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中国农业科技创新创业大赛优秀项目入选十二五农村

合集下载

大学生创业计划农业科技创新项目

大学生创业计划农业科技创新项目

大学生创业计划农业科技创新项目随着农业科技的发展和创新,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农业科技创新项目是大学生创业的热门选择之一,不仅可以为农业行业注入新的活力,还可以为大学生提供创业的机会。

本文将就大学生创业计划农业科技创新项目展开论述。

一、项目概述农业科技创新项目是指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应用于农业生产的创新方案。

大学生创业计划农业科技创新项目旨在解决农业生产和管理中的难题,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二、项目优势1. 融合农业与科技农业科技创新项目将农业与科技紧密结合,通过应用先进的科技手段,提升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大学生作为新一代的科技创新者,具备较强的科技背景和思维能力,能够在农业领域发挥巨大的作用。

2. 市场潜力巨大农业科技创新项目在中国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

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营养需求的不断提高,对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要求也越来越高。

农业科技创新项目可以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满足市场需求,创造经济效益。

3. 政策支持力度大政府对农业科技创新项目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和重视,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机会。

大学生创业计划农业科技创新项目可以享受到政策的支持和资金的扶持,为项目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

三、项目创新方向1. 农业物联网技术农业物联网技术是指利用物联网技术手段来监测和管理农田、作物以及畜禽养殖等农业活动。

该技术可以实现对农作物的精准管理,提高农田的利用率和作物的产量。

大学生可以开发与农业物联网相关的软件或设备,为农民提供农田管理和农作物生长监测的服务。

2. 农业无人机技术农业无人机技术是指利用无人机设备进行农田巡查、农作物喷洒、农产品摄影等农业活动。

无人机技术可以提高农田巡查的效率,减少农药的浪费,保障农产品的安全和质量。

大学生可以开发农业无人机设备并提供相关的服务,助力农业生产的现代化。

3. 农业数据分析技术农业数据分析技术是指利用大数据分析方法来分析和应用农业相关的数据。

“十二五”全力实施超级稻“31511”工程

“十二五”全力实施超级稻“31511”工程

“十二五”全力实施超级稻“31511”工程从农业部在吉林长春召开的全国超级稻研究与推广工作会议上获悉,“十二五”我国超级稻发展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为目标,坚持“拓展一期应用范围、深化二期研究推广、努力实现三期目标”的发展思路,创新育种方法,加快品种选育,促进技术配套,强化示范推广,扩大面积,主攻单产,改善品质,提高效益,推进超级稻生产规模化、规范化、优质化和产业化;全力实施“31511”工程,即到2015年,新培育超级稻品种30个以上,年推广面积1.5亿亩以上,亩均增产100斤以上,节本增效100元以上,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据农业部科技教育司副司长杨雄年介绍,“十二五”期间我国超级稻发展重点是,在品种选育上加快不同品种类型配套,长江中下游稻区重点突破超级早、晚稻和粳稻品种的选育,同时选育适宜轻简栽培的超级稻品种;长江上游稻区重点选育广适型超级一季稻品种;华南稻区重点选育抗病、广适型超级早、晚稻和适宜抛秧种植的超级稻品种;北方稻区重点选育早熟、耐寒与抗倒型超级粳稻。

在育种上加快育种方法和材料创新,进一步探索新的选育方法和途径,创新育种技术,创制出早熟、优质、广适、高配合力的不育系与恢复系以及对低温钝感的两系不育系,并力争再创制出一批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的育种新材料。

在栽培上加强高产技术集成配套和推广,力争到2015年,研究集成超级稻综合配套技术20套以上,新技术比普通技术增效10%以上。

在示范推广上全面实施“双增一百”行动,使万亩示范片成为优良品种、先进技术的展示基地,农民观摩、学习的培训基地,通过加大技术培训、技术指导力度,切实提高技术的应用率和到位率。

杨雄年告诉记者,“十二五”期间超级稻发展将坚持技术创新与品种选育两手抓,大力加强超级稻亲本种质创新,促进不同生态区高产、优质、广适、多抗超级稻品种选育;坚持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两手抓,重点加强配套增产技术研究与集成,加大示范推广力度,扩大超级稻推广应用面积,真正实现由小面积科学家试验田的高产向更大面积农户田全面增产的转变;坚持突出重点与整体推进两手抓,在突出现有重点省、县的同时,兼顾其他水稻生产大省、大县,做到平衡发展,并由水肥条件较好的高产地区向大面积的中低产地区扩展,实现超级稻在水稻全产区、稻作全领域的覆盖,促进水稻大面积均衡增产;坚持适度分工与强化协作两手抓,在不同协作组之间坚持适度分工的同时,大力加强区域间、协作组间和学科间协作,增进育种材料交流,促进育种与栽培协同发展。

关于提升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申报质量的若干思考

关于提升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申报质量的若干思考

0引言农业科技奖励工作是国家农业科技水平、科技方针和政策导向的集中反映,通过对重大农业科技成果进行奖励,体现国家农业发展政策和战略导向,以服务国家战略目标的需要。

对获奖人进行表彰奖励是对农业科技工作者发明创造能力的承认,更是对农业科技人员通过辛勤劳动,创造出重大科技成果最好回报,对于激发科技人员的热情,激励行业科技创新,促进人才成长,造就优秀团队,发挥了积极作用[1-3]。

陶遵丽等[4]、周海英等[5]研究表明,申报农业科技奖励是一个系统工程,一项农业科技成果能否获奖,除与成功本身水平、推广应用情况等因素影响外,还与成果的申报推荐书等材料的撰写、答辩表现等密切相关。

