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移梁作业指导书
起重机械起重安装作业指导书

起重机械起重安装作业指导书1概述起重安装作业是一项高风险作业,在建筑行业,起重伤害事故发生频率高、人员伤亡严重、损失巨大,为了规范我公司施工现场各种起重机械的起重安装作业,保证安全生产和保护环境,提高劳动生产率,特编制本作业指导书。
2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我公司陆上的各类起重机械起重安装作业。
3职责权限3.1公司3.1.1公司负责对公司重点工程项目、直管项目和起重安装风险较大项目的起重安装作业进行检查、指导,对发现的隐患提出整改要求并监督整改。
3.1.2公司安全、工艺及工程管理部门对各单位起重安装作业进行检查、指导,对发现的隐患提出整改要求并督促整改。
3.2子(分)公司3.2.1子(分)公司负责编制大型起重安装作业施工方案,并对方案进行审核,必要时组织专家论证。
3.2.2子(分)公司安全、工艺及工程管理部门负责承建项目高处作业情况进行检查、指导,对发现的隐患提出整改要求并督促整改。
3.2.3子(分)公司人事部门负责定期组织起重司机、起重指挥工培训并考核。
3.3项目部3.3.1项目部负责编制起重安装作业方案,并负责组织实施。
3.3.2项目经理对项目部起重安装作业负全面领导责任。
3.3.3项目部生产副经理、总工程师负责起重安装作业方案的审核,并检查、指导实施。
3.3.4项目部工程部门负责编制起重机械起重安装作业施工方案并实施。
3.3.5项目部安全部门负责监督检查项目部各部门执行本作业指导书的情况、参与起重安装作业措施方案的制定、起重作业场所施工人员行为的日常检查及监督。
3.3.6项目部质检部门负责参与起重安装作业施工方案的制定。
3.3.7项目部机务部门(无机务部门的,为设备管理归口部门,下同)负责提供安全可靠起重机械设备,并负责组织进行起重机械的进场安全验收、施工过程安全检查和维修、保养等工作。
4工作步骤及要求4.1作业人员管理4.1.1起重机司机4.1.1.1起重机司机必须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许可的培训机构进行吊机安全技术培训,经考试合格,取得合格证书后方能操作。
提梁运梁作业指导书最终

箱梁提梁、运梁作业指导书一、目的明确中铁十局集团第三建设有限公司镇江制梁场900t提梁机提梁、移梁的作业步骤、操作要点,确保提梁施工的安全。
二、使用范围适用中铁十局集团第三建设有限公司镇江制梁场采用天业通联有限公司生产的900t轮胎式搬运机对场内生产的时速350km客运专线铁路无(有)砟轨道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双线简支箱梁(31.5m和23.5m跨度)进行提梁、移梁的施工。
三、编制依据1、《企业标准》2、《工艺细则》四、技术性能提梁机技术性能表:1、机械设备:提梁机及配套设备,橡胶支座、水平仪、大钢尺、记号笔、木制手锤。
2、人员:操作司机2人,指挥人员3人、操作人员4人,技术员2人。
六、技术条件1、箱梁吊杆孔布置每孔箱梁共预埋8个直径φ120mm 吊装孔,每端4个。
2、场地布置制梁区、存梁区10条提梁通道、运梁通道为提梁机工作区域,地基承载力达到0.65Mpa 提梁通道宽度为10m ,坡度为0-0.1%,相邻两条提梁通道中心距42.6m。
运梁通道宽度为30m ,坡度为0.027%。
存梁台座四支点中心距(29.4m ×5.6m )及同一孔梁的任何一个支点与其他三个支点所成平面的高差均小于2mm 。
七、施工程序八、操作步骤及要点1、施工准备①用油漆标明箱梁存梁支座处的中线及存梁台座中心线.②检查吊具数量与状态。
③由辅工自制δ=4cm,46cm×38cm 钢板8个,中间带φ120mm孔。
④通知测量组检验存梁台座支承垫石顶标高,当四角高差大于2mm时需打磨或另选地点存放箱梁,并设置沉降观测点,对存梁台座进行沉降观测。
2、吊梁准备工作①吊梁主管人员与制梁技术员联系确定需起吊的箱梁,并在梁体中腹板一侧标明梁的方向、制梁编号、浇筑日期。
②清除提梁通道障碍(石子、钢筋头,张拉架,张拉油顶、油顶吊具、氧气乙炔瓶、泵管等障碍物),并把提梁机走行位置用白灰线作醒目标记。
③钢卷尺检查吊装孔平面位置,允许偏差±5mm,检查吊装孔垂直度。
铁路工程32米T形梁移梁入存梁场及上运梁平板车作业指导书

铁路工程32米T形梁
移梁入存梁场及上运梁平板车作业指导书
T型梁经过初张拉后,即可移离台座,并经运梁轨道运往存梁场,场内移运梁的方法采用滚移法,滚移的主要装置由滚杠、上走板、滚道、斜支撑等组成。
