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在文学作品中人物情感表现中的艺术作用

合集下载

浅谈音乐作品中情感表现

浅谈音乐作品中情感表现

文化探索110摘要:音乐是精神文化层面的一种表现,也是生活情感的一种艺术。

不同的音乐文化作品蕴含着不同情感内涵。

音乐作品通过不同的形式的音乐表达使得情感得到传达和体现。

音乐表达艺术正是通过音乐表演主体把音乐作品的中的情感得以展现,是“以乐动人”和“以情感人”的具体结合。

关键词:音乐作品;情感;音乐表达音乐是人们生活中情感表达的一种艺术,也是一种激发情感的艺术。

在现实生活中,音乐是调节人们情绪或者抒发人们情感的一种重要形式。

正如匈牙利钢琴家、作曲家李斯特指出:“音乐能同时表达了感情的内容,又表达了感情的强度。

”由此可知,音乐作品在情感表达上有着独特的优势。

一、音乐作品中蕴含的情感因素音乐可以分为声乐和器乐两大类。

通常情况下,不同的音乐类型有着不同的表达形式,不同的音乐作品蕴含着不同的情感因素。

而音乐中的情感表现则是通过旋律、节奏、音色、乐器等方式进行实现,即不同风格的音乐有着不同的情感表现。

但是,音乐的形成与发展与人们的实际生活是息息相关的,任何一门艺术都来源于生活。

人们在生活中的社会行为会给人们带来不同的感受,有喜、乐、悲、伤、怒等。

正如德国古典哲学家黑格尔在《美学》中强调说:“在这个领域里音乐扩充到能表现一切各不相同的特殊感情,灵魂中的一切深浅不同的欢乐、喜悦、谐趣、轻浮、人性和兴高采烈;一切深浅不同的焦躁、烦恼、忧愁、哀伤、痛苦和惆怅等,乃至敬畏崇拜和爱之类的情绪都属于音乐所表现的特殊领域。

”简而言之,音乐作品是人们内心感受的一种音乐表达,音乐是情感的因素。

同时,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音乐可以极大地激发人们的情感,使得人们从理想的高度观察生活,音乐最本质的东西就是能够拥有着丰富的内涵并与人的思想有着密切的联系。

[1]因此,对于音乐传递者或者是表演者,重视音乐作品所蕴含的情感因素,才可以更好地表达音乐情感,切实做到“以情感人”和“以乐动人”。

二、音乐作品情感表现的影响因素音乐情感的表达必须建立在对于音乐作品的理解基础上,不同背景下的音乐,在对题材的处理上、表现手法上以及技巧的运用上都有着各自的特点,形成了不同类型的风格。

音乐与文学的共通性与互动性

音乐与文学的共通性与互动性

音乐与文学的共通性与互动性音乐和文学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但它们之间存在着共通性和互动性。

音乐可以用音符和节奏来表达情感和思想,而文学可以用文字来描绘故事和情感。

两者在创作和传达内涵方面有一些相似之处,同时也可以相互影响和启发。

首先,音乐和文学都是表达情感和思想的艺术形式。

音乐通过乐曲的旋律和节奏,以及演奏者的表演方式,传达着作曲家的情感和意图。

同样,文学作品如诗歌、小说和散文,通过文字的选择和组织,以及作者的笔法和叙述方式,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和思考。

无论是音乐的音符还是文学的文字,都是艺术家表达内心世界的工具。

其次,音乐和文学在创作和传达内涵方面有相似之处。

创作音乐和文学作品都需要艺术家有深厚的内涵和丰富的想象力。

音乐家需要理解和掌握音符的组合和旋律的演绎,以及音乐的风格和结构。

类似地,作家需要对文字的表达和叙述有一定的理解和熟练运用,以及对文学的形式和结构有把握。

无论是音乐作曲还是文学创作,都需要创作者深入思考和用心创作。

此外,音乐和文学也可以相互影响和启发。

音乐可以激发作家的创作灵感,而文学也可以成为音乐的灵感来源。

音乐的旋律和节奏可以激发作家的情感和想象力,帮助他们创作出丰富的文学作品。

同样,文学作品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也可以成为音乐创作的灵感来源,启发音乐家创作出具有特殊内涵和表现力的作品。

