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课标板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 20 古诗两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元二使安西》公开课教案)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语文上册课件-古诗两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一等奖

孟浩然(689~740)唐代诗 人。(今湖北襄樊)人,世称孟 襄阳。他旳诗歌绝大部分为五言 短篇,题材不宽,多写山水田园 和隐逸、行旅等内容。不事雕饰, 清淡简朴,感受亲切真实,生活 气息浓厚,富有超妙自得之趣。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 人 ︱西 辞 ︱黄 鹤 楼, 烟 花 ︱三 月 ︱下 扬 州。 孤 帆 ︱远 影︱ 碧 空 尽, 唯 见 ︱长 江 ︱天 际 流。
练习: 诗中有画,你看到了什么? 诗中有话,你想说什么?
课后作业
• 查找几首送别诗。 • 背诵、能默写这首诗。 • 将这首诗改写成一篇写事抒
情旳文章。
• 生命如流水,别情如流水,无限关注依 恋旳眼光追伴随消失在视野之外旳孤帆 远影,也就化作水天与共,千古长存旳 长江巨流了。
• 这两句诗体现了多麽深挚旳友谊,然而 在诗句中却找不到“友谊”这个字眼。 诗人巧妙地将依依惜别旳深情寄托在对 自然景物旳动态描写之中,将情与景完 全交融在一起了,真正做到了含吐不露 而余味无穷。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
广陵:今江苏省扬州市。
——李白
之:去,到。
李白(701~762) 唐代诗人,字太 白,号青莲居士。在中国诗歌史上, 他是继屈原之后旳一位伟大旳主动浪 漫主义诗人。著作有《李太白集》。
黄鹤楼简介
• 号称江南三大名楼之一旳黄鹤楼,原址在湖北武昌蛇山黄鹤矶头。 • 一说黄鹤楼所以得名;一说原为辛氏开设旳酒店,一道士为了感谢她
• 开头两句被“烟花三月”这个鲜丽旳 意象感觉化了。前人称此句际流。
孤帆:孤单单一只船。 尽:看不见了。唯: 只。
“孤帆”并不是说浩 瀚旳长江上只有一只帆船, 而是说诗人旳注意力全部 集中在挚友乘坐旳那只帆 船上。
人教语四上20.古诗两首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谢谢
安西:安西是唐中央政府为统辖西域而 设的都护府的简称,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库车附近。
介绍时代背景,唐朝的时候,国势强大, 很多国家都想和唐朝建立友好关系,长安城 经常有人被派到国外去出使。而每一次出使, 对于当事人来说是既高兴又忧伤的事情,高 兴的是可以为国家建功立业,做出贡献,忧 伤的是要和多年的老友故交分别。这一别就 是海角天涯,不知道还能不能再见面了。
月份烟雾迷漫、繁花似锦的春天去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天际流:流向天边。
译文:孤船的帆影渐渐远去消失在碧空的尽 头,只看见长江浩浩荡荡地向天边流去。
课外拓展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黄鹤楼这一别,别出了李白与孟浩然的 深情,别出了孟浩然与李白的厚谊。时 隔一年,李白仍久久不能忘怀,又为这 次送别写下了一首五言诗。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送元二使安西
去,到。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黄鹤楼简介
• 号称江南三大名楼之一的黄鹤楼,原址在湖北武 昌蛇山黄鹤矶头。
• 一说黄鹤楼因此得名;一说原为辛氏开设的酒店, 一道士为了感谢她千杯之恩,临行前在壁上画了 一只鹤,告之它能下来起舞助兴。从此宾客盈门, 生意兴隆。过了十年,道士复来,取笛吹奏,道 士跨上黄鹤直上云天。辛氏为纪念这位帮她致富 的仙翁,便在其地起楼,取名“故 花人 三西 月辞 下黄 扬鹤 州楼 。,
唯孤
见帆
长远
江影
天碧
际空
流 。
尽,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 古诗两首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送元二使安西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两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
广陵送元二使安西
【课文原文】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译文:
