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高中数学竞赛基本知识集锦

合集下载

数学竞赛知识点总结高中

数学竞赛知识点总结高中

数学竞赛知识点总结高中一、函数的基本概念1.1 函数的定义函数是一种对应关系,将定义域中的元素映射到值域中的元素,通常用f(x)表示函数。

1.2 常见函数常见函数包括线性函数、二次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三角函数等。

1.3 函数的性质函数的奇偶性、周期性等性质对于解题非常重要。

1.4 函数的图像函数的图像对于理解函数的性质和解题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不等式2.1 不等式的表示不等式通常表示为a>b、a≥b、a<b、a≤b等形式。

2.2 不等式的解法解不等式通常通过分析不等式的性质、代数方法和图像法进行。

2.3 不等式的应用不等式在优化问题、绝对值不等式、三角不等式等问题中常常出现。

三、集合与映射3.1 集合的基本概念集合是由各种对象的总体,通常用大写字母表示集合。

3.2 集合的运算包括交集、并集、差集等。

3.3 映射的概念映射是一种元素之间的对应关系,通常用f:A→B表示从集合A到集合B的映射。

三、多项式和方程4.1 多项式的定义多项式是由多个项的代数式,通常表示为P(x)。

4.2 多项式的运算多项式包括加减乘除等基本运算。

4.3 多项式的因式分解因式分解是将多项式表示为若干个不可约的因式乘积。

4.4 方程与不等式方程和不等式是基于多项式的等式与不等式。

四、数列与数学归纳法5.1 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n=a1+(n-1)d,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n=a1*q^(n-1)。

5.2 数学归纳法的基本思想数学归纳法用于证明递推关系的性质。

五、排列与组合6.1 排列的基本概念排列是从n个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进行排列的方式。

6.2 组合的基本概念组合是从n个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进行组合的方式。

6.3 排列组合的性质排列组合问题通常包括排列数、组合数、二项式定理等内容。

六、数论7.1 整数的性质奇数、偶数、素数、合数等是数论中的基本概念。

7.2 最大公约数与最小公倍数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是数论中的重要概念。

高中数学竞赛知识点整理

高中数学竞赛知识点整理

高中数学竞赛知识点整理
一、代数知识
1.一元二次方程:
(1)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a、利用求根公式: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根:
若ax2 + bx + c = 0,则x1 = (-b + √(b2 - 4ac))/2a,x2 = (-b -
√(b2 - 4ac))/2a
b、利用因式分解法:
将一元二次方程化为两个一元一次方程,求解。

2.一元一次方程:
(1)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a、利用移项法:把一元一次方程化为一元一次不等式,求解。

b、利用乘除法:将一元一次方程的系数化简,求解。

3.二元一次方程组:
(1)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a、利用消元法:把二元一次方程组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组,求解。

b、利用代入法:将一个方程的解代入另一个方程,求解。

4.不等式:
(1)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
a、利用移项法:将一元一次不等式化为一元一次方程,求解。

b、利用乘除法:将一元一次不等式的系数化简,求解。

二、几何知识
1.直线与圆:
(1)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a、直线与圆有共点:直线与圆相切;
b、直线与圆无共点:直线与圆相交;
c、直线与圆有共线:直线与圆相离;
2.三角形:
(1)三角形的性质:
a、直角三角形:有两条直角边;
b、等腰三角形:有两条等长边;
c、等边三角形:三条边。

高二数学竞赛题知识点

高二数学竞赛题知识点

高二数学竞赛题知识点在高二数学竞赛中,学生们通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数学问题和题目。

为了取得好成绩,竞赛选手需要了解并掌握一些重要的数学知识点。

本文将介绍一些高二数学竞赛中常见的知识点和相应的解题技巧。

一、函数与方程1. 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是高中数学中的重要内容。

解一元二次方程可以使用求根公式和配方法。

在竞赛中,对于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要熟练掌握,并注意考虑方程是否有唯一解或无解的情况。

