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绿素测定方法

合集下载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分光光度法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分光光度法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分光光度法叶绿素是植物和一些原生生物中重要的光合色素之一,它在光合作用中起到接收和转换光能的关键作用。

测定叶绿素含量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植物的光合效率和健康状况,以及研究光合作用的机制和调控。

分光光度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叶绿素含量的方法,本文将介绍该方法的原理、实验步骤和数据分析。

一、原理分光光度法测定叶绿素含量的原理是基于叶绿素对光的吸收特性。

叶绿素分子可以吸收特定波长的光,特别是蓝光和红光,而对绿光的吸收较弱。

利用分光光度计测量叶绿素溶液在不同波长的光下的吸光度,可以通过比较吸光度与叶绿素浓度的标准曲线,计算出待测样品中叶绿素的含量。

二、实验步骤1. 制备叶绿素提取液:将适量的鲜叶片(去除茎和大的叶脉)放入离心管中,加入少量酒精,并用研钵捣碎,使叶绿素释放到酒精中。

然后用酒精将研钵中的残渣洗入离心管中,最后用酒精将叶绿素完全溶解。

注意,酒精的使用要避免火源。

2. 离心沉淀:将叶绿素提取液离心10分钟,以沉淀残渣和悬浮物。

3. 分光光度计测量:取离心后的叶绿素提取液,用分光光度计在特定波长下(如645 nm和663 nm)测量其吸光度。

记录吸光度值。

4. 制备标准曲线:取不同浓度的叶绿素标准溶液,用同样的方法测量其吸光度,记录吸光度值。

5. 计算叶绿素含量:根据标准曲线,将待测样品的吸光度值代入,通过计算叶绿素浓度的公式,得出叶绿素的含量。

三、数据分析1. 标准曲线的绘制:将各个标准溶液的叶绿素浓度作为横坐标,吸光度作为纵坐标,绘制曲线。

利用标准曲线可以通过待测样品的吸光度值,反推出其叶绿素的浓度。

2. 计算待测样品中叶绿素的含量:根据标准曲线,将待测样品的吸光度值代入,通过计算叶绿素浓度的公式,得出叶绿素的含量。

四、注意事项1. 实验中应尽量避免阳光直射,以免光线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2. 操作时应注意安全,避免酒精接触到火源。

3. 叶绿素提取液的制备应充分溶解,避免残渣和悬浮物的影响。

叶绿素测定方法

叶绿素测定方法

实验三十三叶绿素含量的测定(分光光度法)根据朗伯-比尔(Lambert-Beer)定律,某有色溶液的吸光度A值与其中溶质浓度C以及光径L成正比,即A=aCL(a为该物质的吸光系数)。

各种有色物质溶液在不同波长下的吸光值可通过测定已知浓度的纯物质在不同波长下的吸光度而求得。

如果溶液中有数种吸光物质,则此混合液在某一波长下的总吸光度等于各组分在相应波长下的吸光度的总和,这就是吸光度的加和性。

今欲测定叶绿体色素提取液中叶绿素a、b含量,只需测定该提取液在2个特定波长下的吸光度度值,并根据叶绿素a与b在该波长下的吸光系数即可求出各自的浓度。

在测定叶绿素a、b含量时,为了排除类胡萝卜素的干扰,所用单色光的波长应选择叶绿素在红光区的最大吸收峰。

已知叶绿素a、b的80%丙酮提取液在红光区的最大吸收峰分别为663nm和645nm,又知在波长663nm下,叶绿素a、b在该溶液中的比吸收系数分别为82.04和9.27,在波长645nm 下分别为16.75和45.60,可根据加和性原则列出以下关系式:A663=82.04Ca+9.27Cb (1)A645=16.75Ca+45.6Cb (2)式中A663、A664分别为波长663nm和645nm处测定叶绿素溶液的吸光度值;Ca、Cb分别为叶绿素a、b的浓度(g/L)。

解联立方程(1)、(2)可得以下方程:Ca=0.0127A663-0.00269A645 (3)Cb=0.0229A645-0.00468A663 (4)如把叶绿素含量单位由g/L改为mg/L,(3)、(4)式则可改写为:Ca(mg/L)=12.7A663-2.69A645 (5)Cb(mg/L)=22.9A645-4.68A663 (6)叶绿素总量CT(mg/L)=Ca+Cb=20.2A645+8.02A663 (7)叶绿素总量也可根据下式求导A652=34.5×CT由于652nm为叶绿素a与b在红光区吸收光谱曲线的交叉点(等吸收点),两者有相同的比吸收系数(均为34.5),因此也可以在此波长下测定一次吸光度(A652)求出叶绿素总量:CT(g/L)=A652/34.5CT(mg/L)=A652×1000/34.5 (8)因此,可利用(5)、(6)式可分别计算叶绿素a与b含量,利用(7)式或(8)式可计算叶绿素总量。

