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义务教育发展失衡问题

城乡义务教育发展失衡问题
城乡义务教育发展失衡问题

论城乡义务教育发展失衡的根源与对策

张家勇1

[内容提要]本文首先比较了我国城乡二元义务教育不均衡发展的现状,接着剖

析了我国城乡二元化义务教育产生的根源,最后提出了缩小城乡义务教育差距的措施。

[关键词] 城义务教育;发展失衡;教育公平

A Survey of Reasons of and Measures to Unbalanced

Development of Urban and Rural Compulsory Education

by Zhang Jiayong

Abstract: First, this paper compares contemporary situations of urban and rural compulsory education in China mainland. Then it explores reasons why the disparity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compulsory education arises. At last, it presents countermeasures on how to deal with this problem.

Key word: dualistic (rural& urban) compulsory education; unbalanced development; equity of Education.

国内外不少学者认为高等教育从社会发展的边缘走进了社会发展的中心,其实义务教育才真正是社会发展的中心,因为义务教育几乎涉及全社会所有公民,而高等教育只涉及少数社会精英,而且接受义务教育阶段的青少年具有更强的可塑性,义务教育的重要性怎么估计都不过分。义务教育的性质决定了它面向全体公民的公平性,国家办好义务教育最终是维护“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有益于多数社会成员的根本利益,最终有益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根本利益。”梁漱溟曾说过:“受教育的不平等是所有不平等中的最残忍的。”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教育发展的公平问题得到重视,但是一直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一系列教育改革措施增强了教育的内部活力和外部适应性,但是公平的状况和观念,归根到底决定于生产力的高低和相应的生产关系的性质。近十年来我国城乡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问题已经相当严重,伴随信息时代的来临城乡差距还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十六大召开以来,“三农”问题进一步确立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作为农村发展发动机的农村义务教育问题再次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重构适合我国国情的城乡义务教育投资与管理体制已是势在必行。

一、城市和农村义务教育的现实比较

㈠农村义务教育投入和城市相比差距大

据2002年《中国统计年鉴》,2001年中国农村总人口为93383万人,占总人口的73.2%。可见我国农村人口依然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义务教育的重头戏依然在农村。1999年农村普通初中、小学的在校生分别占全国的57.15%、66.98%,而城市的比例分别为16.42%、13.56%。[1]2001年,农村普通初中、小学的在校

1张家勇(1972-),男,安徽金寨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中心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2001级博士生邮编:100875。

生分别占全国的48.53%、68.60%,而城市的分别为13.40%、16.55%。[2]但是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没有体现这一现实。1999年农村普通初中的教育经费是全国普通初中的53.72%,农村普通小学的教育经费只占全国普通小学的58.56%。[3]1999年全国初中生均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为625.46元,其中城镇为811.69元,农村为485.82元,城镇与农村生均支出比为100.0:59.9;普通小学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为378.72元,其中城镇为515.27,农村为310.58元,城镇与农村生均支出比为100.0:60.3。[4]2001年全国普通初中生均预算内事业费支出为639.63元,农村为508.58元;全国普通小学生均预算内事业费支出为414.78元,农村为345.77元。[5]

另外,农村中小学的公用经费的比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994年农村中学、小学公用经费占财政预算内教育事业费的百分比分别为8.08%、5.53%,而全国中学、小学的百分比分别为12.41%、7.51%。[6]1999年全国普通初中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支出为76.97元,农村初中为44.15元,两者相差32.82元;全国普通小学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支出为35.72元,农村小学生均为24.01元,两者相差11.71元。[7]另据对2036个县1999年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开支的统计,有1021个县生均小学公用经费支出不足10元,约占调查县的一半;有378个县初中生均公用经费支出不足30元,约占调查县的18%。[8]

㈡农村居民义务教育负担比城市居民重

农村居民义务教育的负担主要有:集资办学、农村教育费附加、杂费。《教育法》规定农民要负担教育费附加,而大多数城镇居民没有这个责任。《教育法》也规定义务教育学校基建支出城镇由政府负担,农村则要求由乡村负责,部分通过向农民集资解决。仅有城镇居民1/3消费能力的农民群体对本属于政府行为的农村义务教育,担当起“大梁”作用。农村居民只能享受城镇居民60%左右的教育经费支持,又要支付60%左右的义务教育费用;而城市居民只支付13%。更离奇的是,1999年全国约有17%的农村教育费附加用于发展城镇义务教育。[9] 2000年,农村普通初中、小学缴纳的杂费占教育经费总投入的比例依然高于全国的平均数,显然比城市普通初中、小学的比例高。农村普通初中、小学的社会捐资和集资办学经费的比例也高于全国平均数,同样可以断定比城市普通初中、小学的比例更高。根据《2001年中国统计年鉴》,2000年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用于文化娱乐方面的支出为187元,比1995年增长82.4%,其中主要是学杂费支出增长,学杂费支出5年间人均增加72元,占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支出的比重由66.6%提高到74.9%。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虽然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投入比例略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但是农村居民家庭和个人对义务教育的投入比城市居民家庭和个人的投入要多。

2000年全国普通初中、小学教育经费来源和支出情况单位:万元

资料来源:《中国教育统计年鉴2001》第368页有关表格整理,删去了预算内教育经费、社

会团体和公民个人办学经费、其他教育经费等几项。

㈢农村中小学的办学条件比城市学校差

1991年我国中小学教学仪器设备配齐的比例是:城市中学为42.49%,小学为24.52%;农村中学分别为17.62%,农村小学为8.46%。城市人均拥有的图书数中学生为20.9本,小学生为7.6本,农村分别为3.6册,1.9册。[10]2000年,全国初中危房627.1万平方米,其中农村为472.6万平方米,占75.36%;全国小学危房面积为1466.0万平方米,其中农村为1201.2万平方米,占81.94%,城乡差距明显。[11]其他如,微机室、实验室、校园网、电化教育设施等方面城乡之间存在的差距更为显著。城市教育信息化步伐要远远快于农村,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差距带来的不平等将呈加速度增长,农村孩子在起点上就已注定了落后的命运。

㈣农村中小学的师资比城市学校差

从数量上看,城市教师超编,农村教师缺编。1993年我国城市中小学的师生比为:初中1:13.04,小学1:19.83;农村的分别为1:16.56,1:23.13。从师资学历层次上看,城市高于农村。2001年,城镇普通小学专任教师大专及以上学历的比例为40.94%,农村为20.25%;城镇普通初中专任教师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比例为23.51%,农村为9.35%。[12]2003年安徽省金寨县南溪镇丁埠辅导区37名小学教师中,普通师范毕业生仅4人,占10.8%;专科毕业生3人,占8%;其余都是通过进修、函授、全员培训、民师转正等方式取得学历或获得国家教师资格的,占81.2%。从年龄结构上看,农村中小学教师老龄化严重。上述丁埠辅导区37名小学教师中,50岁以上的达到13人,占35%;30岁以下的仅2人;占5.4%;30-50岁之间的22人,占59.5%。[13]从代课教师的分布上看,农村远多于城市。下表显示,2002年全国代课教师分布有明显的城乡差异,尤其是城乡小学之间差异显著。

2002年普通中小学代课教师城乡分布情况单位:人

资料来源:根据《2002年中国教育统计年鉴》第103页、第99页有关表格整理。

二、城市和农村义务教育差距产生的根源

我国城乡二元化义务教育产生的根源十分复杂,是政治的、经济的、历史的、文化的、社会转型等因素综合交叉影响的结果。下面只从四个方面加以探讨:

㈠我国城乡二元社会结构断裂造成的必然结果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还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为了加速现代化进程,我国制定了优先发展工业的战略。1958年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户口管理登记条例》为我国以后城乡二元经济格局奠定了基础,至今户口依然是农村人口心中的痛。我国工业的起步是以农业积累增长为启动国家工业的初始资本,是以农民的利益为代价的。自1958-70年代末期,国家通过“剪刀差”积累资金总额按当

