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汉日语言对比
日汉语序对比研究及其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2019年精选文档

日汉语序对比研究及其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认为理论和实践互为补充关系,理论指导实践,实践验证理论。
同样,语言学的理论来自于语言,同时也必须反馈于语言。
这里的“反馈”在作者看来包括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反馈”指语言学理论使得人类更好地认识自己的语言,从而更加清楚地认识人类自身。
比如通过对语言的研究从而发现语言是人类意识的外在表现,是人类认知、逻辑、思维、情感等的综合表达。
与此相对,狭义的“反馈”指的是语言学理论对语言教学的帮助。
本文主要举例探讨语言类型学(以下简称类型学)视野下的日汉语序对比研究在实际教学中的作用。
试图通过日汉两种语言的语序对比,指出二者表面语言现象的不同(甚至完全相反)在深层次上是存在共性的。
本文将探寻二者之间存在的共性,同时也对体现出来的个性做出解释。
通过对表面不同的语言现象深层共性的探究,从本质上加深对对象语言的理解和掌握。
将之运用到实际的语言教学中会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语言现象本质的理解,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一、语言类型学理论与语言教学类型学是以探究世界上各种语言之间的共性为主要任务之一的一门学科。
这门学科之所以能够成立存在,前提在于虽然世界上的语言林林总总、不尽相同,但人类的深层认知是共通的,表现在语言上必然有一定的共性。
有这样一个实践基础存在,类型学理论才得以成立。
类型学主要致力于探究人类语言的普遍共性,同时也对某种语言中表现出的不符合共性的个性做出解释。
这种解释包括多方面,如语言的历史变迁、语言中各种因素互相制约等等。
在现实语言标本中,各种语言所体现出的个性可能要多于共性,但只要找到个性偏离共性的原因,个性也就变得不再奇怪,个性现象也可以得到解释。
将类型学视野下的对比研究成果应用到实际教学中,在课堂上加以讲解和应用,可以改变以往让学生死记硬背的模式,能够使学生从更高层次理解所学的知识点,并且使学生具备探求语言共性与个性的思维,加深对两种语言所属不同类型的理解,从而更深层次把握日语语言现象的本质、了解日语的特点。
第二课 日汉语主要不同点

第二课日汉语主要不同点A 导入环节◆语言源于生活,生活又是一个国家、民族的历史、文化等各种因素的综吅体现。
由于各个国家、民族的历史传统和文化形态都不相同,各国人民对客观世界的感受,以及他们表达各自感受的方式与习惯也都不同。
这就造成了不同语言在语法、修辞、表达方式等方面的不同。
◆搞清原作语言和译入语之間的区别,对翻译来说是十分必要的。
下面,我们对日语和汉语的主要不同点进行比较,并侧重说明日语的特点。
B 师生互动环节◆进行了三年的专业日语的学习,对两国语言的不同应该有一个总体的认识。
通过此课的学习及学生们的切身感受,从总体上掌握两国语言的不同,是极其必要的。
此课让学生进行归纳总结,不足之处在老师的启发下,让学生们互相补充。
最后老师做简短的全面归纳总结。
要学生自己总结,效果会更有效。
一、言葉の構造の違い:1.言語の分類:日本語(膠着語/粘着語)中国語(孤立語/独立語)膠着語とは、ウラル・アルタイ語系を中心にしたもので、独立した単語を、助詞や助動詞によってつなぎ吅わせることで、文章を表現するものである。
助詞や助動詞が膠のような役割を果たすことに着目して、膠着語と名づけられた。
膠着語とは語尾変化があまりなく、付属語が発達していて、これを接続して文法的関係を表す言語であるが、日本語は「て、に、を、は」といわれている助詞と「れる、られる」などの助動詞、つまり付属語が発達している。
(日本語にも動詞や形容詞などに語尾の変化(活用)があるので、屈折語的な部分もあるが、屈折語に属する言語に比べると、語尾変化が少ないので、基本的には膠着語に属する。
)孤立語とは中国語に代表されるもので、それぞれが独立して完結した意味を持った単語を、単純に重ねることで文を構成ずるものである。
中国語は一つ一つの漢字が独立した音と意味を持っている。
それを積み重ねることで、どんな複雑な文章をも表現できるから、言語形態学は、これを孤立した単語からなる言語、つまり孤立語だと考えたわけだ。
汉日敬语对比研究

汉日敬语对比研究敬语是人们在言语交际活动中根据交际对象的层次以及与自己的关系,使用适当的表敬方式,向对方表示敬意使交际能够顺利进行的一种语言表达形式。
中国古代社会使用敬语的意识很强,古代汉语中有严谨的敬语系统,但是现代社会由于受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变化的影响,敬语使用意识和现代汉语敬语系统也随之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在日本社会中,由于等级社会并未完全废除,仍存在以天皇为首的层级的社会结构,因此,自古至今日本国民都有很强的敬语使用意识。