2. 指数与对数函数指数与对数函数是高中数学中的另一重要内容。

学生们需要了解指数与对数的基本性质,掌握指数与对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以及指数方程与对数方程的解法。

二、平面几何1. 相似三角形相似三角形是平面几何中的重要概念。

学生们需要知道相似三角形的基本定义和性质,能够判断两个三角形是否相似,并应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解决相关问题。

2. 圆的性质圆是平面几何中的基本图形,学生们需要了解圆的圆心、半径、直径等基本概念,以及圆的切线、弦、弧、扇形等性质。

在竞赛中,对于圆的性质的掌握十分重要。

三、立体几何1. 空间几何体的体积、表面积与相关性质学生们需要掌握立方体、长方体、圆柱体、圆锥体、球体等常见几何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了解它们的相关性质,并能够应用这些知识解题。

2. 空间向量空间向量是高中数学中的重要概念,学生们需要掌握向量的加法、减法和数量积的计算方法,了解向量的共线与垂直关系等基本性质。

在竞赛中,向量的应用常常涉及平面向量和空间向量的结合。

四、概率与统计1. 排列与组合排列与组合是概率与统计中的基本内容,学生们需要熟练掌握排列与组合的计算方法,并能够应用它们解决相关问题。

2. 概率的计算概率是概率与统计的核心内容,学生们需要掌握概率的基本定义、性质和计算方法,能够利用概率解决实际问题,例如计算事件的概率、条件概率和独立事件等。

总结:高二数学竞赛题目涉及的知识点广泛且深入,要取得好成绩,学生们需要充分准备。

本文介绍了一些高二数学竞赛题常见的知识点和解题技巧,包括函数与方程、平面几何、立体几何以及概率与统计。

高一数学竞赛知识点

高一数学竞赛知识点

高一数学竞赛知识点在高中阶段,数学竞赛成为了学生们展示才华和水平的重要途径之一。

参加数学竞赛不仅可以考验学生的数学能力,还可以培养他们的思维逻辑和问题解决能力。

然而,能够在数学竞赛中脱颖而出并不容易,需要学生们掌握一些重要的数学知识点。

本文将介绍高一数学竞赛的一些重要知识点,帮助学生们在竞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一、函数与方程在数学竞赛中,函数与方程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知识点之一。

学生们应该熟悉各种类型的函数,如线性函数、二次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等,以及它们的性质与图像。

此外,掌握方程的解法也非常重要。

学生们需要理解方程的基本概念和性质,能够灵活地应用不同的解法求解各种类型的方程。

二、排列与组合排列与组合是高一数学竞赛中常见的题型。

学生们需要了解排列与组合的基本定义和计算公式,并能够熟练地应用到各种实际问题中。

在解答排列与组合问题时,学生们应该注意题目中的条件限制,灵活运用计数原理和容斥原理等方法,确保得出正确的结果。

三、数列与数列极限数列与数列极限也是高一数学竞赛中常见的考点。

学生们需要对数列的概念和性质有清晰的认识,能够计算数列的通项公式和前n项和。

此外,理解数列极限的概念和性质也非常重要。

学生们需要学会判断数列的收敛性,并能够计算收敛数列的极限值。

四、不等式不等式在高一数学竞赛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学生们需要熟悉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和解法,并能够应用到各种实际问题中。