滚移梁的步骤如下: 1、利用在T型梁底模两端活动块下预先安放的2台100吨油压千斤顶,将梁缓缓顶起,顶落梁时应注意每次只允许顶落梁的一端,另一端必须稳妥垫实支牢。
并在梁的两端设有稳妥的方木斜撑支护牢靠,用倒链和枕木拉紧,防止T梁走动和倾覆。
顶梁、存梁时,梁端悬出长度不可超过2.6m。
2、穿入移梁用活动端钢轨滚道,采用夹板与运梁滚道连接牢靠。
3、在滚道上按10~15cm间距布设滚杠,滚杠直径一般用φ32mm以上圆钢制作。
4、在梁的两端下部安放上走板。
5、利用油压千斤顶落梁在上走板上,边侧加斜撑,梁顶加枕木,用倒链捆绑牢固。
6、在移梁滚道的另一端设两台2t慢速单筒卷扬机,卷扬机钢丝绳经过顶端定滑轮改变受力方向,并应与移梁滚道平行,与梁体基本垂直,钢丝绳一端连接在上走板的拉环下
通过卷扬机拖拉移梁。
7、拖拉到位后,利用油压千斤顶将梁顶起,取出上走板和滚杠后,落梁在移梁滚道上存放。
8、在T型梁达到设计强度以后,开始终张拉,在施工完封端砼及其余附属项目后备用。
梁体运往架桥机时采用轨道运梁平车。
T 梁装车采用在运梁平板车上铺过桥轨,且在平板车边缘支设车边支顶木,防止移梁时,平板车倾覆。
并以滚移法移梁至平板车上,采用两台千斤顶将梁缓缓顶起,取出上走板与滚杠,注意要在梁一端稳固情况下,顶起另一端,防止梁体失稳倾覆。
【目录】某梁场T梁取证目录

【关键字】目录某梁场T梁取证目录质量管理体系目录一、技术文件1.1 产品标准TB/T3043-2002《预制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铁路桥简支梁》1.2 产品图纸1、专桥9753-Ⅰ跨度32m设计图、施工图2、专桥9753-Ⅱ跨度24m设计图、施工图3、专桥9753-Ⅳ跨度16m设计图、施工图1、设计图纸会审记录2、专桥9753静载试验数据1.3投产文件1、上级机关建场批件2、现场制梁合同3、局级产品鉴定证书4、建场技术论证5、建场资质审查:企业法人营业执照6、计量等级证书7、施工组织设计8、开工报告1.4 工艺文件1、《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铁路简支梁现场预制施工工艺》(基施[1989]90号文)2、《时速200公里客货共线铁路用T形简支梁生产工艺细则》3、关于宣贯工艺细则的通知4、《混凝土工序作业指导书》5、《模型工序作业指导书》6、《预应力张拉工序作业指导书》7、《防水层、保护层工序作业指导书》8、《起移梁工序作业指导书》1.5 规范及检验标准1、设计、施工、验收规范《铁路桥涵设计基本规范》TB10002.1-99《铁路桥涵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TB10002.3-99《时速200公里新建铁路线桥遂站设计暂行规定》铁建管[1998]279《新建客货共线铁路工程施工补充规定(暂行)》铁建设[2004]8号《新建时速200公里客货共线铁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4]8号《铁路桥涵施工规范》TB10203-2002《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规范》TB10210-200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材料标准《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1999《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1499-1998《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光圆钢筋》GB13013-91《低碳钢热轧圆盘条》GB/T701-1997《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5224-2003《碳素结构钢》GB700-88《优质碳素结构钢》GB699-1999《合金结构钢》GB/T3077-1999《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GB/T14370-2000《混凝土外加剂》GB8076-1997《聚氯乙烯防水卷材》GB12952-2003《氯化聚乙烯防水卷材》GB12953-2003《铁路混凝土桥梁桥面TQF-I型防水层技术条件》TB/T2965-19993、试验方法、评定方法《预应力混凝土铁路桥简支梁静载弯曲试验方法及评定标准》TB/T2092-2003 