时价格达到6000亿元人民币。[14]1983年“剪刀差”为400多亿,后来每年仍高达600-1000亿元。1978-1984年城乡人均收入比例(以农村为1,下同)由2.37:1降为1.71:1,但1992年又扩大到2.59:1(修正值为3.34:1)。[15]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表明,1997~2000年,由于市场疲软、结构调整、旱涝灾害等因素影响,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连年下降,按不变价格计算,分别比上年下降4.3、0.3、0.5、1.7个百分点。同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再度扩大,1995--2000年农村居民全年可支配收入净增675元,平均每年增加135元;而同期城镇居民全年可支配收入净增1997元,平均每年增加399元,城镇居民全年可支配收入的净增总额比农村居民高1.95倍,城乡居民收入比1995年为2.71:1,到2000年扩大为2.79:1。[16]城乡居民的恩格尔系数1978年分别为57.5%、67.7%,相差10.2个百分点;2001年分别为37.9、47.7,相差9.8个百分点。[17]我国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出现的断裂现象,部分是人为的结果。针对城市保护主义倾向以及“三农”问题严峻形势,李昌平(1994-1996年任湖北省监利县周沟乡党委书记)向朱鎔基总理痛陈:农民真穷,农村真苦,农业真危险;四处奔走大声疾呼要国家给农民国民待遇。社会冲突论发现,人们受教育的机会受到家庭社会地位的很大影响。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复制着一定的社会结构,城乡巨大差距的存在必然导致城乡教育发展的不平衡。

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居民家庭人均收入比较单位:元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2002》第320页的表格整理,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年9月版。

㈡我国现行义务教育投资和管理体制的弊端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规定:“基础教育的管理权限属于地方。”以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等教育法规及文献中又有新的补充和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第30条规定:“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新建、改建、扩建所需资金,在城镇由当地人民政府负责列入基本建设投资计划,或者通过其他渠道筹措;在农村由乡村负责筹措,县级人民政府对有困难的乡村可酌情予以补助。”不难看出,城市的义务教育由全国税收负担,而农村则由农民负担,政策体现明显的对农村的歧视性。10多年来农村义务教育形成了以地方财政拨款为主,学生杂费,农民教育集资和农村教育费附加为辅的多渠道筹措经费的投资体制。农村义务教育实行的管理体制是谁办学谁负责,大致形成县、乡、村三级管理的格局。

现行体制把基础教育权限下放地方政府,缺乏对地方政府的有效约束,导致教育经费不能足额落实和合理使用。出于政绩展示和“面子工程”等需要考虑,有限教育资源中的大部分被少数县城实验中小学或位于乡镇的中小学占用。现行体制的弊端还体现在县乡政府的财政负担过重,中央和省级财政负担过小。1998年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对全国7省(市)26个县的抽样调查显示,在义务教育的总支出中,地级以上政府的教育支出(补助专款)只占12%,县级政府支出占9.8%,其余78.2%由乡一级政府和村负担。[18]2001年,我国义务教育总投入中,

财政性教育经费只占63.2%;初中教育经费中,政府预算内教育经费所占比例小于60%,小学小于70%。而在1998年OECD国家初等、中等及中学后教育经费中,财政性教育经费平均比例已达到了90.9%。1995—1996年美国初等、中等教育经费的97.6%来自政府投入。[19]

乡级财政是各级财政中财力最弱的一级,也是各地财力差距最显著的一级,主要由乡级财政负责义务教育的投资势必造成义务教育发展千差万别。近几年部分地区实行农村税费改革,农村教育费附加和农民教育集资被取消,同时没有充足的财政手段填补,义务教育的投入大量减少,农村义务教育发展面临新的考验和挑战。例如,2000年安徽省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总收入为38.24亿元,比上一年减少1.86亿元,下降4.64%。[20]

㈢教育法规执行不力

我国自1985年起颁布了一系列与义务教育相关的教育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未成年保护法》等,但是教育法规是所有法律中最软性的,其执行的现实状况难尽人意:教育投入的“三个增长”得不到保证,农村教育费附加和教育统筹等没有很好地用于教育,农村教师的工资不能按时按量发放,乡镇企业、私有企业雇用未成年工人,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辍学问题等得不到法律上的解决等等。各类违反教育法规的行为主要发生在农村,对农村义务教育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

㈣“三农”问题累积的后果

我国县乡政府机构臃肿人浮于事,以至于许多县乡财政演变为“吃饭财政”。过量吃财政饭的人员吞噬了改革开放带来的经济发展成果,挤占了可利用的农村社会资源和人力资源。据国家统计局等11个部委对全国1020个有代表性乡镇的抽样调查,平均每个乡镇党政内设机构为16个,其人员平均158人,超过正常编制的2-3倍;平均每个乡镇下属单位为19个,其人员达290余人,严重超编。李昌平认为当前的县乡政府规模缩小5倍没有任何问题,他80年代中期当乡书记,一个乡政府才10来个干部,现在100多人了。过去财税所才2-3人,现在分成了财政所、国税所、地税所,一般都有50多人,多的乡镇高达200-300人。法成了寻租的工具,管理就是为了收钱。县乡政府机构臃肿让农民背上了沉重负担,从而影响了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李昌平算了一笔帐,认为每年农民负担至少为4200亿元。[21]

其次,农村县乡政府工作效率低下,腐败严重。20多年来,我国农村经济得到了较快的发展是不争的事实,但是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与之相比很不相称。原因之一是不少政府部门弄虚作假腐败成风浪费了资源,有些甚至达到丧心病狂的地步。官员们大吃大喝腐败不计成本,但是关涉实施义务教育需要的资金就缺斤少两。笔者90年代初参加某乡政府组织的“四清”工作队,一天共从农民那里收缴3000余元的税费,但当天开支近4000元。据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调查,四川省某县级市的国家行政性教育经费1995年和1999年的统计数字分别为5853.5万元、7150.6万元,其中农村教育费附加各占36.2%、17.4%,即1995年2119.1万元、1999年1243.0万元,而实际上是850万元、550万元,只有上报数字的40.1%和44.2%。[22]

三、缩小城乡义务教育差距的对策

㈠改革农村义务教育的投资和管理体制

首先,要推行“中央和省级政府负责投入,县级政府负责实施”的管理体制。2001年5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确立“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并要求“县市人民政府要真正担负起发展本地农村义务教育的主要责任”。随后,国务院办公厅又发出《关于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通知》,强调农村义务教育要有二个转变:农村义务教育的责任从主要由农民负担转到主要由政府负担;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的责任从以乡镇为主转到以县为主。政府将加大对贫困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实现三个确保:教职工工资、公用经费、中小学危房改造。这些改革措施无疑将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正常运行起到重要作用,但是这些措施只能“保工资、保运转、保危改”而不能“保发展”。笔者认为农村义务教育责任上移是大势所趋,应该由中央和省级政府承担教育投入的主要责任,县级政府承担具体实施和管理的主要责任,把管理和投入责任适当分开。

实行新的体制既是合理的,也是可行的。纵观世界各国义务教育经费来源,绝大多数是政府公共投资构成义务教育的主要财源,不仅在美国、法国、德国、日本、瑞士、俄罗斯等发达国家,在印度、泰国、印度尼西亚、埃及、肯尼亚等发展中国家,来自政府的公共经费一般均占义务教育投资总额的85-90%左右,从而保证了义务教育的实际需要和均衡发展,为每个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创造平等的机会。从管理体制上看,大多数国家实行分级管理,通常由基层地方政府主管,但教育投入由各级政府共同负责、合理分担。如,美国义务教育由地方学区主管,但对义务教育的公共投资,主要由州和地方学区共同分担。日本的初等义务教育由市町村主管,但公共投资由中央、都道府县、市町村三级财政分担。从义务教育发展史看,美国、法国、德国、日本在19世纪末都曾将义务教育公共投资的责任下放到基层地方政府。初等义务教育投资主体在美国曾是地方学区,在法国和德国曾是市镇,在日本曾是市町村。但是这种低重心的投资体制造成义务教育的普及陷入困境,后来各国都纷纷加大中央和高层次地方政府的投资责任,使政府投资主体重心上移。从财政角度看,1994年我国实行“分税制”以来,中央财政收入逐年增长。2001年,我国中央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例由1978年的15.5%上升到52.4%,而中央财政支出占全国财政支出的比例由1978年的47.4%下降到30.5%;同期地方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例由1978年的84.5%下降到47.6%,但是地方财政支出占全国财政支出的比例由1978年的52.6%上升到69.5%。[23]中央和地方政府存在突出的财权和责任不对称的矛盾,中央财政有较大的空间增加义务教育支出。为配合新的管理体制,可以改革相应的税收体制,面向全国征收专项义务教育税,使城乡义务教育的投资体制一体化。1978年,我国国家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是31.2%,2001年下降为17.1%,可见,增加国家财政收入的空间也是有的。[24]