掌握不等式的加减乘除运算规则、平方与开方不等式、绝对值不等式等是解决不等式问题的关键。

五、平面几何平面几何是数学竞赛中常见的另一大考点。

学生们需要掌握平面几何中的基本定义和性质,能够灵活运用各种几何定理和公式解决各种几何问题。

熟练掌握平面几何的计算方法以及对称性质和相似性质等是高中数学竞赛中得分的关键。

六、立体几何除了平面几何,立体几何也是高一数学竞赛中重要的考点之一。

学生们需要了解立体几何中的基本概念和性质,能够运用立体几何的公式和计算方法解决各种立体几何问题。

高一数学竞赛知识点

高一数学竞赛知识点

高一数学竞赛知识点一、集合与函数1. 集合的概念:集合是由一些确定的、互不相同的对象组成的整体。

2. 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描述法、区间表示法等。

3. 集合的运算:并集、交集、差集、补集等。

4. 函数的概念:函数是一种特殊的关系,将一个集合的每个元素映射到另一个集合的元素上。

5. 函数的性质:单射、满射、一一对应、复合函数等。

二、数列与数列极限1. 数列的概念:数列是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一系列数。

2. 等差数列:数列中的任意两项之差都相等。

3. 等比数列:数列中的任意两项之比都相等。

4. 通项公式:数列中的第n项与n的关系式。

5. 数列极限:数列随着项数无限增加,趋向于一个确定的值。

6. 数列极限的性质:唯一性、保序性、四则运算性质等。

三、函数的性质与图像1. 函数的奇偶性:奇函数和偶函数的定义与性质。

2. 函数的周期性:周期函数的定义与性质。

3. 函数的单调性:增函数和减函数的定义与判定方法。

4. 函数的极值:局部极大值和局部极小值的概念与求解方法。

5. 函数的图像:函数的图像与坐标轴的交点、拐点、对称轴等。

四、数学归纳法1. 数学归纳法的原理:从已知条件推导出未知结论的一种方法。

2. 数学归纳法的基本步骤:证明基本情况、假设成立、推导出下一步结论。

3. 数学归纳法的应用:证明数列、不等式、恒等式等的成立性。

五、平面几何1. 平面几何的基本概念:点、线、面、角等的定义与性质。

2. 直线和平面的关系:相交、平行、垂直等的判定方法。

3. 三角形的性质:内角和、外角和、中位线、高线等的性质。

4. 相似三角形: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条件、比例关系及其应用。

5. 圆的性质:圆心角、弧长、弦长、切线等的性质。

6. 圆锥曲线: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定义与性质。

六、概率与统计1. 随机事件:随机事件的概念、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及其运算。

2. 概率的计算:频率概率、几何概率、古典概型等的计算方法。

3. 条件概率:事件A在事件B发生的条件下发生的概率。

数学竞赛知识基本知识集锦

数学竞赛知识基本知识集锦

数学竞赛知识基本知识集锦数学竞赛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和解题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考察学生数学水平的重要途径。

为了在数学竞赛中取得好成绩,掌握一些基本的数学知识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为您介绍一些数学竞赛中常见的基本知识。

一、数列与数列的运算数列是按一定规则排列的一组数,常见的数列有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

等差数列指的是相邻两项之差相等的数列,而等比数列指的是相邻两项之比相等的数列。

在数列的运算中,常用的操作有数列的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

数列的加法是指将两个数列对应项相加得到一个新的数列,减法和乘法同理。

二、方程与不等式方程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而不等式则是含有不等号的等式。

解方程和解不等式是数学竞赛中常见的问题。

解方程的一般步骤是将方程化简为最简形式,然后通过移项、合并同类项、因式分解等方法求解未知数。

对于二次方程和高次方程,可以利用配方法、求根公式等特定的解法。

解不等式的方法主要是根据不等式的性质进行推导,例如利用大小关系和绝对值的特性来求解。

同时,需要注意对不等号的变换,确保解的准确性。

三、数论与组合数学数论是研究整数性质和整数间关系的数学分支,在数学竞赛中经常出现。

常见的数论问题有质数判定、因数分解、同余关系等。

组合数学是研究离散结构和计数问题的数学分支,也是数学竞赛中的常见内容。

常见的组合数学问题有排列组合、二项式系数、容斥原理等。

四、几何学与三角学几何学是研究图形性质和空间关系的数学分支,常见的几何学问题有图形的面积、周长、体积等计算问题。

在解决几何学问题时,需要灵活运用几何性质和定理,同时注意空间想象力的发挥。

三角学是研究三角形和三角函数的数学分支,也是数学竞赛中的重要内容。

在解决三角学问题时,需要熟练掌握三角函数的定义和性质,同时注意角度和弧度之间的转换。

五、概率与统计概率是研究随机事件发生可能性的数学分支,统计是研究数据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的数学分支。

