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精选北师大版初中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 动荡与变革第1课 俄国向何处去习题精选【含答案解析】第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动荡与变革1俄国向何处去教案北师大版

《俄国向何处去》知识与能力目标1.知道俄国二月革命和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的出现;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2.了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制定的历史背景、要点、实施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引导学生分析、评价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提高学生全面、辩证地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2.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培养学生运用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对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历史意义的学习,使学生认识社会主义制度代替资本主义制度,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教学重点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条件;十月革命胜利的世界历史意义;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教学难点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评价;探索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途径。
1.教师研读课标、教材,撰写教案,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生预习本课内容,收集有关资料(含文字和图片资料)。
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九年级上册的内容,用“你知道吗?”概括出与本课有关的四个问题,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有效的复习了九年级上册的有关内容。
讲授新课:一、“二月革命”1.革命前的形势多媒体展示一战期间,俄国的一些现状沙皇俄国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战争接连失利,国内经济濒于崩溃,激起全国各地不断爆发革命运动,人民反战争、反饥饿、反专制的革命潮流冲击着沙皇专制统治,◆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 课前准备◆◆ 教学过程革命时机成熟。
而且俄国无产阶级有了自己比较成熟的政党布尔什维克党,而且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能够根据具体情况制定正确的革命策略。
2.二月革命1917年3月俄国爆发了二月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了沙皇统治,骑在俄国人民头上作威作福300多年的罗曼诺夫王朝覆灭了。
3.二月革命后的形势(学生回答)二月革命后,在俄国形成了两个政权并存的特殊局面。
一个是彼得格勒工兵代表苏维埃,一个是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在当时是主要政权。
2019-2020年北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动荡与变革第1课 俄国向何处去习题精选第十三篇

2019-2020年北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动荡与变革第1课俄国向何处去习题精选第十三篇第1题【单选题】导致欧洲版图从图一到图二变化的主要事件有( )①第一次世界大战②华盛顿会议③巴黎和会④十月革命A、②③④B、①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俄国十月革命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都在历史的长河中掀起过巨大的浪花。
根本的不同点是( )A、革命进行的方式B、人民群众的参与C、旧统治的结束D、实现了劳动人民当家做主【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没有别的事件能像十月革命那样对现代世界产生如此决定性的影响,它从根本上改变了国际关系格局。
1917年以后,世界再也不能同过去一样了,这种不一样主要表现在( )A、马克思主义开始指导国际工人运动B、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尝试C、打破了帝国主义对社会主义的封锁D、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新经济政策和罗斯福新政的相同点有( )①前提都是维护现有制度②都是成功的探索,促进了生产力的恢复③都未改变社会性质④都为本国和其它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借鉴A、①②B、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下列事件( )①苏联成立②协调美日矛盾的华盛顿会议召开③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④十月革命爆发A、④③①②B、④①③②C、③④②①D、④③②①【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下图是苏俄粮食产量变化曲线图,1921-1925年粮食产量迅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实施了( )A、农奴制改革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C、新经济政策D、斯大林模式【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俄国十月革命都在世界历史的长河中掀起过巨大的浪花。
“浪花”的主要不同主要表现在( )A、建立的社会制度B、革命进行的方式C、人民群众的参与D、旧统治的结束【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苏联早期的领导人布哈林说:“我们过去认为,我们可以一举消灭市场关系。
北师大版-历史-九册-北师版九下第1课 俄国向何处去 课件(29张)

二月革命后,出现了工兵苏维埃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两个政权并存
1917列宁归国,发表《四月提纲》
“革命的根本问题是政权问题…使政权转移到无产阶级和贫 苦农民手中。新建的国家应该是苏维埃共和国,而不是议会制 共和国,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四月提纲》
确立了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进至社会主义革命的目标
原
阶级力量强大;
产阶级力量弱小;
因 ② 二月革命后城市反动 ② 城市反动势力强大 力量相对薄弱
对我们建设现代社会主义社会有何启示? 要实事求是,从国情出发,不能照搬硬套
革命胜利后,人们迫切要求摆脱战争
1918年3月,苏俄与德国签定了《布列斯特和约》,由此退出一战。
十月革命胜利之后, 如何巩固苏维埃政权?探索俄国富强之路。
七月流血事件
1917年七月,临时政府镇压人们群众,打死打伤六七 百人,并且逮捕部分布尔什维克领导人,下令通缉列宁。
二、十月革命
1、列时宁间宣:布1新91政7年府11的月成(立俄历十月)
2、地点: 彼得格勒(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3、领导者: 列宁 4、任务: 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5、性质: 社会主义革命 5、经过: 阿芙乐尔号巡洋舰,进攻冬宫 6、结果: 起义胜利,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1921) 背景:国内外反革命势力的联合反扑 目的:为保证国内战争胜利 内容:农业、工业、商业
——特点:利用行政强制性手段,实行计划经济
影响:有效地集中全国人力物力,保障了军事的胜利,帮助苏维埃渡过了
难关。渡过难关,但是损害了人民利益,不利于经济长远发展、社 会稳定
列宁曾说:“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 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
2019-2020学年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第1课 俄国向何处去教案 北师大版.doc

自主阅读准备讲述
1917年11月7日,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了彼得格勒的武装起义,占领了战略要点,攻克了冬宫,推翻了资产阶级的临时政府,成立了以列宁为首的世界第一个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
(学生依据小字注解讨论、回答)
学生回答: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新经济政策“新”在何处?