其次,要加快人事管理改革,实行城乡中小学教师轮岗制度。文革期间,我国农村教育曾经有一段虚假繁荣期。当时为了解决师资不足,迫不得已大量聘用学历低的民办教师。文革后20多年,我国人口的受教育程度已今非昔比。2001年我国每万人口中大学生人数由1978年的8.9人上升到56.3人。[25]师范教育的

超常规发展为农村教育准备了较为充足的师资后备力量。即使在贫困地区,也存在大量胜任中小学教学工作的后备人才。但是现行的人事管理制度“走不出,进不去”的封闭性导致师资队伍成为一潭死水。一批年龄偏大、知识老化、教学观念滞后的教师队伍严重制约了农村义务教育质量的提高。“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必须建立“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教师人力资源配置制度,使优秀的新生力量能够走进来,不符合要求的能够走出去。安徽省金寨县是国家级贫困县,该县一方面是在职教师学历层次低、老龄化严重,另一方面是师范院校毕业生无处上岗。2002年该县有200余名师专毕业生参加县政府的公开招聘,其中60名进入县财政成为国家教师,其余的140多名待岗。金寨县师范学校每年也大约有中师毕业生100余人,幼儿教育毕业生80余人,1997年后没有1人走上讲台。应该说后备力量是十分充足的,但是僵化的人事管理制度成为师资新陈代谢的瓶颈。[26]此外,要在城市和农村、重点学校和薄弱学校、偏僻地区与内地之间建立定期教师轮岗制度,以平抑师资配置矛盾缩短城乡差距。

另外,要逐步实行义务教育免费制度。世界各国对处境不利的地区和人群一般都采取特别的财政支持制度:实施免费义务教育;建立政府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为贫困学生提供政府助学金、免费课本和学习用品、交通补助、午餐补助等等。2003年公布的《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显示:从全国看,贫困地区因为家庭困难辍学的学生占辍学生总数的60%左右,而农村贫困地区学生减免学杂费的只有2%-3%。2002年,我国的经济总量已经跃居世界第6位,再以“穷国办大教育”来搪塞是不能容忍的。早在1948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的《人权宣言》第26条就明确提出:“教育,至少初等教育和基础教育是免费的。”我国应该即刻从贫困地区入手,尽快实行义务教育免费制度,免费要具体落实在学生身上,不只要免学费,而且要免书本费、水电费、公务费、基本建设费等所谓杂费;对偏远地区,还应该尽可能提供免费午餐、交通补贴等。

最后,要实行义务教育办学标准化,实现城乡义务教育协同发展。义务教育是公民素质的奠基教育,是法律赋予青少年儿童普遍享有的教育权利,是公共财,国家有义务最大限度地保证每一位公民在受教育的起点上的公平、机会上的均等。公平的原则是“差异存在最终应有益于地位最低者”,公平意味着能力相当且意愿相同的人,都应有参加与其能力和意愿相匹配的活动的权利。我国义务教育城乡二元化格局的形成很大程度上是人为的结果。中央和省级政府应该承担义务教育主要责任,确定义务教育的各项指标,制定各项指标的最低标准,增加义务教育专项拨款予以保证,保障全体公民接受统一标准的义务教育,最大限度地缩小日益拉大的城乡义务教育差距,维护教育公平。制定义务教育办学标准并不意味着要使城乡义务教育绝对均衡平等,而是要确立教育公平底线,保证农村孩子享受最起码的公平。

㈡制定有利于农村发展的战略,弘扬农村教育的传统优势

首先,要清除歧视性的农村政策。我国工业化的起始阶段是牺牲了农民的利益发展起来的,现在我国已经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过去一些不利于农业、农民、农村的政策应该加以调整。美国社会学家詹姆斯·科尔曼认为,“学校对孩子的学习成绩只有很小的影响,而家庭背景和社会环境却与此有着密切的联系。”只有农村社会真正发展起来,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城乡义务教育失衡问题。温家宝总理在2003年1月7日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说:“要继续坚持‘多予、少取、放

活’的方针,坚定不移地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不断提高农业的竞争力,拓宽农民的增收门路;认真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把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发挥出来,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活跃和繁荣农村经济。”[27]

其次,要精简县乡政府机构,建立乡村民主管理制度。对于精简县乡政府机构,新的政府领导人早有认识和决心。温家宝总理说过:“从根本上说,农村税费改革能不能成功,归根到底取决于县乡机构改革。只有转变政府职能,精简机构和人员,才能从根本上巩固税费改革成果。”[28]温家宝在当选总理后的记者见面会上说:“有一个县十二三万人口,吃财政饭的多达5700人,如果不精简,不减少人员,农民的负担不能得到彻底解决。”

此外,要弘扬农村教育的传统优势。解决农村义务教育问题,要谨防“农村教育城市化”倾向,要注意保持和开发农村教育自身优势。农村中小学教师一贯有吃苦耐劳勇于奉献的精神,他们的乡土亲情和人文关怀是农村孩子上进的重要激励因素。农村孩子肩负着家庭、家族、村庄(社区)的期望,满怀浓厚的家乡情,更具战胜困难的决心和斗志。农村教育有更为广阔的空间,学校可以利用更为丰富的本土化资源,开发富有乡土文化气息的地方课程等。

㈢依法治教,还教育法规应有的尊严

要使城乡义务教育平衡发展,严格执法、依法治教是必不可少的。各级人大要进一步做好教育立法工作,颁布适合国情的有利于农村教育发展的法令,让农村义务教育驰入快速、公平、正常的发展轨道。具体而言,我认为还应建立《学校标准法》、《学校财产保护法》、《学生身心健康保护法》、《教育经费法》、《教育行政法》、《义务教育税法》、《民办学校法》等等。各级政府要对现有的教育法规的执行情况做好监督检查,确保各项法律、法规的落实,切实解决教育投资、教师工资、学生辍学等突出问题。例如,通过立法,农村义务教育完全可以实行办学主体的多样化,鼓励农村知识青年个人办学,鼓励社会资本进入义务教育。引进竞争机制,实行公办、私立学校一视同仁的教育督导和评价体制,以办学质量作为政府财政支持的依据。要加大执法和打击腐败力度,确保既有法规的畅通无阻,将反腐收益用来发展农村教育。此外,还可以通过立法发行农村教育福利彩票等。

㈣加速农村义务教育信息化

教育信息化是基础教育前进的方向,网络教育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把最先进的教育资源传到偏远的农村,让农村的孩子和城市的孩子同步学习共同成长。网络图书馆、虚拟社区等的建立可以开阔农村孩子视野增长知识。正确处理教育信息化有利于缩小城乡义务教育差距。1999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快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建设的指导意见(草案)》,要求城市初级中学最迟于2001学年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程;经济比较发达地区的初级中学,最迟于2003学年开始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程;其他地区的初级中学最迟于2005学年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程。城市和经济比较发达地区的小学最迟于2005年学年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其他地区的小学最迟于2010学年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以后教育部又陆续出台一些关于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文件:《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2000年11月)、《关于在中小学实施"校校通"工程的通知》(2000年11月)、

《关于推进教师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意见》(2002)等等。从这些文件可以看出,城乡中小学信息化教育至少相差4-5年。信息技术的更新速度快,知识的半衰期已经大为缩短,农村孩子会不会又输在新的起跑线上?我们要警惕不能让新的教育技术革命成为城乡义务教育进一步分化的加速器,而应该充分抓住教育信息化的契机,早日实现农村学校“校校通”,让农村的孩子能享受到起点的公平。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规划司编.中国教育统计年鉴[R].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9:59-81

[2]教育部规划司编.中国教育统计年鉴[R].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62-90