在数学竞赛中,常见的概率问题有事件的概率计算、条件概率计算等;统计问题有样本均值、方差、频率分布等计算。

高中数学竞赛讲义(全套)

高中数学竞赛讲义(全套)

高中数学竞赛资料一、高中数学竞赛大纲全国高中数学联赛全国高中数学联赛(一试)所涉及的知识范围不超出教育部2000年《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中所规定的教学要求和内容,但在方法的要求上有所提高。

全国高中数学联赛加试全国高中数学联赛加试(二试)与国际数学奥林匹克接轨,在知识方面有所扩展;适当增加一些教学大纲之外的内容,所增加的内容是:1.平面几何几个重要定理:梅涅劳斯定理、塞瓦定理、托勒密定理、西姆松定理。

三角形中的几个特殊点:旁心、费马点,欧拉线。

几何不等式。

几何极值问题。

几何中的变换:对称、平移、旋转。

圆的幂和根轴。

面积方法,复数方法,向量方法,解析几何方法。

2.代数周期函数,带绝对值的函数。

三角公式,三角恒等式,三角方程,三角不等式,反三角函数。

递归,递归数列及其性质,一阶、二阶线性常系数递归数列的通项公式。

第二数学归纳法。

平均值不等式,柯西不等式,排序不等式,切比雪夫不等式,一元凸函数。

复数及其指数形式、三角形式,欧拉公式,棣莫弗定理,单位根。

多项式的除法定理、因式分解定理,多项式的相等,整系数多项式的有理根*,多项式的插值公式*。

n次多项式根的个数,根与系数的关系,实系数多项式虚根成对定理。

函数迭代,简单的函数方程*3.初等数论同余,欧几里得除法,裴蜀定理,完全剩余类,二次剩余,不定方程和方程组,高斯函数[x],费马小定理,格点及其性质,无穷递降法,欧拉定理*,孙子定理*。

4.组合问题圆排列,有重复元素的排列与组合,组合恒等式。

组合计数,组合几何。

抽屉原理。

容斥原理。

极端原理。

图论问题。

集合的划分。

覆盖。

平面凸集、凸包及应用*。

注:有*号的内容加试中暂不考,但在冬令营中可能考。

二、初中数学竞赛大纲1、数整数及进位制表示法,整除性及其判定;素数和合数,最大公约数与最小公倍数;奇数和偶数,奇偶性分析;带余除法和利用余数分类;完全平方数;因数分解的表示法,约数个数的计算;有理数的概念及表示法,无理数,实数,有理数和实数四则运算的封闭性。

高二数学竞赛考的知识点

高二数学竞赛考的知识点

高二数学竞赛考的知识点高二数学竞赛是一项对学生数学能力的全面考核,并且考察的知识点涵盖了高一和高二的数学课程内容。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详细介绍高二数学竞赛考试中涉及的各个知识点。

