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案优秀教案

合集下载

九年级化学上册《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案、教学设计

九年级化学上册《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案、教学设计
(二)教学设想
1.教学方法:
(1)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自主发现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规律;
(2)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动画、图示等,直观展示化学反应过程,帮助学生理解守恒定律;
(3)采用任务驱动法,设计不同难度层次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化学计算方法;
(4)开展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相互交流、讨论,共同解决化学计算问题。
在此基础上,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规则、守恒定律的理解、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方法。
2.难点:守恒定律在化学计算中的应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公式的灵活运用、解决实际问题时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
(二)讲授新知
在讲授新知环节,我会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讲解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规则,强调反应物与生成物的符号表示、系数的确定等;
2.阐述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关系;
3.介绍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方法,包括反应物与生成物的物质的量、质量及质量分数的计算;
4.通过实例分析,讲解解题思路,使学生了解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应用。
1.强化学生对守恒定律的理解,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明确化学反应中物质的量关系;
2.采用生动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熟练掌握化学计算公式,提高解题技巧;
3.设计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灵活应变能力;
4.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使他们在化学学习上取得更好的成绩。
(二)过程与方法
在本章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将采用以下方法引导学生学习:

最新-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案优秀7篇

最新-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案优秀7篇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案优秀7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案1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化学方程式的概念。

2.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和书写方法。

3.化学方程式的含义和读法。

(二)能力训练点通过对具体化学反应的分析,使学生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配平,培养学生按照化学含义去理解和读写化学方程式的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有序性和严密性。

(三)德育渗透点通过对化学方程式书写原则和配平方法的讨论,对学生进行尊重客观事实,遵从客观规律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

二、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1)化学方程式的含义。

(2)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2.难点: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三、课时安排1课时四、教具准备坩埚钳,酒精灯,集气瓶,幻灯,木炭,氧气,澄清石灰水。

五、学生活动设计1.教师演示“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并检验二氧化碳生成的实验。

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组织讨论。

(1)该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吗?(2)怎样用文字表达式表示此化学反应?[目的]启迪学生思维,激发兴趣。

2.引导学生在文字表达式基础上,用化学式表示该化学反应,并观察该式能否体现质量守恒定律(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判断)?[目的]进一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以客观规律考虑问题,建立化学方程式的概念。

3.教师提问(1)书写化学方程式必须遵守哪些原则?(2)具体书写方程式的步骤是怎样的`?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本有关内容,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并指定学生说出书写原则。

并以氯酸钾受热分解为例,说明具体书写步骤。

[目的]使学生明确书写原则及步骤,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4.教师以“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为例,讲清书写步骤及配平原则和方法后,组织学生练习,并分析讨论。

(1)什么是化学方程式的配平?(2)用最小公倍数法配平的步骤是什么?(3)为什么说质量守恒定律是书写化学方程式的理论基础?[目的]在练习中加深体会,逐步熟练,培养思维的有序性和严密性。

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计算的教案设计

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计算的教案设计

教案设计: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计算一、教学目标1.了解化学方程式的基本结构和含义。

2.掌握如何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定量计算。

3.锻炼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化学方程式的基本结构和含义。

2.化学计算的基本原理。

3.化学计算的实例分析。

三、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通过简单的例子引出本课学习的主要内容。

如:氢气和氯气可以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盐酸,反应方程式为:H2(g) + Cl2(g) → 2HCl(g)请问:当100mL的氢气和100mL的氯气反应时,生成了多少 mL的HCl气体?2.呈现环节:介绍化学方程式的基本结构和含义。

化学方程式是描述化学反应过程的工具,它由反应物、产物和反应条件三部分组成,例如:“H2(g) + Cl2(g) → 2HCl(g)”就是一个完整的化学方程式。

其中,H2和Cl2是反应物,2HCl是产物,→表示转化,g表示气态。

反应条件可以加在化学方程式的箭头上方。

3.讲解环节:讲解如何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定量计算。

例如:已知氢气和氯气的体积分别为100mL,求生成的盐酸气体的体积。

步骤一:编写化学方程式。

H2(g) + Cl2(g) → 2HCl(g)步骤二: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根据公式,1mol气体的体积为22.4 L,在标准温度和标准压力下,这相当于1L气体中的分子数。