[3]教育部规划司编.中国教育统计年鉴[R].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9:66-87

[4]关锐捷.“重中之重”的中国农村义务教育必须警钟长鸣[J],中国农村研究,2001(7):

31-32

[5]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编.中国教育年鉴[R].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264-265

[6]教育部规划司编.中国教育统计年鉴[R].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5:21

[7]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编.中国教育年鉴[R].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264-265

[8]蒋鸣和.中国农村义务教育投资:基本格局和政策讨论[J],教育科学研究,2001(2)

[9]关锐捷.“重中之重”的中国农村义务教育必须警钟长鸣[J],中国农村研究,2001(7):

32-33

[10]教育部规划司编.中国教育统计年鉴[R].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2: 311

[11]教育部规划司编.中国教育统计年鉴[R].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112-114

[12]上海教科院发展研究中心.我国普及义务教育的进展及问题分析[J],中小学教育,2003

(3):6

[13]笔者实地调查数据

[14]泽进.户籍冰山开始消融[J],中国农村,2000(3):44

[15]朱庆芳.社会指标的应用[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2:22-23

[16]关锐捷.“重中之重”的中国农村义务教育必须警钟长鸣[J],中国农村研究,2001(7):

34-35

[17]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R].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320

[18]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2001年中国教育绿皮书——中国教育政策年度分析报告[R].北

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112

[19]2003年2月23日中国网公布《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

[20]农村费改税,教育咋应对[N],北京:中国教育报,2001-3-12(4)

[21]李昌平.“三农”的困惑与出路[R],2003年2月份北京师范大学学生社团“农民之子”

印发的材料

[22]关锐捷.“重中之重”的中国农村义务教育必须警钟长鸣[J],中国农村研究2001(7):

35-36

[23]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R].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271-272

[24]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R].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265

[25]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R].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679

[26]笔者实地调查材料

[27]温家宝.为推进农村小康建设而奋斗[N],北京:人民日报2003-02-08(2)

[28]温家宝.为推进农村小康建设而奋斗[N],北京:人民日报2003-02-08(2)

城乡一体化规划论文

城乡一体化规划论文 建立城乡一体化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路径选择摘要: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我国经济转型和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应运而生,它既是对传统社会救济制度的发展与补充,也成为我国当前以及今后较长时期内进行扶贫减贫的制度保障。然而,随着低保制度全面普及工作的开展,城乡之间的制度差异日益凸显,严重制约了该制度的保障效果。为此,要建立以完善农村低保制度为重点的城乡一体化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准确定位救助理念、强化管理制度;实行阶梯模式救助和差异性资金筹集;建立专业化的管理岗位和人才队伍,绩效与监管并重。 关键词:低保制度;社会救助;城乡一体化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以下简称“低保”)作为我国社会救助制度的核心项目和社会保障制度的“最后一道防线”,是政策制定者和专家学者较为关注的热点问题。概括国内学者的研究,主要聚焦在三个方面:一是从反贫困的角度论述了建立低保制度的迫切性与可行性,呼吁把农村低保纳入国家统筹视野(王思斌,2007;[1]洪大用,2005;[2]杨宜勇等,2006[3]);二是探索适合地方及城乡特点的低保对象识别方法,目的在于为该制度的全面推进提供必要的技术储备(张时飞,2007;[4]关信平,2006[5]);三是从对贫困进行评估的视角探讨了贫困阶层生活状况的改善策略(徐月宾等,2007;[6]王祖祥等,2006[7])。从学者的研究成果看,主要集中在低保制度建设的

必要性、可行性及政策效果上,对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区域如何进行差异性救助的研究尚显不足。本文通过对城乡低保制度实施现状的比较分析,探讨如何实现地区差异性原则基础之上的低保制度城乡一体化。 一、我国城乡低保的政策推移 (一)传统社会救济的替代产物 计划经济时期,我国城市企事业单位职工享有普遍的“就业保障”,农村由生产队负责农民的生老病死,社会大多数成员都能通过就业或劳动获得相应的保障,余下的贫困群体有一大部分通过家庭和互助维持生存,再余下的仅是少数的无依无靠的边缘群体,如“三无”人员、“五保户”等,这些人群构成了传统社会救济的主要对象。然而,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以下岗失业人员为主体的城市新贫困群体大量涌现,企事业单位集体福利的保障功能也越来越弱,城市社会救助的任务明显加重;在农村,家庭联产责任制取代了集体经济,农民生活风险增大,“五保”制度也因缺乏资金保障面临严重困境。在此背景下,亟须建立新的救助制度替代传统的救济制度,以缓解日益突出的贫困问题。于是,1993年,低保制度在上海首创,并拉开了中国城市社会救济制度改革的序幕,其后,在民政部的推动下,各地纷纷开始试点探索。[8] 这一地方性试验与探索阶段一直持续到1999年国务院颁布《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并开始从中央预算对城市低保进行投入为止。

城乡一体化与区域协调发展一试题

第一部分 ;判断题
1. 下面说法正确吗?长三角区域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也明显 加快,人流、物流、资金流、技术流和信息流在长三角区域已经 正确 能够比较自由地流通。 A. A.正确 B. B.错误 您的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正确答案:A

2. 下面说法正确吗?双带就是指我们江苏这个沿海发展带 的和东陇海发展带,其中东陇海地区是国家层面的重点开发区 域 A. A.正确 B. B.错误 您的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正确答案:A
正确 √
3. 下面说法正确吗?要推进区域的一体化进程,一是要加快 基础设施一体化,第二个就是要加快长三角地区的市场体系的 正确 一体化 A. A.正确 B. B.错误 您的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正确答案:A

4. 下面说法正确吗?主体功能区规划它具有约束性,既要约 正确 束市场主体的开发行为,不用约束政府的行为。 A. A.正确 B. B.错误 您的答案:B 答案分析: 无 正确答案:B

5. 下面说法正确吗?江苏省人口分布和经济布局不协调。区 域间功能服务和生态条件的差距还比较大,就是我们三大区域, 正确 分布还不够均匀,不够协调。 A. A.正确 B. B.错误 您的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正确答案:A


6. 下面说法正确吗?现代农业发展步伐加快,江苏坚持一手 抓粮食高产制度的普及化,提高单产水平,稳定粮的食生产, 正确 一手抓高效农业规模化,大力发展适时农业,促进了农业增效、 农民增收。 A. A.正确 B. B.错误 您的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正确答案:A

7. 下面说法正确吗?农业生产空间是叫两带三区。两带是指 沿江农业带和沿海农业带,三区是指我们的太湖农业区和江淮 正确 农业区、徐北农业区,就是苏北灌溉总渠,徐北农业区。 A. A.正确 B. B.错误 您的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正确答案:A

8. 下面说法正确吗?着力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基地建设,要充 分发挥沿海深水港口、土地、岸线爱心资源比较丰富的独特优 正确 势,集中布局发展大型生化、钢铁、造船、汽车等联合产业, 形成产业发展的规模优势和积聚效应。 A. A.正确 B. B.错误 您的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正确答案:A

9. 下面说法正确吗?具有江苏特色的统筹城乡发展的道路 的思路是以城市化带动农村,以工业化致富农民,以产业化提 升农业,我们努力构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大力 推进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就业保障这 五个一体化,这是工作思路。 A. A.正确 B. B.错误 您的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正确答案:A
正确 √
10. 下面说法正确吗?继续深化户籍制度的改革,放宽城市 特别是中小城市的落户条件,鼓励和引导农民向城镇就近和异 地转移。 A. A.正确 B. B.错误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正确 √

浅谈城乡一体化的发展

青岛农业大学 《区域经济学》 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浅谈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学生专业班级农村区域发展(合作经济) 学生姓名(学号) 完成时间年月号 年月日

目录 摘要 (1) 前言 (2) (一)课题背景 (2) (二)研究目的 (2) (三)研究方法 (2) (四)文件综述 (2) 一、城乡一体化发展 (4) (一)城乡一体化的理论渊源 (4) (二)、目标的一致性 (6) 二、城乡统筹发展的必然性 (6) (一)、收入差距加大,给国家稳定带来隐患 (6) (二)、种植收益低,给粮食安全带来隐患 (6) 三、区域城镇体系建设 (7) 四、地方政府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8) (一) 制定区域经济增长的目标 (8) (二)开发自然资源 (8) (三)完善经济运行机制 (9) (四)调节各种经济活动 (9) (五)做好扶贫工作 (9) 结论 (10) 参考文献 (11)