特别是申报前的成果梳理、推荐材料撰写等,在成果申报中是临门一脚的关键步骤,直接影响报奖的结果。

第一作者简介:杨韵龙,男,1988年出生,助理研究员,硕士,主要从事农业科技成果奖励、成果评价和成果转化工作,公开发表SCI 等学术论文6篇。

通信地址:100125北京市朝阳区麦子店街22号楼农业部人力资源开发中心/中国农学会,Tel :010-********,E-mail :super_yyl@ 。

通讯作者:边全乐,男,1963年出生,研究员,硕士,主要从事科技成果评价、成果奖励和转化工作。

曾获省部级科技奖励8项,荣誉奖励2项。

主编或参编出版科技著作18部,公开发表学术论文70多篇。

通信地址:100125北京市朝阳区麦子店街22号楼农业部人力资源开发中心/中国农学会,Tel :010-********,E-mail :12699126@.收稿日期:2017-10-23,修回日期:2017-11-23。

关于提升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申报质量的若干思考杨韵龙,周宪龙,边全乐(农业部人力资源开发中心/中国农学会,北京100125)摘要:作为农业行业最高水平和最具权威的科技奖,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在激发科技人员的热情,激励全行业科技创新发挥了重要作用。

探索政产学研用一体化办学实践全面提升农林高校创新能力

探索政产学研用一体化办学实践全面提升农林高校创新能力

探索政产学研用一体化办学实践全面提升农林高校创新能力宋维明【摘要】作为国家高水平人才培养重要基地的农林高校,要积极适应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新要求,从传统的产学研结合向政产学研用一体化办学拓展,发挥行业资源优势、特色学科优势、行业影响力优势,提升农林高校创新能力. 基于北京林业大学的探索实践,高校在推进政产学研用一体化办学模式的改革进程中,应该使政产学研用涉及的主体之间形成有效的、可持续的、互惠共赢的有机关系;建立调动多元主体资源统筹和有效配置的协同创新资源保障机制;推动政产学研用一体化平台建设与管理实体化、产业化,提高评价考核的科学水平.%Agricultural and forestry universities, as an important base for cultivating high-gear talents for the state, should meet the new needs of national innovation development strategy.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l that combines industries, universities and researches should be expanded to the model of policy-industry-university-research-need integration. The latter aims to take advantages of industry resources, characteristic academic dis-cipline advantages, as well as industry influence to improve the innovation ability of agricultural and forestry uni-versities. In recent years,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has practiced the policy-industry-university-research-need integration in multiple dimensions, and drawn the conclusions that the main entities of in the above five ele-ments integration should be related to each other on the basis of effectiveness, sustainability, and mutual bene-fit , the collaborative innovative resource guarantee system of holistically planning and effectively configuring mul-tiple entity resourcesshould be set up, and the construction, substantial management, production-involvement, and scientific appraisal of the policy-industry-university-research-need integration platform should be en-hanced.【期刊名称】《中国农业教育》【年(卷),期】2015(000)006【总页数】5页(P1-5)【关键词】政产学研用一体化;农林高校;办学模式;协同创新;创新能力【作者】宋维明【作者单位】北京林业大学,北京 10008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64021世纪以来,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转型升级正在发生深刻变革。

互联网行业可以申报哪些政府扶持项目?

互联网行业可以申报哪些政府扶持项目?

互联网行业可以申报哪些政府扶持项目?【深科信】为您解答:2010年,国家在“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加快三网融合、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等相关产业发展,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

因而新一代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智能终端、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被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

那么,在深圳,作为互联网行业的企业,到底有哪些扶持项目是可以申报的呢?其主要有:【深圳市经信委】一、深圳市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项目资助资金:最高300万元支持领域:支持信息化与工业化(以下简称两化)融合项目,重点支持企业生产环节的信息化建设项目,提升企业数字化、信息化水平。

包括以下4大类共8个小类:(一)企业信息化建设类1.生产过程信息化项目。

2.研发设计信息化项目。

3.绿色制造信息化项目。

4.信息化综合集成创新项目。

5.其它企业信息化建设项目。

(二)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类6.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项目。

(三)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类7.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项目。

(四)省级以上项目奖励类8.省级以上两化融合项目。

二、深圳市应用及创新奖励(设计开发及模式创新类)资助资金:最高300万元支持方向:支持企业创新研发设计,促进时尚创意,开发高技术、高附加值的高端产品;支持企业创新技术工艺,在生产流程、供应链管理等方面进行优化升级,包括但不限于运用大数据、物联网、智能化等手段,应用3D打印、机器人等先进生产和加工工艺;支持企业创新商业模式,创建高端体验店、高端定制店等新型线下交易模式,“社交网络+电子商务+第三方支付”等线上交易模式,“店商+电商+零售服务商”等线上线下结合交易模式,以及基于互联网的个性化定制、众包设计、云制造等,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三、深圳市电子商务集成创新项目扶持计划资助资金:最高200万元支持领域:利用互联网+,开展线上电子商务活动或通过线上线下(O2O)深度融合,实现创新发展并取得一定成效的建设项目。

重点支持:1、企业自建平台开展电子商务活动;2、企业借助O2O解决方案、移动商城、微信营销、APP应用等方式开展交易、物流、配送、专业服务等各种自身经营活动(单纯借助第三方交易平台开设网店的除外)。

