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钙化讲解

合集下载

颅内钙化CT、MRI鉴别表现与特点

颅内钙化CT、MRI鉴别表现与特点
30岁以下出现基底节钙化时,应警惕为病 理性钙化,主要为代谢性或内分泌性疾病 所致,应仔细询问有无癫痫症状货进行有 关钙磷代谢和内分泌方面生化检查。
5、小脑齿状核钙化
比较少见,其意义同基底节钙化。可为生 理性或病理性。
6、其他部位硬脑膜钙化
小脑幕、鞍隔、岩锥后床突韧带等均可发 生钙化,CT扫描呈条形、线状、点状高密 度影。钙化明显时可压迫周围结构产生相 应临床症状。
三、病理性钙化
病理性钙化可以是颅内病变的一 种主要临床表现或伴随征象,也 可以是颅内病变转归和痊愈的结 果。
病理性钙化可以是颅内病变的一种主要临 床表现或伴随征象,也可以是颅内病变转 归和痊愈的结果。
根据钙化的形态和分布特点,分析原因将其分为 五种情况考虑:
1)脑实质内多发、散在、结节样钙化是颅内感染 性病变钙化特点;除外感染性病变,还应考虑结 节性硬化。
果体肿瘤,建议MRI检查。 直径超过1.0cm,应怀疑松果体肿瘤。 10岁以下儿童出现松果体钙化,应警惕松
果体区肿瘤。
2、脉络膜丛钙化
主要见于侧脑室三角区,出现几率与松果 体钙化相近。呈圆形或不规则形,多数为 对称性,少数情况下可以比较大,也可以 不对称,不能误认为脉络丛乳头状瘤。
一般没有临床意义,但通过观察侧脑室三 角区钙化的脉络膜丛有无移位及根据移位 的方向对脑内等密度占位性病变的发现和 定位有帮助。
钙化在T1WI呈高信号时,应与含脂肪的病 变(脂肪瘤)、含黑色素的病变(黑色素 瘤)、亚急性出血、富含粘液蛋白的病变 级某些顺磁性物质沉积相鉴别,最简单的 方法就是进行CT扫描。
二、生理性钙化
1、松果体钙化
颅内最常见的钙化之一,约占日常病例75%。 绝大部分没有临床意义。
但要注意: 是否明显偏离中线:仔细观察有无早期松

颅内病理性钙化

颅内病理性钙化
实验室检查
血液和脑脊液检查有助于排除其他病因引起的钙化,如感染、代谢 性疾病等。
病史和体格检查
了解患者病史和体格检查情况,有助于判断钙化的病因和严重程度 。
鉴别诊断
1 2 3
生理性钙化
颅内生理性钙化常见于老年人,表现为脑实质内 散在的钙化斑,无临床症状,与病理性钙化需要 鉴别。
感染性钙化
颅内感染如脑炎、脑膜炎等,可在病灶处出现钙 化,需要根据病史、影像学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 果进行鉴别。
社交互动
鼓励患者积极参与社交活动,与他人 交流互动,提高其社交能力和情感支 持。
家庭支持
家庭成员在康复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 角色,应给予患者足够的支持和关爱 ,共同促进患者的康复。
颅内病理性钙化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目录
• 颅内病理性钙化的概述 • 颅内病理性钙化的病因 • 颅内病理性钙化的临床表现 • 颅内病理性钙化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 颅内病理性钙化的治疗 • 颅内病理性钙化的预防与护理
01
颅内病理性钙化的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颅内病理性钙化是指脑实质内出 现异常的钙盐沉积,不同于生理 性钙化,它通常与某些疾病相关 。
分类
根据钙化的部位和病因,颅内病 理性钙化可分为不同类型,如脑 血管钙化、神经元钙化等。
发病机制
01
02
03
钙盐代谢紊乱
颅内病理性钙化与钙盐代 谢紊乱有关,如高血钙、 低血磷等。
细胞凋亡和坏死
脑组织中的细胞凋亡和坏 死可导致钙盐沉积,引发 病理性钙化。
遗传因素
部分基因突变可增加发生 颅内病理性钙化的风险。
代谢性钙化
由于内分泌失调、营养不良等原因引起的钙磷代 谢紊乱,导致颅内钙化,需要与病理性钙化进行 鉴别。