《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1-2002《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GB/T17671-1999《水泥细度检验方法》GB1345-91《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全性检验方法》GB/T1346-2001《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 52-92《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 53-92《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试验方法》GB/T8077-2000《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GB/T228-2002《金属材料弯曲试验方法》GB/T232-1999《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 18-2003《铁路混凝土用骨料碱活性试验方法岩相法》TB/T 2922.1-1998《铁路混凝土用骨料碱活性试验方法化学法》TB/T 2922.2-1998《铁路混凝土用骨料碱活性试验方法砂浆棒法》TB/T2922.3-1998《铁路混凝土用骨料碱活性试验方法岩石柱法》TB/T2922.4-1998《铁路混凝土用骨料碱活性试验方法快速砂浆棒法》TB/T2922.5-2002 《普通混凝土拌和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0-2002《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5-2003《铁路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TB10425-94《混凝土碱含量限值标准》CECS53:93《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0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1.6 产品企标及档案1、《时速200公里客货共线铁路用T形简支梁制造企业标准》2、专桥9753-Ⅰ跨度32m产品制造技术证明书及技术档案3、专桥9753-Ⅱ跨度24m产品制造技术证明书及技术档案4、专桥9753-Ⅳ跨度16m产品制造技术证明书及技术档案二、工装、设备及检验器具2.1 工艺装备1、制梁台座制梁台座设计资料制梁台座台帐制梁台座试验资料制梁台座验收记录2、钢模板(底模、侧模)钢模板设计资料钢模板台帐钢模板进场验收记录3、定位网胎卡具定位网胎卡具设计资料定位网胎卡具验收记录4、存梁台座滑道存梁台座滑道设计资料存梁台座滑道验收记录及检测记录5、静载试验台座静载试验台座设计资料静载试验台座验收记录2.2 生产设备1、生产设备购置计划、生产设备清单2、生产设备台帐、卡片、履历、档案3、生产设备保养规程、保养计划、保养记录4、生产设备大、中修计划及验收记录5、生产设备使用制度、上岗证、定人定机统计表6、生产设备检查记录2.3 检测量器具1、计量器具台帐、工程测量设备台帐,卡片2、工艺流程控制及计量控制网络图3、量值传递流程图4、计量器具周期检定计划表5、计量设备检定证书三、质保体系3.1 组织机构1、全面质量管理领导小组2、时速200公里客货共线铁路用T形简支梁质量保证体系3、分宜制梁场质量管理网4、分宜制梁场方针目标展开图3.2 职工培训教育1、职、民工培训计划2、培训讲义:工艺细则、安全知识讲义、关键工序培训讲义、全面质量管理知识3、参加培训人员考勤、试卷、考试成绩一览表4、特种作业持证上岗台帐5、特殊工序上岗通知6、十一大员上岗证3.3 经济岗位责任制1、岗位职责汇编2、岗位责任制汇编3、岗位经济责任制汇编4、经济责任制考核办法5、奖罚通知单3.4 质量反应1、质量反应制度见《管理制度汇编》2、质量信息反应网络图3、桥梁预制预防措施4、质量信息反应记录5、纠正和预防措施记录四、质量管理4.1 全面质量管理制度1、《全面质量管理制度》见《管理制度汇编》2、《技术文件管理制度》见《管理制度汇编》3、《工艺管理制度及考核办法》见《管理制度汇编》4、分宜制梁场项目质量计划5、质量例会会议记录4.2 