老朋友孟浩然在黄鹤楼向我告别,他要在繁花似锦的三月去往扬州。
他的船渐行渐远,最后消失在蓝天的尽头,只留下长江水滚滚东流,流向天边。
《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译文:
清晨的渭城细雨湿润了路上的轻尘,旅店周围柳树的新绿分外清新。
我劝你再饮下这杯离别的酒,因为你向西出了阳关之后,就再也遇不到像我这样的老朋友了。
【赏析】
1.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的一首描绘离别情景的七言绝句。
诗中以“烟花三月”、“孤帆远影”等意象,既表现了对友人孟浩然美好前程的祝福,又寓含着深深的离愁别绪。
尤其是那“长江天际流”的画面,把离别时的哀而不伤、深情厚谊表达得淋漓尽致,充分展现了李白诗歌豪放而又深沉的艺术风格。
2. 《送元二使安西》是王维的五言绝句,通过对渭城早晨雨后清新景色的描绘,以及与友人临别时劝酒的情景刻画,抒发了诗人对即将远行的友人的深深关切和依依惜别之情。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一句,既是现实场景的再现,又是情感的升华,充满了浓郁的人情味和深沉的人生哲理。
这两首古诗都以其生动鲜明的意境、深挚诚恳的情感,成为我国古代送别诗的经典之作,传承至今仍被广大读者所喜爱和传颂。
四年级语文上册 第6单元 20.古诗两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元二使安西》课件 新人教版

再见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2、如果放弃太早,你永远都不知道自己会错过什么。 3、你特么的看看你现在的样子?还是我爱的那个你么? 4、你的选择是做或不做,但不做就永远不会有机会。 5、你必须成功,因为你不能失败。 6、人生有两出悲剧:一是万念俱灰,另一是踌躇满志。 7、男儿不展风云志,空负天生八尺躯。 8、心灵纯洁的人,生活充满甜蜜和喜悦。 9、遇到困难时不要抱怨,既然改变不了过去,那么就努力改变未来。 10、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11、用理想去成就人生,不要蹉跎了岁月。 12、永不言败是追究者的最佳品格。 13、目标的实现建立在我要成功的强烈愿望上。 14、保持激情;只有激情,你才有动力,才能感染自己和其他人。 15、别人能做到的事,自己也可以做到。 16、学习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 17、通过辛勤工作获得财富才是人生的大快事。 18、努力了不一定能够成功,但是放弃了肯定是失败。 19、人活着就要快乐。 20、不要死,也不要的活着。 21、有努力就会成功! 22、告诉自己不要那么念旧,不要那么执着不放手。 23、相信他说的话,但不要当真。 24、人不一定要生得漂亮,但却一定要活得漂亮。 25、世事总是难以意料,一个人的命运往往在一瞬间会发生转变。 26、活在当下,别在怀念过去或者憧憬未来中浪费掉你现在的生活。 27、一份耕耘,份收获,努力越大,收获越多。 28、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吱声。 29、一切事无法追求完美,唯有追求尽力而为。这样心无压力,出来的结果反而会更好。 30、进则安居以行其志,退则安居以修其所未能,则进亦有为,退亦有为也。 31、有智者立长志,无志者长立志。 32、在生命里寻觅快乐的方法,就是了解你被赋予生命是为了奉献。 33、纯洁的思想,可使最微小的行动高贵起来。 34、心作良田耕不尽,善为至宝用无穷。我们应有纯洁的心灵,去积善为大众。就会获福无边。 35、坚强并不只是在大是大非中不屈服,而也是在挫折前不改变自己。 36、希望是厄运的忠实的姐妹。 37、世间上最美好的爱恋,是为一个人付出时的勇敢,即使因此被伤得体无完肤,也无悔无怨。 38、梦想不抛弃苦心追求的人,只要不停止追求,你们会沐浴在梦想的光辉之中。 39、人生最困难的不是努力,也不是奋斗,而是做出正确的抉择。 40、不管现在有多么艰辛,我们也要做个生活的舞者。 41、要成功,先发疯,头脑简单向前冲。 42、有智慧才能分辨善恶邪正;有谦虚才能建立美满人生。 43、无论什么时候,做什么事情,要思考。 44、不属于我的东西,我不要;不是真心给我的东西,我不稀罕! 45、我们从自然手上收到的最大礼物就是生命。 46、失败的定义:什么都要做,什么都在做,却从未做完过,也未做好过。 47、让我们将事前的忧虑,换为事前的思考和计划吧! 48、永远对生活充满希望,对于困境与磨难,微笑面对。 49、太阳照亮人生的路,月亮照亮心灵的路。 50、生活中的许多事,并不是我们不能做到,而是我们不相信能够做到。 51、不要说你不会做!你是个人你就会做! 52、学习这件事,不是缺乏时间,而是缺乏努力。 53、能够说出的委屈,便不是委屈;能够抢走的爱人,便不是爱人。 54、任何业绩的质变都来自于量变的积累。 