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城市规划思想的演变

合集下载

城市规划的历史演变从城堡到现代城市的发展

城市规划的历史演变从城堡到现代城市的发展

城市规划的历史演变从城堡到现代城市的发展城市规划的历史演变:从城堡到现代城市的发展城市规划是指通过有序的设计和组织城市空间来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一项综合性工作。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城市规划也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变迁。

本文将从城堡起源开始,探讨城市规划的历史演变,以及现代城市规划面临的挑战。

一、城堡:城市规划的起源从古代到中世纪,城市规划在城堡的建设中起源并得到初步发展。

城堡作为当时的防御工事,往往修建在战略要地,并以城墙和堡垒为主要特征。

城堡内部划分为军事区、居住区和农业区,基本满足了当时的防御需求和生活功能。

二、工业革命:城市规划的现代化19世纪以来,工业革命的兴起催生了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规划开始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

为了满足工人的居住需求、提供工业用地,城市的扩张和工业区的划分成为重要任务。

工业城市逐渐形成,街道布局合理化,工业区和居住区划分清晰,城市规划进入现代化阶段。

三、现代城市规划:从理论到实践20世纪初,城市规划开始出现了明确的理论体系和规划方法。

城市规划学成为独立的学科,并不断发展着。

从芝加哥的大卫·伯恩汉姆到巴黎的奥斯曼,众多城市规划师开始提出各种规划理论和实践经验。

现代城市规划注重城市功能的合理布局、建筑风格的协调以及人文环境的保护与提升。

四、综合发展:可持续城市规划新趋势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现代城市规划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可持续发展理念逐渐渗透到城市规划中,强调生态环境保护、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及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绿化带的划设、交通环境的优化、低碳建筑的推广等都成为了城市规划师关注的焦点。

五、数字技术:城市规划的未来趋势当前,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城市规划带来了新的机遇。

通过地理信息系统、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城市规划师可以更准确地分析城市的问题和需求,制定更科学合理的规划方案。

智慧城市的概念也逐渐成为城市规划的热点领域。

六、结语城市规划的历史演变见证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现代城市规划思想演变区域与经济

现代城市规划思想演变区域与经济

浅议现代城市规划思想演变区域与经济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的出现、人类居住环境的复杂化,产生了城市规划思想并得到不断发展。

特别是在社会变革时期,旧的城市结构不能适应新的社会生活要求的情况下,城市规划理论和实践往往出现飞跃。

关键词:现代城市规划;思想理论;演变发展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the emergence of the city, the complicated human living environment, and produced the urban planning thought and get continuous development. especially in social transformation period, the old city structure can’t adapt to the new social life requirements of the situation, the city planning theory and practice often appear leap.keywords: modern urban planning; thought theory; development and evolvement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前言:近代工业革命给城市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财富,同时也给城市带来了种种矛盾。

城市中的多种矛盾也日益尖锐。

诸如居住拥挤、环境质量恶化、交通拥挤等,首先危害了劳动人民的生活,也妨碍了资产阶级自身的利益。

因此从全社会的需要出发,提出了如何解决这些矛盾的城市规划理论。

1现代城市规划思想的理论渊源1.1空想社会主义的乌托邦当时资本主义尚处于萌芽时期,针对资本主义城市与乡村的脱离和对立,私有制和土地投机等所造成的种种矛盾,莫尔设计的乌托邦中由50个城市,城市与城市之间最远一天能到达。

(2021年整理)城市规划原理第二章

(2021年整理)城市规划原理第二章

(完整)城市规划原理第二章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城市规划原理第二章)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城市规划原理第二章的全部内容。

•第二章。

城市规划学科产生、发展及主要理论实践一、古代城市规划思想考试大纲要求1。

了解中国古代城市典型格局及其社会和政治体制背景2. 了解欧洲古代城市典型格局及其社会和政治体制背景知识结构体系(一)中国古代城市典型格局及其社会和政治背景1. 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理念的演变城市的历史约有5000年,中国最早的城市距今约有3500年的历史。

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最早形成的时代——周代。

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的多元化时代—-东周,具有深远历史影响的儒家、道家和法家都自此形成并发展。

儒家提倡的礼制思想——皇权至上-—《周礼•考工记》——统治中国长达3000年——规矩。

以管子、老子为代表的自然观-—自然至上——“因天材,就地利,故城廓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变通2. 中国古代城市中最具影响的典型唐长安城——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人口达到近百万。

