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1 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合集下载

九年级化学下册 6.3(第1课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课件 (新版)沪教版

九年级化学下册 6.3(第1课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课件 (新版)沪教版
[思考(sīkǎo) 交流]
第十九页,共38页。
第6章 溶解(róngjiě)现象
[归纳(guīnà) 提升]
增加溶质、恒温蒸发(zhēngfā)溶剂一定能使不饱和溶液 转化为饱和溶液;增加溶剂一定能使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 液。对于改变温度而言,应根据物质溶解性受温度影响的具体 情况区别对待,大多数物质升温会由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少数物质例外,如氢氧化钙,当温度升高时溶解能力减弱。
[方法点拨] (1)当溶液中没有固体溶质时,可向溶液中加入相应 的溶质,看加入的溶质是否溶解(róngjiě)。如果溶解(róngjiě),表明 原溶液是不饱和溶液;如果不溶解(róngjiě),则原溶液是饱和溶液。
(2)当溶液中有固体溶质时,就看固体溶质是否继续溶解(róngjiě), 如果继续溶解(róngjiě),表明原溶液是不饱和溶液;如果不溶解 (róngjiě),则原溶液就是饱和溶液。
探究点四 饱和、不饱和溶液(róngyè)与溶液 (rón[g情yè景)浓稀的关系 (qíngjǐng)展
示]
第二十四页,共38页。
第6章 溶解现象
[问题(wèntí) 探究]
“饱和溶液(róngyè)一定是浓溶液(róngyè),不饱和溶液 (róngyè)一定是稀溶液(róngyè)。”这样的说法是否正确? 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第十四页,共38页。
第6章 溶解(róngjiě) 现象
[课堂(kètáng) 速记]
第十五页,共38页。
第6章 溶解 (róngjiě)现象
[应用 (yìngyòng)示
例]
例2 2014·雅安 衣服上沾有碘很难洗净,碘在下列四种不同(bù
tónɡ)溶剂中的溶解性如下表所示:

6.3 第1课时 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课件 2020-2021学年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6.3 第1课时 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课件 2020-2021学年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九年级全一册(沪教版)化学
34.这个世界不是因为你能做什么,而是你该做什么。 47.我们总是对陌生人太客气,而对亲密的人太苛刻。 44.成长的过程其实就是世界观不断崩塌重建的过程。 55.沟潭之水,凝滞沉闷,飞瀑之流,奋迅高亢——同是为水,性却异,前者满足安逸,后者进取不已。 94.这世上,时光会改变太多事情,但总有一些人一些事,只要你相信,就永远不会改变。 17.梦想是点燃生命之火的催化剂。 55.功到自然成,成功之前难免有失败,然而只要能克服困难,坚持不懈地努力,那么,成功就在眼前。 15.成功是分两半的,一半在上帝手中,那是宿命;另一半在自己手中,那是拼命。 9.试着把光芒留给别人,不用太在意那些有的没的,你会更快乐。 77.哪有那么多的一夜成名,其实都是百炼成钢。 95.灿烂的犹如初开的太阳的面纱,灵秀的犹如崖边的一只百合,热情的犹如一株红色的玫瑰,散发着撩人的芬芳,她让我如此深深着迷。 18.即使跌倒了,也要漂亮的站起来再哭。 33.有时候,垃圾只是放错位置的人才。 42.成功的信念在人脑中的作用就如闹钟,会在你需要时将你唤醒。 98.不要乱说话。话说出去之前你还是话的主人,话说出去之后你就成了话的奴隶。 94.这世上,时光会改变太多事情,但总有一些人一些事,只要你相信,就永远不会改变。 21.屋子修得再大也是临时住所,只有那个小木匣才是永久的家,所以,屋宽不如心宽,身安不如心安! 55.功到自然成,成功之前难免有失败,然而只要能克服困难,坚持不懈地努力,那么,成功就在眼前。 82.眼中闪烁的泪光,也将化作永不妥协的坚强。