浅谈城乡一体化的发展 专业班级:农村区域发展(合作经济)2012级1班 指导教师:韩春花 【摘要】城乡一体化是我国现代化和城市化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城乡一体化就是要把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谋划、综合研究,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促进城乡在规划建设、产业发展、市场信息、政策措施、生态环境保护、社会事业发展的一体化,改变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实现城乡在政策上的平等、产业发展上的互补、国民待遇上的一致,让农民享受到与城镇居民同样的文明和实惠,使整个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城乡统筹城镇化发展城乡壁垒

前言 (一)课题背景 统筹城乡发展是我国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下,针对我国二元结构阻碍经济社会发展而提出来的战略要求,其目标是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河北省也响应号召,积极开始了城乡一体化的实践,并且取得了巨大进步,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城乡二元经济体制的存在,阻碍了“三农”问题的解决。城乡一体化这一概念的提出主要有以下观点:其中认为最早提出这个概念是在19世纪西方列强侵占之时,尽管催生出了诸如上海、广州等畸形繁荣的近代大都市,但城市生活方式却未能传播到乡村,城市精神始终未能在中国大地萌发滋长。另有一种观点认为:城市化是从工业革命开始的,因为在此之后,城市才大规模地发展起来。还有一种观点比较折中:从城市产生之日起,就开始了城市化的过程。然而必须指出的是,人类历史上大规模的城市化是从近代开始的,因此,城市学对城市化问题的研究,重点是近代工业革命以来的城市化。 (二)研究目的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的30多年,我国已经由传统农业国逐步演变为工业国,城乡建设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小城镇建设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如何打破城乡壁垒、消灭城乡差别,促进城乡健康协调发展,实质上就是如何在体制上和实践上取得突破、统筹发展的问题。 (三)研究方法 20世纪80年代国内就已经提出并开始研究城乡一体化问题。在实证研究方面,许多文献都对城乡差距及城市化与城乡差距的相关关系做了实证分析,理论研究方面,学者们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比较分析法等方法。本文是对城乡一体化问题进行的论述,通过对文献进行整理和评述,指出中国目前城乡一体化的程度及所面临的问题,提出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对策和展望。并且从城乡一体化发展来展开对城乡统筹和城镇化区域发展的研究 (四)文件综述

城乡一体化发展路径和特点分析

城乡一体化发展路径和特点分析推进城乡一体化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萧山作为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高,总体经济实力强劲,区域发展能力迅速,民生改善不断提高。基于这样一个现实,需要进一步科学认识统筹城乡发展的方法路径,建立科学的统筹城乡发展模式,加快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一、引言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刻阐述了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并明确提出了五个统筹的具体要求。萧山结合实际,在2003年1月的区第十二次党代会上,提出了加快经济转型、城市转型、社会转型、实现由强县市型向都市型的转变的发展思路。这个思路的提出,使萧山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思路渐渐凸显。之后,在2003年7月区委十二届二次全会做出了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决议,使全区基本形成(空间、经济、人口、社会、生态)五个一体化格局,并相继制定一系列配套政策。结合自身经济社会发展现状,按照人口、经济、社会、生态等方面的一体化发展要求,以空间重组为突破口,通过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推进来实现城乡经济发展、空间融合和社会进步,改善城乡居民生活条件和发展环境。 萧山地处钱塘江南岸,为杭州南大门,东接历史文化名城绍兴。全区总面积1420平方公里,2008年末总户籍人口1202249人,其中非农业人口400929人。辖有22个建制镇,4个街道。城区4个街道总人口269964人,其中非农人口200953人。主城区建成区面积,由1988年萧山撤县设市时的7平方公里扩展到2001年撤市设区前的26平方公里,至2008年达到54.43平方公里,成为杭州实力最强、地域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城区,区域网络化大城区的框架初步形成。2008年,全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986.50亿元,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比重达到4.1:64.1:31.8。全年财政总收入126.80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63.18亿元。2008年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452元,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8569元,恩格尔系数0.356。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2987元,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0287元,恩格尔系数0.349。城乡居民居住条件进一步改善,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为33.83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为73.49平方米。城乡统筹的交通、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比较完备;城乡统筹的养老、医疗、失业和最低生活保障等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城市化和工业化水平都比较高,全区城市化率超过了65%,2008年全区实现工业总产值3580.24亿元,成为萧山经济的支柱,尤其是民营经济占到工业总产值的80%以上。城市化和工业经济的快速增长为“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奠定了坚实基础,使萧山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有了现实基础。 二、路径选择

浅议城乡义务教育不均衡发展

教育体制与政策 CH INA AGRI C ULTURAL EDUC AT I ON [收稿日期]2010 07 12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项目 教育机会分配的公平性问题研究 (10XJ Y005);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三批特别资助项目 中国、印度基础教育发展与均衡政策比较研究 (201003486);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 中国、印度基础教育公平政策比较研究 (20090460966);广西大学科研基金项目 中国基础教育公平 基于区域资源配置的比较视角 (XBS090164) [第一作者简介]谯欣怡,女,广西大学教育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教育管理学。 浅议城乡义务教育不均衡发展 谯欣怡,沈有禄 (广西大学,广西南宁530004) [摘!要]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基石。目前,我国城乡义务教育发展严重不均衡,国内学者对其具体表现、成因及对策都有广泛深入的研究。回顾这些研究对当前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城乡;义务教育;不均衡发展 [中图分类号]G620![文献标识码]A ![文献编号]1009-1173(2010)06-0015-03 一、引言 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而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是实现这一目标最重要的基础。胡锦涛主席在 十七大报告 中指出: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 同时, 十七大报告 也明确指出 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而 鉴于义务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具有基础性地位,它的公益性特征决定了其必须选择均衡发展战略。在这个意义 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基石 [1] 。义务教育对于公民来说,相当于亚当?斯密所说的是一项 基本必需品 ,是现代社会公民的除生命权、基本食品及住所权之外的最基本的权利之一。 而城乡义务教育发展的差距会引起城乡人力资本储备的差距,正是由于人力资本在中国城乡间的这种不同的溢出效应,形成了城市对农村的另一种看不见又说不出的无形剥削。这种城乡人力资本储备差距的不断增大己经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障碍,拉大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阻碍了城乡经济同步增长,影响了城乡 教育水平的提升[2] 。如果对穷人的人力资本进行投资的义务教育的资源及政策没有得到公正而有效地执行,就等于是在剥夺他们美好生活的前景。而这种不平等又在现存的教育资源分配及教育制度下强化了其不利地位,正如诺齐克所说的, 那些现在处境最差者 可能是那些最多地遭受了不正义侵害的人或其后 裔 [3] 。而对穷人及普通公民进行教育投资,增加他们的人力资本是减少贫困和不平等的有效措施。由于穷人及大多数普通公民没有金融、大宗固定资产等资产性资本,拥有的唯一资本就是人力资本(而且那些不健康的人还被排除在外),而按舒尔茨的观点来看,相对于非人力资本投资,人力资本投资的增长会使靠劳动所挣得的收入高于资产收益,而且更为平等的人力投资配置使人们之间的收入更加均等,因此他认为通过基本教育、培训、医疗保健等人力资本投资是减少个人 收入不平等的基本因素[4] 。 二、城乡义务教育不均衡发展的具体表现在城乡义务教育不均衡发展具体表现方面的研究可谓汗牛充栋。由于地区间经济极不平衡发展等因素仍然存在,虽经过多年的努力,包括最近几年实施的 两免一补 政策等,城乡间的义务教育发展仍然存在明显差距。如2006年普通小学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为全国城镇1578元,农村1230元,城乡差348元,天津市的城乡差最大,达771元;全国城镇最大差距达7077元,相差8.94倍,全国农村最大差距达6580元,相差10.23倍,反映相对差距变化情况的变异系数,城镇高达0 891,农村更达1.103。2006年普通初中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为全国城镇1718元,农村1355元,城乡差363元,天津市的城乡差最大,达1274元;全国城镇最大差距达7986元,相差 15