作业设置
列表比较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的时间、目的、结果。记忆战时共产主义和新经济政策。
教
学
反
思
等级评价
(A/B/C/D)
检查
签阅
第周,应备课时实备课时,共课时
评价:时间:签查(盖章):
二、“阿芙乐尔号”的炮声----------十月革命的胜利
巡视指导阅读
提醒学生注意工兵苏维埃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是性质不同的两个政权。
注意列宁的作用
补充《四月提纲》
阅读勾画批注要点:
时间:1917.3月(俄历2月
目的:推翻沙皇统治
政局形式:工兵苏维埃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并存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十月革命的经过(学生回答)
十月革命标志着世界现代史的开端。在小农占优势的俄国如何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问题上,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又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十月革命对俄国历史、世界历史进程、人类历史产生了哪些重大影响?(引导学生学生探讨回答)
教师补充详细讲解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也叫军事共产主义政策,它是苏维埃政府在战争条件下,为了集中有限的人力、物力,战胜敌人的一些临时性政策。
『讲授新课』
一、“二月革命”
学生自主阅读,了解“二月革命”前的俄国处境,掌握“二月革命”爆发的时间,革命的目的,革命后的政局形式。
北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下-北师版九下第1课 俄国向何处去(41张)

D. 人民党
2、(2012中考·四川攀枝花)通过抓关键词了解和
掌握知识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之一。与“列宁
”、“斯莫尔尼宫”、“阿芙乐尔号巡洋舰”、
A “冬宫”四个关键词都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B.“五月流血周” C.俄国“二月革命” D.苏联成立
3.(2014·内蒙赤峰)右图反映的是 某一重大历史事件,它开创了一个全
列宁为俄国的革命指明了什么方向?
5.列宁为俄国革命指明的方向:
确立了将民主革命推进至 社会主义革命的目标
列宁的《四月提纲》
二、“阿芙乐尔号”的炮声
(十月革命的象征)
1、十月革命的爆发 (1)时间:1917年11月 (2)地点:彼得格勒 (3)领导者:列宁 (4)经过:P3
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起义目的 发生时间
1、十月革命的爆发
(5)结果: 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胜利,列宁领导 的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成立,世 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
2、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P4第一自然段
(请同学们比一比看谁记得快)
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十月革命是世界历史上无__产_阶__级_第_一__次_取_ 得胜利 的革命,它把_社__会_主__义__的理论变为现实,使 俄国走上了_实_现__现_代_化__的独特之路,为世界上 落后的国家发展树立了榜样,对2_0_世__纪_的_历__史_进程 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 的局面。
新的社会主义制度,沉重打击了帝国
主义的统治,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
人民的解放斗争,这一重大历史事件
是( )
B
A.法国大革命 B.俄国十月革命 C.俄国二月革命 D.亚洲民族独立运动
下面两幅图
(北师大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俄国向何处去》ppt课件

俄国当前形势的特点是从革命的第一阶段向革命的第二阶 段过渡,应当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手中;不要议会制 共和国,而要从下到上由全国的工人、雇农和农民代表苏维埃组 成的共和国;一切官员由选举产生,并且可以随时撤换,他们的 薪金不得超过熟练工人的平均工资;没收一切地主土地,国内一 切土地收归国有,由当地雇农和农民代表苏维埃支配;工人代表 苏维埃监督社会的产品生产和分配。
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 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
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
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 说明我们错了。 ──列宁
列宁在深思着酝酿着
实行新经济政策
1921年时的列宁
为了解决国内的经济困难和缓和政治危机(直接目的)。1921年3 月8日~16日,俄共(布)召开了第10次代表大会。根据列宁的提议,
B.工人是革命的主力 C.属于社会主义革命 D.布尔什维克党领导斗争
4.1917年11月,一艘名为“阿夫乐尔号”的巡洋舰 上突然发出了一声炮声,炮弹的火光划破了寂静的夜 空„„,这是世界历史上哪次革命的场景( B )
A.俄国二月革命
C.法国巴黎公社
B.俄国十月革命
D.法国攻占巴士底狱
5.1922年,在苏俄不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C )
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的专制统治 时间:1917年11月6~7日
俄 国 向 何 处 去
十月革命
地点:彼得格勒 成果: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历史意义:(略)
时间:1921年