最后,音乐和文学都面临着传统与创新的挑战。

随着时间的推移,音乐和文学都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和风格变迁。

在传统保留的同时,创新也是必不可少的。

音乐家和作家们不断挑战和突破传统,尝试新的表达方式和创作技巧。

这种创新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和多样性,也让音乐和文学与时俱进,与观众读者产生更加深入的互动。

综上所述,音乐和文学在创作和传达内涵方面有一些相似之处。

它们都是表达情感和思想的艺术形式,都需要艺术家有深厚的内涵和丰富的想象力。

音乐和文学可以相互启发和影响,激发创作者的灵感。

最重要的是,音乐和文学都面临着传统与创新的挑战,需要不断地探索和创造。

音乐与文学之间的相互影响

音乐与文学之间的相互影响

音乐与文学之间的相互影响音乐和文学作为两种艺术形式,虽然表现方式截然不同,但它们之间却存在着深刻的相互影响。

音乐和文学都是人类情感和思想的表达方式,它们通过不同的艺术手法,传递着人类的内心世界和文化精神。

本文将探讨音乐和文学之间的相互影响,并从音乐对文学的影响和文学对音乐的影响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首先,音乐对文学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音乐作为一种非语言的艺术形式,具有独特的情感表达能力。

在文学创作中,作家可以借助音乐的力量来表达情感和氛围。

例如,在小说中描写一场悲伤的别离,作者可以通过描述背景音乐的旋律和节奏,来增强读者对情感的共鸣。

音乐的旋律和节奏可以渲染气氛,使读者更加深入地感受到文学作品中所描绘的情感。

此外,音乐还可以为文学作品赋予节奏感和韵律感,使作品更加生动有趣。

比如,在诗歌创作中,诗人可以借助音乐的节奏感,使诗句更加流畅和韵律优美。

另一方面,文学对音乐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

文学作品中的情节、人物和意象,都可以成为音乐创作的灵感来源。

音乐家可以通过阅读文学作品,从中汲取情感和思想,进而创作出富有表现力的音乐作品。

例如,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就受到了雨果的小说《巴黎圣母院》的启发。

雨果小说中的情节和人物形象激发了贝多芬创作的灵感,使他能够创作出如此宏大和激情澎湃的交响乐作品。

此外,文学作品中的意象和象征也可以被音乐家用音乐语言来表达。

音乐作为一种抽象的艺术形式,可以通过声音的变化和组合来表达情感和意象,与文学作品中的意象相呼应。

音乐和文学之间的相互影响还可以体现在创作过程中的交叉借鉴。

有时,作家在写作过程中会借鉴音乐的创作方法和结构。

音乐的创作过程通常包括主题的发展和变奏,这种创作方法也可以被应用到文学创作中。

作家可以通过主题的发展和变奏,来丰富文学作品的内涵和层次。

另一方面,音乐家在创作音乐时也可以借鉴文学的叙事手法和结构。

文学作品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可以被音乐家用音乐语言来表达,使音乐作品更加具有故事性和戏剧性。

音乐理论知识:音乐文学作品的文学评价和作品分析

音乐理论知识:音乐文学作品的文学评价和作品分析

音乐理论知识:音乐文学作品的文学评价和作品分析音乐文学作品在文学领域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通过对音乐的艺术表现和文学手法的应用,成功地将音乐和文学融合在一起,为读者带来了更加细腻、深刻的文学体验。

本文将围绕音乐文学作品的文学评价和作品分析展开探讨。

一、音乐文学作品的文学评价音乐文学作品的文学评价应从两个方面进行考量。

首先,作品在文学上的表现力是衡量其价值的核心。

其次,音乐作为音乐文学作品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应被纳入评价的考虑。

1.从文学上的表现力考虑音乐文学作品的文学评价首先要考虑其在文学上的表现力。

文学表现力包括情感表达、语言运用和结构艺术等方面。

在音乐文学作品中,情感是核心,同时语言的运用也必须遵循音乐的节奏和旋律。

此外还需要注重结构艺术的表现力,作品的整体节奏是否协调一致,是否整体清晰流畅等等皆是制约音乐文学作品文学评价的重要指标。

2.从音乐的角度考虑音乐作为音乐文学作品不可或缺的元素,其在创作和演绎过程中所起的作用非常重要。

在音乐文学作品的评价中,音乐的结构、旋律、节奏等都是非常重要的指标。

此外,音乐也应被视为构建作品情感氛围的关键因素之一。

音乐作为烘托作品氛围的手段,其情感表现力和情感引导作用都是制约音乐文学作品评价的重要指标。

二、音乐文学作品的分析音乐文学作品的分析同样需要从两个方面展开。

首先,对其文学表达方面进行分析;其次,在此基础上对音乐与文学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