材料管理制度1、《材料管理制度》见《管理制度汇编》2、采购计划、采购清单、采购合同3、原材料出厂合格证(检验报告单)4、原材料进场检验验收记录、试验报告单5、合格供方调查评价表6、供方名册、合格供方名册4.3 工装管理制度1、《工装管理制度》见《管理制度汇编》2、钢模板日常检修记录3、钢模板日常检查记录见《产品技术档案》4.4 设备管理制度1、《设备管理制度》见《管理制度汇编》2、制梁场设备购置申请3、设备安装验收记录4、机械保养规程5、月维修保养计划6、维修保养完成情况及验收记录7、机械设备运转记录8、设备完好率及利用率统计情况记录表9、设备检查及整改通知10、机械设备扣款(奖励)通知单4.5 计量管理制度1、《计量管理制度》见《管理制度汇编》2、计量检定、配套标定实施记录及结果通知单4.6 检验制度1、《检验制度》见《管理制度汇编》2、《质量检测手册》3、原材料检验试验原始记录及报告单4、工序质量检查记录见《产品技术档案》5、产品质量检验评分表见《产品技术档案》6、梁体、封锚混凝土强度、压浆强度及梁体混凝土弹模见《产品技术档案》7、桥梁静载试验报告五、人员素质和安全文明生产5.1 人员素质1、分宜制梁场负责人简历及相关证明2、专业技术人员统计表3、工程技术人员统计表4、工人技师统计表5、特殊工种操作人员统计表6、检验试验人员统计表7、十一大员统计表8、关于梁场各工班长及工班兼职安全员、质量员的任命决定5.2 安全文明生产1、《安全生产制度》见《管理制度汇编》2、《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汇编》3、《安全防护措施》4、安全检查记录5、安全检查整改通知单6、消防器材明细表7、安全生产奖罚通知单此文档是由网络收集并进行重新排版整理.word可编辑版本!。
箱梁横移作业指导书

箱梁横移作业指导书一、横移作业概述横移作业是指将箱梁从一个位置移动到另一个位置的施工作业。
本指导书旨在详细说明箱梁横移作业的步骤和要求,以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二、施工前准备1. 箱梁的检查:施工前应对箱梁进行全面检查,确保其结构完整、无明显损坏,并与设计要求相符。
2. 横移路线的检查:确认横移路线是否畅通无障碍,避免有任何妨碍横移的障碍物存在。
3. 设备和人员配备:确定所需的施工设备和人员,并确保其符合相关要求。
三、横移作业步骤1. 地基准备:在横移起点和终点的地基上进行相应的准备工作,确保地基平整且能够承受箱梁的重量。
2. 安装横移设备:根据设计要求,在横移起点和终点的位置上安装横移设备,如滑轨、移动机构等。
3. 固定箱梁:在横移起点和终点的位置上,采取适当的固定措施,确保箱梁在横移过程中的稳定性。
4. 横移箱梁:根据工程需要,使用横移设备将箱梁缓慢地移动到目标位置。
在横移过程中,需遵循作业现场指挥员的指示,确保横移过程平稳无震动。
5. 固定箱梁并拆卸横移设备:在箱梁达到目标位置后,进行必要的固定工作,并拆卸横移设备。
四、安全注意事项1. 横移过程中,严禁有人员或其他设备进入箱梁下方或附近的危险区域。
2. 横移过程中,要确保施工现场整洁有序,清除杂物和障碍物。
3. 在横移过程中,保持通风通畅,防止有害气体积聚。
4. 严格按照相关的操作规程和安全规范进行横移作业,严禁违反操作规定。
5. 在横移过程中,严禁超载或超速操作,需确保横移速度稳定合理。
6. 施工现场应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和安全防护设备,以提醒作业人员和周边人员注意安全。
五、施工质量控制1. 在横移过程中,及时检查箱梁的稳定性和水平度,确保横移过程中不出现不良情况。
2. 对横移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检查,确保其性能良好,避免发生故障。
3. 横移施工结束后,进行必要的验收工作,确保横移结果符合设计要求。
六、总结本指导书详细介绍了箱梁横移作业的步骤和要求,强调了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和质量控制措施。
提梁、移梁作业指导书

津秦铁路客运专线桥梁工程编号:JQ1BL-026 移梁施工作业指导书单位:中铁二十二局集团编制:审核:批准:2009年5月1日发布 2009年5月1日实施津秦铁路客运专线桥梁工程箱梁预制移梁施工作业指导书1.适用范围适用于津秦铁路客运专线后张法预应力简支箱梁预制工程吊移存梁施工。