新经济政策 特点:把社会主义同市场、商品货币 关系和资本主义直接联系起来 作用: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1.十月革命前夕,俄国同时并存的两个政权是( C )
大会于3月15日通过决议,决定以新经济政策取代“战时共产主义” 政策。
历史九年级下册

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动荡与变革第1课俄国向何处去二月革命:概念:1917年3月(俄历2月),被第一次世界大战推向了崩溃边缘的俄国,爆发了大规模的人民革命运动,史称“二月革命”。
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结果:○1推翻了沙皇专制制度,结束了罗曼诺夫王朝三百多年的统治;○2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列的局面(即工兵苏维埃(代表人民)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
同年4月,列宁制定了《四月提纲》,确立了将民主革命推进至社会主义的革命目标,为俄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十月革命:背景:首先发生在俄国的原因:○1俄国资本主义相对薄弱;○2俄国无产阶级力量强大,形成政党;○3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忙于一战。
经过:时间:1917年11月政党:布尔什维克党领导者:列宁指挥部:斯莫尔尼宫临时政府盘踞的最大据点:冬宫性质:无产阶级革命开始标志: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晚21时45分,“阿芙乐尔号”巡洋舰以它轰击冬宫的炮声,揭开了苏联伟大十月革命的序幕,从而使它成为十月革命的光辉象征。
结果: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胜利,列宁领导的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成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
意义:是世界历史上无产阶级第一次取得胜利的革命,它把社会主义的理论变为现实,推动了国际工人的发展,使俄国走上了实现现代化的独特之路,为世界上落后国家的发展树立了榜样,对20世纪的历史进程产生了深刻影响,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
“退一步,进两步”:“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年—1921年):定义:也叫军事共产主义政策,它是苏维埃政府在战争条件下,为了集中有限的人力、物力、战胜敌人的一些临时性政策。
从1918年5月开始在经济领域逐步实行,1921年被新经济政策取代。
主要内容:○1余粮收集制;○2禁止私人贸易;○3全部工业企业收归国有;○4对工业企业的领导,实行高度集中的总管理局体制;○5对居民,实行商品凭证供应;职工免费使用住房、公共交通工具,免费享受公用事业等服务;○6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劳动报酬平均化。
北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特约原创】第1课 俄国向何处去

第一单元动荡与变革第1课俄国向何处去●目标导航1 、简述俄国1917年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概况,了解世界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及其重大意义。
2、了解列宁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所做的探索。
●名师引领一、【学前提示】本课的学习重点是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新经济政策。
提示1、1917年11月爆发的俄国十月革命,是世界历史上无产阶级第一次取得胜利的革命,对20世纪的历史进程产生了深刻影响。
提示2、新经济政策对小农占优势的国家走社会主义道路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提示3、注意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二、【方法点拨】点拨1、通过分析、评价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提高全面、辩证地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点拨2、通过分析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培养运用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点拨3、通过对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历史意义的学习,认识社会主义制度代替资本主义制度,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三、【思路拓展】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根据俄国的具体国情,创造性地运用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制定了正确的革命方针、路线,取得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历史,使人类进入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新时期。
十月革命标志着世界现代史的开端。
十月革命的胜利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发急发斗争,迎来了新时代的曙光胜利后的俄国苏维埃政权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巩固了无产阶级专政。
在小农占优势的俄国如何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问题上,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又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提供了可贵的经验教训。