223-杨凌农高会

223-杨凌农高会

据了解,农高会自
1994年创办以来, 已经成功举办了17届。 农高会始终面向全国, 服务三农,演绎了由 小到大、由弱到强的 渐变历程,已经由初 创时期的省内农业展 会,发展成为全国 “5A”级农业展会和 四大科技展会之
2009年,杨凌示范区生产总值增长15%,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0%。城镇居民人均可 支配收入1.9万元,增长20%。农民人均纯 收入5744元,增长21.3%。对外示范推广 面积2300万亩,总效益66.2亿元。预计今 年上半年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6%,固定资 产投资同比增长46%,农民人均现金收入 3759元,同比增长40.1%,城镇居民人均 可支配收入9750元,同比增长15.1%。
人民币,产生了显著 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被誉为中国农业科技 领域的“奥林匹克盛 会”。
第十八届中国杨凌农高会开幕式 11月5日上午,为期五天的第十八届中国杨凌农业高新
科技成果博览会在杨凌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拉 开帷幕。来自我国和美国、德国、法国、意大利、荷兰、
日本、韩国、古巴等30多个国家以及香港、台湾地区的企业、政 府官员和专家、驻华机构代表参展或参会。埃及农业与农垦部副 部长马吉迪•安瓦尔在致辞中表示,杨凌示范区是干旱半干旱地 区现代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中心,是国际农业科技合作的重要平 台。 本届农高会由国家科技部、商务部、教育部、农业部和陕西省人民政府等20个单 位共同主办,联合国粮农组织、联合国工发组织、中欧联盟农业技术中心等

本届农高会继续秉承 “科技创新、示范推广、 现代农业”的主题思想, 大会的主要活动包括展览 展示、国际合作交流、中 国农业科技创新创业大赛、 科技成果信息发布、农业 实用技术咨询培训、项目 洽谈与交易等六大版块。 展会期间,还将举办包括 2011杨凌现代农业高端论 坛、杨凌国际农业科技论 坛、中外农民创业论坛、 发展中国家现代农业国际 研讨班、国际合作交流活 动在内的国际农业高新技 术交流活动。

全国农科学子创新创业大赛获奖作品

全国农科学子创新创业大赛获奖作品

全国农科学子创新创业大赛获奖作品全国农科学子创新创业大赛获奖作品一、引言近年来,农业科技的发展与创新不可谓不突飞猛进。

尤其是在全国农科学子创新创业大赛中,许多优秀的作品涌现出来,不仅展现了当代农业科技创新的潜力和活力,更让人们对农业的未来充满了希望。

本文将介绍一些在这一大赛中获奖的作品,以及它们所带来的深远影响。

二、作品1:智能农场管理系统在农业生产中,通过引入智能农场管理系统,可以实现对农作物的精准管理和加强生产过程的可视化监测。

该作品借助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构建了一个智能化的农场管理平台。

农场主可以通过手机或电脑远程监控农场环境、土壤湿度、作物生长情况等各项指标,从而实现精细化管理和决策。

这项作品不仅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和产量,还减少了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降低了环境污染,对于实现绿色农业具有重要意义。

智能农场管理系统也为种植者提供了更多的经济效益,使其能够更好地应对市场需求和竞争。

三、作品2: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农业废弃物是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剩余物质,其处理和利用一直是一个难题。

而在全国农科学子创新创业大赛中,一支团队研发出了一种高效利用农业废弃物的技术。

他们将废弃物进行分解、发酵,最终转化为有机肥料和生物能源。

这项技术不仅能够解决农业废弃物的处理难题,还能够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有机肥料的利用对于提高土壤质量和农作物产量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该技术的应用不仅在农业生产中能够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更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四、作品3:农产品追溯系统随着消费者对食品安全和质量的关注日益增加,农产品的追溯成为一项重要的工作。

在全国农科学子创新创业大赛中,一项农产品追溯系统的作品脱颖而出。

该系统利用区块链技术,记录了农产品从生产到销售的全过程,确保了信息的透明度和真实性。

通过该追溯系统,消费者可以扫描产品上的二维码,了解农产品的生产过程、物流信息、质量检测等关键信息。

这不仅增加了消费者的信任度,也促使农产品生产者更加重视质量和安全问题。

农业部关于2010―2011年度中华农业科技奖的表彰决定-农科教发[2011]15号

农业部关于2010―2011年度中华农业科技奖的表彰决定-农科教发[2011]15号

农业部关于2010―2011年度中华农业科技奖的表彰决定正文:---------------------------------------------------------------------------------------------------------------------------------------------------- 农业部关于2010-2011年度中华农业科技奖的表彰决定(农科教发[2011]15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农业(农牧、农村经济)、农机、畜牧、兽医、农垦、乡镇企业、渔业厅(委、局、办),农业(农林、农牧)科学院,各(农林、农牧)大学(学院),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有关单位:为全面贯彻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大力实施科教兴农和人才强农战略,提高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农业部决定对促进农业科技进步,推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的科技创新、科学普及类成果和优秀创新团队给予表彰。

根据《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奖励办法(试行)》,经中华农业科技奖评审委员会评审并经农业部批准,决定授予“抗旱节水高产广适型冬小麦新品种衡观35的选育及应用”等21项科研成果中华农业科技奖一等奖;授予“抗逆高产小麦育种技术研究与应用”等31项科研成果中华农业科技奖二等奖;授予“东、黄海渔业资源产出能力研究与应用”等47项科研成果中华农业科技奖三等奖;授予“保护性耕作技术”等9项成果中华农业科技奖科普奖;授予“小麦栽培生理与遗传改良创新团队”等10个团队中华农业科技奖优秀创新团队奖。

希望受到表彰的获奖者珍惜荣誉,再接再厉,再攀高峰。

希望全国农业科技工作者向全体获奖者学习,继续发扬求真务实、刻苦钻研、团结协作的精神,大力开展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和推广应用,促进农业科技大联合大协作,为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更大贡献。