颅内钙化之所见

颅内钙化之所见

颅内钙化之所见颅内钙化是指以羟磷灰石为主要成分的钙盐在脑组织或病变组织中的沉积。

在临床工作中,颅内钙化十分常见,病因复杂多样,临床表现也不尽相同。

颅内钙化一般无症状,症状和体征的出现主要取决于潜在疾病及病变性质、钙化的部位及范围。

颅内钙化可由CT、MRI、头颅平片等发现,其中CT是发现颅内钙化最敏感的方法,显示颅内钙化的效果最好,钙化灶在CT上表现为高密度,CT值大于100Hu。

颅内钙化在MRI T1WI和T2WI可呈现出高、等、低和极低4种信号, T1WI 以等信号和低信号较多见,T2WI以低信号和极低信号多见,颅内病变钙化的MR表现可能与脑组织内的钙化程度和病程长短有关。

颅内钙化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钙化。

生理性钙化1.大脑镰钙化,多见于40岁以上成年。

2.侧脑室脉络丛钙化,出现率约75%,有1/3左右两侧不对称。

3.于三脑室后部可显示松果体与僵联合钙化,75%-80%的成人可以见到,僵联合钙化居前,范围不超过1cm,松果体钙化偏后,但一般不超过5mm。

4.基底节钙化: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

生理性钙化多见于40岁以上的人,通常较小。

若钙化灶范围较大,且合并小脑齿状核钙化,应考虑病理性钙化的可能。

基底节钙化常以苍白球为主,多两侧对称,钙化呈卵圆形,两侧构成八字形,如壳核、尾状核和丘脑同时钙化,可勾划出内囊的轮廓。

5.小脑齿状核钙化,偶尔在老年人中出现,呈对称性。

侧脑室脉络丛钙化大脑镰钙化松果体钙化双侧基底节钙化病理性钙化:多见于肿瘤、血管性疾病、感染性疾病、代谢性疾病等多种疾病。

1.少突胶质细胞瘤CT扫描图像可见肿瘤内见弯曲条带状高密度钙化影。

钙化从肿瘤小血管开始,沿肿瘤血管束及其周围肿瘤组织沉积,形成弯曲条带状结构,是少突胶质细胞瘤的特征性CT表现。

2.脑膜瘤幕上脑膜瘤中约10%-20%发生钙化,位于中心者常呈散在结节或斑片状,位于边缘者常呈弧线状,少数脑膜瘤可呈完全钙化。

3.转移瘤:转移瘤出现钙化罕见,主要见于骨肉瘤脑转移和乳腺癌脑转移,偶尔也可见于肺癌脑转移。

什么是颅内钙化以及颅内钙化的病因

什么是颅内钙化以及颅内钙化的病因

什么是颅内钙化以及颅内钙化的病

颅内钙化的病因是非常复杂的,颅内钙化一般分为三种病因,可能是生理性的钙化,也有可能是出现病理性的钙化,感染性疾病也可能导致我们患上颅内钙化这种症状,颅内钙化的预防非常重要,我们不要太劳累并且不要吃辛辣的东西,少吃肉多吃坚果。

钙化是颅内最常见的征象之一,钙化是颅脑CT和MRI检查的常见征象。

与颅内钙化相关的疾病有头痛、颅内低压性头痛;与颅内钙化相关的症状有痴呆、钙化、颅内钙化。

颅内钙化的偏方1
土豆,吃土豆一定要去皮,有芽眼的部分应挖去,土豆皮中含有生物碱,大量食用会有恶心,腹泻等现象。

土豆切开后容易氧化变黑,属正常现象,不会造成危害。

含钾丰富的土豆能缓解宿醉引起的头痛。

颅内钙化的偏方2
西瓜,未切开的西瓜低温保存5天左右,切开后用保鲜膜裹住,可低温保存三天左右的时间。

西瓜不仅含水量丰富,同时能为身体提供镁等重要矿物质元
素。

具有清热解暑、泻火除烦、降血压等作用,西瓜能预防头痛。

颅内钙化的偏方3
全麦面包,可以早餐当做主食食用,全麦面包富含碳水化合物,头痛时可以多吃些健康的碳水化合物,补充能量。

上文我们介绍了什么是颅内钙化以及颅内钙化的病因,颅内钙化一旦发生带来的后果非常严重,所以我们懂得如何预防颅内钙化,我们要多吃一些坚果类的食物并且少吃肉类的食品,戒烟戒酒和少吃辛辣的食物,就能有效预防颅内钙化,上文介绍了治疗颅内钙化的偏方。