55、胜利女神不一定眷顾所有的人,但曾经尝试过,努力过的人,他们的人生总会留下痕迹! 56、勤奋是学习的枝叶,当然很苦,智慧是学习的花朵,当然香郁。 57、人不能创造时机,但是它可以抓住那些已经出现的时机。 58、没有斗狼的胆量,就不要牧羊。 59、有时候,垃圾只是放错位置的人才。 60、不要怕被人利用,人家利用你,说明你还有利用的价值。 61、人的生命,似洪水奔流,不遇着岛屿和暗礁,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 62、与积极的人在一起,可以让我们心情高昂。 63、向日葵看不到太阳也会开放,生活看不到希望也要坚持。 64、才华是血汗的结晶。才华是刀刃,辛苦是磨刀石。 65、一个人至少拥有一个梦想,有一个理由去坚强。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语文上册《20古诗两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课件

20.古诗两首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①黄鹤楼:中国著名的名胜 古迹,故址在今湖北武汉市 ②之:去、到。 ③故人:老朋友,这里指孟 浩然。其年龄比李白大,在 诗坛上享有盛名。李白对他 很敬佩,彼此感情深厚,因 此称之为“故人” 。 ④辞:辞别。 ⑤烟花:花开的繁茂,像浮 动的烟雾。这里指艳丽的春 景。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Leabharlann 事 情 景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渭城 / 朝雨 / 浥轻尘,
客舍 / 青青 / 柳色新。
劝君 / 更尽 / 一杯酒,
①使:出使。 ②浥:湿润, ③更尽:再饮完。
西出 / 阳关 / 无故人。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西
东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 黄 烟 故 鹤 花 人 楼 ( 三 西 送 唐 月 辞 孟 ) 下 黄 浩 李 扬 鹤 然 白 州 楼 之 。 , 广 陵
唯 见 长 江 天 际 流 。
孤 帆 远 影 碧 空 尽 ,
烟 花 三 月 下 扬 州 。
故 人 西 辞 黄 鹤 楼 ,
黄 鹤 (楼 唐送 )孟 李浩 白然 之 广 陵
别董大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小学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小学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小学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名篇之一。
这是一首送别诗,寓离情于写景。
小编这里为大家整理了这首作品的全诗和意思,希望大家喜欢。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作者:李白【唐代】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注释:1、黄鹤楼:故址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蛇山的黄鹄矶上,传说有神仙在此乘黄鹤而去,故称黄鹤楼。
是中国著名的名胜古迹,故址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蛇山的黄鹄矶上,属于长江下游地带,传说三国时期的费祎于此登仙乘黄鹤而去,故称黄鹤楼。
原楼已毁,最新一次修葺黄鹤楼,竣工于1985年。
2、故人: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孟子第33代。
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
3、之:往,去。
4、广陵:扬州的旧名。
5、碧空尽:消失在碧蓝的天际。
尽:尽头,消失了。
空:一作“碧山”。
陆游的《入蜀记》云:“八月二十八日访黄鹤楼故址,太白登此楼送孟浩然诗云:‘孤帆远映碧山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盖帆樯映远,山尤可观,非江行久不能知也。
”6、西辞:黄鹤楼在广陵的西面,在黄鹤楼辞别去广陵,所以说“西辞”。
7、烟花:指柳如烟、花似锦的明媚春光。
8、下:沿江顺流而下。
9、尽:消失。
10、唯见:只能见到。
11、天际:天边。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意思:老朋友在西面的黄鹤楼与我辞别,在三月份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春天去古扬州。