十问答带你了解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如何开展

十问答带你了解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如何开展 微言教育2016-07-13 17:20:47教育工作问题阅读(5914)评论(0)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举报为落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促进义务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近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就相关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1.问:请简要介绍《若干意见》出台的背景。 答:义务教育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国家必须保障的公益性事业,是必须优先发展的基本公共事业,是脱贫攻坚的基础性事业。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正处于新型城镇化深入发展的关键时期,这对整体提升义务教育办学条件和教育质量提出了新要求。同时,户籍制度改革、计划生育政策调整、人口及学生流动给城乡义务教育学校规划布局和城镇学位供给带来了巨大挑战。在许多地方,城乡二元结构矛盾仍然突出,乡村优质教育资源紧缺,教育质量亟待提高;城镇教育资源配置不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大班额问题严重。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合理配置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22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让广大农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李克强总理在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更高质量更加公平的教育”。刘延东副总理就做好城镇化进程中的义务教育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把均衡发展作为义务教育战略性任务,立足我国基本国情,以城乡一体化发展带动区域、校际、群体间均衡发展是整体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抓手。为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和均衡发展,着力解决义务教育“乡村弱”和“城镇挤”问题,教育部会同中央编办、发展改革委、公安部、民政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土资源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在深入调研、广泛听取意见的基础上,反复修改完善,研究制定了《若干意见》,先后经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和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审议,由国务院印发实施。 2.问: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需要把握哪些基本原则? 答: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要适应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和户籍制度改革要求,遵循学校教育和学生成长的基本规律,重点把握以下四个基本原则:一是优先发展,统筹规划。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坚持优先发展义务教育,做到公共资源配置上对义务教育统筹规划、优先发展和重点保障。坚持城乡并重和软硬件并重,科学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公办学校标准化建设。二是深化改革,创新机制。深化义务教育治理结构、教师管理和保障机制改革,构建与常住人口增长趋势和空间布局相适应的城乡学校布局建设机制,完善义务教育治理体系,提升义务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三是提高质量,公平共享。把立德

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

国务院印发《意见》 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 城乡义务教育二元结构壁垒到2020年将基本消除 《人民日报》( 2016年07月12日 01 版)本报北京7月11日电(记者张烁)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加快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促进教育公平,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 《意见》提出,加快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建设标准统一、教师编制标准统一、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统一、基本装备配置标准统一和“两免一补”政策城乡全覆盖,到2020年,城乡二元结构壁垒基本消除,义务教育与城镇化发展基本协调;城乡学校布局更加合理,大班额基本消除,学校标准化建设取得显著进展,城乡师资配置基本均衡,乡村教师待遇稳步提高、岗位吸引力大幅增强,乡村教育质量明显提升,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5%,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城乡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 《意见》明确了十项改革举措,一是同步建设城镇学校,要按照城镇化规划和常住人口规模编制城镇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规划,确保城镇学校建设用地和足够的学位供给。二是努力办好乡村教育,合理布局学校,采取多种措施补齐乡村教育短板。三是科学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公办学校标准化建设,改善基本办学条件,提升乡村学校信息化水平和寄宿制学校管理服务水平。四是实施消除大班额计划,到2018年基本消除66人以上超大班额,到2020年基本消除56人以上大班额。五是统筹城乡师资配置,合理核定义务教育学校教职工编制,实行教职工编制城乡、区域统筹和动态管理,完善教师招聘机制,着力解决乡村教师结构性缺员和城镇师资不足问题。六是改革乡村教师待遇保障机制,实行乡村教师收入分配倾斜政策,落实并完善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和边远艰苦地区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确保县域内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七是改革教育治理体系,提高政府教育治理能力,完善乡村小规模学校办学机制和管理办法,全面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逐步形成中国特色的现代学校制度。八是改革控辍保学机制,建

教育城乡差距数据

教育城乡差距数据 教育经费方面 1.在教育经费方面,东部基础教育的各项教育经费指标平均是中西部的一到两倍,在各项指标中,教育公用经费差距最大。长期以来,教育投入毫无例外地“以城市为中心”。2006 年,占全国总人口60%以上的农村只获得全部教育投入的23%。 收入群体享受教育资源不均 2.强势群体占有优质教育资源的现象有加剧的趋势。在重点中学,干部、知识分子和高收入家庭子女占学生总数的70%以上,在高等教育阶段也占绝大多数。农民子女的比例随着院校层次的升高而降低。 教师素质 3.在全国范围,东西中小学教师学历总体平均相差三十个百分点左右,2006 年全国小学具有专科以上学历教师,农村占47.49%,比城市低31 个百分点;全国初中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教师,在农村是2 4.34%,比城市低约38 个百分点。农村教师队伍整体存在着年龄偏大、知识结构老化、知识面窄的问题。 教师年龄结构 4.在年龄结构上,农村小学年轻教师偏少。2006 年全国共有49.9 万代课人员,主要集中在农村小学,其中,7 5.9%分布在中西部农村小学。农村小学教师工作生活的环境相对于城市小学来说非常差,条件也相当困难,老教师不断退休,新教师不愿意到条件艰苦的农村小学任教,造成农村小学教师紧缺。 (PS补充部分)1.投入差距:以2004年为例,全国小学、初中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的城乡之比为1.2∶1;全国小学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城乡之比1.4∶1,初中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城乡之比1.3:1。 2.办学条件差距:目前,城乡办学条件的差距突出地表现在城乡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方面。全国1/3以上地区的中小学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的城乡差距继续扩大,小学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城乡之比为2.9∶1,全国初中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的城乡比平均为1.4∶1 3.教师水平差距:由于农村教学条件比较艰苦、教师待遇比较低下等原因,教学经验比较丰富的高职称教师等优质教育资源向城市和县镇集中,农村高职称教师比重与城市和县镇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例如,有些教学点派不进足够数量的公办教师,有些地方只能低薪聘请代课教师,很多地方代课教师的工资不到公办教师工资的1/3。在师生比方面,农村高于城市。按照现行教师编制标准,农村初中、小学的教师每人负担学生数分别为18人、23人,城市初中、小学为13.5人、19人。采取有效措施吸引高素质人才到农村学校教书,已成为提高农村义务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

城乡一体化论文

在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中 需要注意解决的几个问题 城乡统筹一体化是中国未来十几年乃至几十年经济发展,拉动内需的主要动力源,在争创城乡一化体先行试点城市的工作中,全市上下一心,共谋良策,为保证和促进全市十二五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顺利完成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在人大常委会开展城乡一体化课题的调研中,笔者根据调研情况和实际工作体会认为,在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中,各级政府和部门应注意克服两个不良“主义”和两种“思想”,确保城乡一体化工作中健康快速的轨道上运行。 一、克服形式主义,增强惠民便民的实效性 城乡统筹一体化这项工作十分繁杂和艰巨,归根到底要解决好“人、地、钱、权”四个基本问题,在实际的工作中,往往由于工作的复杂而艰巨,同时一时之间又难以显出成效,而让人望而却步。在这种情况下,有时容易滋长形式主义,即上级有要求,下级部门必须要执行。但是在执行的过程中,机械地以文件落实文件,以会议落实会议,看似轰轰烈烈,实则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同时,在涉及农民关注的“人、地、钱、权”等根本性问题上,不做深入的研究,不做细致的分析,不考虑动作的时机,从而导致好心办坏事,好心得不到群众响应的不良后果。甚至有的可能

