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大容量注射剂洗瓶岗位标准操作规程

(整理)大容量注射剂洗瓶岗位标准操作规程
(整理)大容量注射剂洗瓶岗位标准操作规程

大容量注射剂洗瓶岗位标准操作规程

目的:

建立洗瓶岗位标准操作,使操作达到标准化、规范化,保证洗瓶质量。

2.范围:

适用大容量注射剂洗瓶岗位的操作。

3. 职责:

操作人员对本标准的实施负责;车间主任、QA检查员负责监督。

4. 程序:

4.1. 洗瓶前检查及准备:

4.1.1. 操作人员按进出一般生产区更衣规程(SOP SC0009)、进出十万级洁净区更衣规程(SOP SC0011)进行更衣。

4.1.2.将理瓶室、洗瓶室的“清场合格证”附入批生产记录。

4.1.3.检查水供应情况,并检查注射用水澄明度,无可见异物。

4.1.4.根据“批生产指令”填写领料单,到仓储领取输液瓶。

4.1.

5. 理瓶操作:将输液瓶除去外包装,传入理瓶室,剔出不规格输液瓶,将合格的输液瓶摆放在理瓶机的进瓶旋转转盘上,按理瓶机操作规程(SOP SC2036)进行理瓶操作。

4.2. 洗瓶操作:按QJB-12超声波洗瓶机操作规程(SOP SC2011)进行洗瓶操作。

4.2.1. 打开自来水、离子水、注射用水的水泵,向水槽内注入澄明度合格的注射用水,水温50-55℃。

粗洗:用自来水喷洗瓶内壁1次,第一次温水冲洗,用循环水内冲2次,外冲2次;第二次温水冲洗用循环注射用水内冲2次,外冲2次。

4.2.3. 精洗:用注射用水内冲2次,外冲2次。

4.2.4. 冲洗水压0.08-0.12Mpa。

4.3. 洗瓶结束后,先将调速旋钮反时针旋到极限,关主机,停变频停止按钮,关闭相应开关,关闭总电源。

4.4. 清洁清场:

4.4.1.清除生产中遗留物。

4.4.2.设备按相应的清洁规程进行清洁。

4.4.3.洗瓶室按洗瓶室清洁规程(SOP SC2026)清洁室内。

4.4.4.填写清场记录,经QA检查员检查合格,在批生产记录上签字,并签发“清

场合格证”。

4.5. 质量控制标准:

4.5.1.取精洗用过滤注射用水100ml在检查灯下目测无可见异物。

4.5.2.取精洗后输液瓶,注入澄明度符合质量标准的过滤注射用水100ml,在检查

灯下目测无可见异物。

4.6. 注意事项:

4.6.1.整机运行时应注意输液瓶供给的连续性,防止发生倒瓶、卡瓶、碎瓶等现象。

4.6.2.变频器起动5秒钟后,起动主机。停机时先停主机后停变频器。

4.6.3.操作时随时注意操作面板故障显示,如有故障,应按紧急按钮,及时排除故

障再启动。

4.7. 异常情况处理:

发生异常情况影响正常工作,应填写《偏差及异常情况报告》及时告知车间技术人员处理。

产品管理办法

第一条本公司为求仓库作业合理化,特制定本办法,凡本公司有关商品的管理事项,悉依本办法

第二条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商品管理,包括存量计划与控制、进货、出货、试用、调货、保管、商品帐务

□存货计划与控制

第一条本公司各项商品的存量,应由仓库部妥为控制,以避免资金呆滞或存量不足影响销货,期

第二条销路较广的商品,仓库部应于每月10日(或随时)会同各有关部门,参照以往销售记录、市

第三条订有订购点、订购量及安全存量的商品,应由仓库部确实据以控制,存量到达订购点时,

第一条所有商品,不论购入、销货退回、旧货估回或试用、表演收回等,均应经仓管单位检验后

第二条仓管单位应将每项进库的商品,限于翌日清晨以前详加验收后,列记商品型号入帐,俾凭

第三条商品的验收,应依有关的订购单、提货单、验收单等所列的品名、型号或规格办理验收。

第四条因试用、表

演、更换、销货退回、调货等而重新入库的商品,于交回时应保持领用时的状况,若有损坏,应由仓库部会同服务部鉴定修护费用后,由领货人照价赔偿,若附件遗失或不全时,则应由领货人依据商品价格

第五条进货单位收货时,如发觉附件短少、数量不符或商品破损、性能变质时,最迟应于收货次

第六条各单位不得于销货退回时未经仓管单位签认而自行于销货报告上予以销退。

□出货

第一条

1.

2.

3.

4.

5.

6.

第二条第三条各

项出货除仓库部对分公司的出货应凭分公司填具的“商品(供应品)订货单”出货外,其余各项出货应由出货人出示业经其单位主管亲笔签准的“商品(供应品)领货单”及“商品(附件)领货记录卡”向仓管人

第四条仓库部于接到分公司的订货单时,应即于当日发货,如缺货而须调拨供应时,亦应于当日

第五条仓库部库存充足时,应依据过去的销售资料统计及各分公司市场需要的预测,随时注意分

第六条

第七条各单位人员向仓管单位领货时,应在仓库的柜台办理,不得随意自行进入仓库内部,各仓

第八条出货人于商品领出时,应同时要求仓管人员详予检查商品的性能、品质及附件是否优良或

第九条商品领出后,严禁出货人擅自将所领出的商品移转给其他同仁或其他单位或任意更换商品

第十条库存商品经出货后(除陈列展示外)一律限于当天还仓或开立发票交货,如当天未能交货而

□试

第一条为推广市场及服务顾客起见,本公司部分商品可应

第二条为保持商品的流通,各型商品均应依试用规定期限归还,营业单位主管的试用期限核准权限最高为7日,若因特殊情形而需超过此期限者,则应事先以书面表明理由及希望延长天数,报请所属

第三条

营业人员在外试用的商品最多不得超过3件,如超过3件,而欲再行出货时,则“商品(供应品)领货单”及“商品(附件)领货记录卡”须经仓库单位主管加签核准后始得出货(分公司由单位主管加签核准)。

第四条各单位主管应负随时审查在外试用的商品有无未经核准而超越期限之责,若经仓库部发觉

第五条申请试用时,应取得经客户盖章及负责人签字的“商品试用签收单”并应填明客户之详细地址、电话号码以及约定的试用天数,俾由仓管单位主管负责查证,若因特殊情形无法取得正式签收单时,则应于试用当天将商品试用签收单呈报单位主管签核后,交仓管单位收存,仓管单位主管应根据该

第六条

第七条试用签收单的内容必须与事实相符,所有要项均应确实详填,营业人员不得假借理由伪造

□调

第一条为调节各地的需要,仓库部应保有各分公司库存情形的动态记录,并可根据需要,随时发

第二条各分公司与总公司各营业部间的调货,应由仓库部以“商品(供应品)调拨单”统筹办理,

第三条仓库部的紧急调货单应视为调货命令,各单位对仓库部所发出的“紧急调货单”,除非该项商品将于三天内交货,否则均不得对该项调货的要求予以拒绝,并应依通知的内容,尽速于二日内(自通知发出之日起算)

