二、硫化氢的安全防范1.工艺改进:通过改良工艺,减少或阻止硫化氢的产生和释放。

2.良好的通风系统:在工作场所中,确保有良好的通风系统,以排除室内的硫化氢气体。

通风系统需要在硫化氢泄漏时及时启动,确保室内的空气质量。

3.监测设备:安装气体检测仪器,如硫化氢气体检测仪,以及可燃气体检测仪等。

定期检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预防潜在的硫化氢泄漏。

4.个人防护装备:在可能暴露于硫化氢的情况下,工人应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防护服、呼吸器以及防护眼镜等。

5.教育和培训:对从事可能暴露于硫化氢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使其了解硫化氢的危害性以及预防措施,增强他们的安全意识。

三、硫化氢的应急措施1.确认泄漏源:如有硫化氢泄漏,第一步是确认泄漏源,然后立即采取措施阻止进一步泄漏。

2.告知他人:通知附近的人员和相关部门,并通知他们采取紧急撤离和隔离的措施。

3.撤离:当硫化氢泄漏超过安全浓度时,立即撤离有风险的区域,并帮助其他人员撤离。

4.避免火源:硫化氢是易燃气体,若泄漏时有明火存在,应立即熄灭明火,避免引发火灾。

硫化氢的基本知识

硫化氢的基本知识
d.轻度中毒时,发生流泪、畏光、咳嗽,咽、喉灼痛等呼吸道及眼结膜刺激症状;
e.严重中毒可在数小时内发生肺水肿;极高浓度时可引起反射性声门痉挛而致窒息。
f.长期接触二氧化硫,可有头痛、头昏、乏力等全身症状以及慢性鼻炎、支气管炎、嗅觉及味觉减退、肺气肿等;少数职工有牙齿酸蚀症。
4、暴露风险
目前还不清楚多少浓度的低量暴露或多长时间的暴露会增加中毒风险,也不清楚风险会增加多少。因此应尽量少暴露于二氧化硫中,并坚决阻止暴露于二氧化硫环境中的人吸烟。由于暴露于二氧化硫中能使有呼吸系统病患者病情恶化,在工作安排上必须考虑对其的伤害。
气味和警示特性:硫化氢有极其难闻的臭鸡蛋味,低浓度时容易辨别出。但由于容易很快造成嗅觉疲劳和麻痹,气味不能用作警示措施。
硫化氢对人的生理反应
1、硫化氢的侵入表现为粘膜吸收快,皮肤吸收少,其毒作用的主要靶器是中枢神经系统和呼吸系统,对毒作用最敏感的组织是脑和粘膜接触部位。接触高浓度(1000mg/m3以上)硫化氢后数秒或数十秒钟内突然昏迷、抽搐,呼吸、心跳骤停,发生“电击样”死亡。
b.抢救治疗原则同内科。对呼吸、心跳骤停者立即进行心、肺、脑复苏等对症及支持疗法。
4、劳动能力鉴定
a.轻度中毒治愈后恢复原工作。
b.中度中毒经治愈恢复后,根据病情酌情给予休息,一般可恢复原工作。
c.重度中毒治愈后安排工作需调离有害作业。对神经系统损害恢复不全的患者,则需安排休息和治疗。
5、健康检查的要求
使用前提
体检 ?胡须 ?疤痕 ?眼镜 ?
使用前的准备
用束带定位气瓶观察瓶内压力
检查系统气密性报警哨
基本操作
使用:调节背板打开瓶阀佩戴面罩插上供气阀
使用后:卸下供气阀取下面罩排空系统
正压式空气呼吸器(C-900)的使用方法