附件:2010-2011年度中华农业科技奖获奖成果名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二〇一一年十二月十二日附件:2010-2011年度中华农业科技奖科研类成果一等奖获奖名录序号项目名称主要完成人主要完成单位1抗旱节水高产广适型冬小麦新品种衡观35的选育及应用陈秀敏,王道文,王金明,孙书娈,乔文臣,张坤普,魏建伟,谢俊良,XXX海,李科江,谷良治,刘冬成,王有增,李丁,李伟,杜润生,苏文华,赵磊,张满义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2高油酸花生种质创制研究与应用禹山林,杨庆利,王积军,梁炫强,张互助,崔凤高,汤松,王晶珊,吴修,潘丽娟,俞春涛,迟晓元,朱柯鑫,曲明静,陈志德,刘立峰,孙旭亮,陈明娜,和亚男,杨珍山东省花生研究所,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青岛农业大学3奶牛优质高效产业化配套技术体系研究与示范昝林森,李青旺,呼天明,姚军虎,田西华,田万强,吕嘉枥,胡建宏,辛亚平,龚月生,张慧林,李志成,杨培志,李长安,来航线,王晶钰,张恩平,杜双田,刘永峰,刘洪瑜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安银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北京中地种畜有限公司4畜禽粪便沼气处理清洁发展机制(CDM)方法学和技术研究与示范董红敏,李玉娥,董泰丽,李倩,陈洪波,韦志洪,陈树生,朱志平,万运帆,蔡磊,蔡昌达,陈永杏,高清竹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杭州能源环境工程有限公司,山东民和牧业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清华大学,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农业局5施肥与改良剂修复Pb、Cd污染土壤技术研究与产品应用徐明岗,罗涛,曾希柏,杨少海,李菊梅,黄东风,艾绍英,王伯仁,宋正国,何盈,包耀贤,张青,张文菊,刘平,王艳红,张晴,孙楠,武海雯,申华平,张会民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6热带作物种质资源收集保存、评价与创新利用陈业渊,王庆煌,刘国道,李琼,黄华孙,刘业强,尹俊梅,徐立,黄国弟,王祝年,李开绵,周华,王家保,符悦冠,陈厚彬,林冠雄,应朝阳,党选民,武耀廷,梁李宏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研究所,广西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广西壮族自治区亚热带作物研究所,云南省德宏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广州市果树科学研究所,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态研究所,琼州学院7鸡遗传资源研究与创新利用陈国宏,常国斌,程立力,张康宁,徐琪,李碧春,吴信生,袁青妍,许盛海,焦库华,吴圣龙,赵文明,包文斌,叶敬礼,王伟,侯庆文,宋成义,吉挺,张依裕,张海波扬州大学,常州市立华畜禽有限公司8野生大豆种质资源研究及优异种质挖掘与利用董英山,杨光宇,王玉民,庄炳昌,赵洪锟,王洋,李启云,赵丽梅,安岩,刘晓冬,马晓萍,沈波,刘宝,李海云,王英男,张春宝,王跃强,杨春明,董岭超,胡金海吉林省农业科学院9主要水产养殖种微卫星标记开发与鲤的分子育种孙效文,鲁翠云,张晓峰,梁利群,匡友谊,曹顶臣,闫学春,常玉梅,耿波,李超,佟广香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10水稻优质丰产综合配套技术研究侯立刚,赵国臣,郭希明,隋鹏举,刘亮,齐春雁,张世忠,朱秀霞,孙洪娇,车立梅,马巍,李朝锋吉林省农业科学院11猪支原体肺炎疫苗的研制与综合防控技术的集成应用邵国青,刘茂军,冯志新,何孔旺,侯继波,张小飞,张道华,王海燕,熊祺琰,周勇岐,尹秀凤,刘耀兴,兰邹然,董永毅,余勇,吴志明,陆国林,丁美娟,甘源,赵国民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南京天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12优质丰产抗病大白菜新品种豫新60、豫新6号的选育及应用原玉香,蒋武生,姚秋菊,张晓伟,张菊平,耿建峰,赵跃峰,毋玉兰,赵小忠,王志勇,董海英,齐茹,杨雪芹,张宝光,杨立衡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13花生机械化收获技术装备研发与示范胡志超,彭宝良,田立佳,谢焕雄,胡良龙,计福来,王海鸥,吴峰,陈有庆,张会娟,钟挺,朱怀东,蒯杰,赵治永,朱桂生,王建楠,顾峰玮,于向涛,曹士锋,王冰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江苏宇成动力集团有限公司,开封市茂盛机械有限公司14资源高效利用型设施蔬菜安全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张振贤,李天来,张志斌,余纪柱,高丽红,尚庆茂,孙周平,XXX中,齐明芳,陈青云,卜崇兴,贺超兴,齐红岩,眭晓蕾,朱玉英,张志刚,须辉,余宏军,曲梅,葛春生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沈阳农业大学,上海市农业科学院15早籼稻产后精深加工和高效利用关键技术与推广应用陈正行,刘成梅,谢健,程国强,周素梅,张晖,徐学明,林利忠,马晓军,王东,XXX,谢爱民,李晓瑄,王莉,张晓娟江南大学,南昌大学,中粮(江西)米业有限公司,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湖南金健米业股份有限公司,国家粮食储备局武汉科学研究设计院,江苏牧羊集团有限公司16荔枝高产高效关键生产技术的集成与推广应用谢江辉,王泽槐,李伟才,陈菁,陈厚彬,王祥和,陈佳瑛,莫亿伟,何衍彪,李建国,胡玉林,胡桂兵,黄旭明,陆超忠,詹儒林,孙德权,孙光明,吕华强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海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带果树研究所17青虾优良品种的培育及产业化示范推广傅洪拓,戈贤平,龚永生,周国勤,陆全平,吴滟,蔡永祥,葛家春,蒋速飞,熊贻伟,朱银安,陈树桥,凌立彬,叶金明,张宪中,丛宁,潘建林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南京市水产科学研究所,无锡施瑞水产科技有限公司,扬州市水产生产技术指导站,无锡市水产技术推广站18高配合力优质新质源水稻不育系803A的创制及应用谢崇华,郑家奎,陈永军,李仕贵,胡运高,杨国涛,张致力,刘永胜,何希德,何其明,李天银,何芳,李天春,魏东,李兵伏,高大林,昝利,曹静波,曾卓华,陆江西南科技大学,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梁研究所,四川农业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市涪陵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四川西科种业有限公司,四川竹丰种业有限公司,四川绵丰种业有限公司19冬小麦节水、省肥、高产、简化栽培“四统一”技术体系王志敏,王璞,周顺利,李建民,鲁来清,张英华,崔彦生,曹刚,李世娟,李绪厚,龚金港,薛绪掌,鞠正春,耿以工,方保停,董方红,吴海岩,张胜全,张永平,王润正中国农业大学20植物微生态制剂的研制与应用王琦,蔡元呈,李燕,郭喜红,赵中华,杨普云,梅汝鸿,杨合同,李建生,蔡宜东,李伟,田涛,温学标,韩丽洁,梅宁,赵兼全,周慧玲,付学池,赵丽萍,梁华荣中国农业大学,康坦生物技术(山东)有限公司,新疆天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江苏苏滨生物农化有限公司,中农绿康(北京)生物技术有限公司21小麦条锈病菌源基地生态治理技术研究与应用陈万权,徐世昌,金社林,蒲崇建,赵中华,周祥椿,宋建荣,刘太国,姜玉英,曹世勤,张秋萍,吴立人,张耀辉,段霞瑜,蔺瑞明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甘肃省植保植检站,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天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