孤船的帆影渐渐远去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只看见长江浩浩荡荡地向天边流去。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写作背景:唐玄宗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李白乘船从四川沿长江东下,一路游览了不少地方。
在襄阳(今湖北襄樊),他听说前辈诗人孟浩然隐居在城东南的鹿门山中,特地去拜访他。
孟浩然看了李白的诗,大加称赞,两人很快成了挚友。
孟浩然热情地款待李白,并留他住了10多天。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0课古诗两首诗意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元二使安西直接打印贴课本上背诵

《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清晨一场如酥小雨,湿润了路上的尘埃,旅店旁的棵棵绿柳,被雨水冲洗得翠色欲滴。
朋友,请再喝尽这杯醇香的美酒吧,等你西行出了阳关之后,就再也没有一个交情深厚的老友了。
诗人借分手在即时的劝酒,表达了对友人的留恋、关切和祝福。
朋友,请再喝尽这杯醇香的美酒吧,等你西行出了阳关之后,就再也没有一个交情深厚的老友了。
诗人借分手在即时的劝酒,表达了对友人的留恋、关切和祝福。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我的好朋友孟浩然在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由黄鹤楼出发,乘船东行到扬州去。
孤船的帆影渐渐远去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只看见长江浩浩荡荡地向天边流去。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我的好朋友孟浩然在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由黄鹤楼出发,乘船东行到扬州去。
孤船的帆影渐渐远去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只看见长江浩浩荡荡地向天边流去。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送别好友时无限依恋的感情,也写出了祖国河山的壮丽美好。
《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清晨一场如酥小雨,湿润了路上的尘埃,旅店旁的棵棵绿柳,被雨水冲洗得翠色欲滴。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我的好朋友孟浩然在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由黄鹤楼出发,乘船东行到扬州去。
孤船的帆影渐渐远去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只看见长江浩浩荡荡地向天边流去。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送别好友时无限依恋的感情,也写出了祖国河山的壮丽美好。
《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清晨一场如酥小雨,湿润了路上的尘埃,旅店旁的棵棵绿柳,被雨水冲洗得翠色欲滴。
朋友,请再喝尽这杯醇香的美酒吧,等你西行出了阳关之后,就再也没有一个交情深厚的老友了。
诗人借分手在即时的劝酒,表达了对友人的留恋、关切和祝福。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 20 古诗两首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赛课获奖教案_0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语文上册20.古诗两首【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两首古诗。
2.感悟诗歌的内容,体会朋友间的深厚情谊。
【教学重、难点】:1.理解诗意,想象诗中描写的画面2.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课前准备】:课件音乐【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 解题今天我们来学习第20课古诗两首。