1.文学表达方面的分析对于音乐文学作品的文学表达方面的分析,首先需要关注作品的主体情感表达。

作品中所表达的情感是其核心所在。

此外,还需要关注作品语言的运用。

音乐文学作品中的语言应遵循音乐的节奏和韵律,同时表达要简洁、贴切、自然。

在作品的结构安排上,也需要关注整体节奏协调一致,重点高潮明确等问题的处理。

2.音乐与文学之间的关系音乐和文学之间的交流和融合是音乐文学作品的特有之处。

在分析过程中,需要关注音乐与文学的相互关系,以及作品中音乐与文学的整合和平衡。

《红楼梦》中的音乐描写与文学情感

《红楼梦》中的音乐描写与文学情感

《红楼梦》中的音乐描写与文学情感引言音乐是一种无形的艺术表达方式,能够触动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

在中国古典文学作品《红楼梦》中,音乐描写是作者曹雪芹经常使用的一种手法。

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独特的表达方式,作者成功地传达了人物的情感和内心世界。

本文将探讨《红楼梦》中的音乐描写与文学情感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对整个作品的重要性。

H1 《红楼梦》中的音乐描写H2 音乐的作用与意义音乐在《红楼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人物个性、情感以及社会关系的象征。

通过对音乐情景的描写,作者巧妙地通过声音、旋律和节奏来表达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情感体验。

H2 不同人物的音乐喜好在《红楼梦》中,不同的人物对音乐有着不同的喜好和态度。

黛玉是一个痴迷于音乐的人,她对音乐有着极高的热情和追求。

她擅长演奏琵琶,并能够通过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

而宝玉则对音乐不太感兴趣,他更喜欢玩乐器。

通过对这些人物的音乐喜好的描写,作者展现了他们的性格和人生态度。

H2 音乐与人物关系的描写音乐在《红楼梦》中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还与人物之间的关系息息相关。

作者通过音乐的描写,展现了人物之间的羁绊、爱情和友谊。

例如,林黛玉和薛宝钗之间的音乐交流,表达了她们之间的情感纠葛和竞争关系。

音乐成为了人物之间情感的桥梁,传达了深厚的情感和复杂的关系。

H2 音乐与环境描写音乐描写在《红楼梦》中也经常与环境描写相结合。

作者通过音乐的描述来展现人物所处的环境和氛围。

例如,在花园中的音乐会上,音乐的旋律和声音充斥着整个空间,营造出了一种宁静、浪漫的氛围。

通过音乐和环境的相互作用,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感受到人物所处的情景和情感。

H2 音乐与情感交流音乐是一种情感的媒介,能够帮助人们进行情感交流。

在《红楼梦》中,音乐成为了人物之间情感交流的重要方式之一。

作者通过描写人物演奏或欣赏音乐的场景,传达了人物之间的情感和内心世界。

例如,林黛玉演奏琵琶时,她的音乐表达了她内心深处的悲伤和无奈。

音乐与文学的融合

音乐与文学的融合

审美体验:音乐是 一种美的艺术,能 给人们带来美的享 受和审美体验
社会功能:音乐在 社会中具有重要的 作用,如教育、宣 传、娱乐等
个人成长:音乐可 以促进个人的成长 和发展,如提高审 美能力、培养想象 力和创造力等
文学的价值
传递信息:通过 文字传达作者的 思想和情感
激发情感:通过 故事情节和角色 塑造,引发读者 的共鸣
表达情感
歌词创作:将文学作 品与音乐结合,通过 歌词表达文学作品的
主题和情感
诗歌朗诵:将诗歌与 音乐结合,通过朗诵 表达诗歌的意境和情