第四条若分公司以将在三天内开立发票销货为由,拒绝调货,则仓库部应得根据销货报告与存货

第五条仓库部的调货通知以及各分公司对调货的答复,均应以书面办理,但紧急时得由主管以电话联络,唯应随即补行书面通知并应在备注栏内加注电话联络的日期、时间等。

□保

第一条

第二条各仓的仓管人员应负责综理该仓商品的出货、储存、保管、检验及帐务表报的登录等业务。

第三条

第四条商品应考虑其忌光、忌热、防潮等因素妥为存放,仓库内部应严禁烟火,并定期实施安全

第五条库存商品如有呆废或损毁非仓管人员可自行克服,仓管人员应即填具“商品送修单”连同

第六条

第七条仓管人员对于所经管的库存商品应予严密稽核清点,各仓并得随时受单位主管或财务部稽

第八条每年年终,仓库部应会同财务部、服务部等共同办理总盘存,盘存时必须实地查点商品的

第九条盘点后应由盘点人员填具盘存报告表,如有数量短少、品质不符或损毁情况,应详加注明

第十条盘点后如有盘盈或不可避免的亏损情形时,应由仓管单位主管呈现董事长核准调整,若为

第十一条直接保管商品的仓管人员异动时,应由其所属的单位主管查列库存商品的移交清册后,

□商品帐务作业与作业流程

第一条凡商品的进货如系新购,则采购单位应负责于抵库前三日内将有关的订购单、提单、或验收单等交仓管单位,才由仓管单位凭以验收登帐;抵库之商品如系商品类,则仓管人员应将其型号等详列于“型号登记簿”上,如系供应品,则应将其规格、数量等详细登入“存货日记簿”上,仓管单位并

应于进货的怠日,根据实际进货之规格、数量填制“商品(供应品)进库单”,除第四联自行留存外,余第

第二条各分公司的进货应凭“商品(供应品)

第三条仓库部对各分公司的订货,应于接到订货单的当日答复并出货,出货时应填制“商品(供应品)

第四条各分公司于收到仓库部寄下的商品时,应即根据“货品交运明细表”及“商品(供应品)调拨单”上所载的进货内容办理验收进货后,于“商品明细表”或“存货日记簿”上入帐,“商品(供应品)调拨单”应于验收无误时签收后,将其第二联寄还仓库部,第三联连同“货品交运明细表”第二联寄送

第五条仓管人员应就所保管的商品按型号或规格分别列记于“型号明细表”或“存货日记簿”上。

第六条库存任何商品的出货,一律限由领货人出示业经单位主管签准的“商品(供应品)领货单”,营业单位人员并应另填“商品(附件)

第七条“商品(供应品)领货单”一式两联,第一联由领货人交单位会计员存查,第二联由仓管单位存查。“商品(附件)领货卡”由仓管单位于每月月底当天将营业单位各月内所领出商品尚未还仓部分逐

第八条库存商品经出货后,仓管人员应即于当日凭“商品(供应品)领货单”上的记载登入“型号登记簿”中有关的记载栏内,作为该商品去向的追踪,“商品(附件)领货记录卡”则应于出货时,由仓管

第九条领货人除于出货的当日即行开立发票交货外,否则统限于出货的当日下午下班前将领出的商品归还仓管单位。如经持往客户处试用致无法还仓时,亦应于出货的当日下午下班前,将业经客户正

第十条领出的商品如系已洽妥欲交货者,则领货人应于出货后,根据“商品(附件)领货记录卡”

第十一条各营业单位的会计员于开立发票时应先核对“交货通知请示单”内有关客户名称、型号、号码等的记载是否与“商品(附件)领用记录卡”上所载相符,同时并应根据卡上所载内容详细记载于发

第十二条领出的商品如系供客户试用、表演或更换等而还仓时,原领货人应将商品及“商品(附件)

领用记录卡”一并持至仓库部,由仓管人员负责验收后在“商品(附件)领用记录卡”上签收并将原领货人的“商品(供应品)领货单”加注商品还仓日期后作废。还仓的商品若经发现有毁损或附件短缺情形时,则仓管人员应依据实际验收情形,另行填制“商品(附件)毁损赔偿明细单”,交由领货人签认后,第一联

第十三条凡营业单位于销售商品时应客户要求必须估回旧货时,应依“权责划分办法”的规定,事先请示核准后,始得办理估回旧货手续。旧货估回时,应即填制“商品(供应品)进库单”同时在备注栏内注明“旧货估回”等字样,并依“权责划分办法”的规定,呈请签准后,连同商品向仓管单位办理

第十四条仓管人员于收到估回旧货的商品时,应依“商品(供应品)进库单”上所载的内容,办理签收入帐,第二联交由原持货人持回,交单位会计员附于当日的货报告上,一并送交财务部稽核,第三

第十五条凡营业单位于销售商品时遇有销货退回情形发生时,应即填制“商品(供应品)进库单”同时在备注栏内注明“销货退回”字样,并依“权责划分办法”的规定呈请签准后,连同商品向仓管单

第十六条仓管人员于收到销货退回的商品时,应即行详细检查,如无毁损或附件短少情形者,应即在“商品(供应品)进库单”上予以签收后同时登入“商品登记簿”,内并将“商品(供应品)进库单”的第一联转送财务部入帐,第二联交由原持货人持回交单位会计员办理销货退回手续后附于当日的销货报告上一并送交财务部稽核,第三联仓库部留存。如商品经仓管人员检查发现有毁损或附件短少情形时,应即依实际验收的情形另行填制“商品(附件)毁损赔偿明细单”,交由原持商品人签认后,第一联由原持

第十七条供应品经出货后,如系耗用,则领货人应填具“附件(供应品)耗用单”,并依,“权责划

第十八条各营业单位会计员于填制销货报告时,不得有漏填型号的事情发生。凡未经出货,各营业单位会计员不得擅自虚开发票。如因实际需要应由该笔交易的经办人事先书面层呈所属副总经理核准后,始得先行开立发票,惟该书面报告应随同销货报告转送仓管单位保管之,如未经附送书面报告者,

第十九条

第二十条库存商品如因不可避免的因素,致有所毁损或待料时,仓管人员应填具“商品送修单”述明缺件或故障情形,连同商品送服务单位修护。分公司若无法自行克服时,亦应填具“商品送修单”,

第二十一条“商品送修单”一式四联,第一联由送修单位仓管人员存查,第二、三联由送修单位连同商品送仓库部转送服务部签收后,第二联由仓库部留存,第三联由服务部留存,第四联由服务部填

第二十二条服务部修妥送修的商品后,应将原留存的“商品送修单”第三联及商品一并持交仓库

第二十三条分公司送修的待料商品,除非向仓库部办理调拨手续转由仓库部进货,否则一律视为

第二十四条仓管人员应于每日自行清点所经管的商品,分公司的仓管人员并应于每周末及每月月底当天清点后,填制“商品存货月报表”及“供应品存货月报表”寄送总公司仓库部及财务部核对,仓库部在核对无误后,于次月5日前呈报迄上月底止全公司“商品存货月报表”及“供应品存货月报表”。

配料操作规程

配料操作规程 1.目的 对配料工作进行标准化管理。 2.范围 此规程适合于本公司所有产品的配料工作。 3.权责 生产技术部:及时通知配料人员相应的配方,按配方要求准确称量。 生产人员:按照该工作规范操作。 4.工作规程 4.1 卫生清洁、准备工作。 4.1.1 物料清场,不得有上批次生产产品及所用原料。 4.1.2去污溶液清洁操作台、地面、配料设备、配料用具并用清水冲洗干净。 4.1.3用75%的酒精消毒配料设备、配料用具、干燥备用。 4.1.4检查配料设备是否正常,校正好计量器具。 4.1.5空间空气消毒、开紫外灯照射0.5-1个小时,关紫外灯20-30分钟后可进行配料操作。 4.2领料 4.2.1生产技术部发布生产指令后,配料主操作人员按所需配制产品的配方要求及配料量计算出所需各种原料量,并填制原料领料单。 4.2.2领料单经技术员校对所需原料名称,并进行审核确认后,凭领料单到原料仓库提领出所需原料。 4.2.3提取原料时,配料操作人员与仓库人员共同复核各种原料的重量,并记录在领料单上。 4.2.4原料外包装拆除后,由物流通道进入配料室。