经过长期发展,现代日语本身也就具有相对严谨且完整的敬语系统。
综合前人研究成果,我们看到汉语和日语的敬语系统既有共性,也有差异。
关于汉日敬语系统的各自构成、分别有哪些特点、应如何进行汉日对译或汉日对译应遵循哪些敬语翻译原则等问题的研究还不充分。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主要立足于共时层面对汉日敬语系统进行详细的比较分析。
本文在绪论部分论述了论题的研究概况、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一)对比研究法(二)共时和历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三)描述性研究法。
正文共分四章:第一章借鉴前人的研究分别界定汉日敬语,并对汉日敬语的分类进行详细分析。
汉语敬语系统包括敬辞、谦辞、表敬礼貌用语。
这种分类方式主要依据原型范畴理论,把敬辞、谦辞视为敬语的典型成员,把表敬礼貌用语视为敬语的非典型成员。
在为汉语敬语界定时,我们把表敬礼貌用语也列入汉语敬语这个“家族”中,打破了以往的观点(敬语只包含敬辞和谦辞两类),弥补了汉语敬语的表敬方式分类的局限性。
第二章首先结合中日两国的社会等级制度变化等因素,分析影响汉日敬语系统不同发展的原因;然后,分别从整体(表敬方式、语用)和局部(敬辞和尊敬语、谦辞和谦让语Ⅰ、专用表敬成分、句型的比较)两个角度对汉日敬语系统的特点展开详细地分析。
第三章分别针对汉语敬语系统中的指称性敬谦辞、表敬礼貌用语的表敬程度,以及日语敬语系统中的尊敬语、谦让语Ⅰ、谦让语Ⅱ、郑重语、美化语的表敬程度展开详细的分析。
中日语言对比

语 言 间的差 异。
关 键词 : 汉语 ; 日语 ; 音 ; 汇 ; 法 语 词 语
0力; 、 允 亨 招 。 ) 语气 , 调是 说话 时 句尾 呈前 低 后高 的上 升 等 升 语 调 , 表示 征询 ( 是谁 , 常 他 知道吗 ? e箍 加 、 彼 耋 知 疑惑( 交给他 能 完成 ? 彼 任世 道 ? 圭芑加分 、 圭t加 。) 、 墨 否 。 )反 问( 、 难道 你 不 知
中图分类 号 : 0 文 献标识 码 : H0 3 A 文章 编号 :6 3 2 1 (0 11- 0 2 0 17 — 1 12 1)0 0 3- 2
。) 疑 问语 气 。由 上面 的例 旬我们 不难 看 等
从 语言 结构 类 型上来 看 , 语属 于 孤立 语 , 汉 特点 是缺 乏 词形 变化 ,
低 的下 降语 调 , 常表 示 陈述 ( 爸生 病了 。 c 通 爸 父 病氖 6 , 。 、 : ) ) 祈使 ( 说话 。 芒 别 < 芑0。)感 叹 ( 、 多么漂亮 的包 ! L 美
来, 在许 多方 面有 着 密切 的联 系 , 如 E本 的文 字就 是通 过遣 唐使 例 l
语 言研 究
中 日语言对 比
翟亚楠
( 吉林 大学 文学 院 , 吉林 长春 1 0 0 ) 3 0 0
摘 要 :中 国和 日本这 两 个 国家一 衣 带水 .很 早 以前 就 互为 往
每 个单 词 有各 自的声 调 , 也有抑 扬顿 挫 , 句子 我们把 这种 抑扬 顿 挫 称 为语调 , 有区别 语 气 、 表达 情感 与语 义 分寸 的作 用 。在 日语 和 汉 语 中最 常 见 的语 调 是降 调和 升调 ,降调 是说 话时 句 尾呈 前高 后
日汉对比语言学

日汉对比语言学(原创实用版)目录一、日汉对比语言学的背景和意义二、日汉对比语言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三、日汉对比语言学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正文一、日汉对比语言学的背景和意义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各国之间的交流越来越频繁,语言学作为研究人类语言的学科,在促进跨文化交流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日汉对比语言学作为语言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日语和汉语的共性和差异,为我们理解和掌握这两种语言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
特别是在中日文化交流、经贸合作、教育等领域,日汉对比语言学的应用价值日益凸显。
二、日汉对比语言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日汉对比语言学是一门比较语言学的分支,它通过对比日语和汉语的语音、语法、词汇、语用等方面的共性和差异,揭示两种语言的特点和规律。
在研究方法上,日汉对比语言学主要采用比较法、实例分析法、系统分析法等方法,力求客观、全面地描述和解释日语和汉语的异同。