因此,我们可以使用下面的公式来计算:n = V / 22.4其中,n是气体的摩尔数,V是气体的体积。

根据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易知生成1mol HCl需要1mol H2和1mol Cl2反应。

因此,反应完毕后生成的HCl气体的摩尔数应当与H2或Cl2的摩尔数相等。

根据理论计算,氢气和氯气所占的体积分别为0.004464mol和0.004464mol,两者中较小的值就是生成的HCl气体的摩尔数。

再根据n = V / 22.4的公式,我们可以算出生成的HCl气体的体积:V(HCl) = n(HCl) × 22.4 = 0.1L因此,氢气和氯气反应生成的盐酸气体的体积为0.1 L。

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案

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案

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化学方程式的含义;(2)学会简单的化学方程式计算方法;(3)能够运用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的实际问题计算。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验、分析等方法,认识化学方程式的基本要素;(2)运用比例、代数等数学方法进行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2)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化学方程式的基本要素;(2)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1)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比例运用;(2)解决实际问题时化学方程式的运用。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教学课件或黑板;(2)化学方程式计算实例;(3)实际问题案例。

2. 学生准备:(1)预习化学方程式相关知识;(2)准备笔记本、笔等学习用品。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回顾化学方程式的基本概念;(2)引出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方法。

2. 知识讲解:(1)讲解化学方程式的基本要素(反应物、物、反应条件等);(2)介绍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方法(比例、代数等)。

3. 实例演示:(1)展示化学方程式计算实例;(2)引导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计算,讲解计算过程。

4. 练习与讨论:(1)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2)分组讨论,互相讲解解题思路。

5. 课堂小结:(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2)强调化学方程式计算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五、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整理笔记;2.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方法;3. 选择一个实际问题,运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六、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思考:化学方程式计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2. 举例说明化学方程式计算在工业生产、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应用;3. 引导学生关注化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案4篇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案4篇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案4篇《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案4篇《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案1 教学目的1.在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根底上,使学生掌握有关反响物、生成物的计算。

2.进一步认识化学方程式的含义。

3.掌握解题格式,培养解计算题的才能。

教学重难点1.由一种反响物或生成物的质量计算另一种反响物或生成物的质量。

2.解题的格式标准化。

教学过程学习内容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和方法【学习指导】阅读课本第102-103页的有关内容,完成以下填空。

1.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根据是质量守恒定律,计算的关键是根据客观事实和质量守恒定律准确地写出化学方程式。

2.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步骤:(1)设未知量;(2)正确地写出化学方程式;(3)写出有关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与相对分子质量的乘积以及量、未知量;(4)列出比例式;(5)求解;(6)简明地写出答案。

简记为“设、写、算、列、求、答”。

【讨论交流】1.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时,列比例式的根据是什么?2.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时,应注意哪些问题?【温馨点拨】1.列比例式,实际表达了参加反响的各物质实际质量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的各物质相对质量之比。