2010-2011年度中华农业科技奖科研类成果二等奖获奖名录序号项目名称主要完成人主要完成单位1抗逆高产小麦育种技术研究与应用肖世和,张秀英,闫长生,马志强,游光霞,孙果忠,张海萍,赵松山,王瑞霞,吴科,常成,郭会君,王奉芝,福德平,张秋芝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2京科糯2000等系列糯玉米品种选育与推广赵久然,卢柏山,史亚兴,杨国航,王玉良,陈哲,霍庆增,闫明明,王凤格,王惠星,李生有,耿东梅,王辉,薛菲,白琼岩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北京农科玉育种开发有限公司3广适性光温敏不育系Y58S的选育与应用邓启云,袁隆平,吴俊,庄文,熊跃东,周开业,谭新跃,杨乾,李建武,石祖兴,董仲文,周川广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4早恢R458的创制及其超级杂交早稻新组合的选育与应用蔡耀辉,颜满莲,颜龙安,李瑶,毛凌华,李永辉,焦长兴,付高平,程飞虎,彭从胜,吴晓峰,万勇,聂元元,邱在辉,邓辉民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5棉苗代谢调控及无钵移栽技术研究杨铁钢,房卫平,黄树梅,郭红霞,夏文省,梁桂梅,王素真,代丹丹,李彦鹏,郝西,刘梦林,胡颖,王军亮,李伶俐,马娜河南省农业科学院6优质棉新品种的创制、栽培及其产业化张天真,邹芳刚,陈树林,周宝良,朱协飞,史伟,陈爱民,郭旺珍,潘宁松,胡保民,纪从亮,宋锦花,陈松,陈德华,承泓良南京农业大学,江苏省作物栽培技术指导站,江苏科腾棉业有限公司,新疆康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江苏省农业科学院7棉花育种南繁和品种纯度南繁鉴定技术研究王坤波,张西岭,宋国立,黎绍惠,刘方,杨伟华,王清连,王春英,张香娣,李建萍,王延琴,许红霞,周大云,樊秀华,汪若海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8优质高产抗病油菜新品种华双5号的选育和应用吴江生,张毅,汤松,鄂文弟,涂勇,王积军,张冬晓,姜福元,田新初,黄继武,卢明,程飞虎,刘磊,周广生,刘超华中农业大学,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湖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9奶牛优质饲草生产技术研究与示范侯向阳,曹致中,布库,毛培胜,时建忠,孙启忠,卢欣石,米福贵,韩建国,刁其玉,韩雪松,张晓庆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甘肃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内蒙古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北京林业大学10福利化健康养猪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李保明,施正香,陈安国,XXX,席磊,饶婷,林保忠,滕光辉,马启军,任守文,李千军,王朝元,杨彩梅,郭建文,李光相中国农业大学,浙江大学,云南神农农业产业集团,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重庆市畜牧科学院,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天津市畜牧兽医研究所11国家种猪遗传评估系统关键技术研发、建立及应用李加琪,陈瑶生,张勤,李学伟,刘小红,刘海良,王爱国,王立贤,潘玉春,雷明刚,王志刚,王翀,薛明,张豪,吴秋豪华南农业大学,中山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四川农业大学,北京中地美加种猪有限公司,全国畜牧总站,华中农业大学12安全高效蜂产品加工关键技术的研究及产业化示范彭文君,田文礼,韩胜明,董捷,高凌宇,何薇莉,闫继红,国占宝,方小明,张宝德,胡长安,童越敏,张杨,邹兴,石艳丽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北京中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北京中农蜂蜂业技术开发中心13优质肉鸡新配套系的选育与产业化技术示范陈峰,温志芬,张德祥,张祥斌,薛春宜,谭会泽,汪汉华,王建兵,覃健萍,彭志军,季从亮,梁国雄,黄瑞林,周庆丰,吴珍芳广东温氏食品集团有限公司,华南农业大学14干酪加工及乳清综合利用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任发政,陈历俊,甘伯中,冷小京,李丽丽,隋欣,郭慧媛,赵征,毛学英,郝彦玲,敏文祥,王昌禄,蒋菁莉,姜鹭,王芳中国农业大学,甘肃农业大学,天津科技大学,北京三元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甘肃华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15植物蛋白挤压组织化技术研究与推广魏益民,张波,康立宁,张汆,陈锋亮,范天铭,李世伟,张业民,涂顺明,马亮,王建忠,李建,郭世锋,严军辉,生广伦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江苏牧羊集团有限公司,谷神生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济南赛百诺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滁州学院16生态基质无土栽培关键技术研究示范及在非耕地上规模化应用蒋卫杰,余宏军,孙治强,王秀峰,张国森,王晋华,禹宙,冯锡鸿,魏珉,XXX,李胜利,赵文怀,曹桂凤,朱余清,郑光华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北京市京圃园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河南农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蔬菜技术服务中心,宁夏中青农业科技有限公司17双孢蘑菇育种新技术的建立与新品种As2796的选育及推广王泽生,廖剑华,曾辉,陈美元,王波,李洪荣,卢政辉,戴建清,郭仲杰,程翊,陈军,柯家耀,王贤樵福建省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18微生物降解褐煤生产黄腐酸技术及作物专用新产品研制袁红莉,杨金水,陈文新,李宝珍,罗立津,周涛,XXX桥,李犇,段留生,董莲华,姜峰,高同国,张雪花,XXX,吕志伟中国农业大学,福建超大集团有限公司,内蒙古永业农丰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山西广大化工有限公司,新疆天枣源龟兹生物技术责任有限公司19西北旱作节水农业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樊廷录,宋尚有,王勇,罗俊杰,李尚中,唐小明,张建军,黄高宝,李兴茂,牛俊义,赵刚,王淑英,王立明,党翼,高育锋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甘肃农业大学,甘肃镇原县农牧局20华北集约化农田循环高效生产技术模式研究与应用杨殿林,高尚宾,XXX,赖欣,赵建宁,张静妮,张贵龙,贾兰英,吴洪斌,聂岩,修伟明,刘红梅,皇甫超河,乌云格日勒,张明农业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天津市农业环境保护管理监测站,河北省农业环境保护监测站,山东省农业环境保护总站21生态农业标准体系及重要技术标准研究与应用邱建军,任天志,王立刚,唐春福,屈锋,黄武,张士功,李金才,高春雨,李哲敏,李惠斌,甘寿文,徐兆波,窦学诚,谢列先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辽宁省农村能源办公室,四川省农村能源办公室,浙江省农村能源办公室,河北省新能源办公室22刺参良种培育与健康养殖技术研究和应用常亚青,王印庚,胡景杰,李成林,丁君,荣小军,李华,陆维,孙慧玲,宋坚,王秀利,胡炜,廖梅杰,张峰,马悦欣大连海洋大学,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中国海洋大学,山东省海水养殖研究所23大菱鲆疾病综合控制技术及示范推广王印庚,莫照兰,张正,史成银,陈吉祥,雷霁霖,李秋芬,梁萌青,高淳仁,荣小军,曲江波,刘寿堂,常青,朱建新,陈霞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