1.语音方面:日语和汉语的音位、音高、音节等方面的对比;2.语法方面:日语和汉语的句法结构、语序、助词等方面的对比;3.词汇方面:日语和汉语的词汇构成、词义、词源等方面的对比;4.语用方面:日语和汉语的语境、语体、礼貌用语等方面的对比。
三、日汉对比语言学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日汉对比语言学的研究成果在多个领域都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尤其在中日文化交流、经贸合作、教育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1.中日文化交流:通过日汉对比语言学的研究,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日语和汉语背后的文化内涵,从而促进中日两国人民的友好交往和文化传播;2.经贸合作:在商务谈判、合同签订等场景中,对日语和汉语的精准理解和表达是非常重要的。
日汉对比语言学的研究成果可以帮助我们避免因语言差异导致的误解和纠纷;3.教育领域:日汉对比语言学的研究成果对日语教育和汉语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通过学习日语和汉语的异同,我们可以更好地设计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总之,日汉对比语言学作为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对于促进中日两国的交流与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汉日语音对比研究兼谈对日汉语语音教学

汉日语音对比研究兼谈对日汉语语音教学一、本文概述《汉日语音对比研究兼谈对日汉语语音教学》这篇文章旨在深入剖析汉语和日语在语音层面的共性与差异,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如何更有效地进行对日汉语语音教学。
通过对比两种语言的语音系统,文章期望能够为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建议。
文章将简要介绍汉语和日语的语音特点,包括元音、辅音、声调、音节结构等方面。
通过对比分析,揭示两种语言在语音上的相似性和差异性,为后续的语音教学研究奠定基础。
接着,文章将重点讨论对日汉语语音教学的策略和方法。
针对日语母语者的发音难点和常见问题,文章将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和教学方法,以提高汉语语音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文章还将探讨如何利用汉日语音对比研究的成果,优化汉语语音教学的内容和方式。
通过引入对比分析和实证研究的方法,文章将分析不同教学方法对日语母语者汉语语音习得的影响,从而为汉语语音教学的改革和创新提供科学依据。
文章将总结汉日语音对比研究的重要意义,并强调对日汉语语音教学在促进中日文化交流和理解方面的积极作用。
通过深入研究和实践探索,文章期望能够为汉语国际推广和汉语教学事业的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二、汉日语音系统的基本特点在探讨汉日语音对比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汉语和日语各自语音系统的基本特点。
这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两种语言在语音层面的异同,从而为日后的汉语语音教学提供有效的指导和策略。
汉语是一种声调语言,其语音系统主要由声母、韵母和声调三个部分构成。
汉语普通话共有21个声母,包括零声母,以及35个韵母。
声调在汉语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普通话有四个声调,分别为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
汉语的声调能够区分意义,这是汉语语音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
日语的语音系统相对简单,主要由音节构成,每个音节由一个或多个辅音和一个元音组成。
日语没有声调,但有一些音节的发音长度有所区别,这种区别在日语中被称为“长音”和“短音”。
日语的音节结构相对固定,且每个音节都包含一个元音,这使得日语的发音规律性强,易于掌握。
汉日语言对比

2.4 词汇化
「こそ」的词汇化功能反映在「ようこそ」「それこそ」等词语中,这样 的语言形式一般被认为是一个词,用法相当于副词。 (21)まあ、ようこそ、さあ、どうぞどうぞこちらへ。
(男はつらいよ. 寅次郎がんばれ)