①中轴对称。

②东西两市。

③规整的方格路网,东南西三面各有三处城门,通城门的道路为主干道。

④居住分布采用坊里制,设置坊墙,坊门朝开夕闭。

元大都①三套方城(内城、皇城和宫城),宫城居中,轴线对称.②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借助京杭大运河舟车之利,促进了什刹海商业区的形成。

明清北京城①北部收缩2。

5km、南部扩展0.5km。

②突出8km中轴线。

③在城外设置天、地、日、月四坛。

④皇城南形成商肆。

(二) 欧洲古代城市典型格局及其社会和政治背景1。

中国现代城市规划历史

中国现代城市规划历史

研究中国现代城市规划历史有助于深 入理解中国城市化的进程、特点和问 题,为当前和未来的城市规划提供借 鉴和启示。
它不仅涉及到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 经济、政治和文化背景,还反映了中 国城市发展的独特轨迹和转型。
研究意义
了解中国现代城市规划历史的演变过程,有助于揭示城市规划在不同历史阶段的பைடு நூலகம் 色和作用。
通过分析历史上的城市规划案例和实践,可以总结经验教训,为当前的城市规划提 供参考和借鉴。
深入探究中国现代城市规划历史还有助于理解城市规划与社会、经济、政治等方面 的关系,为解决现实问题提供思路和方法。
02
中国现代城市规划的起源
晚清时期的城市规划
晚清时期,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 和通商口岸的开放,一些开明的 官员和知识分子开始认识到城市
规划和建设的重要性。
这一时期的城市规划主要集中在 沿海城市和通商口岸,如上海、 广州、天津等,以适应外商投资
和国际贸易的需要。
晚清时期的城市规划主要关注城 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市容市貌的改 善,如道路、桥梁、供水、排水
等。
中国现代城市规划历史
汇报人: 2023-12-28
目录
• 引言 • 中国现代城市规划的起源 • 中国现代城市规划的发展 • 中国现代城市规划的挑战与机
遇 • 案例研究 • 结论
01
引言
主题介绍
中国现代城市规划历史是一个复杂而 多元的领域,涵盖了从19世纪中叶到 21世纪初的城市规划理念、实践和影 响。

城市规划原理规划理论总结(注册城乡规划师考试资料)

城市规划原理规划理论总结(注册城乡规划师考试资料)

现代城市规划的早期思想——霍华德的田园城市1、理论提出:在1898年《明天:通往真正改革的和平之路》一书中提出了田园城市的理论。

2、概念:田园城市是为健康、生活及产业设计的城市,其规模足以提供丰富的社会生活,四周要有永久性农业地带围绕,城市土地归公众所有,由委员会受托管理。

增值归集体所有。

3、田园城市模式:田园城市包括城市和乡村两个部分(实质为城乡结合体),城市规模必须加以限制,每个城市的人口限制在3.2万人,超过这一规模就要建设另一个新城市。

4、田园城市布局:城区平面呈圆形,中央为公园,六条主干道从中心向外辐射,核心部位为公共建筑,在城市直径线的外三分之一处设环形林荫大道,城市外围地区建设工厂、仓库。

5、田园城市实践:莱彻沃斯,由恩温、帕克设计完成,第一座田园城市。

勒柯布西埃的现代城市设想柯布西埃是现代建筑运动的重要人物,通过他对现代城市规划的一些基本问题的探讨,逐步形成了理性功能主义的规划思想,这种思想集中体现在由他主持撰写的《雅典宪章》之中。

柯布西埃的两个方案“明天城市”和“光辉城市”,体现了城市集中发展的思想。

(1)“明天城市”规划方案——1922年发表“明天城市”规划方案阐述了他从功能和理性角度出发对现代城市的基本认识,从现代建筑运动的思潮中引发了关于现代城市规划的基本构思。