硫化氢安全防护知识

硫化氢安全防护知识

在石油工业的生产中,硫化氢存在于各个环节,
如钻井、井下、采油(采气)作业、油气集输及 炼制等。
钻井
1)热作用于油层时,石油中的有机硫 化物分解,产生出H2S。 2)石油中的烃类和有机质通过储集层 水中硫酸盐的高温还原作用而产生H2S。 3)通过裂缝等通道,下部地层中硫酸 盐层的H2S上窜而来。 4)某些钻井液处理剂在高温分解作用 下,也会产生H2S。
便携式正压空气呼吸器
气瓶总成 背托总成
面罩总成
供气阀总成 减压阀总成
固定式和携带式硫化氢监测仪 第一级报警阈值均应设置15mg/m3(10ppm); 第二级报警阈值均应设置在30mg/m3(20ppm); 第三级报警阈值均应设置在150mg/m3(100ppm)。
三、硫化氢中毒及现场急救
1、硫化氢的毒性等级
立刻丧失知觉,将会产生永久性的脑伤害 或脑死 10)2000ppm (3000 mg/m³)
无法挽救,闪电式死亡。
硫化氢安全暴露极限
硫化氢是一种有毒气体,与它接触可以从微 弱的不适到死亡。为此,国家规定了四种职业性 直接暴露的安全极限,用来保护工作人员的生命 安全。职业性安全暴露极限的规定,明确界定了 职工在有毒气的工作场所中,可允许的暴露程度, 指导人们更安全的工作。
石油加工
1)某些原油和多数天然气中溶解有H2S。 2)在炼油化工过程中,H2S一般是以杂质形式存在
于原料或产品中。 3)H2S也可能来自辅助作业或检维修过程。 4)水池管道中长期注入含氧水,在注入过程中由
于硫酸盐还原菌的作用,会导致水池中的溶液“ 酸化”而产生H2S。
H2S在油气田勘探开发生产作业中的分布
天然气中或酸洗管 道产生的气体中
3、硫化氢的危害

硫化氢危害与防护

硫化氢危害与防护

硫化氢中毒与防护全世界硫化氢中毒事件时有发生。

在我国,硫化氢中毒排职业急性中毒的第二位,仅次于一氧化碳中毒。

理化性质:硫化氢是含硫有机物分解或金属硫化物与酸作用而产生的一种气体。

具有刺激性和窒息性的无色气体,有臭鸡蛋味,但极高浓度很快引起嗅觉疲劳而不觉其味。

相对密度1.189(气体),比空气重,易挥发。

职业接触:硫化氢很少用于工业生产中,一般作为某些化学反应和蛋白质自然分解过程的产物以及某些天然物的成分和杂质,而经常存在于多种生产过程中以及自然界中。

如采矿和有色金属冶炼。

煤的低温焦化,含硫石油开采、提炼,橡胶、制革、染料、制糖等工业中都有硫化氢产生。

有机物腐败场所如沼泽地、阴沟、化粪池、污物沉淀池、城市下水道内等处作业时均可有大量硫化氢逸出,作业工人在以上地方作业时,应特别警惕硫化氢中毒。

还有天然气、火山喷气、矿泉中也常伴有硫化氢存在。

硫化氢可溶于水及油类中,有时可随水或油类流至远离发生源处,而引起意外中毒。

国家职业卫生标准:MAC(最高容许浓度)---10 mg/ m3毒作用机理:硫化氢对眼和呼吸道粘膜产生强烈的刺激作用。

硫化氢吸收后主要影响细胞氧化过程,造成组织缺氧。

临床表现:按吸入硫化氢浓度及时间不同,临床表现轻重不一。

低浓度接触仅有呼吸道及眼的局部刺激作用,高浓度时全身作用较明显,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和窒息症状。