4.3配料 4.3.1配料操作人员按要求更衣、帽、鞋,清洁消毒手,戴口罩进入配料室。 4.3.2严格按配料产品工艺流程要求,进行配料操作,并及时记录每一工艺操作。产品配制过程的称量由主操作人员执行,副操作人员复核。 4.3.3配料原始记录填写要求及时准确,并如实记录。配料过程的设备操作要严格按设备操作说明书进行。配料员根据配方工艺要求投料生产,按工艺要求填写相应的生产工艺表,完成一道工序立即作好记录。 4.3.4配料过程中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通知技术员。在技术员指导下正确处理异常情况,并及时记录。 4.3.5达到产品生产工艺要求操作完成后,用经过清洗的半成品贮存桶消毒(用75%的酒精擦洗)后装半成品。填写送检单,通知品质部取样检测。 4.3.6在拉入贮料间前要灌装组长、配料组长共同监秤称重制品重量,并填写《半成品入库单》。 4.4配料结束 4.4.1配料完毕,通知质检部门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出料并贮存于储料罐中,并作好记录。 4.4.2操作完毕后需清洗机器设备。 4.4.3配料量交至生产负责人,并转交至灌装工序。 4.4.4剩余原料办理退库手续,操作人员与仓管人员共同复核每个原料的重量,并记录在原始配料单上。 4.4.5物料及包装清场,操作现场卫生整洁。 4.4.6下班前关掉电源,打扫车间内卫生

检漏岗位标准操作规程

XXXXXXXXXX有限公司岗位清洁标准操作规程 1 目的:建立检漏岗位清洁标准操作规程。 2 范围:适用于检漏岗位清洁标准操作。 3 责任者:由岗位操作人员、车间管理人员负责、质量监督员监督。 4 依据:《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 5 内容: 5.1 清洁准备 5.2 清洁频次 5.2.1 更换品种时必须彻底清洁。 5.2.2 连续生产时每班结束后进行局部清洁。 5.2.3 一批产品未结束,因特殊情况需更换品种时进行全面清洁。 5.3 条件:设备内能收集的残留药料进行收集处理,操作现场的所有药料转出操作间。 5.4 清洁工具:不掉毛抹布、塑料水桶、塑料笤帚(不脱落)、塑料簸箕、拖布(不掉毛、不脱落)。 5.5 清洁剂:饮用水、清洁剂。 6 清洁程序和方法 6.1 将操作台面、设备、地面粘附的药料及无效的标识卡进行清理,置废弃物容器内。 6.2 清洁顶棚、墙面及门窗 6.2.1 用洁净抹布分别擦拭顶棚、灯罩、墙面、门窗至无污迹、无水痕;

检漏岗位清洁标准操作规程共2页第2 页 6.3 地面的清洁 6.3.1 清扫地面杂质、废料置废弃物容器。 6.3.2 用洁净拖布,挤压去水,擦拭至无污迹。 6.4 操作台、记录桌 6.4.1用洁净抹布擦拭至无污迹、无水痕。 6.4.2 将文件夹表面进行擦拭。 6.5 设备依据《安瓿检漏灭菌柜清洁标准操作规程》进行设备清洁。 6.6 地漏的清洁 6.6.1 清除地漏内杂物,用饮用水冲洗地漏至表面无异物。 6.6.2 将地漏凹槽内倒入消毒液盖上盖子液封。 7 消毒液的配制 7.1 配制方法依据《清洁剂与消毒剂的配制标准操作规程》进行配制。 7.2 消毒液隔月交替使用。 8 清场确认 8.1 清场结束后,由QA检查确认合格后,在清场合格证上签字。 8.2 在操作间挂“已清洁”标识。 8.3 及时做好清场记录。 9 清洁有效期 本次清洁结束至下次生产前的时间间隔不得超过3天,超过的应在生产前重新清洁并消毒。 10 容器具清洁和存放:依照《周转容器的使用和清洁标准操作规程》进行。 11 洁具的清洁和存放:依照《清洁用具的使用、清洁、存放标准操作规程》进行。

大容量注射剂洗瓶岗位标准操作规程

大容量注射剂洗瓶岗位标准操作规程 目的: 建立洗瓶岗位标准操作,使操作达到标准化、规范化,保证洗瓶质量。 2.范围: 适用大容量注射剂洗瓶岗位的操作。 3. 职责: 操作人员对本标准的实施负责;车间主任、QA检查员负责监督。 4. 程序: 4.1. 洗瓶前检查及准备: 4.1.1. 操作人员按进出一般生产区更衣规程(SOP SC0009)、进出十万级洁净区更衣规程(SOP SC0011)进行更衣。 4.1.2.将理瓶室、洗瓶室的“清场合格证”附入批生产记录。 4.1.3.检查水供应情况,并检查注射用水澄明度,无可见异物。 4.1.4.根据“批生产指令”填写领料单,到仓储领取输液瓶。 4.1. 5. 理瓶操作:将输液瓶除去外包装,传入理瓶室,剔出不规格输液瓶,将合格的输液瓶摆放在理瓶机的进瓶旋转转盘上,按理瓶机操作规程(SOP SC2036)进行理瓶操作。 4.2. 洗瓶操作:按QJB-12超声波洗瓶机操作规程(SOP SC2011)进行洗瓶操作。 4.2.1. 打开自来水、离子水、注射用水的水泵,向水槽内注入澄明度合格的注射用水,水温50-55℃。 粗洗:用自来水喷洗瓶内壁1次,第一次温水冲洗,用循环水内冲2次,外冲2次;第二次温水冲洗用循环注射用水内冲2次,外冲2次。 4.2.3. 精洗:用注射用水内冲2次,外冲2次。 4.2.4. 冲洗水压0.08-0.12Mpa。 4.3. 洗瓶结束后,先将调速旋钮反时针旋到极限,关主机,停变频停止按钮,关闭相应开关,关闭总电源。 4.4. 清洁清场: 4.4.1.清除生产中遗留物。 4.4.2.设备按相应的清洁规程进行清洁。 4.4.3.洗瓶室按洗瓶室清洁规程(SOP SC2026)清洁室内。

小容量注射液生产工艺规程

制药有限公司 小容量注射液生产工艺规程 文件编号:1 颁发单位:GMP办公室

工艺规程批准程序 1. 剂型、规格 (2) 2. 生产工艺流程 (2) 3. 操作过程及工艺条件 (3) 4.质量控制要点 (6) 5.设备一览表、主要设备生产能力 (6) 6.工艺过程中的SOP (7) 7.中间产品的控制 (8) 8.验证工作要点 (8) 9.工艺验证的具体要求 (9) 10.工艺卫生和环境卫生 (9) 11.劳动组织及岗位定员 (9)

一、制剂类型:最终灭菌小容量注射液,10ml规格,安瓿瓶包装。 二、流程图:小容量注射液生产工艺流程图

三、操作过程及工艺条件 1 生产前的检查与确认 1.1 是否还留有前批生产的产品或物料,是否已清洁并取得“清场合格 证”。 1.2 检查确认生产现场的机器设备和器具是否已清洁并准备完毕挂上 “合格”标示。 1.3 所使用原辅料是否准备齐全。是否有质量检验报告单,合格品才能 使用。 1.4 检查工艺用水是否新鲜制备,贮存不得超过24小时。 1.5 检查确认与生产品种相适应的批生产指令、配套文件及有关记录是 否已准备齐全。 1.6 检查确认生产场所的温度是否在规定范围内(18-26℃,相对湿度在 30%-65%)。 2 洗瓶、干燥灭菌 2.1理瓶:根据“批生产指令”准备所需的清洁盘、领取必须的安瓶。在 理瓶室将安瓶的合格品摆满瓶盘。 2.2粗洗:把安瓿瓶盘放在不锈钢传送链条上,开动洗瓶机用高压循环纯 化水洗安瓿瓶内外壁。将安瓿瓶盘对称放置,固定在甩水机上,启动 甩水机,甩水处理8分钟,至安瓶甩干。重复上述操作。 2.3 精洗:用水温50--60℃,经孔径0.45um滤膜滤过的澄明度合格的 注射用水清洗安瓿瓶内外壁,重复粗洗步骤。定时检查安瓿的清洁 度:目检1000ml注射用水无可见异物,抽50支,毛、块≤2%。 2.4 干燥与灭菌:安瓿盘均匀放入烘干箱内,150℃烘干1小时,或350℃ 烘干5分钟,消除热原。 2.5 灭菌后的安瓿立即使用或清洁存放,贮存不得超过48小时。洗瓶岗 位按清场SOP进行清场,并填写生产记录。 3 称量、配料 原辅料除去外包装、经净化处理后,经缓冲区进入称量室。对称量室内的