叶绿素的测定

叶绿素的测定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参考李合生)一、实验原理根据叶绿体色素提取液对可见光谱的吸收,利用分光光度计在某一特定波长下测定其吸光度,即可用公式计算出提取液中各色素的含量。

二、材料、仪器设备及试剂25ml容量瓶14个,分别标号0~6和0Y~6Y(标有Y的装子叶,带0的表示实验组);80%的丙酮;剪刀;手术刀;注射器;长方形硬纸盒三、试验方法与步骤1、叶绿素的提取取一个实验组,从每个培养皿中取出等量个数的材料,用手术刀将根茎叶分开,再单独取叶或茎剪碎,称取叶0.1g左右,茎段0.2g左右;记录各组的质量,然后分别放入对应的容量瓶中,等到所有实验组的叶和茎都装入容量瓶后,再用注射器吸取适量80%的丙酮,加入容量瓶中,并定容至刻度线,摇匀后立即放入预先准备的纸盒中(内用报纸垫着),依次逐个加入。

等所有的都加完后,把纸盒放在暗处,提取24小时以上,备用。

2、分光光度计测定其OD值打开分光光度计,设置470、663、646nm三个波段,测量次数设为3,间隔10s。

预热30min。

预热结束后,用80%的丙酮较零,取出遮光下的溶液,从容量瓶中直接倒到比色杯中开始测量,每组试剂测3次。

注:之前先测两个实验组,若值偏大,可适当用80%的丙酮稀释,并记录好稀释倍数四、结果计算叶绿素a Ca=12.21*A663-2.81*A646叶绿素b Cb=20.13*A646-5.03*A663类胡萝卜素Cx=(1000*A470-3.27*Ca-104*Cb)/229叶绿素色素含量=色素浓度*提取液体积*稀释倍数/样品鲜重(mg/g)注:A663、A646、A470分别指在663、646、470nm波长下的吸光度。

THANKS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课件等等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叶绿素的提取、分离和测定

叶绿素的提取、分离和测定
OD663=82.04Ca+9.27Cb
Ca=12.7OD663-2.69OD645 Cb=22.9OD645-4.68OD663 Ct=Ca+Cb=20.2D645+8.02D663
解方程式得
(二)步骤
称取0.5g叶片,剪碎后置于玻璃匀浆器中加纯丙酮5mL,研成匀浆,用80%丙酮10mL洗匀浆器,用80%丙酮定容到25mL,避光静置5min。用移液管吸取上面的绿色清液1mL置于一大试管中,加入丙酮4ml稀释,摇动试管,作测定用。
测量光密度值 取上述提取液以80%丙酮作为空白对照,于663及645nm下读取光密度值
计算结果代入公式求出各来自绿素的含量(单位mg/L)最后计算时需考虑稀释因子
叶绿素a含量(mg/g鲜重)=CA*5 *25*2/1000 =0.25CA
叶绿素b的含量(mg/g鲜重)=0.25CB
研钵、吸管、小烧杯、试管、培养皿等
01
95%酒精、石油醚
02
碳酸钙
03
(二)仪器和药品
(三)步骤
用天平称取15g鲜叶,剪碎放入研钵中,加少量的CaCO3粉末及95%酒精5-10mL研成糊状,再加95%酒精20mL,充分混匀以提取叶片匀浆中的色素,5-10分钟后,过滤入三角烧瓶中加塞待用。
取一张色层分析纸或定性滤纸代用,剪成圆形,直径应略大于培养皿的直径;将圆形滤纸平放在培养皿上,用滴管吸取叶绿素提取液,滴在滤纸的中心位置,稍干后,再重复操作几次;然后取另一滴管吸取石油醚,慢慢地推动叶绿素提取液,不久即可看到分离的各种色素的同心圆环,由内到外依次为:叶绿素a为蓝绿色、叶绿素b为黄绿色、叶黄素呈鲜黄色、胡萝卜素为橙黄色。
叶绿素a、b在长波方面的最大吸收峰分别为为663nm和645nm。

叶绿素含量测定方法

叶绿素含量测定方法

叶绿素含量测定方法一、引言叶绿素是植物体内的一种重要的生物色素,对于植物的光合作用和生长发育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测定叶绿素含量对于研究植物生理生态学、环境保护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叶绿素含量测定方法。

二、材料与仪器1. 乙醇:纯度为95%。

2. 醋酸:纯度为99%。

3. 氯仿:纯度为99%。

4. 石油醚:纯度为95%。

5. 甲醛:纯度为37%。

6. 碳酸钠:分析纯。

7. NaOH溶液:浓度为0.1mol/L。

8. 蒸馏水:去离子水或超纯水均可。

9. 离心管、比色皿、移液管等实验器具。

三、方法1. 乙醇法步骤:(1)取适量新鲜叶片,洗净后切成小段;(2)加入95%乙醇中,放置在室温下静置20-24小时;(3)将样品离心,取上清液;(4)将上清液转移到比色皿中,加入等体积的95%乙醇;(5)用分光光度计在663nm和645nm处测定吸光度,计算叶绿素含量。