颅内生理性钙化与病理性钙化

颅内生理性钙化与病理性钙化

右侧额叶少突胶质瘤点状及结节样钙化 (A)及弯曲条带状钙化(B)
A B
(4)颅咽管瘤 多于外周形成弧形钙化影或中心结节钙 化;
鞍上颅咽管瘤条状及结节样钙化(A)
A
图 B 鞍上颅咽管瘤点状钙化
B
(5)节细胞瘤和节细胞胶质瘤 • 节细胞瘤:钙化率不到35%,钙化常位于肿 瘤囊变区。 • 节细胞胶质瘤:囊周围壁钙化。
2. 血管性疾病钙化特点汇总:
• 动脉瘤多为结节样,弧形,环形钙化;
• 海绵状血管瘤除了结节样钙化也可出现散 在点状钙化;
• 动脉粥样硬化可见管壁呈条形、弧形钙化 影。
(1)颅内动脉瘤
• 部分或者完全血栓形成的动脉瘤,其 壁常出现弧形或环形钙化。有时,动脉瘤 内血栓形成部分也可出现小点状或小片状 钙化。
左侧额叶间变性星形细胞瘤不规则 钙化
(2)脑膜瘤 多中心钙化甚至完全钙化;幕上脑膜瘤 中约15%发生钙化,位于中心者常呈散在结 节或斑片状,位于边缘者常呈弧形状。
图A 脑膜瘤完全钙化
A
图B大脑镰脑膜瘤中心结节样钙化
B
图C 左侧额部脑膜瘤完全性钙化
C
(3)少突胶质瘤 多见于青少年,类圆形肿块,边界清 楚,密度不均,点片状、结节样、弯曲条 带状、不规则或皮层脑回状钙化,可能轻 度水肿,轻度强化。MR为长T1长T2信号, 钙化均为低信号。
(6)室管膜瘤
• 幕上室管膜瘤钙化发生率不如幕下多, 约占38%。
A
图B 第四脑室室管膜瘤条状及结节样 钙化
B
(7)其他肿瘤
• 脂肪瘤:钙化常发生于大的脂肪瘤,钙化常位于脂肪瘤的边 缘部分。此外胼胝体发育不全合并脂肪瘤钙化。 • 转移瘤:骨肉瘤脑转移和乳腺癌脑转移可合并钙化 。 • 松果体区肿瘤:生殖细胞瘤、松果体瘤和畸胎瘤 。 • 鞍区肿瘤:鞍区畸胎瘤、皮样囊肿、颅咽管瘤和表皮样囊肿。 • 颅咽管瘤钙化最常见,尤其是儿童颅咽管瘤,钙化可高达 80%以上,钙化呈蛋壳样、点状、斑片状、不规则团块状等。 皮样囊肿和表皮样囊肿可有边缘点状钙化。畸胎瘤可见牙齿 高密度影; • 神经母细胞瘤:恶性程度很高,钙化常散在分布于整个肿瘤 区,甚至整个肿瘤呈团块状钙化。节样 钙化(图A、B)同时可累及脑血管,引起脑血 管炎症及内皮增生,血管闭塞后引起脑梗死、 脑软化、脑穿通畸形囊肿等。其他表现包 括脑小畸形、普遍性脑萎缩、脑白质髓鞘 形成不良等。 • 临床表现:智力发育障碍、脑积水及癫 痫发作。