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6章 溶解现象 6.3 物质的溶解性(1)课件

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6章 溶解现象 6.3 物质的溶解性(1)课件

第五页,共十四页。
资料(zīliào)
呢绒、毛、丝绸等高级衣料用水洗会引起皱 缩、变形和损伤,或不易洗净,故常采用干洗 的方法。干洗剂(xǐ jì)是由易挥发的有机溶剂,表 面活性剂和少量水(或不加水)及乳化剂组成 的。有机溶剂的作用是溶解衣物上的油污(常用 的有轻石油烃和氯代烃),表面活性剂能防止 溶于溶剂的污垢微粒再沉积。干洗剂尽管对清 洁油性污渍非常有效,但对水溶性污渍的去污 效果却不明显。
不饱和溶液
3、检验饱和溶液方法:
取样,加入少量该溶质,观察能否继续溶解。
4、浓溶液和稀溶液: ⑴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也不一定是稀溶液;
⑵相同温度,同一溶质的溶液,
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要浓一些。
第十三页,共十四页。
内容 总结 (nèiróng)
第6章 溶解现象。胡萝卜如果生吃,其中的β-胡萝卜素只有25%被吸收,如果用食用油烹调后,则 能吸收95%,你知道吸收效率高低的道理吗。β-胡萝卜素在水中溶解性小,在食用油中的溶解性大。
的溶质多。
√ (6)浓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7)在相同温度下,食盐的饱和溶液比它的不饱和溶液要浓。
√ (8)60℃时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当温度降低到20℃时,其它条件不变,该
溶液还是饱和溶液 。
第十页,共十四页。
1、下列因素不会影响(yǐngxiǎng)物质溶解性的是( )
A.溶质的性质
第六页,共十四页。
干洗不是什么神秘的事,它只是用溶剂来去除油垢或 污渍。由于溶剂中几乎不含任何水分,所以称之为干洗 。干洗的溶液可以溶解及去除衣物上的油垢,例如羊毛 及丝类的天然纤维,水洗后很可能会缩水、变形及褪色 ,但是干洗就可以处理得很好。

6.3 第1课时 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课件 2020-2021学年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6.3 第1课时 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课件 2020-2021学年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九年级全一册(沪教版)化学
49.如果可以重新活一次,每个人都将是成功。 33.有无目标是成功者与平庸者的根本差别。 69.我们总在关注我们得到的东西是否值钱,而往往忽略放弃的东西是否可惜。 63.当你快乐时,你要想,这快乐不是永恒的。当你痛苦时,你要想,这痛苦也不是永恒的。 80.一个能从别人的观念来看事情,能了解别人心灵活动的人,永远不必为自己的前途担心。 77.旁观者的姓名永远爬不到比赛的计分板上。 48.但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负疚。 46.许多人企求着生活的完美结局,殊不知美根本不在结局,而在于追求的过程。 24.世界会向那些有目标和远见的人让路。 16.如果我们有着快乐的思想,我们就会快乐;如果我们有着凄惨的思想,我们就会凄惨。 63.当你快乐时,你要想,这快乐不是永恒的。当你痛苦时,你要想,这痛苦也不是永恒的。 75.当你快乐时,你要想,这快乐不是永恒的。当你痛苦时你要想这痛苦也不是永恒的。 4.大海因为波澜壮阔而有气势,人生因为荆棘坎坷而有意义。 39.要让事情改变,先改变我自己;要让事情变得更好,先让自己变得更好。 16.要想人前显贵,必先人后受罪。 20.自己要先看得起自己,别人才会看得起你。 76.只要拼不死,就往死里拼。 89.这个世界上,除了天赋,勤奋和努力也能让人走向成功。 68.也许终点只有绝望和失败,但这绝不是停止前行的理由。 57.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95.活着一天,就是有福气,就该珍惜。当我哭泣我没有鞋子穿的时候,我发现有人却没有脚。 56.困难是一块顽石,对于弱者它是绊脚石,对于强者它是垫脚石。