我们先来看第一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1.指导学生读诗题。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2.理解题目的意思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当中的“之”,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学生:只,去,到的意思。
师:从这个题目当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学生:回答。
师:我们来看这幅图,黄鹤楼和江陵都是在长江边,从黄鹤楼沿长江,一路向东就可以到达广陵。
二、初读古诗,了解诗意。
1.师:读了诗题,你知道这首诗是什么意思吗?(生说题意)师:我们把这类诗叫做送别诗。
2. 初读古诗,了解诗意。
(生自由读诗。
)3. 指导朗读,注意诗中的停顿。
4. 学生分小组合作学习。
交流诗句的大概意思。
三、参读感悟,品味“别情”1. 朋友情师:这首诗只有28个字,这短短的28个字向我们描述了一个生动的离别场面。
学习古诗,我们不仅要了解诗句的意思,还要能从诗句当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进入到他们的内心世界与他们的情感产生共鸣。
这首诗是李白写给孟浩然的,我们想要很好地理解这首诗的感情,就不得不了解李白和孟浩然之间的故事。
(师讲述李白和孟浩然交往的故事。
)2. 读诗想画,画中入情师:李白特别崇敬孟浩然,他专门写了一首诗,诗中写道:我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可见李白对孟浩然的感情之深。
这么好的一对朋友却不得不分开了。
生:因为孟浩然要到扬州去。
3.诉离情师:孟浩然要到扬州去,因为李白有事情不能离开,所以他只好在黄鹤楼给孟浩然送行。
当孟浩然乘坐的小船渐渐消失在碧蓝的天空中,李白依然站在江边向远处眺望久久不愿离开。
你能体会诗人当时的心情吗?生:回答。
师:相机板书(惆怅,不舍,难过)4. 让我们满怀着依依不舍再一次朗诵这首送别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 古诗两首文本简析:这两首诗都是千古传颂、脍炙人口的送别诗,都描写了送别好友时的依依惜别之情。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唐代大诗人李白所写。
孟浩然也是唐代著名诗人,和李白是好朋友,彼此之间情谊深厚。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送别好友时无限依恋的感情,也写出了祖国河山的壮丽美好。
诗的前两行叙事,后两行写景,景中却包含着一个诗意的情节:帆影已消逝了,而诗人还在翘首凝望,似乎要把自己的一片情意托付江水,陪伴行舟,将友人送到目的地。
诗人巧妙地将对好友的一片深情寄托在对自然景物的动态描写之中,将情与景自然地交融在一起,含吐不露而余味无穷。
《送元二使安西》的作者是唐代著名诗人王维。
安西是指安西都护府,在今天的新疆库车附近。
友人元二将要远赴西北边疆,诗人特意从长安赶到渭城来为朋友送行,其深厚的情谊,不言可知。
这首诗既不刻画酒筵场面,也不直抒离情别绪,而是别具匠心地借别筵将尽、分手在即时的劝酒,表达出对友人的留恋、关切与祝福,使人不难想到这对好友频频祝酒、殷殷话别的情景。
选编这两首诗的意图,一是使学生在诵读中感受朋友之间深厚的友情;二是让学生继续积累诗句,培养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
教学目标:1、认识5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感悟诗歌的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
4、激起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培养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相关课件等。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内容: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目标:1、认识5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感悟诗歌的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
4、激起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培养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相关课件等。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揭示诗题同学们,我们先来欣赏一段乐曲【课件播放:《送别》】,看看你们能从中联想到什么?谁来跟大家分享分享你想到了什么?同学们,“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分离与相聚切割又弥合着漫漫人生。