●师生互动共解难题一、“阿芙乐尔号”的炮声----------十月革命的胜利1、哪些是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归纳: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二月革命后,临时政府继续执行沙皇政府的内外政策;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采取正确的方针政策;俄国工人阶级的力量比较集中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精选北师大版初中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动荡与变革第1课俄国向何处去习题精选【含答案解析】第十五篇第1题【单选题】新经济政策和罗斯福新政的相同点有( )①前提都是维护现有制度②都是成功的探索,促进了生产力的恢复③都未改变社会性质④都为本国和其它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借鉴A、①②B、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下列事件( )①苏联成立②协调美日矛盾的华盛顿会议召开③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④十月革命爆发A、④③①②B、④①③②C、③④②①D、④③②①【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苏联早期的领导人布哈林说:“我们过去认为,我们可以一举消灭市场关系。
而实际情况表明,我们恰恰要通过市场关系走向社会主义。
”苏俄“通过市场关系走向社会主义”的政策是( )A、开展赫鲁晓夫改革B、实施新经济政策C、进行戈尔巴乔夫改革D、形成斯大林模式【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俄国十月革命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都在历史的长河中掀起过巨大的浪花。
根本的不同点是( )A、革命进行的方式B、人民群众的参与C、旧统治的结束D、实现了劳动人民当家做主【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1917年11月8日,中国驻俄国记者发回电文说:“广义派联合兵、工反抗政府……昨已起事,夺国库,占车站……现城内各机关尽归革命党掌握。
”材料中的“城”指的是( )A、彼得格勒B、莫斯科C、纽约D、斯莫尔尼宫【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没有别的事件能像十月革命那样对现代世界产生如此决定性的影响,它从根本上改变了国际关系格局。
1917年以后,世界再也不能同过去一样了,这种不一样主要表现在( )A、马克思主义开始指导国际工人运动B、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尝试C、打破了帝国主义对社会主义的封锁D、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十月革命借助战争完成了一次历史性转换:俄国不再是西欧资本主义的仿效者,而是世界历史的引领者。
”这说明十月革命的深远意义是( )A、开辟了一条前所未有的社会主义道路B、有力地推动了国际无产阶级运动的发展C、空前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反动统治D、极大鼓舞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解放斗争【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导致欧洲版图从图一到图二变化的主要事件有( )①第一次世界大战②华盛顿会议③巴黎和会④十月革命A、②③④B、①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答案】:【解析】:第9题【判断题】史实与推论:判断正误。
史实:列宁认为:“不摧毁旧的社会经济结构——商业、小经济、小企业、资本主义,而是活跃他们,审慎地逐渐地掌握他们。
”推论:新经济政策通过有限地发展资本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说明不同社会制度下的经济模式可以相互借鉴,互相交融。
A、正确B、错误史实:罗斯福称“产业复兴法”“是美国国会制定的最重要、最有深远意义的立法。
”美国的工业产值1935年比1933年几乎翻了一番。
推论:罗斯福新政创造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模式,加强了政府对工业的计划指导,彻底避免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发生。
A、正确B、错误史实:美国实行“新政”期间,通过一项法令,规定各工业企业制定本行业的公平经营规章,确定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市场分配、工资标准和工作日时数等。
推论:此举的目的是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生产相对过剩。
A、正确B、错误史实:丘吉尔在1941年6月22日发表广播演说:“俄国的灾难就是我们的灾难,也是英国的灾难,我们要给俄国和俄国人民一切可能的援助。
”推论:当英国、苏联面临着共同的敌人时,英国会随着形势的变化调整政策。
A、正确B、错误史实:一位德国军事历史学家说:“敌军在火炮的数量上占强大的优势,发射了数百万发炮弹,敌机机群完全控制了天空,当代不可战胜的大象——坦克的出现,这一切,使作为德军核心力量的步兵受到极大的震动。
”推论:科技用于战争,使战争变得更为残酷。
A、正确B、错误史实:雅尔塔协议同意苏联在欧洲战争结束后3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的三个条件:维持外蒙古的现状;苏联恢复1904年日俄战争前俄国的权益,千岛群岛须交予苏联。
推论:雅尔塔会议维护了中国的既得利益,有利于迅速打败日本法西斯。
A、正确B、错误【答案】:【解析】:第10题【材料分析题】用历史启迪思维,让历史照亮未来,中国人研究《大国法则》,探寻发展之道。
data-filtered="filtered">data-filtered="filtered">【思想解放】data-filtered="filtered">新的思想观念往往产生于社会发展之先并引导社会转型;一个拥有伟大思想的国家,才能拥有不断前行的力量。