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九年级化学下册6.3物质的溶解性6.3.1物质的溶解性课件沪教版

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九年级化学下册6.3物质的溶解性6.3.1物质的溶解性课件沪教版
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 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练习:
有两瓶KNO3溶液,一瓶是20℃饱和溶 液,一瓶是20℃不饱和溶液,如何确定哪 一瓶是饱和溶液?
通过哪些途径能将KNO3溶液的饱和溶 液转化成不饱和溶液? 通过哪些途径能把不饱和的溶液变为饱 和溶液?
饱和溶液
加热、加溶剂等
不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
现象:硝酸钾加热之前不能全部溶解,加热 后 全部溶解。 结论:同一种物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性与温 度有关
以上实验表明:
1、不同的物质同一溶剂中溶解性的不同。 2、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 3、同一种物质在同一种溶剂中的溶解性与温 度有关。
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溶质、溶剂、温度
一种物质能不能无限的溶解呢?
思考: 为什么在相同的条件下,面粉在水中 不易溶解,而食盐易溶于水中; 为什么油渍在水中很难溶解,在汽油 中却很容易溶解?
一种物质(溶质)溶解在另一种物 质(溶剂)里的能力称为溶解性。
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有哪些 呢?
探究并思考一:
1、在3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相同体积的 水 2、分别加入食盐、蔗糖、消石灰 3、振荡,观察溶解情况
探究并思考:
1、在一小烧杯中加少量水,边加加硝酸钾, 边搅拌,看是否可以无限溶解 2、加少量水,搅拌,观察 3、加热,搅拌,观察
• 1、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水中,硝酸 钾的溶解有极限。 • 2、加水后硝酸钾继续溶解。 • 3、加热后硝酸钾继续溶解。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定义:
在一定的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 里,不能在溶解的某种溶质的溶液, 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现象:在相同的水食盐和蔗糖溶解的多, 熟石灰溶 解的少。

九年级化学下册 6.3 物质的溶解性 6.3.1 物质的溶解性课件

九年级化学下册 6.3 物质的溶解性 6.3.1 物质的溶解性课件
第十四页,共十四页。
• 1、一定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度下、一定量的水中,硝酸 钾的溶解(róngjiě)有极限。
• 2、加水后硝酸钾继续溶解。 • 3、加热后硝酸钾继续溶解。
第九页,共十四页。
定 义 :饱和溶液(bǎo hé rónɡ yè)和不饱和溶
在一定的液温(bǎ度o hé下rónɡ,yè)一定量的溶剂(róngjì)
里,不能在溶解的某种溶质的溶液,
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
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第十页,共十四页。
练习 : (liànxí)
有两瓶KNO3溶液,一瓶是20℃饱和溶液(bǎo
,一瓶是20℃不饱和溶液 ,如何 hé rónɡ yè)
(bǎo hé rónɡ yè)
确定哪一瓶是饱和溶液(bǎo hé rónɡ ? yè)
第十二页,共十四页。
本课小结(xiǎojié)
第十三页,共十四页。
内容(nèiróng)总结
第三节 物质的溶解性。现象:在相同的水中食盐和蔗糖溶解的多,熟石灰溶 解的少。结论:不同 物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结论: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1、在1支试管中分别 加入少量水。1、不同的物质同一溶剂中溶解性的不同。2、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3 、同一种物质在同一种溶剂中的溶解性与温度有关。在一定(yīdìng)的温度下,一定(yīdìng)量的溶剂。降 温、增加溶质、减少溶剂(如蒸发)等。本课小结
1、在2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shǎoliàng)植物油
2、一支加少量的水 3、另一支加少量的汽油
现象:植物油在水中不溶解,在汽油中溶解。 结论:同一种(yī zhǒnɡ)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 不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4)使一接近饱和的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倒出一些溶液。 )使一接近饱和的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倒出一些溶液。 (5)在同一温度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会比不饱和溶液含 )在同一温度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 有的溶质多。 有的溶质多。 (6)在相同温度下,食盐的饱和溶液比它的不饱和溶液要浓。 )在相同温度下,食盐的饱和溶液比它的不饱和溶液要浓。 件不变, 件不变,该溶液还是饱和溶液 。
(7)60℃时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当温度降低到 ℃时,其它条 ) ℃时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当温度降低到20℃