从古至今,离别往往是最让人感慨万千的事。
不仅有歌唱离别,更有很多诗咏离别。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堪称送别诗极品的——【课件出示:《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二、自学汇报,理解诗意同学们,你们都读正确了。
诗题中出现了一个“送”字【课件出示:送】,我们就知道这是一首送别诗了。
那围绕这个“送”字你们可以提出哪些问题呢?同学们,你们真不简单,围绕一个词提了这么多问题。
这些问题的答案就在诗文中。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请同学们认真读读诗,把答案找出来了,诗的意思也就明白了。
现在,老师给同学们两个友情提示,谁给大家读读?【课件出示:(1)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要读出古诗的节奏感,(2)结合注释插图,读懂诗意,想象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同学们,如果有什么收获和困惑都可以和小组同学交流,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待会儿我们大家共同讨论解决。
同学们,刚才老师发现有的同学边读边把重要的内容画出来了,我非常欣赏这些让自己的思考留下记号的同学。
我先来看看你们读得怎么样了?谁先读?其他同学注意倾听,只有认真听,你才能发现别人读的闪光点和不足,你才能进步得很快。
同学们,读的时候读音要正确,还要注意古诗的停顿。
谁还愿意读?同学们,读的时候注意了停顿,而且有板有眼,节奏感鲜明,这样你可以当小老师了。
【课件播放:古诗范读】同学们,老师发现很多同学都跃跃欲试,我们大家一起来吧!同学们,你们读得很精彩,那你们从中读懂这些问题了吗?谁送谁?(李白送孟浩然。
)说你从哪儿读明白的?(从题目中知道是送孟浩然。
诗是李白写的,说明是李白送孟浩然。
)在哪儿送?(黄鹤楼)【课件出示:黄鹤楼图片】这就是黄鹤楼。
巍峨耸立于武昌蛇山的黄鹤楼,享有“天下绝景”的盛誉,历代文人墨客到此游览,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诗篇,使黄鹤楼名声大噪。
与湖南岳阳楼【课件出示:岳阳楼图片】,江西滕王阁【课件出示:滕王阁图片】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
送到哪儿?(扬州)你从哪儿读懂的?(第二句“下扬州”)作者为什么用“下”这个字?同学们,古人有诗云:滚滚长江东逝水。
可见长江水是自西向东流的。
黄鹤楼在扬州的西面,也就是上游,从江上走想必一定是顺流而下了,所以用了这个字,也因此在第一句中用到了“西辞”。
何时送?(三月)你是从哪儿知道的?(第二句)什么样的三月?(烟花三月)同学们,什么样的三月叫烟花三月呢?你们想知道吗?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扬州三月的图片【课件出示:扬州三月图片】。
你们看看还可以用什么词描绘这扬州的烟花三月?【课件出示:百花盛开、细雨如烟、繁花似锦、百花齐放、细雨蒙蒙、花红柳绿、阳光明媚、细雨绵绵、柳暗花明、百花争艳、鸟语花香……】同学们,烟花三月的景美,你们的语言也很美。
那你们能不能把这两句诗读得更美呢?【课件出示: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同学们,正如你们所读所感,三月的江南“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是最有诗情画意的季节,也是最该携友同游的季节。
可是诗人陶醉于这样的景色当中了么?为什么呢?你是从哪里知道的?【课件出示: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同学们,诗人的眼中没有美景,那有什么?【课件出示:孤帆远影碧空】同学们,三月的江南美景如画,长江的江面船只如云,为何作者看见的是孤帆?正如同学们所说,李白看见了好友孟浩然乘坐的小船越走越远,越走越远……最后怎样了?(看不见了)朋友的船再也看不见时,他只看见了什么?(长江水在往天边奔流。
)同学们,李白为什么如此久久伫立江边送孟浩然呢?同学们,李白和孟浩然志同道合,情谊深厚,是忘年之交。
同学们,想象一下,当时的李白心情怎样?(依依不舍)同学们,如果那时候,站在江边送别好朋友的人是你:朋友登上了孤独的小船,风鼓白帆,由近渐远,最后消失在水天之间。
你不忍离去,久久伫立岸边,目送千里。
深情地凝视着水天一色的地方。