音乐小说:将音乐与 文学作品结合,通过 音乐表达文学作品的
主题和情感
04
音乐与文学的创作技巧
音乐创作技巧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旋律:流畅、优美、易记 节奏:稳定、有规律、有变化 和声:和谐、丰富、有层次 结构:完整、严谨、有创意 情感表达:真挚、感人、有深度 文学元素:融入文学元素,增加作品的深度和内涵
文学创作技巧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主题明确:确定作品的主题和核心思想 情节设计:构思出吸引人的故事情节 人物塑造:刻画出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 语言表达:运用优美、生动的语言表达思想感情 修辞手法: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增强作品的表现力 创新思维:运用创新思维创作出独特的作品
音乐剧的特点:故事 情节丰富,音乐优美, 舞蹈精彩,舞台效果
独特
音乐剧的起源:19 世纪末,起源于欧洲, 逐渐发展成为独立的
艺术形式
音乐剧的代表作品: 《歌剧魅影》、《悲 惨世界》、《西贡小
姐》等
歌剧
歌剧的定义:一种集音乐、戏剧、舞蹈于一体的艺术形式 歌剧的起源:起源于16世纪的意大利 歌剧的主要元素:剧本、音乐、演唱、舞台表演 歌剧的代表作品:《图兰朵》、《卡门》、《茶花女》等

艺术的功能与作用

艺术的功能与作用

艺术的功能与作用艺术是人类创造的一种独特的表达方式,通过形式美、意象美和感受美的综合作用,传递着情感、思想和经验。

艺术不仅仅是一种娱乐形式,它还具有深远的功能与作用。

本文将从人类的情感需求、文化传承和社会影响等方面,探讨艺术的功能与作用。

一、满足情感需求人类情感丰富而复杂,而艺术提供了一个独特的平台,让人们表达和体验情感。

艺术作品可以通过色彩、音乐、舞蹈、戏剧等形式,将人们的情感传递出来,引发观者内心的共鸣。

例如,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形式,能够通过旋律和节奏,唤起人们心中的喜怒哀乐,带来愉悦或悲伤的情感体验;绘画作为另一种艺术形式,通过色彩和构图,表达出艺术家的情感和思想,激发观者的情感共鸣。

艺术作品能够满足人们情感丰富多变的需求,让人们更加充实、愉悦和舒缓。

二、文化传承艺术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形象,是文化记忆的载体。

通过艺术作品的创作与传播,人们能够了解到一个时代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社会制度等信息,并从中感知到文化的变迁和发展。

绘画、雕塑、建筑等艺术形式,能够为后世留下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并成为人们认识和了解历史的窗口。

同时,舞蹈、音乐、戏剧等传统艺术形式也承载着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成为了国家和民族的重要象征。

艺术作为文化的表达,可以促进文化的传承与交流,使人们对自己的文化传统有更深入的认识与理解。

三、拓宽思维与视野艺术作品常常以独特的方式展示现实或想象中的世界,通过艺术家的创意和想象力,超越现实的局限,引导观者拓宽思维和视野。

艺术作品给予人们思考的空间,让人们在沉浸艺术之中思考人生、社会和世界的种种问题。

文学作品能够通过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呈现人类的智慧和情感,引发观者对现实生活的思考;建筑作品能够通过空间和形式,激发人们对美的追求与体验,影响人们对环境和城市的认知。

艺术作为一种表现形式,能够打开人们的思维与想象力,拓宽人们的审美与认知领域。

四、社会影响艺术作品不仅仅是个人情感的表达,也可以引发和影响社会文化的变革。

音乐欣赏知识:音乐和文学——探索音乐和文学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互补

音乐欣赏知识:音乐和文学——探索音乐和文学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互补

音乐欣赏知识:音乐和文学——探索音乐和文学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互补音乐和文学,两种完全不同的艺术形式,却在创作和表现方式上有着相似之处。