(22)「アホらし、五億いうのを三億に値切るんなら判るけど、百億いう とるのに三億やなんて、それこそ日本中の物笑いやわ。
而汉语的“才”也具有“反驳”的意义。邵敬敏(1997)对“才” 的反驳用法及其句式条件进行了分析。 (13)A:这个混蛋,你疯了,还不给我滚出去。 B:你才疯了。 (邵敬敏1997) “才”的“自者——他者”的关系如下: 自者:你 他者:我 主张:你疯了 暗示:我没疯 肯定:你疯了是真 否定:我疯了是假 判断:你疯了是真,我疯了是假 预测:我没疯 “才”的语义特征如下: 主张:判断/自者肯定 暗含:判断/他者否定 预测/自者肯定
四
「こそ」和“才”的语义焦点模式对比
4.1 “语义焦点”
就是指句中某一成分在语义上跟哪一个成分直接相关。特提助词将 所提示的对象即“自者”作为自己的管辖范围进行提示,沼田善子 (1986)在分析特提助词的作用范围的基础上,提出了以下3种语义焦 点模式。 N模式:就是把特提助词前面紧接的要素作为语义焦点 F模式:可以跳跃接前面的要素作为语义焦点 B模式:把后面的谓语部分作为语义焦点 「こそ」的语义焦点模式可以是N模式和B模式。例如: (23)健康こそ幸福であるというであろう。(N模式) (24)慢性病として患者の数は増えこそすれ、へらないのである。
とり」とはなにか)
(20)慢性病として患者の数は増えこそすれ、へらないのである。
例(16)——例(20)中,「こそ」译成汉语通常和“倒、只” 相对应,“倒”表示转折之意,我们认为这是因为「こそ」表示 “让步”的语义不突显,“倒”和 「が」「けど」「ものの」等表 示转折的接续助词相对应。“只”在汉语中表示限定的意思,「こ そ」虽然也起提示作用,但已经不具有“强调”和“唯一性”的意 义,而且「こそ」的这种意义在现代日语中用法非常有限,我们认 为这是古典日语「こそ」的用法残留,这里不作深入探讨。「こ そ」的“让步”的用法与“才”的意义是不对应的。
二汉日语言的对比

⏹第一节汉日词汇现象的对比⏹一汉语词汇与汉字词的对比⏹1形同义同⏹汉语传入日本后,至今仍沿用的词汇甚多。
名词中有关气象、社会、团体、宗教、地理、植物的名词以及抽象化名词,概念化名词,有一多半属于形同义同。
⏹如:天地、雨、雪、世界、国家、民族、首都、地位、責任、島、海洋、季節等。
⏹有一部分形同义同的汉语词汇,是自19世纪晚期以后从日本“汉字词”引进的。
根据1958年出版的《现代汉语外来词研究》的统计,有91 个属于地道的日语。
⏹如:场合,场面,场所,舞台,道具,复习,必要,方针,表现,解决,经验,权威,化妆品,希望,故障,命令,交通等。
⏹尽管这些词属形同义同,但指的是基本义,不包括其中个别的转义或派生义。
⏹“文化”:①人们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特指精神财富,如教育、科学、文艺等。
⏹②指运用文字的能力及具有的书本知识。
⏹△“没有文化”⏹①文化がない②読み書きができない。
⏹△“他希望做一个医生”⏹①かれは医者になることを希望している。
⏹②彼は医者になりたいと思っている。
⏹2形异义同⏹形异义同的词汇包括三类。
⏹第一类是字序倒置,而基本意思相同;⏹第二类是部分用字不同,而基本意思相同;⏹第三类是略语、缩词⏹第一类:字序倒置⏹例如:⏹搬运→運搬熟习→習熟收买→買収衰减→ 減衰⏹盗窃→窃盗过滤→濾過衰老→老衰顺从→従順⏹和平→平和缩短→短縮黑白→白黒寂静→ 静寂⏹痛苦→苦痛脱离→離脱积累→累積计谋→ 謀計⏹威胁→脅威限制→制限减轻→軽減纠纷→紛糾⏹心腹→腹心买卖→売買命运→運命语言→言語⏹赞赏→賞賛评论→論評朴素→素朴侦探→探偵⏹争论→論争始终→終始直率→率直制作→作製⏹第二类:⏹有的词语个别字不同,而其意大致相同。
⏹开关→開閉尖锐→先鋭⏹钢筋→鉄筋款待→款待⏹爆炸→爆発专家→専門家⏹幼儿园→ 幼稚園联欢会→交歓会⏹随机应变→臨機応変第三类:⏹汉语词汇和日语“汉字词”中均有略语、缩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汉字的对比
中日汉字同种有异 汉语简化了,日语没有简化 恶/悪、爱/愛、果/菓、货/貨、开/開、坏/壊、干/乾、 众/衆、华/華、运/運 日语简化了,汉语没有简化 樱/桜、丝/糸、辨/弁、罐/缶、收/収、圆/円 汉日语都简化了,但字形不同。
围/囲、荣/栄、驿/駅、盐/塩、边/辺、扩/拡、图/図、 欢/歓、济/済
2.日语形式名词的作用 ●他在柔道方面可真够棒的。 ?柔道において彼は凄いよ。 柔道において彼は凄いものだよ。
●晚上到我这来一趟。 ?夜、私に来てください。 夜、私のところに来てください。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世の中には難しいことなし、ただ心の次第だ。
●现在这一带很热闹,过去是很寂静的。 今は賑やかなこの辺りも、昔は静かだったはずだった。
3、最近我买了一本《靠不住的历史》。 この間、『頼りにできぬ歴史』という本を買いました。
4、最近老见不到您啊,是去旅游了吧? 最近よく見えませんね、旅行にいらっしゃいましたか。
5、我都不怕那家伙,爷爷您还怕他!