1.眼粘膜刺激:双眼刺痛、流泪、畏光、结膜充血、灼热、视力模糊、角膜水肿等。

2.神经症状:头痛、头晕、乏力、动作失调、烦躁、面部充血、共济失调、谵妄、抽搐、昏迷、脑水肿、四肢绀紫以及惊厥和意识模糊。

3.呼吸道症状:流涕、咽痒、咽痛、咽干、皮肤粘膜青紫、胸闷、咳嗽剧烈、呼吸困难、有窒息感。

严重者可发生肺水肿、肺炎、喉头痉挛和呼吸麻痹。

4.重度中毒症状:血压下降、心律失常、心肌炎、肝肾功能损害等。

还有人可有神经衰弱和前庭器官功能障碍等后遗症。

5.“电击样”中毒:部分患者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贸然进入硫化氢浓度极高(1000mg/m3以上)的环境中,如地窖、下水道等不通风的地方时,还未等上述症状出现,即可象遭受电击一样突然中毒死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危险临界浓度:
达到此浓度,对人的生命和健康产生不可 逆转或延迟性的影响
硫化氢:150 mg/m3(100ppm)
空气中浓度
0.04 0.5 5.0 7.5 15 35~45 75~150 150~300 300 300~450 375~525 525~600 900 1500 1500~2250
生理影响及危害 感到臭味 感到明显臭味 有强烈的臭味 有不快感 刺激眼睛 强烈刺激粘膜 刺激呼吸道 嗅觉在15min内麻痹 暴露时间长则有中毒症状 暴露1h引起亚急性中毒 4h~8h内有生命危险 1h~4h内有生命危险 暴露30min会引起致命性中毒 引起呼吸道麻痹,有生命危险 在数分钟内死亡
三、硫化氢现场防护布置
硫化氢中毒的现场急救步骤
1、立即撤离 到上风向处
2、立即呼叫救援
3、做好防护措施
4、将中毒者抬到 安全区域
5、立即进行抢救 做人工呼吸
6、立即送往医院
总结
一、了解硫化氢特性及对人体的危害 二、掌握硫化氢的现场应急能力
硫化氢
目录
一、硫化氢的特性 二、硫化氢对人体的危害 三、硫化氢现场防护布置 四、硫化氢现场应急措施
一、硫化氢的特性
1、硫化氢是一 种无色、剧毒气 体
2、硫化氢具有 臭鸡蛋气味
空气
3、硫化氢密度 比空气重
硫化氢
密度 1.205kg/m3
密度为空气 的1.176倍
4、硫化氢是 易爆气体
浓度4.3-46%
2、硫化氢的现场检测
可携式硫化氢电子 探测报警器
2、硫化氢的防护仪器
过滤型防毒面具
正压式空气呼吸器
四、硫化氢现场应急措施
1、疏散
2、施工现场H2S应急程序
3、作业区应急逃生路线图 4、现场急救步骤

1. 迅速撤离 2. 转移到安全区域 3. 协助居民疏散

4. 无关人员禁入

发出警报


通知司钻

立即关井
急救措施
汇报上级
撤离安全
作业区应急逃生路线图
油 油
发 电 房 综 合 库 材 料 房 队长办
罐 罐
灰 罐 3 泵
储罐 循环罐6
储罐Biblioteka 储罐 循环罐5 循环罐3 1 泵
储罐
循环罐4 2 泵


钻 台
循 环 罐 2 循 环 罐 1






水 罐 气 测 车
振动筛
应急集合点 监理房 值班房 泥浆值班房
5、硫化氢是 可燃气体
自燃温度 250度
6、硫化氢显酸性, 具有强腐蚀性
二、硫化氢对人体危害 阈限值:
人员长期暴露都不会产生不利影响的某 种有毒物质在空气中最大浓度
硫化氢:15mg/m3(10ppm)
安全临界浓度:
工作人员在露天安全工作8h可接受的某 种有毒物质的最高浓度
硫化氢:30mg/m3(20ppm)
风向标
1、井场布置
应急集合
风向标
图例
钻井泵 钻井 循 液罐 除 搅拌器 机房 气 环 大土 池 除泥器 器 除砂器 池 振动筛 钻台 放喷管线 节流管汇 接出井场100m 井口 远控台
H2S监 测仪 风向标 季节风 方向
柴 油 罐 发电房
工程室 泥浆室 地质室 值班室
防护室
风向 标
应急集 合点 风向 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