2.(1)化学式必须书写正确;(2)化学方程式必须配平;(3)找准题意中的量和未知量。

【名师归纳】1.利用化学方程式进展计算,所用量和待求的未知量都是纯洁物的质量。

2.所设的未知量不要带单位。

在解题过程中涉及的详细质量都要带上单位,不管在列比例式时或最后的计算结果都不要漏掉单位。

另外单位要一致,不一致的要进展单位换算。

3.有关物质的量要写在对应物质的下面,相对分子质量一定要注意乘上前面的化学计量数,假如遗漏,必然导致计算结果的错误。

4.求解时要先约分,结果除不尽的可保存两位小数,带单位。

【反响练习】1.在M+RO22N的反响中,RO2为氧化物,相对分子质量是44。

1.2gM完全反响生成5.6gN。

以下有关说法中错误的选项是(D)A.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B.N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8C.参加反响的RO2质量为4.4gD.2.4g M与5g RO2反响生成7.4gN2.在化学反响2A+B2===2AB中,A与B2反响的质量关系如下图,现将6 g A和8 g B2充分反响,那么生成AB的质量是(C)A.9gB.11gC.12gD.14g3.电解36克水,可得到氧气多少克?32克4.6 g铁跟足量的稀硫酸起反响,可制得氢气多少克?(Fe+H2SO4===FeSO4+H2↑)0.21克5.反响:2A+B===C+D,A与B反响的质量比为4∶3,假设A与B恰好完全反响后生成的C和D共2.8g,那么消耗的反响物B为1.2g。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学设计)九年级化学上册(人教版)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学设计)九年级化学上册(人教版)

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一、教材分析《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这一章节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课题3的内容。

从总体看,这一课题是化学计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今后化学学习中的一项重要技能,它属于化学计算技能。

而化学计算的学习在初中乃至以后的高中阶段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要求学生思维敏捷、逻辑性强、计算能力强,将思维从定性分析转换为定量分析,从而更好地掌握化学方程式在化学计算中的应用。

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是化学基本计算知识,虽然属于化学计算范畴,但是对于数学方面的计算要求并不高,只要能正确列出比例式,求出最终结果就可以了。

所以教学中应加强学生对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的理解和掌握,会根据题意,正确无误的列出其之间的比例关系,在计算过程中还要严格要求其解题格式和步骤,培养他们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

二、学情分析完成前四单元的学习后,学生通过对身边的物质空气、水等内容的学习,对研究物质的基本方法有了大致的了解,通过对分子、原子、化学式、化合价等化学用语的学习也已经具备了学习化学的能力,但这些大都是存在于定性方面,对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的学习将帮助学生实现宏观与微观的结合以及对化学反应从定性到定量认识的转变。

三、教学目标1. 知道质量守恒定律是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理论依据;2. 学会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掌握解题步骤和格式;3.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定量研究对化学学科发展的重大意义。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 由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求生成物(或反应物)的质量。

2.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书写格式要规范化。

教学难点:训练和培养学生化学学科的思维方式和科学方法。

五、教学过程【引入】观看视频《长征5号火箭发射》。

【过渡】我国长征五号火箭历经十年终于研发成功,以液氢为燃料,液氧为助燃剂,是我国最大推力的火箭。

【提问】若火箭升空携带4kg的液氢,至少需要多少千克的液氧来满足这些液氢的完全燃烧?【回顾】写出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并说一说该化学方程式提供了哪些信息?【讲解】2H 2 + O 2 =====点燃 2H 2O“质”: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量”:2个氢分子和1个氧分子生成2个水分子;每4份质量的氢气跟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36份质量的水。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案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案

精选文档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课目的】知识与技术:1、学会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正确掌握计算的格式和步骤。

2 、在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基础上,进行简单的计算。

过程与方法:经过对化学方程式中物质间质量比,初步理解反响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质和量的关系。

培育学生依据化学特色去进行思想的优秀习惯和娴熟的计算技术。

感情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定量研究关于化学科学发展的重要作用。

培育学生谨慎务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学习态度和科学精神。

【学前剖析】本节课在学习了质量守恒定律、化学方程式、相对原子质量、化学式计算等知识的基础上,对化学知识进行定量剖析。

知识自己其实不难,要点是使学生自己思虑、研究由定性到定量的这一门路,并使之认识化学计算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在计算过程中,对解题格式、步骤严格要求,培育他们谨小慎微的科学态度。

【教课要点】依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

【教课难点】、物质间量的关系; 2 、依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要领及要点。

【教课模式】“问题—研究”模式【教课准备】课件【教课安排】 2 课时第一课时:学会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正确掌握计算的格式和步骤。