配料罐岗位操作规程(通用版)

( 操作规程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配料罐岗位操作规程(通用版) Safety operating procedures refer to documents describing all aspects of work steps and operating procedures that comply with production safety laws and regulations.

配料罐岗位操作规程(通用版) 1.严格按照生产配料单领料,优先使用零头余料并在配料区码放整齐,以先后顺序执行操作。 2.将指定配料罐的两个阀门关严,按指定罐降下搅拌机,打开总电源,落下搅拌头,落到底后锁紧锁紧装置。 3.将抽风口安放到配料口,打开风机开关进行抽风。 4.将配料罐的两个阀门关死,严格按照配料单顺序投料,先投溶剂,再投树脂,后投粉料。 5.投放液体原料要避免泼溅,有洒落及时以布头擦净,必要时投料前铺垫废纸板等物。 6.对于投料的磅秤交由配料岗人员负责,磅秤称重时,需要摘掉手套,保持清洁以保证称重的准确性。 7.等液体原料淹没过搅拌头后,以300-400转/分的转速开始搅

拌。先打开调速器电源开关,缓慢增高转速至规定转速。 8.投粉料时应缓慢加入粉料,投料罐中不允许有粉料堆积,有粉料堆积必须等粉料堆积完全搅拌分散均匀后才允许继续投料。严格注意不得将粉料袋及其碎片落入罐中。 9.所有空桶应及时移出车间,粉料包装袋及时放入垃圾桶中。 10.投料完毕,关好罐盖,打扫投料现场,将设备、原料放入指定位置。高速分散搅拌速度,1000转高速分散15分钟后调低转速至完全停止,关闭电源,由质检部检验合格后转入砂磨工序。 11.所有操作人员都必须保持工作现场和设备的卫生整洁,及时注意设备运行情况,如有异常及时通报设备管理者。 云博创意设计 MzYunBo Creative Design Co., Ltd.

分装岗位标准操作规程

分装岗位标准操作规程 目的: 建立粉针剂车间分装岗位标准操作,使其达到标准化、规范化,保证产品质量。 2. 范围: 适用于粉针剂车间分装岗位。 3.职责: 操作人员对本标准实施负责,车间主任、QA检查员负责监督检查。 4. 程序: 4.1. 操作前准备: 4.1.1. 操作人员按进出万级洁净区更衣规程(SOP SC0012)进行更衣,进入无菌室。 4.1.2. 检查室内清场清洁情况。 4.1.3.将“清场合格证”附于批生产记录。 4.1.4.按万级洁净区清洁消毒规程(SOP SC0004)对室内进行清洁。 4.1. 5.检查室内温湿度及分装间气闸室对无菌走廊是否呈相对负压,室内温度18~ 24℃,相对湿度45~55%,压差≥5Pa,在操作中每2小时检查1次并记录。 4.2. 操作过程: 4.2.1.空瓶检查: 4.2.1.1. 用75%乙醇溶液擦拭消毒不锈钢盘,备用。 4.2.1.2.从隧道烘箱进入无菌室的抗生素瓶,通过传递带进入拨瓶甩盘阶段,此时进行在线空瓶检查,挑出炸瓶、破口瓶、玻璃、异物和色点等不合格品。 4.2.1.3.发现炸瓶过多,超出正常范围,应及时通知洗瓶岗位调节隧道烘箱温度。 4.2.1.4.如分装机发生故障,空瓶积压时,将拨瓶甩盘上多余的瓶子拨离到不锈钢盘中,盖上不锈钢盖,待用。 4.2.1. 5.当隧道烘箱输送结束时,或瓶子供不上分装时,将不锈钢盘中的瓶子续加到拨瓶甩盘中,保证分装供瓶最佳状态,直至生产结束。 4.2.2. 分装过程: 4.2.2.1. 无菌原料药粉按物料进出洁净区清洁消毒规程(SOP SC0016)进入备料间。

4.2.2.2. 将灭菌合格的胶塞从贮存室取出,送入分装间,核对胶塞的消毒灭菌时间,用75%乙醇溶液消毒盛装胶塞的不锈钢容器外表,拆封,将胶塞倒入胶塞振荡器中。 4.2.2.3. 开启分装机及输送带电源,检查运行正常后,按螺杆分装机操作规程(SOP SC6014)安装分装机各零件。 4.2.3. 由专人记录原料名称、批号、批量、桶(袋或瓶)数、含量,按标准量计算公式,复核装量,并按内控标准复核装量范围,另一人核对,标准装量计算公式: 标准装量(g)= 规格湿品含量 4.2.2.将无菌原料粉在备料间用75%乙醇溶液消毒包装外表,称出原料重量,并 记录,送至分装室。 4.2. 5. 目检原料粉外观色泽、异物、结块情况,确认无误,倒入分装机料斗中。 4.2.6. 按螺杆分装机操作规程(SOP SC6014)开机,调节分装机,使装量调到规 定范围,每个分装头取5瓶,称装量,如有一瓶不合格再抽10瓶,如还有一瓶不合格,再进行调整,直至装量稳定后,开始正式分装。 4.2.7. 分装过程中每10分钟从每个分装头取下2瓶,检查装量并做好记录。 4.2.8. 分装过程中发现装量不在规定范围内应停机,重新调整装量至稳定无误后才 能恢复生产。 称量方法:将样品编号,启开胶塞放入指定位置,称量瓶与药粉重量,药粉 倒入残粉盒内,测量瓶重,得出装量。 4.2.9.分装过程中,应注意分装机视粉罩内保持一定的药粉,胶塞振荡器中保持 一定量的胶塞,操作者随时注意轨道上有无胶塞,以免漏塞。 4.2.11. 分装过程中如有打碎瓶,立即停机,取出破瓶,作废瓶处理;拨瓶盘上未 盖上胶塞的半成品取出作废品处理。 4.3. 工作结束: 4.3.1. 让拨瓶盘上抗生素瓶走完,按螺杆分装机操作规程(SOP SC6014)关机。 4.3.2. 将未用完的抗生素瓶、胶塞清除分装室。 4.3.3. 按万级洁净区容器、器具清洁规程(SOP SC0020)对容器具进行清洁消毒。 4.3.4. 按万级洁净区清洁消毒规程(SOP SC0003)清洁操作室。 4.3. 5. 按螺杆分装机清洁规程(SOP SC6015)清洁分装机。 4.3.6. 填写清场记录,经QA检查员检查合格后,在批生产记录上签字,并发放 “清场合格证”。