交流讨论: 交流讨论:
饱和溶液一定 是浓溶液 稀溶液一定是 不饱和溶液
同学们说说他们谁是正确的? 同学们说说他们谁是正确的?
溶液的分类
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 浓溶液--------稀溶液 浓溶液--------稀溶液
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
一定温度、一定量的溶剂中、 一定温度、一定量的溶剂中、某溶质
升温 加溶剂 加溶质; 蒸发溶剂 加溶质; 降温
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
练习、 练习、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饱和溶液。 )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饱和溶液。 (2)装有饱和溶液的瓶底,一定有这种溶质的固体。 )装有饱和溶液的瓶底,一定有这种溶质的固体。 (3)含有未溶溶质的溶液,一定是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含有未溶溶质的溶液,一定是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 1、不同的物质在同一种的溶剂中的溶 解性不同; 解性不同; • 2、同一物质在不同的溶剂中的溶解性 不同; 不同; • 3、同一物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性与 温度有关; 温度有关;
想一想: 想一想:
胡萝卜如果生吃,其中的β 胡萝卜素只有25%被吸收, 胡萝卜如果生吃,其中的β-胡萝卜素只有25%被吸收, 只有25%被吸收 如果用食用油烹调后,则能吸收95%,你知道吸收效率高低 食用油烹调后 95%,你知道 如果用食用油烹调后,则能吸收95%,你知道吸收效率高低 的道理吗? 的道理吗? β-胡萝卜素在水和油中的溶解性不同, 胡萝卜素在水和油中的溶解性不同, β-胡萝卜素在水中溶解性小,而在食用油中的溶解性大。 胡萝卜素在水中溶解性小,而在食用油中的溶解性大。 在水中溶解性小 油中的溶解性大
溶解性与溶剂的性质有关 溶解性与溶剂的性质有关 溶剂的性质
注意: 注意: 在生活和生产中,人们常用酒精 汽油、氯仿、 酒精、 在生活和生产中,人们常用酒精、汽油、氯仿、苯、香蕉水 溶剂溶解某些在水中难以溶解的物质 溶解某些在水中难以溶解的物质。 等溶剂溶解某些在水中难以溶解的物质。
实验3: 实验 : 支试管, 硝酸钾, 取1支试管,加入 支试管 加入5mL水,然后加入 硝酸钾,充分振荡, 水 然后加入3g硝酸钾 充分振荡, 硝酸钾是否能完全溶解?如不能完全溶解,将试管加热, 硝酸钾是否能完全溶解?如不能完全溶解,将试管加热,观察实 验现象。 验现象。 序号 6 7 结论 溶质 溶剂 温度 现象 固体没有全部溶解 固体全部溶解
[实验 实验1] 实验 用量筒各量取5mL水,分别加入A、B、C三支试管中,再 水 分别加入 、 、 三支试管中 三支试管中, 用量筒各量取 分别加入食盐 蔗糖、消石灰各 ,振荡片刻,静置, 食盐、 分别加入食盐、蔗糖、消石灰各1g,振荡片刻,静置,观察物 质的溶解情况。 质的溶解情况。 序号 1 2 3 溶质 食盐1g 食盐1g 蔗糖1g 蔗糖1g 消石灰1g 消石灰1g 溶剂 水5mL 水5mL 水5mL 现象 食盐完全溶解 蔗糖完全溶解 消石灰没有完全溶解
结论 溶解性与溶质的性质 溶质的性质有关 溶解性与溶质的性质有关 注意: 注意: 固体物质的溶解性有强有弱, 食盐、蔗糖、硝酸钾等易 固体物质的溶解性有强有弱,如,食盐、蔗糖、硝酸钾等易 于水,而消石灰微溶于水,碳酸钙却不溶于水。 微溶于水 不溶于水 溶于水,而消石灰微溶于水,碳酸钙却不溶于水。
[实验 实验2] 实验 两支试管, 取A、B两支试管,分别滴入少量食用油。往试管 中加 、 两支试管 分别滴入少量食用油。往试管A中加 入少量水,往试管B中加入少量汽油 振荡,观察现象。 中加入少量汽油, 入少量水,往试管 中加入少量汽油,振荡,观察现象。 序号 4 5 结论 溶质 食用油 食用油 溶剂 水 汽油 现象 食用油不溶于水 食用油溶于汽油中