音乐和文学之间虽然各自具有其独立性和独特之处,但其实它们之间还有着许多相互联系和互补之处,本文将探索这些联系和互补,并尝试分析其深层次的内在关系。

一、音乐和文学的共性1.传递情感音乐和文学都可以通过表现出人们的情感而感染人们的心灵,在传递情感方面有相似之处。

音乐可以透过旋律和和声来表达情感,而文学可以通过字句和情节来展示人物内心的情感。

两者虽然表现方法不同,但都能够深刻地打动人们的情感,引发共鸣,从而给人们以启迪,带来力量。

2.表达主题音乐和文学都可以通过表达主题来体现其深刻的内涵。

音乐可以通过旋律和歌词来表达个人或群体的思想、信仰、情感和价值观,而文学则可以通过故事情节、角色形象等来表达更为复杂的主题。

这些主题往往能够引起人们思考,从而对生命有所启迪和感悟。

3.艺术创作音乐和文学都是艺术创作的形式,都需要艺术家的天赋和经验才能够完成。

在创作过程中,音乐家和作家都需要通过一定的技巧和方法来表现自己的艺术感悟和创作理念,从而创造出优秀的音乐作品或文学作品。

两者都需要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扎实的技巧基础。

二、音乐和文学的互补性1.音乐和文学的互补体现在:音乐可以通过音乐形式表达出文学作品中难以言语的深层情感和丰富色彩;而文学可以通过文字描述出音乐中并不是很直接的音乐主题、音乐的表现形式和艺术背景等。

2.例如:歌曲旋律和歌词内容的关系。

在流行音乐中,歌曲的旋律和歌词往往是密切相关的,在旋律中反复出现的相同音乐主题很大程度上与歌词中表达的观点、情感和故事情节紧密相连。

比如王菲的《传奇》,旋律简洁而极为动听,歌词内容则表达了时间的推移、人生的变化和无法逆转的命运等主题,旋律和歌词的结合,使得歌曲既具有强大的音乐力量,又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

3.写作手法和表现形式音乐和文学的写作手法和表现形式也有互补之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音乐在文学作品中人物情感表现中的艺术作用胡刚1(长江师范学院音乐学院,重庆 408100)摘要:音乐是沟通人与人心灵的桥梁,无论是古代文学作品,还是近现代文学作品;无论是国内文学作品,还是国外文学作品,里面都有大量的人物情感音乐表达的描写,在这些文学作品中的音乐成为反映主人公情感的一面镜子,衬托、渲染出他们情感上的变化和特点。

本文通过分析古代、近现代文学作品中人物情感音乐表达的典型例子,分析音乐在表现人物情感上的作用。

关键词:人物情感;音乐;烘托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情感表现方式有很多,音乐表达方式就是一种侧面衬托的情感表现方式,也是文学者们拓展自己的艺术空间,将音乐与人物情感联系在一起,借以表现人物情感世界的重要方法。

一、文学与音乐的关系1. 文学与音乐共通关系之所以说在文学作品中有大量的人物情感是通过音乐的方式来表达的,是因为文学作品和音乐本来就是相通的,很多音乐作品的内容就源于文学作品,如音乐剧《罗密欧与朱丽叶》是改编自阿瑟·布卢克(Arthur Broke)1562年的小说《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悲剧历史》,音乐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只不过是将小说《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悲剧历史》以音乐的形式表现出来而已,以艺术再创性的手段赋予罗密欧与朱丽叶之间的爱情以更深层次的含义。

在这部音乐剧当中,插曲《Le Balcon》描写的是罗密欧与朱丽叶阳台相见时的情景,曲子用一种节奏起伏不定的曲调来展现罗密欧与朱丽叶相见时的复杂心情,将那一瞬间的爱、兴奋、忐忑不安的心情完全表现出来了,将小说中的内容以音乐的形式立体化的表现在舞台上,极具感染力。

文学作品中人物的情感之所以能这样轻易的用音乐的方式表现出来,是因为他们本身在内容就是联为一体的,音乐只不过是将文学作品内容唱出来,赋予其更加清强烈的情感色彩而已,而在本质上他们是共通的。

2. 文学与音乐共生关系所谓共生关系也就是共同产生、发展,互相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在人1作者简介:胡刚,(1964.3-),重庆涪陵,本科,讲师,研究方向:钢琴与理论。

类文明产生之初,符合和声音成为人们表达自己情感的重要形式,这两种方式我们无法去深究他们之间产生的先后顺寻,只能说为将来音乐和文学作品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而当人类文明发展到有文学和音乐概念的时候,人们对于文学和音乐区别的并不是很清楚,在古代很多作品既是文学作品,同时也是音乐作品。