抱有畏难和侥幸心理,上面有政策,下面有对策,认认真真走形式,一门心思不落实,让党和国家的好政策最终无法在基层得到落实。因此,必须要克服形式主义,提高城乡一体化建设是中国未来发展的内生动力的认识,开动一切宣传、组织机器,组织好、谋划好、实现好、维护好农村人民群众的利益,让惠民便民成为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主旋律。 二、克服主观主义,体现循序渐进、量力而行的规律性 尽管党中央已经把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做为党的大政方针以法律文件的形式得以确立,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唯GDP论,唯政绩论,仍然在一定区域、一定的历史时期成为考核地方政府和部门政绩的主要指标。在推进城乡统筹一体化进程中,有的地方政府和部门,将城乡一体化作为实现政绩的重要手段,盲目贪大求全、盲目追求速度,盲目超前。这些都为城乡一体化的科学发展、健康发展埋下祸患。因此,我们在实施城乡一体化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尊重循序温进、量力而行的规律,现在能做的马上做,将来能做的现在规划好,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不分主次,不分先后,只要国家倡导,不管符合不符合本地区实际,拿来就干,到最后受苦的还是人民群众和党、国家的声誉。 三、克服眼前思想,注重整体规划、顶层设计的长远性 城乡统筹一体化不是城乡一样化,具体体现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统筹规划上。在实际的操作上,要克服眼前思想,克服走一步、看一步的不良思想。有的部门和干部认为,

加快推进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的思考

加快推进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的思考 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在实践中,随着城乡一体化的推进,问题也凸显出来,出现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就是对城乡一体化内涵的认识存在着误区。 城乡一体化的认识误区 对城乡一体化的认识误区,已有不少专家、学者不同程度地进行了阐述,但总体感觉深度不够,对其相互关系的分析不够清晰,很有必要进一步加以明确。这些误区主要有如下四个方面。 误区一:城乡一体化就是城市化。城市化发端于19世纪中上叶以英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工业革命时期,是由于工业化引起的人口自发迁移到城市,是由工业“积聚效应”引起的农村居民变为城市居民的人口集中过程。城市化是工业化和产业分工的结果。而城乡一体化是指统筹城乡这两个系统的经济社会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相互协调,共同发展,不是忽视城市与乡村在空间发展和经济基础上的区别,盲目地把农民转非变为市民,把农村变为城市,不是简单地提高了“城市化率”就代表推进了城乡一体化。这种认识不仅曲解了城市化,更

曲解了城乡一体化。城乡一体化发展必然会推进城市化进程,城市化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必然结果,而不简单地等同于城乡一体化。 误区二:城乡一体化就是新农村建设。纵观当前国内一些地方政府和部门关于城乡一体化的措施、报道,认为城乡一体化就是简单的城市反哺农村,在物质和资金上给农村大力支持,帮助农村修路盖楼,解决农民子女教育、生活、出行等就是在搞城乡一体化,把新农村建设的政策、文件、措施稍加改动就变成了城乡一体化的政策、文件、措施,这显然是片面的。城乡一体化与建设新农村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二者的联系在于,城乡一体化包涵新农村建设,是整体和局部。城乡一体化发展了,新农村建设也必然发展了;新农村建设工作做得好,必定能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二者的区别在于,城乡一体化是更高层面更大范畴的旨在打破城乡二元体制、统筹城乡协调共同发展的重大战略。而新农村建设的着眼点是“乡”,基本不包括“城”,主要是针对“三农”问题提出的,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作用要低于城乡一体化。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首先应该把重点放在“乡”,应该通过提升“乡”的地位、作用,逐步打破分割壁垒,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城乡要素合理流动和分工优化,协调发展,而不能用新农村建设代替城乡一体化。 误区三:城乡一体化就是城乡一样化。这个观点主要体现为

论城乡义务教育差距现状及其归因完整版

论城乡义务教育差距现 状及其归因 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论城乡义务教育差距现状及其归因 欢迎大家收看今天的焦点访谈,我是主持人白宇琳,本期节目主要内容是关于 近年来,教育公平一直是我国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而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又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缩小城乡公共产品供给差距的客观要求。本文将主要分析我国城乡义务教育差距的主要现状及其归因,希望能引起社会各界更多人士的关注,将中国教育越办越好。 (一)教育公平 我国学者对教育公平内涵的界定众说纷纭。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原所长兼党委书记,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朱小蔓教授对教育公平内涵的界定,是被大家广泛认可的。所谓教育公平是指“全体社会成员可以自由、平等地选择和分享各层次公共教育资源。在现代社会条件下,教育公平应包含教育起点的公平、教育过程的公平和教育结果的公平,而且是三者的统一体”。 (二)义务教育 义务教育,是根据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其实质是国家依照法律的规定对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实施的一定年限的强迫教育的制度。义务教育又称强迫教育和免费义务教育。义务教育具有强制性、免费性、普及性的特点。我国义务教育法规定的义务教育年限为九年,这一规定符合我国的国情,是适当的。 (三)衡量指标 衡量教育发展差距,可以对教育发展水平的相关指标进行比较。教育发展水平一般包括教育发展的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对教育发展数量与质量的测量可以从两方面考虑:一方面是从教育的结果看,用学生的考试成绩,在校学生人数,入学率,毕业生升学率,毕业生升学率或毕业生就业率等指标来衡量;另一方面是从教育的过程和投入来看,用教育教学设备的备用与使用、教师的学历结构、生均经费、教师平均工资、生师比等指标来测量。比较理想的办法肯定是通过对教育结果的直接测量来确定教育发展水平,但现实中由于教育收益的迟效性、长期性和潜在性,在教育质量方面往往难以准确地直接测量,代替的方法是通过对教育过程与投入因素的测量,间接地反映教育质量二、城乡义务教育差距现状 (一)教育投资 一定的经费投入是办学的保证,经费分配的差距是教育差距最直接的表现。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严重匮乏导致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 ①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债务危机严重。在全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期间,农村各级地方政府为了完成“普九”任务,在地方财政赤字严重的情况下,督促农村中小学举债进行学校危房改造、建设新校舍以及配备其他相关硬件,导致众多学校债台高筑。这样的危机对正常教学秩序产生了严重干扰,相关教育政策无法实习。更甚者,有些农村学校为了维持正常学校开支,变相加收学费,导致国家规定的义务教育收费政策无法落实,农村贫困学生得不到正常救助,从而出现辍学的情况。 ②全国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危房率居高不下,相关教学设备奇缺。由于农村地区地方财政赤字严重,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无法保障,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校舍长期得不到修缮,致使危房发生率持续增加。除此之外,农村中小学还无力配备物理和化学实验室、英语语音教师;购买教学仪器、挂图、图书资料;更新体育设备;改善师生生活环境等。城乡办学条件的差距直接导致了城乡义务教育质量上的差距。 (二)师资水平 教师质量是教育质量的关键,中国城乡教育的差距不仅表现为义务教育经费分配的不均衡,而且同样严重地表现在义务教育领域的师资水平上。师资的质量、数量和年龄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地区的教育水平。城乡师资差距集中反映在质量、数量、年龄结构三个方面。 ①质量:据可靠调查显示,全国教师的学历提高非常快。2002年,小学、初中教师学历达标率已经分别达到97%和90%,但义务教育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城乡差异很大。小学和初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城乡分别相差2.2个和7.6个百分点。2004年,农村小学高级教师的比例为35.9%,农村初中一级及以上职务教师的比

城乡教育差距

城乡教育差距 目前,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城乡教育差距问题,然而,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城乡间教育条件的差别巨大,农村教育困难重重;(2)重点学校制度及其引起的高额“择校费”;(3)农民工子女在城市得不到平等的义务教育;(4)大学在不同地区录取分数线不一致,不同地区间进入大学的机会差别极大;(5)重点大学,尤其是热门专业中,社会高等级阶层子女的比重极高,教育正在成为阶层和阶级分化的加速器。 第一,投入差距。经费不足一直是制约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突出问题。近几年,政府财政向农村倾斜,加大了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但城乡之间义务教育投入方面仍存在一定的差距。以2004年为例,全国小学、初中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的城乡之比为 1.2∶1;全国小学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城乡之比 1.4∶1,初中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城乡之比1.3:1。 部分欠发达地区的农村中小学基础建设投入仍然十分欠缺。全国人大义务教育法实施检查组在江西执法检查时发现:该省66人以上学生的大班有1.38万个,有的甚至100多人挤在一个班上课。在一些高寒、缺水地区,冬季取暖和安全饮用水的开支较大,有的学校仅采暖费一项,就要用去公用经费的一半以上。中西部地区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虽比改革前有所提高,但很多地方目前的经费保障水平只能 维持学校基本运转。 第二,办学条件差距。近年来,中国政府在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