结论: 、 稀溶液与饱和、 结论:1、浓、稀溶液与饱和、不饱和溶液无绝对 关系; 关系; 2、同种溶质在相同温度下饱和溶液的浓度一定大 、 于不饱和溶液。 于不饱和溶液。
课堂小结: 课堂小结: 一种物质(溶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溶剂)里的能力。 一、溶解性: 溶解性: 在另一种物质 能力 一种物质(溶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溶剂)里的能力。 1、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①溶质性质 2、饱和溶液 ②溶剂性质 升温 蒸发溶剂 降温 ③温度 不饱和溶液 加溶剂 加溶质 3、检验饱和溶液方法: 检验饱和溶液方法: 取样,加入少量该溶质,观察能否继续溶解。 取样,加入少量该溶质,观察能否继续溶解。 4、浓溶液和稀溶液: 浓溶液和稀溶液: ⑴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也不一定是稀溶液; 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也不一定是稀溶液; 不一定是浓溶液 也不一定是稀溶液 ⑵相同温度,同一溶质的溶液,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要浓一些。 相同温度,同一溶质的溶液,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要浓一些。
[实验1] 实验1] 取一瓶底部留有硝酸钾晶体的硝酸钾溶液, 取一瓶底部留有硝酸钾晶体的硝酸钾溶液,分别取出 留有硝酸钾晶体的硝酸钾溶液 适量加入A 两支试管中, 适量加入A、B两支试管中,再分别向试管中加入少量硝酸 钾晶体,振荡,观察固体是否溶解。 钾晶体,振荡,观察固体是否溶解。 [实验2] 实验2] 在A试管中再加入适量水,观察未溶解的硝酸钾是否 试管中再加入适量水, 继续溶解。 继续溶解。 [实验3] 实验3] 在酒精灯上加热B试管, 在酒精灯上加热B试管,观察未溶解的硝酸钾是否继 续溶解。 续溶解。
硝酸钾3g 水5mL 室温 硝酸钾 硝酸钾3g 水5mL 加热 硝酸钾 溶解性与温度有关 溶解性与温度有关 温度
注意: 注意: 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性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强, ⑴.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性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强,如,硝酸钾 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性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弱, ⑵.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性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弱,如,消石灰
探究:物质能否无限的溶解在水 探究 物质能否无限的溶解在水? 物质能否无限的溶解在水 取1支试管,加入3g硝酸钾,再加入5mL水,充分 支试管,加入3 硝酸钾,再加入5mL水 振荡,硝酸钾是否能完全溶解? 振荡,硝酸钾是否能完全溶解? 硝酸钾不能全部溶解 在一定的条件下,硝酸钾不能无限地溶解在水中。 在一定的条件下,硝酸钾不能无限地溶解在水中。 不能无限地溶解在水中 溶解的量是有限的) (溶解的量是有限的)
思考: 思考: 饱和溶液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1、饱和溶液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2、在上面的前提条件下,关键看什么? 在上面的前提条件下,关键看什么? 3、为什么必须说明是“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为什么必须说明是“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4、如何将一杯饱和的硝酸钾溶液转变成不饱和溶液? 如何将一杯饱和的硝酸钾溶液转变成不饱和溶液? 5、一杯不饱和的硝酸钾溶液,能否将它转变成饱和溶液呢? 一杯不饱和的硝酸钾溶液,能否将它转变成饱和溶液呢?