2. 醋酸法步骤:(1)取适量新鲜叶片,洗净后切成小段;(2)加入80%醋酸中,放置在室温下静置24小时;(3)将样品离心,取上清液;(4)将上清液转移到比色皿中,加入等体积的80%醋酸;(5)用分光光度计在652nm和665nm处测定吸光度,计算叶绿素含量。

3. 氯仿-甲醛法步骤:(1)取适量新鲜叶片,洗净后切成小段;(2)加入95%甲醛中,在水浴中加热至90℃保持10分钟;(3)将样品离心,取上清液;(4)将上清液转移到比色皿中,加入等体积的氯仿,并振荡混合均匀后静置10分钟;(5)用分光光度计在649nm和665nm处测定吸光度,计算叶绿素含量。

4. 石油醚-乙醇法步骤:(1)取适量新鲜叶片,洗净后切成小段;(2)加入石油醚中,放置在室温下静置2-3小时;(3)将样品离心,取上清液;(4)将上清液转移到比色皿中,加入等体积的95%乙醇;(5)用分光光度计在663nm和645nm处测定吸光度,计算叶绿素含量。

5. NaHCO3-NaOH法步骤:(1)取适量新鲜叶片,洗净后切成小段;(2)加入NaHCO3-NaOH缓冲液中,在冰箱中保持暗处理2小时;(3)将样品离心,取上清液;(4)将上清液转移到比色皿中,并用蒸馏水稀释至一定浓度;(5)用分光光度计在665nm处测定吸光度,计算叶绿素含量。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标准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标准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标准可以根据不同的方法来确定。

其中,分光光度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叶绿素含量的方法。

该方法基于叶绿素提取液对可见光谱的吸收,利用分光光度计在特定波长下测定其吸光度,然后根据朗伯-比尔定律计算出提取液中各色素的含量。

以下是使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叶绿素含量的标准步骤:原理:根据叶绿体色素提取液对可见光谱的吸收,利用分光光度计在某一特定波长下测定其吸光度,即可用公式计算出提取液中各色素的含量。

根据朗伯-比尔定律,某有色溶液的吸光度A与其中溶质浓度C和液层厚度L成正比,即:A=acl。

当溶液浓度以百分浓度为单位,液层厚度为1cm时,a 为该物质的吸光系数。

各种有色物质溶液在不同波长下的吸光系数可通过测定已知浓度的纯物质在不同波长下的吸光度而求得。

如果溶液中有数种吸光物质,则此混合液在某一波长下的总吸光度等丁各组分在相应波长下吸光度的总和,这就是吸光度的加和性。

今欲测定叶绿体色素混合提取液中叶绿素a、b和类胡萝卜素的含量,只需测定该提取液在三个特定波长下的吸光度A,并根据叶绿素a、b及类胡萝卜素在该波长下的吸光系数即可求出其浓度。

在测定叶绿素a、b时,为了排除类胡萝卜素的干扰,所用单色光的波长选择叶绿素在红光区的最大吸收峰。

已知叶绿素a、h的80%丙酮提取液在红光区的最大吸收峰分别为663nm和645nm,又知在波长663nm下,叶绿素a、b在该溶液中的吸光系数分别为82.04和9.27,在波长645nm下分别为16.75和45.60,可根据加和性原则列出以下关系式:Ca=13.95A665-6.88A649 Cb=24.96A649-7.32A665 Cx=(1000A470-2.05Ca-1 14.8*Cb)/245 最终,叶绿素含量计算公式为:叶绿素含量(mg/g)= (色素浓度mg/L * 提取液体积ml * 稀释倍数)/(1000 * 样品鲜重g)。

通常操作选取的叶片大概为0.1g,剪碎放入装有5ml 95%以纯的10ml离心管中,暗处理24h,即可测量其吸光度。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分光光度法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分光光度法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分光光度法叶绿素是一种广泛存在于植物和一些浮游生物中的绿色色素,它在光合作用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测定叶绿素含量是研究植物光合作用和生长发育的重要手段之一。