这一点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在早期文学作品中都有类似的例子,但在中国古代的文学作品中表现的最为明显。

从《诗经》、《楚辞》、汉乐府、清商乐,到唐诗、宋词、散曲、杂剧以及戏曲,这些文学作品形式可以说都是文学和音乐结合的结果,可以说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文学和音乐是密不可分的。

1二、文学作品中人物情感的音乐表达文学作品中人物情感的音乐表达主要有以下几个作用:1.衬托人物情感的作用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情感描写,作者往往会赋予更多的内容,以更多的方式表现出来。

这一方面能够体现出作者对人物情感的娴熟把握,另一方面也能使人物形象更加生动丰满。

而音乐则是能勾起人们无尽的想象空间,它并不限于作者对音乐的字面描述,而是让读者通过自己的情感、经历,以及对音乐的理解与作品中有关音乐的描写不自觉的联系起来,透过音乐对人物形象、性格、情感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2.借助于人物心情音乐描写展现文章主旨的作用人们的情感世界是复杂多变的,而音乐却赋予了作者更多的想象空间,原本生硬的人物情感世界在音乐描写之下跃然纸上。

这一点我们可以从金庸先生的大作《笑傲江湖》中的两段琴箫合奏描写中可以看出来。

“笑傲江湖”本来是《西游记》中的一句话,金庸先生拿来用作表现自己这部武侠作品的主旨1,也就是渴望摆脱封建主义舒服,崇尚自由的人生追求,这里与“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的在自己最适宜的地方,快乐地生活,忘记对方,也忘记那段相濡以沫的生活的含义暗暗相通,只不过江湖换成了一种活生生的生活。

而文中两段琴箫合奏,都体现出了这一点。

我们先看第一段描写:忽听瑶琴中突然发出锵锵之音,似有杀伐之意,但箫声仍是温雅婉转。

过了一会,琴声也转柔和,两音忽高忽低,蓦地里琴韵箫声陡变,便如有七八具瑶琴、1 (英) 汤姆逊(Thomson,George)著. 论诗歌源流. 北京:北京作家出版社.1955年.第17页。

1金庸.笑傲江湖(第一册).香港: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1页七八支洞箫同时在奏乐一般。

琴箫之声虽然极尽繁复变幻,每个声音却又抑扬顿挫,悦耳动心。

令狐冲只听得血脉贲张,忍不住便要站起身来,又听了一会,琴箫之声又是一变,箫声变了主调,那七弦琴只是玎玎珰珰的伴奏,但箫声却愈来愈高。

令狐冲心中莫名其妙的感到一阵酸楚,侧头看仪琳时,只见她泪水正涔涔而下。

突然间铮的一声急响,琴音立止,箫声也即住了。

霎时间四下里一片寂静,唯见明月当空,树影在地。

这里描写的是令狐冲第一次听到刘正风和曲洋演奏《广陵散》的情形。

《广陵散》是一首描写聂政刺杀韩王的曲子,竹林七贤之一的嵇康在临行之前写下这首曲子,表现他对封建暴君的不满和反抗,和崇尚自由的愿望,这一点与《笑傲江湖》文章主旨是一致的。

而在作品中刘正风和曲洋分属武林正派和魔教,平时除了你争我斗之外基本上没有别的事情,但刘正风和曲洋却因为《广陵散》这个曲子结下了深刻的友谊。

令狐冲初见二人演奏是在衡山派,当时刘正风因为与曲洋交往被五岳剑派追杀,自己的家庭一夜之间被灭门,曲洋闻讯赶来相救,二人相约而死的情景。

为了表现二人在回忆刚刚认识的情形,作者用瑶琴中“锵锵之音,似有杀伐之意”,“锵锵”金属般的声音化成了相交之时美妙的画面,但是身处两个阵营让他们的内心十分焦灼,他们担心自己的友谊会被正派所不齿、被魔教所追杀。

作者在这里用“琴声也转柔和”“两音忽高忽低”写出了内心从愉悦到担心的内心变化,忐忑不安的感觉完全融入到了音乐里面。

冲破礼数的束缚二人结下高山流水般友情,他们的充满了知音般喜悦心情。

喜悦的心情当然要用轻快的音符表现出来,“便如有七八具瑶琴、七八支洞箫同时在奏乐一般。

琴箫之声虽然极尽繁复变幻,每个声音却又抑扬顿挫,悦耳动心”,作者用悦耳动听、轻快喜悦的音乐,让读者透过音乐为他们之间的友谊而感动当时社会道德,以及两个阵营对他们之间友谊的不容,也就是五岳剑派对刘正风全家的追杀,在这里二人的情感是悲愤的、无奈的,但是却充满的了抗争之意。