2. 作业准备2.1施工组织设计及技术准备提梁、移梁前应根据施工调查情况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工艺设计;施工组织设计应包括工程特点、施工计划、施工进度、移架顺序,并且合理设臵机构、职责分工及机械配备计划及检测设备计划表,同时保证移架施工质量、安全生产采取的措施和相关的应急预案。
2.2内业技术准备提梁、移梁机械设备出厂、安检、质量鉴定证书、操作人员持证并定期检测,设计或使用单位的主管部门及以上机构组织相应级别的单位进行设计审查,审查人员中应包括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的专家;设备在设计时必须有自锁、互锁、联锁保护设施,防止误操作,避免事故的发生。
设备的安装必须由具备相应的特种设备安装许可资质的单位承担;设备安装前必须向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提出申请,并得到书面受理和批准;设备安装后,制造单位必须根据国家有关法规和标准要求,在对设备的质量和安全技术性能进行自检合格并出具自检报告后,方能交付使用单位,由使用单位向当地监督检验机构申请验收检查,并取得合格的安装验收检验报告和安全检验合格标志;设备验收合格后,制造单位必须将设备使用说明书、产品合格证、特种设备制造许可或备案证书、制造监督检验证书、型式试验合格证、安装验收检验报告、安全检验合格标志和配套土建基础技术图样等有关技术文件和资料,移交使用单位存入设备技术档案;使用单位必须将特种设备的安全检验合格标志及相关排照和证书固定在规定的位臵上,安全检验合格标志超过有效期或未按规定张挂安全检验合格标志的特种设备不得使用;设备需要异地重新安装的,使用单位应按照有关规定,分别申请备案、验收检验和办理注册登记的手续,并更换安全检验合格标志。
08移梁作业指导书

08移梁作业指导书标题:08移梁作业指导书引言概述:移梁作为一项重要的工程施工工序,对于保证建造结构的安全和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出发,详细阐述08移梁作业的指导内容,包括施工准备、移梁前期工作、移梁过程、移梁后期工作以及安全注意事项。
正文内容:1. 施工准备1.1 确定移梁的具体位置和方向1.2 检查移梁所需的施工设备和工具是否齐全1.3 安排专业人员进行移梁作业1.4 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和安全措施1.5 进行现场勘测和环境评估,确保施工条件符合要求2. 移梁前期工作2.1 清理移梁位置周围的障碍物2.2 检查移梁支座的安装情况2.3 进行移梁前的预应力松弛处理2.4 检查移梁支座的调整情况2.5 确保移梁位置平整并符合设计要求3. 移梁过程3.1 使用起重机等设备将梁体吊起3.2 控制起重机的动作,保证梁体平稳挪移3.3 在移梁过程中进行必要的调整和修正3.4 监测移梁的变形和位移情况3.5 完成移梁过程后,进行固定和连接工作4. 移梁后期工作4.1 对移梁位置进行清理和整理4.2 进行移梁后的预应力张拉工作4.3 对移梁支座进行调整和检查4.4 进行移梁后的结构检测和质量评估4.5 编制移梁施工记录和报告5. 安全注意事项5.1 提前进行安全技术交底,确保施工人员了解移梁作业的风险和安全要求5.2 严格遵守施工现场的安全规定和操作规程5.3 保持施工现场的整洁和有序,防止杂物和人员滞留5.4 定期检查和维护施工设备和工具,确保其正常运行5.5 配备专职安全人员,进行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督和指导总结:本文从施工准备、移梁前期工作、移梁过程、移梁后期工作以及安全注意事项等五个大点详细阐述了08移梁作业的指导内容。
通过合理的施工准备和严格的安全措施,可以保证移梁作业的顺利进行,确保建造结构的安全和质量。
同时,本文还强调了施工中需要注意的细节和安全事项,以提高施工效率和保障工人的安全。
08移梁作业指导书

08移梁作业指导书标题:08移梁作业指导书引言概述:08移梁作业指导书是指在桥梁施工中,对于移动梁的具体操作步骤和安全注意事项进行详细规范和说明的指导手册。
移梁作业是桥梁施工中的重要环节,正确的操作方法和安全措施对于保障工程质量和施工人员安全至关重要。
一、移梁前准备工作1.1 确认梁体参数:在进行移梁前,需要对移动梁的参数进行确认,包括梁的长度、宽度、高度等,确保移梁设备和操作空间的适配性。
1.2 检查移梁设备:对于移梁所需的吊装设备、支撑设备等进行检查,确保设备完好无损,能够正常使用。
1.3 制定移梁计划:根据施工图纸和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移梁计划,包括移梁的具体步骤、操作人员分工等。