1.函数与方程函数与方程是高中数学的基础,也是竞赛中经常考察的内容。

其中包括线性函数、二次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以及三角函数等。

考生需要理解各种函数的性质、图像特点,以及函数之间的关系。

此外,求解各种方程及不等式也是必备的技能。

2.数列与数列极限数列是一种特殊的函数,是将自然数映射到实数的一种方式。

高二数学竞赛中经常涉及到数列的性质、递推公式、通项公式等。

同时,数列极限也是重点考察的内容,包括数列的极限存在性、极限计算、极限的性质等。

3.概率与统计概率与统计是数学中的应用部分,也是高二数学竞赛中的重要内容。

其中包括事件的概率、条件概率、随机变量与概率分布以及统计图表的分析等。

考生需要掌握概率计算的方法和技巧,同时能够灵活运用统计学的基本理论进行问题求解。

4.立体几何立体几何是高中数学中的一大难点,也是高二数学竞赛中的考点之一。

重点包括立体图形的投影、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

此外,还需要理解立体几何中的一些定理和推理思路,并能够应用到复杂的立体几何问题中。

5.平面向量平面向量是高二数学竞赛中的重要知识点,也是数学与物理结合的桥梁。

平面向量包括向量的性质、向量的加法与减法、数量积和向量积等。

考生需要掌握向量的运算方法和性质,并能够运用向量进行几何证明和问题求解。

6.三角函数与三角恒等式三角函数与三角恒等式是高二数学中的重要内容,也是竞赛考点之一。

考生需要熟练掌握三角函数的基本定义、性质和图像,以及能够灵活运用三角函数的恒等式解决各种三角函数的计算和证明题。

7.数学证明数学证明是高中数学中的重要部分,也是高二数学竞赛中的要求之一。

考生需要具备一定的证明思维能力,能够独立完成数学证明题。

在证明过程中,要注重逻辑严谨、推理准确,并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和定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数学竞赛基本知识集锦一、三角函数常用公式由于是讲竞赛,这里就不再重复过于基础的东西,例如六种三角函数之间的转换,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二倍角公式等等。

但是由于现在的教材中常用公式删得太多,有些还是不能不写。

先从最基础的开始(这些必须熟练掌握):半角公式αααααααcos 1sin sin cos 1cos 1cos 12tan +=-=+-±= 积化和差()()[]βαβαβα-++=sin sin 21cos sin ()()[]βαβαβα--+=sin sin 21sin cos ()()[]βαβαβα-++=cos cos 21cos cos ()()[]βαβαβα--+-=cos cos 21sin sin 和差化积2cos 2sin 2sin sin βαβαβα-+=+2sin 2cos 2sin sin βαβαβα-+=- 2cos 2cos 2cos cos βαβαβα-+=+ 2sin 2sin 2cos cos βαβαβα-+-=- 万能公式 ααα2tan 1tan 22sin += ααα22tan 1tan 12cos +-= ααα2tan 1tan 22tan -= 三倍角公式()()αααααα+-=-= 60sin sin 60sin 4sin 4sin 33sin 3()()αααααα+-=-= 60cos cos 60cos 4cos 3cos 43cos 3二、某些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三、三角函数求值给出一个复杂的式子,要求化简。

这样的题目经常考,而且一般化出来都是一个具体值。

要熟练应用上面的常用式子,个人认为和差化积、积化和差是竞赛中最常用的,如果看到一些不常用的角,应当考虑用和差化积、积化和差,一般情况下直接使用不了的时候,可以考虑先乘一个三角函数,然后利用积化和差化简,最后再把这个三角函数除下去举个例子求值:76cos 74cos 72cosπππ++ 提示:乘以72sin 2π,化简后再除下去。

求值:︒︒-︒+︒80sin 40sin 50cos 10cos 22来个复杂的设n 为正整数,求证nn n i n i 21212sin1+=+∏=π 另外这个题目也可以用复数的知识来解决,在复数的那一章节里再讲四、三角不等式证明最常用的公式一般就是:x 为锐角,则x x x tan sin <<;还有就是正余弦的有界性。

例求证:x 为锐角,sinx+tanx<2x设12π≥≥≥z y x ,且2π=++z y x ,求乘积z y x cos sin cos 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注:这个题目比较难关于数列的知识可以说怎么学怎么有,还好我们只是来了解竞赛中最基本的一些东西,不然我可写不完了。