颅内钙化CT、MRI诊断、鉴别诊断

颅内钙化CT、MRI诊断、鉴别诊断

钙化的密度较高,与脑组织形 成明显对比,有助于诊断。
不同部位的钙化形态和密度可 能不同,有助于鉴别诊断。
CT对颅内钙化的诊断价值
CT对颅内钙化的诊断具有较高 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能够准确地
检测和定位钙化。
CT可以提供三维图像,有助于 了解钙化的形态、大小和分布情
况。
CT还可以提供颅骨表面的信息, 有助于排除颅骨病变的干扰。
此外,还需要加强公众对颅 内钙化的认知和重视程度, 提高患者自我保护意识和就 诊意识,以促进疾病的早期 发现和治疗。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随着钙化程度的加重,钙化灶的信号 逐渐降低,与周围脑实质的信号差异 减小,影响病灶的检出和诊断。
钙化灶周围脑实质在T2WI上可出现高 信号改变,提示局部脑组织水肿或炎 症反应。
MRI对颅内钙化的诊断价值
MRI可以清晰显示颅内钙化的形 态、大小和位置,有助于判断病
灶的性质和病因。
MRI可以观察钙化灶周围脑实质 的情况,有助于发现并诊断与钙 化相关的脑部疾病,如脑炎、脑
颅内钙化研究的展望
随着影像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对颅内钙化的认识将更加 深入。未来,高分辨率和高 灵敏度的影像学检查方法有 望为颅内钙化的诊断提供更 多有价值的信息。
对于病理性颅内钙化的研究 ,需要进一步探讨其发生机 制和影响因素,以便为预防 和治疗提供更多理论依据。
在临床实践中,需要加强多 学科合作,提高对颅内钙化 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能力,为 患者提供更加精准的治疗方 案。
均匀,大小不一。
与年龄不相关,可在任何年龄 段出现,常伴有其他病变或症
状。
病因多样,包括感染、炎症、 肿瘤、代谢性疾病等。
不同病因的钙化鉴别诊断

颅内钙化的CT诊断与鉴别诊断

颅内钙化的CT诊断与鉴别诊断

颅内钙化的CT诊断与鉴别诊断【摘要】目的探讨颅内钙化的ct诊断与鉴别诊断。

方法回顾87例经临床证实的颅内钙化的ct表现,对其密度、数目、形态、大小、分布特征进行总结分析,研究其规律性。

结果颅内钙化可分生理性钙化和病理性钙化,生理性钙化多见于基底节苍白球钙化,小脑齿状核的钙化,脉络丛及松果体的钙化;病理性钙化常见有脑血管病、肿瘤、炎症、先天性疾病、代谢性疾病、寄生虫和营养不良。

结论ct扫描是检查颅内钙化最敏感的检查方法,可做为颅内钙化性病变的首选检查方法。

【关键词】钙化;颅内;断层摄影;x线计算机颅内钙化是以羟磷灰石为主要成份的钙盐在脑组织中的沉积[1]。

ct上钙化表现为高密度影,ct值介于95-1520hu之间。

颅内钙化较为多见,种类繁多,易引起误诊、漏诊,现总结分析自2009年11月——2013年3月间经临床证实的87例颅内钙化的ct表现,就其诊断与鉴别诊断进行探讨。

1材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87例颅内钙化,男45例,女42例,年龄30-82岁。

生理性钙化65例,病理性钙化22例。

1.2方法使用siemens emltion 6ct机扫描,层厚6mm,层间距6mm,轴位扫描。

2结果2.1生理性钙化45例颅内钙化中,20例双侧基底节的苍白球钙化,3例小脑齿状核的钙化,24例脉络丛,18例松果体的钙化。

2.2病理性钙化22例病理性钙化中,肿瘤性钙化11例(脑膜瘤3例,少突胶质细胞瘤2例,转移瘤2例,颅咽管瘤钙化2例,垂体瘤钙化2例);脑血管病变的钙化7例(2例动静脉畸形,2例海绵状血管瘤,3例动脉硬化),甲状旁腺功能减退2例,脑囊虫钙化2例。

3讨论3.1生理性钙化基底节苍白球钙化,双侧基底节苍白球对称性钙化,无占位效应,在高龄人群中易出现。

脉络丛钙化,在侧脑室三角区呈条索状钙化,出现率约75%,有1/3左右两侧不对称。

松果体与缰联合钙化,75%-80%的成人于三脑室后部可以见到缰联合钙化,不超过1cm,松果体钙化偏后,位于四叠体池中线区,钙化呈点状或斑块状,钙化位置有无移位意义较大,6岁以下﹥1cm应视为病理性。

颅内病理性钙化

颅内病理性钙化
生完成 治疗 。
效果。同时, 候诊室应设有 口腔诊疗知识宣传教育展
板 , 循 环 播放 口腔 治 疗 录像 ; 放 一些 常用 口腔 器 并 摆
械, 使患者能够近距离观察和触摸 , 消除陌生感 , 增强
接受牙科治疗的信心。 32 放松 的 心理 状 态 口腔 医护 人员 在 牙 科 畏惧 症 .
甘肃医药 21 年第 3 卷第 6 02 1 期 G nu ei l as d a M c
! !!! ! : 兰 ! : 鱼