书中提出了一个300万人口的城市的规划方案。

规划的中心思想是:提高市中心的密度,改善交通,全面改造城市地区,形成新的城市概念,提供充足的绿地、空间和阳光。

在该项规划中,柯布西埃还特别强调了大城市交通运输的重要性。

(2)“光辉城市”规划方案——1931年发表“光辉城市”规划方案是他思想集中体现:城市必须集中,只有集中的城市才有生命力。

城市拥挤问题可以通过技术手段解决,即采用大量高层建筑来提高密度和建设一个地铁和人车分离的高效率交通系统。

线形城市理论1、提出者:索里亚·玛塔——西班牙工程师,于1882年提出最主要原则城市建设的一切其他问题,均以城市运输问题为前提。

现代城市规划的溯源

现代城市规划的溯源
(4)、要以国家法律形式保证规划的实现,同时也要按全市 人民意愿进行规划。
3、评价
(1)、《大纲》中提出的种种城市发展中的问题。论点 和建议很有价值。
(2)、《大纲》中的一些基本论点,至今还发生深远 的影响。 (3)、《大纲》仅集中在形态层面,回避了城市社会中 的阶级矛盾,所以很难 of Machu Picchu)
图2-2-1 霍华德“田园城市”方案图
4、评价 (1)、把城市当作一个整体研究。联系城乡关 系提出适应现代工业的城市规划问题,推动城市 建设的发展。 (2)、对人口密度、城市经济、城市绿化等都 提出见解,对城市规划学科的建立起重要作用, 被认为是现代城市规划的开端。 (3)、没有充分估计到生产方面的因素对人口 分布的影响。 (4)、改变人口结构,不改变原有的社会经济关 系是不可能。(空想)
问题:大城市卫星城镇规划的理论与实践的演变说 明了什么问题?对中国城市化进程与城市规 划理论和实践有何启示?
四、现代建筑运动对城市规划的影响与《雅典宪章 (Charter of Athens)》
1、现代建筑运动对城市规划的影响
(1)、柯布西埃(Le Corbusier)的空间集中规划理 论。(提高城市中心区的建筑高度;市中心空地、绿地要 多;增加道路宽度和停车场,减少街道交叉口或组织分层 的立体交通。--强调城市规划是一种三度空间科学。宣 言中指出一系列有关城市形态布局的新概念,是现代建筑 学派对陈旧传统城市观念的挑战,为现代城市规划理论方 法奠定了新的里程碑,直接影响了在二战之后的大规模城 市建设实践。
十一、从环境保护到可持续发展的规划思路
1、 70年代,西方各国相继在城市规划中增加环境保护 规划部分,对城市建设项目要求进行环境影响评估。
2、80年代,环境保护的规划思想逐步发展成为可持续 发展的思想。

现代性转向——西方现代城市规划思想转变的哲学背景

现代性转向——西方现代城市规划思想转变的哲学背景

I 文章编号】1 0 —1 2 2 9 0 3
( 0 8) 2 0 6 5 2 0 0 -0 6 -0
t v l d e n adp bi p l yoina o s O au j g met n u l oi r tt na eu c c e i
we la heph l o i a e or sb i d.I r ue l st ios ph c lr f m eh n ta g s h t f r o omi ds c a e e o m e tsa e ta fe nt c n di e e ca o ild v l p n tg s n n fe e i a y tm e d t ifr ln— a ddif r nt oltc ls se sla O d fe ntp a p i e
I 图 分 类 号 】 T 81 中 u9
【 文献 标识码 】A 【 者简 介 】 作 张文辉 男 ,东 南大学在 读 博 士 . 国家 一级 注 册 建 筑
师 ,国 家 注 册 城 市 规 划 师 ,
n n e sa d t e re . n t e mo e n t r n i o i g i a n o s I h d r iyta st n d h i i p r d v ro s r a l n n e s n c eu b n e o , ai u b np a ig i a r h t r a i u n d ei h pa nn e r s l igt o e . n h i
维普资讯
s e a rc
S m u m a rY
现代性转 向
西 方 现 代城 市 规 划 思 想 转 变 的 哲 学 背 景
张文辉