1给递推式求通项公式(1)常见形式即一般求解方法注:以下各种情况只需掌握方法即可,没有必要记住结果,否则数学就变成无意义的机械劳动了。

①q pa a n n +=+1若p=1,则显然是以a 1为首项,q 为公差的等差数列,若p ≠1,则两边同时加上1-p q ,变为⎪⎪⎭⎫ ⎝⎛-+=-++111p q a p p q a n n 显然是以11-+p q a 为首项,p 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②()n f pa a n n +=+1,其中f(n)不是常数若p=1,则显然a n =a 1+()∑-=11n i i f ,n ≥2若p ≠1,则两边同时除以p n+1,变形为()111++++=n n n n n p n f p a p a 利用叠加法易得()∑-=++=1111n i i n n p i f p a p a ,从而()⎥⎦⎤⎢⎣⎡+=∑-=-1111n i i n n p i f a p a 注:还有一些递推公式也可以用一般方法解决,但是其他情况我们一般使用其他更方便的方法,下面我们再介绍一些属于数学竞赛中的“高级方法”。

(2)不动点法当f(x)=x 时,x 的取值称为不动点,不动点是我们在竞赛中解决递推式的基本方法。

典型例子:da cb a a a n n n +⋅+⋅=+1 注:我感觉一般非用不动点不可的也就这个了,所以记住它的解法就足够了。

我们如果用一般方法解决此题也不是不可以,只是又要待定系数,又要求倒数之类的,太复杂,如果用不动点的方法,此题就很容易了 令dx c b x a x +⋅+⋅=,即()02=--+b x a d cx , 令此方程的两个根为x 1,x 2,若x 1=x 2p x a x a n n +-=-+11111 其中k 可以用待定系数法求解,然后再利用等差数列通项公式求解。

注:如果有能力,可以将p 的表达式记住,p=da c +2 若x 1≠x 2则有 212111x a x a q x a x a n n n n --⋅=--++ 其中k 可以用待定系数法求解,然后再利用等比数列通项公式求解。

注:如果有能力,可以将q 的表达式记住,q=21cx a cx a -- (3)特征根法特征根法是专用来求线性递推式的好方法。

先来了解特征方程的一般例子,通过这个来学会使用特征方程。

①n n n qa pa a +=++12特征方程为x 2=px+q ,令其两根为x 1,x 2则其通项公式为n n n x B x A a 21⋅+⋅=,A 、B 用待定系数法求得。

②n n n n ra qa pa a ++=+++123特征方程为x 3=px 2+qx+r ,令其三根为x 1,x 2,x 3则其通项公式为n n n n x C x B x A a 321⋅+⋅+⋅=,A 、B 、C 用待定系数法求得。

注:通过这两个例子我们应当能够得到特征方程解线性递归式的一般方法,可以试着写出对于一般线性递归式的特征方程和通项公式,鉴于3次以上的方程求解比较困难,且竞赛中也不多见,我们仅需掌握这两种就够了。

(4)数学归纳法简单说就是根据前几项的规律猜出一个结果然后用数学归纳法去证。

这样的题虽说有不少但是要提高不完全归纳的水平实在不易。

大家应当都会用数学归纳法,因此这里不详细说了。

但需要记得有这样一个方法,适当的时候可以拿出来用。

(5)联系三角函数三角函数是个很奇妙的东西,看看下面的例子2112nn n a a a -=+ 看起来似乎摸不着头脑,只需联系正切二倍角公式,马上就迎刃而解。

注:这需要我们对三角函数中的各种公式用得很熟,这样的题目竞赛书中能见到很多。

数列{}n a 定义如下:21=a ,2142n n a a --=+,求{}n a 通项注:这个不太好看出来,试试大胆的猜想,然后去验证。

(6)迭代法先了解迭代的含义()()()()()()()()()() ,,,,x f f f x f x f f x f x f x f x x f ====3210f 右上角的数字叫做迭代指数,其中()x fn -是表示()x f n 的反函数再来了解复合的表示 ()()()x g f x g f = ,()()()()x h g f x h g f =如果设()()x g f g x F 1-=,则()()x g f g x F n n 1-=,就可以将求F(x)的迭代转变为求f(x)的迭代。