42 3・
由此产生的牙科畏惧症降到最低限度 , 让更多的牙病 患者得到早期舒适的、 高质量的治疗。 31 舒适 温馨的诊疗环境 . 有资料表明音乐能缓和 紧张气氛 , 直接抑制网状结构和下视丘对疼痛刺激的 传导[ 。诊疗室轻松的音乐 , Z l 舒适 的环境 , 使人精神放
3 足够的 口腔保健和卫生知识教 育 由于人们对 . 4 口腔保健知识和牙病缺乏足够 的了解 , 对牙科治疗 和 保健工作缺乏正确的心理和态度 , 导致 了牙科畏惧症 的发生 。有学者认为, 让儿童尽早接触牙 医, 定期接受 口腔保健 , 使其从小就对 口腔治疗有 良好的心理准备
和 习惯 , 以有效地 预 防牙科畏 惧症 的发生 。 可
的临 床处 理 中 , 要认 识 到心 理干 预 的重 要性 。患者 就
诊前 , 医生应详细询问病史 , 同过与患者的交流 , 了解
患者 的要求 , 患 者对 医生 消 除 陌 生感 , 生 信任 而 使 产 得 以放 松情 绪 。应尽量 消除 患者对牙 科诊疗 的无知 和 误 解 , 根据 患 者 的性别 、 龄 、 化程 度 的差 异 , 可 年 文 向 患者 耐 心解释 治疗 方法 和 治疗 过程 , 择何 种 治疗 方 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ORCH综合征(TORCH syndrome)实际上是 病毒或原虫感染脑组织引起的脑炎。主要发生于 胚胎期或分娩过程中,故又称先天性宫内感染或 先天性TORCH感染。TORCH一词是几种引起脑 组织感染致病源英文字头的缩写,包括弓形体原 虫和其他感染因素如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和疱 疹病毒,其中疱疹病毒是胎儿期脑炎最常见的原 因。TORCH感染脑组织主要引起坏死性脑炎, 尤其容易侵犯脑室周围白质,坏死灶最终产生局 限性的钙化。
颅内钙化
概论
钙化是颅脑CT和MR检查的常见征象。 CT扫描对于颅内钙化的显示和确定明显 优于MR检查。钙化在CT平扫时呈很高 密度。平扫呈很高密度的其他病变还包 括急性出血和胶样囊肿,测量CT值超过 100Hu可以确定为钙化。颅内钙化原因 很多,可以是生理性的,也可以是病理 性的。
CT值是表示该部分X线衰减的数据,以 hunsfiled即Hu为单位。物体的密度愈高则 CT值愈大,密度愈低则CT值愈小。扫描后, 可以随时对扫描野内任何部分加以测定, 同时在画面上显示出CT值数。例如水为0, 肺组织为-1000,而骨组织可高达+1000以 上。
二、病理性钙化
颅内病理性钙化可以是颅内病变的一种 主要表现或伴随征象,也可以是颅内病 变转归和痊愈的结果。发现颅内钙化通 常比较容易,但确定钙化的病变性质, 尤其是确定病理钙化的原因有时比较困 难。根据钙化的形态和分布特点,在分 析钙化原因时可将其分为五种情况来考 虑:
1》脑实质内多发、散在、结节样钙化是颅 内感染性病变钙化的特点,除感染性病变 外,还应该考虑到结节性硬化。 2》脑实质内双侧片状、弥漫性钙化是代谢 疾病和内分泌疾病颅内钙化的特点。诊断 时还需考虑生理性钙化和家族性疾病引起 的钙化。
双侧基底节、 丘脑及额叶脑 实质内对称性、 弥漫性、斑片 状钙化。
图17
双侧基底节、丘脑及额叶脑实质内对称性、弥漫性、斑片 状钙化。
3、家族性疾病
结节性硬化。它是一种先天性、家族性、遗传性 疾病。临床表现以皮脂腺瘤、癫痫和智力低下三 联征为特征。 病理特点为错构瘤,可累及全身各个器官,脑部 最易受累。所有病例均有脑部受累,而其他器官 可有无,脑部受累最常见的部位为大脑半球,而 小脑及间脑很少累及,病灶常位于脑脊液通路附 近,尤其是室间孔附近的室管膜下,也可位于脑 皮质,病灶呈2-3mm大小之结节状。位于室管膜 下的病灶常发生钙化,位于皮质的结节虽也可发 生钙化,但多数为部分钙化部分未钙化的混合病 灶。