僕だって、そいつを恐れていないが、まさかお爺さん彼を怖が
ることないだろう。 6、我们正处在一个伟大而幸福的时代——中华民族腾飞于世界的 时代。
四、语言表达的对比
1.人称代词使用的区别
●我多谢你提醒了我。 ?私は、あなたが私を注意するのに感謝します。 注意してくれて、ありがとう。 ●我来得很不凑巧。 ?私はあいにく来たが。 まずいところに来てしまった。 ●你要多保重身体才好。 ?あなたが大いに体に気をつけてください お体を大事にした方がいいよ。 ●怎么样?能给我买个可乐吗? どうか、コーラを買ってくれる?
三、词语的对比(词义)
1.汉语的词义大于日语 汉语的意义 丈夫或妻子 看法、不满 目标、事物、对方 词例 爱人/愛人 意见/意見 对象/対象 日语的意义 情人 看法、想法 目标、事物 行动、工作 房东 农民
行动、活动、动摇、 活动/活動 灵活 你们、专家 人民、市民、民众 大家/大家 百姓/百姓
2.日语的词义大于汉语 汉语的意义 茶碗 词例 茶碗/茶碗 日语的意义 茶碗、饭碗
汉译日
一、标点的对比
汉语标点 符号 符号 。 ? ! , 、 : ; 日语标点符号
名称 句号 问号 叹号 逗号 符号 。 ? ! 、 , 、 名称
顿号 冒号 分号
句点 疑問符 感嘆符 読点 カンマ 読点
汉语标点 符号 符号
名称
“”‘’ 引号 ()[ ] 括号
——
……
破折号
省略号
私たちは今、中華民族が世界に飛躍するという、偉大な幸せな
時代に生きている。 7、见我沉思不语,老李又问了一句:“怎么样?”
私が黙っているのを見ると、李さんはまた「いかがですか」と
聞きました。 8、两个人同担一个痛苦,只有半个痛苦;两个人同享一个快乐, 变成两个快乐。 一つの苦痛を二人で分かち合うと、半分の苦痛になるが、一つ の楽しみを分かち合うと、二つの楽しみになるのよ。
2.男性表达与女性表达 女性
人称名词 あたし、あなた 形容词 副词 感叹词 素敵、素晴らしい とっても、すごーく あら、まあ、おや
男性
おれ、ぼく、おまえ でっかい、ダサい、 いやー とても、すごい よおっ、ちぇっ
终助词
わ、のよ、かしら、 ね、の
ぞ、ぜ、な、かァ、 よ、か
3.日语简体与敬体 4.标准语与方言(关西话、关东话、东北方言) 5.正式场合表达与非正式场合表达
/皆さんがよく勉強し、日に日に 向上しようと期待しています。
小结
1.汉语多使用强制性的语气,如“咱们„„吧”、“无论 如何要„„”等表达。 2.汉语常用断定、肯定的语气。如“是……”、“肯定 是……”、“无疑是……”等表达。 3.日语尽量避免强加于人,语气缓和,而且常常会站在对 方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常用「~ではないでしょうか」, 或用「~と思いますが」的形式,留个对方判断;或用 「した方がよいと思いますけど」等模糊的说法。 4.日语多回避明确的直接的肯定,含糊其辞,多采取推测表 达,使用「~と思う」「~かもしれない」「~だろう」 等表达方式。或使用「~と考えられる」等被动表达,以 表示客观、一般情况。
练习
1.他兴冲冲地跑过来说了句“快走吧”以后,就带头冲出了校门。
2.布告栏上写着:“校董事会决定:‘凡三门课考试不及格者,一 律不得补考,劝其自动退学’。”
3.村上春树的代表作《挪威的森林》在中国大受欢迎。
4.去年冬天不注意,得了感冒,又没有及时治疗,转成了肺炎。
5.去海南岛旅行,我恐怕去不了了,因为家里有很多事情要料理。
讲师
体会
讲师/講師
心得/心得
讲师、演讲人
体会、规章、代理 神情、迹象、姿容、 情况、缘故
神情、迹象、样式 样子/様子
3.词的使用范围 汉语的范围 词例 日语的范围
法律 师长