这个公式很容易证明。

使用迭代法求值的基础。

而在数列中我们可以将递推式看成()n n a F a =+1,因此求通项和求函数迭代就是一样的了。

我们尽量找到好的g(x),以便让f(x)变得足够简单,这样求f(x)的n 次迭代就很容易得到了。

从而再得到F(x)的n 次迭代式即为通项公式。

练习{}n n n n n n n a a a a a a a a a 212221221221221++-+=+===,,,满足已知数列,试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注:此题比较综合,需熟练掌握各种求通项公式的常用方法。

下面是我的一个原创题目已知数列{}n a 满足1021==a a ,,()11-++⋅=n n n a a n a ,求该数列的通项公式。

2数列求和求和的方法很多,像裂项求和,错位相减等等,这些知识就算单纯应付高考也应该都掌握了,这里不再赘述。

主要写竞赛中应当掌握的方法——阿贝尔恒等式。

阿贝尔(Abel )恒等式有多种形式,最一般的是()∑∑-=+=+-=1111n k n n k k k n k k kb S b b S b a其中∑==k i k k aS 1注:个人认为,掌握这一个就够了,当然还有更为一般的形式,但是不容易记,也不常用。

Abel 恒等式就是给出了一个新的求和方法。

很多时候能简化不少。

例:假设021≥≥≥≥n a a a ,且∑==n i ia 121,求证:∑=≥-+n i i i i a 111计数问题1抽屉原则我第一次接触抽屉原则,是在一本奥赛书的答案上,有一步骤是:由抽屉原则可得……,于是我就问同学,什么是抽屉原则,同学告诉我,三个苹果放进两个抽屉,必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有两个苹果。

后来才发现,抽屉原则不只是这么简单的,它有着广泛的应用以及许多种不同的变形,下面简单介绍一下抽屉原则。

抽屉原则的常见形式一,把n+k (k ≥1)个物体以任意方式全部放入n 个抽屉中,一定存在一个抽屉中至少有两个物体。

二,把mn+k (k ≥1)个物体以任意方式全部放入n 个抽屉中,一定存在一个抽屉中至少有m+1个物体。

三,把m 1+m 2+…+m n +k (k ≥1)个物体以任意方式全部放入n 个抽屉中,那么后在一个抽屉里至少放入了m 1+1个物体,或在第二个抽屉里至少放入了m 2+1个物体,……,或在第n 个抽屉里至少放入了m n +1个物体四,把m 个物体以任意方式全部放入n 个抽屉中,有两种情况:①当n|m 时(n|m 表示n 整除m ),一定存在一个抽屉中至少放入了n m 个物体;②当n 不能整除m 时,一定存在一个抽屉中至少放入了[nm ]+1个物体([x]表示不超过x 的最大整数) 五,把无穷多个元素分成有限类,则至少有一类包含无穷多个元素。

注:背下来上面的几种形式没有必要,但应当清楚这些形式虽然不同,却都表示的一个意思。

理解它们的含义最重要。

在各种竞赛题中,往往抽屉原则考得不少,但一般不会很明显的让人看出来,构造抽屉才是抽屉原则中最难的东西。

一般来说,题目中一旦出现了“总有”“至少有”“总存在”之类的词,就暗示着我们:要构造抽屉了。

例:从自然数1,2,3,…99,100这100个数中随意取出51个数来,求证:其中一定有两个数,它们中的一个是另一个的倍数.用2种颜色涂5×5共25个小方格,证明:必有一个四角同色的矩形出现.2容斥原理容斥原理常常使用,其实说简单点,就是从多的往下减,减过头了在加回来,又加多了再减,减多了再加……,最终得到正确结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