其中,分光光度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叶绿素含量的方法。

分光光度法是通过测量溶液对特定波长光的吸收程度来确定其中物质浓度的一种方法。

在测定叶绿素含量时,我们会选择特定波长的光,并测量通过溶液后的光线强度。

根据光线的吸收程度,可以计算出样品中叶绿素的浓度。

在进行叶绿素含量的分光光度法测定时,我们首先需要提取叶绿素。

通常采用乙醇、丙酮等溶剂来破坏叶绿素在叶片中的结构,并将其溶解出来。

然后,将提取液置于离心管中进行离心,以去除悬浮的杂质。

离心后,我们可以得到含有叶绿素的溶液。

接下来,我们需要使用分光光度计来测量叶绿素溶液的吸光度。

分光光度计通过选择特定波长的光源,将光线通过样品后,再通过光电二极管接收光信号,最后转化为电信号。

根据吸光度的定义,可以通过测量进射光和透射光的光强来计算吸光度,并由此得到叶绿素的浓度。

为了准确测定叶绿素含量,我们需要在测量前进行一些预处理。

首先,需要校准分光光度计,以确保测量的准确性。

其次,应该选择适当的波长进行测量。

常用的波长为663纳米和645纳米,这两个波长对叶绿素的吸光度较高。

最后,要注意样品的稀释,以确保其吸光度在仪器检测范围内。

在实际测定中,我们可以根据测量结果计算出叶绿素的浓度,并进行统计分析。

通过比较不同处理组的叶绿素含量,可以了解不同因素对植物生长和光合作用的影响。

此外,还可以将分光光度法与其他方法相结合,来对叶绿素含量进行验证和比对,以提高测定结果的可靠性。

分光光度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叶绿素含量的方法。

通过测量溶液对特定波长光的吸收程度,可以计算出叶绿素的浓度。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注意校准仪器、选择适当的波长、稀释样品等步骤,以确保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分光光度法的应用为我们研究植物生长和光合作用提供了重要的手段。

叶绿素的测定

叶绿素的测定

叶绿素的测定(分光光度计法)
1.样品的选取
在测定叶片光和作用的枝条上,随机选取3~5片叶子,用水洗净并用滤纸吸干,取其中脉两侧的叶肉组织,取其鲜重0.1g,剪碎放于试管中。

2.叶绿素的提取
在试管中加入10毫升二甲基甲酰氨,加塞,放于阴暗处提取,待样品为白色透明时即表明叶绿素提取完毕。

3.测定
把提取的上清液注入比色杯中,以二甲基甲酰氨为对照,用72G型分光光度计测定在645nm和663nm时的光密度。

4.计算
(1)叶绿素浓度的计算:以Amon公式计算
参考文献:丁圣彦编著的《常绿阔叶林演替系列比较生态学》河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
熊庆娥编著的《植物生理学实验教程》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年
呼吸速率的测定
卞勇主编的《植物与植物生理》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叶绿素测定方法
一、方法选择
1、分光光度计法>荧光光度法>SPAD速测法,浸提比色法>萃取比色法,常温浸提比色
测定>高温速浸提比色法,如果时间条件允许,建议选择常温浸提比色法。

2、药品的选择,常用有机浸提叶绿素的试剂由甲醇、乙醇、丙酮,乙醇对身体的伤害
最小,丙酮最厉害,如果通风条件不是太好,建议选择乙醇;有机试剂混合液提取具有
协同优势,乙醇与丙酮的混合液比甲醇与丙酮的混合液(甲醇乙醇混合很少)浸提的要
完全,而且稳定,乙醇、丙酮、水的浸提效果次之,差异不显著;综上,如果能买到丙
酮的话,乙醇、丙酮以1:3的比例混合液提取最好,其次是乙醇、丙酮、水以4.5:4.5:1
的比例混合液,如果不想用丙酮,可以用95%的乙醇代替,但是与混合液比,提取效率
不高。

3、称样量,0.2g样品,选用20ml浸提液浸提,0.5g样品,选用50ml浸提液浸提。

二、实验原理
分光光度法测定叶绿素(包括a\b\类胡萝卜素\总量) 含量的原理是,以有机溶剂在常温暗室直接提取样品中的叶绿素,测定其吸光度,根据叶绿素(包括a\b\类胡萝卜素\总量)在特定波长的吸收,用公式计算其含量。

三、器材
棕色容量瓶、721型分光光度计(751型分光光度计更好,越精确越好) 四、步骤
1、将叶片洗净,选取中间部分,称0.200克左右,并剪成2mm左右碎条
2、将样品放入容量瓶中,加入浸提液,定容,放在暗处26h左右
3、比色,如果仅仅测定叶绿素A\B总量,测定波长在665nm、649nm、652nm 处吸光
度即可,如果还测定类胡萝卜素含量,再测定处波长在470nm处的吸光度即可。


前,不同的浸提液提取方法都是在这些波长下测定的。

4、每个实验样品重复三次,空白两次重复即可(本实验中空白意义不大)
五、计算
Ca=13.95*A665-6.88*A649
Cb= 24.96* A649-7.32* A665
C类胡萝卜素= (1000*A470-2.05* Ca -114.8* Cb)/245
C总= A652*50/(34.5*m)
Ca 为叶绿素a的浓度
M 为称样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