小容量注射剂工艺规程

一、概述:最终灭菌小容量注射剂(水针剂)是装量小于50 ml,采用湿热灭菌法制备的最终灭菌注射剂,除 一般理化性质外,无菌、热原或细菌内毒素、澄明度、pH值等项目检查均应符合规定。 根据GMP要求制定最终灭菌小容量注射剂****注射液生产工艺规程,规范整个生产操作过程,确保在正常的生产条件下,生产出合格、均一、稳定的小容量注射剂****注射液产品。 二、产品名称、剂型、规格、代码 1. 产品名称 1.1. 通用名称:_______ 12英文名称:_________ 拼音名称:_______ 2. 产品代码:_______ 3. 产品剂型:小容量注射液 4. 规格及批准文号:________ 4.1. 产品规格:_______ 4.2. 包装规格:纸箱_________ 4.3.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 三、生产处方及依据 1.处方 处方量(-)万支(_)万支 原料 辅料 注射用水加至ml ml

2.批量:取大量:—ml 支取小量—ml 支 取大量:—ml 支取小量—ml 支 3.依据:《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 《产品注册要求文件》 四、生产工艺流程及环境区域划分 小容量注射剂生产工艺流程图及区域图 五、操作过程及工艺条件 1、纯化水制备将饮用水经石英砂过滤和活性碳过滤去除水中有机质及微粒,再经过阳离子交换柱(软化 器)制的软化水,精密过滤器过滤后经二级反渗透制得纯化水。 1.1. 纯化水制备操作过程:

饮用水T机械过滤T活性炭过滤T精密过滤T阳离子交换柱T一级反渗透f二级反渗透f贮罐f至各用水点。 1.2. 纯化水制备工艺条件 121、纯水制备以合格饮用水为水源,纯化水水质w 2.0us/cm或》0.5 Q /cm。 122、纯化水贮存在密闭不锈钢(316L)罐。 1.2.3 纯化水制备存放时间不超过72小时。 1.2.4 纯化水经紫外灯灭菌用泵输送至各使用点,各使用点使用前须安装0.45um 和0.22um滤芯(膜)过滤后使用。 1.2.5 反渗透装置在进口处须安装保安过滤器。 1.2.6 机械过滤器和活性炭过滤器正常工作时每班生产前进行反冲一次。 1.2.7 纯化水制备操作过程在线监测,应每2小时检查一次电导率、总有机碳、铵盐、酸碱度均应符合规定。 2.注射用水的制备 纯化水经多效蒸馏水机蒸馏制得注射用水,经80T以上保温或70C以上保温循环,用泵输送至各使用点,各使用点使用前须安装0.45um和0.22um滤芯(膜)过滤后使用。 2.1. 注射用水制备操作过程: 2.2. 纯化水f多效蒸馏水机蒸馏f注射用水f贮存f至各用水点。 2.2.1. 注射用水制备工艺条件 2.2.2. 注射用水的制备必须以合格的纯化水为制备水源。 2.2. 3. 注射用水贮存在密闭不锈钢(316L)罐。 2.2.4 注射用水制备操作过程,应每2 小时检查电导率、总有机碳、铵盐、pH 值均应合格。 2.1.5 贮水罐夹套保温良好,注射用水应在80C以上保温贮存,70E以上保温 循环。 2.1.6 注射用水贮存、输送系统应做到每星期工作结束后进行在线清洗(CIP)、灭菌(SIP);生产前用注射用水清洗后使用。 3. 备料 备料程序:批生产指令f确认所需物料f计算f复核f领料单f仓库备料f 检查、复核领取所需物料一脱去外包装一清洁一物料暂存间备用。 3.1 根据生产指令确认所需物料名称、规格、生产厂家及批号,并按产量及消耗定额(原辅料需折干折

配料作业指导书(新)汇总

1目的 规范员工操作保证品质,防止下道工序停机待料 2适用 充填车间配料岗位 3职责与要求 3.1职责 3.1.1配料员负责对车间设备消毒用水的配制,对岗位设备、工具的消毒清洗; 3.1.2配料员按生产计划领取生产用料,并确认无误,按生产进度,严格按照工艺要求调配生产料 液; 3.1.3生产班长负责对新员工操作指导和培训; 3.1.4生产班长负责对工作的安排与监督执行; 3.1.5品管员负责对配料品质的检验 3.2要求 3.2.1严格按《卫生管理制度》进行消毒洗手,对工器具进行消毒清洗; 3.2.2严格按工艺要求进行操作,不得私自更改; 3.2.3熟知煮胶、备料的操作程序,各品种的生产工艺要求; 3.2.4了解岗位生产设备的性能及熟练使用; 4操作步骤、要求 4.1参看当日生产计划单领取并清点生产原料,确认是否与生产的品种、锅数相符并交由品管员签字确认; 4.2基料工序 4.2.1根据当日所需基料品项,按《基料配料工艺》对工艺原料进行清点确认; 4.2.2经过水粉混合机向煮料缸加入550kg的65℃工艺水; 4.2.3在加水过程中同时加入复合胶,必须在抽取550kg工艺水约3分钟添加完;

4.2.4打开搅拌,复水5分钟; 4.2.5在煮料缸中加入称量好的果葡萄糖浆(预留100kg)和白糖; 4.2.6PS-1/SC-1用开水溶解后加入基料煮料缸; 4.2.7打开蒸汽阀门(≤0.098mpa)升温至90℃; 4.2.8关闭蒸汽阀门,恒温10分钟,关闭搅拌; 4.2.9将预留的100kg果葡萄糖浆加入煮料缸,降温至85℃; 4.2.10定容至1000kg,搅拌2分钟; 4.2.11关闭搅拌,将准备好的料杯,取出30g料液送往检验台检验(可溶性固形物为16.3±0.2); 4.2.12将检验合格的基料经260目的机械过滤器按各所需品种的《工艺标准BOM》抽取对应调香缸备用; 4.3调香工序 4.3.1调酸 4.3.1.1酸盐用8kg开水溶解,缓慢加入调香缸; 4.3.1.2护色剂用5kg开水溶解后,缓慢加入调香缸; 4.3.2调色调香 4.3.2.1色素(胡萝卜素)用2kg开水溶解稀释,加入调香缸; 4.3.2.2香精用2kg开水进行溶解稀释后加入调香缸; 4.3.2.3搅拌2分钟,让料液充分混合均匀,停止搅拌,根据不同品种定额定容; 4.4检验工序: 4.4.1自调配好的料液中取料约30克,按下列内容、步骤进行自检操作: 4.4.2透明度:通过视觉看料液的透光度,有无混浊;(相对于透明果冻,布丁类产品直接按下项 进行); 4.4.3香味:通过嗅觉器官去闻料液的香气是否与所生产品种一致;通过用嘴对料液的品尝,用口 腔内舌头上的味蕾来判定料液的甜味和香味;同时应交与他人给予判定;

轧盖操作SOP

1、程序 8.1生产前检查准备 8.2.1轧盖岗位人员按照《人员进出一般生产区操作SOP》和《人员进出洁净 区操作SOP》进入操作岗位。 8.2.2检查操作室应有“清场合格证”,并在清场有效期内。 8.2.3检查并记录操作室压差是否在规定范围内。 8.2.4检查并确认操作室内无前次产品的遗留物,没有与本次生产无关的文件、 记录、标签、标识等文字材料。 8.2.5检查并记录房间温度(18-26)、相对湿度(45-65%)应符合规定。 8.2.6检查设备及仪器仪表应完好、已清洁,并挂“完好”、“已清洁”状态标识, 在清洁有效期内。 8.2.7检查电、气供应是否正常。 8.2.8打开设备电源,点动运行设备,检查运行是否流畅无异常响动。 8.2.9检查并确认计量器具与称量范围相符,有“校验合格证”并在校验有效 期内。 8.2.10检查并确认本批使用的工具、容器具应洁净,挂有“已清洁”或“已灭 菌”状态标识,并在清洁或灭菌有效期内。 8.2.11备齐本批生产使用的批记录及相关辅助记录,并确认为现行版本。 8.2.12填写“生产状态标识卡”悬挂于操作室门外,开始生产操作。 8.2轧盖操作 8.4.1通知冻干岗位将已冷好的产品能过自动进出料系统送入轧盖室(113B11)。 8.4.2将已灭菌的铝盖桶转运至铝盖清洗机出料侧A级层流下,将灭菌后铝盖 从铝盖清洗灭菌机放出并装于无菌铝盖桶内,密封。出铝盖过程中操作 者与现场管理QA检查员随机取样检查铝盖可见异物(金属屑、长度或最 大粒径超过2㎜的纤维和块状物等明显可见异物不得检出, 2㎜以下的 短纤维及点状物、块状物等微细可见异物≤3个/300ml) 8.4.3将盛装铝盖的不锈钢桶转运至轧盖机A级层流下,打开桶盖,并将铝盖 用舀子加至振荡盘内,调节到合适频率。 8.4.4按《轧盖机使用、维护保养标准操作规程》启动轧盖机进行试轧盖,轧 好的铝盖应紧密,无缺边、翘边现象,如果不符合工艺要求,应及时调