中国海洋大学24淡水鱼类种质分子鉴定研究与应用白俊杰,叶星,简清,罗建仁,宋红梅,全迎春,刘宇飞,劳海华,吴淑勤,李胜杰,牟希东,于凌云,卢迈新,王培欣,樊佳佳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25橡胶树精准化施肥技术研究与应用罗微,刘志崴,茶正早,李智全,林清火,陈勇,王文斌,陈叶海,陈秋波,李春丽,李强有,唐群锋,何鹏,张培松,华元刚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研究所,海南省农垦科学院,海南天然橡胶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云南农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云南省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广东省农垦集团公司,广东省湛江农垦科学研究所26海南热带药用植物及其共附生微生物资源研究与开发戴好富,梅文莉,吴娇,曾艳波,洪葵,彭明,林海鹏,韩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农业部热带作物生物技术重点开发实验室27热带作物技术标准体系研究与应用方佳,李玉萍,黎其万,王富华,吴莉宇,古小玲,邹艳虹,万凯,梁伟红,徐志,宋启道,刘燕群,董定超,章程辉,王强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科技信息研究所,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农业部蔬菜水果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广州),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分析测试中心28家畜日本血吸虫病控制技术林矫矫,李长友,徐百万,刘金明,宋俊霞,朱维琴,王兰平,贺亮,周煜,刘一平,秦德超,向顺禄,董国栋,高式伟,傅志强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兽医研究所,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湖南省动物卫生监督所,江西省家畜血吸虫病防治站,湖北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安徽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四川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29硫酸头孢喹肟的研制与推广应用蒋春茂,吉文林,徐向明,杨廷桂,李勇军,陆广富,杨海峰,金礼琴,肖文华,葛兆宏,戴建华,葛竹兴,平星,徐春仲,钱建中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倍康药业有限公司,江苏省动物药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0超高产人工三倍体新桑品种嘉陵20号选育推广余茂德,周金星,吴存容,王茜龄,赵爱春,鲁成,毛业炀,郑琳,敬成俊,隆文洪,苏政荣,徐立,XXX,张太云,蒋贵兵西南大学31秋子梨特色良种选育及规范化栽培技术推广张茂君,王强,丁丽华,闫兴凯,冯美琦,姚环宇,邢国杰,马洪民,孙文祥,刘文吉林省农业科学院2010-2011年度中华农业科技奖科研类成果三等奖获奖名录序号项目名称主要完成人主要完成单位1东、黄海渔业资源产出能力研究与应用程家骅,李圣法,张寒野,刘勇,严利平,林龙山,李建生,凌建忠,李惠玉,胡芬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2农作物病虫害数字化诊断和监测预警的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沈佐锐,高灵旺,吕照智,XXX,陈继光,宋继辉,翁启勇,李洁,王学武,于新文中国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太原市星火技术发展中心,黑龙江省植检植保站,新疆建设兵团农业技术推广总站3春丰007等系列甘蓝品种的选育与应用李建斌,丁万霞,刁阳隆,严继勇,吴强,王神云,万雁玲,王红,黄真诒,徐鹤林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江苏省江蔬种苗科技有限公司,江苏中江种业股份有限公司4渝荣I号猪配套系的培育及其产业化技术开发王金勇,范首君,张凤鸣,陈四清,徐顺来,谷山林,王涛,林保忠,王可甜,钟正泽重庆市畜牧科学院5甘薯新品种培育及产量调控机理研究张立明,郗光辉,王庆美,朱金亭,李爱贤,张海燕,侯夫云,董顺旭,王建军,陈月秀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6水产养殖业污染源产排污系数测算刘晴,李继龙,沈新强,李绪兴,沈公铭,林钦,倪朝辉,张毅敏,陈碧鹃,陈家长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7中华鳖良种选育及优质高效养殖模式的研究与示范何中央,钱国英,张海琪,张建人,王根连,殷黎明,徐晓林,杜建明,王忠华,丁雪燕浙江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浙江万里学院,杭州萧山天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浙江清溪鳖业有限公司,绍兴市中亚水产养殖中心8中苜3号耐盐苜蓿新品种选育及其推广应用杨青川,孙彦,康俊梅,侯向阳,郭文山,张铁军,吴明生,荀桂荣,晁跃辉,云继业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中国农业大学9西北高淀粉马铃薯新品种选育及应用宋尚有,陆立银,何三信,王一航,文国宏,李高峰,张武,齐恩芳,李掌,李建武甘肃省农业科学院马铃薯研究所10大豆深加工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刘长江,张春红,孙晓荣,李长彪,赵秀红,孟宪军,陈永胜,代兴梅,李斌,梁爽沈阳农业大学11家禽重大疫病分子变异趋势和诊断以及疫苗防控技术研究秦卓明,徐怀英,黄兵,王友令,张伟,袁小远,欧阳文军,于可响,李玉峰,张玉霞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家禽研究所12生猪健康养殖模式及其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徐子伟,李永明,鲍国连,王一成,华卫东,邓波,俞国乔,陈慧华,刘敏华,逄春泰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浙江省畜牧兽医局,浙江省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浙江绿嘉园牧业有限公司,宁波舜大股份有限公司13优质烤烟生产的土壤环境调控关键技术研究张翔,黄元炯,范艺宽,毛家伟,杨宇熙,张汴生,芦海灵,李富欣,王守刚,石凤英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营养与资源环境研究所,中国烟草总公司河南省公司烟叶分公司14淡水龟养殖产业化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朱新平,陈永乐,黄启成,魏成清,郑光明,周贵谭,陈昆慈,钟金香,刘毅辉,林东年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广东绿卡实业有限公司,广东省龟鳖养殖行业协会,茂名海洋科技创新中心15茭白新品种选育及其周年供应配套技术研究与示范张尚法,郑寨生,沈学根,杨新琴,陈建明,寿森炎,陈加多,陈可可,方顺民,孔向军金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桐乡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浙江省农业厅农作物管理局,浙江大学蔬菜研究所,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微生物研究所16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区域养分综合管理及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与推广
三白潭葡萄设施栽培基地建设
66 CASTIC1012666
浙江杭州三白潭绿色农庄
项目
—5—
2、初创项目组(56 项)
序 项目编号