那滚滚的东流江水不正象征着你们的友谊吗?那时那地,你将会怎样吟咏这两句诗呢?【课件出示: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谁来试试?一起来。
同学们,你们读出了李白对孟浩然的敬佩和深情厚谊。
这真是过尽千帆皆不见,一心只送孟浩然啊!三、指导朗读,感悟情感同学们,人们常说落花有意,流水无情,而李白目送“孤帆远影碧空尽”有青山为据,流水为证,茫茫的长江水已为李白的真情所动容。
如此的深情厚意李白仅仅用28个字就表达得淋漓尽致,可谓字有数而意无穷啊。
其实朗读也是一种表达感情的好方法,你们能把自己从诗中感悟到的情感用读的形式表达出来吗?【课件出示全诗】同学们,刚才老师看见好多同学已经熟读能诵了,谁来为大家展示展示你超强的记忆力?四、拓展延伸,升华情感同学们,你们背诵得真好,老师为你们能成为李白的知音而骄傲!自古人生重离别,自古人生又伤离别,在我们祖国的文化瑰宝——诗词中,历朝历代赠别送行的诗文不可计数。
同学们,你们平时积累有送别诗吗?跟大家分享分享吧!同学们,老师也搜集了一些,愿意来分享分享吗?【课件出示:山中送别王维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别董大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江亭夜月送别二首(其二)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五、总结延伸,深化情感同学们,对古人而言,【课件出示:友情是花间一壶酒,友情是江上一叶舟,友情是月夜独登楼,友情是庭深小径幽。
】对于我们,友情是什么呢?要靠我们用一生去品味,用一生去守候。
六、快乐作业:【课件出示:(任选其一完成)1、爱写作的你,请将这首诗改写成一篇送别的文章。
2、爱画画的你,请将诗中出现的送别场景画下来。
3、爱读书的你,请搜集其他诗人的送别诗并进行整理。
】附板书设计:第二课时教学内容:送元二使安西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感悟诗歌的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
3、激起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培养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相关课件等。
教学过程:一、知诗人,解诗题同学们,今天要我们学习一首古诗,【课件出示: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是他的经典诗句,他是谁?【课件出示:王维图文】他就是唐代著名诗人王维。
关于王维你们对他了解吗?【课件出示:他九岁就负有才名。
21岁成进士。
曾一度奉使出塞,此外大部分时间在朝廷任职。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的这首诗是写王维特意从长安城赶到渭城,他来做什么呢?【课件出示课题读:送元二使安西】齐读。
同学们,你们读了课题,知道了什么?(送元二出使到安西。
)安西在哪儿?(今新疆的库车附近。
)同学们,安西远在新疆离渭城那么远,可以不去吗?为什么?(因为诗题中“使”在注释中的解释是“出使”,出使说明这是皇上派他去的,不去不行。
)不去要怎样?同学们,如此看来,元二此行是一定要去了。
二、读诗句,晓诗意【课件出示全诗:送元二使安西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谁来读读,看看诗中告诉了我们什么?【课件出示:舍】“舍”应该怎样读?【课件出示:shè】同学们,“舍”是多音字,在这儿读shè,表示旅社、旅馆的意思。
【课件出示:客舍青青柳色新。
】谁来读读?谁再来读读?我们一起来读读。
同学们,你们读得太帅了。
那怎样才能了解诗所表达的内容呢?请你们利用书中的注释、手中的工具书自学,不懂的地方可以与小组讨论解决。
三、寻诗眼,悟诗情1、寄情酒更浓。
同学们,通过对全诗的学习,一幅朋友送别图在我们的脑海中展现。
元二与王维到底是一对怎样的朋友呢?想想,从诗中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元二、故人)同学们,他们不仅是朋友,而且是老朋友。
你们注意到“酒”了吗?【课件出示:酒】这酒他们是怎样喝的?【课件出示: 更尽一杯酒。
】同学们,只有谁才会这样喝酒?(朋友)同学们,中国的酒文化可以说是源远流长,喝酒成了人们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
俗话说:【课件出示:酒逢知己千杯少。
】在元二远行之际,【课件出示:劝君更尽一杯酒。
】这“劝君更尽一杯酒”是一杯怎样的酒?(祝福的酒)他们彼此间会有怎样的祝福?同学们,这么多深情的祝福,说也说不完,道也道不尽。
此时此刻,唯一能够表达朋友间这种深情厚意的祝福的只有什么?(酒)【课件出示: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