图23
非特异性动脉 内膜炎引起脑 梗死,梗死灶 内钙化。CT平 扫钙化呈高密 度,周围梗死 区萎缩软化。
图24
右侧大脑半球梗死区边缘出现钙化。
图25
右侧大脑半球梗死区斑片状钙化
6、放射治疗后颅内钙化
放射治疗后患者颅内钙化,尤其容易出现 在同时接受化疗的患者。钙化常位于基底 节区、半球灰白质交界区、小脑齿状核等 处。患者可同时有放射性脑部疾病的改变
图2
双侧钙化的 脉络丛呈球 状
图3
脉络丛两 侧钙化不 对称
3、大脑镰钙化
大脑镰钙化亦较常见,多呈沿大脑镰走行 的线状,也可局部钙化较显著,呈梭形或 球形(图4)。少数可呈多发结节状钙化 (图5)
图4
大脑镰前 部生理性 钙化
图5
大脑镰呈多 发结节状不 规则生理性 钙化
4、基底节钙化
一、生理性钙化
颅内钙化以生理性钙化最为常见,为正常 表现,通常没有临床意义。认识生理性钙 化是确定病理钙化的前提和基础。生理性 钙化的种类很多,仅介绍常见的几种。
生理性钙化种类
1、松果体钙化 2、脉络膜丛钙化 3、大脑镰钙化 4、基底节钙化 5、小脑齿状核钙化 6、其他部位硬脑膜钙化
CT表现:脑实质内多发钙化,常弥漫性分 布于基底节、丘脑、小脑齿状核、大脑半 球皮层下及皮髓交界区,双侧分布,通常 比较对称,呈斑片状、条状、月牙状或点 状等(图16)。对代谢性疾病和内分泌性 疾病而言,钙化部位及形态无特征性,确 定是否为甲状旁腺功能低下需结合临床尤 其是生理 性钙化
5、小脑齿状核钙化
小脑齿状核钙化比基底节区钙化少见,其 意义同基底节钙化,小脑其他基底核可为 生理性或病理性(图7)
图7
双侧小 脑齿状 核生理 性钙化
6、其他部位硬脑膜钙化
小脑幕、鞍隔、岩锥后床突韧带等均可发 生钙化。CT扫描可成条状、线状、点状很 高密度影,境界清楚。钙化明显时可压迫 周围结构产生相应的临床症状。
图21
脑窗和骨窗见钙化呈不规则厚壁环状
图22
钙化呈条状
5、血管性疾病
A、颅内动脉瘤 B、A-V畸形,脑内A-V畸形发生钙化比较常见, 钙化主要与血栓形成和反复出血有关,钙化可 以呈小点状或不规则小片状,也可以呈团块状 或许多血管条样钙化。 C、脑梗死后出现钙化也很少见,此种钙化可 能与原梗死区合并有出血,动脉硬化或血管炎 有关,钙化可呈点状或不规则状(图23)。
40岁以上正常人中,颅脑CT扫描时发现基底节 钙化也很常见,常双侧比较对称(图6),但也 可不对称,以苍白球钙化最为常见,苍白球的一 部分钙化或整个苍白球完全钙化,钙化也可同时 见于尾状核及丘脑,若无有关临床症状多属于生 理性钙化。如果基底节钙化出现在30岁以下时, 应警惕病理性钙化,病理性基底节区钙化主要为 代谢性或内分泌性疾病所致,应仔细询问有无癫 痫等相关临床症状或进行有关钙磷代谢和内分泌 方面的生化检查。
图1
CT平扫显示 松果体和脉络 丛生理性钙化
2、脉络膜丛钙化
常规颅脑CT扫描时,脉络膜丛钙化主要见于侧脑 室三角区,其出现率与松果体相近,钙化呈圆形或 不规则形,多数情况下,脉络膜丛钙化为双侧性, 形态和大小比较对称(图2)。少数情况下,脉络 膜丛大小可以比较大,称为脉络膜丛球,钙化时呈 球状钙化。钙化的脉络膜丛也可以双侧很不对称 (图3),或者仅单侧出现钙化。两侧侧脑室脉络 膜丛钙化明显或很不对称时,不可认为脉络膜丛乳 头状瘤。 脉络膜丛钙化一般没有临床意义,但通过观察侧脑 室三角区钙化的脉络膜丛有无移位及根据移位的方 向对脑内等密度占位性性病变的出现和定位很有帮 助。
甲状旁腺功能低下