参赛项目名称
公司名称
盐土农业植物资源综合开发 江苏盐城绿苑海蓬子开发有限
1 CASTIC1011053
利用
公司
海水蔬菜规模生产及产业化 江苏绿海有机食品发展有限公
30 CASTIC1012215
重庆东方农药有限公司
参碱生产(国内独家)
年产 15 万吨芦笋保健饮料项
31 CASTIC1011373
山东菏泽巨鑫源食品有限公司

32 CASTIC108113
道地中药材“亳芍”标准种植及 安徽康辉药业有限公司
深加
33 CASTIC1010911 水岛农村净水器
西安中水润新材料科技有限公 司
CASTIC1012385 武夷优异珍稀名丛产品研发与
10
福建武夷星茶业有限公司
_52
产业化平台
—1—
序 项目编号

参赛项目名称
公司名称
万寿菊叶黄素新产品产业化开
11 CASTIC1012723
云南曲靖博浩生物科技股份

12 CASTIC1010933 设施蔬菜产业链建设
辽宁海城市三星生态农业有限 公司
成与应用

年产 20 万台生物质复合炉生
55 CASTIC1012493
湖南张家界三木能源开发
产线
56 CASTIC1012750 星星兽药连锁店
福建省南平市星星畜牧有限公 司
57 CASTIC109742
国家级生猪核心育种场建设项 青海省互助八眉猪原种育繁场

58 CASTIC107441 乌苏里拟鲿快速扩繁与推广 沈阳华泰渔业有限公司
13 CASTIC10324 农资连锁
山东沃润德农资连锁有限公司
IgY 高效安全饲料及饲料添加
14 CASTIC1012112
深圳雅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剂生产技术与产品
海峡两岸农业专业生物技术发 广东佛山市顺德区今日景艺生
15 CASTIC1011815 展项目
物科技有限公司
年产 3 万吨“高效多功能生物
23 CASTIC1012123
河南尚正食品有限公司

三亚海贝科研产销一体化综合
24 CASTIC1011443
海南三亚意源养殖有限公司
项目
—2—
序 项目编号

参赛项目名称
公司名称
南瓜精深加工系列营养食品开
25 CASTIC1012414
辽宁阜新振隆土特产有限公司

26 CASTIC1012711 石榴资源综合开发

38 CASTIC107500
玉米芯综合利用加工颗粒粉载 辽宁北票市棒棒饲料有限公司
体系列产品
—3—
序 项目编号

参赛项目名称
公司名称
39 CASTIC109007
对虾健康养殖标准化技术体系 海南省昌江南疆生物技术有限
研究与示范
公司
40 CASTIC1011971 多功能环保智能化小耕作机
宁波培禾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 司
山东豪利生物工程科技有限公 司
27 CASTIC1011827 绿色环保生漆涂料
湖北宝石花工艺品有限公司
28 CASTIC1013002 免洗净菜
广州市和兴隆食品科技有限公 司
石蛙人工繁殖原生态养殖产业 江西三高绿健农业集团有限公
29 CASTIC1011925
化经营与生态保护