data-filtered="filtered">【制度创新】data-filtered="filtered">国与国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国家制度的竞争,政治制度上的改革或者创新对于国家的兴盛有着重要作用。
data-filtered="filtered">【民主法制】data-filtered="filtered">民主、自由、平等是整个世界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共同形成的文明成果。
data-filtered="filtered">【领袖引航】data-filtered="filtered">每当一位杰出领袖的政治生涯开始或结束时,人们的生活往往就起了变化,历史的进程也可能会随之发生变化。
data-filtered="filtered">data-filtered="filtered">data-filtered="filtered">【历史启示】data-filtered="filtered">世界大国的版图变化没有结束也不可能结束,但世界大国的价值是恒久永存的。
请写出推动欧洲资本主义发展的先进思想。
19世纪,俄日为实现制度的创新而进行自上而下的改革,改变阻碍资本主义的因素分别是什么?第一部宣扬资本主义“自由、平等”的文献是什么?法国体现上述思想的文献是什么?请写出下图两位“引路人”促进国家发展的史实。
纵观大国的发展历程,这对当今的中国有何启发?【答案】:无【解析】:第11题【材料分析题】正确经济政策的制定对一个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图一图二苏俄(联)粮食产量变化图1937年苏联工业生产总值在世界的比重图材料二:“欧洲……令人欣慰的景象却被突然到来的大萧条(始于1929年)给彻底破坏了……在西方的经济确实是一团糟的同时,苏联正在继续进行经济发展方面的独特实验”。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三:据所学知识指出图一中苏俄(联)粮食产量上升的主要政策因素;据图二概括苏联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所取得的重大成就,并简析取得这一成就的政策原因。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指出为应对“大萧条”,美国采取了什么政策?这一政策对本国和西方国家的影响?根据上述示意图,指出西欧经济在G到H之间呈现的发展趋势及其主要成因,综合以上探究,你认为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答案】:【解析】:第12题【材料分析题】“列宁的思路”指什么?请写出该思路的内容。
概括1929年~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特点。
材料中的规定在罗斯福新政中有何地位?请结合所学知识,说出该法律文件所起的直接作用。
“列宁的思路”和罗斯福新政都是对原有的经济政策进行了调整,就其内容而言有何相似之处?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可以从中获得什么有益【答案】:【解析】:第13题【材料分析题】战争与和平是一个永恒的历史主题,是现代人类面临的最大课题,20世纪上半期的时代主题是“战争与革命”;二战后,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未以来,时代主题逐渐演变为“和平与发展”。
今天的世界是一个既充满希望又遍布危机的世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凡尔赛和约》规定:“德国及盟国应承担战争罪责”它是战胜国强加给德国的十分苛刻的条约。
一一高中人教版《20 世纪战争与和平》二战期间,纳粹德国在波兰建立了奥斯维辛集中营,共有110万人在这里被杀害。
1945年1月27日,苏联红军解放了该集中营。
………1996年,德国也将每年的这一天定为“纳粹受害者纪念日”,告诫人们要永远记住这段惨痛的历史。
材料二:1917年11月7日,震动世界的十月革命爆发。
……二十年间,在这个政府的领导下,一个贫穷落后的农业国,奇迹般地变成了一个工业化强国。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他们以巨大的牺牲力挽狂澜,为维护世界和平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大国崛起》解说词材料三: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美苏对立的两极格局不复存在。
……冷战结束后,地区冲突、民族矛盾、宗教纷争不断,成为威胁世界安全的因素。
霸权主义利用并介入这些矛盾纷争,将其转化为国际冲突,直接威胁世界和平。
——人教版九年级下近5年全世界贫困人口从10亿增加到13亿,………在发展中国家,有近1/3的人处于赤贫状态。
如果发达国家不改变目前的政策,世界贫困人口到2030年将达到20亿。
根据所学知识,说明《凡尔赛和约》对欧洲国际秩序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奥斯维辛集中营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用意何在?材料二“开始了一次对20世纪的历史产生深刻影响的伟大实践”是什么?列举事实说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为维护世界和平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经济发展趋势是什么?材料三反映的主题是什么?人类应该怎样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答案】:无【解析】:第14题【综合题】重大的历史事件留下深远的影响。
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1492年,哥伦布从西班牙出发,横渡太平洋,发现了美洲新大陆。
A、正确B、错误日本实行明治维新后,推翻了幕府统治,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A、正确B、错误1917年11月,俄国发生十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
A、正确B、错误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的性质相同,体现了大国意志,带有强权色彩。
A、正确B、错误【答案】:无【解析】:。