洗瓶岗位标准操作规程

洗瓶岗位标准操作规程 目的: 建立粉针剂车间洗瓶岗位标准操作程序,使操作达到标准化、规范化,保证洗瓶质量。 2. 范围: 适用于粉针车间洗瓶岗位。 3.职责: 操作人员对本标准实施负责,车间主任、QA检查员负责监督检查。 4. 程序: 4.1. 操作前准备: 4.1.1. 更衣: 4.1.1.1. 理瓶操作人员按进出一般生产区更衣规程(SOP SC0009)进行更衣。 4.1.1.2. 洗瓶操作人员按进出十万级洁净区更衣规程(SOP SC0011)进行更衣。 4.1.2. 检查室内清场、清洁情况。 4.1.3. 将“清场合格证”附于批生产记录上。 4.1.4. 根据“生产指令”备抗生素瓶。 4.2. 操作过程: 4.2.1. 理瓶: 4.2.1.1. 根据“批生产指令”领取抗生素瓶。 去掉外包装箱,将中包装盒摆放在操作台上。 4.2.1.3. 打开中包装盒,剔出不良品,将瓶由上瓶窗口传入洗瓶间。 4.3. 洗瓶: 4.3.1. 检查纯化水、注射用水管路是否畅通,打开阀门并放水5分钟。 4.3.2. 洗瓶机:按超声波洗瓶机清洁规程(SOP SC6013)进行清洁。 4.3.3. 隧道烘箱:按隧道烘箱清洁规程(SOP SC0058)进行清洁。 4.3.4. 纯化水经0.22μm孔径筒式滤芯过滤,注射用水经0.22μm孔径筒式滤芯 过滤,压缩空气经0.01孔径滤芯过滤。 4.3. 5. 检查纯化水、注射用水澄明度,符合规定后,开机进行试车。 4.3.6. 在放水过程中检查注射用水澄明度,如不符合规定立即停车,将水排放一段 时间后,再次检查仍不合格,则需更换滤芯,直至检查合格。

多西他赛注射液工艺规程

多西他赛注射液0.5ml:20mg工艺规程 目录 1. 产品概述 (3) 2. 产品批量 (4) 3. 生产地点 (4) 4. 物料一览表 (4) 5. 生产工艺流程 (5) 6. 主要设备一览表 (6) 7. 生产操作要求 (6) 8. 包装操作要求 (9) 9. 技术安全、工艺卫生、劳动保护 (10) 10.质量控制要求 (11) 11. 技经指标计算、物料平衡计算及标准 (12) 12.劳动组织与岗位定员 (12) 13. 生产情况中的异常情况及处理 (13) 14. 文件修订历史 (13)

1 产品概述 1.1 产品名称 通用名称:多西他赛注射液 商品名:N/A 汉语拼音:Duoxitasai Zhusheye 化学结构式: 分子式:C43H53NO14 1.2 产品代码 DC100200IN-F 1.3 规格 0.5ml:20mg 1.4 质量标准和国家药品标准 国家标准编号:YBH04852009

1.5 作用与用途 本品属紫杉类化合物抗肿瘤药。作用机制是加强微管蛋白聚合作用和抑制微管解聚作用,导致形成稳定的非功能性微管束,因而破坏肿瘤细胞的有丝分裂。本品在细胞内浓度比紫杉醇高3倍,并在细胞内滞留时间长,这是本品在体外试验中比紫杉醇抗肿瘤活性大的重要原因。在体内试验中,对小鼠的结肠癌、乳腺癌、肺癌、卵巢肿瘤移植物等有效。对顺铂、足叶乙苷、5Fu、或紫杉醇耐药的细胞株,本品不产生交叉耐药。多西他赛适用于先期化疗失败的晚期或转移性乳腺癌的治疗。除非属于临床禁忌,先期治疗应包括蒽环类抗癌药,适用于使用以顺铂为主的化疗失败的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 1.6 贮藏条件及有效期 贮藏条件:遮光﹑密封,在2-8℃贮存。 有效期:12个月 1.7 影响产品稳定性的因素 顶空残氧量:≤5.0% 2 产品批量 10000瓶 3 生产地点 ************************************************* 4 物料一览表 *:原料使用量=1000瓶用量/湿计含量 5 生产工艺流程图

配料罐岗位操作规程标准范本

操作规程编号:LX-FS-A73371 配料罐岗位操作规程标准范本 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The Operation Standards Are Restricted, And Relevant Personnel Are Required To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s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Can Reach The Specified Standards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配料罐岗位操作规程标准范本 使用说明:本操作规程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既定操作标准、规范进行约束,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1. 严格按照生产配料单领料,优先使用零头余料并在配料区码放整齐,以先后顺序执行操作。 2. 将指定配料罐的两个阀门关严,按指定罐降下搅拌机,打开总电源,落下搅拌头,落到底后锁紧锁紧装置。 3. 将抽风口安放到配料口,打开风机开关进行抽风。 4. 将配料罐的两个阀门关死,严格按照配料单顺序投料,先投溶剂,再投树脂,后投粉料。 5. 投放液体原料要避免泼溅,有洒落及时以布头擦净,必要时投料前铺垫废纸板等物。

10ml糖浆灌装轧盖岗位SOP

XXXXXXXXXX有限公司岗位标准操作规程 1 目的:建立10ml糖浆灌装轧盖岗位标准操作规程。 2 范围:适用于10ml糖浆灌装轧盖岗位标准操作。 3 责任者:由岗位操作人员、车间管理人员负责、质量监督员监督。 4 依据:《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 6 操作程序: 6 操作程序: 6.1 岗前要求 6.1.1 操作人员上岗前必须接收到生产指令、生产记录

6.1.2 依照《进入生产区更衣、换鞋标准操作程序》进入操作现场。 6.2 现场文件、记录确认 6.2.1 检查是否有《DGF16/24型口服液灌装轧盖机标准操作及维护保养规程》。 6.2.2 检查是否有《DGF16/24型口服液灌装轧盖机清洁标准操作规程》。 6.2.3 检查是否有设备运行记录。 6.3 现场状态确认 6.3.1 确认有没有与本次生产无关的物料和文件。 6.3.2 检查操作间是否有“已清洁”标识,设备是否有“完好”、“已清洁”标识。 6.3.3 检查现场是否有上次清场合格证副本,是否在有效期内,如超过有效期应进行重新清场。 6.3.4 操作人员根据生产指令取下现场所有状态标识,给设备换上“运行”标识,操作间换上“生产状态标识卡”。 6.4 生产前准备 6.4.1 工器具、计量器具确认 6.4.2 检查配制后药液品名、批号、合格证及质量情况。 6.4.3 准备好清洁的瓶盖。 6.4.4 在设备上挂上状态标志,贴上标签,标明产品名称和批号,并注上日期。 6.5 操作步骤 6.5.1 准备工作 6.5.1.1 岗位操作人员核对待灌装药液的品名、批号、数量及中间产品检验报告单。 6.5.1.2 岗位操作人员到物料暂存间领取符合质量要求的瓶子,盖子并核对所领用物料的名称、数量、批号和状态标识。