西方现代城市规划思想与理论演变

西方现代城市规划思想与理论演变
中心城市﹐构成城市组群 。中心城市的规模略大些﹐建议人口为58000人﹐面积也相应增 大。城市之间用铁路联系。
10
霍华德提出田园城市的设想後﹐又为实现他的设想作了细致 的考虑﹐对资金来源﹑土地规划﹑城市收支﹑经营管理等问题 都提出具体的建议。他认为工业和商业不能由公营垄断﹐要给 私营企业以发展的条件。霍华德於1899年组织田园城市协会﹐宣 传他的主张。1903年组织“田园城市有限公司”﹐筹措资金﹐在 距伦敦56公里的地方购置土地﹐建立了第一座田园城市──莱奇 沃思(Letchworth)。1920年又在距伦敦西北约36公里的韦林 (Welwyn)开始建设第二座田园城市。田园城市的建立引起社会的 重视﹐欧洲各地纷纷效法,但多数只是袭取“田园城市”的名 称﹐实质上是城郊的居住区。
一、空想社会主义的城市 早期:托马斯.摩尔的“乌托邦” 安德雷亚的基督教之城 康帕内拉的太阳城 后期:欧文的新协和城 傅里叶的法郎吉
4
欧文把城市作为完整的经济范畴和生产生活环境进行研究,提 出“协和新村”的示意方案,建议居民人数2000~3000人,更低面 积每人0.4公顷,全村产品统一分配,财产公有。
二、《雅典宪章》与《马丘比丘宪章》
1. 《雅典宪章》(1933年) 2. 《马丘比丘宪章》(1977年) 3. 《雅典宪章》与《马丘比丘宪章》的比较
2
近代城市规划的理论与实践
3
18、19世纪之交,资本主义社会科学技术高速发展,新的生 产方式产生,城市成为矛盾的焦点。某些开明人士、空想社会 主义者曾做过一些有益的探讨和部分实验。
5
傅里叶的法郎吉 Phalanges 主张以社会大生产代替家庭小生产,组织公共生活。他的空 想比欧文更为极端,把400个家庭集中在一个巨大建筑物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城市规划思想的演变
《雅典宪章》、《马丘比丘宪章》都是对当时的规划思想进行总结,然后对未来的发展指出一些重要的方向,成为城市规划发展的历史性文件。

《雅典宪章》(1933年)
20世纪上半叶,现代城市规划的发展追随现代建筑运动而展开,1933年国际现代建筑会议—主题“功能城市”—发表《雅典宪章》—由现代建筑运动的建筑师所制定的反映现代建筑运动对现代城市规划的基本认识和思想观点。

从对城市整体的分析入手,对城市活动进行分解,在揭示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改进建议,将各个部分结合在一起复原成为一个完整的城市。

核心内容是提出功能分区,认为居住、工作、游憩和交通是城市的四大基本活动。

依据城市活动对城市土地使用进行划分,突破了过去追求图面效果和空间气氛的局限,引导规划向科学的方向发展。

城市规划的基本任务就是制定规划方案,建立各功能分区在终极状态下的“平衡状态” 。

《马丘比丘宪章》(1977年)
1977年在秘鲁召开的国际学术会议所签署的文件。

认为《雅典宪章》的一些指导思想已不能适应当前形势的发展变化,要进行修正。

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将之视为城市规划的基本任务。

城市是一个动态系统,城市规划师必须把城市看作为在连续发展与变化的过程中的一个结构体系。

强调规划的公众参与——理论基础—戴卫多夫20世纪60年代“规划的选择理论”和“倡导性规划”。

两个宪章之间的有关变化A、《雅典宪章》的主导思想是把城市和城市的建筑分成若干组成部分;《马丘比丘宪章》的目标是将这些部分重新有机统一起来,强调它们之间的相互依赖性和关联性。

B、《雅典宪章》的思想基石是机械主义和物质空间决定论;《马丘比丘宪章》宣扬社会文化论,认为物质空间只是影响城市生活的一项变量,并不能起决定性作用,而起决定性作用的应该是城市中各人类群体的文化、社会交往模式和政治结构。

C、《雅典宪章》将城市规划视作对终极状态的描述;《马丘比丘宪章》更强调城市规划的过程性和动态性。

现代城市规划理论概述
——城市规划是一个巨系统,仅凭感性认识是不适宜的,要运用理论和理性思维,科学地预测城市的未来发展,保证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城市规划理
论涉及内容
功能理论——城市形态和结构
决策理论——系统分析(自然、经济社会、历史)方法论、科学决策
规范理论——规划价值目标及和城市空间形态之间的关系
城市的集中发展——城市现象;大城市发展——世界城市
1966年豪尔《世界城市》——世界大城市在世界经济体制中将承担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世界城市特征:政治、商业、人才、人口、文化娱乐中心。