述说、转告 圆垫(庙堂)
律师/律師 老师/老師
告诉/告訴 蒲团/蒲団
佛教 老僧(宗教)
司法方面 被褥(寝具) 局势,精神
局势,精神,物资 紧张/緊張
6.我市用电很进展,电力公司正千方百计增加电网的输电能力。
7.听说过晒太阳、晒衣服,你听说过晒工资吗? 8.科学家提出一个新观点:适度的饥饿有助于延年益寿。 9.柏林墙的存在,足以警示后人不至于遗忘这段历史。
三、词语的对比(词形)
1、基本同形同义
一字同形词
二字同形词 三字同形词
山、水、大、雪、月、松、竹、梅等
克服、出口、留学、文明、方法、科 学、文学、同情等 衣食住、形而上、好奇心、千里眼、 下水道、二重奏、四天王
四字同形词
千篇一律、自力更生、瓜田李下、四 面楚歌
2、部分同形,基本同义 团长/団長、手续/手続、简单/簡単、立场/立場、生 命线/生命線、发明/発明、急救/救急、甘苦/苦楽 3、基本同形,但使用有区别 成立/成立、 通过/通過、满足/満足、动摇/動揺、 合理/合理、 官能/官能、悲观/悲観、对立/対立、充 实/充実、兴奋/興奮 4、同形不同义 娘/娘、 主人/主人、老婆/老婆、麻药/麻薬、大袈裟 /大袈裟、猪口/猪口、皮肉/皮肉、洋画/洋画
3.汉日动词使用的区别
●姐姐生了个男孩儿。 ?姉が男の子を生みました。 姉(のところ)に男の子が生 まれた。
汉语: 多用主动、意志的 表达,多用及物动词, 常用“谁„„ 干什么” ●好不容易把大学搬迁定下来了。 等主动性强的表达。 ?夜、私に来てください。 夜、私のところに来てくださ 日语: い。 除表示意志和愿望 ●姐姐生了个男孩儿。 外,一般多采用客观的、 ?昨夜の火事は家を三軒焼いた 自发的状态描写,多用 そうだ。 不及物动词。 昨夜の火事で家が三軒焼けた そうだ。
4.语气
我希望大家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ひょっとしたら、これ
は悪い病気ではないで しょうか。 我们必须提高警惕,防止形形色 毎日、野菜を多く食べ 色的诈骗行为。/警戒心を高め、 て、ダイエットできる 様々な詐欺行為を防がなければ と思うが… ならない。 ノックをしても返事が 我们大家都去上海旅游了,只有 ないので、彼はもう寝 山田一人留在公司。这无疑是他 てしまったかもしれな 干的。/私たちはみな上海へ旅行 い。 に行ったし、山田さんが一人会 現在政界に数千万の難 社に居残ったので、このことは 民がいると考えられる。 彼がやったに違いない。
「」『』 引用符(かぎ、二重か ぎ) ()[] 括弧 〔〕 ―― ダッシュ … 省略符 「」『』 引用符(かぎ、二重か ぎ) ― ~ ハイフン
《》 < > 书名号 — 连接号
译例
1、只要有这样的青年在,我相信中国的未来充满光明。 このような若者がいる限り、中国の未来は公明に満 ちたものであると、私は信じます。 2、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諺には「天に極楽あらば、地上に蘇州と杭州があ る」という言い方がある。
五、语体的对比
1.口头语与书面语 (1)汉语
口头语:比较随便,简略,柔和,多用于日常会话。 书面语:比较正式、庄重,常用于各类文件。 (2)日语 口头语:句子较短,语序常颠倒,重复同一词的情况多, 有时有半截话、省略多,汉语词使用较少,指示词、终助 词、间投助词多用,不掺古语、汉文式、翻译腔的表达。 书面语:句子较长,语序多正常,文章严谨、重复少,半 截话、省略少,汉语词使用多,指示词少用,终助词、间 投助词不用或少用,掺有古文、汉式文、翻译腔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