洗瓶、隧道岗位操作程序

二楼北线洗瓶、隧道岗位操作程序 Vial washing and depyrogenating channel position operate procedure for north line on second floor 部门:Department 签字/日期:Signature/Date 起草人: Prepared by 301车间 审核人: Reviewed by 301车间 审核人: Reviewed by 质量保证部 批准人: Approved by 质量负责人

1 目的 建立301车间二楼北线洗瓶岗位标准操作程序,使操作者能够依照此规程操作, 保证洗瓶质量 2 适用范围 车间二楼北线洗瓶工序 3 术语或定义 N/A 4 责任 QA过程控制人员、车间管理人员、岗位操作人员 5 EHS要求 N/A 6 程序 6.1生产操作方法 6.1.1 操作人员按H5-SOP-62026《十万级洁净区的出入及更衣规程》,进入岗位。 6.1.2抗生素瓶按H5-SOP-62029《物品进入十万级洁净室清洁消毒规程》进入洗瓶室。 6.1.3洗瓶前先确认隧道烘箱加热段、冷却段、温度是否正常,洗瓶机冲瓶空气、仪表空气、注射用水是否到位,先空开洗瓶机检查洗瓶机是否正常,接下来按H5-SOP-11024《RU3063洗瓶机和HQL4480隧道烘箱技术手册》进行洗瓶。 6.1.4 生产过程中每1小时检查循环水压力、注射用水压力、冲瓶空气压力。每半小时检查隧道烘箱加热1、加热2、冷却段温度.。 6.1.5 各压力要求: 循环水压力≥2.0bar 注射用水压力≥1.0bar 空气压力≥1.5bar 加热1温度320±10℃ 加热2温度320±10℃ 冷却段温度≤30℃ 6.1.6 生产结束后统计好当日瓶使用数、损耗数、结存数并记录。将破损的瓶集中称重,再根据单位瓶子的重量,计算出瓶损耗数(以四舍五入法进行整数记录)。 6.2重点操作复核 6.2.1 为确保瓶子可见异物的合格,开车前应检查循环水、注射用水、空气压力是否符合要求。. 6.2.2 隧道烘箱直接关系到瓶子的无菌、无热原,操作人员应按时检查各数据,防止自控失灵。 6.2.3洗瓶结束后,应检查洗瓶机夹瓶器和隧道进口处应无抗生素瓶。 6.2.4隧道停止运转后,必须等灭菌段温度≤90℃,才可以关仪表空气和冷水机组以及总电源。若采用时控控制方式启动,则不必关总电源,并在设定开机时间前提前提供仪表空气和冷却水,否则时控启动失效。 6.3 洗瓶过程中按H5-SOP-83105《洗瓶过程的质量控制规程》进行质量控制操作。 6.4安全和劳动保护

注射剂生产工艺流程与厂方设计布局

2.2注射剂生产工艺流程简介 图1:注射剂生产流程图 由图1,注射剂生产流程图可以看出: 注射剂生产流程[4]主要包含以下工序:原料领料工序,要求领料人员进行原料品种、批号的复核。原料经过拆外包工序,由一般区经传递窗消毒和灭菌后,传递至十万级暂存称量间存放。称量工序,要求操作人员准确对衡器进行校验,进行称量时要求双人二次复核品种、批号和质量并做好标识。配液工序要求操作人员应完全遵守并按照生产指令和生产工艺卡片执行配液的各项操作,依此保证生产出合格的中间品(半成品)。半成品经取样交质保部检测,检测标准依据《兽药典》[5]半成品检验检测合格后,药液被送入灌装工序。 内包材领料工序,要求领料人员复核瓶子外观和规格。经过拆外包后,由一般区经传递窗传至十万级洗瓶间,由洗瓶机进行洗瓶。西林瓶经超声清洗后进行烘干灭菌工序,按照生产工艺要求和实际生产需要进行洗瓶,根据生产要求,合理控制洗瓶数量,待灭菌冷凉瓶后,由十万级经传递窗转移至万级灌装间进入灌封工序。灌封工序为灌装和加塞操作,其主要要求是最大限度保证装量均匀度。灌装加塞后由传送带送至十万级扎盖间,进行扎盖工序后,进行最终灭菌工序,按照每种产品的灭菌工艺要求灭菌。灯检工序要求按生产操作规程进行灯检,应明确标识待灯检品的品种、批号,灯检后的合格与不合格品,杜绝混批事故出现。灯检合格后,进行贴签。 外包装材料领料工序,其主要要求准确复核标签规格和批准文号。依据生产 贴 签 湿热灭菌 灯 检 包 装 装 箱 入 库 拆外包 原 料 配 液 称 量 灌 封药液 西林瓶 拆外包 洗 瓶 烘干灭菌 扎 盖 库房领料 批 生 产 指 令

指令进行打印标签和合格证,经复核无误后进行贴签。贴签工序要求按统一整齐美观标准进行贴签。包装后进行装箱,装箱要求产品按顺序摆放并放置合格证。包装完毕后进行入库。 3.生产车间介绍 3.1车间平面布局 图2:注射剂车间平面布局图 由图2,注射剂车间平面布局图可以看出: 注射剂车间包含非洁净区的普通区和洁净区的十万级区和万级区[6]。非洁净区(普通区)与洁净区的十万级区间人流通道设有缓冲间,物流通道设有传递窗,洁净区内不同洁净级别间,十万级区与万级区间同样设有缓冲间和传递窗。 非洁净区和洁净区分别配有各自级别内且独立的其他房间有洁具洗、洁具存和器具洗、器具存,以及洗衣间和整衣间。其中洁净区的洗衣间设在十万级区,万级服在洗衣间(十万级)洗衣后,经低温烘干臭氧灭菌柜(双扉互锁)灭菌后,由后门整衣间(万级)取出并整衣备用。 此外,普通区的地面为灰色环氧树脂涂层,十万级区为绿色环氧树脂自流平,万级区为黄绿色环氧自流平。

01称量配料岗位标准操作规程

称量配料岗位标准操作规程 1.目的:建立标准的称量配料岗位标准操作规程,以确保操作规范进行,从而保证产品的质量。 2.范围:适用于口服固体制剂车间称量配料岗位的生产操作。 3.责任:车间管理人员、岗位管理人员、岗位操作人员、质量管理部QA对本规程的实施负责。 4.内容: 班前检查 厂房及附属设施 检查操作间的顶棚、四壁(包含窗户)、地面及其交接处是否清洁,是否有清洁记录。 检查操作间内的所有管道、风口、灯具及附属,与墙壁或顶棚的交接处是否清洁, 是否有清洁记录。 检查操作间内的水池、地漏是否清洁, 是否有清洁记录。(视硬件情况) 检查照明设施是否正常。 检查进入操作间的水、电供应是否正常,是否满足生产要求。(视硬件情况) 捕吸尘设施是否清洁、正常可用。 空气净化系统(红色为参照数据,根据生产品种具体情况确定) 洁净室的温度是否控制在18~26℃,相对湿度是否控制在45%~65%,是否有记录;要求本生产岗位操作间应保持相对负压,并观察压差指示装置,与相邻房间静压差大于5Pa。