这个时候琴声是萧杀的、悲凉的、无奈的,二人为了他们之间自由的友谊有了赴死的决心,而琴箫之声也“玎玎珰珰”初期的紧张和惨烈,最后琴声一声急响,二人赴死的决心也印在了读者的脑海里,代表的正是听出了这一层含义,仪琳才“泪水正涔涔而下”。

任盈盈演奏的《广陵散》与刘正风和曲洋演奏的截然不同,金庸先生是这样描写的:琴音似止未止之际,却有一二下极低极细的箫声在琴音旁响了起来。

回旋婉转,箫声渐响,恰似吹箫人一面吹,一面慢慢走近,箫声清丽,忽高忽低,忽轻忽响,低到极处之际,几个盘旋之后,又再低沉下去,虽极低极细,每个音节仍清晰可闻。

渐渐低音中偶有珠玉跳跃,清脆短促,此伏彼起,繁音渐增,先如鸣泉飞溅,继而如群卉争艳,花团锦簇,更夹着间关鸟语,彼鸣我和,渐渐的百鸟离去,春残花落,但闻雨声萧萧,一片凄凉肃杀之象,细雨绵绵,若有若无,终于万籁俱寂。

箫声停顿良久,众人这才如梦初醒。

在这里金庸笔下任盈盈所奏《笑傲江湖》与曲洋和刘正风演奏的截然不同,多了一份清脆喜悦之情,少了一分萧杀之气,这是由于二者演奏时的心情是不一样的。

任盈盈初获词曲如获至宝,心里充满的愉悦之情,为了展现任盈盈愉悦的心情,作者连用“珠玉跳跃”、“鸣泉飞溅”、“群卉争艳”、“间关鸟语、“春残花落”、“雨细绵绵”等轻快美好的词语对任盈盈演奏的《广陵散》曲风进行描写,“听着只觉音乐之美,却无曲洋所奏热血如沸的激奋”,后面的“万籁俱寂”只是对当时倾听这首曲子人的心情的描写,四个字将惊叹、惊诧、不敢相信还有如此美妙曲子的心情完全展示出来,颇有“此时无声胜有声”的韵味。

金庸通过自己娴熟的语言对同一曲子不同演奏者出来效果的不同描述,充分展现了他对音乐的深刻理解,和对人物心理世界的完全把握。

“金庸意在通过对同一首曲子由不同的人演奏,形成迥然不同的意境的描写,来折射出弹奏者不同的性格、不同的命运,经历的不同的遭遇。

琴韵箫声的变奏,实为人生命运的交响。

以音乐反映人生,以音乐表现主题,一片机心,众莫能及。

”1由此可见,不同人物的情感世界音乐表达的效果并不相同,即使同一首曲子在不同演奏者手中体现出来的也是完全不同德情感世界。

尽管一曲《广陵散》演奏人的情感世界不同,但是通过曲子却表达了一个共同的情感愿望,那就是对自由的渴望。

三、总结不管是在古代还在近代,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利用音乐在表现人物情感上的天然优势描写人物的情感世界,是艺术大师们常用的一种手法。

这样做不仅可以将人物的性格特征、内心世界以更加清晰的方式表现出来,还赋予了人物情感更多的真实性和感染性,通过音乐让读者更好的理解人物的内心,理解作者1宁冠群. 文学作品中的音乐描写艺术研究与鉴赏———单元研究性学习指导一例.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3年3月,第三页。

的本意,音乐成为沟通读者与作品之间的桥梁,是理解作品内容的渠道。

参考文献:[1]丹纳.艺术哲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63,30.[2] (英) 汤姆逊(Thomson,George)著. 论诗歌源流. 北京:北京作家出版社.1955年.第17页。

[3]金庸.笑傲江湖(第一册).香港: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1页[4]刘红霞.浅谈音乐与文学的关系[J].作家, 2009, (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