1986年弗里德曼《世界城市假说》——世界城市的国际功能决定于该城市与世界经济一体化相联系的方式与程度。

世界城市指标:主要金融中心、跨国公司总部所在地、国际性机构集中地、商业部门的
高度增长、主要的制造业中心、交通枢纽、城市人口规模达到一定标准。

城市聚集区——一群密集的、连续的聚居地所形成的轮廓线包围的人口居住区,包括一个以上的城市。

大城市带——法国戈德曼1957年提出,指多核心的城市连绵区,人口2500万人以上。

已经成为世界城市体系发展的高级阶段,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

消费,实施社会管理的最有效率的场所,是社会前进的动力。

城市规划的作用——城市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城市规划是引导和控制城市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和手段,是落实国家宏观城乡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城市土地和空间资源合理利用和城市各项建设合理进行的前提和基础,是实现城市及国家经济社会目标的重要手段。

城市规划的基本任务——是根据一定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和要求,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统筹安排各类用地和空间资源,综合部署各项建设,以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城市规划的三种属性——城市城市的地位和作用——是国家或一定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和发展的主要载体,是现代社会组织工业生产、服务和规划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项政府职能,又是一项社会活动。

这三种属性规定了城市规划的本质和特性,这是我们认识和理解城市规划的核心。

当前城市规划工作的任务
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知识经济和城镇化时代的来临,城市在未来国家发展战略中的地位更加突出。

因此,城市规划的作用既承担政府宏观调控职能的一部分,也承担促进并引导中国城镇化巨变的重要作用。

城市规划的法律严肃性要通过编制合法性、决策合法性及实施过程的合法性来体现。

深入开展城市规划的研究工作——城市是一个由众多的子系统构成的复杂巨系统,各个子系统都有其自身发展的规律;城市规划是跨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科学。

完善规划编制体系,提高规划质量和水平——城市规划要处理好局部与整体、近期与长远、需要与可能、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现代化建设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等一系列关系,城市规划编制的科学与否,直接影响城市未来发展的正确与否,高层次、高水平地编制规划是城市规划发挥综合协调作用的基础条件。

加强立法工作,完善法规体系《城市规划法》赋予城市规划法律地位,通过法律、法规、部门规章、技术规范、强制性标准和城市总体规划来体现。

严格依法行政,提高规划管理水平——严格执法、从严治政
加强规划队伍建设
城市规划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关系
中长期“计划”是规划的重要依据;
规划是年度计划及中期计划的依据。

城市规划是“计划”的空间落实;
规划期限不同,城市规划要作出更长远的预测
城市规划与土地利
用总体规划的关系
二者目标一致——合理使用土地资源,促进发展。

规划范围不同——“土规”宏观层面,“城规”城市规划区内,两者相互协调和衔接。

“土规”为城市发展提供充足的空间;城市有关研究为“土规”提供宏观依据。

城市规划的建设用地标准要和“土规”协商一致。

城市规划与城市生态环境、
环境保护规划的关系
城市环境保护规划是规范环境保护行动的筹划,是实现环境目标的手段,属于城市规划中的专项规划。

城市生态规划将生态学思想和原理渗透于城市规划的各个方面,使城市规划“生态化”,同时关注社会生态及城市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制定城市规划应遵循的(10条)原则
——统筹兼顾、综合部署
——协调城镇建设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功能的提高
——合理和节约利用土地与水资源
——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正确引导小城镇的建设和发展
——保护历史文化遗产
——加强风景名胜区的保护
——塑造富有特色的城市形象
——增强城市抵御各种灾害的能力
温家宝总理2004年2月21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专题研究班结业式上的讲话中指出:我国经济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是结构不合理,经营方式粗放,经济增长主要靠增加投入、扩大投资规模,资源环境的代价太大。

“调查——分析——规划”,是城市规划的基本方法。

城市规划
调查内容
区域环境:不同的规划阶段有不同的区域范围
历史文化环境:通过城市形成和发展过程的调查,把握城市发展动力及城市形态演变原因。

自然环境:是城市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涉及自然地理环境、气象和生态因素。

社会环境:人口(年龄结构及变迁);社会组织和社会结构。

经济环境:整体经济状况(总量及产业结构);土地经济分析。

市政基础设施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
城市规划
分析方法:
定性分析因果分析法——排列相关因素,发现主要因素,找出因果关系,如城市发展方向的选择。

比较法——难以定量分析而需要量化的问题,用地指标。

定量分析实体模型投影法——平面图、立面图
透视法——透视图、鸟瞰图
概念模型几何图形法—分析空间要素的特点与联系
等值线法—等高线图、交通可达性分析
方格网法—环境、人口的空间分布
图表法—经济、社会各种因素的比较分析空间模型分析(图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