二、移梁操作步骤2.1 设置支撑:在移梁前,需要设置好支撑设备,确保移动梁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2 吊装梁体:使用吊装设备将梁体吊起,并根据移梁计划进行移动。
2.3 安装梁体:将梁体安装到预定位置,并进行固定,确保梁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三、移梁安全注意事项3.1 人员防护:所有参与移梁作业的人员需要佩戴安全帽、安全带等防护用具,确保人员安全。
3.2 设备检查:在移梁前需要对吊装设备、支撑设备等进行仔细检查,确保设备完好无损。
3.3 现场保护:在移梁作业过程中,需要设置警示标志、隔离带等措施,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
四、移梁质量控制4.1 梁体检查:在移梁完成后,需要对梁体进行检查,确保梁体没有损坏、变形等质量问题。
4.2 固定检查:对于梁体的固定情况进行检查,确保梁体稳定固定在预定位置。
4.3 安全评估:对于移梁作业进行安全评估,确保操作过程中没有安全隐患。
五、移梁后清理工作5.1 梁体清理:移梁完成后,需要对梁体周围的杂物、垃圾等进行清理,保持施工现场的整洁。
5.2 设备归位:将吊装设备、支撑设备等归位并进行检查,确保设备完好无损。
5.3 汇报工作:将移梁作业情况进行汇报,包括移梁过程中的问题、解决方案等,确保施工进度和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铁二十四局集团贵溪桥梁厂有限公司六安制梁场
Q/GXQL-GL-LAJS05-2010起移梁施工作业指导书
编制人:
复核人:
审批人:
二0一0年一月
1.适用范围
适用于贵溪桥梁厂有限公司六安制梁场后张法简支T梁起移梁施工。
2.作业准备
2.1内业技术准备
作业指导书编制后,应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指导书中的内容,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
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
2.2.外业准备
施工作业层中所涉及的各种外部技术数据收集。
移梁小车、千斤顶作业之前要进行试运行,确保移梁过程顺利的进行。
3.起移梁作业
3.1顶梁
1)顶梁前应先检查设备、工具是否完好,严禁使用带病机械。
顶梁应一端先顶,先用一台千斤顶将梁的一端顶起,放入橡胶垫块,然后收回千斤顶,并加斜撑保护;另一端采用同样的方式。
3.2 移梁
用一套180t移梁台车横移桥梁,其具体操作程序如下:
1)将主、辅横移小车的电源打开,选择单动操作,在选择走行操作。
将台车横移到位,将T梁落到位,并用斜撑稳固。
2)用斜撑撑住梁体(斜撑上部顶住梁的上梗胁,下部蹬住移梁台车专设挡块),检查无误后,由专人指挥,选择联动操作,实现联机同步控制,再选择走行操作,将梁徐徐移出台位,存放在存梁台位
上。
3.3有关要求及注意事项
1)移梁轨道必须平行、顺直、无三角坑、基础牢固、钢轨接头顶面要平齐,不得有错台,两股横向距离为378mm。
2)每条轨道应采用两根重于43kg/m的钢轨组成,接头鱼尾钣必须连结紧固,轨面要求无杂物。
3)顶移落梁,必须一端完成之后,再完成另一端,严禁两端同时起落。
4)顶梁时,油顶行程不得超过150mm,回油不得太快,以免损坏密封圈。
5)移梁时,应由专人指挥,须用慢速,必须平稳操作,如发现异常情况,则立即停车处理。
6)梁体在移梁过程中,两侧支撑可能因震动而松动、倾斜,此时应立即停车重新校正支撑并在楔牢后再继续移梁,支撑采用φ100钢管支撑。
7)顶移梁、存梁时、两端的悬臂长度必须严格遵照设计图纸的要求,当长期存梁时应采取措施,以防止梁体产生过大上拱(存梁时32m支点距梁端距离不大于3m,24m支点距梁端距离不大于2.4m,16m 支点距梁端距离不大于2m)。
4.劳动组织
4.1劳动力组织方式:采用架子队组织模式。
4.2施工人员应起移梁作业的要求进行合理配置。
起移梁作业人员配备表
5.安全要求
5.1移梁的过程中严禁人员站立在移梁小车前进方向的前面。
5.2移梁小车的接线要找专职电工进行操作,雨天移梁要做好漏电的防护措施。
5.3为保证移梁安全,现场应有专人统一指挥安排,并设一名专职安全员负责现场的安全工作,坚持定期进行安全教育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