第二课时:反应练习,娴熟掌握,并能达到综合运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目的。

【教课过程】水是生命之源,找到适合的催化剂,即可利用光能将水分解制取氢气。

[ 学生议论 ]可能获得的结果:1、无从下手。

2、依据化学式计算,求出水的质量。

3、利用化学方程式解题。

等。

教师点拨1、若学生依据化学式计算,应赐予一定。

但嘱咐他们在使用此法解题时,应说明所得氧气中氧元素即为水中氧元素。

疑惑:若某种元素没有所有转变为某种物质,求该物质的质量怎么办呢?2、若利用化学方程式解题。

指引学生说出解题思路,指引回想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 指引回想 ]化学方程式的意义?(以电解水的反响为例)1、表示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

2、表示每 36 份质量的水完好反响,生成 4 份质量的氢气和32 份质量的氧气。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案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案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化学方程式的基本概念;(2)掌握化学方程式中的物质守恒定律;(3)学会运用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计算。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掌握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步骤;(2)培养学生运用化学方程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2)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化学方程式的基本概念;(2)物质守恒定律的应用;(3)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1)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比例运算;(2)实际问题中化学方程式的应用。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熟悉化学方程式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2)准备相关实例和练习题。

2. 学生准备:(1)掌握基本的数学运算;(2)了解化学方程式的基本概念。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通过生活实例引入化学方程式的概念;(2)讲解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

2. 知识讲解:(1)讲解化学方程式中的物质守恒定律;(2)介绍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方法。

3. 实例分析:(1)分析实例中的化学方程式;(2)引导学生运用物质守恒定律进行计算。

4. 练习巩固:(1)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2)讲解练习题中的关键步骤。

5.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2)强调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注意事项。

五、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2.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六、教学策略与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方法;2.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深刻理解物质守恒定律在化学计算中的应用;3. 运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2. 练习题评价:通过学生完成的练习题,评估学生对化学方程式计算方法的掌握程度;3. 课后作业评价:检查学生完成的课后作业,了解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案优秀教案
教学目标:知识:在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基础上,进行简单的计算。

能力:培养学生按照化学特点去进行思维的良好习惯和熟练的计算技能。

情感:认识定量研究对于化学科学发展的重大作用。

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态度。

学前分析:本节课在学习了质量守恒定律、化学方程式、相对原子质量、化学式计算等知识的基础上,对化学知识进行定量分析。

知识本身并不难,关键是使学生自己思考、探索由定性到定量的这一途径,并使之了解化学计算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在计算过程中,对解题格式、步骤严格要求,培养他们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

教学过程:[复习提问]书写下列化学方程式:1、硫的燃烧2、磷的燃烧3、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4、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创设情境]实验室欲通过电解水的方法得到64g氧气,需电解多少g水?[学生讨论]可能得到的结果:1、无从下手。

2、根据化学式计算,求出水的质量。

3、利用化学方程式解题。

等。

[教师点拨]1、若学生根据化学式计算,应给予肯定。

但叮嘱他们在使用此法解题时,应说明所得氧气中氧元素即为水中氧元素。

2、若利用化学方程式解题。

学生可能出现未配平而算错数,或格式步骤不对等问题。

点出,但可以先不展开讲。

关键引导学生说出解题思路,引导回忆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引导回忆]化学方程式的意义:1、表示反应物、生成物、条。

2、表示各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及各物质之间
的质量比。

[练一练]1、求碳在氧气中燃烧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

2、求磷在氧气中燃烧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

[试一试]实验室欲通过电解水的方法得到64g氧气,需电解多少g水?由利用化学方程式得出正确答案的同学2名上黑板写出解题过程。

[学生讨论]参照课本第99页例题1的解题过程,对照[试一试]“电解水”的解题过程,指出缺漏。

由学生自己做的目的是:在清楚解题思路的基础上,自己先探讨解题格式。

[强调格式]1、设未知量,未知数后不加单位2、根据题意写出化学方程式,注意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要完整、准确。

指出若不配平,直接影响计算结果
3、写出相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和已知量、未知量
4、列出比例式,求解
5、简明地写出答案[例题]由学生和老师共同写出正确解题步骤。

工业上,高温煅烧石灰石可制得生石灰和二氧化碳。

如果要制取10t 氧化钙,需要碳酸钙多少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