确认进入洁净室的空气是否净化,微生物数和尘粒数的监控是否在有效期内,查看是记录,符合生产要求。 设备、仪器、量具、衡器 生产用设备是否已清洗、消毒(灭菌),状态标志是否明显。 生产用仪器、量具、衡器其适用范围和精密度是否符合生产要求,是否有状态标志及校验合格证。 设备性能是否良好,并符合生产和称量要求。 所有设备、仪器、量具、衡器是否定置放置,处于待生产状态。 物料 药品生产过程所需物料(原辅料)是否符合药品标准或其它相关标准;是否已经质量检验部门检验;是否有合格证或明显的标签标示可用。 文件 生产用现行标准文件(技术标准文件、管理标准文件、工作标准文件)是否齐全,并在生产操作间定置位置; 上次记录或凭证是否填写完整;是否真实反映生产实际情况;本次生产用记录和凭证是否准备齐全。 配料间有质量管理部门检查员核发的清洁合格证、清场合格证及生产许可证,说明配料环境及室内的物品均符合生产要求。 生产前准备工作: 岗位操作人员到达现场后,应先检查上一班次的清场情况,是否有清场合格证和清洁合格证,并检查是否在有效期内,如超过有效期,则按本岗位“清场岗位操作规程”,进行必要的清场。 领取或查验生产许可证、生产指令单及生产文件系统:包括产品工艺规程、岗位标准操作规程、清场标准操作规程、设备设施清洁标准操作规程和生产记录等。配料操作工(至少2人),要详细阅读产品生产指令和产品批配料记录的有关指令。 称量配料前再次核对原辅料品名、批号、规格、数量、标示含量、来源等应与检验报告单相符,并准备配料。 确认计量器具已清洁,必要时再次按照清洗标准操作规程进行清洗和消毒。 准备生产用具,生产用容器具要求清洁、干燥,符合洁净要求。 领取原辅料、已处理合格的容器具等,检查需料送料单或前工序的物料交接单,

小容量注射剂生产工艺流程图及流程说明

小容量注射剂生产工艺流程图:

一、生产用物料 包括原辅料、纯化水、注射用水、包装材料。 原辅料、包装材料(包括安瓿)应检验合格后使用。 纯化水为原水制得,清洗安瓿使用;注射用水为纯化水制得,清洗安瓿和配制使用,均应定时检查,制得后及时使用。 二、纯化水、注射用水 1、原水处理(纯化水的制备) 原水处理方法有离子交换法、电渗析法及反渗透法。离子交换法制得的去离子水可能存在热原、乳光等问题,主要供蒸馏法制备注射用水使用,也可用于洗瓶,但不得用来配制注射液。 2、注射用水的制备 注射用水为蒸馏水或去离子水经蒸馏所得的水,又称重蒸馏水。其质量要求见《中国药典》,除氯化物、硫酸盐、钙盐、硝酸盐、亚硝酸盐、二氧化碳、易氧化物、不挥发物与重金属按蒸馏水检查应符合规定外,还规定pH应为5.0~7.0,氨含量不超过0.00002%,热原检查应符合规定,应于制备后12h使用。三、人员 操作人员应身体健康,每年体检一次,并建立健康档案。 操作作人员按生产区域进行划分,严格遵守工作服穿戴制度,并不得将工作服穿出该区域。不得将头发、胡须外露,不得化妆,不得佩带饰物、手表,操作前后、接触污物后均应洗手并且消毒。 工作服应定期清洗,更换。 四、领料 按生产指令领取处方原料,核对物料品名,批号、规格、数量应相符,所领物料应有检验合格报告书。

五、配料 领取的原料核对品名、批号、数量、合格证,按生产处方配料,装入清洁容器转入下一工序。称量时需由第二人复核。 六、安瓿清洗 将安瓿轩洗瓶机,依次用饮用水、纯化水、注射用水进行清洗,清洗后干燥灭菌,置相应区域,检验合格后及时使用。 七、配液 按生产工艺进行配液 八、过滤 将配置完成的药液过滤,除去其中所含的杂质。 九、灌封 滤液经检查合格后进行灌装和封口,即灌封。 十、灭菌 除采用无菌操作生产的注射剂外,注射液在灌封后须尽快进行灭菌,以保证产品的无菌。(灭菌要杀灭微生物,以保证用药安全,同时避免药物的降解,以免影响药效。) 十一、检漏 灭菌后的安瓿立即进行漏气检查。若安瓿未严密熔合,有毛细孔或微小裂缝存在,则药液易被微生物与污物污染或药物泄漏,污损包装,应检查剔除。 十二、灯检 安瓿通过灯检箱进行灯检,剔除不合格产品,若不合格产品比例达到规定限度,则本批产品直接判为不合格产品,作废处理。十三、印字包装 在安瓿瓶上印刷药品名、规格、批号或粘贴标签,容及格式需符合24号令及相关规定的要求。 按批包装指令领取包装材料。标签、纸盒、纸箱按批包装指令打印产品批号、生产日期、有效期至、箱号。说明书及印有批号的标签、纸盒、纸箱应计数发放。破损的说明书及印有批号的标签、纸盒、纸箱由专人收回并销毁。 在外包装过程中,应检查包装数量是否正确,待包装品及包装材料质量是否符合规定。喷印是否清晰、正确,不合格的应剔除。

车间称量配料岗位标准操作规程

车间称量配料岗位标准操作规程 一、目的:建立称量岗位标准操作规程,规范称量操作。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车间称量岗位。 三、责任者:操作者、QA质监员、车间工艺员。 四、操作方法: 1 认真检查磅秤等所使用的工具是否清洁,并将磅秤调节平衡。 2 根据生产指令单,接受原辅料,接受时要认真检查品名、规格、批号、数量等是否与生产指令单相符。 3 根据生产指令及领料单,称取所需物料。 3.1 称量人于称量配料室核对原辅料是否相符,确认无误后,准确称取配方量的物料。 3.2 复核人核对称量后的原辅料的品名、数量,确认无误后记录、签名。 3.3 称好的批量原辅料装入洁净的桶中,放上“配料标签”,移交下一个序。 4 操作程序: 4.1 电子台秤安全操作程序: 4.1.1 接通电源后,按“置零”键,稳定指示灯亮置零成功。 4.1.2 按“去皮”键可以将显示皮重扣除,去皮标志亮。 4.1.3 根据要求进行称重。 4.2 按《磅秤的安全操作规程》进行称量。 4.2.1 平衡砣调至零点。 4.2.2 将称量物轻轻放在台秤台面上,称量读数。 4.3 称量配料岗位操作程序与方法: 4.3.1 直接使用原料或中间产品,需清洁或除去外包装。

4.3.2 称量人认真核对物料名称、规格、批号、数量等,确认无误后按规定的方法和生产配料单的定额称量,记录并签名。 4.3.3 称量必须复核,核对称量后的物料的名称、重量,确认无误后记录、签名。 4.3.4需要进行计算后称量的物料,计算结果先经复核无误后再称量。 4.3.5配好批次的原辅料装于洁净容器中,并附上标志,注明品名、批号、规格、数量、称量人、日期等。 4.3.6剩余物料包装好后,贴上标志,放入脱包暂存室。 4.3.7每配制完成一种产品的原辅料必须彻底清场,清洁卫生后经检查合格后 方可进行另一种产品的称量配制。 4.4 如是复方制剂,则按下列程序操作: 4.4.1先将物料摆放整齐; 4.4.2称量配料的先后原则; 原料在先,辅料在后;数量少的在先,数量多的在后;色浅的在先,色深的在后。 4.5 根据各种物料配料量,按“称料的先后原则”依次称量。每称量一种物料均需另一人复核,(品名、数量)无误后,再称下一种物料。 4.6 称量好的物料用洁净容器盛装,填写好盛装单,交接下一工序。 5 一个品种称量后按清场要求进行清场。 6 及时填写原始记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