植物源生物农药 0.5%烟碱.苦
_49
山东高唐县艳丽苗木专业合作 社
7 CASTIC10205
转基因杂交棉和杂交玉米新品 湖北惠民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种高技术产业化
CASTIC1012385 净菜加工全程质量控制技术体
8
福建省莆田新美食品有限公司
_30
系建立与应用
9 CASTIC1011696 优质棉产业化项目
山东鑫秋种业科技有限公司
19
北京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中心
47

20 CASTIC10106
秦川牛三元杂交改良及雪花 陕西秦宝牧业发展有限公司
牛肉生产技术研究与应用
21 CASTIC10297 中国首项新饲料添加剂糖萜 杭州唐天科技有限公司
—7—
序 项目编号

参赛项目名称
公司名称
素创制与产业化
22 CASTIC1012505 玉米收获机项目产业化
16 CASTIC1011316
大中型 S 通道式厌氧发酵装 安徽名将能源科技开发有限公


17 CASTIC1012144
采用分子标记法选育生物碱 四川成都鼎润生物科技有限公
高含量半夏新品种

18 CASTIC107945
食用菌农业高效生态循环模 浙江江山市农联食用菌专业合
式创建及示范
作社
CASTIC1012373_ 精准农业技术创新与集成应

52 CASTIC1012973 蔬菜产业现代化供应链管理 深圳市和众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53 CASTIC1010654 干红辣椒中提取辣椒碱和辣椒 湖北老河口华松科技有限责任
—4—
序 项目编号

参赛项目名称
红色素项目
公司名称 公司
简阳大耳羊产业化关键技术集 四川省简阳大哥大牧业有限公
54 CASTIC1011488
13 CASTIC1011211
秸秆环保托盘整体模压/连续 江苏泗阳县蓝阳托盘制造厂
快速成型技术及装备开发
14 CASTIC1010889
基于水基反应成膜技术的聚 合物包膜控释肥料的研制及 其产业化
江苏仪征多科特水性化学品有 限责任公司
15 CASTIC1011719 戈壁无公害蔬菜栽培产业化 新疆久恒大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杏鲍菇代用料工厂化设施栽 福建省将乐县惠民食用菌有限
培技术
公司
39 CASTIC1012100
45 CASTIC1012321 鱼康 08 复合益生菌活水剂 山西卫氏鱼康实业有限公司
46 CASTIC1010942 “龙登”牌系列水产专用肥
湖北潜江市龙登科贸有限公司
47 CASTIC10102 48 CASTIC107746
10%农抗 120 可湿性粉剂等生 陕西绿盾生物制品有限责任公
物农药产业化项目
19
_100
控系统综合服务平台
公司
珊瑚姜种植基地建设及深加工
20 CASTIC1010682
重庆灵方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产业化
21 CASTIC1013076 肉类、海产品调理食品
山东荣成泰祥水产食品
22 CASTIC1012411 脲醛缓释肥的研发生产与示范 江苏镇江科比斯化工有限公司
系列高档牛肉产品开发及产业
蜡笔小新(福建)食品工业有限 34 CASTIC1011586 可食性儿童玩具技术与产业化
公司
35 CASTIC1010358 壳聚糖农产品保鲜技术产业化 青岛安芙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世纪之村”农村信息化服务平 福建省派活园科技信息有限公
36 CASTIC1011340


安徽合肥红峥果业科技有限公 37 CASTIC1010727 丝瓜伤流液提取及丝瓜水研发
41 CASTIC1012043 远鸿自热米饭
江苏远鸿食品有限公司
高效、环保、节能型静电喷雾 苏州稼乐植保机械科技有限公
42 CASTIC1011158
器研发

黄河岛休闲观光农业科技示范
43 CASTIC1011136
山东神力企业发展有限公司

44 CASTIC107868 设施化养羊技术开发
江苏省丰县绿缘养羊专业合作 社
OntoPlant
35 CASTIC1012399 可移动鲜果蔬原汁加工设备 杨凌红桑果食品技术有限公司
36 CASTIC1011644
新疆辣椒产业科技创新战略
新疆隆平高科红安种业有限责 任公司
37 CASTIC1011469
花鳗鱼种鱼驯养技术示范与 海南文昌金山花鳗科技开发有
推广
限公司
38 CASTIC108200
2 CASTIC1011640
开发

深圳华大方舟生物技术有限公
3 CASTIC1012945 “手工克隆”技术产业化推广 司
4 CASTIC1011804 棉花水浮育苗技术推广
湖南水木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CASTIC1012399_
5
典姿祛斑美白精华霜
49
陕西杨凌无为制药集团有限公 司
6 CASTIC107860 抗氧化剂——乙氧基喹啉 江苏宜兴市天石饲料有限公司
四川北牧南江黄羊集团
发展
年产 20000 吨绿色环保新型多
63 CASTIC1012327
山东东营华业新材料有限公司
功能保水剂
64 CASTIC107849
用于规模化防治的新型高效广 江苏耕耘化学有限公司
谱生防制剂关键技术的引进
热带农作物新型高效肥料研制
65 CASTIC1010925
海南省富岛复合肥有限公司


3 CASTIC1012101 乌龙茶自动化高清洁生产线 福建省安溪八马茶业有限公司
中小型多功能液压挖掘机、特
4 CASTIC1012072
山东愚公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种工程机械项目
5 CASTIC1012157 系列玉米收获机械研发推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