硝酸钾 晶体 硝酸钾溶液
溶液的分类
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
在一定温度、一定量的溶剂中, 不能再溶解某种 一定温度、一定量的溶剂中 溶质的溶液,称为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 溶质的溶液,称为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在一定温度、一定量的溶剂中, 还能继续溶解某 一定温度、一定量的溶剂中 种溶质的溶液,称为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 种溶质的溶液,称为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实验 现象 结论
物质的溶解性: 物质的溶解性 一种物质(溶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溶剂)里的能力。 一种物质(溶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溶剂)里的能力。 在另一种物质 能力
联系生活: 联系生活: 1. 面粉和蔗糖放入水中,是否都能溶解 面粉和蔗糖放入水中,是否都能溶解? 蔗糖能够溶解在水中,而面粉几乎不溶。 蔗糖能够溶解在水中,而面粉几乎不溶。 2. 衣服上沾了油污 用水洗不干净,但汽油却能洗去油污 衣服上沾了油污,用水洗不干净 但汽油却能洗去油污? 用水洗不干净, 油污不溶于水,却很容易溶解在汽油中。 油污不溶于水,却很容易溶解在汽油中。 3.你冲果珍的时候用热水还是冷水 你冲果珍的时候用热水还是冷水? 你冲果珍的时候用热水还是冷水 果珍在热水中溶解的既快又多。 果珍在热水中溶解的既快又多。 猜想: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猜想: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猜想一:溶解性与溶质的性质有关 猜想一:溶解性与溶质的性质有关 猜想二:溶解性与溶剂的性质有关 猜想二:溶解性与溶剂的性质有关 猜想三:溶解性与温度有关 猜想三:溶解性与温度有关 对比实验: 对比实验: 如何设计实验验证猜想(影响溶解性的因素 ? 如何设计实验验证猜想 影响溶解性的因素)? 影响溶解性的因素 (控制变量法) 控制变量法)
练习: 练习: 下列因素不会影响物质溶解性的是( 1、 下列因素不会影响物质溶解性的是( B ) A.溶质的性质 B.溶剂的质量 A.溶质的性质 B.溶剂的质量 C.溶剂的性质 C.溶剂的性质 D.温度 D.温度 2、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是( D ) 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是( A.浓溶液 B.不能溶解任何物质的溶液 A.浓溶液 B.不能溶解任何物质的溶液 C.稀溶液 D.不能继续溶解该物质的溶液 3、 下列措施不能使不饱和溶液转变为饱和溶液的是( D 下列措施不能使不饱和溶液转变为饱和溶液的是( A.蒸发溶剂 B.增加溶质 A.蒸发溶剂 B.增加溶质 C.改变温度 D.加速搅拌 C.改变温度 D.加速搅拌 4、现有20℃时的硝酸钾饱和溶液100克,能使该溶液变为 现有20℃时的硝酸钾饱和溶液100克 20℃时的硝酸钾饱和溶液100 不饱和溶液的方法是( 不饱和溶液的方法是( D ) A.恒温蒸发掉20克水 恒温蒸发掉20 B.温度不变 加入20 温度不变, 20克硝酸钾 A.恒温蒸发掉20克水 B.温度不变,加入20克硝酸钾 C.降低温度到 降低温度到10℃ D.升高温度到 升高温度到30℃ C.降低温度到10℃ D.升高温度到30℃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