学校危房改造中投入了大量资金,农村中小学校舍数量和质量都有了较为明显的提高,城乡中小学生均校舍建筑面积已基本相当。目前,城乡办学条件的差距突出地表现在城乡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方面。全国1/3以上地区的中小学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的城乡差距继续扩大,小学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城乡之比为 2.9∶1,全国初中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的城乡比平均为1.4∶1。 第三,教师水平差距。由于农村教学条件比较艰苦、教师待遇比较低下等原因,教学经验比较丰富的高职称教师等优质教育资源向城市和县镇集中,农村高职称教师比重与城市和县镇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例如,有些教学点派不进足够数量的公办教师,有些地方只能低薪聘请代课教师,很多地方代课教师的工资不到公办教师工资的1/3。在师生比方面,农村高于城市。按照现行教师编制标准,农村初中、小学的教师每人负担学生数分别为18人、23人,城市初中、小学为13.5人、19人。采取有效措施吸引高素质人才到农村学校教书,已成为提高农村义务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 造成这些问题的因素又是什么呢?农村教育落后的主要原因在于“一元化目标,二元化政策”的教育制度设计、城乡教育投入不平衡、农村教育体系和结构不合理等方面,认为农村教育有很大的外部经济性,城市是外部性的最大受惠者。提出从统筹城乡的角度,通过建立城乡统筹的教育制度、区别城乡的收费标准、促进城乡教育互补交流、教育投入向农村倾斜等措施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首先需要传统农民向现代农民转变,而这一切依赖于农村教育

试论城乡一体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的对策

试论城乡一体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的对策 1、城乡一体化的含义、重要性、目的、意义 我国在改革开放后,特别是80年代末期,由于历史宏观因素,城乡分离发展,形成了城乡之间的隔离,造成我国城乡社会发展两极分化的局面,从而产生各种经济社会矛盾,而后为了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城乡一体化的思想,主要体现在城乡之间的经济联系和社会进步的要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乡一体化已经成为事关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重大问题。因此对于城乡一体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要重视起来,及时的提出解决对策,保证城乡一体化的进程。 城乡一体化是把城市与乡村、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统筹规划、综合研究,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促进城乡经济一体化、社会一体化、生态一体化和信息一体化。改变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实现城乡在政策上的平等、产业发展上的互补、国民待遇上的一致,让农民享受到与城镇居民同样的文明和实惠,使整个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厉以林认为:城乡一体化应该是双向的,即农村居民可以迁往城市,在城市工作或经营企业;城市居民也可以迁往农村,在农村工作或经营企业。还有学者认为城乡一体化是指相对发达的城市和相对落后的农村,打破相互分割的壁垒,逐步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促使生产力在城市和乡村间合理分布,城乡经济和社会生活紧密结合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直至消灭城乡

之间的基本差别,从而使城市和乡村融为一体的过程。总之,城乡一体化是城市和乡村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相互融合渗透的过程。 1、城乡一体化过程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城镇化水平既严重滞后于发达国家和相当部分发展中国家,也滞后于我国的工业化进程,“城乡二元结构”和“三农”问题十分突出。但是,我国的城镇化水平却在曲折中逐渐提高。根据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状况,我国城镇化可划分为4个阶段: 一、1949年—1978年城乡不协调发展格局 1949年以来,结合自身国情,在计划经济时期,我国实施了优先发展工业的战略,建立了计划经济体制和农产品统购统销制度、人民公社制度和户籍管理制度,初步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使城市经济得到了较快发展,但是由此也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户籍制度把农民和土地绑在一起,城乡之间缺少市场联系,城乡二元化开始形成。新中国成立初期,实行“一化三改”,优先发展重工业,强化了城乡二元化,而后随着工业发展的快速推进,导致了城乡差距逐步拉大,加剧了城乡不协调发展。 二、1979年—1989年城乡一体化起步 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转折点,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新阶

城乡一体化义务教育研究

1 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机制研究 开题报告 一、选题意义 (一)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义 随着中国城镇化发展的进程加快,城乡二元对立结构的弊端日益显现。以 二元户籍制度为核心,包括二元就业制度、福利保障制度、教育制度、公共事 业投入制度在内的二元社会制度体系导致城乡市民与农民阶层之间的差距越来 越大,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困难,底层群众上升通道越来越窄等一系列社会问 题。这不仅严重阻碍了我国城镇化进程加快的步伐,也增加了社会不稳定因素, 背离了建设和谐社会的初衷。为此,在新世纪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 了科学发展观的执政理念。科学发展观,第一要务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 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统筹城乡义务教育 发展是科学发展观在教育领域的具体要求,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是科 学发展观的内在要义。 (二)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是城乡一体化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 2007 年10 月15 日,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了“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 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发展新要求。2008 年中央一 号文件提出了“探索建立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2008 年10 月12 日,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建立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制度”。2009 年中央一号文 件提出“坚定不移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2010 年中央一号 文件进一步提出“协调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努力形成城乡经济社 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近年来,城乡一体化发展已成为国家战略。义务教育因 其具有普及性、强制性、免费性等特征,直接决定着一个国家建设所需人才的基 本素质和能力。城乡义务教育的差距为城乡居民与社会的发展差距抹上了最初的 底色,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是城乡一体化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 (三)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是新时期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的明确要求 《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城乡 一体化教育体系”的发展目标。2010 年7 月29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在义务教育方面,提出了“建立城乡一体化义务教育发展机制”的明确 要求。 2 (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是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 的有力途径 均衡发展是我国义务教育发展的战略任务,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手段。城 乡教育一体化发展能破除城乡分治的教育体制机制,通过城乡教育的双向沟通、 良性互动,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缩小城乡教育差距的目标。 (城乡义务教 育生均指标比较见表1)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是新时期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

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实施方案

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实施 方案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X〕40号)、《X省人民政府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X府发〔X〕17号)和《X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实施方案的通知》(X府发〔X〕11号)精神,全面提升义务教育发展水平,现结合我县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优先发展、统筹规划,深化改革、创新机制,提高质量、公平共享,分类指导、有序推进”基本原则,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学校党的建设,推进依法治教,提高教育质量。合理规划城乡学校布局建设,完善经费保障机制,统筹教育资源配置,着力解决“乡村弱”和“城镇挤”的问题,加快缩小县域内城乡教育差距,实现城乡常住人口义务教育公共服务全覆盖,为建设“大美X、区域中心”奠定坚实基础。 二、工作目标 加快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建设标准统一、教师编制标准统一、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统一、基本装备配置标准统一和“三免一补”(免杂费、教科书费、作业本费,义务教育阶段寄宿生生活费补助)政策城乡全覆盖。到X年,县域内城乡学校布局更加合理,大

班额基本消除,学校标准化建设取得显著进展,乡村小规模学校(含教学点)达到相应要求,城乡师资配置基本均衡,乡村教育质量明显提升,教育脱贫任务全面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5%,实现县域义务教育与城镇化发展基本协调,城乡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 三、工作任务 (一)统筹配置城乡教育资源,促进优质均衡发展。 1.努力办好乡村学校。正确处理公平、质量与方便学生就近上学的关系。在交通便利、公共服务成型的农村地区合理布局义务教育学校,在居住分散的山区、少数民族地区以及留守儿童较多的地区,根据需要建设寄宿制学校,形成有乡(镇)中心小学或九年一贯制学校和村小学、教学点的合理学校布局结构。办好必要的乡村小规模学校,不断完善村小、教学点等小规模学校的办学条件,按标准配备必要的设施,保障小规模学校和教学点正常运转。合理制定闲置校园校舍综合利用方案,严格规范权属确认、用途变更、资产处置等程序,并优先用于学前教育。切实提高教育资源使用效益,避免出现“边建设、边闲置”现象。 2.同步规划建设城镇学校。按照城镇适龄儿童少年的数量和分布状况,制定并及时调整学校布局规划,并纳入城镇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保障学校规模、数量与城镇发展和人口增长相适应,学校用地及建设实行联审联批制度,在学校用地和方案审批阶段,规建和住房保障、国土资源、财政等相关部门应征得教育主管部门同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