绝大多数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发生在甲状腺或甲 状旁腺手术后,少数也可为特发性。特发性甲 状旁腺功能低下可为家族性或散在性,原因不 明,可能为自身免疫性疾病。可单独发生或合 并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症状和体征与低 血钙有关,临床表现为慢性手足抽搐、癫痫发 作、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和定向障碍、白内障、 皮肤粗糙、指甲营养不良及椎体外系运动障碍, 生化检查为血清钙降低,血清磷增高。 90%以上的甲状旁腺功能低下患者表现有脑实 质内钙化。
3》条样、脑回样、铁轨样、圆点状钙化是 血管样病变钙化的特点,包括A-V畸形,脑 三叉神经血管瘤病等。 4》脑肿瘤钙化。绝大多数表现为肿瘤内部 分钙化,其特点为在异常密度或信号的肿 瘤背景下有各种形态、程度和范围的钙化 存在。少数肿瘤可完全钙化,完全钙化主 要见于脑膜瘤。
5》其他没有特点的钙化。有些病变钙化没 有特点,需要结合临床病史和参考钙化周 围病变的影像学表现。
CT表现:常以颅内多发钙化为主要表现。 钙化常于2岁后出现,2岁前罕见,位于室 管膜下或脑皮质,以室管膜下多发结节状 钙化为其特点(图18),类似河边的石头, 皮质未钙化的结节CT平扫呈等密度或稍高 密度影,MR对于已钙化病灶的确定不如 CT,T1上为等信号或稍高信号,在T2上为 高信号。
图18
图15
双侧半 球脑实 质内多 发囊性 病变, 大小不 等,囊 内液体 密度类 似脑脊 液,部 分囊壁 有钙化
2、代谢性疾病和内分泌性疾病
很多代谢性和内分泌性疾病可以引起钙 磷代谢异常,所以表现有颅内钙化,其 特点是双侧片状、弥漫性分布。确定是 哪一种疾病,需要临床有关生化检查确 定。值得注意的是,颅内生理性钙化也 可以与代谢性和内分泌性疾病引起的颅 内钙化表现类似,如果没有临床症状且 钙磷代谢和相关内分泌生化检查均正常, 可考虑为生理性钙化。
7、肿瘤性钙化
脑肿瘤钙化分为两种类型。绝大多数表现 肿瘤内部分钙化,其特点为在异常密度或 信号的背景内有各种形态、程度和范围的 钙化灶存在,这种情况容易确定为肿瘤钙 化。少数肿瘤内可完全钙化,主要见于脑 膜瘤。这种情况需要与颅骨骨瘤或其他钙 化鉴别,尽管任何颅内肿瘤均可能出现钙 化,但有些肿瘤钙化常见,有些肿瘤很少 钙化,
图10
脑实质点状 钙化,周围 脑水肿呈片 状低密度
图11
脑室内弥漫性小点状钙化
(3)脑结核病
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后期,约半数在靠近颅底部、 鞍区附近出现散在钙化斑点,这种钙化灶的发 现是其与其他细菌性脑膜炎区别的主要依据。 脑内结核病早期,中心干酪性坏死区可以出现 点状钙化,CT增强时周围呈环形强化,再加上 中心点状高密度影钙化,构成典型结核病的靶 征,是识别结核病的重要证据(图14)。 晚期整个结核瘤可以出现钙化,呈结节状(图 13)也可仅其壁部分钙化,呈断续之环状或破 碎的蛋壳状。
图12
脑室内弥漫性小点状钙化
图13
右侧侧脑室三 角区旁团块状 钙化,透明膈 及左侧基底节 区结节样钙化。
图14
增强扫描示 右侧顶后环 形强化灶, 环中央有高 密度点,病 灶周围水肿 呈低密度。
(4)脑包虫病
脑包虫病以在脑实质里形成巨大囊肿为特 征,囊壁可出现壳状钙化,完整或不完整, 或囊壁出现结节状钙化(图15)囊壁钙化 的出现,有助于与囊壁无钙化的颅内囊性 病变区别,如神经上皮囊肿、蛛网膜囊肿 等。
CT表现:脑实质内多发、散在的结节样钙 化(8、9图8)同时可累及脑血管,引起脑 血管炎症及内皮增生,血管闭塞后引起脑 梗死、脑软化、脑穿通畸形囊肿等。其他 表现包括脑小畸形、普遍性脑萎缩、脑白 质髓鞘形成不良等。 临床表现:智力发育障碍、脑积水及癫痫 发作。
图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